登陆注册
7138500000006

第6章 汉魏晋名医(著)方(5)

痢疾

方一冷痢方

【组成】黄连60克,炙甘草、炮附子、阿胶各15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

【主治】冷痢。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热毒痢方

【组成】苦参、橘皮、独活、炙阿胶、蓝青、黄连、鬼箭羽、黄柏、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捣末,蜜烊胶为丸如梧桐子大。开水下10丸,每日3次。

【主治】热毒痢。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久痢方

【组成】地榆、鼠尾草各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温服。

【主治】久患赤痢,连年不愈。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便秘

方一通便神方

【组成】熟地、玄参、当归各30克,川芎15克,火麻仁3克,大黄3克,桃仁10枚,红花0.9克。

【用法】上诸药加蜂蜜200毫升,和水煎,去渣温服。

【功效】滋阴润肠,行血通便。

【主治】久病之后,大便闭结。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大便秘涩方

【组成】大黄90克,黄芩60克,炙甘草30克,栀子14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泻火,通腑导。

【主治】便秘。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中风

方一中风颈项直硬方

【组成】宣木瓜(去瓤)乳香、没药、生地汁各适量。

【用法】将乳香、没药装入木瓜中,以线缚定,饭锅上蒸三四次,研成膏,入生地汁,热酒冲服。

【功效】舒筋通络。

【主治】中风颈项直硬。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中风发热方

【组成】大戟、苦参各120克。

【用法】用白醋浆煮沸,趁热外洗。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中风,发热。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中风不语方

【组成】人乳汁3毫升,著名美酒30毫升。

【用法】混合,分3次服。

【功效】祛风通络开窍。

【主治】中风不语。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四产后中风神方

【组成】独活240克,葛根180克,生姜150克,炙甘草60克。

【用法】水煎。分3服,微汗佳。

【功效】祛风化湿,舒筋通络。

【主治】产后中风。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腰痛

方一产后腰痛神方

【组成】败酱、当归各1.8克,川芎、白芍、桂心各1.8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之。忌葱。

【功效】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产后腰痛。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骨软风方

【组成】何首乌、牛膝各300克。

【用法】上药以酒60毫升,浸7日取出曝干,捣为末,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腹酒调服。

【功效】补肝肾,壮筋骨。

【主治】腰膝痛,不能行,且遍体瘙痒。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肾虚腰痛方

【组成】丹皮(去心)0.6克,萆薢、白术各0.9克。

【用法】上药为散。以酒服6~9克。也可作汤服之。

【功效】健脾补肾。

【主治】肾虚腰痛。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水肿

方一五皮散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9克,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

【功效】利湿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水肿。症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促急,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象沉缓,以及妊娠水肿等。

【来源】《华氏中藏经》。

淋症

方一血淋方

【组成】白茅根、芍药、木通、车前子各90克,滑石、黄芩各45克,乱发灰、冬葵子(微炒)各15克。

【用法】上8味药捣筛。每服9克,水煎,温服,日3次。

【功效】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主治】血淋。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劳淋方

【组成】滑石0.9克,王不留行、冬葵子、车前子、桂心、甘遂、通草各0.6克,石苇(去毛)1.2克。

【用法】上药为散,蓖麻子粥和服6~9克,日3次服。

【功效】清热通淋。

【主治】劳淋,其状尿留茎内,数起不出,引少腹痛,小便不利,劳倦即发。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小便不通尿多

方一利气散

【组成】黄芪、陈皮、甘草各适量。

【用法】上药等分,为末,水煎服,自然通。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

【主治】老人小便秘涩不通。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小便不通方

【组成】人参、莲心、茯苓、车前子、王不留行各9克,甘草3克,肉桂0.9克,白果20枚。

【用法】水煎温服,1剂即如注。

【功效】健脾益气,利尿。

【主治】小便不通。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小便过多效方

【组成】补骨脂(酒蒸)300克,茴香(盐炒)300克。

【用法】共研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盐汤下100丸。

【功效】温补肾阳固摄。

【主治】小便过多。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妇产科病

方一漏下不止神方

【组成】鹿茸、阿胶各90克,乌贼骨、当归各60克,蒲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空腹酒服6~9克,日3次,夜2次。

【功效】培元固体,补血止血。

【主治】崩漏不止。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妊娠霍乱神方

【组成】白术、紫苏、茯苓各4.5克,藿香、橘皮、甘草各3克,砂仁末15克。

【用法】姜枣引,水煎,温服。

【主治】妊娠霍乱。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阴挺神方

【组成】蜀椒、乌梅、白芨各0.6克。

【用法】上药捣末过筛。以6~9克药粉,绵布裹纳阴中,入9厘米。

【主治】阴挺。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四阴肿神方

【组成】熬白矾0.6克,大黄0.3克,炙甘草0.15克。

【用法】上药捣筛。取枣大绵裹导阴中,20日即愈。

【主治】阴肿。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五产后阴肿神方

【组成】羌活、防风各30克。

【用法】煎汤熏洗。

【功效】祛风化湿。

【主治】产后阴肿。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六小儿阴疮方

【组成】黄连、胡粉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末,以香脂油和敷患处。

【主治】小儿阴疮。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七白带神方

【组成】苍术15克,茯苓、红鸡冠花各9克,车前子4.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健脾,清热利湿。

【主治】妇人白带。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八胞衣不下神方

【组成】牛膝、瞿麦各30克,当归、通草各45克,桂心60克,葵子24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通络,清热利湿。

【主治】胞衣不下。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九产后泻血神方

【组成】炙干艾叶15克,老姜15克。

【用法】水煎浓汁,顿服。

【功效】温经止血。

【主治】产后泻血。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十产后遗溺神方

【组成】白薇、芍药各30克。

【用法】上药共捣末,酒下3克。

【功效】活血敛涩。

【主治】产后遗溺。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强身长寿

方一交藤丸神方

【组成】何首乌(赤白者佳)300克,茯苓150克,牛膝60克。

【用法】上药为末,为蜜丸,梧桐子大。以酒服30丸。禁忌:食猪羊血。

【功效】祛百疾,能驻颜长寿。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不老延年神方

【组成】雷丸、防风、柏子仁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酒服6~9克,日3次。禁忌:未满60岁者太盛,勿服。

【功效】外服延年益精补脑。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大麻风

方一疠疡风神方

【组成】石硫磺90克,硵砂、生附子各60克,雄黄30克。

【用法】共捣成末,以苦酒和如泥,涂疡处,干即更涂,以瘥为度。

【功效】解毒消疮。

【主治】疠疡风。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大疠风神方

【组成】凌霄花15克,焙地龙、炒僵蚕、炒全蝎各7只。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温酒下,或以药煎汤浴身俟出臭汗为度。

【功效】活血散结消疮。

【主治】大疠风。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咽喉齿病

方一实火喉蛾方

【组成】山豆根、黄连、半夏、柴胡、甘草、桔梗、天花粉各6克。

【用法】水煎,凉服,2剂自愈。

【功效】清热泻火利咽。

【主治】实火喉蛾。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声哑方

【组成】硼砂30克,诃子肉6克,元明粉、胆星各3克,龙脑0.9克,大乌梅30克。

【用法】前5味药共研为末,以大乌梅捣烂和丸,如弹丸子大。含于口中,经宿即愈。

【主治】声哑。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荜拨散神方

【组成】荜拨、木鳖子(去壳)各适量。

【用法】先研木鳖子,研细,后入荜拨同研混匀。左右鼻内之,每用一豆大。

【主治】牙痛极神效。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眼病

方一肝热眼赤神方

【组成】黄连、秦皮各90克。

【用法】水煎去滓,饭后温服,分2次。

【功效】清热明目。

【主治】肝热眼赤。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白术散神方

【组成】白鳝粉30克,铜绿3克。

【用法】上药各先研成细末,再混研匀。每用1.5克,百沸汤化开,以手指洗眼。

【功效】解毒祛风、扶睫消疮。

【主治】风毒赤烂,眼眶倒睫,冷热泪不止。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伤寒目翳方

【组成】秦皮、升麻、黄连各30克。

【用法】水煮,去渣,取清液,待冷,滴眼。忌猪肉冷水。

【功效】胜火消翳。

【主治】伤寒目翳。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葛洪方

方一葱豉汤

【组成】葱白(连须)5根,淡豆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轻症。症见微恶风寒,或见微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

【来源】《肘后备急方·卷之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

方二紫汤方

【组成】鸡屎60克,大豆30克,防风90克(切)。

【用法】以水180毫升,先煮防风,取18毫升汁,豆、鸡屎2味再熬,令黄赤色,用酒120毫升淋,去渣,然后用防风汁和,分服。

【功效】祛风通络舒经。

【主治】中风。中风脊急,身痉如弓。忌风。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三中风不语验方

【组成】豆豉适量。

【用法】浓煮豉汁含之亦佳。

【功效】化浊开窍。

【主治】中风失音。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四中风失音不语方

【组成】白芥子、苦酒各适量。

【用法】以苦酒煮白芥子,包颈1周,以衣包之,1日1夕乃解,即瘥。

【功效】化痰通络。

【主治】中风,卒不得语。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五下痢方

【组成】黄连、干姜各90克。

【用法】捣筛,白酒90毫升合煎,令可丸。饮服如梧桐子20丸。禁忌:猪肉、冷水。

【功效】清水温中。

【主治】水下痢色白,食不消。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六赤石脂汤

【组成】赤石脂、干姜、附子各60克。

【用法】以上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滓,待温分3服。禁忌:忌猪肉。

【功效】温中涩肠止痢。

【主治】伤寒,下脓血。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七海藻酒方

【组成】海藻500克,清酒120毫升。

【用法】以绢袋盛海藻酒浸,春夏浸2日,每服12毫升,稍稍含咽之,日服3次。酒尽再以酒120毫升渍,饮之如前,渣曝干末服9克,日服3次,尽更作3剂佳。

【功效】化痰散结,消瘿。

【主治】颈下卒结,囊渐大欲成瘿。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八黄芪散

【组成】黄芪60克,木兰皮30克。

【用法】为散,酒服6克,日服3次。

【主治】酒疸,心中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面发赤斑黄黑。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九发斑方

【组成】好蜜、升麻各适量。

【用法】取好蜜通身抹疮上,亦以蜜煎升麻,数数拭之。

【功效】祛风清热祛斑。

【主治】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毒数日必死。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十张贵妃面膏

【组成】鸡蛋1个,丹砂60克。

【用法】鸡蛋去其黄,丹砂研末。丹砂末纳鸡蛋中,封固口,安白鸡腹下伏之。候鸡雏出,即取出。熬面。

【功效】不过五度,令面白如玉,光润照人,并去面上黯。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十一大豆煎

【组成】醋浆、大豆各适量。

【用法】上2物,以浆煮豆烂,去豆煮稠涂发。

【功效】染发须白令黑,黑如漆色。

【来源】《肘后备急方》。

方十二发生方

【组成】蔓荆子9克,附子2枚。

【用法】生用,研碎上物,2物以酒420毫升和,内瓷器中封闭,经27日药成。先以灰汁净洗须发,拭干,取乌鸡脂搽,1日3遍。凡经7日,然后以药涂,1日三四遍。

【主治】发不生。

【来源】《肘后备急方》。

同类推荐
  • 传染病防治手册

    传染病防治手册

    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非典、口蹄疫、炭疽、水痘、麻疹……这些都是传播很广、危害性很强的传染病性疾病。如何不小心预防,就会对个人、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书针对以上诸多传染病,介绍了它们的防治方法,可作为一般性科普读物阅读。
  • (便携式)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

    (便携式)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

    本手册分两篇。“学习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归纳、提练、概括,使学习内容变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便学者在复习时能准确把握主要知识点。在表述形式上主要采用图表形式,将内容相关、格式类似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概括,以化繁杂为简明,变零散为系统,帮助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与比较,便于掌握和记忆,并在脑中构建起《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网络。“释难篇”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或易混淆的内容,加以解释和剖析。附录中有2套模拟试卷,以帮助学习课后复习之用。
  •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书旨在总结临证有效方剂,而不以学术探讨为目的,因此,药物组成、用量或比例均严格忠实于原方创制者,不做任何调整或补充。凡药涉巨毒,方涉峻烈者,或有其他注意事项者,均在【说明】项下对其详加说明。这些方剂屡试屡效,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书集众家之所长,聚新方于一鉴,可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研究、学习、使用。
  • 祁连医录

    祁连医录

    中医学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中医之显著疗效是其生存发展的根基。中医学之所以能长期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尤其是在基层,就在于其应用简便,就在于其疗效能确实。重视实践,注重实效,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是中医临床工作者孜孜不倦之追求。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风流不见使人愁——北京的名人与往事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描摹着北京这座迷人城市值得缅怀和追忆的名人与往事。
  • 全职文艺教父

    全职文艺教父

    一个小人物,一步步引领华语走向世界舞台在质疑中崛起在嘲笑中爆发在期待中退出记者:请问你为何这么拼命?“往大了说就是我要为艺术献身!”记者:往小了说呢?“当然是为了出名啊……”记者:有人说你是导演界的扛把子,也有人说你是编剧界的NO.1,更有人说你是音乐界不可超越的巅峰,请问你是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实至名归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死宅除妖师与傲娇鉴妖师逗比日常

    死宅除妖师与傲娇鉴妖师逗比日常

    一个二货宅男居然是个除妖师?一个气质看上去如女明星一般强大的高中生青梅竹马居然是个超级暴力女而且还是一名鉴妖师!?一个个曲折却又直接的故事,一段段妖怪与人类的爱恨情仇,就让二货宅男除妖师带你进入妖怪与人类共存的世界!“我叫虞舜凡,是一名除妖师。我的职业就是杀死妖怪,保护雇主的生命安全。但是,这样真的是对的吗?妖就该死吗......”
  • 关于我与未来的我拯救女朋友

    关于我与未来的我拯救女朋友

    讲述男主与未来的自己合作拯救自己的女朋友的故事
  • 古城幻夜

    古城幻夜

    沧蓝帝国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光和暗的分界线也在时光的洗涤中变得不再清晰。在这个腐朽崩坏的帝国中,想要抓住真正的光明,又谈何容易?因灭宗而想要变强为宗门报仇的蓝水月和南宫澈,因得知光明圣廷的黑暗而离开圣廷的玉琅琊,由于哥哥的走而离开家族的墨子袖,疑似杀死鬼门宗宗主而消失不见的祈风岚,同时拥有光明和黑暗之力而被两大势力同时驱逐甚至抹杀,受到诅咒的方焯澪……几个深刻感受到帝国黑暗的人,又要怎么创造真正的光明呢?在这个属于驭术师和驭灵师的世界,在无数个使用自然之力的驭术师们中,诞生了几个传说般的人物,他们带有“皇”的称号,被后人所崇拜、敬仰……是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吗?那么,面对如今的状况,新一代皇者是否会崛起呢?处在风暴漩涡之中的他们,又将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 “妃”你不可

    “妃”你不可

    虽然“永远”只有剪短的两个字,却无人能用文字说的完全,“永远”到底有多远,它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二消散,真正的永远是藏在心底,尽管天会变,人会老,但那颗心都不会变。
  • 乡野小刁民

    乡野小刁民

    乡下小伙李四虎,因为嫂子催奶下河抓鱼获得机缘,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看病,看相,看风水。看人,看心,看春光。乡村土地,工厂开花。升职加薪,人生赢家。
  • 止不住的那些人和事

    止不住的那些人和事

    有些人,来过了,即使不在了,不管多少年,依旧忘不掉。有些事,经历了,即使流逝了,不管多少年,依旧怀念着。
  • 邪魅王子迷上我

    邪魅王子迷上我

    四个天之娇女,四个天之骄子,在一个美丽又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校园遇见,校园曾发生过一件美丽却又悲伤的故事,这个故事却没人知道,而她们却又一次重现了这个故事,却不知她们是如同这个故事般悲伤or幸福?(第一次写,不知道写得好不好,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跟我说,可以吗,谢谢哦,其实我不需要你们什么奖赏,因为喜欢,就想写,鼓励嘛……当然要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