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500000005

第5章 汉魏晋名医(著)方(4)

方二栝楼瞿麦丸

【组成】栝楼根30克,茯苓、薯蓣各90克,附子(炮)9克,瞿麦30克。

【用法】上药末之,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饮服丸,日3服;不愈,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度。

【功效】温阳化气,润燥生津。

【主治】小便不利,常感若渴。

【来源】《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方三茯苓戎盐汤

【组成】茯苓12克,白术9克,戎盐弹丸大1枚。

【用法】先将茯苓、白术煎剂,入戎盐再煎,待温3次分服。

【功效】温肾健脾利湿。

【主治】肾虚不能化水,脾虚生湿所致少腹胀满,小便淋沥不尽等症。

【来源】《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方四猪苓汤

【组成】猪苓(去皮)、茯苓、阿胶、骨石、泽泻各9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800毫升,先煮4物取400毫升,去滓,纳阿胶烊尽,温服140毫升,日3服。

【功效】利水滋阴。

【主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来源】《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

方一越婢汤

【组成】麻黄9克,石膏18克,生姜9克,甘草6克,大枣5枚。

【用法】加水12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待温3次分服。

【功效】发汗利水。

【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恶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来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方二甘草麻黄汤

【组成】甘草6克,麻黄9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甘草,煮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覆被使汗出,汗不出者再服,慎风寒。

【功效】解表宣肺利水。

【主治】水湿在表,肺气不利所致,多见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等症。

【来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方三麻黄附子汤

【组成】麻黄9克,甘草6克,附子9克(炮)。

【用法】以水1400毫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3服。

【功效】温肾发汗。

【主治】肾阳不足,水气在表。症见身面浮肿,小便不利,脉沉小者。

【来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方四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组成】黄芪15克,芍药9克,桂枝9克。

【用法】以苦酒200毫升,水1400毫升,混合,煮取600毫升,每服200毫升,1日3次服。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

【功效】扶阳固表,祛除不湿。

【主治】水湿外侵,卫阳被郁,湿热交蒸于营分,汗出于肌表所致黄汗。症见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汗出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等症。

【来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方五枳术汤

【组成】枳实9克,白术12克。

【用法】以水1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待温,分3次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功效】健脾理气。

【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食少等。

【来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

方一硝石矾石散

【组成】硝石、明矾各等分。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胶囊装服,每服1~3克,大麦粥送下,日服2~3次。

【功效】燥湿化淤。

【主治】黄疸日晡所发热,反恶寒,膀胱急,少腹满,额上黑,足下热,其腹胀如水状,大便黑、时溏等。

【来源】《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方二栀子大黄汤

【组成】栀子6~12克,大黄6~9克,枳实9克,香豉6克。

【用法】以水1200毫升,煮取40毫升,分温3服。

【功效】清热除湿通腑。

【主治】湿热内蕴,积于肠胃,上冲于心所致心中懊,发热,胁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滑数,舌苔黄燥。

【来源】《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方三大黄硝石汤

【组成】大黄、黄柏、硝石各12克,栀子12克。

【用法】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纳硝,再煮取20毫升,顿服。

【功效】清热破结通便。

【主治】表和里实所致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胁痛,发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或芒刺,脉沉数或沉迟,大便秘结。

【来源】《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呕吐哕下痢病

方一橘皮竹茹汤

【组成】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用法】上6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3服。

【功效】理气降逆,补虚清热。

【主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的呃逆或呕哕,舌嫩红,脉虚数。

【来源】《金匮要略·呕吐哕下痢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妇人妊娠病

方一桂枝茯苓丸

【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5味药研末,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愈,加至3丸。

【功效】活血化淤,缓消硬块。

【主治】妇人小腹宿有硬块,按之痛,腹挛急,脉涩。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方二胶艾汤

【组成】川芎、阿胶、甘草各6克,艾叶、当归各9克,芍药12克,干地黄18克。

【用法】上7味药,以水1000毫升,清酒600毫升,合煮取600毫升去滓,纳胶令消尽温服200毫升,日3次服。

【功效】养血安胎止血。

【主治】妇人崩漏,月经过多,产后出血,血小板减少等。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方三当归芍药散

【组成】当归9克,芍药15克,川芎9克,茯苓12克,泽泻9克,白术12克。

【用法】上6味药,杵为散,取5毫升,以酒和,日3次服,亦可作汤剂。

【功效】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主治】肝气郁结,脾气虚弱所致腹拘急,绵绵作痛,面色萎黄,足浮肿,小便不利等。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方四干姜人参半夏丸

【组成】干姜6克,人参6克,半夏9克。

【用法】上药研末,以生姜汁,和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3~6丸,日3次服。

【功效】温中补虚止呕。

【主治】妊娠及虚寒呕吐。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方五葵子茯苓散

【组成】葵子60克,茯苓90克。

【用法】杵为散,饮服5毫升,日3次服,小便利则愈。

【功效】通窍利水。

【主治】小便不利,身重,恶寒,起则头眩等症。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

方一下淤血汤

【组成】大黄9克,桃仁9克,虫9克(熬,去足)。

【用法】上3味研末,炼蜜和为4丸,以酒200毫升,煎1丸,取160毫升,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

【功效】破血下淤。

【主治】产妇腹痛,因干血内结,著于脐者。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方二竹叶汤

【组成】竹叶12克,葛根9克,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6克,附子9克(炮),大枣5枚,生姜6克。

【用法】以水200毫升,煮取500毫升,待温3次服,覆被使汗出。颈项强,用大附子12克,破之如豆大,煎药扬去沫;呕者,加半夏9克(洗)。

【功效】补气温阳,解表祛风。

【主治】产后中风,身热头痛,面赤,气喘等产后阳虚,风寒外感,正虚邪实之症。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方三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组成】白头翁、甘草、阿胶(烊化)各6克,秦皮、黄连、黄柏各9克。

【用法】以水1400毫升,煮取500毫升,纳胶令消尽,待温3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养血止痢。

【主治】产后血虚而患热痢下垂,下痢脓血便,腹痛里急者。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

方一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12克,生姜9克,干苏叶6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800毫升,分4服,日3次服,夜1次服。

【功效】行气开郁,降逆化痰。

【主治】痰气郁结之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以及胸胁满闷,气急作痛,或湿痰咳嗽,或呕吐,苔白润或滑腻,脉弦缓或弦滑。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方二甘草小麦大枣汤

【组成】甘草9克,小麦30克,大枣10枚。

【用法】上3味药,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待温,分3次服。

【功效】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脏燥。症见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方三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9克,当归、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生姜、牡丹皮(去心)、甘草各6克,半夏6克,麦门冬9克(去心)。

【用法】上12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待温3服。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祛淤。

【主治】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月经不调,或经来过多,或至期不来,或崩漏下血不止,暮即发热,少腹冷痛,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亦主妇人少腹寒冷,久不受孕。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方四红蓝花酒

【组成】红蓝花30克。

【用法】以酒300毫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功效】活血解痛调经。

【主治】妇人风症及腹中刺痛。

【来源】《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华佗方

麻醉解麻

方一麻沸散

【组成】羊踯蠋9克,茉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0.9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麻醉止痛。

【主治】用于外科手术麻醉等。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解麻药神方

【组成】人参15克,生甘草9克,陈皮1.5克,半夏3克,白薇3克,菖蒲1.5克,茯苓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成1碗,温服。

【功效】益气祛邪醒神。

【主治】使用华佗麻醉剂后,换皮后3日,诸症平复,急宜用该剂解之使醒。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外敷麻药神方

【组成】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各15克,胡椒30克,蟾酥12克,荜拨15克,细辛12克。

【用法】上药成细末。用温酒调敷。

【功效】麻醉止痛。

【主治】本剂专为施割症时,外部调敷之用,能令人知觉麻木,任割处之。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咳嗽

方一咳嗽方

【组成】紫菀15克,五味子30克,桂心60克,麻黄(去节)120克,杏仁70枚(去皮尖捣),干姜120克,炙甘草6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日3次。

【功效】宣肺化饮止咳。

【主治】咳嗽。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五嗽方

【组成】皂荚(炙)、干姜、桂心等分。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日3次。

【功效】温肺化饮豁痰止咳。

【主治】五嗽:气嗽、饮嗽、燥嗽、冷燥、邪嗽。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伤寒

方一伤寒血结方

【组成】海蛤、滑石、甘草各30克,芒硝15克。

【用法】上共为末,每服6克,日2服,鸡蛋白调服。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破结。

【主治】血结,胸膈胀满,痛不可近。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五胜散神方

【组成】甘草、石膏、白术、五味子各30克,炮姜0.9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药6克,生姜2片,枣1枚,水煎,去滓,温服。

【功效】寒热并调,祛邪解表。

【主治】四时伤寒冒风,身热头痛,昏倦寒痰,咳嗽及中满。伤寒3日以前,服无不效。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三伤寒腹胀方

【组成】桔梗、半夏、陈皮各9克。

【用法】姜5片,水600毫升,温服。

【功效】化痰理气除胀。

【主治】伤寒腹胀。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四伤寒厥逆方

【组成】大附子2枚(炮制去皮脐)。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9克,姜汁送调服,以脐下如火暖为度。

【功效】温阳散寒。

【主治】伤寒厥逆,面青,四肢厥冷,腹痛身冷。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呕吐呃逆

方一经来呕吐方

【组成】白术3克,丁香、干姜各1.5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空腹米汤调服。

【功效】健脾、温中,降逆。

【主治】月经呕吐。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方二呃逆方

【组成】黄连3克,紫苏叶2.4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辛开苦降,和胃降逆。

【主治】呃逆。

【来源】《华佗神医秘传》。

同类推荐
  • 妇儿常见疾病诊疗与护理

    妇儿常见疾病诊疗与护理

    妇产科常见疾病干扰、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本书重点论述了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共涉及疾病112个。本书根据每种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理、鉴别诊断,做出最后的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本书力求新颖、实用、贴近基层。为基层医护人员提高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消化系病诊治争议病案集

    近年来国内外出台越来越多的相关疾病诊治指南,使我们在诊治中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是,诊治过程中还是有许多复杂的案例,需要结合实际病情,灵活掌握,适时运用。基于提高医术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的需要,我们收集了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若干争议病例,在浙江省内多次组织消化专科医生讨论会,对这些争议病例对照诊治规范或共识进行分析,发现或多或少都有教训可供汲取。本书对这些病例逐个进行点评,并附有国内外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指南,解读其中所存在的疑问。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精选妙用中草药减肥、美容、养生

    肥胖系指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尤其腰部和臀部的肥胖,不仅影响体型美,而且还会伴发高血脂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古人在40岁以后以“轻身”为美,这“轻身”包含现代所说的“减肥”。古代学者对轻身的食物研究十分重视,发现了许多食物具有轻身作用。这些食物减肥,不同于节食减肥,也不同于用其他药物减肥,不但不伤耗身体,而且使身体更加健美,更加充满活力。中医认为,肥胖多与痰湿有关,治宜化痰利湿、消脂减肥。
  •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该书提供了麻醉相关技术,麻醉临床争议与进展,危重、疑难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麻醉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该书结合临床麻醉实践情况,论述了对手术麻醉的安全和风险等方面情况的认识,提出了加强手术麻醉质量管理的建议,进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从而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及质量管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故事始

    我的故事始

    关于男主角杨逐渐成长,最后超越一切的故事
  • 天火传说

    天火传说

    远古职业,异界崛起,光暗交锋,四人四职业,如何站在大陆巅峰。
  • 诛神伐天录

    诛神伐天录

    大道无踪,规则破碎,诸神纷争,万界生灵涂炭。刘御生死之间,得到玄雷珠,从此踏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重塑秩序,永镇诸神,再演大道的艰途。
  • 健余扎记

    健余扎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诗集:世间万法

    诗集:世间万法

    在尼日利亚的沃土上开出的最美之花,以最朴实平和的语言描绘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带你走过暗伤汹涌的非洲国度,领略腐败和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探讨人性中的真善美,品味生活中的奥妙大义。当忙碌的心灵碰上一首最接地气、最真实耐看的灵感之歌,你是否会驻足让灵魂歇歇脚呢?
  • 戏精王爷带我一路躺赢

    戏精王爷带我一路躺赢

    凤轻玥不小心穿成声名狼藉的废物嫡女,成了皇城贵妇茶余饭后的笑柄。世人都说她不学无术、好高骛远,放着好好的六王妃不做,非要攀太子的高枝。然而——她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踹掉渣男,抱紧六王爷的大金腿。得知六王爷有先天顽疾,她金针一施,将太医都束手无策的病症治好了。旁人讽刺她歪打正着。太后:凤家的儿女就是能干,哀家多年的心疾都是玥儿治好的!皇帝:敢诋毁六王妃者,拔了舌根!白莲花暗中散播谣言说她是风家的扫把星。六王爷大笔一挥,修书告御状,抄了她的满门!世人恍然:卧槽,六王妃牛批!?
  • 运回方

    运回方

    年少时不懂这天下有多重,不过五百年便明白了那个他化作的天下有多轻,除了自己便再无几人在乎。但原来自己经历的心碎、愧疚、无望皆有人懂,有人在乎,他们生于天地也终将相伴看世间。从此终于有人知道自己名气运。
  • 全能帝女有伪装

    全能帝女有伪装

    曾为一代帝女,有灵瞳,空间。但却被从小终身囚禁,最后死于穿骨。因为天赋神通,获得重生机会。成为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少年人。撩妹自然不在话下,可莫名多了一个要撩的大叔,该怎么撩?时不时赏颗糖?幼不幼稚?【男女主双洁】【爽文】
  • 菜鸡逆袭

    菜鸡逆袭

    在海滨小城的高中生苏寒意外重生,如何带着他的半成品系统开启他的逆袭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