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500000034

第34章 清代名医(著)方(5)

方三翘荷汤

【组成】薄荷4.5克,连翘4.5克,生甘草3克,黑栀子4.5克,桔梗6克,绿豆皮6克。

【用法】水2杯,煮取1杯,顿服,日服2剂,甚者日3剂。耳鸣者加羚羊角、苦丁茶;目赤者,加鲜菊花、苦丁茶、夏枯草;咽痛者,加牛榜子、黄芩。

【功效】清宣上焦气分燥热(辛凉法)。

【主治】燥干清窍。症见耳鸣,目赤,龈肿,咽痛,苔薄黄而干,脉数。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秋燥》。

方四银翘汤

【组成】银花15克,连翘9克,竹叶6克,生甘草3克,麦门冬12克,细生地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轻宣透表,解毒养阴(辛凉合甘寒法)。

【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无汗,脉浮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方五青蒿鳖甲汤

【组成】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日2次服。

【功效】养阴透热(辛凉合甘寒法)。

【主治】温病后期,邪热未尽,深伏阴分,阴液已伤。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能食形瘦,脉数。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

方六清络饮

【组成】鲜荷叶边6克,鲜银花6克,西瓜翠衣6克,鲜扁豆花1枝,丝瓜皮6克,鲜竹叶心6克。

【用法】水2杯,煮取1杯,日2次服。

【功效】解暑清肺(辛凉芳香法)。

【主治】暑伤肺经气分之轻症,或暑温病经发汗后,余邪未解。症见身热口渴不甚,但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方七竹叶玉女煎

【组成】生石膏18克,干地黄12克,麦门冬12克,知母6克,牛膝6克,竹叶9克。

【用法】水5000毫升,先煮石膏、地黄得2500毫升,再入余4味,煮成1000毫升,先服500毫升,候6小时再服另500毫升,病解停后服,不解再服。

【功效】辛凉解肌,兼清血分(辛凉合甘寒微苦法)。

【主治】热入血室,既有外邪,又有血热。症见经水适来之妇人脉数耳聋,干呕烦渴,甚至十数日不解,邪陷发痉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

辛温法

方一扶阳汤

【组成】鹿茸(生锉末,先用黄酒煎得)15克,熟附子9克,人参6克,粗桂枝9克,当归6克,蜀漆(炒黑)9克。

【用法】水8杯,加入鹿茸酒,煎成3小杯,日3次服。

【功效】温补肾阳,截疟(辛甘温阳法)。

【主治】少阴(肾寒)3日疟,久而不愈,形寒嗜卧,舌淡脉微,发时不渴。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湿温》。

方二肉苁蓉汤

【组成】肉苁蓉(泡淡)30克,附子6克,人参6克,干姜炭6克,当归6克,白芍(肉桂汤浸炒)9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缓缓服,胃稍开,再作服。

【功效】温补肝肾,兼补脾胃(辛温甘苦)。

【主治】噤口痢,胃关不开,由于肾关不开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湿温》。

方三鹿附汤

【组成】鹿茸15克,附子9克,草果6克,菟丝子9克,茯苓15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日2次服,渣再煮1杯服。

【功效】温肾利水(辛温苦咸法)。

【主治】肾阳虚衰,寒湿下注。症见足跗浮肿,舌白身痛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寒湿》。

方四露姜饮

【组成】人参3克,生姜3克。

【用法】水1500毫升,煮成500毫升,露1夜,重汤温服。

【功效】甘湿补正,辛湿散寒(辛甘温合甘凉法)。

【主治】寒湿伤脾,太阳虚寒轻症(太阴脾疟)。症见脉濡寒热,疟来日迟,腹微满,四肢不暖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

苦温法

方一杏苏散

【组成】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去核)、橘皮、杏仁。

【用法】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效】轻宣凉燥,宣肺化痰(苦温甘辛法)。

【主治】外感凉燥。症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补秋燥胜气论》。

方二苍术白虎汤加草果方

【组成】生石膏(研)30克,知母15克,生甘草6克,白粳米适量,苍术9克,草果3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温3服。

【功效】辛凉清热,苦温燥湿(辛凉复苦湿法)。

【主治】疮家湿疟(疟病湿重化热),头身困重,胸闷呕逆,小便不利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

方三四苓合芩芍汤

【组成】苍术6克,猪苓6克,茯苓6克,泽泻6克,白芍6克,黄芩6克,广皮4.5克,厚朴6克,木香3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

【功效】宣气利湿,内清积滞(苦温酸淡法)。

【主治】湿热在内,泄泻欲转痢疾。症见自利不爽,欲作滞下,腹中拘急,小便短少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

方四四苓加厚朴秦皮汤

【组成】茅术9克,厚朴9克,茯苓块15克,猪苓12克,秦皮6克,泽泻12克。

【用法】水8杯,煮成3杯,分3次服。

【功效】温阳利水兼清泻肝热(苦温辛淡法)。

【主治】寒湿郁困脾阳。症见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苦欲滞下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寒湿》。

甘湿法

方一加减补中益气汤

【组成】人参6克,黄芪6克,广皮3克,炙甘草3克,归身6克,炒白芍9克,防风1.5克,升麻1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功效】补中益气,开发脾阳(甘温苦辛法)。

【主治】气虚下陷。症见便泻或下痢脓血不止,伴有小便清长,脉沉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湿温》。

苦寒法

方一黄连黄芩汤

【组成】黄连6克,黄芩6克,郁金4.5克,香豆豉6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功效】芳香化浊,苦寒清热(苦寒辛香法)。

【主治】阳阴温病,邪热兼秽浊阻于中焦,扰动胃气上逆所致之干呕口苦而渴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方二宣白承气汤

【组成】生石膏15克,生大黄9克,杏仁粉6克,栝楼皮4.5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不愈再服。

【功效】宣肺化痰,泄热攻下(苦寒辛通法,属脏腑合治法)。

【主治】痰热阻肺,腑有热结。症见潮热便溏,普涎壅滞,喘促不宁,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方三导赤承气汤

【组成】赤芍9克,细生地15克,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柏6克,芒硝3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不下再服。

【功效】泄下大肠热结、清利小肠火热(二肠同治,属苦寒酸甘法)。

【主治】阳明腑实,小肠热盛。症见身热不便不通,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方四护胃承气汤

【组成】生大黄9克,元参9克,细生地9克,丹皮6克,知母6克,麦门冬(连心)9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功效】缓下热结,兼护胃阴(苦甘寒法)。

【主治】热结盛实而正气未虚。症见阳明湿病,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方五新加黄龙汤

【组成】细生地15克,生甘草6克,人参4.5克(另煎),生大黄9克,芒硝3克,元参15克,麦门冬(连心)15克,当归4.5克,海参(洗)2条,姜汁30毫升。

【用法】水2000毫升,煮取750毫升,先用250毫升,冲参汁、姜汁各10毫升,顿服,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1~2时内不便,再如前法服1杯;侯24小时,不便,再服;如服1次,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1剂,余参或可加入。

【功效】益气养阴,泻热通便(苦甘寒咸法)。

【主治】阳明腑实证又可见气液两亏而阴液亏损较重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咸寒法

方一三甲复脉汤

【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门冬(不去心)15克,阿胶9克,麻仁9克,生蛎15克,生鳖甲24克,生龟板30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

【功效】咸寒镇痉潜阳,甘润存津(咸寒甘润法)。

【主治】下焦温病(热邪深入下焦,阴液亏损),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儋儋大动,甚则心中痛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

方二救逆汤

【组成】炙甘草18克,干地黄18克,生白芍18克,麦门冬(不去心)15克,阿胶9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24克。

【用法】水8杯,煎取3杯,分3次服。

【功效】滋阴敛汗,摄阳固脱(镇摄法)。

【主治】温病误治,汗之不当,劫烁阴液,耗伤心气,以致气不外固而汗自出,心失所养,中无所主而震震悸动,舌强神昏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

方三紫雪丹

【组成】滑石300克,石膏300克,寒水石300克,磁石600克(水煮,捣煎去渣,入后药),羚羊角150克,木香150克,犀角150克,沉香150克,丁香300克,升麻300克,元参300克,炙甘草150克。

【用法】以上8味,并捣锉,入前药汁中煎,去渣,入后药。

朴硝、硝石各600克,提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2味。

辰砂(研细)90克,麝香(研细)36克。(入前药拌匀。合成退火气,冷水调服3~6克。

【功效】清心开窍,镇痉熄风(咸寒苦辛法)。

【主治】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壮热烦躁,昏狂谵语,口渴唇焦,尿赤便秘,甚则抽搐痉厥,及小儿热甚引发惊痫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方四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30克,郁金30克,犀角30克,黄连30克,朱砂30克,梅片7.5克,麝香7.5克,珍珠15克,山栀30克,雄黄30克,金箔衣、黄芩各30克。

【用法】上药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调服;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1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3次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功效】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咸寒苦辛法)。

【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痰热内闭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方五增液承气汤

【组成】即于增液汤内加大黄9克,芒硝4.5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不愈再服。

【功效】滋阴增液,通便泻热(咸寒苦甘法)。

【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甘寒法

方一五汁饮

【组成】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门冬汁、藕汁(或用蔗浆)各适量。

【用法】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燥温服。

【功效】滋养肺胃津液(甘寒法)。

【主治】温病热盛伤津。症见口干口渴,且吐白黏稠泡沫,口中不快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方二益胃汤

【组成】沙参9克,麦门冬、生地黄各15克,炒玉竹4.5克,冰糖3克。

【用法】前4味水煎,去渣,入冰糖溶化服。

【功效】生津养胃(甘凉法)。

【主治】热病后津乏,胃阴受伤,口干咽燥,舌苔干燥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

方三沙参麦门冬汤

【组成】沙参、麦门冬各9克,玉竹6克,生甘草3,桑叶、白扁豆、天花粉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甘寒法)。

【主治】燥伤肺胃,津液亏损。症见咽干口渴,于咳少痰,舌红少苔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方四三才汤

【组成】人参9克,天门冬6克,干地黄15克。

【用法】水5杯,浓煎2杯,分2次温服。欲复阴者,加麦门冬、五味子;欲复阳者,加茯苓、炙甘草。

【功效】气阴两补(甘凉法)。

【主治】暑邪久热,阴液元气两伤。症见睡卧不安,不思饮食,神志不清等。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

方五大定风珠

【组成】生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板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门冬(连心)18克,炙甘草12克,鸡蛋黄(生)2枚,鳖甲(生)12克。

【用法】水8杯,煮取3杯,去滓,再入鸡蛋黄,搅令相得,分3次服。

【功效】滋阴熄风(酸甘咸法)。

【主治】温病热邪久羁,热灼真阴,虚风内动。症见神倦痪疚,脉气虚弱,色绛苔少,时时欲脱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下焦篇》。

苦辛法

方一宣痹汤1号方

【组成】枇杷叶6克,郁金4.5克,射干3克,白通草3克,香豆豉4.5克。

【用法】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功效】宣肺祛痰,清热利湿(苦辛通法)。

【主治】湿温合并咽喉不利,干呕或呃逆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同类推荐
  • 宁夏名老中医李遇春临床经验辑要

    宁夏名老中医李遇春临床经验辑要

    中医药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医药学也是唯一完整保存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全部要素的民族医学,是世界医学史上传承至今仍生生不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极其少数的医学文明之一。中医药的存在和传承,已被视为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成为当前国内外现代科技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而具有高深的中医理论、独到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整理、继承、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振兴中医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整理李遇春教授临证40年间部分临床经验及理论认识。
  • 简明医院文化学

    简明医院文化学

    《简明医院文化学》是蒋兴国同志多年乐于思考,勤于笔耕,宽博知识面沉淀的结晶。老蒋是我的同班同学,俗有“蒋夫子”的雅称,善思考、勤文笔,多有文字产出,又颇有傲骨。虽然进入耳顺之年,仍笔耕不辍,孜孜不倦。近年来,他为两本期刊撰写了几十篇卷首语,主编了《临床路径管理》《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分细则》等,同时,他还是宁夏药品“三统一”理论框架的奠基者和实践者之一。尤其是作为综合医院评审专家组长,在经历了20多家综合医院评审的过程中,他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挖掘现行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站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角度来思考、撰写医院文化学,其精神是可佳的。
  •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

    《糖尿病健康生活指南》力求贴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家庭保健必备读本。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没有健康,再灿烂的生命也只是流星一瞬,再辉煌的梦想也无从实现,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享用。远离生活误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家庭医生保健丛书》以家庭保健为主要任务,从预防、就医、用药、生活、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支气管炎的病理、治疗和常用药物,呼吸系统的组成,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 脾胃病证妙谛

    脾胃病证妙谛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主要供中医临床医师使用,也可供中医院校师生、古文献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热门推荐
  • 死神之浅落成羽

    死神之浅落成羽

    【爆笑文】【伊落阁·出品】千寻!千寻!这大众化的名字到底是要怎样啊!啊啊!大学里面竟然会有三十多个同名的人!本小姐受不了了!那谁?XX千寻!过来!本小姐和你说件事!你听着…&¥@#¥&…知道了么?……于是乎,本小姐就这么翘了……--朽木白哉你丫和我有仇是不?银子都说了不要那样叫我了!!小介我对你家没兴趣我不要去啊混蛋!!小涅你要搞毛……别过来!!喂!别过来!!!……【保证日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校草:丫头,我喜欢你!

    恶魔校草:丫头,我喜欢你!

    因本文情节被本汽水儿大量改变,导致简介与内容不符,所以本汽水儿决定5.30本文简介和封面,书名一起上新!
  • 逗冤家

    逗冤家

    乔霙觉得自己真是上辈子欠了严介谦,而且肯定还欠了不少,才会自找苦吃这么喜欢他,喜欢到就算他摆冷脸,还想着能见到他就好。不过,她从不敢痴心妄想能嫁他,毕竟他一见着她,就巴不得赶她走,两人一说上话,绝对都是斗嘴收场的份,他永远都气得牙痒痒的。
  • 快穿之神的攻略

    快穿之神的攻略

    沐小染,现代的手术医生,被男友杀害后又被时空管理系统小七绑定,从此在逆袭的歪道上一去不回头。坑女主,夺美男,三十六计,环环相扣,坑蒙拐骗,手段不穷!go!go!go!沐小染,为了成神而努力!!!白莲花,带着你的玛丽苏光环滚吧!蛇蝎美人,你毒,我比你更毒!【推荐《穿越之女配逆袭系统》晓晓完结文】
  • 帝国壕宠:小妻你别逃

    帝国壕宠:小妻你别逃

    “顾少,不好了,夫人把书房拆了!”“嗯,她高兴就好。”“顾少,不好了,夫人把景瑜传媒的所有明星赶走了!”“嗯,她高兴就好。”“顾少,不好了,夫人把集团与海外华侨的合作重要文件给撕掉了!”“嗯,她高兴就好。”“顾少,不好了,夫人又跑了!”“嗯,她高兴——什么?还不快追!”“……”重新捉到老婆回家的某个脸黑如炭的英俊男人,强势床咚。“夫人,你又调皮了!”
  • 仙途之上何所畏

    仙途之上何所畏

    一个“重度”拖延症修仙小说爱好者穿越到修仙界,却意外失去记忆,本着对修仙界本能的喜爱,选择努力的修仙界生存下去,一步一步提升修为,找回记忆,寻找自我的故事。
  • 废材小姐的异界升级记

    废材小姐的异界升级记

    生于武术世家的武术天才“叶星芸”,在父母离世后,弃武从玩,靠着父母留下的财产过日孑;成功转形成了网游高手。25岁时却猝死于电脑前,转生到了一位同名同姓的异界废材小姐的身上……什么?体质不怡修练!拜托,我体质好得很,至于修练嘛!我这叫升级,杀怪升级,懂吗!一场异界的游戏之旅正式开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囚己

    囚己

    当人被恐惧和欲望所支配的时候就会化身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