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38500000033

第33章 清代名医(著)方(4)

方三生肌膏

【组成】麻油500克,龙骨(煅)、黄蜡、熟猪肉、赤石脂、乳香、没药、轻粉象皮(煅)各3克(俱为细末)。

【用法】诸药入油内搅成膏摊贴。1日1换,仍以猪肉汤洗3~4次,即渐平复。

【功效】化痰散结,收口生肌。

【主治】瘰疬取核后用此方。

【来源】《串雅内编》。

方四提疬丹

【组成】水银、硼砂、火硝、明矾、皂刺、食盐各3克,朱砂6克。

【用法】上药盛于粗瓦盆上,盖粗碗1只,用盐泥封固。炭火炼3炷香,先文后武,冷定取出,药即升在粗碗上,刮下以白米饭捣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用1丸放疮上,棉纸封2~3层。1日夜急揭起,则核随纸带出,丸可再用。

【功效】化痰散结。

【主治】痰核。

【来源】《串雅内编》。

方一点恙药

【组成】桑柴灰500克,风化石灰500克,鲜威灵仙180克。

【用法】鲜威灵仙煎浓汁,淋两灰取汁成稀膏,瓷器收贮。点患处,不必挑破,应手而除。

【功效】消疣去胬。

【主治】疣痣及息肉鸡眼。

【来源】《串雅内编》。

方二取痣饼药

【组成】糯米100粒,石灰(拇指大),巴豆3粒(去壳)。

【用法】共研为末,入瓷瓶3日。每以竹签挑栗许,用碱水点上,自落。

【功效】散结消痣。

【主治】痣初起未及色浅不凸。

【来源】《串雅内编》。

痘疹

方一稀痘丹

【组成】赤豆、黑豆、粉草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竹筒刮去皮,两头留节,一头凿一孔,以药末入筒内,用杉木砧塞紧,黄蜡封固,外以小绳系之,投入腊用厕中。满1个月即取出,洗净风干。每30克配腊月梅花9克,和匀。若得雪中梅花落地者,不着人手,以针刺取者更妙。儿大者3克,小者1.5克,俱以霜后丝瓜藤上小丝瓜煎汤,空心调服,汤宜多饮1次可稀,3次不出,年服1次。忌荤腥12日,解出黑粪为验。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退疹。

【主治】痘疹。

【来源】《串雅内编》。

方二换痘丹

【组成】犀角30克,梅心30克,丝瓜灰30克,雄黄3克,朱砂6克,滑石3克,麝香0.9克。

【用法】研为末,用麻黄为膏丸,如芡实大。每服1丸酒浆化服。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发痘疹。

【主治】痘疹。凡痘蜜如蚕种,用身皮毛一片者,服此方其毒便解,能另发一层好痘,可以起死回生。

【来源】《串雅内编》。

烂弦风

方一二百昧花草膏

【组成】羯羊脐、蜂蜜各适量。

【用法】羯羊脐去其中脂而满填好蜜,拌匀蒸之,候干,即入钵细研为膏。点入眼中。

【功效】清肝明日止痒。

【主治】目疾,面上赤色,两眼流泪,或痛或痒,昼不能视物,夜不能见灯,名为烂弦风。

【来源】《串雅内编》。

方二一抹膏

【组成】蚕砂、麻油各适量。

【用法】麻油浸原蚕砂2~3日,研细,以篦子涂患处,不论新旧,隔宿即愈。

【功效】明日清热。

【主治】烂弦风眼。

【来源】《串雅内编》。

程国彭方

咳嗽

方一止嗽散

【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千克,甘草(炒)375克,陈皮(水洗去白)500克。

【用法】共研为末,每服6克,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服。

【功效】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主治】风邪犯肺。症见咳嗽喉痒,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等症。

【来源】《医学心悟》。

方二团鱼丸

【组成】贝母(去心)、知母、前胡、柴胡、杏仁(去皮尖及双仁者)各12克,大团鱼(重360克以上者,去肠)1个。

【用法】上药与鱼同煮熟,取肉连汁食之,将药渣焙干为末,用鱼骨汁70毫升,和药为丸,如桐子大。每服6克,麦门冬汤调服,日3服。

【功效】宣肃肺气,化痰止咳。

【主治】久咳不止,恐成劳瘵。

【来源】《医学心悟》。

方三月华丸

【组成】天门冬(去心蒸)、麦门冬(去心蒸)、生地(酒洗)、熟地(酒蒸晒)、山药(乳蒸)、百部(蒸)、沙参(蒸)、川贝母(去心蒸)、真阿胶各30克,茯苓(乳蒸)、广三七各15克。

【用法】用白菊花60克(去蒂),桑叶60克(经霜者)熬膏,将阿胶化入膏内,和药稍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噙化,日3次服。

【功效】滋阴降火,消痰祛淤,止咳定喘,保肺平肝,消风热,杀虫。

【主治】阴虚咳嗽,劳瘵久嗽。

【来源】《医学心悟》。

伤食

方一独行丸

【组成】大黄(酒炒)、巴豆(去壳,去油)、干姜各3克。

【用法】研细,姜汁为丸,如黄豆大。每服5~7丸,用姜汤化下,若服后泻不止者,用冷粥汤饮之,即止。

【功效】通腑攻下。

【主治】中食至甚,胸高满闷,吐法不效,须用此药攻之。若昏晕不醒,四肢僵硬,但心头温者,抉齿灌之。

【来源】《医学心悟》。

方二三黄枳术丸

【组成】黄芩(酒炒)30克,黄连(酒炒)12克,大黄(酒蒸)22.5克,神曲(炒)、枳实(面炒)、白术(陈土炒)、陈皮各15克。

【用法】荷叶煎水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4.5克或6~9克,量人虚实酌量用。

【功效】清热利湿,消胀除满。

【主治】热食所伤,肚腹胀痛,并湿热胀满,大便闭结。

【来源】《医学心悟》。

痰症

方一贝母栝楼散

【组成】贝母5克,栝楼3克,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肺燥有痰。症见咯痰不利,咽喉干燥哽痛,上气喘促等。

【来源】《医学心悟》。

方二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9克,天麻、茯苓、橘红各6克,白术15克,甘草4克。

【用法】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所致的眩晕、头痛,兼见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滑数等。

【来源】《医学心悟》。

方三生铁落饮

【组成】天门冬(去心)9克,麦门冬(去心)9克,贝母9克,胆星3克,橘红3克,远志肉3克,石菖蒲3克,连翘3克,茯苓3克,茯神3克,元参5克,钩藤5克,丹参5克,辰砂1克。

【用法】用生铁落,煎熬三炷线香,取此水煎药。

【功效】镇心除痰,安神定志。

【主治】痰火上扰的癫狂症。

【来源】《医学心悟》。

陈下复方

咳嗽

方一咳嗽简便方

【组成】北沙参适量。

【用法】每服15克,净水浓煎,热服。

【功效】养阴润燥止咳。

【主治】秋天肺燥,咳嗽无痰。

【来源】《幼幼集成》。

方二葶苈丸

【组成】甜葶苈(略炒)、黑牵牛(炒)、汉防己(炒)、光杏仁(去皮尖,炒黄色,另研)各适量。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入杏仁泥,和蒸枣肉为丸,如绿豆大。每5~7丸姜汤化服,量大小加减。

【功效】泻肺利水。

【主治】乳食冲脾,伤风咳嗽,面赤身热,痰多喘嗽。

【来源】《幼幼集成》。

疟疾

方一四神酒

【组成】常山4.5克,槟榔3克,丁香1.5克,乌梅1个。

【用法】好酒150毫升,略煎露1夜。空腹冷服。

【功效】祛邪截疟。

【主治】久疟不止。1服即止,永不再发。

【来源】《幼幼集成》。

方二平疟二养脾丸

【组成】人参(切焙)、漂白术(土炒)、白茯苓(乳蒸)、真广皮(酒炒)、杭青皮(醋炒)、法半夏(焙)、漂苍术(焙)、紫川朴(姜制)、北柴胡(酒炒)、嫩黄芪(蜜炙)、结猪苓(炒)、宣泽泻(炒)、嫩杜枝(焙)、小常山(焙)、大鳖甲(醋炙)、白当归(酒炒)、正川芎(酒炒)、粉甘草(炙)、草果仁(姜制)各适量。

【用法】共研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米粒大,每服3~6克,米汤调服。

【功效】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主治】不问远年近日,此药不发不截。诚治疟。

【来源】《幼幼集成》。

疝气

方一疝气简便方

【组成】荔枝核(炒焦)15克,大茴香(酒炒)7.5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服3克,温酒调服。

【功效】温经行气,散结止痛。

【主治】小儿疝气肿痛。

【来源】《幼幼集成》。

方二木香内消丸

【组成】南木香屑、京三棱(煨)、结猪苓(焙)、宣泽泻(炒)、川楝肉(炒)、下广皮(酒炒)、香附(米酒炒)各21克,杭青皮(醋炒)6克。

【用法】共研为末,酒煮米糊为丸。每服3~6丸,空腹盐汤调服。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散结。

【主治】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少腹,谓之气疝。

【来源】《幼幼集成》。

陈修园方

中风

方一竹沥汤

【组成】竹沥120毫升,生葛汁60毫升,生姜汗20毫升。

【用法】上药相合作2服,温开水送服。

【功效】化痰开窍。

【主治】中风,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来源】《医学从众录》。

方二资寿解语汤

【组成】防风、附子、天麻、枣仁各2.4克,羚羊角、肉桂各6克,羌活、甘草各1.5克。

【用法】水200毫升,煎160毫升,入竹沥15克,姜汁7.5克服。

【功效】熄风化痰,通络开窍。

【主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来源】《医学三字经》。

腰痛

方一新定白术汤

【组成】生白术15~30克,生杜仲15~30克,附子6克或9克。

【用法】水煎,空腹服。

【功效】补肝肾壮腰,散寒湿止痛。

【主治】腰痛而重,且诸药不效者。

【来源】《医学从众录》。

方二新定薏苡仁汤

【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木瓜乙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空心服。如脉洪重,按有力,口中热,去附子加白术16克。

【功效】散寒除湿壮腰。

【主治】腰痛筋挛,难以屈伸者。

【来源】《医学从众录》。

白浊

方一芦根白酒汤

【组成】新鲜芦柴根1把,白酒浆200毫升。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主治】白浊,膏淋。

【来源】《医学实在易》。

方二白果蛋方

【组成】白果肉2枚,生鸡蛋1个(头生)。

【用法】鸡蛋开一小孔,入白果肉,饭上蒸熟,每日吃1个。

【功效】泄浊通淋。

【主治】白浊。

【来源】《医学从众录》。

臌胀

方一萝卜牙皂散

【组成】萝卜子(用巴豆16粒同炒)120克,牙皂(煨去弦)45克,沉香15克,枳壳(火酒煮切片炒)120克,酒大黄30克,琥珀30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服3克,随病轻重加减,鸡鸣时温酒送服,姜汤也可,后以金匮肾气丸调理收功。

【功效】行气利水。

【主治】五臌。

【来源】《医学从众录》。

方二猪肚大蒜汤

【组成】雄猪肚子1个,大蒜120克,槟榔末、砂仁末各9克,木香6克。

【用法】上诸药入猪肚子内,于砂锅内用河水煮熟,空腹服食。

【功效】理气除臌胀。

【主治】臌胀。

【来源】《医学从众录》。

呃逆

方一羌活附子汤

【组成】附子、羌活、茴香各3克,干姜1.2克,木香0.6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入盐2克,水煎,微温服。

【功效】温胃降逆。

【主治】胃冷呃逆。

【来源】《医学从众录》。

方二刀豆子散

【组成】刀豆子适量。

【用法】烧存性,开水调服6克。

【主治】病后呃逆不止。

【来源】《医学从众录》。

腹痛

方一黄芪汤

【组成】黄芪30克,当归9克,肉桂4.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和里缓急止痛。

【主治】心痛、胃脘痛、腹痛喜按者。

【来源】《医学实在易》。

方二丹参饮

【组成】丹参30克,檀香、砂仁各5克。

【用法】水500毫升,煎服。

【功效】行气化淤。

【主治】气滞血淤,互结于中,胃脘疼痛。

【来源】《时方歌括》。

方三枳实汤

【组成】枳实9克,半夏12克,生姜24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理气化痰,散结止痛。

【主治】心痛,胃脘及胁肋、大小腹诸痛拒按。

【来源】《医学实在易》。

方四金铃子散

【组成】金铃子(去核)、元胡索各60克。

【用法】研末,每服9克,黄酒送下。

【功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心口痛及胁痛、腹痛,属热者。

【来源】《医学三字经》。

方五百合汤

【组成】百合30克,乌药9克。

【用法】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服。

【主治】心口痛诸药不效,亦属气痛。

【来源】《医学三字经》。

吴鞠通方

辛凉法

方一银翘散

【组成】连翘30克,金银花30克,苦桔梗18克,薄荷18克,淡竹叶12克,生甘草15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8克。

【用法】加芦根适量,水煎服。用量按方中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方二桑菊饮

【组成】杏仁6克,连翘6克,薄荷3克,桑叶8克,菊花6克,桔梗6克,甘草3克,苇根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主治】太阴风温,且咳,身不甚热,微渴者。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方三桑杏汤

【组成】桑叶6克,杏仁9克,沙参12克,象贝6克,香豉6克,栀皮6克,梨皮6克。

【用法】水2杯,煮取1杯,顿服,重者再煮再服。

【功效】清宣凉润(辛凉法)。

【主治】外感温燥。症见头痛身热,口渴,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燥,脉浮数。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秋燥》。

同类推荐
  • 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不孕不育门诊百问百答

    不孕不育症的发生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15%-20%,近些年来,我国青年人结婚以及生育年龄普遍延后,此外加上环境污染、社会因素、性传播疾病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使得不孕不育症患者显著增加。本书针对不孕不育症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不孕不育的相关知识。本书所搜集的问题都是患者最关心、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本书对不孕不育症的正确认识、病因、诊断以及中医疗法、西医疗法、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和预防措施均做了详尽的解说。本书内容精炼,通俗易懂,内容全面丰富,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广大不孕不育患者及家属阅读。
  •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问答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问答

    本书简要介绍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和中国内地的最新发展态势;详细阐释该病的最新认识、国家防控策略,以及如何做好自我保护的措施等;最大限度地收集最全面、最权威的疫情资料。
  • 中医必背蓝宝书

    中医必背蓝宝书

    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李唐后,有千金,外台继,重医林。后作者,渐浸淫,红紫色,郑卫音。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社区急诊护理

    社区急诊护理

    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介绍社区急诊护理特点、急救组织及社区急诊评估、常用现场急救技术、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灾害性事件的救护与遇险生存。本书内容以社区护士实际工作需要为基础,强调现场救护和社区条件下的应急处理,讲解急救技术时图文结合,力求通俗易懂;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从症状出发,强调对常见急诊的判断和应急处理;对常见急诊的社区急诊护理过程作程式化的描述,力求简洁明了,方便学习和掌握,也方便社区护士对社区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社区普及工作;同时增设常见灾害性事件(火灾、水灾、地震)的现场救护内容,包括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发挥社区护士在社区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种田宠妻:神医世子妃

    种田宠妻:神医世子妃

    穿越也就罢了,只是这家里太穷了吧?!这饭菜是人吃的东西?作为一个肉食动物,叔能忍婶也不能忍,她要挣钱吃肉!没办法,只有重操旧业,没事给人看看病救救人,然后一不小心钱就花不完了,一不小心就声名大噪闻名全国了,然后再一不小心就“引人注意”了!
  • 可不可以爱我

    可不可以爱我

    她阮北纯失恋了,只不过她的情敌是自己。原因——她阮北纯太好了。邂逅花心屌丝男方毅,居然对这个男人有了莫名的好感。一次莫名的意外,她怀了另一个男人的孩子。错综复杂的三角恋,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拜见校长大人

    拜见校长大人

    穿越魔法世界,陈墨发现,只要探索世界真实,就能获得反馈,不断变强。于是曾经的学霸,在异世界引发了一场学术风暴:掀起燃烧革命,建立几何高塔,制定元素秩序......发现万物理论!站在讲台之上,面对质疑,陈墨轻蔑一笑:“你的论文,连可证伪性都不具有。”**其实就是一位人民教师穿越异界,成为魔法学校的校长,用满脑子的地球知识改造异世界的,简单轻松愉快的种田故事,你就当真的听。唯一指定读者群:阿斯特尔高阶议会583916858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高校星恋之重逢

    高校星恋之重逢

    这是一个初中的时种下的喜欢,毕业后,各上了不同的高中,一个南一个北,遇不到的,艺一一想,这辈子是不可能了而且他也不喜欢我,偶然在上课的某一天,老师宣布,有天才转校生来本班。原来是他?他怎么来了,苏云都要开心死了,管他喜欢不喜欢自己,先做他的小尾巴吧。
  • 斗罗之武魂崛起

    斗罗之武魂崛起

    神界大战过后兽神败退斗罗大陆,武魂诞生之初,人类在绝境中摸索出生存的法则。面对强大的魂兽我们将何去何从?
  • 职场有风险:上司的隐形女友

    职场有风险:上司的隐形女友

    为你讲述车界女强人的职场爱情励志史。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实习销售助理,到后来的总经理CEO。我曾唯唯诺诺,任人欺压,饱尝艰辛入职场;我曾天真呆萌,任人鱼肉,步步隐忍为生活。曾经的我,四面楚歌,任人欺凌,职场拼杀不见硝烟。后来的我,珠围翠绕,秋波微转,举手投足巾帼风范。只因那一年遇到你,我把暗恋当武器,劈荆斩棘,一路向上。我若在你心上,情敌三千又何妨?你若在我身旁,群芳羡妒又怎样?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是刘胜男,一个不服输的女人。
  • 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美术常识

    涨姿势系列丛书之每天学点美术常识

    本书是一本美术常识精编荟萃,把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零散的美术常识编辑成册,帮助读者轻松熟悉有关美术方面的基本常识,从而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 他与她的相爱相杀

    他与她的相爱相杀

    她见他第一眼,便决心与他在天作比翼鸟。可他有着心上人,是他的青梅竹马她追了一世都没有得到他的青睐,自己却遍体鳞伤。下一世,他见她第一眼就整整喜欢好几年,可她却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