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37100000032

第32章 《今日的问题》前后 (1)

1957年3月20日,台湾发生“刘自然案”,引发大规模的群众反美浪潮。

3月20日晚上十一时,“革命实践研究院”职员刘自然在驻台美军上士雷诺的住宅门前遭雷诺开枪打死。据雷诺供称,刘躲在浴室外偷窥其妻洗澡,雷诺持枪出门巡视,发现刘手持铁棍向他走近,雷诺为了“自卫”才向刘开枪。但据当时报刊揭露,刘与雷诺原本有交情,刘曾为雷诺卖过毒品并黑过雷诺,雷诺一直怀恨在心。当晚台湾警方以雷诺是现行犯欲以扣押,结果遭到美方宪兵的阻止,理由是驻台美军按1951年台美双方协议享有外交豁免权。5月23日,美国军事法庭陪审团作出表决,以杀人“证据不足”,宣告无罪,雷诺当日被遣送回国。

5月24日,台湾媒体纷纷指责这项判决不公;刘妻奥特华在报上发表《我向社会哭诉》一文;台北地方法院也断定雷诺并不具备所谓“正当防卫”的条件。当日上午,刘妻手持抗议牌在美国大使馆门前抗议,围观的民众越来越多,至下午二时半左右已有近六千人。人群中有人高喊“杀人偿命”﹑“美国人滚出台湾”等口号,并向使馆投掷石块﹑木棍;有人翻墙进入大使馆,捣毁汽车﹑门窗﹑家具;更有年轻人把美国星条旗扯了下来。在场警员无法控制场面,拟用消防车驱散群众,于是民众殴打消防员,破坏消防车,并向警车纵火。最后台北市卫戍部队开入镇压,卫戍司令部下达了戒严令。当时台北政坛盛传,其幕后发动者是蒋经国,他试图以此来打击当时政府内部的亲美自由派人士。

“刘自然案”让《自由中国》诸同仁深感不安,殷海光建议写一社论,以表明《自由中国》的态度。雷震表示同意却又很谨慎,一面向有关部门搜集材料,一面又给端木恺打电话,询问美国方面的法律。端木恺回电,称社论“要一部分责备自己,即军警当时太不得力”。端木恺又说:“平时军警走私漏税案子非常起劲,因可得好处,对这些事情太无勇气,太怕牺牲,因为阻止民众捣乱可能要牺牲性命的” 。5月27日,雷震约殷海光、戴杜衡等人来社里,商讨这篇社论如何写法结果意见分歧很大。殷海光等人认为“美国太傲慢,美国军事法庭之判决,完全看不起中国人”,因此责任全在美国人方面;雷震、毛子水不赞成这样写,认为台湾当局也有可检讨之处。这时台大学生傅正送来一份有关此案的稿件,雷震觉得不太理想,戴杜衡说写得不错。

傅正后来回忆道:“有关‘五二四’自然案或雷诺案引发的捣毁美国大使馆事件,雷先生的看法,与社内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因而引发激烈争辩。我当时还在台大读书,尚未担任《自由中国》半月刊的编辑,而我的那篇《刘自然案带来的血的教训》,雷先生虽不以为然,但大多数人都支持,尤其戴杜衡先生赞许,所以依旧发表。” 《自由中国》的社论题为《雷诺判决无罪与台北骚动事件之检讨》,与傅正的这篇热血文章有所不同,从“美国”和“当局”两个方面折衷地对这一件事进行了评述,深得当时民众的好评。在这个事件之后,《自由中国》开始更加积极地对当前现实问题作更进一步的审视,不久即推出轰动一时的《今日的问题》系列社论,其中包括对这些问题的大讨论,“范围遍及反攻大陆、政府施政、反对党等,代表社内编委共同之意见,也反映信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与民主政治的期望” 。

这场大讨论由《自由中国》编委戴杜衡率先提出。根据当时《自由中国》对台湾社会的全面认知,国民党当局的各种政策与措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的应该立刻解决,有的则应设法防范发生。此时“《自由中国》的重点已开始转往更为实际的问题,对于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之论战,已无暇顾及” 。从1957年8月,至1958年2月止,《自由中国》推出十五篇系列社论,全面反思上世纪五十年代台湾政治、经济、教育、社会风气等问题,“如此一系列对既有政治体制及实际政治的讨论与批评,并且以社论的形式来表达,是《自由中国》前所未见的”。

十五篇社论篇目依次为:一,《是什么,说什么》(殷海光执笔,作者注),表示今日大多数人都在说假话,尤其是国民党当局,以“反攻大陆、国家利益、非常时期……”为政治之口实,掩盖其专制的实质;二,《反攻大问题》,提出必须从公算和透过现实来加以考虑,不能借此来推延台湾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三,军队国家化、军队中的党务等问题;四,财政问题;五,经济问题;六,美国经济援助的运用和浪费问题;七,小地盘大机构,呼吁压缩并裁剪政府机构;八,建立中央政治制度,发挥政治责任;九,地方政制问题,主张实行地方自治;十,立法问题;十一,要求废除出版法,保障新闻自由;十二,青年反共救国团系非法体制,破坏教育正常运作;十三,党化教育应立即停止;十四,《近年的政治心理与作风》,对台湾岛的政风败坏提出了严肃批评;十五,《反对党问题》,以此制衡国民党在台湾的一党统治……这些极其敏感的话题,在当时一片噤声岁月中,惟《自由中国》敢于直面台湾现实,言他人之未敢言,本着“是什么,就说什么”的原则,绝不“讳疾忌医”或“隐恶而扬善”,显现出当时《自由中国》同仁们的胆识和强烈责任心。

尽管在某些地方,与雷震所倡导的“渐进改革”思路有一点落差,但《自由中国》从来就是“百分百的言论自由”(李敖语)。对于《今日的问题》系列社论,当局进退失据,与雷震及《自由中国》的关系也越发紧张。8月12日,在党部宣传会议上,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张厉生 提出《今日的问题》系列社论这一问题,认为对于台湾社会及民众影响颇大,应予以“停刊处分,必要时还可捉人”。与会者中也有不少人反应强烈,同意张的这一建议。经黄少谷耐心疏解,说《自由中国》半月刊的言论,是以反对党姿态而出现的,自然不会说政府的好话,如果现在就对《自由中国》采取行动,轻则增加他们的销路,重则增加他们的地位,将得不偿失……最后未对这个问题加以讨论。雷震得知后,大骂“张厉生这些人,不学无术,成天只想着讨好,可耻之至” 。1958年11月15日,许孝炎再次约谈雷震,许称这些文章“对国民党及蒋先生不利,尤其第三文 伤害了蒋先生,使蒋先生不能混,全盘揭穿……”关于这次谈话,国民党高层给了许孝炎四点指示,即让雷震“不评蒋介石,不评既定国策,不评宪法,不评国民党”。

许孝炎深知雷震的个性,是不可能接受的,也就未当面提出,他只是希望《自由中国》在今后能否能“缓和些”?雷震说:“……国民党如不改革,纵把《自由中国》停刊和枪毙雷震,于国事无补。他们要能改革,我们可缓和,否则无法缓和。我们一切批评是为国家……” 事隔一天,雷震赴南港胡适寓所,将与许孝炎的这次谈话内容通报给胡适,并再次强调台湾在“政治上如无反对力量,政治不易进步”这个观点。胡适听后,坦言自己的想法与之“有一点距离”,他本人只是“想改善”,并说许多人是“反对他参加政治的” 。胡适的这一态度,不免使雷震有点失望,他不禁想起在香港方面为什么有不少人不赞成胡适的原因。在这些人眼中,张君劢才是“真正的领袖”。傅正有过一段评价,说“张君劢与胡适,两人性格不同,作法也不同,所以张先生敢于跳火坑,而胡先生‘不肯下水’。张先生在老蒋无行动证明改革诚意时,绝不来台湾……而胡总是寄希望于老蒋改革,不惜由美来台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自由中国》社的傅正、殷海光、聂华苓等人一直对胡适持有保留意见,就是认为胡适在某些重大问题(主要指后来组建反对党,作者注)的处理上,未免过于爱惜羽毛、瞻前顾后或优柔寡断了。

这时台湾社会在所谓“反共”借口之下,各方面都受到了严密控制。尤其是在言论自由方面,当局利用《出版法》制定母法之下的所谓“施行细则”,试图以此来禁止民间办报或钳制言论自由 。及至1958年前后,国民党对台湾岛内的控制几乎更加完整、严密而成熟了,在政、军、文教及地方上,威权式一元控制体系正在逐渐成形,其严密程度为大陆时期所未见。因此,主张自由民主的《自由中国》与官方无论在言论的尺度上或实际互动上,都面临着一种更为直接而深刻的冲突。“雷震身为国民党老人,对这种转变的感受必定既深且痛。再深一层言,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文化运动的成分犹重于政治运动。胡适固然是很好的例子,即使在《自由中国》编委之间,张佛泉、殷海光等人也不脱此。他们虽然关心政治,不过对他们来说,自由主义主要是一桩在理知、道德与文化层面上进行的事业。他们的关怀所在,是培育具有自由心灵的个人,作为自由社会的基础。因此他们皆以思想上的启蒙作为志业。雷震却在无意中突破了中国自由主义的这个旧辙。他出身政界,有本能的政治倾向。

同类推荐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本书人物主要选自历代《新城县志》《黎川县志》《建昌府志》《江西通志》以及历朝国史中所载可考人物,收录了上自唐末,下至1978年(中国史现代史段)的黎川历代本籍名人和客籍名人共667人。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李鸿章发迹史下册

    李鸿章发迹史下册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小人告密,有上司打压,有亲信背叛,有政敌陷害,有捕风捉影,有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
热门推荐
  • 三国杂事

    三国杂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配的漫漫仙途

    女配的漫漫仙途

    路漫漫穿越了!穿到她之前看过的一本修仙小说世界里了!最重要别人都是主角为什么到她这就是一个十八线女配还死的特别惨的那种???
  • 烽火倾天下

    烽火倾天下

    为拒绝爷爷留下的巨额财产而离家出走;大三开学报名露下脸,补考完上学期的科目之后又消失;对多金帅哥的追求嗤之以鼻等等等等,这些事只有她凌才才会做得出来。恋上烽火战国这个游戏,认识一大票形色网友,以灭人为乐,以骂人为趣。
  • 小司机闯都市

    小司机闯都市

    他是一个救护车司机,为给家人看病贷款五十万。不到半年,连本带利涨到一百二十万!如何偿还债务,如何在都市闯荡出一片天地,是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 武林之上

    武林之上

    世间豪雄与我争锋,独自站在武林的巅峰,超越了武林就是武林之上。一代天才帝洛,背叛门派跳崖自尽,阴差阳错到了武林大陆,得知真相开始横扫天下,自立门派,超越了武林,得到了大陆的尊崇。
  • 绝世神域

    绝世神域

    当斗气、武魂、魔法淡出人们的视野,脉术开始登堂入室。脉术以脉气催发,当脉术修炼到一定的地步,便能召唤脉兽。强大的脉兽力可崩天,召唤者藏身脉兽之中,御兽而斗。脉兽过处,鬼神退避,万法不侵。叶羽本是帝都的平民子弟,家世平庸,可他却有一颗强者之心。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因为袭了帝都魔女的胸,被魔女日夜追杀,为了能够逆袭成神,他从此便踏上了成为脉术强者的征途。等级:脉徒、脉士、脉师、脉王、脉皇、脉宗、脉尊、脉圣、脉神。
  • 海王前传

    海王前传

    这是发生在凯撒之前的故事,这时人类与海族对对方的了解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海族尚不能自由生存于陆地,,奥斯曼帝国仍是人类最强大的国家,莫顿·亚历山大正为卡利亚里的崛起做着铺垫,格陵兰·亚历山大在奥斯曼帝国忍辱负重,为卡利亚里的发展争取时间。长老会在海族的统治根深蒂固,无人可撼动。永远走在时代前沿的卡罗特家族刚刚开启了与人类的贸易,一跃成为平民第一大族。不死君王与德维尔人的计划早已开始实施,也许他们已经等不到下一个时代的来临。
  • 我超撩可以撩你吗

    我超撩可以撩你吗

    一朝魂穿,怎么也没想到居然穿成一个残疾人,但是不要慌,这个问题不大,神医圣手,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你说什么??我男人跟人跑了?一个死皮懒脸的男人凑上来一连三否认:我没有!我不是!别胡说!【1V1,双洁!】
  • 轻狂毒妃不好惹

    轻狂毒妃不好惹

    她,莫天歌,女扮男装成为弑灵阁少主,心狠手辣,痛扁戏精继母和继妹。他,君莫邪,魔域尊主,活在万人之上,清冷孤傲,有千千万万少女迷恋。当心狠手辣的她遇上清冷孤傲的他,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墓国密码

    墓国密码

    神秘双鱼玉佩事件解密之书。民国著名盗墓团伙首领,号称直隶八大司令之一的馍馍刘在昆仑山死亡谷与同伙遭遇诡异事件。几十年后他的孙子刘角踏上了寻找古月族秘密的盗墓之旅。围绕一系列古国的诡异探险就此展开。古滇国,鲜卑吐谷浑,古中山,南越王国,高句丽,古楚国,党项西夏,西域诸道,象雄,西藏吐蕃及古倭人等之间究竟存在怎样复杂关系,他们又与神秘的古月族有怎样传承关系?传说中的龙赢石(天卵,王莽头)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巨大秘密?而包括直隶八大司令,叶氏家族,王莽魂教信徒,旗帮(海盗),秘密考古队,日本人以及其他三教九流的诸多势力又因何纷争合作。他们到底在寻找什么?无数神秘元素带你进入曾经风靡神往的盗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