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37100000001

第1章 浙江豫籍移民之子

著名学者陈鼓应 是雷震老友台大教授殷海光的学生,也是雷震晚年过从甚密的少数友人之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雷震出狱后,陈鼓应常邀请雷震去家中做客。这时的雷震,在政治上已是“边缘人物”,但仍受到国民党当局的严密监控。陈鼓应这样回忆道:“他一到我家,就可以看到特务的身影,偏偏我家的围墙又低,因此只看到一颗头晃过来又晃过去。” 在陈鼓应心目中,雷震无疑是一位具有政治远见、并对民主政治怀有坚定信念的先驱人物。他曾形容雷震“南人北相”,个子高大、心胸开阔,性情坦诚;又说,当年一位专门盯梢雷震的情治人员(情报与治安)“老陈”,经年累月之后,竟成了雷震的好友,甚至还买了一块与之相连的墓地,打算永久相伴。陈鼓应当时开玩笑地说:“你不但生时要和雷震在一起,连死了也不放过他呀!”陈鼓应所说的“南人北相”,正好透露出雷震这位浙江豫籍移民之子的血脉之承。雷震出生在浙江省长兴县,祖籍是河南省罗山县周党畈,祖上世代务农,皇天厚土之下,男耕女织,与世无争。

1884年(光绪十年),而立之年的雷震之父雷锦贵(1857—1909),因捻乱 之后生活维艰,独自南下浙江寻找自己的堂兄,欲以谋求垦荒之事。不料来到浙江后,垦荒之期已过,惟有一些不毛之地,雷锦贵则无心开垦,后在堂兄的介绍下,来到长兴县小溪口一户童姓人家中做佣工,一年酬金为九块大洋。他做了两年,分文未用,攒得十八大洋,购良田九亩,即返回豫中将家室接来,从此落籍于小溪口镇。小溪口镇跨于长兴、安吉两县,以苕溪支流的“小溪河”为界,市镇以“小溪口”命名,其间有一座古老的石桥连缀两头,其店面与学校,大都以“长安”或“安长”命名。

长兴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北部,与苏、皖两省接壤。东临太湖,西倚天目,南望杭州,北接苏州。当时小溪口镇连一个邮政代办点都没有,只有少数的篾竹店和铁匠铺,可见一时的寂寥和冷清。这时雷锦贵原配夫人范氏依然健在,他们已有二子,继续以农营生,日夜勤耕于江南这个天然富庶的“鱼米之乡”,家境渐有好转。十年之后,范氏不幸过世,壮年雷锦贵续娶十九岁浙江诸暨女子陈氏(1875—1938)为妻,雷门遂另生一支。第二年,陈氏即生长子用邦;翌年,即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阳历6月25日,雷震出世,取名用龙,学名雷渊;之后又有一弟和二妹。

浙江豫籍移民被称为“客民”,因风俗习惯不同而自成一个小社会,与浙江人(所谓“土民”)鲜有往来。当时浙江豫籍移民并不在少数,却通常只在族群内进行婚配,很少有人能像雷震父亲那样与当地的浙江人通婚。陈氏虽出身浙东诸暨望族,但在特点的背景下,仍未能逃脱社群内备受族人歧视的命运。初来雷家时,由于学不好河南话,不知受多少河南人妯娌之间的那种闲气。每逢本家或亲戚婚寿喜庆之事,除非对方三请四邀,否则绝对不会轻易前往,惟恐遭之鄙视,或讥她不懂中原规矩而损伤自尊心。雷震曾这样评价过浙江豫籍移民:“河南迁来的人,尽管都是一些‘老粗’和‘目不识丁’之辈,但他们自视甚高,认为江浙地方乃蛮荒鄙野之地,老百姓不大懂得中原上国的规矩。

他们认为河南是中原,中原的一切一切,才是中国的正统文化,才是合乎礼教的规范。譬如说,本地的妇女可以随便和男子讲话,或在客厅里,或在门外,河南人就认为这是不懂礼教的缘故。” 浙江豫籍移民平日里看不起浙江人,或称之为“蛮子”,且从不避人。雷震年少时无知,有一次竟也跟着叫“蛮子”,母亲听了满脸不悦,当时狠狠瞪了他一眼。雷震深感失言,从此不敢再说什么“蛮子”之类的歧视语。雷震上中学时,浙江籍同学则嘲笑他不会说浙江方言,让他苦恼不堪。不过,雷震又认为,自己之所以在后来“培养出忍耐心与反抗心极强的特质” ,少年时代的这一段遭遇,给他带来不少影响;而移民社会中特殊的生活经历,更是“让他体认到省籍冲突与歧视是毫无必要的,双方只有和平共处,才是互利之举” 。

长兴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故乡。茶圣陆羽在这里撰写旷世之作《茶经》,长兴因此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明朝吴承恩任长兴县丞时,为撰写《西游记》在这里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雷震父母虽不识之无,却相当关心子女的教育。由于受到豫籍移民传统之风的浸淫,他们并没有利用这些现存文化资源作为培养其子女的成长教材,而是聘请河南籍塾师入塾授课,其目的是为免受“南蛮饶舌之人的影响”。据雷震回忆,十二岁之前受的是传统私塾教育,十二岁之后是新式教育。依当时家乡对儿童发蒙的一般认识,当某个孩童识数能达到百位以上,就算心灵“开了窍”,即可入堂读书。雷震五岁时,以铜钱来识数。

当他很快就能数到百位数时,父亲雷锦贵的脸上泛出异样的神情,大呼“竖子禀赋很高”,应赶紧入学念书,以“光耀雷氏门楣”。母亲陈氏更是时常过问课程进度与选择塾师之类的琐事。实际上,雷震直至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虚龄七岁才发蒙入学。最初三年,随二表兄沈幼卿就读,初念《三字经》、《百家姓》,继以《论语》等,雷震深感索味寡然,每每要吵着回家,横竖不想念这个书。而这位表兄授课力有不逮,却十分严厉和粗俗,动辄打人,进而罚跪,无所不为;第四年,雷震改随堂姑丈黄有邻就读,同样让母亲陈氏始料未及,雷震对他的印象更是不佳:“在他的学塾中,一连读了两年,等于糟蹋了两年的光阴。我终其一生就痛恨这个不务正业,好管闲事,迹同讼棍,而贻误学生学业的黄老师” 。1909年初,小溪口镇开办两所新式小学堂,乡下人称之为“洋学堂”,客民、土民各办一所。

客民办的小学设在小溪口镇上街头陈家大屋内,取名为“安长小学堂”。刚刚守寡的陈氏觉得这是“大势所趋,不能抱残守缺”,自己的孩子也应当进“洋学堂”读书。此时所谓的“洋学堂”,不过是一个半新半旧的“教育混合物”而已,甚至较之后来的“改良私塾”还不如。由于两所新式小学堂生源一直有限,入不敷出,出资人惟恐负担不起,于是在某一个冬天,经由地方绅商大佬数度集议,将原有客土两校合并为一所,公推客民韩宝华(字剑青)先生为校长,校址仍设在陈家大屋内,校名则改为“安长两等小学堂”。这时雷震心小志大,勤学可嘉,无论大考或小考,在校成绩皆为第一,深得校长韩宝华的赏识。1912年初,韩宝华受聘于距小溪口镇二十华里之外的梅溪高等小学校。他托人带信给陈氏,让她将雷震也送到梅溪高小就读,并说可以“就近照料”。于是雷震就去了梅溪镇,成了梅溪高等小学校的一名学生。

这时是民国元年。推翻满清后,旧中国正处于一个“百废待兴”之举。这一年春季,浙江省教育司励志思变,推行改革,决定在本省各“府治”地方,新设省立中学各一所,并依照浙江省十一府“杭(州)、嘉(兴)、湖(州)……”等府名顺序命立校名,设在湖州府的新校就称之“浙江省立第三中学”,拟暑假正式招生。梅溪高小校长刘式玉先生爱才如珠,嘱咐雷震也去参加这次考试。从未出过远门的雷震是第一次去湖州,他在小溪口镇搭乘“夜航船”独自前往,次日拂晓抵达湖州城内的前街码头,投宿在码头旁一个名为“萃牲”的小客栈里。

报名时,雷震发现新式中学仍未脱清朝过考的习惯,无一例外要填上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的姓名。关于这一次考试,雷震始终记忆犹新,当时一共考了三门,即国文、数学和英文。他回忆说:“国文试题为《试述如何振兴工艺》。我不晓得怎样胡诌了近三百字。数学可能有一半对的,而英文一课,在梅溪高小读了半年,除ABCD外,大约认得头二十个生字。不料这次考试,试题由丁师莲伯(圣约翰大学毕业,以后为学校的英文教师)临时用粉笔写到黑板上。正体写草体,已经使人感到模糊,而丁先生又写得很草,在初学英文的人看起来,真是蟹形蛇体,辨认困难,经穷二十分钟之研究,我只认得TREE 一字。” 尽管如此,他还是被录取了。雷震在“浙江省立第三中学”一直读到1916年毕业,在校成绩名列前茅(也有例外)。

同类推荐
  • 光魂

    光魂

    本书是《中国国防科技科学家文学传记》丛书之一,是中国当代传记文学。本书介绍了一个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和中国的“863计划”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中国光学之父、中国精密机械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仪器仪表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计量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一个集二十多个“中国第一”于一身的人。他就是中国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的生平事迹。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公关策略术

    20几岁,初涉世事,没背景,没经验,没银子,没平台……如何成功?本书是一部求生、求胜的公关必备心法,是为你迎接辉煌30岁而准备的人际战略。
  •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精选吕碧城、唐瑛、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名媛才女,从其家世、爱情、事业入手,品鉴其才华,评析其思想,讲述其传奇经历,给现代女性以身心灵启迪。透过精彩文字、传奇故事,看民国女神怎样集传统与现代、婉约与时尚为一体,打造独特的人生风景,铸就不朽的传奇。
  •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怀瑾是什么性质的学者?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一本能全面了解南怀瑾大师的书。
  •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的父亲川端荣吉是个医生,毕业于东京医学院。他的兴趣颇为广泛,曾跟大阪的一位儒家学者学过汉诗和绘画。在他的藏书中,汉文典籍相当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日本和西洋的文学作品。在川端康成不满两周岁的时候,因为患肺结核病,他就与世长辞了。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还惦记着儿女,希望他们长大了能有所作为,并且还挣扎着坐起来分别为儿子川端康成、女儿芳子写了“保身”、“贞节”两个字,作为遗训。也许是由于年龄太小,和父亲作最后告别时,川端康成好象没有感到悲伤。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经历的第一次死别。正因为有这样的童年,成就了他从无家可归的孤儿到独立于世的青年作家。
热门推荐
  • 后宫秘史

    后宫秘史

    一个女人长袖善舞的世界,却浮动着野心家鬼魅的身影;低垂的帘笼遮不住绝世的娇容,在姣媚的颦笑间,射出杀人的箭;这就是帝王的后宫,千百位佳人被拘身于一垛宫墙之内,常常身不由己地跌入其中的阴谋磁场。有的人以色邀宠,有的人母凭子贵,机关算尽之后,最终只有一人可立于中宫。这是一段不能不读的隐秘历史,《后宫秘史》将揭开迷雾背后的真相。
  • 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

    宇宙波澜:科技与人类前途的自省

    本书内容主要是环境污染、化学科技、生物科技、电子科技、食品科技与核技术的危害,体现了人类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自身前途的自醒。
  • 紫衣女神:战神归来

    紫衣女神:战神归来

    一不小心穿越了,还成了皇帝的妃子,只是这妃子不好当啊,被人陷害不说,那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天之子竟然忌惮大臣的势力,置她于险地。丫的,还好她命不该绝,一不小心成了什么神女,天啊,这是怎么个回事啊!
  • 弋港魔法往事

    弋港魔法往事

    不知何时,在一个静谧的滨海城市——弋港,建立了一所魔法战斗学校。之后便到处流传着关于它的传言和故事……
  • 韩国行政改革的神话与逻辑

    韩国行政改革的神话与逻辑

    本书是一本对政府正在推行的改革的重要一部分——行政改革的基调和方向、行政改革的逻辑和有效的推进方法加以整理的书,对韩国新政府所推行的行政改革的基调和方向、内在逻辑和有效地推进方法进行了梳理,内容丰富,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 九转碎丹录

    九转碎丹录

    枫寒:“金丹都碎了你还想修行?我感觉你去睡觉比较好!”萧承翘着二郎腿,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三分懒散三分惫赖,听了枫寒的话,眉毛一挑。“你丫坐着看就好,看哥哥金丹碎了怎么修行,然后好好的记着!”金丹破碎,如何修炼?萧承从这条不可能的路上一路走了下去,最终给仙界走出了一个传奇!后人称他——承帝!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象无形诀

    大象无形诀

    半部大象无形诀,一段缠绵悱恻情。仇不报,郁结难消;恩不酬,愧对天地……
  • KC商学院的复仇记

    KC商学院的复仇记

    她是顾氏集团的大小姐,他是王氏集团的少爷,阴差阳错,他的父亲因为金融危机逝于人世,她的父亲收他的父亲所托,照顾他,可他却以为是她的父亲杀害的自己的父亲,将她的父亲推下高楼,而她也追随着父亲去了,在机缘巧合下,她重生了。重生后的她发誓:在我生前,欺负我们的人,我要让他付出代价......
  • 离梦与寒笙

    离梦与寒笙

    不知何时,江湖上突现一奇石,石上文:清风晓夜,尘缘落雪,浅笑离愁,江山醉点!世人传闻,得到上书之宝剑,便可功力大增,统一江湖。为此,江湖纷争再起,掀起诸多风浪。
  •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李思博:妇幼健康顾问,养生专栏作家。出身中医世家,遍读中医经典和现代医学著作。近年专心于妇幼保健研究,对于育儿、早教有丰富临床经验。作品遍布《健康向导》、《闺房》、《尤物》、《女人花》、《爱人坊》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