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100000004

第4章 外感病症 (4)

第一章 外感病症 (4)

奈其时邪热鸱张,未能奏功。二诊因邪热炽盛与阴津亏耗之症状愈益突出,故立方从育阴清热着手。三诊之方,则系通过确诊。针对其证情之热壮阴耗、痰热阻肺、闭窍迫肠,而兼采自虎、增液、泻白以及葶苈大枣泻肺汤诸方之长,并加清心开窍之品而成。方用石膏、知母、贝母、桔梗以清热宣肺化痰;取泻白散中之地骨皮、桑白皮,益以黄芩,上泻肺热而疗胸痛痰红,下清大肠而除白色粘液;用卷心竹叶、苏合香丸以清心开窍;仿增液汤之用玄参、麦冬,并伍以沙参、白芍、芦根,以救其亏耗之阴津;其用葶苈子者。以葶苈“走肺经气分,兼走大肠,从上下降”(节引自《温病条辨·儿难》),仍冀肺中伏热痰浊,借大肠为出路。立意周密,选药精当。

引自《章次公临证医案》

医案六

男。平卧则喘,痰有铁锈色,左肋痛,此王者皆肺炎之证候。初起曾有战栗,壮热而神蒙者,属大叶性肺炎。生麻黄4.5克,桔梗6克,生石膏12克(研末另吞),黄芩6克,葶苈子6克,杏仁泥12克,杭白芍9克,桑白皮9克,粉草4.克,活芦根30克(去节)。二诊:痰中仍有铁锈色,肺循环郁血故也。两脉细数不整,平卧则气逆,此二者皆循环系病。病虽因咳而起,治咳尚是次要。麻黄所以为此症主要药,即因其能亢迸血压,消失郁血故也。生麻黄4.5克,升麻4克,车前子12克(包),五味子4克,桔梗9克,海蛤壳24克(先煎),葶苈子9克,杏仁15克,杭白芍12克,桑皮9克,紫菀9克,粉甘草4克。

(按)大叶性肺炎辨证多属痰热壅肺。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一则用其宣肺达邪,一则以其清热化痰。方中生石膏研末吞服,在于清热之功较煎服为优。近世张锡纯先生常用此法。以治温热病壮热之证。

引自《章次公临证医案》

医案七

董某,男,59岁,1983年2月28日。内热外感,咽痛鼻塞,身冷乏力,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解。生石膏30g(先煎),杏仁泥10g,板蓝根15g,生知柏各10g,大青叶10g,全蝉衣10g,双花10g,青连翘10g,霜桑叶10g,杭菊花10g,滑石块15g,橘络20g,条黄芩10g,全瓜蒌30g,苇根15g,叁剂。

(按)内热外感,孔老常以桑菊银翘白虎和方加减,咽痛者,加蝉衣、大青叶,甚者加板蓝根。

引自《孔少华医案实录》

医案八

辽宁赫姓幼子,年五岁,得风温兼喘促证。病因:季春下旬,在外边嬉戏,出汗受风,遂成温病。医治失宜,七八日间又添喘促。证候:面红身热,喘息极迫促,痰声漉漉,目似不瞬。脉象浮滑,重按有力。指有紫纹,上透气关,启口视其舌苔白而润。问其二便,言大便两日未行,小便微黄,然甚通利。诊断:观此证状况已危至极点,然脉象见滑,虽主有痰亦足征阴分充足。且视其身体胖壮,知犹可治,宜用《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再加杏仁、川贝以利其肺气。

处方:麻黄(一钱),桂枝尖(一钱),生杭芍(三钱),清半夏(二钱),杏仁(二钱去皮捣碎),川贝母(二钱捣碎),五味子(一钱捣碎),干姜(六分),细辛(六分),生石膏(一两捣细),共煎汤一大盅,分两次温服下。方解:《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原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然其石膏之分量,仅为麻桂三分之二(《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其石膏之分量原有差误,曾详论之),而此方中之生石膏则十倍于麻桂,诚以其面红身热,脉象有力,若不如此重用石膏,则麻、桂、姜、辛之热,即不能用矣。又《伤寒论》小青龙东加减之例,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今加杏仁而不去麻黄者,因重用生石膏以监制麻黄则麻黄即可不去也。复诊:将药服尽一剂,喘愈强半,痰犹壅盛,肌肤犹灼热,大便犹未通下,脉象仍有力,拟再治以清热利痰之品。处方:生石膏(二两捣细),栝蒌仁(二两炒捣),生赭石(一两轧细),共煎汤两盅,分三次徐徐温饮下。效果:将药分三次服完,火退痰消,大便通下,病遂全愈。

(按)此案曾登于《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评此案云:“风温犯肺胀喘促,小儿尤多,病最危险,儿科专家,往往称为马脾风者此也。此案断定为外寒束内热,仿《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再加贝母开豁清泄,接方用二石蒌仁等清镇滑降而痊。先开后降,步骤井然。惟五岁小儿能受如此重量,可见北方风气刚强,体质茁实,不比南方人之体质柔弱也。正惟能受重剂,故能奏速功。”观何廉臣评语,虽亦推奖此案,而究嫌药量过重,致有南北分别之设想。不知此案药方之分量若作一次服,以治五岁孺子诚为过重。若分作三次服,则无论南北,凡身体胖壮之孺子皆可服也。试观近今新出之医书,治产后温病,有一剂用生石膏半斤者矣,曾见于刘蔚楚君《遇安斋证治丛录》,刘君原广东香山人也。治鼠疫病亦有一剂用生石膏半斤者矣,曾见于李健颐君《鼠疫新篇》,李君原福建平潭人也。

若在北方治此等证,岂药之分量可再加增乎?由此知医者之治病用药,不可定存南北之见也。且愚亦尝南至汉皋矣,曾在彼处临证处方,未觉有异于北方,惟用发表之剂则南方出汗较易,其分量自宜从轻。然此乃地气寒暖之关系,非其身体强弱之关系也。既如此,一人之身则冬时发汗与夏时发汗,其所用药剂之轻重自迥殊也。尝细验天地之气化,恒数十年而一变。仲景当日原先着《伤寒论》,后着《金匮要略》,《伤寒论》小青龙汤,原有五种加法,而独无加石膏之例。因当时无当加石膏之病也。至着《金匮》时,则有小青龙加石膏汤矣,想其时已现有当加石膏之病也。忆愚弱冠时,见医者治外感痰喘证,但投以小青龙汤原方即可治愈。后数年愚临证遇有外感痰喘证,但投以小青龙汤不效,必加生石膏数钱方效。又迟数年必加生石膏两许,或至二两方效。由斯知为医者当随气化之转移,而时时与之消息,不可拘定成方而不知变通也。

引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案九

天津陈××,年四十六岁,得风温兼伏气化热病。病因:因有事乘京奉车北上时,当仲夏归途受风,致成温热病。处方:薄荷叶(三钱),青连翘(三钱),蝉蜕(二钱),知母(六钱),玄参(六钱),天花粉(六钱),甘草(二钱),共煎汤一大盅,温服。复诊:翌日复延为诊视,言服药后周身得微汗,而表里反大热,咳嗽音哑益甚,何以服如此凉药而热更增加,将毋不易治乎?言之若甚恐惧者。诊其脉洪大而实,左右皆然,知非重用石膏不可。因谓之曰:此病乃伏气化热,又兼有新感之热,虽在初得亦必须用石膏清之方能治愈。若果能用生石膏四两,今日必愈,吾能保险也。

问石膏四两一次全服乎?答曰:非也。可分作数次服,病愈则停服耳。为出方,盖因其有恐惧之心,故可使相信耳。处方:生石膏(四两捣细),粳米(六钱),共煎汤至米熟,取汤四盅,分四次徐徐温饮下。病愈不必尽剂,饮至热退而止。大便若有滑泻,尤宜将药急停服。复诊:翌日又延为诊视,相迎而笑曰:我今热果全消矣,惟喉间似微觉疼,先生可再为治之。问药四盅全服乎?答曰:全服矣。当服至三盅后,心犹觉稍热,是以全服,且服后并无大便滑泻之病,石膏真良药也。再诊其脉已平和如常,原无须服药,问其大便,三日犹未下行。为开滋阴润便之方,谓服至大便通后,喉疼亦必自愈,即可停药勿服矣。

(按)其得病之翌日,即延为诊视,起居如常,惟觉咽喉之间有热上冲,咳嗽吐痰音微哑,周身似拘束酸软。脉象浮而微滑,右关重按甚实,知其证虽感风成温,而其热气之上冲咽喉,实有伏气化热内动也。若投以拙拟寒解汤原可一汗而愈。然当此病之初起而遽投以石膏重剂,彼将疑而不肯服矣。遂迁就为之拟方。盖医以救人为目的,正不妨委曲以行其道也。

引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案十

邑北境赵××,年近三旬,于孟秋得风温病。病因:孟秋下旬,农人忙甚,因劳力出汗过多,复在树阴乘凉过度,遂得风温病。证候:胃热气逆,服药多呕吐。因此屡次延医服药,旬余无效。及愚诊视,见其周身壮热,心中亦甚觉热,五六日间饮食分毫不进,大便数日未行。问何不少进饮食?自言有时亦思饮食,然一切食物闻之皆臭恶异常,强食之即呕吐,所以不能食也。诊其脉弦长有力,右部微有洪象,一息五至。诊断:即此证脉相参,知其阳明腑热已实,又挟冲气上冲,所以不能进食,服药亦多呕也。欲治此证当以清胃之药为主,而以降冲之药辅之。则冲气不上冲,胃气亦必随之下降,而呕吐能止即可以受药进食矣。

处方:生石膏(三两捣细),生赭石(一两轧细),知母(八钱),潞党参(四钱),粳米(三钱),甘草(二钱),共煎汤一大碗,分三次温服下。效果:将药三次服完,呕吐即止,次日减去赭石,又服一剂,大便通下,热退强半。至第三日减去石膏一两,加玄参六钱,服一剂,脉静身凉,而仍分毫不能饮食,憎其臭味如前。愚晓其家人曰:此病已愈,无须用药,所以仍不饮食者,其胃气不开也。胃之食物莫如莱菔,可用鲜莱菔切丝香油炒半熟,而以葱酱作汤勿过熟,少调以绿豆粉俾服之。至汤作熟时,病患仍不肯服,迫令尝少许,始知香美,须臾服尽两碗,从此饮食复常。病患谓其家人曰:吾从前服药十余剂,病未见愈,今因服莱菔汤而霍然全愈,若早知莱菔汤能如此治病,则吾之病不早愈乎?其家人不觉失笑。

(按)此方乃白虎加人参汤又加赭石,为其胃腑热实故用白虎汤,为其呕吐已久故加人参,为其冲胃上逆故又加赭石也。曾记弱冠时,比邻有病外感痰喘者,延邑中老医皮××,投以小青龙汤一剂喘即愈,然觉胸中似有雾气弥漫不能进食。皮××曰,此乃湿气充盛,是以胃气不开也,此当投以开胃之剂。为疏方,用《金匮》苓桂术甘汤,煎服后未半刻,陡觉胸中阴霾顿开,毫无障碍,遂能进食,见者皆惊其用药之神奇。夫皮君能如此用药,诚无愧名医之目。而益叹经方之神妙,诚有不可令人思议者矣。此因一用莱菔,一用古方,均开胃于顷刻之间,故附志之。

引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案十一

倪××,女,73岁。初诊:1991年11月28日。主诉:发热50余天,伴轻咳。患者发热10余天,体温持续38℃~39℃之间,轻咳,曾在外院作血培养,胸片、肝肾功能、AFP等多项检查,均未见异常,血沉128单位。11月21日在金山中心医院摄片示:“右下肺炎”,因家在青浦,就近治疗,今在家属伴同下来本院门诊。现体温38℃,血沉104单位,干咳不畅,自汗盗汗,脉弦滑,苔薄腻根厚。素体阴亏,风温犯肺,再连日久,耗伤津液,当予清气透营,滋阴清热,清骨散加减。

炙鳖甲10g,银柴胡5g,白薇10g,地骨皮10g,炒黄芩10g,天冬15g,麦冬15g,橘红10g,鱼腥草20g,川贝母10g,象贝母10g,黄芪15g,生地20g,炙甘草5g,赤芍10g。二诊:1991年12月2日。药后身热即退,腹胀亦减,胸闷不舒,纳欲欠香,脉弦细,苔薄根腻,前法已效,再宗上法出入。银柴胡5g,白薇10g,花粉20g,南沙参15g,北沙参15g,白术10g,白芍10g,地骨皮10g,化橘红10g,半夏10g,炒枳壳10g,川厚朴5g,黄芪20g,茯苓15g,五味子5g。三诊:1991年12月6日。诸症好转,自汗未净,脉细,苔已转薄,前法出入。黄芪20g,白术10g,白芍10g,防风10g,茯苓15g,半夏10g,丹参10g,南沙参15g,北沙参10g,枳壳10g,五味子5g,炙甘草5g,桂枝5g,制南星5g。随访:1992年1月20日。胸片随访,肺部阴影消失,炎症吸收,血沉24单位。

(按)桑菊饮乃辛凉轻剂,主治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但若热邪内传,营阴受伤,则鞭长莫及,本案即属温邪不解,留连日久,入于阴分之证,非桑菊饮所能奏效。吴鞠通曾立青蒿鳖甲汤,并指出“邪气深伏血分,混处血络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要言不繁,阐明治则,案中所用清骨散加减即有其意。

引自《何承志医案》

医案十二

同类推荐
  •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医药知识有如其他各门自然科学一样,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国医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而成的。在中国历史上,曾有“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氏制九针”、“燧人氏取火”等有关医药起源的古老传说。
  •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跌打损伤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跌打损伤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跌打损伤常见病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治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专家诊治子宫肌瘤

    专家诊治子宫肌瘤

    这是一本从专业角度为您讲述子宫肌瘤相关问题的书籍;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中医药学五字言歌诀

    中医药学五字言歌诀

    本书以五字言歌诀的形式叙述了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便于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记忆。
  • 上消化道出血教程

    上消化道出血教程

    本书以上消化道出血为出发点,较系统地介绍了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并发出血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治方法。全书共14章,分别论述了上消化道出血的基础知识、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非静脉曲张出血与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治疗、胆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等。
热门推荐
  • 左修纪

    左修纪

    少年左修被他父亲送到寺庙修行,看别人都是光头一时兴起也剃了光头,可当得知不可吃肉不可饮酒时,便逃出山门…………“左修,你可知为父为何给你取名为修么?”“是为了让你时刻谨记,修士,不光修炼,更重要的是修人,修心,修性,你可知晓?”……吾只凭一双铁拳,要打的整个天下都为我震动!!
  • 那年的星空

    那年的星空

    那一年我们望着星空??有那么多的??灿烂的梦至少回忆会永久??像不变的星空陪着我最后只剩下星空??像不变的回忆陪着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秀色盘中餐

    秀色盘中餐

    埃德蒙·伯克说过:“若要邪恶压正得胜,只需好人袖手旁观。”我以为我不是好人,就可以不信。但见过这些可怕的事后,我由不得不信。这些人不是普通的恶棍和罪犯,他们是魔鬼,是游走在文明社会中的鬼蜮。如果我选择冷漠,那么发生在那些无辜人身上的惨剧总有一天会在我身上重演。我是龙一,我是个普通人。我要靠赤手空拳去保护我的生活和我爱的人,去送无辜的人回家。至于那些丧尽天良的恶魔——他们必须死!
  • 剑仙重生

    剑仙重生

    剑仙遭神秘雷击后凭空消失,竟穿越到了濒临死亡的少年体内,他在这个世界的武林中又将演绎怎样的传奇故事?
  • 不朽天启

    不朽天启

    一个怪物偶然来到神陨天界,打破了原有的和平,成为恶魔,奇怪的是最后一场大灾变产生,救世主却是这个恶魔!!希望大家看内容,简介不好!不论好坏多多评论!
  • 古天战尊

    古天战尊

    “老头,我严肃重申一遍,不要喊我臭小子……”天澜宗外门弟子古天,黑雾深渊遇千年前逗比老头残魂,命运破轮子由此滚了起来,在云起大陆掀起‘腥风血雨’……
  • 拈花绕指媚君心

    拈花绕指媚君心

    上辈子,辛念一心扑在慕枫邶身上,为他效忠,甚至不惜屈身青楼替他打探情报。慕枫邶战胜,成为一国之主,辛念本以为她终于可以时刻待在他身边,可迎她出勾栏瓦舍之地的却是一道赐婚圣旨:辛家有女辛念,温柔端庄,性情和善,特封为昭和长公主。今平阳王叶延年至弱冠,尚未婚配,文韬武略,勇谏真言,实乃国之忠良。二人天造地设,朕欲成人之美,特赐昭和长公主为平阳王妃,于三月初三完婚。成婚当晚,她被刺客灌下鸩酒,撒手人寰。事后平阳王以毒杀长公主之罪入狱,流放三千里之外的广漠,死于途中。重活一世,辛念这才知道,原来,她只是一枚被舍弃的棋子。她猛然想起一算命老道曾言:叶公子堪当大任。而知道这句话的人,除了辛念以外,都被暗中处决。她应是最后一个。——待她想清楚缘由之后,分析利弊,若助慕枫邶杀害平阳王自己则必死无疑,若与平阳王相交,尚有一线生机。好在她睁眼之时,日光乍泄,春意暖绒,正是三月初三成婚日。——“王妃哪里去?”“王妃莫不是要抛下本王?”
  • 每天苗条一点点

    每天苗条一点点

    该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方法科学,实用性强,是超重和爱美一族的好参谋,其中形形色色的减肥方法定能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让你摆脱体重的困扰,走出减肥的误区,轻松拥有健康、健美的体形,快乐享“瘦”一辈子!
  • 相伴终是敌不过深情告白

    相伴终是敌不过深情告白

    一个青梅竹马甜宠小虐的故事,没有尽头的爱情。苏南城爱了许枝瑾一辈子,他不甘心,还想再爱一辈子。许枝瑾等了苏南城两个三年,可她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