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34600000031

第31章 领袖

追悼会开过以后,我清醒了许多。因为我已经确信,“毛主席万岁”的神话破灭了。——题记

转眼到了1976年,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关键性年份,也是领袖更迭的年份。年初,总理周恩来的逝世在民众中间引发了悲痛,记得我是在早晨瑟瑟发抖的被窝里,听到有线广播中播放的哀乐,凝重的旋律通过扬声器时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那时中国的传媒非常落后,绝大部分地方没有电视。仅有的几份报纸也要隔日甚至隔两日才能送到山下廊这样的村庄,比如《人民日报》、《浙江日报》、《解放军报》和《光明日报》,每份报纸只有四个黑白版面。

可是,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这条噩耗的震撼力不是特别强,因为周恩来的名字并未出现在教科书里。我甚至不知道“总理”这个职务的确切含义,它和主席的职位差距究竟有多大?说实话,周恩来之死给我造成的心理冲击,远不及林彪之死带来的震动,虽然那会我更加年少。不过,我们这一代人和老一辈都记得1月8日这个日子,那是周恩来的忌日。除了毛泽东以外,我不再记得其他中共领导人的忌日了。那又是何原因呢?

我相信,这是后来的一系列悼念和宣传所起的效果,也是周的风度和品格使然。虽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他的负面新闻时有出现,他在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仍比较完美。对周恩来的特别悼念始于那年的清明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发生了一系列事件,我们不断从迟到的广播和报纸上获取错误的信息。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那个播音员,他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权威语调,描述了一个“理小平头的家伙”在广场上的所作所为。纵然时光流逝,我仍然没有忘记他的声音。“天安们事件”被平反以后,人们发现所谓“理小平头的家伙”是有目的的虚构,而那位播音员的神秘面纱却一直未被揭开,直到如今。

随着夏天的到来,坏消息接连从北方传来,首先是朱德元帅的去世。其实,就在朱德死前五天,正好是党的生日,中共早期领导人张闻天(做过三年总书记)在无锡病逝。如同病历卡上的名字“张普”一样,张闻天是个与世无争的理论家。曾劝阻毛泽东娶江青,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只因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替彭德怀说了几句公道话,便被卸了职,成了反党集团的二号头目。但因为毛泽东说过他几句好话,晚年生活上仍得到一些照顾。

朱德元帅(也是总司令、委员长)的大名早已出现在语文教科书中,却是一则与扁担有关的故事,想必那也是他的权力边缘化的一个象征。故事说的是工农红军大生产的时候,朱德争着挑担劳动,警卫员怕他累坏了,常常把他的扁担拿走。朱德心生一计,在扁担内侧写上“朱德的扁担”字样,于是便成了传奇。至于文革期间这条扁担换了主人,那一定是某些拍马溜须的人所为。我相信,林彪不知于那样恬不知耻,要求把教科书中的名字改掉。

接着,便发生了唐山大地震,与新近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一样,堪称是一个世纪一遇的天灾。那时我们已经有了一位新总理——华国峰,由他率团慰问救灾。但不知为何,那次既没有发动老百姓捐款,也没有接受老外们的援助。华主席身材魁梧,名字也响亮,相比个子矮小的邓小平,在当时一般老百姓眼里,他更有伟人相,可结果并非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唐山大地震发生时,蒙特利尔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着,那次中国没有被邀请参加,国内舆论也未予报道。

说到“领袖”这个词。按字面理解,应是指衣服领子上的袖口,或者,衣领和袖口。这两个部位常与皮肤直接接触摩擦,容易起毛破损,所以古人制作衣服时,领口和袖口都是单独用料,并镶以金边。总之,这两处地方是既高贵又醒目。另外,古人穿衣服很讲究衣领与袖口的式样大小,设计讲究的领口和袖口,穿戴后给人一种堂堂正正的印象。

可是,在文革期间,“领袖”已不需要镶金边了,因为有了更好的防护手段——袖套和假领,还有夏天穿的牢固的卡其衬衫。众所周至,袖套是为了保护衣服的袖口,避免弄赃和磨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东西非常实用和普遍,冬天还能起到保暖作用,母亲也给我做过几副。而假领只有时髦的青年人才用,且多是在商店购买的,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在于,一般人家里衬衣很少,洗澡和换衣服都不那么勤快。

在古人看来,“领”和“袖”既突出醒目,又庄重严谨,具有表率的作用,“领袖”一词的延伸意义因此而来。据说“领袖”一词最早出自春秋时期晋文帝之口,用以表示对大臣魏舒的称赞。不难想象,在动乱年代,领袖一般只有在战斗时才会产生,而且往往是在决定性的战斗中产生。每个领袖都凝聚了他所在民族全体或部分人民的理念和梦想,使得大批军人愿意追随他的领导。他们能够鼓舞将士克服恐惧和各种困难,完成艰巨甚至不可能的任务。

在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领袖们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带给后人的利益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当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领袖很容易转化成君臣或国家领导人。在和平年代里,领袖又能够把各种不同的意见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目标。一旦组织成功,他们的人民就能够自觉推动其社会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可是,这只是人们的理想,未必能够顺利得以实现。换句话说,领袖所倡导的事业有可能半途而废,也可能遇到重重险阻,甚至倒退。

最关键的是,领袖也是人,所以少不了生老病死。很多小说、历史书和电影、电视剧都描绘过君王的驾崩。对一个作家来说,那可能并不太费事,但对一个导演或制片来说,那一定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情。至少,那要耗费人力、财力和时间,换句话说,要斥以巨资。即便如此,年轻一代的观众或读者也不会太在意,往往一瞄而过,因为毕竟,他们没有亲身经历,那怕是在远离京城的一个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幸运地目睹了历史。

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北京逝世。如果是阴历的话,那本该是个登高望远的日子。古人认为单数是阳,双数是阴,9可谓是最大的阳数了,9月9日也自然成了重阳节。(如此说来,阳历的9月9应是三重阳。)在古代中国,9只有皇帝才相配。据说紫禁城的房子共有9999间,北海有9龙壁,颐和园有17孔桥(从中间的最高点到桥的两端都是9孔)。除了帝王以外,大概只有孔子享受这种待遇,山东曲阜的孔庙就由9座殿堂组成。

说实话,毛泽东之死对我的心理冲击巨大无比。因为此前,我们无数遍喊过或听过“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怎么他老人家不满83岁就去世了呢?虽说封建皇帝没有一个长命百岁,但毛主席在我们心目中可不一样,他是“人民大救星”,“永远不落的红太阳”,自然“万寿无疆”了。事实上,帝王将相在文革时统统被批倒批臭,消失在一切可以传播的媒介中,因此我没有听到过“陛下”、“朕”、“万岁爷”,以为“万岁”这个词专属于毛主席一个人,他的死才让我们震惊。

毛泽东去世以后,全国各地每个单位都布置了灵堂,江口中学也不例外,校办工厂暂时停工,原本被用作地球仪车间的大礼堂被腾空清理出来,摆上了毛主席遗像和花篮。甚至每间教室也是如此,张贴在黑板之上的伟人像两侧挂起了挽联。9天以后,追悼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依次站立在城楼上,由“四人帮”里职务最高的王洪文主持,华国峰致悼词。汽笛长鸣,哀乐响彻全中国,据说现场参加追悼会的有150万人。

我和全校师生一起,在大礼堂和天井里收听有线广播。没想到的是,北京追悼会后的一天,学校布置下来任务,要求次日下午各班自行组织再举行一次追悼会。教英语的班主任J老师决定,让我担任我们班追悼会的主持工作。这又一次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我既不是班长,也不是副班长。不过以前听女同学私下里议论过,我是班上最拿得出手的男生。另一方面,连续一两个小时站在黑板前,不仅我没有做过,其他同学也没有做过,因此既忐忑不安又颇为兴奋。

到了那一天,我上身穿一件白衬衣,下身穿一件黑裤子,鞋子的颜色记不得了,反正那时我还没有皮鞋。时辰一到,在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我走上讲台,庄严地宣布“伟大领袖毛主席追悼大会现在开始!”学校有限广播播放起哀乐,我带领大家向黑板上方的毛主席像三鞠躬。接下来,同学们轮流上来读自己写的悼念文章,我只需按事先列好的名单念名字就行了。

我隐约记得站在台上看台下的情景,同学们个个表情严肃,连续几个小时一动不动,甚至那些想上厕所的也不敢吱声或举手。看到这一幕,我一方面心情沉痛,另一方面偶尔也有点忍俊不禁。终于发言全部结束,我宣布追悼会闭幕。那会儿哀乐没有再响起,因为各班结束的时间不一样。

追悼会开过以后,我清醒了许多。(因为)我已经确信,“毛主席万岁”的神话破灭了。不过,我还要再等四年,才有机会来到天安们广场,亲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容。站在历史的高度,从32年后的今天出发,去看待那个永不再现的场面,再去比较封建王朝的国葬,同样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在这个意义上,我比较赞赏美利坚合众国的做法。

1994年秋天,与毛泽东有过历史性握手和会面的理查德·尼克松去世时,我刚好在加利福尼亚,在电视里目睹了葬礼的全过程。那场葬礼是在尼克松的故乡——加州小镇约巴林达举行,就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的草坪上。到场的除了尼克松的亲属和生前友好、同事以外,还有在世的历任美国总统,总共只有一两百人,依然不失隆重,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和大主教格雷厄姆致词讲话。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克林顿提到了尼克松的首次访华。

接下来是1976年的谢幕戏,“四人帮”被打倒,或曰被粉碎,我们有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天下本应该从此太平了,可是文革的余孽仍在作怪,全国各地又迅速开展起揭批“四人帮”爪牙的政治运动。如同“反右”时一样,这场运动又有被扩大化的倾向,连江口中学这样的小地方也要揪出一两个“爪牙”来。结果呢,我母亲作为曾经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又被选中了,校内黑板报上出现了揭批母亲的大大字报,那可能是我的棋友兼“伯乐”卢校长首肯的。当然,如果真是这样,他也一定是迫于无奈。幸好,上述危险的趋势被上头适时控制。

母亲未受深究,反倒是我,一个小小的学习委员,被班主任撤消了职务。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早晨,那位不久以前让我主持毛主席追悼会的J老师在一次晨读快结束时突然宣布,“因故撤消蔡天新同学的学习委员职务,由某某某同学接任”。这是文革期间我个人遭受到的最大打击。不知道,这位胆小怕事的班主任有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

我毕业后不久,江口中学的高中部便被取消了,再后来,它迁往江口镇(如今又叫江口街道)。多年以后,我曾一个人悄悄地走访母校遗址,发现那片橘林已夷为平地,建起了厂房或大楼。石板窟的新校舍也不复存在,变成了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而山下廊的旧校舍则变成了一所小学。

同类推荐
  • 人生的盛宴

    人生的盛宴

    全书主要分为无所不谈、谈古论今、闲情雅趣、人生滋味、文苑勺拾、山海游历、臧否人物这七辑,收录了他的论读书、古书有毒辩、从梁任公的腰说起、孟子说才志气欲、论性灵、我怎样买牙刷、论文艺如何复兴法子、老北京的精神、闲话说东坡等众多作品。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中部)

    本书包括获奖理由、名人小记、内容梗概、精彩赏析、名家点评五个栏目。对1936-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评论。
  • 隐居三年

    隐居三年

    这是一本自我之书,是一幅风景画卷,也是一画镜子。徐南歌子画着画,把生活过成诗,蓦然回首还创造了一个新自己。在创立的“南歌子丝巾品牌”蒸蒸日上,获得资本投资时,她毅然放下企业与品牌,在上海隐居,“我的内心需要表达,我也急需滋养,我只是与人群保持一定距离,稍离五色五味。”徐南歌子这样形容自己的隐居生活。隐居三年是诗意而长情的三年,是举轻若重的三年,是不为旁人的自我修炼、寻找生命底色的过程。她把对艺术、对创造、对生活的不同视角的体验和思考及时记录下来,把对自我生命的追溯与表达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隐居三年》,提醒我们也许真的可以慢下脚步,一边滋养一边前行。我们本可以不按牌理出牌,我们本可以另有轨迹生活。
  • 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英汉对照)

    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英汉对照)

    为了在汉语世界里进一步敞开狄金森诗歌的诸多可能性,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和美国狄金森靠前学会联合发起并组织了“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共同翻译、精读、研讨狄金森诗作104首。狄金森合作翻译项目有以下几个特色和突破:靠前,抢先发售为中文读者提供了狄金森手稿图片(共128幅),并提供了手稿相关信息,展示了狄金森诗歌的创作原貌。第二,抢先发售呈现了狄金森诗歌文本中的异文和替换词,以展示狄金森诗歌“选择不选择”的诗学策略。第三,提供必要的注释和解读,为难点和关键点加注,同时精选合作者之间的研讨记录,邀请读者亲历狄金森诗歌翻译现场。第四,抢先发售以图文的方式翻译和介绍了狄金森的信封诗11首。
  •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
热门推荐
  • 仙本是道

    仙本是道

    一个拥有神秘身世却流落人界的少年,一个神秘猥琐的老头,一些有趣的故事,命运的安排会带来什么?当突然有一天,少年遇上老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少年的身世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 爱上无脑总裁

    爱上无脑总裁

    老天爷,她为什么会摊上这个没脑子的男人?为什么她接收到的是这男人的表白?拜托!她是不可能喜欢他这款的好不好?可是,这男人真的是人类吗?为什么脸皮会厚得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极限?骂他,他笑得傻兮兮的;打他,他会反问她有没有受伤?
  • 都市之绝世仙帝

    都市之绝世仙帝

    秦恒,现代地球的修仙者,绝世天才!七岁炼气……十岁返虚……十五岁渡劫飞升成仙!十九岁证道永恒,至高无上,横压诸天,独断万古,号称仙帝!为求更近一步,破碎虚空,却重生成了平行世界的自己,还是个身家万亿的超级富二代!从此神豪无限,吊打一切,纵横都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人江湖

    谁人江湖

    谁人江湖,讲述的是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一群不甘心被欺压的英雄好汉,绿林豪杰,挺身而出,仗剑直言,以解除百姓痛苦为己任,以推翻元朝暴政为目标的轰轰烈烈的斗争史。
  • 黑色牡丹

    黑色牡丹

    我们看到的天空,不一定是完整的。秦宇一步步走下去,只为给那个她一个完整天空。
  •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中国怎么办》作者时寒冰潜心十年力作!人人都能读懂经济趋势的第一书,未来10年财富保值增值必读。《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是一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透彻分析问题本质而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从整个世界经济大棋局,到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样的小棋局,作者一一剖析,使得很多被掩盖得很深的东西都纤毫毕现。一开始,作者就从货币现象入手,给我们展开了一条由货币超发所主导的趋势之线。在这条线上,政府的决策思路、大宗商品的趋势、宏观经济趋势和整个国际大棋局,都尽现于眼前。
  • 志在江湖

    志在江湖

    上古江湖乾坤昌盛,然天地大劫残喘至今。令江湖为国,以至尊为首。吾天云封氏,庶子封九霄,当志在江湖。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登楼01

    登楼01

    风起叶落凤还巢,擂鼓鸣金现初鳞。目揽四海气食牛,他乡共酌心归望。笼中鸟,筑雀阁。俯身回望十二楼。烽火四起王师现,蝉后螳螂戏黄雀。
  • 貔貅守护神

    貔貅守护神

    我这个貔貅可以招财,招女人,还可以替我摆平邪恶,尽管,那只是我捡的!看一个下界貔貅如何保护自己的主人!老爸是亿万富翁,却去夜场做服务员,他到底要做什么!本书讲的是一个喜欢扮猪吃虎的富少离奇的传奇故事!猪脚魏强的强义会,吴道的太子党,谢纹东的纹东会,三足鼎立,逐鹿中原!异能纷飞,佳人相伴,谁会笑到最后,一统天下?开卷有益,顺便推荐票投两张啥的。(推荐票真的很重要)PS:本书属与11擦边文,纯洁者慎入!书友群:23111569(感谢小七友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