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12100000045

第45章 中层领导面对同事间矛盾的协调法则(2)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人所讲的必然有出入,那就要由你去断定是非了。一经分出了黑白,你最好心中有数,不要公开指出谁是谁非,以免进一步影响两人的感情和形象。告诉两人,你已经晓得事件的真相,你如今最注重的是,今后两人必须为了公司的利益,精诚合作。如果事情纯属私事,但是两人在公事上采取不合作态度,对你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你不能袖手旁观。分别召见两人,对他们说:“我不晓得也不打算知晓你们之间的恩怨,但我的工作作风是要所有职员通力合作,不容有误,希望你们清楚这点。”

同事分成了新旧两派,时有龃龉,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事业发展。大家心存芥蒂恐怕只会费时误事,又伤和气,工作做不好,中层领导是责无旁贷的。如何才能圆满解决这种问题?请先了解问题所在。一般新踏足社会的年轻人,多少会自以为是,因为觉得学历胜人一筹,又多新主意,不懂尊重老同事。而已工作多年的同事,经验十足,有部分人会倚老卖老,视新人为黄毛小子,不屑一顾。其实双方均有一定的责任。不妨当众赞赏老同事们经验老到,亦对新人的冲劲十足表示欣赏。还有,多制造大家一起消遣、娱乐的机会,尤其是工余时间,促进双方的了解,借以拉近距离,消除敌意。

有人“犯众怒”,受到其他同事集体攻击,不单工作上不合作,有时候,还会在背后窃窃私语,令工作气氛欠和谐。这时,你该怎么办?要改变此情况,是颇为棘手的,一则你不能偏袒一方,一则亦不可以强施压力,否则必会弄巧成拙,制造更多更大的麻烦。比较圆满的解决方法是:分别向两方面进行了解,并且采取“非官式”态度,跟他们“谈心”,旁敲侧击地了解不满者的牢骚,同时发掘被攻击者受争议之关键所在,然后再进一步解决。在闲谈间表示:“每个人的工作作风不同,初期合作,容易有摩擦,但并不表示中间一定有嫌隙,凡事不要先入为主,合作一段时日后,情况必然明朗得多。”对被攻击者,则可私下劝谕:“看来你对我们工作的程序不大清楚,如果有什么疑难,请先速速跟我说,拖延下去,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

16.3.2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工作中有效防止和解决冲突,就要抓准矛盾焦点。无论是个人之间还是群体之间,当冲突尚未发生之时,某一矛盾积累的问题,就成为双方关注、争执、互不相让的焦点,如双方继续在某个焦点上积累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围绕这一点形成冲突。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具体冲突事例可以看出,矛盾不断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太多,又压着不能讲,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像高压锅一样,持续高温又没有出气的地方,到一定程度非爆炸不可。

当然,矛盾和冲突发生后中层领导要果断处置,迅速控制事态,对于那些一目了然的矛盾,要快刀斩乱麻,速断速决,而对那些情况尚不明朗,是非不清而又矛盾激化在即的要先暂时“冷却”、“降温”、避免事态扩大。然后通过细致的工作和有效的策略适时予以解决。只要把握了解决矛盾的主动权,任何矛盾和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16.3.3注意别卷入是非旋涡

矛盾无处不在,而对上级不满、对公司不满者更是大有人在。遇上有同事来诉苦,说某人有意刁难他,或公司某方面对他不公平,你应该做到既关心同事的利益,又置身事外,千万别把自己卷入旋涡之中。

例如,同事与某人有隙,指出对方凡事针对他,甚至攻击他。你要装做很有耐心地听他吐苦水,说端详,但奉劝你最好只听不问,尤其是切莫查问事件的前因后果,因为你一旦成了知情者,就被认定是当然的“判官”了,这就大为不妙。你只须平心静气开导他:“我看某人的心地不差,凡事往好处想,做起事来你会更开心的。”要是对公司不满,你的立场就更复杂,站在公司立场是应该的,站到下属那边,有害无益。可是,人家来找你,保持缄默实在不礼貌。不妨这样告诉他:“公司的制度不断改进,这次你觉得不公平,或许是新政策的过渡期,你不妨开诚布公谈一下,犯不着坚持己见。”轻轻带过才是上策。

一位向来忠心耿耿,已服务公司多年的下属突然告辞,惹得众说纷纭,不少同事还细问当事人,发誓要找出真相。其实,知道了真相,对你有好处吗?肯定没有,坏处倒有一大堆。例如,你会无端卷入人事旋涡,晓得行政层的秘密对你的工作态度多少有些影响,还有,你更有可能被列为“某类分子”。所以,过去的即将过去,不必去追究了;即便这位同事向来与你颇为投契,自动向你倾诉衷情,但你亦只宜做聆听者,万万不要做“播音筒”。

你应该做的是送上诚意的祝福,赠对方一件纪念品,当作纪念你俩的情谊吧!或者,请对方吃一顿饭,当作饯别。至于其他同事的行动,可不必理会,也不必加以批评,这叫做独善其身。

16.3.4注意保护好自己

同事之间的矛盾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你可能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匡扶正义”;也可能你是个外向型的人,眼里看不过的事嘴上就要说出来……但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奉劝一句,不要轻易招惹是非,是非背后麻烦多。甲乙两位平日都是你颇为要好的同事,最近竟然分别在你跟前数落对方的不是,然而两人表面上依然友好。你生怕两面皆讲好话,会被他们认为是“两头蛇”。其实除了这点,你更该小心,因为另一个可能性是,甲乙是否在对你试探点什么?先讲前一种可能。有些人心胸狭窄,十分小气,又忌妒,所以因为某些问题,令两人发生心病,是不足为奇的,但表面上又不愿意翻脸,故向较近者倾诉心中隐情,是自然不过之事。

如果是这样,那么你这个夹心之人并不难做,同样冷淡对待两人是妙法。对方发现没有人同情,必然满不是味儿,定会另找有“爱心之人”,那么你就自动“脱身”了。若发现两人是别有用心,旨在试探你对他俩的喜恶程度,你就该小心了。既然对方动机不良,你亦不必过分慈悲,不妨还以颜色。分别跟他们说:“对不起,我的看法对你们并不重要呀!”他们必然无功而退。有人请你做公事上的“和事佬”,你其实有不少应留意的要点。

中层领导之间,有太多的微妙关系存在,大部分是亦敌亦友的,无论私交如何要好。今天,某甲跟某乙像最佳搭挡,在办公室成为“铁哥们”,很有可能几天后,两人却反目变成仇人了。某些人为了某些目标,希望化干戈为玉帛,以方便日后做事,但亲自出面又太唐突,于是便找来“和事佬”。本来使人家化敌为友,是一件好事,但做好事之余,请做些保护自己的工作,亦即给自己的行动定一个界线。例如有人请你做“和事佬”,你不妨只做饭约的陪客,或作为某些聚会的发起人,但不宜将责任全往自己头上冠,反客为主。你最好对双方的对与错均不予置评,更不宜为某人去做解释,告诉他俩“解铃还需系铃人”,你的义务到此为止。

16.3.5注意不要火上浇油

当同事之间出现矛盾时,中层领导能处理好这种矛盾是很显水平的。处理得好,化干戈为玉帛,共同进步;处理不当,矛盾终会导致“白热化”,到此程度,作为中层领导的你也就很棘手了。

当同事出现摩擦时,你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因此风风火火,甚至火冒三丈,这样你的情绪对矛盾双方无异于火上浇油。

不妨来个冷处理,不紧不慢之中,会给人以此事不在话下之感,人们会更相信你能公正处理,假如你自己先“一跳三尺”,处理起来显然不太合适,效果也不会很好。

双方因公事而发生矛盾时,“官司”打到你的跟前,这时你不能同时向两人问话,因为此时双方矛盾正处于顶峰,此时谈来,双方定会在你跟前又大吵一顿,让你也卷入这场“战争”,双方可能由于谁最先说一句话,而争论不休。到底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此事是争论不出个一二三的。这种细节的问题,也委实难以证明谁是谁非。不妨倒上两杯茶,请他们坐下喝完茶让他们先回去,然后分别接见。单独接见时,请他平心静气地把事情的始末讲述一遍,此时你最好不要插话,更不能妄加批评,要着重在淡化事情上下功夫。事情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人所讲的当然会有出入,且都有道理,你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也不必去证明谁说的对。

但是非还是要由你断定,当你心中有数了,此时尽管黑白已明,也不要公开说谁是谁非,以免进一步影响两人的感情和形象。假如你公开站在一方,显然这方觉得有了支持,气焰大涨,而另一方则会觉得你偏袒一方。你不妨这么说:“事情我已经清楚了,双方完全没有必要吵得这么凶,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关键是你们要从大局出发,以后不记前嫌,精诚合作。”相信经过几天的冷静,双方都有所收敛,你这么一说,双方有了台阶下,互相道个错,也就一了百了。

同类推荐
  • 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

    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功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人类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实现自己某方面的目的。目的实现了,就是成功;目的没有实现,就是失败。失败和成功可以相互转化,但人类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成功。人类认识管理规律,形成管理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取得更大的成功。
  • 全球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美国政府与华尔街的全球阴谋

    全球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美国政府与华尔街的全球阴谋

    《全球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美国政府与华尔街的全球阴谋》从经济学史上最著名的庞齐说起,层层揭露,实际上美国正在经营着一个更大的“庞氏骗局”:他们利用其他国家对他们信誉的信心,寅吃卯粮,故意压下部分本来应该用于其他国家建设的资金,互相利用,然后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 企业生命周期、应计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企业生命周期、应计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研究

    本书探讨了企业生命周期、应计特征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 在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财务和会计特征都呈现出系统的、规律的变化,产业分类和生命周期是不同的,产业分类不能完全反映不同生命周期的经济特征,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决定其演进顺序,其发展并不一定遵循严格的路径和完整的周期,处于淘汰期和衰退期的公司,发生退市预警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周期的公司,实务中,成长型基金的选股策略与生命周期的划分具有相似性。
  • 格兰特和李将军的领导力

    格兰特和李将军的领导力

    本书从作战的角度纵览了1864年陆路战役的全貌,对格兰特和李作为领导者所面对的挑战进行了非常有趣且实用的分析还描述了使两位将军成功的素质、技巧和方法,并且巧妙地把他们的经验转化为“领导力教程”。
  •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

    销售是心理的博弈!成功销售的8个关键点,高效实用的38种销售技巧。一眼看穿消费者行为,一句话说中消费者心理,让你瞬间抓住客户的心,轻轻松松拿下订单。《消费者行为心理学》,销售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场心理的考验。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消费者行为背后隐藏的潜在心理。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表达、日常习惯等方面,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细致的分析,介绍相应的销售技巧,帮助销售员轻松与消费者沟通,巧妙了解消费者意图。
热门推荐
  • 感悟父爱故事

    感悟父爱故事

    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内心震颤。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 山海经(精装)

    山海经(精装)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是中国文化的珍品,被认为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地理书;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物种演化、地理变迁的传奇之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在物欲横流、市声喧嚣的现代社会,对于习惯“快餐式阅读”的现代人来说,它是一片静土,是远古时期极富想象力的惊世之作。通过它诡异的文字与形象的绘画,让我们依稀解读那些或已进化、或已绝迹的远古生命;了解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兽的无穷奥秘。
  • 神通法相

    神通法相

    远古时期,神魔隐没,茫茫天地只余下毫无智慧只懂得杀戮破坏的荒兽。在这时,妖族趁势而起代天司职,建立天庭,掌天地权柄……奈何,妖族不悯众生,弄得天地生灵涂炭,随后人族揭竿而起,将其推翻,取而代之。………百万年后来自浩瀚大海的‘海族’与天地间的霸主‘人族’相争,数百万年来,打得生灵涂炭,血流漂橹,染红千万里海疆。武道之路,淬体、练气(内气、真气、罡气、气海)、金丹、法相(虚实、万法、融合)、混元。陆泽莫名其妙的重生异世,带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一步一步的迈向传说中的与天同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腹黑首席太霸道

    腹黑首席太霸道

    “不要,我求求你,放了我吧!”她银牙紧咬,俏脸上满是抗拒与委屈!为了报复她的背叛,他用一纸婚姻将她束缚,对她极尽蹂躏,以为自己不爱了,却又一次次地为她心痛!三年后的再次相遇,究竟带给两人的又会是什么,曾经爱到极致的他们能否抛开一切,重新来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花仙

    梦花仙

    朝阳夕月天地旋,清风吹拂百花涟,刚阳却成凝霜雪,黄粱一梦为花仙。余晓阳生命的新篇章,现在是否明朗,未来是否迷茫……(新人新作,欢迎指导。本人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网游之绝对废柴

    网游之绝对废柴

    年轻的大学生,游戏资深玩家顾轻灵是一个绝对废柴!绝对的、绝对的、绝对的废柴!!无论玩什么网游,她都只有被虐的份!即使是这样,她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只因为她是网吧大老板唯一的妹妹,她是战队里的王语嫣!可是,当网吧第一“手残”遇见第一“快手”,顾轻灵只有败走麦城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鱼藻之什

    鱼藻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