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56200000005

第5章 我就是这么不要脸

“嗯?”唐知远疑惑地扭过头,循声望去,却见不远处的祠堂里还跪着一个少年郎,此时正踉踉跄跄地从地上爬起来。

疑惑的不止唐知远,在场的人都将目光聚焦到少年郎的身上,不知道谁这么大胆敢破坏年考。

“是林策,这小子不要命啦?眼看头名就是二少爷的了,他跑出来搅和,依照二少爷的性子,肯定会被打死的。”看见林策,下面的人纷纷议论。

“怕是狗急跳墙了,听说前两日二少爷让他到河里捉鱼,差点要了他的小命,就是兔子急了也咬人啊。”

其中一个人指着林策说道:“别吵了,看看他要说什么?我怎么感觉他身上以前那股子傻气不见了?”

经他这么一说众人才发现,林策缓缓从祠堂里走出来,眼神中浑浑噩噩的傻气没有了,闪耀着清亮和敏锐,甚至还带上了几分冷峭。

林策看着场上众人,目光最终聚焦到张渟身上,笑了笑,心中暗忖:张渟,你不给人留活路,今天我也让你试试被人逼绝了是什么滋味。

“林策?”张渟皱眉,不悦地说道:“你想干什么,这有你什么事?还不回祠堂跪着。”不知怎么的,林策的淡然让他心中瘆得慌。

林策直接无视了张渟的话,径直向着族学的先生们说道:“各位先生,晚辈林策有一事百思不得其解,想请诸位解答。”

“这是张家族学年考,不是你撒野的地方,还不快滚出去。”张渟厉声说道,若不是此时有旁人在,他早就叫人轰打了。

先生们面面相觑,最后其中一人对着林策点点头:“但说无妨。”

“请问一个人是才学重要呢还是德行重要?”

众人呵呵一笑,刚才点头的先生不假思索地说道:“德才之争早有定论,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自然是德行重要。”

林策接着说道:“那么剽窃算不算品德败坏?”

“这是自然。”

“既然如此,张渟便不应该得年考头名了。”林策指着张渟说道。

话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对于在场的人来说这样的话不亚于一场地震,在这个时代如果沾上了剽窃的污名,那么读书生涯基本上算是被终结了。

“这……”族学的先生们面面相觑,这话说得可不轻,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只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张承业。

张承业想站起身说话,但是却被唐知远睨了一眼,张承业心中叫苦,自己身边这个可是修武县的百里至尊,说一不二的主,自己哪里敢在他面前发号施令啊。

唐知远没说话,张承业也只好继续装傻。

而先生们看见张承业没有回应,只好自己硬着头皮说道:“你说张渟的文章是剽窃的,可有证据?”

“这是自然,这篇文章我儿时曾在一本书上见到过,也曾细细研读。”

“书呢?”张渟皱起眉头来。

林策耸耸肩,“孤篇横绝,早就遗失了。”

“那就是空口白牙污蔑了?”张渟冷笑。

“我曾仔细研读过,自然能通篇背下并且融会贯通,若是不信,你们随意考校就是了。”林策淡淡说道。

他这么一说,张渟立刻笑了起来:“说瞎话也不打草稿,既然如此,那你倒是把我的这篇文章背诵出来啊。”

“就是,说得比唱得好听,拿出点证据说话呀!”周围的人纷纷应和,虽然他们平日里未必看得惯张渟的行径,但都是张家的子弟,在林策这个外人的面前,自然会同仇敌忾。

林策环视一周,躬身朝着评判席施了一礼:“诸位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评判席五人对视一眼,最后将目光落在了廖顺的身上,毕竟张渟是他的得意门生。

其中一人笑着说道:“张渟的文章是廖先生指导的,自然比我们更清楚,我看还是交由廖先生考校吧。”

其他人纷纷点头,这种事情事关读书人的名誉,不但是张渟的,更是廖顺的,无论最后结果怎么样,被人质疑都会让师徒俩心生不忿,所以交给廖顺本人考核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廖顺正愁没有机会说话,一听机会来了,慢条斯理地将手中茶杯放下,阴阳怪气道:“既然阁下夸下海口,廖某也不好扫兴,就请阁下将文章背诵一遍吧,若有一字之差,便立刻送官处置。”

此话一出,下面一片哗然,一字不差,这就是原作者都很难做到。

张承业刚才还面红耳赤,一听到廖顺的话,直接乐得咧开了嘴,还是读书人花花肠子多。

“说完了吗?说完我就开始了。”林策睨了对方一眼,照着稿子念呢,别说是一字之差,就是句读都不会错。

廖顺又端起了茶杯,大抵是觉得林策压根不可能做到他的要求,也就没有继续为难他,大袖一挥,“开始吧。”

“教有道乎?曰学诸己而已矣。学有道乎?曰求诸心而已矣。求心有道乎?曰识吾心之体而已矣。故曰学须先识仁体,既识仁体,存久自明。”

林策流利地念出一小段,评判席众人拿着文章逐字对照,而下面的人则紧张地看着场中。

一个先生捏着胡子说道:“不错,一个字也没错,句读也很通畅。”

“哼。”廖顺满不在乎地说道:“才念了一小部分能说明什么?兴许就记下此处而已,等着吧,早晚露馅。”

“即学矣,而徒以不识乎心之体,至于误己误人者亦多矣。然后致不一而虑以百桀,归不同而途以殊谬。归也,致也,灵之所聚也。是故艮以止言,咸以虚言,感以寂言。”

下面窃窃私语,林策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这篇文章就像是被印刻在他的脑海中一样,只要一想,嘴里就能流利地念出来,其中每字每句他都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并且能够作出评析,甚至组织出来的语言比原作者更为系统。

很快这篇文章就过半了,在场的人由之前的怀疑和嘲笑,表情逐渐变得难以控制,有些人甚至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嘴。

评判席中的一人低声说道:“林策竟然只听了一遍就将全文给记下来了,此子之聪慧,令人难以想象。”

旁边的人摇着头说道:“不,我更倾向于是他背诵过许多遍才能做到这样的程度,这压根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但是这么一说,岂不是承认了张渟的文章是剽窃来的?”

相对于其他人,最紧张的事张承业和廖顺,张承业大冷天急得满头大汗,一边使劲儿冲着廖顺使眼色,但是对方除了捧着茶杯的手愈发颤抖之外,压根没有回应他。

“天下之为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者定,教之至也。”

林策念完了最后一段,睁开眼睛,却见在场的人都怔怔地看着他,没有人说话,于是他出声打破平静:“好了,我已经背完了,这回可以证明了吧?”

廖顺一拍桌子,“还没完呢,我且问你,不学弗教,学而不求心之体者,犹弗学也,此句何解?”

“简单,这是在告诫学生们,要广博地学习,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便不该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停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林策几乎没有任何思考,便脱口而出。

林策越说,评判席的人越吃惊,学生的文章他们自然是要评析过,理解不难,但是要像这般张口便道出其中意思并侃侃而谈并加以延伸,是绝不可能临时做到的。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张渟剽窃的事情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于是众人的目光又落到了张渟身上。

张渟毕竟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急忙摆手说道:“没有,我真的没有剽窃!”

廖顺也说道:“张渟是我的学生,他的品行我了解,绝不可能会剽窃的,你们信不过他还信不过我吗?倒是这个不知从哪儿钻出来的野孩子,不过仗着过目不忘的本事,便颠倒黑白,若是让他这般,这世间哪还容得下公理。”

林策微微耸肩,知道他们开始打感情牌了,虽然知道廖顺说的都是真的,但是……自己就是这么不要脸:“我不过将事实摆出来罢了,既然二少爷说自己是清白的,为什么不拿出点证据呢?”

“对呀,二郎,拿出你当时写的初稿为证,或者跟他辩论文章内容,先生们会为你正名的。”

“二郎,若是真的做出了就得认,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要一错再错。”

“我没有剽窃!为什么你们不相信我?”张渟脸色变得煞白,带着些许哭腔,他朝着四周无助地张望,看见廖顺的时候眼睛一亮,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冲着廖顺方向一指:“这文章是廖顺私下给我的,一定是他剽窃的,与我无关!”

廖顺的茶杯瞬间掉落,碎片四散纷飞,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知道此言一出,他们俩都完了。

“啊?”最瞠目结舌的是林策,他原本只是想着凭借图书馆做一次恶人,强行将剽窃的名头安在张渟身上,没想到到了最后还真揪出了剽窃。

林策嘴角抽了抽,只得道一句:“还真是……世事无常。”

随后望了望天色,冬日里难得地露出些许阳光,心情大好。

“好了,我不过是路见不平罢了,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处理你们随便你们,告辞。”说罢便冲着祠堂门口走去,熙熙攘攘的人群随着林策的一步步靠近,自觉地腾出了一条道,就这么目送林策离开。

座下的唐知远望着林策远去的身影,陷入了沉思。

同类推荐
  • 重生之纵横战国

    重生之纵横战国

    一个高中穿越至战国,还夺了舍韩非,且看他如何用现代智慧纵横战国。
  • 南明副榜举人

    南明副榜举人

    明末四川,人类历史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在经历张献忠之乱,蛮清大杀戮之后,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风云突变,斗转星移,杨轩深陷其中。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奋发图强,以只手之力阻挡鞑子强盗强加在民众身上的枷锁,改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煤山之后再无华夏的历史,开创中华第三次复兴之大门。这就是《南明副榜举人》,正本清源,带你回到明末四川大杀戮的现场,演绎那场在这个世界已经被遗忘的历史。欢迎加入书友群:207902080
  • 我的怀表怎么停了

    我的怀表怎么停了

    时间的阴影之下,三次看似毫无关联的爆炸,将我们的历史串联打开尘封的时之门,穿梭于时间的乱流之中探寻历史的轨迹,挽救即将崩坏消失的世界在最后的审判来临之前,我们是否还有机会挽救一切请跟随我们的角色,见证这个纪元的终末时刻
  • 天衍录记

    天衍录记

    茫茫宇宙,我们创造历史,我们见证历史,我们改变历史。过去与未来交织,命运的齿轮已经转动。当终点成为了起点,未知的尽头是迷雾,还是我们已经身在其中……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热门推荐
  • 闯关东的故事

    闯关东的故事

    “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黄钺振军锋。于今四海无征战,留得艰难缔造踪。”这是一部反映二百多年前五个热血山东老乡历尽艰难险阻闯关东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飘洋过海,在惊涛骇浪中英勇搏击,九死一生,从遥远的山东半岛徒步来到荒草丛生的关东。他们智斗黑熊、横扫饿狼,绝路逢生,终于在关东大地上开辟了一番沃土,安家立业,繁衍生息。他们创建的赫赫功业,值得后人敬仰。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暗魂令

    暗魂令

    魂令出,四海起,弱肉强食,强者才是王道,为爱甘心化身为魔,屠仇杀恨孤苦少年为了生存不断突破极限,最终傲立世间,俯视万物
  • 我的外公外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的外公外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者记叙了外公外婆的一生从结婚到老去各个时期的事件,在新中国解放前后跌宕起伏的历史大背景下,以豫东平原郑家庄为中心,通过对当时的环境、事件和人物的刻画,反应了当时农村无可选择地悲凉处境和极端生存环境下的不同人物的命运,描绘了一幅豫东平原地区农民的生命画卷。作品重点讲述了外公外婆的一生当中的主要事件,例如结婚、发家致富、战争时期的艰难求生、亲人关系等方面,时间跨度从国民时期到二十世纪末,记录在各个时期的动荡和变迁的大背景下中国普通农民的命运。七郎,原名李文正,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工作。平常喜欢舞文弄墨,附风庸雅,以拙作贻笑大方,如能启迪读者掩卷沉思我亦慰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女队长

    美女队长

    一年前一个燕山市无人不晓无人不恨的混混一年后一个震惊华夏的军人又是一年后,这里是一个战场哀鸿遍野就注定有人欢乐有人愁失败的都战死沙场唯独那辆坦克上的一个人正被十万大军包围着,奇怪的是他们竟然无人敢动手!站在坦克上的年轻人望着身下横尸遍野血染红了半边天的战场,望着昔日的战友一个个倒下眼里闪过太多的不忍,心里深深的自嘲着“我是一个军人,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哼哼,就是一个军人,为了心爱的女人打了十二位将军单挑两百号华夏特种兵辱骂首长的军人……”擦干留在脸上的血,怒红的双眼看向那些入侵者朝天一吼“犯我华夏龙威者,杀!”纵身一个飞跃跳入人海……
  • 落空的爱王源

    落空的爱王源

    有一个只想拥抱着你的我一瞬间落空。你的爱我受不起。
  • 医路初心

    医路初心

    懵懂的新人医生在天才师父的带领下走进了医院,保持初心,谨记医生誓言,最终为了医学事业奉献的故事。小短篇,更新不定,入坑谨慎。
  • 安能不苟活

    安能不苟活

    底层小人物的挣扎,草根改变命运的奋斗,酸甜苦辣都是人生……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