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3800000036

第36章 “度”中有乾坤

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否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凡事掌握分寸,把握好“度”,才能圆润自在,游刃有余。

中国人为人处事讲求中庸,但是,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中庸的意思。有的人将中庸理解为不偏不倚,有的人理解为折中,还有的人理解为糊涂……其实,中庸最精髓也是最核心的思想是“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凡事要把握度,过犹不及”。

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否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凡事掌握分寸,把握好“度”,才能圆润自在,游刃有余。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老师,您认为子张和子夏这两个弟子哪个更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道:“师也过,商也不及。”这里的师是子张的名字,商是子夏的名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师这个人做事老是过头,商这个人做事总是欠点火候。

子贡接着问:那就是子张更好一些了?

孔子摇摇头说,过犹不及。这两个人差不多,谁也不比谁更强。

从孔子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都是没有拿捏好度的表现。人们常常可以认识到差点儿火候是不好的,但是却很容易忽略做得太过了同样会失去最佳的效果。

诚信、勇敢、敏捷、庄重等这些好的品质特征是一个人的优点,能够给一个人增添成功的机会,但是这样的好品质也并不是越多越好的,同样也需要把握好度,只有用对了地方,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

孔子的弟子子夏曾问老师:“老师,您认为颜回这个人怎么样啊?”孔子说:“颜回比我诚信。”

子夏又问:“子贡这个人怎么样啊?”孔子说:“子贡比我敏捷。”

子夏再问:“子路这个人怎么样啊?”孔子说:“子路比我勇敢。”

子夏问:“子张这个人怎么样啊?”孔子说:“子张比我庄重。”

子夏很是疑惑,问老师说:“那么他们四个为什么都拜您做老师呢?”

孔子笑笑说:“这其中的道理我慢慢给你讲,颜回虽然诚信,却不知道还有不能讲真话的时候;子贡虽然敏捷,却不知道还有说话不能太伶牙俐齿的时候;子路虽然勇敢,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胆怯退让的时候;子张虽然庄重,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诙谐亲密的时候。所以他们才认我做老师啊!”

所以,老子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像聪明,也未必需要全部展现出来的,表面上看起来的愚笨、愚拙,其实是对内心聪明的很好把握。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它的性质就会发生转化。所以,恰到好处是最好的,也是最难的。

曾国藩深得中庸之学的精髓。他在官场谨行慎思,保持足够的低调。但这并不是一味的忍让,更不是甘居人后,应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在他的身上,无论进退、做事、为人,总是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拿捏得当,因而也才能在官场中稳中有升,最后位极人臣。

这样的认识同样来自曾国藩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教训。他在居丧期间伸手向朝廷要官,不但没有顺遂心愿,还得到了一通奚落和指责,甚至几乎断送了他辛辛苦苦经营的前程。他对此痛悔不已,由此也使他认识到,在处理和上级的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任性妄为,也不能毫无主见。尤其是在面对能够决定自己生杀予夺大权的最高统治者时,他总结了四条处世真经:

1、逆来顺受;2、以死效忠;3、无奈的时候,“缓”和“拖”;4、有所欲求的时候,委婉而言。

这几招使得曾国藩在朝廷对他任用又怀疑、支持又削弱的夹缝中稳住脚跟,并频得实惠,步步高升。

在提倡开办洋务上,曾国藩也体现了自己的分寸感。

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些人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自省,另一些人则被吓破了胆,急着要做个“顺民”了。但是,一些觉悟的先进思想者开始开眼看世界了,他们中有魏源,有林则徐。曾国藩则是真正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落到实处的先行者。

面对诸多的不平等条约,议和就会背上卖国贼的罪名,被人唾骂;主战又没有能力抗衡,也不是长久之计。“落后就要挨打”的客观现实,让很多人开始无所适从,既抗拒、看不起西洋人,又害怕西洋人,因而变得很失态。而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曾国藩那样,既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又不失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当年筹建海军之初,由于英国人企图趁机控制舰队,拒交舰队指挥权,曾国藩为此断然迫使清朝政府退船,宣布谈判破裂。在“记大德忘小怨”的记和忘之间,曾国藩不仅有分寸,而且相当有原则。

这个分寸感也展现了曾国藩的心胸和气度,以及远见卓识。曾国藩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洞若观火的人物。他清楚地看到西方文化对中国人和中国历史演变的意味——不是互害,而是互补的。他同样清楚地看到,西方列强虽然企图在中国攫取他们的利益,但他们并不想灭掉中国,也灭不掉中国。为此,曾国藩把握的度就是,不要计较西方列强在中国如何获利,重要的是学习他人之长以补自身之缺。如果因为不想让西方列强获利而闭关自守,杜绝“师夷智”的可能,那就是自甘落后自取灭亡。只有立足于“师夷智”以补足自己,即便以让西方列强获利为代价,从长远来看也是合算的。

曾国藩的这个“度”的把握,即便用今天商业文明的生意眼光来看,也是明智的,即便就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也是很有高度的认识。

杨修纵有过人才华,但不懂得把握做人的度,结果处处恃才傲物,把握有他生杀大权的曹操也不放在眼里,最后招致杀身之祸;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为了美谈,但是成年后为官的孔融却因为自己的强出头而招致了杀身之祸……这些都是不懂得把握度的原因。

在现代社会,当然不存在封建社会那种“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情形。但是,一个人恃才傲物,不懂得收敛锋芒,总是会给自己招来祸端的。

老子有名言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得再多,说来说去,不如守住一个“中”字。而这个“中”字,就是最佳的“度”。

总之,过犹不及,不足也不行。只有把握一个“度”字,体会好一个“中”字,才是拥有大智慧,才是在凶险中处之泰然的护身之道,才能做成大事业。

势不使尽,贵而不骄

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是不会沉迷于眼前的富贵的。他们会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势不使尽、富而不骄,追求到更加稳固和长久的人生辉煌。

明白了中庸处世的道理,就明白了做事不能走极端,而应该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限度,就是标准,以此为参照,可以知不足。一旦过了,就像容器里的水,只会溢出来。树上的果子熟透了就会自己落下来,结果遍体鳞伤,而那些还没有熟透的则可以稳坐枝头。

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上不可将自己“逼”入“绝境”。这个所谓的“绝境”,就是过度。既不能在失败中呆得太久,太久了就会被同化掉,也不能在成功时过分炫耀,而将荣耀享用殆尽。所谓“否极泰来”,就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件事情发展到了极致,就必然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

曾国藩一生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教育子女,都以中庸处之,也深得好处。在官场上,有才不能不露,但是也不能尽露。有才不露就会错过一展才华的机会,而有才尽露则有炫耀之嫌,弄不好会落得个“枪打出头鸟”的下场。曾国藩深谙此道。在得意时,他一直强调“势不使尽”“弓不拉满”,可见他非常懂得处世的圆融之理。

在“势不使尽”上,曾国藩大功告成之时果断裁撤湘军,非常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可以想见,如果当时他凭借自己的超高功绩,以及手握的重兵,坚决抵制朝廷裁撤湘军的举措,或许可以保住湘军,但是势必激起朝廷的更大反感,逼着朝廷使出全力除之而后快。这,只会加速自己的衰败。而他主动裁撤湘军,既保住了淮军,也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和功绩,为自己的善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成就了自己“圣人”的美誉。

曾国藩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官宦之家发现:大多数的官宦之家基本上经历一代后就衰落了,有的甚至彻底衰败了。但同时他也发现,一个虽很富有,但却很低调的商贾之家却可以延续三四代,简朴的耕读之家可以延续五六代,而如果是孝道之家,还可能延续八代到十代。这个研究发现让曾国藩惊出了一身冷汗,由此,他教导自己的子女,同时也是自己坚决地做到不过早享受荣耀。他深知一人得道,仙及鸡犬的事情,他说:“做官的人总是比一般的人有更大的权力,而且,如果你的官足够大,那就会有些事情你没有想到,但是已经有人替你想到了。家人也会跟着你尊贵、风光起来,家人说话也会变得有分量,做事情就会有很多的方便之处。所以,做官的人就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谨慎,对自己家人的行为也要高度注意。”

曾国藩以身作则,为下属和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曾国藩在被提拔为三品大员后,按朝廷的规定,要把蓝呢轿换成绿呢轿,同时护轿的人也要再增加两个,而且还要配备引路官和戈什哈。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几乎所有官场中人都在享受着这份荣耀,但是曾国藩不这么做,坚持还用原来的蓝呢轿,引路官和扶轿的人也都省了,只是增加了两名戈什哈做护卫。

曾国藩这么做是秉承了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中庸处世,势不使尽、贵而不骄。朝廷有规定,四品以下的官员在路上遇到绿呢轿是要停下来让路的。否则,绿呢轿的护卫有权利上去将不开眼的官员直接从轿子上拉下来。不但如此,还可以上交吏部按违制治罪。曾国藩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不想如此招摇,所以,坚持还坐自己的蓝呢轿,保持其低调的本色。

后来,曾国藩又高升至二品,按朝廷的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就可以乘八人抬的八抬大轿了。后来任湖广总督的官文还特地为他荐举了四名轿夫,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曾国藩知道,虽然是朝廷的规定,但是太招摇了,对自己不会有任何好处,相反还会埋下祸根。曾国藩也常常教导子女,要求他们也不可享用这样的荣耀,并多次向子女讲述过分招摇必然会招致祸端的道理,所以,曾家的孩子一直都坚持低调。

曾国藩还一直坚守节俭的持家之道。曾国藩做官几十年,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生活非常俭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

曾国藩曾反复告诫曾家后代,一定要一边种地,一边读书,以保持先人的老传统,千万不要沾染半点官场习气。他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或许还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他曾对儿子约法三章:不许坐轿,不许使唤奴婢做取水添茶的事情;拾柴收粪之类的事情,必须一件一件去做;插秧除草之类的事情,必须一件一件去学。这样才能避免骄奢淫逸。

曾国藩说:“家败,离不得个‘奢’字。”所以,他不愿意子孙后代做大官,只想他们成为读书明理的正人君子。曾国藩之所以不愿子孙后代做大官,是因为他看到了荣华富贵是暂时的,阅尽了盛极而衰后的艰难、悲惨和世态炎凉。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过长期的困顿、拼搏,终于挤入所谓富人的行列;一朝翻身走上位高权重的职位……于是,便一反常态开始“暴发”,放弃了之前信守的原则和做人的底线,成了典型的“暴发户”。他们以为这样的享受是天经地义的,殊不知,失掉了做人的原则和底线,他们其实已经打开了地狱的门,正在向更深处走去。

人们的拼搏、奋斗,就是为了营造更好的生活,但是,更好的生活不是穷奢极欲。所以,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是不会沉迷于眼前的富贵的,因为他知道,那不过是眼前的浮云罢了,一阵风就会刮得干干净净。他们会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势不使尽、富而不骄,追求到更加稳固和长久的人生辉煌。

同类推荐
  • 20几岁的竞争力

    20几岁的竞争力

    一个人没有专长很难成功,但除了专业能力,成功还要很多配合的条件,而是否具备竞争力是成功的关键。对于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是否具有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力和执行力则是个人竞争力强弱的关键。本书从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力和执行力三个角度,重点阐述了20几岁的年轻人在初入职场时可能陷入的误区和应该采取的正确的心态和做法等,从而在人际沟通中游刃有余,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学习,能够轻松完成上司交代的任务等。
  • 井中的天

    井中的天

    本书包括“悟性如光”、“人生境界”、“欲望陷阱”、“成功路标”、“一路花香”、“现代语言”、“见微知著”、“爱暖心扉”八部分。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它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 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本书内容包括: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是职业规划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是职场印象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是口碑指数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是良好人缘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是贵人资源等。
  •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生存智慧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生存智慧

    “职场处处皆学问”,要想你的职场之路走得更顺畅,你就要懂得职场生存的智慧。掌握职场生存的智慧,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了解如何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同学、亲人、陌生人等周围最常见的人相处,懂得如何洞察他们的内心,并自信自如地与之交往,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职场中的赢家。
热门推荐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本书是一部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展示汉水流域历史渊源,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民俗风情,景观胜迹的富有资料性、可读性的文化著作,更是一部描写中国水利工程命运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厚重、阔大的作品。
  • 奇男子之绝世狐仙

    奇男子之绝世狐仙

    他不过是一只无忧无虑的小白狐,生活在这与世无争的谷中!谷中鸟语花香,他却只能逃离,沦落成别人的宠物。他生下就被世间所不容,却成为继承了一代奇男子禹皇的传承。都说人妖不能共存,他却身居人妖两族的血脉!人性的险恶,世道的不平,他只想做一只娘亲膝下的小狐狸。
  • 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生活

    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生活

    生活中,多数人总是嚷着“没时间”,却从来未曾想过“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生活》,带给你最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也是开启你美好生活的金钥匙。想过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人生,你,想好了吗?
  • 新冰冻的世界

    新冰冻的世界

    未来的末世,我们该何去何从?冰冻的世界,冰冻的人心!
  • 一见倾心之你是我余生唯一的光

    一见倾心之你是我余生唯一的光

    12岁的秦倾心对司厉琛一见倾心了?22岁的秦倾心如愿以偿的嫁给了司厉琛,本以为这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暗恋,不曾想原来你也暗恋了我10年!!!25岁的司厉琛你好,我是22岁的秦倾心,余生多指教啦~
  • 通天神魂

    通天神魂

    体内暗藏顶级神魂,却被人视作观魂废物。所有魂法皆可无师自通,却每每遭人嘲笑。不求所有人认可我,但让我的实力使所有人感受害怕。我不是一个嗜杀的恶魔,但我是一个为了朋友,亲人,敢屠戮一方世界的疯子。等级;一阶引魂师,一段炼魂师,一品铸魂师后面的等级我会慢慢更新
  • 我的人生能回档

    我的人生能回档

    漫漫人生路。总有那么一件事,或者几件事,是在你日后每每回想起来时,都懊悔的捶胸顿足,或者责备自己:“当时为什么不那样做……”如果时间能够重来一次,你能不能把握住机会,让你的人生真正无悔呢?我不知道。因为人生不是游戏,无法回到“存档点”。步修,一个没钱没权没势的普通少年,却意外获得了“回档”的能力。且看他会如何使用这种能力,让人生真正变得无悔吧!
  • 暗黑魔导师

    暗黑魔导师

    世界上本没有光,只有有了暗,光才有意义;世界上本没有对,只有有了错,对才有意义;世界上本没有神,只有有了人,神才有意义。一场延续数万年的仇恨,一个被逼上复仇之路的人,一个他的敌人和他的朋友同样可怕的,背负着无尽宿命的人。神器,隐藏着世界中最可怕的秘密。
  • 绝色小蛮

    绝色小蛮

    她是异世的杀手,重生于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苏州。一只皮猴,随意折腾着江湖上的所有!爱饮桃花酒,爱做绝世神偷,她说:“江湖上的好东西,必须统统归我所有!”青梅竹马的哥哥美若神仙姐姐,言道:“除了闯祸,小蛮呀,你还会什么?”神兵山庄的少主狼若明月,他说:“遇见你之前,我不知心动是什么”湖畔的杀手,剑冷心热:“你是我今生的劫数!”上一代的恩怨,这一世的江湖,仗剑离歌……
  • 天尘冥

    天尘冥

    他,是临界的界皇子,是受百姓们爱戴的皇子,是南安国的武林盟主,是受武林中人钦佩的盟主,是耐世剑的主人,是让耐世剑百里挑一的主人,是邪瞳的拥有者,是具有皇室血统的邪瞳拥有者,是为了自己身边的人默默无私奉献的人,是哪怕牺牲也会为了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是武艺高强,却愿为自己女人平凡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