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49900000034

第34章 封王受赏喜归国 惜别欢宴话情真

第三十三回封王受赏喜归国惜别欢宴话情真

回前词《淡黄柳》

喜受封赏,灭秦功绩丰。数年征战险成功。论起尽为英雄,统帅着万千军兵。今荣归,王候自声隆。纷庆贺,摆宴匆。珍宝贵物携带归都。故里乡邻,自当翘首,凯旋顿显威风。

话说项羽纵兵抢掠咸阳,将秦皇宫及其它库府财宝珍玩,一股脑的搜刮罄尽,然后肆行焚灭,意图毁弃秦朝都城,不使之再能复兴,乃怀仇报复之心作怪,也是其性情暴虐的具体表现。却不顾万千民众辛劳的成果,其中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匠心艺术的结晶,是中华最高建筑成就的体现,或都是民脂民膏所汇聚而成,集中了无数民众的心血和汗水,方才建成了举世无双的宫殿园林。此暴行逆举曾震惊国内,也是史无前例的空前浩劫,将我国达到的辉煌顶峰,尽行毁灭殆尽,真是让人扼腕叹息,不堪回首。不仅如此,还派兵挖掘秦皇陵墓,也真是残暴无道至极,也是前无先例的教训和警示,竟给如何处置胜利品,给上了痛惜的一课,为后辈世人应接受的教训。

与此同时,也面对着灭秦之后,当如何重新建立社会格局的急迫问题。因秦为统一的大帝国,是否还要继续四海归一,又该如何统治,当时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遵循。又因秦朝统治时间太短,总共不过十四五年,且实行暴政治国的败策,并未充分体现出,统一治理的优势和益处,只是看到了其不完美的弊端,需要长时期的实践才可证明。而这些推翻秦朝统治的胜利者,绝大多数为底层民众,并非有识的社会精英,就连曾当过魏国县令的张耳,或是秦时的底层官将,也是知之不详,难有良策可循,对国家治理的概念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情,大多数人还是主张裂土分封,沿用老祖宗的办法,再回到分裂为多国的旧道上去,所以在论功封赏时,便都盼望得到王侯之封,同老祖宗一样,再返回到从前的模样,其实为社会的倒退。

虽然如此,众人并不知有何不妥,于是便欲将原七国疆土,分给那些被封王爷,还不如七国时期集中,但却是那打江山有功人的心愿。所以在相议分封时,却要立十九个国,竟封了十八个王爷,下面还有丞相候爷等,可说是欲使那些有功之将,都能皆大欢喜,相待久安。却没想到事与愿违,随后发生的混乱之状,根本不是众所期望的结果,这也是后来被实践证明的,不统一便会天下永无宁日,又返回到了战国时代的,仍混战不休的局面。当受到了惨痛教训,看到此路再也行不通时,方才使大家醒悟过来,后来的“汉承秦制”,也是这种适应社会变革的结果。便是顺合历史潮流的有力证明,即为封建社会的初始。这些都为后话。

再说当时商议过后,项羽又与范曾项伯等人合计,自是定决分封之意,依照他平日的脾性,不好啰嗦行事,且喜独断专行。也不再听其它人意见,来了个快刀斩乱麻,就要宣布分封结果。在这之前,张耳早就将此消息透露给了张良,后又在项伯处得到了证实,于是告知沛公。刘邦听说将其遣封到西蜀为王,不禁大怒道:“项羽无礼!难道竟敢背约吗?我愿与他决一死战,也要出这口恶气!”其身边众将都愤愤不平,曹参樊哙周勃灌婴等将,也是摩拳擦掌,就要率军去与项羽拼命。这时萧何进谏道:“不可!不可!蜀地虽险,总可求生,不至速死!”刘邦愤怒道:“难道去攻项羽,便至速死么?”也是不大相信自己会战败身亡。

萧何忙道:“彼众我寡,强弱自分,战之必败,怎能不死?古时汤武还曾服事桀纣,无非因时机未到,公应能屈能伸,才会后来居上。今日先据巴蜀之地,然后爱民亲众,礼贤下士,养精蓄锐,暗储粮草,打造兵器,训练士卒,然后还定三秦,再图天下,也未为迟哩!”刘邦听后,也觉有理,怒气稍平。因此转脸问张良,张良也表示赞同此说法,进而说道:“要占据蜀地为后方根基,还当求封汉中之地,才不至坐困蜀中,因其在秦岭南面,是个极好的进兵出山之地。”刘邦便问道:“怎样才能获得此地,当用何策呢?”张良便道:“此事还需项伯张耳帮忙,说服项羽给予,方才能接受蜀王之封!若能成功,自有妙计可谋。”刘邦当然应承。于是取出些金银珠宝,派人暗赠项伯,求其活动说情,请将汉中地分给沛公,张耳也从中出谋划策,暗地相助说合。言道若只封蜀地,恐沛公会不满争竞,要再给增加汉中地,便可称为汉王,其不好再说别话。此言实为诳语,竟将项羽说动,便将汉中地加给了刘邦,并改封为“汉王”。这也是为了息事宁人,能实现自己的目的,却不知其中暗藏的玄机。

于是,项羽便颁发分封诸王的任命,具体列记如下:沛公刘邦封为“汉王”,得蜀地汉中地,定都城为“南郑”。秦降将章邯封为“雍王”,得咸阳以西地,定都城为“废邱”。司马欣封为“塞王”,得咸阳以东地,定都城为“栎阳”。董翳封为“翟王”,得上郡地,定都城为“高奴”。赵丞相将军张耳,被封为“恒山王”,也有叫作“中山王”的,但后人蔡东藩在前汉演义书中,写作是“常山王”,恐与历史不符,因常山之说为避讳汉文帝名讳所改,之前并无此地名叫法,特此说明。得赵国故地,也就是太行山东西之地,定都城为“襄城”,也就是现在的邢台市。赵王歇遣徙代地,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北面的代县,秦时也称为代郡,仍号称为“赵王”,定都城为“代郡城”。赵将申阳被封为“河南王”,得河南地,也就是现在洛阳郑州之地域内,定都城为“洛阳”。赵将司马印被封为“殷王”,得河内地,就是今日河南省北部地方,定都城为“朝歌”,就是如今的河南淇县。这两王均为赵国张耳属将,也是由张耳出力,褒举得到封王,无不深怀感激。

其它王封顺列为,魏王豹遣徙封河东地,号为“西魏王”,得今开封周边地,定都城为“平阳”。楚将英布封为“九江王”,得江南地,就是如今的江西省地方,定都城为“浔阳”,也就是如今江西省九江市,也有说或在江北某地。楚柱国共敖封为“临江王”,得地为现在江苏南地,定都城为“江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燕王韩广遣封辽东,改号为“辽东王”,得辽东地,也就是如今的辽宁省地方,定都城“无终”。燕将臧荼曾率军救赵,且随项羽入关,被封为“燕王”,得燕原关内故地,定都城为“蓟城”,也就是从前的燕京,如今北京附近。番君吴芮为英布岳丈,曾率军随项羽入关有功,被封为“衡山王”,得今湖南地,定都城为“邾城”。齐王田市遣封胶东,封为“胶东王”,得胶东地,现在山东省东部地方,定都城为“即墨”。齐将田都从楚救赵,随军入关,封为“齐王”,得齐国故地,定都城为“临淄”。齐将田安是古齐王建的孙子,攻下济北数城,引兵降楚。被封为“济北王”,得济南北面地,定都城为“博阳”。韩王成封号如旧,得南阳郡旧地,定都城仍为“阳翟”。

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大有主宰天下之意,据有梁楚九郡之地。当时秦朝据有天下,分设了三十六郡。其实秦灭之时,全国各地起义军征战之地,只涉及了如今的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十余省份。其中心大战之地,也不过为如今的江苏河南河北山东,还有山西陕西等六省之地,即所谓“中原逐鹿”之说,不过是在黄河两岸展开的,也是在这里结束的。至于南方的数省,并未发生多少激烈征战,只是推翻或脱离了秦朝统治。尤其是岭南的广东广西福建贵州等省,那时还是由秦朝所派军伍管辖,也是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征服了岭南之地,建立起三个郡治,此时并未参加中原之战。到后来才独自建立了“南越国”,其开国之人便是赵佗,碰巧的是那赵佗却是北地人,其家乡便在中山国所筑的东垣城附近,如今的石家庄市区内。可巧的是这恒山王,也为后来的赵王张耳,死后却在此地建陵,距赵佗家村赵陵铺,不过十里之遥,只是两千多年后才知道,也真是个历史奇事,此为后话。

再说这西楚霸王项羽,分封的这十八个王爷,其中有六个与赵相张耳有关。这就是赵王歇,本为其所立,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印,均为其部下将军,张耳虽被封为恒山王,实际得到了赵国的故地。还有燕王臧荼,辽东王韩广,也曾是赵军分裂出去的,原属也为张耳部下将军,只是其恨韩广自立燕王,还曾囚困过原赵王武臣,才有意进行惩罚,被遣徙到了辽东。后竟被其部将新燕王臧荼所杀,也是一种报应,或是张耳刻意安排,史书未写明,只是猜测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章邯等人曾提及陈余的功劳,项羽因其作壁上观和未从军入关,本不想给予封赏,却征求张耳意见。张耳不愧仁者,却想给予安慰,便在自己所封赵地,东边的南皮县地方,就是如今沧州市附近,划归三县之地给陈余管辖,并让封其为“南皮侯”,作为对自己门生的补偿。至此赵国君臣有六位得到王封,外加一个侯爷,占到封王总数三分之一,地域也有河北山西辽宁及河南半个省,约占当时国土的三分之一,可见张耳当时的势力威望之盛,除项羽占据首位,恐怕就要数张耳了。

这正是:众将率军赴战场,对阵杀敌死命扛。灭秦胜者怀喜悦,朝思暮想盼封王。一朝颁下奖赏令,十八王爷如愿偿!谁晓暗伏危险情,悲欢交映难辉煌。

在以义帝名义,颁发了封赏旨命后,在咸阳的各军将都皆大欢喜,于是便都摆宴欢庆,犒赏部下军将,以庆贺喜得王封。项羽将所搜缴的秦朝资物,分了约一半出来,奖赏给各路军将,以资赏赐各自部下,也是有多有少,有亲有疏,有薄有厚,随意而为。各军将惧其虎威,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生怕他心生怒意,生命前途不保,所以只能道谢说好,忍气吞声接受罢了。张耳所率的赵军,由于人数众多,他凭威望声誉,又有多层友情关联,自然不会吃亏,还有各友军将领奉送的礼品,也是颇为丰富。于是,他也将分得的财宝物资钱财等,拿出一半奖赏给有功将臣,再让他们去奖赏将尉军卒,也是皆大欢喜。

这样乱糟糟的忙了几日,各军便都准备东返回国去,军营也是忙着做整理准备,却都发现装运物品的车辆驮马不足,只靠人背肩扛很不方便行走,确实有些遭难。后来知道了赵军营中,囤积着很多抢来的车马用具,却还富余不少,便都前来求援,但那管理将士却说,此事不敢作主,因为张耳王爷有令,只有他才有权定夺。于是各国军帅王爷,不得不到亲自到赵营,找张耳求助,就连楚军也不例外,车马驮驴顿时成了抢手货。此时张耳正在军营中,等着那些求援者上门呢!若遇有需用者,必须以物换取,或是用钱购买,而且要价不低,否则不能白给,弄得各军没有办法可想。这也是张耳精于算计,事先就想到的,除了自用之外,便提前囤积下来,等到各军都要用时,却很难再找到了,这才翻然醒悟过来,也只好用钱物换取,不然就难带走重物,或只得换给赵军完事。

这样一来,赵军又得了不少钱财和重物,张耳手下的将臣方才明白,初始让他们到远地,多抢夺些车马驮驴,原来就是这个目的,都不得不佩服,这丞相实在聪明睿智。这时汉王刘邦,虽然也在楚营见过,还面谈过几次,却是都忙公事,难得有心情开心叙谈。等到了要各自离开,奔返旧地和启程赴任前夕,刘邦便带了萧何张良樊哙曹参等将,前来赵营拜访张耳,也是临行告别之意。张耳自是摆宴接待,叫来申阳陪客同坐,席上吃喝谈论甚欢,却都无拘无束,与那鸿门宴却大相径庭。只见刘邦说道:“多年不见恩公,时时思念难忘,想当年在您手下干事,却也真长些本事,便学会了与那官衙中人交往,这不萧何诸君都来看望您,还想不到这张良君,真乃奇才不假,看来恩公识人,却非一般呐!真是令人钦佩。”说完给张耳敬酒。

张耳便道:“那时我们都很年轻,虽然我当县令,也是愿意结交天下英贤,这是从恩师信陵君身上学到,只是承继些毛皮而已。我当时抱负虽有,可也没有什么宏望,只是喜交友人,所以能收纳汝与樊哙,本想教给你们些干事的本领,就能在外面混口饭吃,不至挨饿受冻罢了。谁能想到会有今日哩!汝的本事要远超我喽!”说完竟哈哈大笑起来。刘邦忙道:“岂敢在恩公面前托大,我这点本事,也是恩公所赐,就是再有作为,也不敢盖过师尊呀!”说完拱手拜谢。这时萧何道:“王爷贤名广播海内,如雷贯耳,何也曾想慕名求见,可总是事务缠身,不得机会拜望!直到如今,才在这军营中拜见,可真为憾事呐!请受萧何一拜!”说完站起深施一礼,也是显得崇拜有加。

这时张良站起拜谢道:“恩公举荐良认识汉王,极得赏识,才来到身边辅助,真得感谢恩公栽培!”说完也深施一礼。张耳忙还礼,遂笑道:“我俩交往,实要感谢我那恩公老县令呀!若说对汝有些帮助还可,对人说为师尊,却是不合实情,我们还是以兄弟相称为宜。吾在此透露点内情,就是我尊师信陵君,在临终前嘱咐我,要替他寻找天下奇才,继承其兵道策谋之技,我就知自己不为能者之才。所以悉心寻找,终于如师所愿,竟找到您这等奇才,学之能懂,不教自通,超越常人,钦佩之至呀!也算完成了师嘱之任,心中无比高兴啊!为不埋没汝的才华,才荐举给汉王,要想做成大事,没有您的辅佐不成呀!汉王没有轻慢对待吧?”刘邦忙道:“恩公荐举,敢不从命!股肱能者,岂可轻待!君在我身边如师,随时可请教疑难,屡出奇谋,帮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愧是当世奇才!须臾不可轻离呀!”说的对张良赞赏不已。

张耳便道:“汉王如今要远离赴蜀,张君必想跟随前往,我料那项王范增定会设谋,决不想让你如愿!当有所谋划才好哇!”张良刘邦等一听,不禁也是一激灵,实没想到真还有此忧虑,确实佩服张耳想的深透,不愧为文武韬略之能者。于是张良点头道:“吾自当设法对付,还要感谢恩公提醒,点播迷津,不愧为恩师长者啊!”张耳即笑道:“看看!又来了!刚才我还说当友人相称,怎么就忘了呢?”张良忙道:“在恩公家浸润数月,不胜感念,恩义至深,心随口出,不必计较,这恐怕是习惯难改喽!”说的大伙都笑了起来。

随后大家又举杯共敬张耳,接着开怀畅饮,有说有笑,十分畅快。说了些巨鹿大战之情,生死拼杀,舍命保得城垣不破,确是惊险万分,也都唏嘘慨叹。张耳看到樊哙,如今更为英武,不禁羡称道:“樊哙随汉王,忠勇可嘉!吾听项伯说,那日鸿门宴中,汝独闯帅帐,不避生死,英雄虎胆,震惊四座,实在令人钦佩!还敢面对项王,喝酒吃肉,谈笑自如,真给汉王撑颜面呀!不似我那挚友,号称刎颈之交,却在生死关头,不敢稍动,作壁上观,贻笑后人!如今又离我而去,也真算一种悲哀啊!”说得有些伤心起来。樊哙便道:“恩公不必伤感!我当时也是情急之下,哪顾生死存亡!闯帐逞雄,身入虎穴,只想救出汉王兄弟,其它并未多想!管他项羽何人,都不在我眼中!”说完还豪爽的放声大笑,大家不禁交口称赞。

这时刘邦却愤然道:“那陈余无义,惧战怕死,还不服训责,要在我这里,定然斩首不贷!还是恩公仁德贤义,本不该封赏此人,却还说情封侯,又从自己国土中,拨出三县之地,给予赏赐。真是做到了仁至义尽,那陈余难道不觉脸红吗?”说得大伙都点头道是。张耳便道:“毕竟陈余跟随我这么多年,躲藏追捕,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感情至深。虽做的此事有些失义,可也确有辛劳相助,功不可没,未铸大错,瑕不掩瑜,还得给些抚慰才是!就看他能否领这情呀?说不定还怀忿抱怨,却也难办!”说得大伙点头说是。

接着又说了些申阳率军征战之情,还有司马印西进之事,也是有所了解,自然更加明了。刘邦便看着张耳道:“恩公如今身体健壮,也快年近五十了吧?”张耳笑道:“人生在世,如白马过隙,吾今已虚五十岁,这不已到暮年,鬓上添雪,白发顿生,也真快老喽!但雄心尚在。”说完大笑不止。宴罢散席后,刘邦对张耳道:“我来向恩公告别,还有一事相求!”张耳随即道:“我知你要办何事,看咱俩能否想到一块去!知你西去,路途遥远,我给你备下点礼物相送,定为你所急需。”说着便招呼一人入帐,刘邦看竟是个熟人。

这正是:获胜回返各整军,

珍宝财资赏功臣。

欢宴告别情谊事,

难于启齿相求人。

欣饮叙谈无拘束,

感恩戴德语境深。

智士早料上门意,

借机释怨结友真。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囚唐

    囚唐

    唐,武德九年,长安。一名富商在烟花之地遇害,负责调查此案的八品县尉闫不度一路追查,发现凶手与秦王李世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闫不度怎么也想不到,他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竟促成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终于夺得天下……他更想不到的是,查案过程中救起的一名少年,竟来自公元2277年。身为大唐本土居民,闫不度该如何与穿越者相处?又如何协助穿越者完成从千年以后带来的艰巨任务……
  • 汉末人皇

    汉末人皇

    姬宸为执行国家最高任务闯入禁忌之地。事后意外被时光漩涡吞噬,穿越到汉末真定。在穿越中变成了少年模样,淬出了先天之体。为百姓生活安康和华夏荣耀永恒遂立志成皇。他凭借:军民一家建立身之地;神兵宝马展战神之姿;历史先知招良才猛将;诗词音乐得美人之袭;才女娇妾开风流之始;依法治国定万世之基;社会保障宣慈善之德;义务教育传圣贤之书;开发海洋统世界之民;十年浴血铸人皇之尊。
  • 厾凫王朝

    厾凫王朝

    一部另类帝王史,一部另类兴衰史,一部另类朝代史
  • 武道三国

    武道三国

    这是一位小小政委,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张鲁搞风搞雨的故事。ps:这是低武三国。
  • 三国之群雄

    三国之群雄

    一个三国应该是怎么样的?每个人的三国梦都不一样,我在这里,做着我的三国梦。
热门推荐
  • 崩坏的体系

    崩坏的体系

    九尾狐,法老王,天使等竞争者为成为最终的胜者。相互算计,并且不择手段。德古拉,冰雪女皇,美杜莎等局外人也纷纷参与,原本就错综复杂的个个体系之间更是明枪暗斗,互相夺取利益,掀起一个又一个战争的大浪潮。
  • 轮回逍遥武圣

    轮回逍遥武圣

    他本是一名宅男,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穿越到了轮回空间,故事由此开始。不断穿入不同世界,历经诸多世界后,他心中迷茫。主神真的只是在培养强者吗?还是……读者QQ群:6014534欢迎来水
  • 穿越之痴心绝爱

    穿越之痴心绝爱

    《忆风月王朝》630年暴君名,忆晨!每天风花雪月醉生梦死。不知百姓疾苦,奸臣当道残害忠良。史官李相如,因如实记载他的恶行,而被视为眼中钉,历代先皇有令史官杀不得,因此得祸,逼李相如的女儿,李水仙’嫁给四个儿子的其中一个,可是四个都非正常人啊。大皇子月御君,跟忆晨一样,花天就地、夜夜新郎。二皇子月邪轩,长得非男非女十分妖媚,听说他喜欢男人,是个断袖之癖。三皇子月心竹,是个痴儿,母妃被怀疑跟别人有染。暴君不相信他是自己的皇子,被他踢下楼梯,从此不再是常人。四皇子月绝灵,战功累累,是个传奇人物,却在一次行军中,遭到埋伏,身中数十刀,关键地方也给伤到了。太医估计‘能不能有子嗣,几率也是微乎其微啊。李水仙,因去寺庙烧香拜佛被劫,被暗夜所救,此生非君不嫁。听闻要赐婚给非常人的皇子,便自杀了,刚好现代的我穿越到灵堂,和去世的水仙长得极像,李相如思女心切要我做他的女儿。而后在暴君的強迫下,逼我代嫁。
  • 在最难过时候的你

    在最难过时候的你

    突然想做一个自传,书写自己的故事。如果没有你,我又该如何去欣赏自己的人生
  • 宠物小精灵之智的穿越

    宠物小精灵之智的穿越

    小精灵迷们嗨起来,这是宝宝第一次写文!!!
  • 江湖之清风皓月

    江湖之清风皓月

    女主是神医谷弟子,因为一场袭击映月山庄庄主重伤,被谷主派去诊治,在繁复多彩的江湖路上重遇故人,也遇到了注定要纠缠一世的良人,情节轻松温馨。女主沉静如水,理智聪慧,不白莲;男主强大,温柔,仁善,对感情如一,其他配角也很讨喜,很出色,欢迎大家入坑。
  • 英雄传说

    英雄传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这本《英雄传说》收录的就是微型小说,由刘建超所写,共收小说74篇,包括:《奎叔的人生格言》、《外交官》、《孩子,咱有钱》等。
  • 圣仙至尊

    圣仙至尊

    厚德大陆,一个被圣人创造的世界,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浩瀚。柳青,一个刚出生就差点被天劫劈死而且不断引来天劫的人,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踏灭天劫,成为圣仙至尊。掌皇权万古永祚。逆天路直上九天。战征途四方踏灭。通圣仙道法至尊。
  • 龙神武尊

    龙神武尊

    武修之路,意在不屈,战仇敌,破生死,逍遥天下。少年展晨,魂穿九天,得逆天功法,身化天龙,名动四方。千年巨擘,万古妖孽,绝世天才,任你千般变化,万般玄术,只问一句:何人敢与我一战?只凭手中三尺青锋,血染衣襟,脚踏天骄无数,情动了多少倾国美人……
  • 情字为刃

    情字为刃

    情是最快最狠的刃,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无论是杀人还是杀己。她做过千娇万贵的世家小姐,她亦做过骇人听闻的冷面杀手,她还做过温柔如水的单亲妈妈……她有很多身份,又有很多面孔。只是,无论秦凉走到哪里,变成了谁,是怎样心性,都是萧先生唯一的软肋,是萧先生此生唯一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