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31700000031

第31章 干校生活

2008年,我回江西时特意到干校旧址去了一趟,看看曾经待过的地方,也算是一种怀旧。人到老年特别容易怀旧,即使对很多人来说,干校不是值得怀念的地方,不过我具有另一种感情,因为我是江西人,我的家乡离余江不远。因此我对干校多了一层情感,这就是家乡的情感。

从鹰潭坐小车到刘家站干校,是一条直达的马路,很快就到。原来干校自己修建的一排排红石房子仍然存在,只有几家住户,其他的都已空无一人。有一家住房门口站着一个老人,比我如今的年龄还小点。原来住满干校人员的工地住房,热热闹闹,人来人往,现在显得那样寂寞和冷清。房子新建时是那样光鲜,一排排像队列整齐的士兵,现在一眼望去,显得那样苍老破旧。原来有名的水晶宫,突然变得那样矮小,变成堆积东西的仓库。人是容易怀旧的,即使看到的是残破景象,仍然有一种亲切感。农民有不少自己盖有新房子,已经看不上这些红砖薄瓦只有一层的单间住房。这一排排住房在凛冽的寒风和夏日的酷暑下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它在风化中逐渐老去,随同时代变化而为历史所遗忘。

我在干校三年,第一批去,最后一批离开,对干校生活有些感情。不同的人,由于境遇和经历不同,对干校生活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是带着一些历史包袱甚至“帽子”下去的;有的人在干校清查“五一六”运动中遭受无情打击,自然觉得干校生活不堪回首。清查运动是很猛烈的,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经济系一位姓陈的教员就是因为清查而在蚊帐内割腕自杀。一声不吭,这要多大的必死决心。我的一些好朋友也被逼承认是“五一六”分子,上台坦白,现身说法,号召执迷不悟者猛回头。后来证明,“五一六”纯属子虚乌有,捕风捉影。

还好,我很平安。什么审查、清理都与我无关,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下放教员。我很习惯那里的生活,因为我就是附近人。余江与我们是邻县,虽然离家近二十年,可自小的生活环境使我能很快适应。况且,我的姐妹们都在江西,难得有这个机会能经常见面。我妻子和孩子没有下去,妻子留在工厂劳动,我没有后顾之忧。三年干校,我留下的愉快回忆远多于埋怨。

开始到干校,我们第一批都住在工地,我们住在艾家的一座戏台似的楼上。人挨人,铺挨铺,能住下就行。我被分配在木工房,我哪里能干木工,这是技术活,一位姓于的师傅用电锯锯木头,我打下手,递个东西。后来,我也跟着师傅上房钉檩条,铺油毡,爬上爬下。其实我根本不会钉、不会铺,笨手笨脚,气得师傅骂我:读书读蠢了。确实,干这个行当,我怎能不蠢呢?孔子的学生樊迟请学圃、学种菜,被孔子骂为小人;这位木工师傅骂我不会劳动,只会读书,是蠢人。一个训斥学生从事体力劳动,是小人;一个训斥我不会体力劳动,是蠢人。指责的原因完全相反,可追求的取向完全不同。这时我才理解,《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同时代的人批评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何谓夫子哉!这完全是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

后来,第二批、第三批人陆续来了,人多了,分成五个连队,各有任务。我们研究所分在五连,和出版社、幼儿园是一个连。连长是幼儿园园长,一位很好的女同志。五连有茶厂,采茶季节要制茶。我分在种菜班。种菜似乎是个轻活,但实际并非如此。吃菜时不知道,自己种菜时才知道,不容易。光施肥就不得了。厕所离菜地有几百米远,江西的木粪桶又重又笨,一挑粪至少有一百五十斤,我使尽吃奶的力气也挑不动。我们班长是幼儿园的采购员,人特好,叫老根,大名是什么我不知道。他很照顾我,知道我力气小,叫我挑半桶。半桶也不轻,我只挑半桶,走路还像醉打山门,踉踉跄跄。不挑粪,种菜秧,看似轻活,弯腰就受不了,别人是躬身,我是蹲着,还是不行,我彻底服输。好在干校并非劳改所,能干就多干,像我不能干就照顾点,没有人会说你。我后来被调到队部办小报,是油印的,两个人,另一位同志的名字已经记不得了。在干校,我还讲过经典著作,课堂是工地大操场,听众我弄不清,反正从工人到干部,到教员可能都有。那个时候,没有参考书,也没有辅导材料,反正讲成什么样就什么样。

最累的劳动是到南昌挖塘泥。不知是哪位领导的主意,要我们把南昌百花洲湖底的塘泥挖起来,运到刘家站干校种水稻。可即使是最贵的稻子,一斤也抵不了一斤塘泥的运价。我们住在一个小学里,冬天天冷,南方经常下雨,我们的衣服从来没有干过,回来就用火烘。塘泥挖起来还要用火车运到刘家站,从刘家站到干校至少有十几里路,用大板车运到稻田里,这可是个硬活。不要说驾辕的要身强力壮,在前面拉套的也不得了。十几里路,一路小跑,现在想起来都觉太“伟大”了。我记得驾辕的是杨瑞森,都管他叫大杨,身高可能有一米八,年轻力壮。我只拉套。一辆车有几个人,跑着拉,我往往变成被车拉着小跑。人家拉套都在前面拉,我拉套落在后面。一趟跑下来,累得臭死。这是我在干校干过的最累的活。石工班比我们更累。打石头,从石山上把一块块红石开出来,然后按尺寸大小要求凿成四四方方长条形的石砖,一天干下来,腰都累得直不起来。现今人民大学的一些著名学者,如伦理学家罗国杰、社会学家郑杭生等,都是石工班的好手。当年他们把一百多斤重的红石,通过搭在地下和高墙上的长长的跳板,抬到已砌高的墙上,旁观的人会替他们担惊受怕,连本地老乡都佩服。这就是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一些不少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老九”们。

累是累点,但我没有干校仿佛是地狱、劳改所的感受。干校附近的农民非常羡慕我们的生活,当地流行一个关于人民大学“五七”干校的顺口溜:“穿得破,吃得好,光着膀子戴手表。”在世代耕田的农民看来,能过上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我们下放劳动,工资照发。每年的探亲假,无论多远,旅费全部报销。也许人民大学的干校宽容些,也许因为我是普通教员,不是“走资派”或什么“分子”,比较自由。每月休假四天,是集中休息。一到休息日,不少人就到离干校二十里地的鹰潭去改善改善。去鹰潭全靠两条腿,早去晚归,算下来来回也有几十里路。当时在我们眼中,鹰潭就是大城市。其实鹰潭不大,只一条正街,两家饭店,一家是鹰潭饭店,另一家是华侨招待所。所谓改善,无非是面条或包子,一个烧泥鳅就美味无比。走得更远能到龙虎山、南昌、庐山。有位著名学者告诉我,他说我到过你老家鄱阳,四天大休,我从刘家站出发到余干,到你们老家鄱阳,再到抚州,然后回干校。我有时会去南昌、丰城。我姐姐下放在南昌郊区向塘大队,大队给了一栋住房,似乎新建不久,有房,有厅,有一间很大的厨房。基本上没有多少劳动,我姐姐养了一大群鸡,只要我去总要炖鸡,农家土鸡的鲜美味,现在想起还会流口水。我妹妹夫妇是医生,从九江回乡当赤脚医生,就在我妹夫家的大队里,赤脚医生受欢迎的程度是现在苦于医患矛盾的大医院永远达不到的。

当然,也许各个干校不同,各个人的情况不同,很难以偏概全。这三年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我想,知识分子一生有个机会干点体力劳动,接触农民或工人有什么不好?我总觉得一个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待着的读书人,尤其是人文社会领域的学者,有机会到农村、工厂体验会有好处。至于不顾老弱残疾,风烛残年举家搬到干校,这种方式不值得赞扬,因为既浪费国家钱财、浪费人才,也耽误研究时间。但对我这样的人,确实有点好处。我至少现在懂得吃饭不易、吃菜也不易。会读书、会舞文弄墨的人并不比能工巧匠、比老于农事的农民聪明多少。只不过条件、机遇各不相同而已。

由此,我想到与我们差不多去干校的同时,还有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前几年,人民大学为77、78级复校的第一届学生入学三十年举行了隆重庆典。不少学生从国外飞来,厅外汽车成行。礼堂里六百来人,不少人是各界精英。我曾为他们讲过课,我应邀参加并发言。他们都是一些“功成名就”的所谓成功人士。面对如论礼堂的满堂欢笑,面对一个个神采飞扬的昔日知青,我感慨良多,曾写下两首诗:

岁月何曾空蹉跎,有汗有泪有折磨。

明珠沙埋终难掩,放眼精英惊满座。

海外归客从天降,轿车排排似长河。

天变地变人亦变,我伸双臂引吭歌。

岁月如水亦如歌,丑鸭现已变天鹅。

共衣推食当年事,久别重逢感慨多。

今日欢会集四海,明朝星散隔山河。

宴罢举杯道珍重,抬头望月心依然。

“**********”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不得人心,不仅使父母为尚未成年的儿女担心,也耽误了不少青少年的青春年华,妨碍他们继续求学。不少返城的知青由于无一技之长,文化水平不高,难以立足,生活困难,境况不佳。这都是问题。可是知青中确实又涌现出不少杰出人才,从政界到文学科学技术界,各个领域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当然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幸运儿。他们有机遇,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奋斗。他们的经历对他们日后事业成功有重要作用。如何全面评价这种两极现象,从上山下乡和插队知青的分化中,我得出一个结论,青年学生适当下乡劳动,接触生活,接触普通民众,对自己的学习和人生发展有利,但过长的没有指望和明确方向的纯粹劳动不能提倡。我招收博士研究生快三十年了,我最有成就的几个学生都当过知青,都有过或长或短的下乡生活经历。他们特别重视学习机遇,如饥似渴,对理论问题的领悟力都比应届生强。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凡事不可太过。“度”,是哲学问题,也是实践问题。青春不能浪费在无目的无指望的劳动中,但有目的有要求地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让学生进行一些劳动,接触下层,了解生活中的艰难,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有益的。这是个教育方针问题,很值得教育者深思。

同类推荐
  •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1

    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此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以其戏谑、夸张的笔法,风行于百度魔兽世界吧和天涯煮酒论史论坛,受到网友追捧,被冠之以“欢乐版红颜史诗”。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热土群英

    热土群英

    本书入编100个人物(含英雄模范群体),主要包括2001至2010年期间中共十六、十七大代表;获省以上表彰的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获省以上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人;受省以上表彰的英雄群体、先进组织;在全市社会各界、各系统、各行业中成绩显著,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在省内外知名度高,对萍乡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士等。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贝多芬的名字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了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梵高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夫人》等作品······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
热门推荐
  • 撩人夫君撞满怀

    撩人夫君撞满怀

    若非群玉山头见,那会瑶台月下逢?撩人夫君,美人碧玉。
  • 第一红颜:只为遇见你

    第一红颜:只为遇见你

    哎……她只不过是报答了一下救命之恩而已,结果竟然成了天魔宫宫主的眼中钉。他要杀她,竟然很“好心”的问她要怎么死。结果她就回答给个痛快。可还是这个人不是说要让她选择怎么死吗?为什么还给她下毒?还说什么第一个月会每隔三天毒发一次,全身会疼痛的像有千万条毒虫撕咬,第二个月会在前一个月的基础上语言能力会慢慢丧失,第三个月再在第二个月的基础上在丧失听力,第四个月在第三个月的基础上再丧失视力,第五个月你就会生不如死的死去……吓!她竟然要死的这么凄惨?为了让自己活下去,她只好考上状元混进“南宫国”的王宫要找那颗可以救她性命的千年灵芝。她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活命而已,并无心卷入南宫国的权力之争啊!渐渐的,她竟然发现那个害她中毒陷入政治和情感纠纷的天魔宫宫主竟然就在她的身边,一直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他,究竟是谁?是邪魅冷酷的大王爷南宫玉逸?还是一直在她身边保护她的淡然王爷南宫褐奇?还是让她一直为他“卖命”的皇帝南宫驰飞?亦或是那个毁了她“身体”的国家的那个男人齐皓?还是那个外表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纤尘不染的齐烨?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她陷入了一个又一个谜团,最后,她为了救心爱的男人,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就在她活过来的时候,他们却又使计害死了她深爱男人。最后,她站在悬崖边,绝望的看着那四个把她推入地狱的男人,不带一丝留恋的转身跳进万丈悬崖……当她带着自己的身体,真正的自己回到这个让她伤心的世界后她惊奇的发现,他没有死——只是,他不知道她是她——当那个她用过的身体再次出现,新人和旧人一同站在一起的时候——他爱的,是那一副倾国倾城的躯壳,还是与他山盟海誓的灵魂?他又是否能感觉到,灵魂和躯壳的真正差异?只是最后,她为何还是带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离开?——
  • 星云动九霄

    星云动九霄

    苏洛很方,作为一个穿越到皇族遗脉的二世祖,他以为他将来的生活将会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惜,命运明显不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为了躲避仇人追杀,他只能想尽办法,一步一步的爬到修行的最高境界,他不想做赵高,他只想做苏洛,或者说,是唐家那个四少爷,唐小鱼。
  • 勇气

    勇气

    高飞生长于北京的小胡同,从小喜欢打架生事,却很有些哥们义气;桐子是矿工的孩子,在重庆附近的小村庄长大,五岁进入寄宿小学,十六岁考取大学,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两人不论经历还是性格都天差地别,却进入同一所大学,并成为最要好的哥们儿。高飞对桐子的感情在不知不觉中逾越了朋友的界限,却碍于哥们义气始终没有向前多走一步。大学毕业两年之后,高飞和郝桐在美国硅谷相遇。此时两人都各自结识了女友,然而数年的分别之后,当年同睡一张上下铺的兄弟再次相聚,能否和以前一样亲密,甚至逾越那多年不曾逾越的鸿沟呢?
  • 在拐角处遇见喜欢的人

    在拐角处遇见喜欢的人

    方涵说认识他的那一天风雨飘摇,他穿着一件风衣在大街上走,手中还拿着咖啡,
  • 绝世帝后之废材师妹要逆天

    绝世帝后之废材师妹要逆天

    看起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司颜,实质是九州主宰司墨的徒弟。一道莫名其妙而来的天雷劫,让她差点丧失其中;师父为救她沉睡,但她也因此保全了性命,却成为废材。我成功唤醒了师父,但我却,失去了今生最爱的人……
  • 大决战:淮海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

    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通俗读物。作者在写作上更注重可读性和文采,希望能纠正很多影视作品中脸谱化的简单评价。尤其是希望青少年读者能够通过该书了解先烈前辈的事迹,不要遗忘这段用生命和血汗书写的历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本书共分为8章,内容采用了专题论述的方式,从历史、文化、文学、语言、美学、宗教、心理等相关联的角度,结合郁达夫本人的文艺思想、主观因素、外来影响及艺术创作上的表现手法等,对其各类作品及译著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