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84100000008

第8章 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在哪里

课程意识映射的是教师的哲学观和价值取向;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特点、语文知识、社会需要三要素;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要条件。

指向人的生命生长的课堂,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表达的是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和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的同时焕发生命之美。由此,关注生命的课堂,关注的是师生生命的互动与成长,是师生间生命的相互启迪与润泽。关注生命的课堂不仅要关注社会,更要关注个体的人、关注每一个人完整的生命,凸显人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进而不断追寻、实现对每一个人生命的回归。

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尊重人权

关注生命的课堂,关注的是师生生命的互动与成长。生命的成长,其归宿并不都是舍己救人的英雄、革命的斗士、尖端的人才。关注生命的课堂最根本的使命就是培养人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让所有的受教育者学会阅读、学会交流、学会生存、学会成长!它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彰显人性、尊重人权的思想基础上的。然而,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文以载道”的思想,以及残留的文学为政治服务、“政治标准第一”的观点,都是在对文本进行“拔高”,进行“贴膏药”。比如鲁迅经典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究竟要让学生们掌握的是什么?大多数教师会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讲解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十几岁的孩子会一头雾水。如果硬要让他明白,你就要讲什么叫封建教育制度、什么叫封建教育思想,而最终结果就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你不讲我还明白,你一讲我倒反而糊涂了。

梁实秋的《雅舍》,我就认为它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梁实秋是一个“走狗文人”,有鲁迅先生的文章为证。按照教参的文字,我们就很难看到梁实秋先生的另一面。于是,我在上这堂课时,首先给学生提供有关梁实秋的资料以及历史上对梁实秋的评价,尤其是鲁迅对他的评价,同时还让学生知道了梁实秋在两岸交流、文学上的一些贡献,指导学生在课本当中找到梁实秋的风趣、幽默、乐观、豁达,并透过一些写蚊子的文字看出了他的“爱国心”,看出了他“对侵略者的憎恨”(学生语)。于是,我就引导大家来考虑、讨论如何对一个人进行评价,引导他们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存环境之中,而不是轻易用是“好”还是“坏”来下结论。

教材本身、文本本身,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它是有个体的生命内涵的。我们的教学并不全是“贴膏药”似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是道德观、价值观教育。这就要我们做教师的去研究,把学生生命成长放在第一位,用知识去润泽,用智慧来启迪。这样的教学才是本真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才是尊重生命的教育。

课堂理念: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的生命场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相互沟通、补充启发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彼此分享生命的历程、生命的感悟,交流自己的情感、心态、价值观、价值取向。由此,我们和学生共同形成一种“生命场”。在其中,主体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独立个性的生命个体,他们有各自的能量和动量,更有相互的碰撞。碰撞就会产生新的能量(也就是我们说的“动态生成”),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老师们一定要有课堂的教学“生命场”意识,与生命体矛盾和碰撞的意识。

比如说,冰心的诗《墙角的花》,教参上都说它是“孤芳自赏”。你知道学生怎么想的?“老师,错的!它不是孤芳自赏,它是有自信。它不管世俗怎样看它,它照样在绽放。”你说一个初二的学生说这个话,不是因为生命的感悟,他说得出来吗?为什么说这个墙角的花就是“孤芳自赏”呢?这是写教参的人自己写的,硬塞给我们的!为什么就不能说它自信呢?你说有道理吗?我说很有道理,很有创意!一个学生没有自己的经历,他是说不出来的。

再比如说《孔乙己》的教学,如果我们的设计还是一味地死抠教材,紧扣教参,忘了联系时代背景去思考、去组织教学,学生就只能牢记教参的说法,孔乙己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好喝懒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们就读不出孔乙己内心的苦楚,读不出自己的同情与怜悯,我们也就看不到学生人性的善良。我的《孔乙己》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店里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这个画面很凄惨!他被人毒打,还被人嘲笑。我觉得他很可怜。

师:同学们觉得孔乙己可怜吗?

生:可怜!

师:仅仅因为被人毒打吗?

生:每当孔乙己到酒店,那些喝酒的人都要嘲笑他。说明在那些人眼里孔乙己只是一个笑料。他们根本不理解孔乙己内心的苦楚。

师:有道理!你怎么知道孔乙己内心有苦楚的?

生:当旁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里的“颓唐不安”和“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就告诉我们他内心有苦楚。

师:哦!怎样的苦楚呢?

生: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直未能“进学”,这是他最大的苦楚和羞辱。当别人当面揭了他这疮疤,当然痛苦啊!

师:说得好!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孔乙己的名字叫什么,大家都不知道,但“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一个人连名字都没有,值得同情。

…………

这个对孔乙己形象分析的片段,师生通过思维的碰撞折射出一些时代的变化。原来的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更多的还是从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冥顽不化的一个人物的角度而谈。现在更多地看到他是一个很值得同情的人。孔乙己为什么值得同情?他是连名字都失掉的人!我们教参里肯定不会说到。连名字都失掉,身份、名字都失掉……我就说鲁迅小说里面最悲惨的是这些人——没有名字的:小D、阿Q、祥林嫂……没有名字,没有家人,没有故乡,没有土地,这是最最悲惨的。

关注生命的课堂的归宿:启智、培智

启智、培智应该是关注生命的课堂的基础和归宿。能否高效地学懂、学通、学活、用活知识,取决于智慧。关注生命生长的课堂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充分开拓人的智力潜能,使人成为具备开拓创新“资本”的人,这种资本就是智慧;开发培植学生的智慧,教育者不仅要“有心”,还要“有智”。仅有知识,只教知识,不仅难以培植学生的智慧,还会限制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效率,制约其终身的发展,更会不经意地因其“教”而浇熄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其走向愚钝。墙角的花儿开了,你说它是“孤芳自赏”,学生偏偏要说“它是有自信的”,你能说他错了吗?这就是我们的教育把孩子的智慧给扼杀了。

“智慧要靠智慧来培植”,为师之道,在于运用自己的智慧来培养学生的智慧,成为智慧的播种者,使学生渐渐变得聪明起来,而我们语文教师千万不能只做一个“留声机”,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我们是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也要把孩子看成一个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生命。首先我们自己得要从我们的生活阅历和对生命的理解的角度来研读文本,具备从文本的字里行间理解文本本意的功夫。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用教材,至少得把作者了解清楚,然后把时代对人的要求了解清楚,作者究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写作的,大致要了解清楚。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究竟是在一种怎样的情景中写的?教参上写的是“迷茫”,那么我们再看一看朱自清的文章中有几篇不用“美女”来作比喻的?它隐含了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这些都是我们要去考究的。

再比如说《荷塘清韵》中写到的“波斯猫”这个细节,如果你拿掉它与这篇文章是否无关?但是如果你认真读一读的话,读一读其中的文字,你就不难发现作者不仅表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赞美,更是写他对人生的感悟,是用“荷”来喻“人”、用“荷”来抒情的。在《荷塘清韵》中作者是想种荷吗?如果是,为什么不去主动找?如果不是,为什么说“丢下种子前要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如果作者把莲子投入池中,就听天由命了,他为什么每天还要到池边去看看?这就是文章当中反复强调这个“荷”叫“季荷”的缘故。

写到“蝉噪林愈静”这个细节,为什么说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作者有没有参透?而写到一个喜欢荷花的邻居,天天来数荷花的朵数的时候,为什么要补上“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确实能数出朵数”呢?为什么要写“莲做着春天的梦”?……我想这些问题你不去研究教材,不站在你的生命的角度去思考,是提不出来的。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指向人的生长的语文课堂,就是充分发挥教师智能中的人文情感和文本内容的人文因素,去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关注生命、放飞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园地,让课堂奏响生命的乐章!

同类推荐
  • 从缠足到美容手术:中国女性身体的建构

    从缠足到美容手术:中国女性身体的建构

    该书描述了女性身体形象经历了哪些变化,对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时间性行了分析,探讨了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女性身体管理和规训的技术行了分析,并对未来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可能性行了展望,包括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个性化,多元化以及动态化的趋势。本书旨在研究中国女性身体的建构历程,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和自我生产的印刷,或者说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之间关系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该书描述了女性身体形象经历了哪些变化,对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时间性行了分析,探讨了背后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女性身体管理和规训的技术行了分析,并对未来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可能性行了展望,包括中国女性身体建构的个性化,多元化以及动态化的趋势。
  • 校长学校生活与环境的管理(上)

    校长学校生活与环境的管理(上)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管好班干部

    管好班干部

    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和性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学校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韩忠玉信心教育大讲堂

    韩忠玉信心教育大讲堂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生活、对学习充满热爱是学校、教师的职责所在。作者韩忠玉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做出了多年的探讨,取得了积极有益的成果。全书分为四卷,分别从教师、学生、校长、学校四方面探讨信心教育的作用以及如何实施信心教育。
  •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上)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呼啦瓦星传奇

    呼啦瓦星传奇

    距离地球5000万公里的喵星球,看似平静祥和的表象下,暗地里涌动着罪恶滔天的大阴谋。王后被弄死,国王、王子被囚禁,而且更大的阴谋还在后面,更牵扯出500年前的惊天大秘密。喵星人们要如何识破诡计?又要如何粉碎这些阴谋?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如果时间有颜色

    如果时间有颜色

    每个人,都会后悔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比如中高考失利,失恋等等,想过时光倒流吗?你就想吧!本书内容杂乱无章,也就是瞎写,历史内容时而真实时而不着调很正常,望大家谅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忘川缘之此生不忘

    忘川缘之此生不忘

    草色如玉,花香彻骨。陌上红颜,青茉衣衫。千年等待诉离别,却望空山寄愁丝。她看过月升日暮,穿过春夏秋冬,掠过沧海桑田,等来的却是——薄命难却,缘惨淡。他,三界第一公子。他,天族太子。她,她是谁?她,谁都不是,她只是她。似水年华,几度轮回,终为惨缘。唯愿人生如初见,娴静安详又何畏?无奈姻缘线错杂,韶华易逝情易没。戏台灯火壁阑珊,日暮雁落至远疏。只愿岁月重逢时,因爱憎未至陌路。奈何桥下,奈何你。“一千年了,你等不到他了。”男子青丝如墨,白衣飘渺,如天上的仙人一般出尘脱俗。“等不到,那便不等了。”女子痴等千年,千年等不到心中的那人。“千年之期一到,我便去投胎。”男子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姑娘,不打算去寻他了吗?”“他已经失约了,我为何还要遵守承诺?”女子莞尔一笑,反问男子。七日后,她投胎转身了,他也离开了忘川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王驾到——各位夫君请放手

    女王驾到——各位夫君请放手

    “丫头又跑了。”倚天昊。“那该怎么办,呢?”沈逸辰。冷研修冷眼看了看周围的一群男人,径直离去“走吧,继续追吧。”傲黎昕,也跟上去。其他几位两两相视,无奈叹口气,跟上他们去找那个让他们魂牵梦萦的笨蛋女孩。
  • 刚穿越就女装

    刚穿越就女装

    我是个男的,男的,男的。我师门练体为尊,师兄们个个膀大腰圆,钢筋铁骨,拳打蛟龙。师叔伯们摧山碎石,担山赶海。而我比他们都强。所以,不要再叫我仙子。“好的仙子,明白仙子。”
  •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原来这样说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他发起了有史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改革,他缔造了春秋首霸和与古雅典相媲美的社会文明,他的思想是一盏被一个民族世代传递着的思想明灯。
  • 奇虫萃

    奇虫萃

    首先,欢迎你阅读这本书。你找到了一本非常小众的书,我不保证你会十分喜欢,所以我不会提前恭喜你。这是一本明清体的笔记小说,书里的故事就像一个个锦囊,锦囊里有化解人生不同困境的妙计。其次,如果你喜欢,看完请记得在评论区打卡,作者看到会非常非常开心。最后,如果喜欢本书,还可以看那本更加小众的《奇犬记》,同一个作者,同一种风格。祝各位温暖阳光,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