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35400000002

第2章 明治时代的终结

“日本好像也会跟着垮台”

明治四十五年(1912)的夏天比往年闷热,七月十九日的白天,阳光特别焦炙,气温在摄氏三十四度上下。夜半,天皇病情骤变,翌日下午,“天皇垂危”的号外在日本全国满天飞,令六千万国民受到非比寻常的打击。

股市价格因前景不明而暴跌。电车驶至日比谷半藏门前时,均慢速行驶;皇居护城河附近的三宅坂十字路口的轨道也铺上破布,不让噪音传进天皇病房。皇居二重桥前的广场,昼夜挤满了跪在地上祈愿天皇病愈的人。

有人说:“我是明治中期出生的人,随着明治时代而成长,始终相信明治时代永远不会结束,这下,我感到日本好像也会跟着垮台。”

但是,天皇的病情日趋恶化,二十九日上午六点,终于陷入危笃状态,相关人员几乎每隔三小时发表一次病情。正午,天皇四肢末端出现暗紫色。三十日上午零时四十三分,天皇因尿毒症恶化及心脏停搏,终于逝世,享年五十九。明治时代也在此闭幕。随后,皇太子嘉仁[2]于三十日上午一点,举行三种神器继承仪式,年号改为“大正”。

众多国民为明治天皇驾崩而悲叹,感觉似乎失去了“决定国家意志的核心”。根据当时的文章描述,据说连夫妻吵架时,只要有一方说出“天皇陛下都死了”,吵架便会立即中止。

想想,明治新政府当初为了向日本国民推销“天皇”的存在,绞尽脑汁费了不少功夫。而在明治这一代的四十五年期间,最后还让国民主动跪在皇居二重桥前广场祈愿天皇病愈,就培育天皇地位这点来说,明治政府算是做得非常成功。

不过,东京市民中也有人开着汽车,发出喧嚣喇叭声,沙尘飞扬地驶过皇居。这些人完全不关心天皇的病情,有些是在练习汽车驾驶,有些则带着艺伎出来兜风。更有人拿到号外后匆匆读了一遍,便当场撕毁或揉成一团丢弃。

大正元年(1912)九月十三日下午八点,皇居响起一声信号炮声,载着明治天皇灵柩的汽车自皇居出发,驶向青山葬仪场。与此同时,日俄战争的英雄、学习院院长、陆军大将,拥有伯爵爵位的乃木希典[3]及其妻子静子夫人,也在家里自尽。

德川幕府于江户初期即禁止臣下殉节,没想到三百年后,明治国民眼中的“军神”竟主动恢复此旧习。

在国民陷于沉重心情的大丧之日,又传出乃木希典夫妻自杀的消息,真如晴天霹雳,震吓了许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不过,随着日子的流逝,赞美声逐渐增多,最终还盖了不少座乃木神社。

日本作家志贺直哉在当天的日记如此记述:

“听到乃木先生自杀的消息时,我当下感到这家伙很愚蠢,就跟下女或其他人因考虑不周而做出什么事时的心情那般。”

这段话,应该含有对明治时代的批判吧。

失去世上唯一知音的乃木希典

明治四十五年(1912)九月十三日,日本举行明治天皇大丧,灵柩预计在下午八点驶出皇居,信号炮声响起时,乃木希典夫妻各自留下辞世句诗歌,双双自尽。

乃木希典的辞世句,大意是“现世神离去,吾亦追随大君,去矣”。其妻静子夫人留下的辞世句则为“闻君出远门,行幸无归路,遭逢今日变,哀伤不已也”。

乃木大将本来留下遗书要静子于丈夫死后,搬到东京中野去住,但夫人静子也选择了自尽。她在辞世句中写的“遭逢今日变”,意指天皇及丈夫两人。乃木夫妻的自尽太突然,大出众人意料,但是从遗书中多少可以理解乃木为何选择殉节之路。

也就是说,乃木希典深知这回的殉节自杀行为罪不可赦,因而在遗书中说明:“明治十年战役失军旗,其后努力等待死得其所,却一直苦无机会,”并说,“蒙受过度的优待直至今日,如今我已衰老,无法继续效劳,接到悲痛消息时,便已下定决心。”

遗书中提到的“明治十年失军旗”,指的是在1877年平定内乱的“西南战争”[4]时,西乡军夺走联队旗的事件。当时,乃木率领有二百名官兵的小仓第十四联队,在前往救援熊本师团途中,遭四百名西乡军袭击。因寡不敌众,联队旗手战死,西乡军夺走联队旗,还挥舞军旗向乃木炫耀。

身为联队长的乃木打算夺回联队旗,经部下极力规劝才勉强放弃念头。天皇亲自授予的联队旗,可以说是联队的“灵魂”,在战场遭敌人夺走队旗,对军人来说是一种耻辱。

事后,乃木写了一封请罪书给总指挥官,不料,回信是“不予过问”。乃木没有受到丝毫处分。乃木自咎不已,几度企图自杀,都遭及时阻止。这件事成为乃木三十多年来的心灵重担。

此外,乃木还欠了明治天皇一笔债——日俄战争时的失败。

明治三十七年(1904),乃木担任第三集团军司令官,负责

指挥一般认为难以取胜的旅顺会战。第一次总攻击,死伤者数一万五千八百;第二次总攻击,死伤者数三千八百。两次都以失败告终。乃木的长子也死于野战医院。

消息传回日本国内后,痛骂乃木无能的信件蜂拥而来,陆军内部的指责声也日益高涨。陆军总参谋长山县有朋[5]终于决定替换乃木,向明治天皇上奏意见。然而,天皇却回说:“那样的话,乃木绝对活不下去。”

在当时所有陆军将帅中,明治天皇最看重乃木。明治天皇的意思是:连乃木都陷于苦战了,其他任何人也不可能成功,反倒会失败。第三集团军在乃木的统率下,团结一致正在竭尽全力克服所有困难。正因为是乃木统率,才能坚持到今日。假若换下乃木,责任感强的乃木一定会负起牺牲多数部下的责任,切腹自杀。你要我杀掉这样稀有的良将吗?

山县听后,只能惶恐退出。调职一事便就此作罢。

之后,乃木毅然实行第三次总攻击,最终以一万七千死伤者数及次子的战死,换来俄军的全军覆没,攻陷旅顺。如此,乃木于一夜之间从世人口中的“无能将军”,晋升为“凯旋将军”。但是,对乃木来说,明治天皇才是唯一的知音。

失去这世上唯一的知音的乃木,等于失去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总之,这位“最后的忠臣”的殉节行为,给予世人极大打击。森鸥外[6]更一气呵成写成短篇历史小说《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假托小说对乃木的殉节表示理解。

时代转折点的象征

只是,这个时代毕竟不是江户时代,并非每个人都像森鸥外那般持赞美论,舆论对殉节的是非沸沸扬扬,《中央公论》甚至特地编排了殉节专题。

我想,任何人都能存在于自己的时代中,但要“为时代而活”则很难。更别说“为历史而活”,并对自己存在的历史发展做出贡献。乃木基于自己的信念,以殉节这个手段,从“活在明治时代”的某个存在,纵身一跃成为“为明治时代而活”的存在。姑且不论殉节的是非对错,他的信念确实令人敬佩。

乃木的殉节,正是时代转折点的象征。

附带一提,清朝改革派政治家,亦是伪满洲国“建国”参与者之一,后出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的郑孝胥(1860—1938),在其著作《海藏楼诗集》留下一篇《吊日本大将乃木希典诗》(1912年):

壬子秋八月,日本葬其天皇,大将伯爵乃木希典夫妇皆自杀,列国惊叹。日俄之战,乃木以第三军攻克旅顺,名震一世。其二子皆战死。素喜为诗,或传其军中之作云:“征马不前人不语,金州城外立斜阳。”又云:“愧我无颜见父老,凯歌能得几人还?”甚有唐人格法,远神笃意,入人肝脾也。

性情挟礼义,勃然在一发。百世犹兴起,壮哉此贤匹。君臣与夫妇,同尽意何决。似含厌世旨,弃浊自成洁。知君百战余,视死远胜活。功名出至哀,垂老郁劲烈。苟非断脰举,殊负一腔血。平生信诗书,助汝舍生热。中原今何世,谁复识名节?纲常既沦丧,廉耻遂澌灭。闻风独酸鼻,感动为凄绝。低回诵遗篇,梦魂逐豪杰。

大正天皇也为乃木作了三首汉诗,其中一首是《哭乃木大将》:

满腹诚忠万国知,

武勋赫赫战征时。

励精督学尤严肃,

夫妇自裁情耐悲。

同类推荐
  • 心愿之旅——共同关注系列丛书

    心愿之旅——共同关注系列丛书

    《心愿之旅》记载了CCTV《共同关注》栏目《心愿之旅》特别节目众多报道中的优秀节目。书中既有家境贫寒但自强不息的贫困学子,又有到边远贫困地区圆支教梦的热心人;既有漫长的寻亲之旅,又有特殊的寻人启事,还有虽然身体残疾,但依然心向美好未来的一对超女时代的“正常”姐妹。每篇报道之后都附有节目记者的“采访札记”,字里行间透露着关怀、关爱的理念。这些文章涉及面广,生活气息浓烈,不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而且经常能给人提供新的视角和信息;给公众提供了立刻选择生活榜样的机会,在关注个体的现实困难时,展现了一个民族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
  • 寄小读者

    寄小读者

    本书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宋代心性中和诗学研究

    本书以范畴讨论为主,首先通过对宋前中和观念的清理,以及对中和、中庸和一系列兼容相类范畴的考察,找到宋代中和观念的源头与支流,并对宋代中和观念兴盛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进行探讨,发现宋代中和观念与前代的中和观念最为根本的区别即在于“未发之中”与“已发之中”的不同。
  • 李清照词选

    李清照词选

    李清照是家喻户晓的宋代女词人,她的作品脍炙人口,在其生前既已流传。其词集《易安词》散佚,经后人整理编订的词集有《漱玉词》。这本小书选录了李清照最为精粹的词作,较好地展现了词人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水平。评注者对每首词的重要词语加以注释,然后再做简要的评讲,使之更加浅近易懂,非常适合大家领略易安词的艺术魅力。
  •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所记多是怀德含芳的文化名人,有纪念怀想、回忆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故友知己的深情厚谊,文中所记颇有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界、收藏界名家。散文感情真挚,言辞恳切,眼界高远,思考深刻。文中涉及种种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文博界相关的名人轶事,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可读性;文从字顺,间有佳句妙词,值得品味。《周赏集》是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郑欣淼多年来创作的长短八十多篇文章,约20万字。
热门推荐
  • 谷歌A计划:征战苹果、微软、Facebook

    谷歌A计划:征战苹果、微软、Facebook

    圣佩奇:谷歌,一台高效运转的聪明制造机,连续多年上榜《快公司》“全球最佳创新公司50”。要读懂现在的谷歌,就要从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开始担任CEO时说起。再造谷歌:这家(前身为谷歌)的新企业Alphabet依旧披着神秘面纱,但从它与微软、通用电气、Facebook等企业的相似之处,我们或可窥见面纱背后的真面目。独家探访谷歌X实验室:史上第一次,神秘的谷歌X实验室——专门炮制登月项目(moonshots)——敞开大门,揭秘新一代伟大技术革新背后的实验氛围和拥抱失败的态度。
  • 我叫穿越者

    我叫穿越者

    又一次死亡,又一次穿越,到底什么时候才算终结?有人说,活得越久,越没意思,很多事情见的多了,就习惯了,例如生离死别。可是忍者世界中大蛇丸对我说过,人活着一定有着意义,例如我见到那花,他遇见我。所以,即使又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也要坚定地活下去。
  • 突然重生不一样了

    突然重生不一样了

    当欧阳恒重生后,他定要弥补上辈子的遗憾。却发现这个世界不一样……
  • 遗弃的星夜

    遗弃的星夜

    那一年,雪花随铃声飘落,接着世界上的异能者随处可见……“兄弟们,科研部的那群疯子研制出了世界门,赶紧组队杀向异世界!”“南极出现空间异常,天然的世界通道已经形成,所以……卧槽,我们还没有动手,那边世界的家伙竟然主动过来送死了!兄弟们,操家伙弄死他们!”“M—37的世界,他们将我们的信使给杀了,看来不弄几颗原子弹扔过去他们是不会知道我们地球人的厉害!”
  • 苦秋

    苦秋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王的裁决

    诸王的裁决

    苍陆之上,列王的纷争从未停息。倚仗着光明与黑暗的力量,他们的战争不时爆发成席卷苍陆的火海烈焰。在战争的混乱中,破军从底层崛起,他经历忠诚与背叛,死亡与重生,用钢铁之躯,铸成守护之墙。
  • 妖孽王子的萌公主

    妖孽王子的萌公主

    从最初的不经意间的动心到为她义无反顾,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记忆的恢复,带来的是欢喜还是无尽的黑暗……直待最后故人的出现,谜团终将解开……
  • 龙珠新的开始

    龙珠新的开始

    一个男孩无心的走在街上是,孤独一人,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就连最后相依为命的爷爷也走……突然一辆车冲了上来,不等路人提醒,一个生命就已经走了。。。。当他醒来发现…………
  • 无上青冥

    无上青冥

    一个来自贫瘠岛屿的妖孽少年,得到某尊生物的本源之物,识海内凭空多出的那套蛮神道法诀,成为他崛起的原点!在乱世中摸爬滚打,他无所畏惧,谁挡他的路他便杀谁!在各大势力的倾轧中左右逢源,他心思诡变,挥刀杀人杀神杀至尊!十八诸天成为他传奇瑰丽的史诗的那些篇章,而三大至高天最终都成为他一生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