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0000000038

第38章 萧铜的不幸

朋友萧铜前几天遭遇不幸,住处有了一场火灾,他和太太杨明都受了伤,他的伤势更重。希望吉人天相,早日康复。

那天早上看报,好几份报纸都有这一火灾的报道。由于报道中说失火之家是六十六岁的“老稿匠”,我就没有注意。由于我认识他多年,只是近年他才给我显得衰老的印象。六十年代之初他从台湾来香港,还是一名“小生”。我知道,他在台湾得过青年小说家奖。

朋友来电话,谈到他的不幸,才恍然“老稿匠”就是指他,重新看报上的新闻,有的报上就称他为作家了。他的名字被叫做沈健中,想来是警方提供的。所谓“老稿匠”,显然也是出于警方之赐。

他其实不姓沈而姓生,不叫健中,而是鉴忠。据说是年羹尧的后人,避祸改姓生的,我没听他说过。

姓生的很少,有名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故事,那是五世纪南北朝时代高僧竺道生。真正姓生的也有,《万姓统谱》上说,“阴治生之后,以名为氏。明湖广襄阳府有生氏”。

萧铜却不是湖北人。他的原籍好像是镇江,至今还有家人在镇江住。他是在北京长大的。说的是地道的京片子,爱的是京戏。他从台湾到香港来,一个原因就是在香港可以看到大陆来的京戏和别的地方戏,他近来每去北京,住的都是护国寺人民剧院的招待所。

他近年身体差,稿也写得少,因为卖稿的地方少了。近况可念!最新的情况更可念!祝福他否极泰来!

不止一家报纸把老作家称为“老稿匠”,也不止一家报纸把生鉴忠说成是“沈健中”,我怀疑,这是警方的发布,才有这样一致的口径。

“沈健中”当然是南方的人误听了北方的口音,把“生鉴忠”登记错了,在发布新闻时,以讹传讹。

至于“老稿匠”,那就不是传讹,传达的是一种轻蔑,比“写稿佬”使人更感到轻蔑。警方有人有这样的口吻,不足为奇,怪就怪在同是写稿一族的记者、编者也会用这样的口吻来称呼作家,而且是老作家,无意间使得报纸降低了格调。我为写作者,也为报纸而生感慨,感到婉惜。

有人能接受“稿匠”,无动于中,我却有感于中了。

自称“稿匠”,这是自嘲,自嘲可以,他嘲就不好了。卖稿称“稿匠”,卖文为“文贩”,我常常想到晚明人的“文饭小品”可以叫“文贩小品”。尽管没有人自称或称人“文贩”,有人却把天天写的专栏认为“贩文认可区”,像小贩的售物认可区一样。这一样是自嘲,也总使人感到一点凄苦。

最有名的是写作者自称为“爬格子动物”,这个自嘲具体而生动,有幽默感。发明权据说出于从上海南来的一位作家,最初的诞生地不知道是上海还是香港,人们采用了四五十年。看来下一个世纪里它就要流传不下去了,如果一个个人都改用电脑写作,还有什么稿纸上的格子可爬呢?总得换一个名字吧,也许是电脑奴之类。

发了这些牢骚,当然因为我是更老的“老稿匠”。

从开始认识他起,在我眼中他的形象总是年轻的,他都老了,我还用说,这是感慨之一。他六十多岁,在我这个七十以上的人看来,他现在也还是年轻。在年轻人眼中,我当然更老了。我并不叹老,但不能没有感慨。

他是个作家,在台湾,以祥子的笔名得过青年小说家的奖,受过称赞。他写小说,写剧本。香港的电影《我又来也》就是他的剧本,还有不少我一下说不出来。他写散文,写剧话。他的那本《京华探访录》是我在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书架上发现的香港图书。他的京剧评论是香港报上具有声势的专栏文章,不仅形式上大块(不是小方块),内容也大有份量。有的报上说他因此与“剧作家戴天齐名”,齐名不齐名是另一回事,只是戴天是诗人并非剧作家,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这样的报道和“老稿匠”的称呼,是使人感慨之二。一方面感慨一些报道的水平太低,把事情乱说一通还不知错,另一方面是报纸也太没有分寸了,居然把写作者(就不说作家吧)称之为带有轻蔑意味的“稿匠”。

匠,也不一定是轻蔑的称呼。如大匠,那就是美称。诸葛亮还是匠的集体,“三个臭皮匠”。但一般来说,匠有瞧不起的味道。写稿而被别的行业瞧不起,那没有办法,但叫同是写稿人的记者、编者瞧不起,就不能不叫人感慨了。这当然也反映出了叫人“老稿匠”的报纸没有分寸。这是感慨上的感慨。我们大家都应该更加长进一点吧,我想。

我不是作联会员,九三年从北京回香港就这样自律:不参加任何团体,不管是什么团体。

我替作联在帮助萧铜这件事情上说话,只因为我了解萧铜,了解情况。我看不惯有些人帮闲地瞎说。

萧铜六十年代之初从台湾来香港,先是在电影界,后踏足新闻界的报纸副刊,最早大约就是在我曾经主编过的报纸写稿。首先认识他的不是我,是高朗。高朗是写诗的,来港以后写影话知名,这有些像何达。何达一直坚持写诗到晚年,高朗后来就只写影话和文史之作了。他的蓝湖影话是很有些读者的。是他把萧铜引进香港报纸副刊写作园地。他当时主持我们报纸的副刊。

萧铜在台湾就已经是成了名的作家,以祥子的笔名写小说,得过奖。我怀疑祥子之名是由老舍的《骆驼祥子》而来。那是“京味小说”。萧铜擅长写“京味小品”,写的是北京,文字富京味,笔名是赵旺,出了书的有《京华探访录》。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东亚图书馆书架上随手一抽,抽出来的就是这本书,真有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我在北京十年,他每去北京,必找我喝酒,涮烤羊肉。我们都爱喝二锅头。我在香港的日子,每年春节的年初二他一定到我家喝酒。如果有,就还是喝二锅头。二锅头是京味酒。

他是作家,一边喝酒一边写作的作家。我不是作家,我是一边写作一边喝茶的作者。

朋友萧铜有难,不幸被烧伤,情况虽有好转,至今还没有完全脱离险境,还不能离开深切治疗病房,实在使人深深挂念。

他出事后,一些对他不大了解,笔底下也欠斟酌的年轻记者,用“老稿匠”、“老文公”之类来称呼他,引起不满。人们也明白,这不是恶意,甚至也不完全是轻蔑,这样用的人也许以为只是一般的称呼,不知道语带轻佻,对他们说清楚,以后避免就是了。

初时听朋友谈起,有人称萧铜为“老文公”,我还以为是“老文工”。以为文工大约是指文化工人。谁知不是,只是“文公”。这又是怎么来的呢?历史上有名的韩文公韩愈,他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学家。“文公”没有什么不好啊,除非另有贬意,我还不懂。

报上也有人说,“稿匠”没有什么不好,这和“写稿佬”、“爬格子动物”一样,只是谦称,并非侮辱。这却不能使人同意。谦称是自己谦虚,没有替别人如此谦虚的。自称“爬格子动物”是一种幽默,当然也是自讽。自称“写稿佬”,就像我们干新闻工作的人自称“报纸佬”一样。没有自讽,顶多略略自轻,但用“稿匠”、“写稿佬”、“爬格子动物”称人,除非是熟人,就总不免多少使人感到轻蔑了,至少是不够尊敬,特别是对于年长的人。说谦称,就更是不通了,这会误人子弟的。误导对年轻人,陷于误用而不知自拔。这也是讲清楚了就可以了的事,只是那些借别人不幸、为自己沽名钓誉争地位的人,那就只能令人齿冷了。

萧铜终于离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了,在除夕的前夕。

他活了六十六岁,一生有一半是在香港度过的。其余大体是:三分之一在北京,六分之一在台湾。尽管他京味十足,他却是香港人。

他干过新闻工作、影剧工作,但最多时候是写作为生。他是个作家,称他为“老稿匠”无论如何是不够尊重的。尽管有人要辩解。

称他为著名京剧评论员至少不全面,他谈京剧的文笔写得好,很内行,但他能写小说、剧本、散文。他文如其人,很有京味。他的散文很有特色。称之为香港名作家,他是可以当之无愧的!

他六十年代之初来港后,首先就是替我所工作过的报纸写稿,写了差不多三十年。我们做朋友也至少三十年。他曾经说,我很像他在台湾的朋友李荆荪。不幸而言中,李荆荪在台湾坐了牢,我也有过十年“坐牢”的遭遇。

有一段短时期不知道为什么缘故,他突然骂我,每天晚上一到十二点半左右,就一定来电话骂我一通,怎么说也没有用,骂得我莫名其妙。后来不记得是怎么停骂的。也不记得又是怎么不言而又渐渐言归于好的。大家都彷佛没有过这回事,来往如昔。

他每年春节的年初二到我家喝酒如昔。

我在北京十年,他每去必找我喝酒。同上紫竹院附近的老西来顺,喝二锅头,吃烤羊肉,一乐也。

没有这乐事了。想起他的一生,只觉凄苦。

萧铜就这样成为过去了。

“萧瑟秋风哀落木,铜琶铁板吊斯人。”那天丧礼举行时,灵堂上这副挽联是动人心目的,这是香港文联所送。“魂归天国,爱遗人间。”我当场没有留意到,事后从报上看到,原来还有关朝翔医生送去的一副,他是曾经免费为萧铜看病,现在还为杨明免费看的医生。

“萧瑟”那一联我初时也没留意,原来是嵌名联,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嵌上了“萧铜”,颇见心思。“铜”字很难,用上“铜琶铁板”,和逝者生前的深爱京戏,擅写剧评,正是配得上。“萧瑟秋风”在时间上差了一点,时节已是冬天,渐近春节了。“萧瑟秋风”和“铜琶铁板”也不大对得上。后来送灵柩去钻石山火葬场,那边树木扶疏,我想,用“萧寺深山哀落木”,对“铜琶铁板吊斯人”也许还可以,但也勉强,把火葬场称为“萧寺”,把充满居屋的钻石山称为“深山”,实际上是硬凑,只不过字面上可以对就是了。

有人嫌挽联太少。治丧的朋友在这方面考虑得不周,缺少了一点文化,和逝者的作家身份有些不相称。

挽联少,废话多。我说的是牧师长得使人心烦的讲道。也是对某报上大赞萧铜,提出“萧铜精神”的文章感到有些可笑,文章的作者谬托知己,实际并不怎么了解萧铜,而某报正是当他在生时,只肯绐他半个专栏,朋友替他要求多给半个也被拒绝的报纸,尽管编者也有难处,到底还是使人有一点人情冷暖的感慨。

同类推荐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多情总被无情恼:晏殊、晏几道的痴情醉梦

    多情总被无情恼:晏殊、晏几道的痴情醉梦

    《多情总被无情恼》: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晏几道、晏殊二人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两人的传奇人生。
  •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权位显赫、作用极大、很有影响的人物,又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过推崇其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
  • 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本书将收录的诗篇分为3辑:无关春天、宁夏书、虚拟的九十九个夜晚。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热门推荐
  • 启迪心灵的哲理美文

    启迪心灵的哲理美文

    《感悟青少年的哲理美文:启迪心灵的哲理美文》知识丰富,思想深刻,语言机智,寓意含蓄,是广大青年朋友阅读和珍藏的良好版本,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生

    本书正是带着这样的思想,从思想、人际关系、家庭、财富、心灵等方面一一铺陈开来,让读者充分感受简单生活是一种方式,简约生活是一种智慧的思想理念。事实上,当我们对生命的体验真正达到了一定的层次,我们就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筒约是一种轻松之美,一种灵动之美,就像我国唐代的“诗豪”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的那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每个人只要适当地随性而为,而不去看着别人怎样活着,像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那样能够“为自己举杯庆贺”,我们必将在简约生活中获得轻松和愉悦。
  • 保家卫国(中华美德)

    保家卫国(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保家卫国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西游记之师徒四人

    西游记之师徒四人

    “我们不取经了,我们娶媳妇去吧!”“好!好!好!”三道声音同时响起。“师傅...你也....”“咳咳,为师...”“我们出发吧!”
  • 证券投资学

    证券投资学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证券投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同时资本市场日新月异的成长变化也对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证券投资学体系建立了雄厚的基础。《普通高等教育金融学专业重点规划教材:证券投资学》作者在总结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理论,并结合多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及教学实践,从全新视角构建证券投资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体系新颖、理论与实践并重,更加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及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 萧莫殇离

    萧莫殇离

    失忆的少年,流传千年的血脉,天启者?神选者?一个千年的故事逐渐展开,那是何等的殇离,是怎样的宿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情深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情深

    是贫穷让他不顾一切前行是仇恨让他不顾一切变强是爱情让他不再冰冷无情
  • 增强免疫力食谱

    增强免疫力食谱

    如何来增强人的免疫力,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美食天下(第2辑):增强免疫力食谱》可以使您和您的家人能通过食疗方法不断增强肌体的免疫力,实现健康长寿的梦想。人体大多数疾病都与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制订行之有效的饮食方案,通过食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吃出免疫力,保护人体免受疾病与病毒的侵害。
  • 女僵天下

    女僵天下

    盛世天骄的她,于千万人眼中跌下神坛,一朝重生,她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僵尸,既然如此,那就不死不朽,不入轮回。全新的世界,全新的力量,她亦要踏上王者之巅,笑看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