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05900000007

第7章 托起龙头的人

——记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国芳

中等个码,虎背熊腰,方头圆脸,憨厚淳朴。眼睛不大,却非常有神,仿佛饱含着深谋远虑与无限的聪慧。话语不多,却掷地有声,显现着坚毅果敢与青春活力。

他,就是我认识的在上党地区饮食行业中独树一帜,填补了山西食品生产一项空白的“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国芳。

郭国芳今年33岁,然而独自扛大旗创新业已有十个年头。从一个在街头小店舀羊汤的小把式,到创办起拥有5300万元资产、600余名员工的龙头企业的领导者,尽管他本人不事张扬,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历程早已扬名上党,誉驰三晋。人们说他是托起龙头的人,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客观的生动表达。

金秋时节,我沐浴着田野的香风,专程采访了郭国芳,并参观了他的公司。

公司建在郭国芳的家乡谷驼村。出县城向东南,行至8公里处,右侧豁然出现一条展阔的通道,直达构图简约、恢弘大方的公司大门。“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金色大字横镶于紫红色的大墙上,古朴庄重,熠熠生辉,同周边的草坪、花木相映成趣。进入大门,通道宽坦洁净,四处花木争荣,一座座建筑,风格新颖,庄重大气,分不清哪里是办公处所,哪里是生产车间。

郭国芳领着我直接走向宽大的工房。推开密闭的大门,一股凉气扑面而来,上下左右一片洁白,仿佛进入了一个冰雕玉琢的世界。我俩穿好隔离衣,戴上隔离帽,套上隔离袜,到脚踏式洗消间洗过手,蹚过消毒池,方正式进入操作间。

宽敞,清洁,恬静,舒适,从生料间,到煮料间、冷却间、切料间、内包装间、高温灭菌间、外包装间,处处有紫外线灯光的照射。一台台现代化的机器明净光洁,一组组劳作的女工犹如一朵朵浮动的白云。由附着银霜的肉匹、内脏,成为进入包装袋的全羊食品,就这么一环扣一环,走马间就生产出来了。什么叫清洁、卫生、绿色、营养、保健、放心食品?在这里你会看得一清二楚。传统配方,最新工艺生产,被评定为“著名商标”的“放心食品”,就是从这1120平方米雅洁工房里生产出来,跃出太行山,走向几省市,进入大都会的。

郭国芳和其他创业者一样,既有独特的个性,也有独特的喜好。他一是喜吃酸食。有时想过过酸瘾,当下找不到什么酸的吃食,就提起醋瓶灌几口。所以,郭国芳喝酒不行,喝醋行。二是喜唱上党梆子,而且是有感而发,张口来词儿。按说,郭国芳会编戏词,文化水平理应挺高。其实不然。他只念了个初中,还是个从不用功的“溜逛蛋”。他常常背着老师当头头,不是领几个小伙伴到校外玩“藏猫猫”,就是在僻静处“打宝”,要不就搞“吹钱”的游戏。他小小年纪就喜欢赢钱,而且很有赢钱的点子。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刚交10岁的郭国芳溜达到县城去逛物资交流大会,发现电影院大门外热闹异常,便凑前观看。看了半天,才听大人们说那叫抓彩票。看罢回来后,他便在学校里搞起了抓彩票的游戏。他从作业本上扯下纸,再撕做若干小块,将其中两块分别写上一角、五分的钱数,同其他纸片一样都叠做三角状,以二分钱为一码让小伙伴们买彩。结果每玩一回都能挣得几角钱,最差时也能保住本。于是,小国芳的口袋里就常常装有大把的硬币和毛票……直到上了初中,溜逛旷学的毛病仍无多大改变。他二哥就在这个中学当老师,经过几番严格管教,向父母做了结论:咱国芳天生不是念书的料,走到哪步算哪步吧。

国芳心里清楚,不是念书的料,那就该是出力的料。在初中念书期间,他的二哥三哥相继结婚,有病的父亲为此借下一大堆债,这债靠什么来还?15岁的郭国芳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认为自己该为大人分忧解难了。于是未及初中毕业考试,就跟人到潞城市去当了泥水小工。

毕竟只有15岁,柔嫩的身骨根本承载不了成年人的重负,尽管那时一天挣3元钱相当可观,但他还是在干满一个月后背起铺盖卷回来了。这时,身体好转的父亲被县上一家饭店聘做了专卖羊汤的掌勺师傅,郭国芳心头一振,暗暗叫好。背不动砖,提不动泥,跟着爸爸端羊汤、洗碗筷总行吧。好,跟爸爸打下手去!

到县城那家较大的“饭庄”干杂活,他不敢想挣多少钱,只图能混住嘴。从此,郭国芳就和羊汤结下了不解之缘。

郭国芳的父亲叫郭玉成,是本县有名的做羊汤把式,人送绰号“羊汤老郭”,称其羊汤为“老郭羊汤”。小国芳在打杂活中间,发现父亲做的羊汤卖得特别火,就蹭到灶前观察。但见父亲拿一把长柄铁勺,就像魔术师表演似的,上扬下翻,左转右旋,叮叮当当,戳戳点点,转眼间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羊汤就舀好了,那样子就像一朵绚丽诱人的花,似乎眼睛都能尝到美味。

小国芳明白了,难怪人们都喜欢来这里喝“老郭羊汤”,全因了父亲的手艺高超啊!

于是他就在晚上睡下后向父亲掏底。他问:“爸,你舀羊汤一天能卖多少钱?”爸答:“均下来一天也就二百几十块吧。”他问:“你自己挣多少呀?”爸答:“原先十几块,现在搭上你,二十来块吧。”他问:“才这么点?”爸答:“可不是。咱是受老板雇用的,任务和工资都是由人家定。人家给我定的收入任务是一月八千块。其实我心里有个小九九,哪个月也收入一万多。”小国芳突然从被窝里坐起来,忿忿地说,“咱不伺候人了,自己开个饭店卖羊汤挣钱!”郭玉成愣了半天,苦笑道:“傻孩子!开个饭店是小耍的?底垫金从哪来?人手从哪来?我倒能掌了柜,可谁舀羊汤哩?要知道,没有我这把勺子,饭店就开不成啊。”小国芳老成地说:“你掌柜。我掌勺。咱保证能行。”郭玉成又苦笑了:“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老郭羊汤是独家牌号,做造很有讲究,你没学过,说掌勺就能掌了?那不是砸我的牌子哩?”小国芳说:“有你这个活招牌站在那儿,咱就能挣这个钱。这样一来,我俩哥娶媳妇塌下的饥荒,还愁还不了?”郭玉成被小儿子一番话说活泛了,思谋了一阵,也忽地坐了起来,激动地说:“行!给人家干够这一个月,咱找个地址开摊子!”

事情就这样定了。老子服从了儿子。

“羊汤老郭”在剧团楼下开了卖“老郭羊汤”的铺子,食客们闻风而至。又见掌勺的是个眉清目秀、一脸温和、干净利索的小后生,来喝羊汤的人更是日益见多。郭国芳的名声也开始在县城传扬开来。

这一年,郭国芳16岁。

生意好,就发展。第二年,“老郭羊汤”就搬到了比先前繁华的县第一中学街边,开了四间大的店铺。这回郭国芳自作主张起了个“郭氏饭店”的店名,写在铁皮挡板上,夜晚挂在窗户上挡玻璃,白天放在门口当招牌。

在这里干了3年,生意更好。于是就第三次换址,“郭氏饭店”在县委大院西侧开了张。

在生意一年比一年兴隆的发展过程中,郭国芳的名声在壶关城乡也打造得灿灿耀眼。人们对“老郭羊汤”渐趋淡忘,对“小郭羊汤”则是青睐日盛。郭国芳在县城立住了脚,挣下了钱,父亲帮他盖起了房,也娶了妻也生了子。父母说,最不放心的这个小“溜逛蛋”总算成人了。只盼他安生过日子就好……

安生过日子?郭国芳根本不是这秉性。没过多久,他又提出了令郭玉成骇然的课题:爸呀,你为卖羊汤把腿都站弯了,煤烟油气也把你呛成了严重的气管炎,你回家休息吧。在这几年发展中,我哥嫂们也出了力费了心。如今我已经23岁,应该独立门户回报你们了。往后你们都不用再为我忧虑什么了,我要单独发展,把郭氏羊汤这把勺子敲得更响。

郭玉成能说什么呢?5个儿女,国芳最小,虽没谁宠他,可也没谁欺他,原想这个“溜逛蛋”不会有什么出息,岂知心眼儿还挺灵,品行更喜人。这些年听上他的话,每一步都走对了。如今又出来个新点子,有什么理由不听他的?行,反正自己也老了,回家就回家,他翅膀恁硬,就由他扑棱去吧。

老子再次服从了儿子。

郭国芳第四回挪址,自筹5000元,借资5000元,在人流量最大的汽车站近处租了四大间市房,挂起黑底金字的“郭氏饭店”大匾,大匾披红搭彩、放炮奏乐轰轰烈烈地开了张。

宽敞洁净的餐厅里,整齐有序地摆了十几套新式餐桌。被隔离的庖厨间用上了液化气和蜂窝煤灶火。这是把千百年来卖羊汤厨餐不分的摊店地位推上餐饮业大雅之堂的重大改革。开业之后,他在继承传统配方的基础上,又创出了12个新品种,羊汤的食补、食疗价值赢来了更多的食客。来壶关公干的官员或交易的客商,大都要被主人领到这里,以羊汤做特别招待。市里和周边县区也常常有人专程来品尝郭氏羊汤……

郭国芳又成功了。

一天能挣多少钱?具体数目连他自己也说不准。反正干到第二年,家里原先的外债全还清了。因为他对公益事业热情支持,工商业界就选他当先进经营者。管理市场的领导机关党组织就接纳批准了他为中共党员。接着,县政协就吸收他为委员。干到第五年,他就自己驾驶着“本田125”车子抖将起来……

就在这一年——2001年春暖花开之时,28岁的郭国芳又决定要干一件大事——自己投资办一个工厂,把羊汤做成方便食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消息不胫而走,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家伙被钱烧疯了。羊汤历来都是现舀现喝才是正经味道,怎么能在工厂里做?”父母听说后,惊得头都炸了。母亲劝道,“孩呀,你千万不敢胡来。好不容易光景过得像个样了,弄不好你就把钱糟蹋了……”父亲则气恼地斥责道:“你狗儿知道不知道?这羊汤是曹操来壶关打仗那时兴开的。流传下来后,咱郭家多少辈子一直卖,一直试,一直摸索,才捉定这个味道,才有了‘老郭羊汤’的牌子。羊汤传到如今已经一千八百年了。光咱家经营也上百年了。这艺道和功夫全在手上。你开办工厂怎的做?纯是傻子说梦话——胡咧咧!这一回我坚决反对。弄塌了,我一分钱都不给你……”

郭国芳沉稳地安慰父母说:“我自信事能办成。万一办塌了,我的两只手还在。有这两只手,还怕钱挣不回来?”

父母无话可说了,但脸色还是阴沉沉的。

郭国芳明白,父母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关于郭氏羊汤传统风味特色的珍贵,他也不是不知道。父亲不止一次给他叨咕过,他也在一些资料上也看到过,说壶关羊汤是源于魏晋,流于元明,盛于清末,名于当代。有好些生动故事流传不衰。但真正具体的是,郭家对壶关羊汤潜心经营,研制创新数辈,至清嘉庆13年时,郭国芳的祖父郭有则在壶关县城开设“德兴羊汤馆”,以郭氏羊汤为典型的壶关羊汤才在历史长河中成形定格。郭国芳深知,父亲把郭氏羊汤品牌视如生命,自己要把羊汤变手工为机器制作,他怕失掉那种风味,砸了牌子呀。

母亲的苦劝和父亲的反对当然无效。郭国芳我行我素,开始了跨越式创新的跋涉。

这种创新的念头,是由一些食客偶然的话语引发的。他们在吃喝之后,颇显遗憾地说,“这羊汤好是好,可只能来这里喝。要能给老人带回两碗,那该多好。”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郭国芳脑子里倏然打了个亮闪,暗道,这话对呀。人们想喝咱的羊汤,非得来咱的饭店不行。如果近处有人叫给送去,咱创制的砂锅羊汤保温性能好,可以服务上门。可远处怎么办呢?从此这个问号就强烈地在他脑海里跳荡。

求索创新的火焰在胸中越烧越旺。颖悟的翅膀在同业界急速盘旋。蓦地,他的脑海里闪出了如航标灯似的亮点——市场上有袋装腊驴肉,袋装腊牛肉……保质期都相当长,我为啥就不能做袋装羊汤?对,就干这个!

他首先到工商局注了册,产品商标就叫“郭国芳”。随即就找到生产腊驴肉的厂家,请教腊驴肉是怎么做的,人家说工序很复杂。他要求到工房看看,人家不允许。他问人家到哪里能学到这技术,人家告诉他,山西省食品研究所和山西农大都行。他马不停蹄地在这两个科研单位跑了几个来回,经过协商,省食品研究所答应给予技术支持。然而,只顾蒙着头寻求技术,就没料到小型生产设备投资也得100多万元。他当即被吓得愣住了。食品研究所的总工程师见他有些底气不足,就说,你要做这种产品,就必须有符合产品生产的条件。除了灭菌锅、夹层锅、真空包装机、蒸汽锅炉这些先进设备,还得有符合食品生产要求的工房……郭国芳心里扎扎煞煞焦躁了一阵,强自镇静下来,坚定地说,说了干,就要干。请相信我,到时候我来接你。

郭国芳在带回希望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同妻子韩红芳合计了一下,天呀!自己把家底卷尽,也不过50万元,所缺50万上哪去凑?他又一次陷入了焦躁。于是就禁不住喝了两口醋,唱起了上党梆子:

“心急火燎上太原,

夸下海口许了愿。

一步跨到虎背上,

想要下来难上难……”

韩红芳听了说:“你唱得比哭还难听。既骑上了老虎背,就不要后悔。快悄声想办法吧。”

国芳又喝了一口醋,心里酸酸的,苦笑道:“想什么办法?不是个小数呀!向谁去借?贷吧,银行又没个熟人……”

红芳说:“你已经抢着注了册,商标有了,事情定了,该开工开工吧。有这50万坐底,怕什么?能欠的先欠着。一边干,一边找人贷款。熟人都是由生人来的,找得多了就熟了。”

妻子的话使郭国芳立即轻松了许多。于是又唱:

“猛打猛闯不摸深浅,

真正把我的肠愁断,

适才听娘子说一番,

方叫为夫这心放宽……”

时值2001年7月初,正是酷暑天气,郭国芳以自己的房院为基础,申请村里在隔墙西侧批出一块荒废的果园地,在哥哥们的帮助下,开始建厂了。他边操持施工,边跑贷款。可一个小农民,哪有熟人?即便有个熟人,谁敢担保?在那时候,个人贷50万元是个惊人的数字呀!大大小小18间工房快盖成了,买设备的款还没凑够。就在他忧心如焚不知所措时,哥哥们给他筹划了个路子,说是县上正抓产业结构调整,咱这个厂建起来,能带动好些相关产业。去找县委领导试试,如果能取得支持,事就好办了。

“行!借不上米来布袋在。就去试试。”郭国芳鼓了鼓勇气,立即写了个请示,去找县委程书记!

郭国芳做梦也没想到,他头天下午见了县委书记程前,把情况讲了,将申请递上,第二天上午程书记就带着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信用联社主任,冒着细雨来到了谷驼村。

郭国芳毫无任何准备,也从没接待过这么多、这么大的客人,更不知这些领导来做什么。他虽认识政协主席,可又不好当面询问。正在手足无措间,站在当地的程书记说话了:看了你的请示,我们就碰了头。大家对这个项目都很感兴趣,办好了,就是个龙头企业。今天就是来实地看一看。

郭国芳激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只是腼腆地搓着手,说了声“行”,就带着领导们向建设工地走去……

这天中午,郭国芳把领导们留住,亲手做了一锅羊汤,一边让领导们品尝,一边介绍羊汤的悠久历史、风味特色、医补作用、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之后,书记当即向大家说道,“同志们也看了,也听了,也吃了,我们既是来现场办公,那就见实吧。”静了片刻,大家纷纷表示应把这个项目列为全县龙头企业之一,给予有效支持。信用社领导当即表态:这就先贷50万。保证随时支持!

事情就这么简单。

总投资110万元,到10月底,传统配方与高科技制作工艺相结合生产的“郭国芳”牌袋装羊汤,就投向了市场。

郭国芳激动万分,他去县上洗了个澡。他摸着身上的肉不那么瓷实了,出来找个地方一称,整整少了23斤。但他还是唱上了:

“掉了肉不过是小事一件,

实现了大目标虽苦也甜……”

产品供不应求,销售一空。

郭国芳雄心勃发,愈不可收。在第二年——2002年桃花催蕾的时候,他又在县、镇、村三级领导的支持下,铺开了占地28000平方米的改扩建工程,到秋风送爽时,全新的工房、设备,先进的化验室,气派的办公楼就一气呵成,使新产品源源走向市场。短短6个月,脱胎换骨的“山西郭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便奇迹般地崛起了。

公司主要以加工转化羊和生产羊肉制品为主,发展至今,生产有以“郭氏羊汤”、“羊杂快餐”、“腊羊肉”、“五香羊肉”为主体的四大系列20余种产品,年产量5000吨,年产值3000余万元,年创利税350万元,年可加工转化羊3万余只。公司以科技为先导,以“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模式,培植了牧草基地5000余亩;带动基地5000余农户,养羊年存栏达到10万余只;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有保价收购合同,并负责上门技术服务。从整体上形成了集牧草种植、饲养、屠宰、加工、销售、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格局。龙头企业,成效日显。

公司靠科学管理和完善的产品检测手段,以产品质量为立身之本,严把产品原料购入关,严控产品生产过程关,坚守产品出厂检验关。以优良的产品品质,赢得顾客,占领市场。2004年1月,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山西省质量信誉AA级企业”,并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郭国芳”商标被山西省工商局认定为“山西省著名商标”,“郭国芳”牌郭氏羊汤被山西省名牌战略委员会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公司多次被中共长治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龙头企业”等称号。郭国芳本人也当选了县工商联副主席、市工商联执委、市劳动模范……

然而,郭国芳并没有把那些证书和匾旗挂在墙上,而是放在了柜子里。他说,自己能把事业做大做强,全在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所以,荣誉不应全是自己的。自己讲求的是,实打实地做事,为众人多谋点利益。

被带动的种草、养羊致富的人们心中有数。谷驼村的乡亲们心中更有数。村里几乎家家有人在公司上班,土包子过起了按钟点劳动、学习、生活的工人光景。小乡村充满了工业化文明气息。这且不说,仅就资助村上的公益事业而言——

要盖小学了,捐资20000元。

要修水泥路了,捐资80000元。

过春节了,给60岁以上老人每人赠送一袋精白面粉或大米,再搭一大礼包羊汤。

过九九重阳节了,每位老人都有一份同过春节一样的礼品。

全村50多位老人,一年两次,年年如此。郭国芳只要在公司,总要亲自上门,送下礼品,嘘寒问暖。许多老人热泪盈眶地说:国芳这孩子孝行全村,这意义大得很啊。人家该咱的了?欠咱的了?没有啊。人家图甚哩?图的就是叫大家都好活。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

加之相关活动,郭国芳这几年为公益事业捐资少说也有30万元。至于平时谁家有急事需要用钱,只要向他张口,怎也不会落空。这样的付出有多少?国芳从没往心上记。

这些年过春节,村上的红火也闹大了。近来县上组织群众体育“双千”活动,小小谷驼村也拉出一支健身秧歌队,到县城展示。有人不大理解,郭国芳说,凡是这方面的活动我们都要积极参与,我们已经形成了村厂一体化,这和我们培训工人技术、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学习文化知识、培植企业精神等内容是一样的,都是企业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力度。

采访结束时,郭国芳领我参观了正待安装的生产新产品的先进设备。这自然也是一个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大工房,这条生产线总投资2800万元,月底就能投产。实施后年可生产方便羊汤、午餐肉、红烧肉等肉制品5000吨,产值可达1.5亿元,创利税2000余万元。郭国芳拿起一个如方便面筒碗似的盛具,充满自信地说:这是主导产品,调料包要增加到4个。撕开口子撒上调料,用开水一冲,就是一碗郭氏羊汤……

啊,郭国芳何止是托起了龙头,他是牵着龙头在跋涉,在奋进。他要牵着“郭氏羊汤”这个龙头,让独特醇美的风味食品走出国门,飘香五洲。

2006年10月

同类推荐
  • 世界突然安静

    世界突然安静

    这是一本诗歌选集,是“蜀籁”诗丛第四辑之一种。收录了作者2014年以来创作的诗歌作品150余首,全书分为辑一,风吹过木棉,辑二,时光暗淡,辑三,万物寂静,辑四,麦浪。是作者一年多来创作的精品,内容有对现实生活描摹刻画,有对理想的追求憧憬,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这些作品意象独特,艺术感染力强,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 让生命燃如烈焰

    让生命燃如烈焰

    本书作者从小爱好诗歌诗词,这是作者十几年来的心血,本书选了作者近百首诗词,作者从不同角度的歌颂了人类的美好情感和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歌颂爱情。诗词从写作手法上很新颖、独到、成熟,是一本有学术价值的好书。
  •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智破韬略(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滩纪实

    悲壮的挽歌——“11·24”特大海滩纪实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对“11·24”特大海难进行记述,如实反映了其整个求助过程和事故原因,对教训进行总结,并呼吁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热门推荐
  • 真情岁月之永恒明灯

    真情岁月之永恒明灯

    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听听您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 素娘传

    素娘传

    薛素上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跟别的男人生了个儿子,出墙的,注定没有好下场。惨死重生,薛素回到三年前,她不想重蹈覆辙,只能战战兢兢,拼命讨好自家那个瞎眼男人。哪曾想,寡言少语的瞎子竟是卸甲归田的大将军……
  • 废材嫡女倾天下

    废材嫡女倾天下

    雷厉风行光耀加身的家族大小姐,因为至爱之人的背叛在任务中惨死。以废物被众人皆知的相府嫡小姐,却因为她的显赫出身被人嫉妒而残害致死。当她变成她,曾经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决定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立足,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嫉妒她?有本事你们出生比她更高贵陷害她?那她就把这个罪名坐实了,但是这个代价你们能不能负担得起呢?伤害她?那她绝对会让你们生不如死背叛她?可以啊,做好被她踩在脚下狠狠蹂躏的准备吧。当废材变成天才,当曾经的侮辱被她加倍奉还,她,北月倾夜,早已站在大陆之巅,受万众景仰。当她遇到他,一眼看透他温柔如玉的外表之下那张腹黑霸道的面孔,她的心早已在上一世就遗失在他身上。她轻问,谁执我之手,敛我半世癫狂;谁抚我面,慰我半世哀伤。当腹黑霸道的他寻到她,他的温柔只为她一人而现的时候,他才知道,他情愿用一生来守护这个注定站在世界之巅的女子,与她并肩而立,睥睨天下。他应答,等待是盛装出席,希望是你。相遇是万里挑一,最后是你。泪眼问花,花不解语,乱红飞处,一种思量两份忧愁。古佛悠远,青灯易幻,箫声清远,焚雪落寞。惟愿来世,心如琉璃,内外澄澈,看世间春秋,拈花微笑。看红尘起落,忆红尘隐消,身影潇潇,清衫冷,怅怅然。悲欢离合,缘来缘去,滴落生生世世的眷恋,戏子入画,一生天涯。一生烟雨,一场梦;一世红尘,一阙歌。
  • 今天你开小卖部了吗

    今天你开小卖部了吗

    有一天自己和闺蜜开的玩笑居然成真了!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钥匙,再看了看面前的小卖部,月瑶表示一脸懵逼。本想这个小卖部是卖辣条,卖汽水,卖雪糕的,虽然的确也是,但是这个小卖部也不简单啊。顾客1:有泻药吗?月瑶:???顾客2:有樟脑丸吗?月瑶:???顾客3:有得白内障的药吗?月瑶:???顾客4:有智障丸吗?月瑶:???顾客要求一个比一个奇葩,本想在这个小卖部里好好捞一桶金的,结果发现自己还是穷得叮当响。月瑶:谁要这个小卖部谁拿去。【本店出售任何世间道具,不过支付方式很特殊哦~】
  • 风起时火光燃起

    风起时火光燃起

    其实各人都有各人苦,生而在世,每个人都在一边背负一边前行着。这是一个圆满的故事,不打算写女配,我想给这个故事一个好结局。
  • 豪门霸宠:刁蛮甜妻不好养

    豪门霸宠:刁蛮甜妻不好养

    ”老公,我要拍《时光悠然》的广告。”“不行!""老公,我要拍《逝去年华,你还在》电视剧。“"不行!"“老公,我要拍《那个微笑》电影。”"不行!“结婚前,叶辰风对他百依百顺。结婚后,不让她在电视上露脸!某一天,她终于受不了了,”叶辰风,我们离婚!“”老婆,怎么了?咱们好商量嘛!“”我要演电视剧!“”没问题!“叶辰风立马怂了。本文是宠文,不会太虐的!
  • 像雍正爷这样的丈夫

    像雍正爷这样的丈夫

    吾爱此生君伴行,夫妻携手儿女情。同晓人间必值得,百桂银枝香自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之缘起

    三国之缘起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刘啓:我是谁?我在哪?……赵云:“大哥,吕布那厮又跑去貂蝉那了”系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汉朝这些人①(刘邦卷)

    汉朝这些人①(刘邦卷)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