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9100000062

第62章 站在苏联的肩膀上发射卫星 (1)

“我愿意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刚才得到《纽约时报》的通知,有一颗苏联人造卫星正在离地球9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1957年10月4日,当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劳埃德·伯克纳博士宣布这一消息时,他正在苏联驻美国使馆参加一个鸡尾酒会。这个成就虽然是苏联科学家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美国科学家眼里,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所以伯克纳博士随后就端起酒杯说:“我愿意为我的苏联同行的成就向他们表示祝贺。”

伯克纳博士对苏联同行的祝贺让白宫无地自容。早在六年前,苏联人就曾经公开地谈论过他们在空间技术方面的计划。当时就有美国科学家问国防部长威尔逊,他是否担心苏联可能在卫星竞赛中取胜。国防部长轻蔑地说:“他们即使得胜了,我也不放在心上。”

如今,莫斯科真的得胜了,白宫就坐不住了。苏联在太空领域的捷足先登,不仅意味着“苏联卫星在天空中盯着我们,这太可怕了”,而且它还向美国人提出了一个更为残酷的军事问题:既然苏联人能够把卫星送入太空,他们必然有推力巨大的火箭。如果这样的火箭被装上弹头,是否意味着苏联拥有更为先进的弹道导弹?如果苏联的洲际弹道导弹超过了美国的话,那么只要装上核弹头,就成为最致命的武器。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苏联的成就几乎完全抵消美国共同安全计划的价值。前总统胡佛认为,苏联的成就说明共产党国家“正在造就出数量上两倍于或可能是三倍于美国”的科学家。负责美国导弹核潜艇研制工作的海军少将海曼·里科弗附和胡佛的观点,认为美国的科学家少于苏联,主要原因是“我们老是过高地估计我国中学生的价值”,他悲观地说:“欧洲中学毕业生所学到的东西比我们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学到的东西好得多。”

阿肯色州的参议员富布莱特将这些问题引申到教育制度的问题上。他说:“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挑战已经涉及到社会的根本。它涉及到我国的教育制度,这是我们的知识和文化价值的来源。”他批评说:“在这方面政府的学术复兴计划目光短浅,令人不安。”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林登·约翰逊——他很快成为肯尼迪总统的竞选伙伴——不愧是个搞政治的行家,他从战略高度分析了苏联人的胜利。他说:“人类在陆地时代时,罗马帝国控制整个世界,那是因为他们善于修路;后来,人类进入海洋时代,英帝国占据了统治地位,因为它有超大型的海船;现在共产党人已经在外层空间建立了立足点。那意味着什么呢?”

约翰逊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只要看看莫斯科公布这一消息的措辞,就知道约翰逊其实说出了赫鲁晓夫的心里话。苏联国家通讯社在公布卫星上天的消息时,用了这样的电讯:

苏联已经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人造地球卫星将为宇宙旅行开辟道路,看来今天的这一代人都将亲眼看到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以自己解放了的自觉劳动,如何将人类最大胆的梦想变成现实。

拿什么把苏联比下去

不光是赫鲁晓夫为苏联卫星的上天兴高采烈,连苏联科学家也加入了赫鲁晓夫的行列。在国际物理年年会上,一位苏联科学家嘲笑他的美国同行说:“你们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可是,美国人就只爱汽车、冰箱、房子。不像我们苏联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这种情绪甚至传染到东南亚,泰国首都曼谷的一家报纸替苏联人高兴的同时还不忘损一损美国人,新闻的标题就是“苏联人拉下了美国人的面子”。值得安慰的是英国人的态度,英国人一如既往地对美国盟友抱有信心。伦敦《每日快报》预言,不管怎样,美国人总有办法达到目的。“其结果将是展开一番新的努力,以争取在空间探索方面赶上和超过苏联人。我们丝毫不怀疑——美国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当全世界都在为苏联卫星上天指手画脚时,引发这场舆论风暴的主角——“人造地球卫星I号”正在以每小时18000英里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它的重量有184磅重,是铝合金的球体,绕地球飞行一周只需要96.2分钟,并不断发出 “嘟嘟”的声音。这颗卫星带有一个装有4根天线的无线电发射装置——与当今布满外层空间的各类卫星相比,“人造地球卫星I号”简直不值一提,但是它与当今最先进的卫星一样,其运行轨道与赤道之间有一个倾角,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人造地球卫星I号”的发射是人类第一次把物体送入太空,它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在科技领域的最大突破。它的发射升空改善了世界的面貌,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标志着太空时代的到来和太空军备竞赛的开始。

“嘟——嘟——”

这是真正的天籁之音,她来自万里之遥的太空。自从1957年10月4日苏联卫星上天那一天开始,美国人就被这种声音撩拨着神经。那颗令人不安的苏联卫星,它藏在万里之遥的太空,却能随意俯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这让美国人觉得自己生活在苏联人的监视中。通过收音机和电视机,人类可以听到它发出的“嘟嘟”声。不用任何设备,人类也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就像一颗——事实上它就是那样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太空中调皮地眨着眼睛,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仿佛是为了刺激美国人,美国人是地球上最后一批可以看到苏联卫星的国家,美国人心里难免有气。但对于苏联而言,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苏联技术员设计的那个发射时间,卫星运行到美国上空时,要么是在正午,由于阳光过于耀眼,肉眼无法观测到它;要么是在夜间地球的阴影遮挡了它,美国人也难以看到。不过美国的科学家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天文台的约瑟夫博士说,卫星绕地球轨道运行,每天有4度偏移,大概15天以后,美国人就可以借助双筒望远镜看到苏联的卫星了。一向对新生事物都抱有好奇心的美国人感到饥饿难耐。他们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跟前,收听那令人着迷的“嘟嘟”声。这声音是用24兆周和40兆周两个频率交替发出来的,是一种奇怪的降A调。

这种声音不光刺激美国民众,也刺激了一批勤奋工作的政府人员,他们就是中央情报局的密码员。自从这颗卫星上天的那一刻起,中央情报局就绷紧了神经,决心要截获这颗卫星与地面联系的密码。他们坚定地认为那奇怪的“嘟嘟”声就是这样的密码,所以他们选派了最优秀的密码员,不遗余力地抄收这个声音,然后去分析和破解这个声音中蕴含的某种密码。

中情局的工作遭到了一位苏联将军的耻笑。此刻他正在华盛顿参加苏联驻美国大使馆举办的地球物理年年会,是苏联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在获悉中央情报局正在研究这“嘟嘟”声之后,这位苏联少将仰天长笑。他告诉美国同行说,根本就没有密码。卫星之所以发出“嘟嘟”声,是因为苏联的地面测控人员需要通过这样的声音来追踪卫星的踪迹,以便他们确信卫星仍然在天上运行。至于卫星里面的东西,苏联将军说,除了一台发报机和蓄电池外,什么也没有。卫星与地球之间联系所使用的电源只有一瓦,那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约三星期后,电池就要耗尽,“嘟嘟”的信号声也就要停止了。然而美国人怎么会相信一个苏联将军的话呢,他们坚持认为那“嘟嘟”声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三个星期后,“嘟嘟”声果然消失了,看来苏联人并不都是两面三刀。然而,苏联人却是有后手的。美国人刚想喘一口气,苏联人又一脚踹了过来。11月3日,苏联又将重达1120磅的“人造地球卫星II号”发射升空,上面还载着一条名叫“莱卡”的小狗。苏联的这颗“人造地球卫星II号”卫星在太空停留了161天。通过绑在狗身上的仪器发回地面的信号,苏联科学家获得了大量有关太空中生命活动的珍贵数据。

这再一次强烈地震动了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拉塞尔忧心忡忡地说:“毫无疑问,苏联的成就不仅在于它对长期处于优势地位的美国科学技术提出了挑战,而且苏联处于十分稳固的战略地位,以至于它们可以将大规模报复所取得的成就一笔勾销。”战略研究机构则更为悲观。他们认为,苏联通过卫星上天向全世界表明,它们在弹道导弹方面已经取得了美国即使全力以赴至少也要到1961年才能达到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美国核力量的脆弱性使苏联有可能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打击。这个机构警告说,苏联导弹的突然袭击能在几分钟内把美国在全球的战略空军基地全部毁掉。因此,美国应该大量增加军费,加速研制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并提出了一个耗资22亿美元的民防计划。

《时代》周刊则为总统的处境担心,它的文章说:“这场风暴将成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从未遇到过的一场风暴。”《匹兹堡新闻报》则刊登了一条大字标题,恳求说:“艾克,咱们也发射卫星吧。”

同类推荐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李子迟,原名肖飞,生于湖湘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专业毕业,曾系大学教师,现居北京,自由撰稿人。著书多种。主要有《中国超级大学》、《道可道》、《战地记者》、《问世间情何物》、《谁将被淘汰》、《就业的革命》等。
  • 像铁人一样工作

    像铁人一样工作

    铁人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用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拥有最优秀的品质和素质,他热情、踏实、自律;他精业、乐业、敬业:他忠诚、知恩图报,是当代员工的典范。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典型化的体现和人格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铁人精神推动了石油大会战走向胜利。推动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同样。伟大的企业必然要有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通过它,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起高昂的士气,提高工作激情。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强和改进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全国人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充分表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这项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任务的高度重视。
  • 改革没有回头箭

    改革没有回头箭

    本书包括思想解放与改革的顶层设计、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未来中国改革趋势等六编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陌上花开之相思渺无畔

    陌上花开之相思渺无畔

    一次偶然的机会,命运让他与她相见。却不知是天意弄人还是命本殊途。千年之恋,两个人之间的丝丝缕缕是否能够结成姻缘?他为了她,失去所有记忆,从此变成一个傻子,最后却尸骨无存。而她为了他,却每时每刻接受剥肤之痛的酷刑,无休无止。她回到了过去,找到了他,本以为生生世世不离不弃,结果,只有他冰冷的剑,插进她的心口。最终,她依偎在他的怀里,问“你为何不爱别人?”他答“因为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 祖安沙雕穿越女主之黑化归来

    祖安沙雕穿越女主之黑化归来

    女主江姜本应是一个娇柔做作不食人间烟火的文静女子,一场意外让女主性情大变,时常被人瞧不上的她早已从祖安学的一嘴蜜语回来,让我们尽情阅读,女主的黑化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超品战神系统

    超品战神系统

    特种兵龙战死而复生,拥有一套神奇的战神系统,横扫所有敌人。有兴趣的朋友请加群:256175618
  • 竹马空降到我心

    竹马空降到我心

    LGM战队知名话痨老流氓队长竟然在一夜之间得了孤僻症!竟然是因为从小不对盘的竹马突然空降同战队!【毒舌话痨流氓vs腹黑斯文美人,耽美,电竞甜文,信我!】 (粉丝群号:732682904)
  • 温莫如阳

    温莫如阳

    萌萌哒女主和腹黑男主哟!“炀哥哥这是啥?”某萝莉好奇的东窜西蹿“小若别碰那是机关!啊啊啊啊啊!”某男的惨叫声回荡在世间
  • 恶魔少爷,呆萌丫头,吻上瘾!

    恶魔少爷,呆萌丫头,吻上瘾!

    “少爷,我当了一个月的女仆,可不可以放我离开!”叶凉夏道。“想离开?难道你真的对我没感觉?那么想离开我!”某人皱了皱眉,低吼道。“我……我不知道。”叶凉夏心有点慌。听到叶凉夏的话,某人嘴角一扯,冷笑道:“既然如此,我就让你认清你喜欢我的事实!”说完,某人将叶凉夏抵到墙,低头强吻下去…“叶凉夏,你给记住,你是我的女人,别想逃离我!
  • 古秦武道

    古秦武道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穿越回了秦汉三国时期,但这却与当今历史完全不同,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天下!
  • 七星迷棺

    七星迷棺

    五十年前,一张电报吸引了来自给方的盗墓贼,探险家,考古学家前往长沙。同时,南京政府召集了一批当时最强悍的盗墓贼+探险家+考古学家+军人。前往一个神秘的地方。而我本是一位普通的地理老师,当年南京政府的大总统是我的爷爷。五十年后,我在收拾爷爷遗物的时候。发现一卷泛黄的羊皮地图,加上一本破旧不堪的记录将我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漩涡。从八卦迷棺到法老亡陵。从空中花园到亚马逊丛林。从海底宫殿再到七星迷棺。这一起的背后到底是古人在作祟还是人性的顽劣,或许说可能真藏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