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85000000018

第18章 在劳动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兴区第八中学 尹天鲲

课题名称:在劳动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题类别:大兴区规划办规划课题

课题组长:尹天鲲

研究时段:2001年9月—2005年7月

成果形式: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

劳技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进行了五年的研究实践,通过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确立了《木艺》课校本课程的地位,创建了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制定了劳技课评价方案,探索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式方法。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劳技课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课题组成员:刘俊英 星亚男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普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1997年9月,我开始教授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以及对教学的反思,我逐步发现并认识到:中学劳动技术课(以下简称劳技课)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劳技课具有教学内容广泛,实践性强,教材内容多样性的特点;在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其他课程无法相比的优势。然而就我区当时的劳技教学情况来看,与市区教学相差甚远,劳技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是什么制约着劳技课的发展?如何提高劳技课的教学质量?怎样才能把劳技课搞活?这些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交流与思考之后,我发现这样一些问题是制约当时我区劳技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1.劳技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

(1)劳技教材内容的相对老化

当时我区中学劳技课使用的教材全部存在着教学内容相对老化的问题,而且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也正在越来越大。例如:教材《家用电工》(1992年8月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城镇中早已进行暗线布线,而教材中还主要讲瓷夹板布线,瓷夹板由于现实生活中已经不用,所以学生不但平时没有见过,而且在黄村卫星城中都很难买到。再如:城镇居民中早已普遍使用的声、光控延时开关,教材中却没有涉及到等等。正是由于教材的老化、与现实联系不紧,学生们认为劳技学习没有什么意义,当然学习起来也没有什么兴趣。

(2)劳技课课堂教学方法的相对死板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突出特征,劳动技术课就是要求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劳动情感。然而当时我区劳技课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口头说教或者机械重复模仿操作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长期教下去,学生们对劳技课学习感到枯燥无味。

2.学校现有条件制约着劳技教学的发展

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要有必要的投入。然而由于当时郊区办学水平和学生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原因,没有购买材料的经费。

以上这些问题是我区当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我区劳技教学的发展,甚至形成了恶性的循环。

为了解决当时劳技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劳技教学的质量,在区教研员罗西林老师和学校教研员袁宏志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从1999年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进行一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实验尝试,并对当时所能查阅的有关劳动技术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查阅。资料显示:国内有些学校已经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与其他学科相比,劳技课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还仅仅是初步研究与尝试,在某些理论探索和教学应用方面都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为此,我们确立了“在劳动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这项课题。

二、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木艺》课程的确立

1.《木艺》课程的优势

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我们将《木艺》作为劳技课的主要内容,符合我校实际,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木艺》教学是教授学生制作各种木制工艺品,这不但克服了以往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的不足,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动手实践、艺术审美等多种能力,符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与趋势。

其次,《木艺》教学符合我校的教学实情。制作木艺的实习材料可以是各种木制的下脚料,取材广泛,学生寻找这些材料也比较容易,这样不但可以缓解我校劳技教学条件相对不足的问题,而且通过这样的行动可以培养学生节约与合理利用材料,珍惜劳动成果、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2.《木艺》课程的灵活性

在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木艺》教学的综合性,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形成了一个“静态木艺作品的设计制作——动态木艺模型的设计制作——科技发明创造学习”的纵深学习链条。这样就可以达到:从单一的木艺作品的设计制作辐射到社会生活中一般作品的设计制作工艺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发明创造,从而将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最终通过《木艺》教学这一载体来解决目前劳技分项目授课功能单一、授课效率低的不足,实现对学生进行适应现代生活的必要劳动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新的《劳动技术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还力求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例如:讲作品制图的过程中与数学老师合作,讲传动的过程中与物理老师合作,在讲科技小论文的撰写的过程中与语文老师合作等,这样就实现了劳技课与文化课之间的交融,最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目前学校的校本教材开发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验证阶段。

(二)创建了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实验中,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创作学习的“导引—实践—创作”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几个环节是:(1)师生赏析作品或引发问题;(2)教师精讲示范;(3)学生实践创作;(4)师生创意交流评价;(5)学生课下反思和再设计。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具有不同的技术难度和创新点的作品问题为核心展开,以学生进行劳技作品或技术问题的赏析、设计、制作、交流评价、再创作为主要形式,以学生完整制作某一类劳技作品为一个教学过程来进行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最初这种模式还仅仅是应用在劳技木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而且只有四个环节。其中,第一环节,先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赏析与评价,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赏析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二环节,教师讲解示范,为学生学习有关知识和动手实践铺平道路;第三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第四环节,学生在课下对作品进行再设计与再创作,可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在指导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低起点、小步伐”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引导:

第一,开课的前几周,我先指导学生设计和制作难度较小的作品,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使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此时,我注意对每一名学生的微小进步和独特的构思给予表扬与肯定,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大胆地制作。

第二,学生课堂赏析评价作品的来源,最初大多是生活中常见的小礼品和教师的作品,随着教学的发展,学生赏评作品的侧重点逐步转移到了学生自己制作的作品上。这样可以通过学生相互赏析作品,不断提高他们的设计与制作水平。

第三,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的活动逐渐减少。教师只做必要的指点,而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评析、设计和制作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的深入,这种教学模式应用起来也越来越灵活。现在我们结合研究性学习,不但可以在具体的劳技木艺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中使用,而且可以在有关劳动科学技术相关问题的学习研讨过程中使用,对于完成每一个课题(如:生活废弃物的利用)的课时数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把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增强了自主创新和关注身边生活技术问题的意识,使学科教学的功能扩大。

经过推广实验,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反映强烈,操作认真,而且部分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了自己主动进行设计创新尝试制作的迹象。

(三)制定了劳技课评价方案

针对劳技课的特点,我进行了学生学习综合评定方面的研究尝试。木艺课综合评定的原则是:(1)不以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木艺课评定的参照,对学生一视同仁;(2)评定内容中增加学生进步程度一项,以鼓励基础较差学生的进步;(3)在客观公平的基础上略加一定的宽容。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宽容,由于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做老师的不但要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提供机会,而且也要允许他们出现一些问题,并为他们的再次前进创造机会,这一点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评价较全面、客观,而且不是依靠一次评价定乾坤,所以学生的学习创作热情很高。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式方法

几年来,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分析,其中重点加强了对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意识、科技创新实践思维、科技创新实践方法、科技创新实践品质、科技创新实践成果的申请与保护等方面进行培养,积累了一些有实效的方式方法。

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在课上完成的,在课下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1.课堂教学中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比重

对学生不同方面的特长与爱好,成立不同的课外小组,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从2001年开始我申请成立了大兴八中木艺课外小组,教授学生设计制作木制工艺品;2002年我又申请成立了大兴八中科技发明创新课外小组,教授学生有关科技发明创造方面的知识。

2.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学习交流机会

课堂上提供时间让学生交流学习;申请在教室中布置了展柜;学年末举办学生的劳技创新实践作品展览。通过以上方式来促进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作品和课下交流学习。这些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3.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项比赛

几年来,我带领学生参加过北京市粘贴画竞赛、北京市“巧手杯”综合技能竞赛、北京市中小学技能与创新设计大赛、国际儿童手工制作展、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等各级各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劳技课教学延伸到了校外,而且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们的能力。仅2002年一年,在劳技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基础上,我辅导的学生就有40余人次获得国家、市区级竞赛奖。

三、研究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五个学年的不同学生中均出现了一些共性的效果:

(1)经过三到四周的引导,学生不但接受木艺课的授课模式,而且喜爱上木艺课。

(2)在学习过程中,几个学年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涨,而且学习积极主动。

(3)经过观察反馈,师生关系良好,交往量(交往的时间与范围)明显增多。

(4)经过观察统计,学生完成的作品数量较多而且作品的质量也较高。

截止到2005年7月,5届学生完成实习作品1万2千余件(平均每人每学期4件),其中较高水平的300余件,其中一些作品被编入《黄村八中美术作品集》。

(5)学生在学习创作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在学生进行劳技学习的过程中,从木艺锯割、磨光到组合粘连,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劳动品质得到了锻炼;通过对每一件劳技作品或发明创造作品的构思设计以及评析后的改进与再创作,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几年来,我所辅导的学生有97人次获得各级科技创新竞赛奖,其中获国家级奖4人次,市级奖42人次,区级奖51人次。2002年9月,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知心家庭”栏目,就“家庭创新”问题,对我和学生焦远一家人进行了专题采访,10月20日对全国进行了播放。(注:我辅导该生获得北京市首届TTS技能与创新大赛中学家庭组第一名。)2002年7月,指导学生张旱雨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经过角逐,入围最后决赛,该生发明的“教学多用听诊器”获得国家级发明优秀奖,该生是大兴区第一位获得国家专利的中学生。2002年11月,该生作品被刊登在国家一级刊物《发明与革新》上。2005年8月,我和张旱雨同学代表大兴区参加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其作品获得国家级银奖。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课题研究中,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几年来,我获得各种荣誉40余次。其中12次在市区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9次获得各级优秀辅导教师奖;9次在市区级自制教具、教案评比、说课竞赛、作课中获奖;2003年12月,被评为大兴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和大兴区劳技学科骨干教师。从2002年起,5次被评为区优秀科技辅导员、区科技园丁、区优秀科技园丁和市级优秀科技教师。2005年1月,被评为大兴区“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先进个人。2005年11月,我被评为大兴区中学劳技学科带头人和全国劳技教育优秀教师。

(三)对全区劳技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几年来,在进行劳技学科改革实验研究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学校为大兴区劳动技术教育研究基地的优势,积极配合区教研员和其他老师,开展研究课、公开课、观摩课,进行全区劳技教师培训或辅导等教研、科研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大兴区劳技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与好评。

四、研究的反思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由于课题组成员内退、工作调整,学校教室和宿舍楼的建设以及非典等因素的影响,课题研究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改变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养。目前的教学中,研究重点也从《木艺》教学实验研究,逐步转向构建大兴八中劳技学科素质教育体系,教学的内容从单纯的教授学生进行《木艺》设计制作,转变为教授学生进行包含木艺、金工、电子、科技发明、科技竞赛等内容的指导研究性学习。实验中,这些内容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但却改变了原课题的研究方向。

当然,课题研究中也暴露出了我们研究的不足。第一,课题的研究设想不够缜密深远。研究中我认识到:尽管最初我们确定的课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就课题的研究也进行了认真思考讨论,但是我们最初的设计还是比较笼统,从我们后期研究方向改变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出来。第二,研究过程还存在着不科学规范的行为,如:我们没有科学规范的量表来说明我们的研究效果等。

从课题研究发展来说,在劳动技术课中进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根据目前劳技学科的教学发展形式,研究的重点将是如何提高劳技学科的科技含量和构建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教学体系。

五、研究的感受

(一)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与基础

从事教育科研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地体会到: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教师就一定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我们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就是:要切实地学习理解好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自己的思想意识、方法手段以及能力知识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更新、学习与实践,力求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几年来,我利用双休日和假期的空闲时间较为详细地学习了有关教育科研、素质教育和劳技学科方面的书籍,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总感觉到自己的知识能力不够用。但是我坚信:在当前知识高速更新、学习的手段与方式越来越多样高效的时代,我们老师只有大胆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学习,才能不断前进。

(二)进行教学改革一定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本校实际,而且要力求合理,突出实效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新的教育政策与精神为我们一线的教学改革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条件,然而对几年的教育科研反思,使我懂得了:由于我们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还相对不足与匮乏,我们郊区县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一定要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和本校实际,多动脑筋,力求科学合理、有实效,而且我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三)营造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展示机会并鼓励学生成功,是劳技课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贝尔纳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展开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以往教学中我们或是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或是夺占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劳技课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的优势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以往的劳技教学中,我们虽然重视了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但学生成功的作品却较少,学生没有获得创作性劳动的快乐,从而无从激励学生更高的创作热情。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位学生都渴望成功,当教师表扬肯定他们的创作成就时,他们在心理上就表现出对自己创造的满足,进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创作欲望。为此,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建议劳动技术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实践的空间,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展示他们自己能力的机会。

(四)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

通过几年的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非常丰富、鲜活和有意义的,在如此丰富、鲜活、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尽快地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中一条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几年来是因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我从一个渴望教好课但却缺乏知识能力的毛头老师,迅速成长为大兴区的教研科研的骨干,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我养成了用科研的观点去看待我们所从事的丰富、鲜活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习惯,使我从中总可以发现新的问题,使我总想用一些新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我说: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我们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魏振楠。劳动、技术、素质。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

[2]龙献中。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北京教育。2001,(2)

同类推荐
  •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阅卷第一现场

    2010年高考满分作文阅卷第一现场

    收录2010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精选近200篇考场佳作,一网打尽高考作文的方方面面。力邀全国近百位阅卷专家精心打造,提供最专业的高考作文优化方案。揭秘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对不同层次的作文进行零距离解读,是考生冲刺2011年高考作文的第一武器。
  •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上)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上)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 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物理故事与趣味

    物理故事与趣味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这些兴趣的方式方法,并详细讲解了各个学科的名人成才故事,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规则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2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热门推荐
  • 幻云仙

    幻云仙

    当注定的宿命到来,相爱的人注定会被分离,可是哪怕万劫不复,我也不甘接受这样的宿命。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反派攻略进行中

    反派攻略进行中

    白鹭身为一个顶级大佬,在突然的某一天绑定了反派攻略系统,从此开启了拐骗反派男神的道路。——系统:宿主请收起你的神笔!篡改会使位面崩塌的!Σ(°△°|||)︴白鹭:哦,(收起笔)系统:(悄咪咪地松了一口气)白鹭:(悄咪咪地看了一眼如胶似漆的男女主)XX和XX撕裂!于是系统就看到刚才还如胶似漆的两人突然大打出手。系统:自闭.jpg#宿主总是玩崩位面怎么破,在线等,挺急的#*1v1全能吃货大佬vs可爱软绵反派本书又名《反派攻略之宿主又双叒叕玩崩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有逸辰

    北有逸辰

    八年前一场莫名其妙的追杀,让他只能投身于天门山下。水岛浮萍,紫气仙萦;萍水相逢,爱恨无垠。她本医术奇才,却为了他屡次犯禁。是无端的相逢,还是注定的缘分。魂帝再醒,天命所归,她等的那个他是否还会归来?一场爱恨情仇,且需从头说起……
  • 圣门道尊

    圣门道尊

    修魔道法,行圣人道。……这是一个魔道少年成至尊的故事。合理推演的解密游戏,值得你收藏。
  • 网游之学长追妻论

    网游之学长追妻论

    初入游戏,被一个NPC老头子坑到全是满级怪的破森林也就算了,她认了。被稳居排行榜上第一名相传神龙见头不见尾的某男误杀了,没关系,大不了回城复活,反正是1级,总不能杀成0级吧?可某男不愿了,一个劲地说他对她负责是闹哪样?大神的风范呢?大神的节操呢?
  • 天为我狂之凤吟天下

    天为我狂之凤吟天下

    命定的王者,凤血传人,个性温婉。再次睁眼,她已不再是她!互换的命格,让她这个穿越的特工和那凤血传人站在了同一战场上。昔日的爱人,亲人,和地位,难道注定要与天斗,才能逆转这该死的宿命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顾总的修炼之旅

    重生之顾总的修炼之旅

    可当昔日仇家寻上之时,他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女人,抑郁而终的他竟然发现自己居然重生之了出事前一天。重生重生再重生,可他却始终改变不了眼睁睁看着她死去的结局…为了能够将她复活与她长相厮守,落魄的顾言琛踏上了修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