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8600000010

第10章 表倾城之艳色——《闲情赋》散论

陶渊明的《闲情赋》是一篇长期被漠视的赋体佳作。对这篇作品,由于以往评论者鉴别能力和审美观点的不同,所得的结论也迥然相异。有的论者对这篇赋持否定态度。例如为陶渊明编文集、作序言的萧统,对陶的为人曾给予充分肯定,惟独对《闲情赋》不感兴趣。他说:“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显然方东树是站在封建卫道者立场上,否定《闲情赋》的。清代论者中,有人认为《闲情赋》的内容不是写爱情,而是有所托。邱嘉穗说:“朱子谓‘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怨美人之迟暮’,亦以美人目其君也。”上述二例由于用穿凿附会的方法研究《闲情赋》,其结果必然是曲解作者的原意。古代评论家中,也有对《闲情赋》持肯定态度的。苏东坡说:“渊明《闲情赋》正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苏东坡不仅肯定了《闲情赋》能与屈原、宋玉作品并列,同时还讽刺了萧统对《闲情赋》的无知。从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古人对《闲情赋》所持的观点,否定和歪曲这篇佳作的占多数,肯定的仅是少数。

古今论者中能运用正确观点评价《闲情赋》的,要首推鲁迅。他曾多次论及该赋。鲁迅说:“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因为‘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鲁迅认为“坚实而有趣”,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给予较高的评价,并为国外的中国文学研究工作者未能及时介绍表示惋惜。虽然鲁迅不是写论文专门论述《闲情赋》,而是在杂文和书信中提到它,稍加议论,但鲁迅的意见是中肯的。

鉴于前人对《闲情赋》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和它在文学史上应享有的地位还没有引起古典文学研究者的重视,我们有必要对它的艺术价值作细致的分析。

陶渊明把对美人的渴慕之情,通过“赋”体这一具有铺张特点的文体形式抒发出来,充分体现了作品的表现形式(体裁)是由内容和作者认为熟悉的表现方法决定的。好的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闲情赋》之所以成为赋体艺园中的佳作,突出的地方是作者描写爱情尽其铺张而不流于空洞浮夸,其感情之真挚热烈,可以说被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了。

首先是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比作各种具体形象,大胆地向恋人倾泻了自己的爱情,如下面一段: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作者在此表现出来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凡是能同他所追求的美女接近的东西,几乎都想出来了。为了表达对美女炽热的爱,诗人愿意化作她的衣领、裙带、发油、画眉的青黛、席子、鞋子、白天的影子、夜晚的烛光、夏天的扇子、弹奏的鸣琴。这里接连用十个“愿”字,想象出十种能和美女接近的东西,用以表达诗人欲接近美女的急切心意和“情不可止”的爱慕,这在古代诗、词、赋的创作中是罕见的。尤其是诗人在每一种想象之后,都紧跟着写出他的忧虑。如他希望化作美人头上的发油,但又恐怕她要洗头,致使发油随着清水而失去光泽。他希望化作丝织的鞋子,穿在美人的脚上,但又担心美人在休息时,把鞋子脱掉扔在床前。他又希望化作美人的影子,能够紧跟美人的形体,但又担心美人在大树下时,影子就要消失了……这些丰富的想象力,把对情侣的爱慕想念的真挚感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读之自然通畅,沁人心脾,毫无矫揉造作之处。

结构的曲折变化,起落无迹,是《闲情赋》艺术的鲜明特色。赋一开头作者先刻画了他所热爱的美女的形象,他表示“愿接膝以交言”,但碰到了“惧冒礼之为諐”,先遭受第一个挫折。接下去作者仍不甘心,还要追求,于是出现了十次想象,也即十次比拟,但每一次想象都未能如愿,整个这一大段可以说是由十个小曲折组成一次大挫折。赋在此处出现了跌宕起伏,令人感到有回肠荡气之势。末尾一段描写诗人还不甘心,仍旧要追求下去,为此他在南林徘徊,等待机会,并“托行云以送怀”,“寄弱志于归波”,来表达其心意。赋的结构特点显示出三起三落,但一层比一层深化,最后则以空幻为结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板而无起伏,读之索然乏味;诗、赋又何尝不是如此!陶渊明的《闲情赋》,正因为它结构时起时伏,变化多端,故在六朝赋作中,堪为卓绝。

语言的简洁、形象和富有感情色彩,是《闲情赋》艺术性的另一特点。赋的语言一般具有半韵文、半散文的特点。尤其是典型的汉赋,往往把许多奇怪而又冷僻的字都拿来堆砌成文,不仅佶屈聱牙,而且由于缺乏感情色彩,令人感到味同嚼蜡。但陶渊明的《闲情赋》却完全摆脱了汉赋的陋习,试看下面一段:思霄梦以从之,神飘飖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冉冉而就过。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这是《闲情赋》接近尾声的一段。前面我们已讲过,诗人因倾慕美女,曾做过种种设想希望接近她,但都未能实现。于是作者又进一步设想,在梦中追随美女,但是“譬缘崖而无攀”,形象地表示作者仍然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诗人用“毕昴盈轩,北风凄凄,不寐,众念徘徊”四句,简洁而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境界:星星满窗,北风哀鸣,一个多情的男子躺在床上,思绪萦绕,辗转反侧,度过了不眠之夜。接着作者进一步抒写自己的愿望:他天未亮就起来,只见台阶蒙上一层繁霜,公鸡敛翅未作报晓之鸣,唯听得远处笛音清亮哀婉,他认为美人就在那边,他希望天上的行云为他表达心意,但是“行云逝而无语,时冉冉而就过”,使诗人确有些失望了,“徒勤思以自悲,终阻山而带河”;然而尽管有山河之阻,他还是要追求;仍然“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由于失望、疲倦和旧礼教的束缚,他的志愿减弱了,其感情也从高潮降到低潮。读者读到此,似乎也该随着诗人结束此赋而掩卷了。实际上不然。尽管作者最后写出“尤《蔓草》之为会,诵《邵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在阐明由于《诗经·召南》篇中不赞成非礼的会合,因此他的感情也在八方极远处休止了;但是,由于前面作者以华美而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所表现的大胆的追求,使读者掩卷之后,思想也久久不能平静。这可算是陶渊明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吧?!

《闲情赋》的艺术成就是不可泯灭的。要证明这一点,还须回顾情赋的发展过程。描写爱情或与爱情有关的赋体文学,始于战国晚期的宋玉。他的《登徒子好色赋》可以说是情赋的滥觞。赋的主要内容是写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好色。宋玉则替自己辩解,除叙述自己不被女色所诱惑外,同时指责登徒子好色。接着他又假借秦章华大夫出来发一通议论,叙述他曾周游名胜之地,看到极美丽的女子,而“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也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义”。此种写法对汉赋颇有影响。到了汉代,第一个写情赋的是司马相如。他的《美人赋》与宋玉的赋在内容和结构上基本相同,所不同者,司马相如的《美人赋》在辞章华丽、笔意轻灵方面,则远远地超过了《登徒子好色赋》。

东汉末,赋体开始由大赋而向小赋转化,描写爱情的赋,也大都变为短赋。如张衡的《定情赋》、蔡邕的《静情赋》、曹植的《静思赋》、晋张华的《永怀赋》等,都是小赋。这些短赋的基本内容均是作者们对某一美女容色的赞美和倾慕。我们仅举一例,便可窥其一般:夫何姝妖之媛女,颜炜烨而含荣。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余心悦于淑丽,爱独结而未并。情罔象而无主,意徙倚而左倾。昼骋情以舒爱,夜托梦以交灵。

——蔡邕《静情赋》东汉以来的情赋,除了篇幅比宋玉、司马相如的赋短小外,在思想倾向上也有了变化。张衡、蔡邕的情赋,已经冲破了“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束缚,开始表达作者对异性的渴慕和恋情了;曹植、张华的情赋,也具有这种倾向。我们不否认陶渊明的《闲情赋》,是在宋玉、司马相如和东汉以后几位情赋作者影响下写出来的。但是,陶渊明的《闲情赋》,在爱情赋中却是独具一格的。它在思想内容上比东汉以来的爱情小赋更为大胆,它的篇幅也更长,艺术性更高。赋的开头,先是对具有“表倾城之艳色”的女子的刻画,写她不仅美丽,而且有着“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而争芬”的美好品德。作者描写她“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正是通过演奏乐曲“激清音以感余”,于是诗人无限倾羡,居然神魂颠倒了:“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从这里开始,文章进入了抒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闲情赋》,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超过了他前人所写的赋,有他的独到处。然而历代评论者很少提到它,即便偶尔提到它,也是贬多于褒,这是由于封建卫道思想在作祟的结果。鲁迅看出《闲情赋》的价值,多次替他鸣不平,然而仍未引起重视。现在我们看到的文学史,大多数对《闲情赋》不加评论;只有极少数文学史提到它,也仅是介绍一两句而已。这是不公平的。我们认为对古代作家的作品,不论哪种题材,包括以爱情为主的在内,都要对其内容和艺术成就做实事求是的分析,在文学史上给它以应有的位置。

同类推荐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我初识李天柱先生,是在1993年春天宁夏政协全委会的分组会上。他是组长。在主持会议时,他正襟危坐,其言温和,其色蔼如,堂堂正正地维护着每个人的畅所欲言。我作了一次关于如何识别人才的发言,有“坚持包子馅第一,包子皮第二”的怪论,他把我记住了。我会后打听,才知他是宁夏名校名师、名校长,大名鼎鼎的李天柱先生。而今李先生年近八十,有文集《教育随笔》准备出版,嘱我作序,我恭谨从命。
  • 中国妇女生活风俗

    中国妇女生活风俗

    本书分为八部分,分别阐述了妇女的原始生活状态、进入妇女生活的历史误区、妇女婚前的生活规范、妇女婚姻缔结的礼俗等内容。
  •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斯文在兹:《论语》讲读

    如果找一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人,自然就是孔子;如果找一本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书,自然就是《论语》。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倾情奉献,带你一起品读《论语》,与孔子一起同行,深入性情,长养生命!
热门推荐
  • 生活由我运筹帷幄

    生活由我运筹帷幄

    权尚,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女人。她是一个孤独的人,同时她又是幸福的人。世人都说她幸运,从一介市井到达如此高度。她知道她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厌恶什么。除了亲人,似乎任何人不会掀起她内心的波澜。但她爱国,很爱。她不想要情爱,因为她不需要。她认为没有一个人合适她,直到遇到同样神秘的他。她的责任,她的目标,她的抱负,在与他的携手下,又会如何?她是权尚,一个奇女子的成长历程。
  • 无法改变的是对你的爱

    无法改变的是对你的爱

    就在未来的某一天里,蓝穆言回想起与白梓初在一起的时光。突然苦涩的一笑,“真怀念啊,可惜她不在了……”“蓝、穆、言!”女孩糯糯的声音传来,接着蓝穆言怀里多了一小团东西。“你怎么出去这么久啊?”蓝穆言嗔怪道。把头埋在她的颈窝白梓初曹了“我就出去了半个小时。”时光匆匆,珍惜眼前的人吧。趁着你还爱,她还在的时候
  • 你的时间

    你的时间

    我久久看着这些照片,慢慢地,我理解了全部。在这不完美的世上,我的前半生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故事。那个故事里的人朝着崎岖而无人知晓的轨道前行,他们看起来像今天的初雪,绽放着,十分沉默。他们一边用孤独所折磨的灵魂一步步地靠近幸福,一边予以我温暖。我偶然哽咽,却未曾酝酿出一句“谢谢。”他们曾经如此深爱着我。我时常寻觅我们一起长大的岁月,得知他们已经得到想要的时间。我替他们开心。
  • 诛神战界

    诛神战界

    人类之所以看不到神,是因为他们存在于更高级的次元,受限于次元法则无法触及,但是有一天魔神向人类伸出魔爪,男主战死复活在了异世界,被十三岁的妈妈养大,历经磨难成神,发起次元之战,打败了次元魔君。你究竟是几次元的人呢?一起成神为我们的次元而战吧!!!战界书友群:8883096
  • 热血末日录

    热血末日录

    热血不会冷却、末日自迎新生、求推荐、求收藏、想跟作者谈论的请加群55172925、
  • 超级太极

    超级太极

    从一个不会武功,总被人欺负的菜鸟,机缘巧合遇到一个便宜师傅,从此崛起,新的生活,开始了!
  • 极致爱:天上掉下林总裁

    极致爱:天上掉下林总裁

    月黑风高的晚上,苏朵洗了澡懒洋洋地趴在床上看小说。楼下,老妈王玉琴还在唱着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老爸苏启山接唱: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突然“啪”一声,停电了,苏朵愣了愣,觉得旁边的位置一沉,“停个电,怎么床都压下去那么多?”三秒钟后,苏朵摸了摸身边突然多出来的庞然大物,“妈呀!有肉!”
  • 又是一条不归路

    又是一条不归路

    榆刎:我重生了,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不归路。。。。
  • 剑逍

    剑逍

    本文乃笔者随意之作,内容未知,剧情未知,一切以书中内容为主。
  • 黛观红楼梦

    黛观红楼梦

    一个另类的红楼,一场不一样的梦。当黛玉不再哭哭啼啼,小心谨慎,亦不再痴恋宝玉哥哥。同样还是一场深情的红楼演绎,只是不再有“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你是否会期待一段异样的情节和一个迥异的结局?我们拭目以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