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0400000022

第22章 根子在于土地招拍挂制度 (2)

国土资源部立即着手搜集反击的证据,用一个月的时间调查了110个城市的620个项目样本。2010年6月23日,该部公布了调查结果:“目前在中国,地价占房价15%~30%,平均是232%”。随后,由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共同编写(以城市地价动态监测项目组名义)的《中国城市地价状况2008》报告称,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基本处于20%~40%之间。

鹿心社副部长在6月23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地价房价比,低于欧美及亚洲近邻”。他还表示,地价只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非决定因素。这话说得很有艺术。

有关房价与地价关系的争论,此非第一次,也非最后一次。只是这次的争论,双方均有调查数据,有明确观点,且阵容强大。一方是全国工商联,场合是全国两会;一方是主管全国土地市场的国土资源部,场合是新闻发布会,所以格外引人注目。

这似乎类似鸡生蛋、蛋生鸡的故事,永远也说不清。撇开双方所持立场(有人说房地产商会代表的是地产商的利益,国土资源部代表的是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在我看来,他们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结论虽然对立,但立论却是可取的。

地产商为什么敢于高价拿地?他们不是傻子,要去做一笔注定要亏损的买卖,而且要亏损就是巨亏。假如一幅土地中标的楼面成本价是12000元,地产商必定认为这个项目上市时能够卖25000元。而买地时周边项目拿地时的售价可能只有21000元。从这个角度看,一方面是房价在推动地价上涨。另一方面,地价是房价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价的上涨当然会推动房价的上涨。购房者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土地每拍卖(挂牌)一次,房价就上涨一次。而且这种涨幅多是一夜之间大幅度上涨。近两年,每一幅高价地(民间往往简化地称为“地王”)的诞生,无一例外都会大幅拉升周边房价。

2009年5月21日,富力竞得北京广渠门外10号地,楼面价16000多元/平方米。几天之内,周边二手房应声上涨1000~1500元/平方米。一个月之后的6月30日,相隔不远的广渠路15号地被中化方兴地产公司以406亿元拿下,楼面价为15321元/平方米。这一次二手房涨幅更凶猛,不少业主连夜涨价超过2000元。

5月、6月这波高价土地竞拍潮,成为2009年北京房价暴涨的导火索。2010年全国“两会”后北京几幅高价土地的拍卖,也起了同样的作用。

2010年3月15日,大望京1号地被远洋地产旗下子公司以408亿元夺得,剔除医院和学校配套,楼面价高达27529元/平方米。任志强竞争失败,被潘石屹讥为“花钱买丢人”。3月17日,保利地产斥资504亿元拿下大望京村4、5号用地。

上述地王诞生之前,其周边二手房售价约为2万元/平方米。拍卖过后,二手房价格应声暴涨,有的一天上涨5000元/平方米,远远突破了人们的想象力。而二手房是新房定价的参照物,新开楼盘也立即调高售价。2010年3月,北京房价暴涨的局面就此形成。

现在回过头看得更清楚了,如果说2009年楼市成交量的增长,是多项住房消费优惠政策(俗称房地产“救市”政策)合力的结果。那么,2010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房价的跳跃性暴涨,更多的是地王刺激下的反应。这个现象不仅适用于北京,也适用于全国其他重点城市。

在这种情形下,谁要是还坚持地价没有推高房价,那就有睁着眼睛说胡话的嫌疑。

总结一下:地价尤其是地王,往往会直接推动房价大幅上涨,而地价上涨的根本因素是土地招拍挂制度。

只要招拍挂存在地王就永远存在。

前文说了,由于招拍挂制度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竞价机制,该制度导致高价地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该制度作用下,地王的产生也几乎是必然的。而有意无意制造地王的,是地方政府。

10多年前就有朋友问:70年过后,我们购买的房子会不会被政府无偿收回?虽然这个问题已经由《物权法》解决了(住宅用地7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自动续期),但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不放心。

我记得自己当时的回答是:70年过后,我们都死了,你操这个心做什么!再者,我们的房子使用年限有没有70年还另说呢。举例说明:北京前三门的房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的,2009年就面临拆迁的命运。

之所以提起这个老话题,是因为看到新闻引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2010年3月29日~31日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使用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

建筑寿命平均不足30年,是谁造成的?多数人可能以为是建筑质量不过关,很少有人想到,政府规划失误和盲目拆迁,是主要原因。

譬如,2002年建成交付使用的扬州渡江西苑小区,2003年建成的扬州福运苑小区,70年的土地使用权,10年都还没过完,就被扬州市政府以每亩250万元的价格挂牌出让给一家房地产公司,而这几十户人家直到评估人员上门才恍然大悟。

如你所知,这样的事情,扬州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政府,想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所在报纸也报道过类似一件事,南京下关区张家圩小区,2002年交付使用,次年就闻听政府要打包卖给另一家开发商。2009年12月25日,“拆”字画上了居民的楼房,400多户居民,70年的土地使用权,只好再说了。

扬州渡江西苑小区、南京张家圩小区,建成交付没几年,就面临拆迁的命运,初看似乎是政府规划失误。但我认为,“失误”不过是其推卸责任的掩饰之词。拆除这些小区的内在驱动力,是当地政府想卖地挣钱的欲望。这两个小区的拆迁补偿费,当然远不如把土地卖给地产商的费用,地方政府在土地交易上是绝对不会做赔本买卖的。

所以,建筑寿命平均低于30年,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动性拆迁的产物。主动拆迁的动力,在于卖地能挣大钱。而只要对这些拆迁的城市中心区用地实行招拍挂出让,那么,它必然就是地王。地产商可能变换,而作为地方政府的地主常在。逻辑推导的结果便是:只要招拍挂制度存在,地王就常在。

如果说,实行招拍挂,土地价格一定会大涨,但查阅《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有人会问,2004年9月全面推行招拍挂制度以来,后面年份的平均地价并不一定都比前面年份的地价高,这是为什么?因为国土资源部统计时,是将住宅和商业地产的土地公开出让与工业用地出让合并统计,而工业用地并未全面实行招拍挂,地价被摊薄了;而实行公开出让的土地面积,并不一定是递增,很多年份的土地出让计划没有完成。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情况是,在住宅用地的出让中,相当一部分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土地,未经招拍挂却也属于有偿出让,但也要被纳入统计数据。

在比较和反思土地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制度的弊端时,任志强有一个特别的角度:土地协议出让,是个别或少数官员拿零头,购房者拿大头;招拍挂出让,是地方政府全部拿走,成本全由购房者支付。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土地协议出让,是暗箱操作,有权力寻租的官员,可能在获取好处费之后,将土地低价拨给了某地产商。假设某幅土地,10万平方米,成交价是2亿元,其中协议出让价是18亿元,寻租的官员另外得到2000万元。协议出让的土地成本价是2000元/平方米,由于土地总成本普遍占售价的40%~50%,则该项目的商品房售价可能是4000元/平方米。

这幅土地若实行招拍挂出让,成交价可能达10亿元,因为是公开竞价,官员没有寻租空间,土地成本就是1万元/平方米,该项目的商品房售价可能达2万元/平方米。

以2亿元协议取得的这幅土地,地产商为什么一定会以4000元/平方米,而不是2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出售给购房者?因为大家都是协议出让取得,土地成本大同小异(区别在于支付给寻租官员的金额),你想以2万元的单价卖出,也没有人买。当然,在流动性过剩、收入差距等因素的推动下,协议土地上的楼盘售价也会上涨,但只会从每平方米4000元逐步涨到5000元、6000元,而不是起步就是1万元再涨到2万元。

假如土地成本已经到达1万元/平方米,地产商售价2万元/平方米才可以盈利,想让他以18000元/平方米卖给你都不可能,遑论4000元/平方米?是招拍挂直接将商品房售价的基数抬升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

土地招拍挂制度,已经终结了低价土地的可能。享受了土地高溢价收益的地方政府,也回不到协议出让的时代。由于地价越高,收益越大,趋利的地方政府天然地具有制造和追逐地王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各地频频出现提前拆迁、强制拆迁和暴力拆迁事件的原因。

改革土地招拍挂制度不可以吗?前面已经提到,北京等地实行的只是对其中招标方式的改良,而不是对整个招拍挂制度的改革,更不可能废除土地招拍挂制度,回归协议出让。除非中央政府强制改革,不准地方政府讨价还价,而且还为他们找到了足够的财源——迄今为止,这还只是一种天真的幻想。

因此,我们说,地方GDP主义是被一种牢不可破的制度所固定住的地方政府价值取向。

不过,无论地产商的创富,还是地方GDP主义的急行军,都离不开银行这个好帮手。

同类推荐
  •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在大量吸收我国最新的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思路,系统地阐述基本理论。
  •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马尔萨斯学说新论

    本书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重新研究和评价;第二部分是对马尔萨斯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和评论。
  •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这是一本讲述技术革新的书籍。那么,一名经济史学家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呢?技术是关于如何获得对人有用、令人愉悦的物品和服务,即,它是关于生产制造的。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分野,并非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在于“富国比穷国的钱更多”,而在于富国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服务。
  •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本书包括理论篇、实证篇和对策篇三部分,共九章;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结合或互动中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有效供给问题,从概念到内容、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做了比较研究。
  • 中国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

    中国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

    本书内容包括:资本与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分析、技术创新与省际经济增长差异分析、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及特征、中国省际协调发展的建议等。
热门推荐
  • 加入WTO如何经营私营公司

    加入WTO如何经营私营公司

    2001年11月10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中国迎来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全球化的天使迎面向我们走来。从此以后,中国的企业、公司、产品等等可以自由地在国际市场中遨游、飞翔了。这对全国人们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喜讯。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大市场,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 妖血传奇

    妖血传奇

    看一个乞丐少年如何获得神秘妖血,以半人半妖之身踏上寻仙问道之旅。怎样演绎出一段爱恨情仇,惊天动地的传奇人生!又怎样一步一步解开妖血的神秘面纱,探寻出天地间最大的秘密!少年壮志欲登天,何计路人闲碎言。他日乘奔御风去,凡间已过数千年!
  • 西游最强妖王

    西游最强妖王

    天要压我,我必逆天,看我一剑斩破着天,成就绝世妖王
  •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米奇·阿尔博姆作品)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米奇·阿尔博姆作品)

    有些故事注定要从结局讲起的——其实,所有的结尾又何尝不是开端呢?《相约星期二》随着莫里的阖然长逝而告终。六年后,在米奇·阿尔博姆的全新力作中,纪实换成了虚构;死亡从结局演变成了开端;主角还是一位老人——不是洞明世事的教授,而是到死都对自己的一生心存惶惑的退伍老兵,游乐场维修工。他叫爱迪,八十三岁生日那天,为了拯救在突发事故中身处险境的女孩而殒命游乐场。醒来时,爱迪已身处天堂,这才发现:那里并不是牧歌萦绕的伊甸园,而是地球上生活片断的交叠重现。五个被爱迪或铭记或忽略或遗忘的人,轮流登场,引领他寻找逝去的时光,追问人生的谜底。无形间,天地间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锁链,爱迪只是其中的一环。《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让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成了锁链中的一环,分享着同一个秘密:天堂里,会有五个人,为了五段不同的记忆,等候你长大、相爱、衰老、死亡,等待着解答你最后的疑问。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影响到另一个人,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故事,说到底都是同一个。
  • 合魂魔祖

    合魂魔祖

    纵横于仙魔两道的申不讳被人伏杀在樱花谷,拖着残魂剩魄重生的申不讳是一个身中噬魂毒和花花符且爱女装的少年,而这噬魂毒和花花符竟是出自申不讳自己之手,何故?我仙魔双修,我行我素,不惧任何鬼祟,也疯疯癫癫,有爱有恨,不得罪一个道友。我要用我的方式解开所有谜团,然而结果却……算了,还是不说了……
  • 植医宗

    植医宗

    庆丰帝21年,正值外寇凶盛昌厥之时,天下大乱。
  • 回到大秦修长城

    回到大秦修长城

    当李一醒过来的时候,他竟然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大秦国,这也就罢了,毕竟这年头,谁还不能穿越了,最关键的是系统呢?我他么的这是个什么狗屁系统?……孟大姐,你能不能别哭了,我这好不容易修好的……项王,你别急,我真的不是刘邦……这句话,到他当上了皇帝的时候还在说:我真的不是刘邦。乱了,全乱了,这不是我知道的历史。总之,这是一个靠奇葩系统不断进行角色扮演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神秘超能力

    我有神秘超能力

    在生死中获得机遇,获得了非凡的能力后,主角将亲手开启他的奇幻之旅,从此踏上强者道路!(带有种田风格)
  • 使途行者

    使途行者

    我的小说我做主!有这样一个人,饿了就向人家求餐,困了就在树下歇息。他一身只有一根木质的法杖,一个铁钵,一身灰色的长布衣和一双布鞋。他不是僧人,但总是说‘阿弥陀佛’,也总是像僧人般行礼。他总是步行,从不曾借用交通工具。他总是很干净,身上无一丁点儿灰尘。他的头发很长,至少比一般的女子要长。人们知道他在找一个人,却不知道是谁。人们称他为——使徒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