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0400000011

第11章 没有1998年房改就没有潘石屹的今天 (1)

不能因为你买不起房就否定这次房改。

没错,我将1998年的这场决定房地产命运的改革,称为一场伟大改革。以下回溯历史的部分文字,你若已了解或不感兴趣,请跳过不读。

1998年6月15日,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是这次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要形成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对高收入家庭提供档次较高的商品住房,实行市场价,由市场供需进行调节;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适用的商品住房,实行政府指导价,并根据当地居民收入水平规定建设标准;对最低收入家庭由政府提供廉租住房。

1998年7月3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第23号文)宣布,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

由于1998第23号文件对停止住房实物分配的具体时间、步骤,授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导致此次房改的具体时间各地不尽一致,客观上也为有些地区和部门延缓实施住房商品化争取了时间。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盛行的“团购”这个词,其实就是萌生于那个时段。1998年春节过后,停止实物分房的消息一经传出,很多部门和单位,尤其是藏有小金库的机关单位,迅速出动,不问价钱,看到商品房就买,成栋成栋地买,再突击分给单位职工,当然是按官职、部龄排队。正如温家宝在前述会议上提到的,“不少机关单位高价买房,突击分房,低价卖房,不到两三个月时间,有的城市房价涨了20%以上,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文件制止,有所好转”。

事实上,直到2000年,还有一批机关单位利用部门小金库集团购买商品房。那时,泰跃集团在北京蓟门桥开发了商品房小区太月园,刚开始还很是为销售问题担心,但在房改推动的集团抢购风潮下,居然一售而光。泰跃集团趁势开发了附近的太阳园。顺便提一句,泰跃集团掌门人刘军后来事发,身陷囹圄多年,我校改本书时的2011年3月还未判决。海淀区原区长周良洛事涉刘军案,获判死缓。

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商品化的房改,按理说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原始生命力被激活了,应该大踏步向前跨越吧?没有。2000~2003年,近3年的时间里,包括上海在内的大多数城市(北京表现尚好),房地产市场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什么原因?事后多年,我的分析是,正是由于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有了最后时间表,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只要手里有钱,就会千方百计赶在截止时间表之前买房。因为是按官职、部龄(司龄)排队分房,官职越大分的住房面积越大,而决定权又在官职大的人物手里,所以他们买房的积极性最高,原来分了一套,面积不够,再分一套,这叫面积补差。到2000年前后,能够买房的单位都买了,住房消费市场被基本填满了。

那时,商品房的主要购买力仍然是集团(单位),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买房的还不多,不足以支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集团的钱花光了,房地产的流动性被提前透支,商品房空置面积大增,房价僵滞,房地产似乎离死不远了。也是事后我们才知道,2000~2003年是消化政策、消化存量的时期,更是民间蓄积住房购买力量的时期,而被压抑了50年的民间购房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将不可遏制地爆发。最先爆发的城市是上海,这个为鼓励住房消费倾尽了几乎所有优惠政策措施的商业都市,一波住房消费潮在2003年年底率先启动。

回到本节开头。我之所以称1998年下半年的房改是一场伟大的改革,就是因为它指明并实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没有这场改革,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就不得不继续排队分房,也许孩子读初中了,全家还不得不跟单位同事分享一套二居室。这是一种没有人性的住房制度,也是没有任何效率可言的住房制度,同时也是绝对腐败的住房制度。只要稍具理性的人,都不愿回到那个时代去吧?

1978年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比1949年还要低,只有在1998年实行住房市场化以后,人均住房面积才大幅增长。2010年10月4日,联合国人居署、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年世界人居日”庆典活动上发布的《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0/2011》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23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接近30平方米),城镇居民的自有住房拥有率已达878%。

有朋友说,城镇住房自有率已达878%这个数字掩盖了事实上的住房贫富不均。有的家庭5套房,有的家庭连一间也买不起,甚至租不起。这确是现实的巨大差距,1998年房改以后,我国房地产发展的重大缺陷或者说主要缺陷之一,正是各地对住房保障的严重忽视(详见第五章)。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年房价上涨过快,部分居民买不起房,就从根本上否定1998年的这次住房制度改革,否定房地产的市场化方向。现实的不足,不能成为历史倒退的依据。住房市场化,倒退是没有任何前途的。

温家宝在1998年6月15日的会议上脱稿说过一句话,原话不记得了,大意是:这场改革,时间越往后推移,就越将显示出它的重大历史意义。

市场化造就了小潘们。

SOHO中国联席董事长潘石屹,或许是最能体会以上这句话内涵的地产商之一。

万通董事长冯仑曾经对潘石屹说:小潘,你有今天(的成功),应该感谢三个人——邓小平、张欣和我。意思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让潘石屹走出了甘肃,步入了商海;冯仑带领潘石屹踏进了房地产市场;张欣将潘石屹及SOHO中国引入了资本市场。在我看来,潘石屹还应该感谢第四个人:亲自主导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的朱镕基。

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是中国房地产全面实行市场化后的最典型代表。没有1998年取消实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以及随后而来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就没有潘石屹、张欣今天的财富和影响力。

SOHO中国创立10周年的庆典上,潘石屹对我说:“袁一泓,你是我10年的见证者。”为了卖弄我对潘石屹的一些认知度,对不起,这里我又要拐一个弯,说一说潘石屹。

潘石屹的地产出身,离不开“万通六君子”。潘石屹就是从万通发家的。随着SOHO中国有限公司2007年10月8日在香港上市,潘石屹、张欣家庭的财富已毋庸置疑地位居“六君子”之首,而且远大于其他5人之和。

1991年6月,王功权、冯仑、刘军、易小迪、王启富等在海南成立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王功权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冯仑和刘军是副董事长,王启富是办公室主任,易小迪是总经理助理,随后加入的潘石屹任财务经理。6个人的股份是一样的,这也为后来大吵后的分手埋下了隐患。

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公司注册资金号称1000万元,其实只有七凑八凑的3万元,但到1993年改名成立万通集团时,已经赚到了3000万元。“六君子”第一桶金是怎么挣来的呢?冯仑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出资500万元,王功权、冯仑用这500万元到银行作抵押,贷款1300万元,然后用这1800万元买了8套别墅,转手后净赚300万元。

和那时候的许多地产企业一样,赚了钱的万通也开始疯狂扩张,账面资产一度达到近50亿元。1992年,易小迪被派往广西,1993年潘石屹被派往北京。

1993年6月,国家宏观调控前后,万通似乎获得神启,卖房卖地,毅然撤出海南。“就是觉得海南太疯狂了,太不正常了。”潘石屹后来对我说。

1994年,北京万通新世界广场创造了北京地产界最高售价的销售奇迹,地基的桩刚打下,就一售而空,但很多投资的小业主10年后还没解套。

激烈的争吵开始了。譬如,冯仑等力主继续扩张,但管钱的“潘老财”就是不肯给钱。“一开会就吵,从上午吵到深夜,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潘石屹说。1995年年初,“六君子”分家。王功权创建万通国际,投身于风险投资。冯仑留守万通集团,后来终于成功借壳先锋股份上市。易小迪接管广西万通,并由此开创他的阳光100集团。王启富先是在大连做国际贸易,后转做木地板,现为海帝木业(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偶尔也帮易小迪拿块土地。刘军则是去了四川。

而“潘老财”潘石屹,1995年成立了红石实业公司,6年后潘氏夫妇在此基础上创立SOHO中国有限公司。公司的实体越做越大,而潘、张从未停止过对灵魂归宿的寻找。这既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也是现实的需要。像老潘这类不再为金钱发愁的人群,除了工作,基本没有其他爱好,灵魂的皈依就显得比普通人重要得多。

2009年的某一天,潘石屹推掉了所有公司事务,跟我和报社的同事柯志雄谈了一个下午的信仰、宗教问题。离开的时候,我对他说:“我是个灵魂无处安放的人。”潘石屹随后在微博上说:“袁一泓说他是个没有灵魂的人。谁都有灵魂,谁没有灵魂呢?”约有半年时间,每天清晨6点我都能收到他发来的一段富有哲理的话,试图教化我枯涩的灵魂。说句让老潘失望的实话,几个月下来,我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我曾经问过老潘,如何处理挣钱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他选择了回避。他在北京的几个SOHO,卖得一个比一个贵,利润率高得吓人。信仰是否教会了他安之若素?

老潘是从甘肃天水走出来的苦孩子,没有任何人给他提供先天可以依赖的资源。潘石屹是凭借与生俱来的市场敏感、商业嗅觉,抓住了房地产市场突然爆发的机遇,小心谨慎,一步一步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但是,1993年海南乃至中国房地产热的形成及其巨大的破坏力、后遗症,多年后仍是潘石屹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深刻图景。他血液里的机警、敏锐而又谨慎、保守的基因,一直伴随着他。企业创始人的这种性格无可替代地渗透进

同类推荐
  • 大势:人民日报解读中美贸易摩擦

    大势:人民日报解读中美贸易摩擦

    本书稿是人民日报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推出的系列深度报道,包括钟轩理文章、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国纪平文章、钟声文章等,阐明中国坚决反对加征关税、重大原则决不让步的立场,详解中国经济的信心与底气,有助于广大读者看清中美贸易摩擦大势。
  •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变革的路径与变革者的勇气

    本书记录了2000~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那一段冲突与矛盾交织的历程,特别是2001年9月到2002年11月对每周证券市场的变动做了重点评述。内容涉及证券市场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质量等诸多方面。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中国商帮600年

    中国商帮600年

    这是一部追溯中国商帮600年变迁的大著作。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征战皇朝

    网游之征战皇朝

    不成神,便成奴……只要努力任谁都可以站在人生的巅峰。一句:兄弟,以后有事一起!把六个异姓玩家的命运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注定了皇朝、征战不朽的神话。出门捡神器七彩神戒,意外登上城主宝座,带着最强盗贼团东征西讨称霸华夏,建立丝绸之路的新秩序,一切精彩尽在《网游之征战皇朝》。
  • 刀剑玄天

    刀剑玄天

    古老而又神秘的禁族,葬下了无数秘辛,他们神秘地出现,又神秘地消失……‘伤’,人类远古时代的至尊强者,没有人知道他的过去,现在又在哪里……他横空出世,又突无声息地消失,只留下一个传说……一段神话……风随行,一个受命运诅咒的人,命授‘六大劫三大限’,他能否逃脱命运的束缚……天谴、天喻、天忌相争,谁主沉浮?异数,横空出世……玄元大陆,无尽宇宙中一破碎之地,故事从这里开始……书友群:976561016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那个他他他

    我的那个他他他

    讲述了感情的经历和人生的坎坷,该来的总会来的!
  • 绯色都市的妖孽人生:旷世奇才

    绯色都市的妖孽人生:旷世奇才

    应聘大公司,被美女老总一锤定音,艳福不浅地分派到美女如云的策划部,人神共愤下,他受到了其他畜口的强烈抵制。小民思想的他只想随遇而安,屡受人欺时却被激发了无限潜能,莺莺燕燕不断,事业如日中天……情场职场双得意,老天便给他来点大刺激,进军巅峰,刻不容缓!
  • 仙梦星门

    仙梦星门

    世上本无仙,只有修为更高的修士!修真界每个修士只能修一道,遭逢大变的吴轩却被迫道魔同修,从此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修真路。他融阴阳,万法归一;他战圣地,威凌天下;他进虚空,脚踏星辰;他破苍穹,入大千世界!
  • 艇斋诗话

    艇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蚀骨隐婚:总裁的私宠娇妻

    蚀骨隐婚:总裁的私宠娇妻

    “肚子里的孽种必须打掉!我们夏家丢不起这个人!”“不!他应该有活下去的权利!”她拒绝了父亲为她安排好的命运,顶着压力把孩子生下,却被自己最疼爱的妹妹手起摔下。“姐姐,你不要怨我,要怨就怨你自己,为什么不洁身自爱。”她万念俱灰,悲痛欲绝。她朝天发誓:“今日之辱,我必十倍奉还。”五年后,她华丽回国,搅动乾坤,可是这粘着自己的小萌娃是谁?还有那邪魅狂狷的韩少又为何寸步不离?
  • 纨绔

    纨绔

    官思荷第一次进沈世安家,沈世安正低头吻着个姑娘,手伸进人衣服下摆……官思荷第二次进沈世安家,沈世安留她一人,守了一夜喜庆的洞房……官思荷觉得自己嫁错了对象。可某日她将沈世安勾上床,告诉他自己是第一次,他的表情又让她觉得,这人挺简单。可是,沈世安偏偏是个十足的纨绔……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有一座炼妖塔

    我有一座炼妖塔

    林远发现在炼妖祭坛上,万物皆可妖(niang)!于是,他身边的物品就一个个被妖(niang)化……阅读提示(并不重要):本书是纯洁的轻玄幻都市轻松文,不需要老司机带路即可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