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6500000059

第59章 打败了六国却打不过老百姓 (2)

陈胜占据陈以后,在战略部署上是四面开花,分别向南、北、东、西进军。其中西路是主力,又分为三路,直指咸阳。这样做,是要到处点火,狠掐命门,把“大一统”的天下完全搅乱。

在陈王的号令下,武臣、张耳、陈余向北,攻略赵地;周市向东,攻略魏地;葛婴向东南,攻取九江郡。而主力则分三路向西,其中“假王”(代理王)吴广攻荥阳、宋留攻南阳、周文攻关中,意在取咸阳。

此时秦朝之命运,就看这三路向西的大军战绩如何了。

吴广,是起义军的副帅,名满天下,率大军围住了荥阳(今属河南)。可惜,在这里他遇到了强劲的对手。驻防在这里的是三川郡守李由。李由是谁?李斯之子,堪称大才,他硬是挡住了浩浩荡荡的吴广军。

宋留一路则比较顺利,拿下了南阳(今属河南),准备取武关。

最让秦廷感到震动的,是周文一路。周文有点来历,以前当过项燕将军的“视日”(看太阳占卜的小官),后来又在春申君门下混事,颇知军事,因此他这一路势如破竹,打进了关中。队伍已经扩大到车千乘、士卒数十万人,屯兵于戏亭(今山西临潼东)。下一步,就要一脚踢开咸阳的城门了。

历史发展到此,似乎天下没有几天,就要从嬴姓改为陈姓了。可惜,天不助陈,由于起义军发展过快,所以在队伍控制上出了问题。

正当吴广在荥阳受阻时,与部将田臧发生矛盾。田臧竟然假传陈王号令,说吴广骄傲,把吴广给杀了。事后陈胜并未责难,而是予以默认,封田臧为上将军。这个事件,是义军初现的乱象。

向北一路的张耳、陈余,原就是魏国的小官或清客,他们的梦想就是复兴六国,建议陈胜不要称王。陈胜没听他们那一套,他们就请求拨给军队向北发展。陈胜还是信不过他们,任命了自己的老友武臣为将军,带3000人去北方,让张耳、陈余随行。

那张耳、陈余在赵地有人脉,两人利用优待秦朝降官的办法,竟然不战而下三十余城。这一路,渐渐地脱离了陈胜的控制,只是给六国复辟创造了条件。

周文大军暂时没有什么问题,但其统帅周文,原不过是个算命小官,颠覆秦朝的大任落到他肩上,前景如何?不好说。起义军拥有数十万众容易,得一名将,难啊。

那么秦二世面对天下的乱局,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执政者往往有独特的思维逻辑。当陈胜攻下陈县之后,纸里包不住火了,有使者飞马将坏消息报入咸阳。

秦二世一时反应不过来,连忙召集博士来咨询:老百姓这是要干吗?

看来当年秦始皇的“坑儒”是定向打击,并未把知识分子斩尽杀绝,召来的博士有30多人。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不就是造反吗?应发兵击之!”

这与秦二世的思维完全对不上——秦一统天下,功盖尧舜,百姓安心,怎么可能造反?说话间,他的脸色就阴了下来。

待诏博士(候补博士)叔孙通见势头不对,连忙改口说:“诸生说得不对。明主在上,法令在下,致使人人恪尽职守,这点小事何足挂齿?让郡守尉去抓捕就得了,有什么可忧虑的?”

秦二世转忧为喜,遂下令:“刚才凡说是造反的,全部交御史审问;刚才说是盗贼的,皆免罪。叔孙通说话尤其符合政策,特别赏给帛二十匹,华服一件,转正为博士。”

谁知那叔孙通根本不领情,见秦二世死到临头还讳疾忌医,领了赏他就潜逃回家乡,投奔起义军去也。

等到周文的几十万大军屯聚在戏亭时,秦二世才如梦初醒:这哪是盗贼啊?朗朗乾坤,法令严明,老百姓怎么要造反啊?他只好又问计于群臣。

伟大帝国的最高执政者,愁眉苦脸地问臣下:“奈何(怎么办)?”

毕竟帝国是吸纳精英的正统体制,秦朝高官中,高明者大有人在。九卿之一的少府章邯,本是一个负责国有资源专营和内府制造的经济官员,但其政治头脑在当时属于一流。他出了一个主意,挽救了一下危在旦夕的帝国。

章邯说:“这盗贼(不是造反者)已经迫近了,人数又多,征发邻近郡县的壮丁来抗击,怕是来不及了。不过,正在修骊山的刑徒多的是啊,请求赦免他们,发给兵器,可以让他们去挡一挡。”

那些可怜的刑徒,平时在秦二世眼里,连猪狗都不如,如今国家有难,还真只有指望他们出力了。

秦二世脑筋稍微清醒一些了,立刻大赦天下,凡是刑徒、“奴产子”(官私奴隶之子)统统赦免,成为自由民,但都要武装起来,在章邯的领导下为国争光。

光是这帮乌合之众还不够,秦二世又下令,让王离带领防守北方的精锐军队撤回来,与章邯部配合作战。

帝国开始了它最后的挣扎。

秦末乱局中,章邯算是一个奇人,他不光是理财有术,统军的本事也是一流的。他所统辖的军队,不过是刚刚赦免的刑徒,战斗力不可能太强,但在他的指挥下,乌合之众竟然成了雄兵。

只在戏亭一战,就把一路顺风的周文大军打败。周文没了办法,只好撤出关中,退到曹阳(今河南灵宝)。章邯率军来攻,周文苦守了两个多月,弃城退至渑池,在渑池又为章邯所败。

不久前还是声威赫赫的“张楚”,现在竟然孤立无援了。

这时候在北方赵地的武臣,不想再听陈王节制,自立为赵王,封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陈胜大怒,一度想杀了武臣等人的家属泄愤,但上柱国房君劝谏,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让赵王去打章邯。

赵王武臣现在也是王了,哪里肯再为陈王卖命?他不发兵击章邯,转身去攻略燕地了,派部将韩广北攻燕地。哪晓得韩广也学会了主子的那一套,到了燕地,就被当地豪杰拥立为燕王。

原齐国的王族田氏,这时也起兵,自立为齐王。他们不去打秦军,反而趁火打劫,袭击困窘中的周文。

周大将军没有了脸面,自杀了。

周文军崩溃,对秦末局势影响甚巨,首先是田臧就是在这当口杀的吴广,陈胜只能默认事实,让田臧去阻挡章邯秦军。田臧率军在敖仓与章邯大战,失利,田臧本人也战死了。

章邯稳稳当当地解了荥阳之围。

整个局面,陡然逆转。

两路西征军完全溃散,章邯又连连进击,打到起义军的大本营来了。这时除了韩国,其余五国都有了自己的王,可是各有各的算盘,谁也不来救助首义的“张楚”。

陈王身边的重要人物上柱国房君,带兵与章邯在陈县城下激战,不幸战死。陈王又亲自出城督阵,也没用,还是败了。

威震天下的陈王,也走投无路了,于是开始逃跑。

陈胜到了现在,完全乱了章法,逃跑的方向很奇怪。当时他的东北方有起义军刘邦、秦嘉的地盘,可以缓冲一下。可是不知为什么,他选择了没有任何基础的东南方向。跑到汝阳(今安徽阜阳)后,才发现不对头,又掉头往东北跑。这一折腾,耽误了时间,被章邯死死咬住。跑到下城父(今安徽涡阳东南),陈王的驾驶员庄贾绝望了,杀了陈胜,投降了秦军。

一代英杰,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此时,陈王下属还有一路西征军毫发无损,就是宋留的那一部分。他们在占领南阳后继续西进,准备攻武关。就在这时,传来陈王被杀的消息,身后的南阳又被秦军夺回。这支义军只好往东撤到新蔡(今属河南),想想,没什么出路了,便全体投降了秦军。

宋留被押解到咸阳,可以想象他的下场——车裂!

陈胜虽然败亡,但忠于他的人还是有的。他的清洁工吕臣,拉起了一支“苍头军”,夺回了陈县,把叛徒庄贾给宰了,然后会合到英布的起义军里去了。

陈胜失败的原因,可以总结很多,比如赏罚失当、缺少将领、四面用力、大本营太靠后等等,但根本一条还在于战略失当,他心里明白“务在入关”,打进函谷关才是关键,但实际上并没有“御驾亲征”,没有集中全力去实现这一目标,这就给了秦帝国一个喘息之机。

陈胜以900名疲惫之卒起兵,到浩荡大军抵近咸阳,才三个月时间;而从戏亭之败到最后覆灭,也才三个月时间。真可谓其兴也忽,其亡也速。他的迅速失败,跟他的个人品质有关。

赏罚不明使得部将离心,关键时刻没人来救,这是一大原因。

前面说了,武臣自立、田臧杀吴广,陈胜给予默认;而陈胜的老友葛婴,屡立战功,在九江郡因为不明情况,立了襄强为楚王。后来听说陈胜自立为楚王,葛婴连忙杀了襄强以谢罪,但陈胜竟不能原谅,杀了葛婴。这样没有标准的乱来,使众人心寒。

此外,陈胜做了楚王后,立刻在陈县这个小地方大建宫殿,沉湎于帝王的享乐中,具有浓厚的暴发户心理。

过去一起干苦力的老朋友来见,说了一些田间地头的旧事,陈胜也不舒服。有人进谗言道:“客人愚昧无知,喜欢胡说,有损大王权威。”于是陈胜就把老朋友给杀掉了,哪还能记得自己曾说的“苟富贵,勿相忘”?就连他的岳父,也受不了他的傲慢,离他而去。

用人方面,陈胜也脱不出小人物暴发后的俗套,喜欢用佞臣,信任佞臣朱房、胡武,用他们来监视群臣。两人也是一样俗套,排斥忠直者,以权谋私。诸将不服,当然见死不救。

尽管如此,陈胜总体上还是一个伟大的人。他首开全民起义反抗暴政的先河,为后世被压迫者提供了一个典范。一个贫苦的雇工,能在六个月内号令天下,与强大的帝国体制相对抗,颠覆了尊卑贵贱的固有体系,起码给了他的继任者刘邦以巨大的心理鼓舞。

就具体而言,他放的这一把火,已燃遍中原,虽然半途熄灭了,但还会有人接着放,最终烧掉阿房宫。

司马迁说:“陈胜虽已死,其所遣王侯将相竞相亡秦。”一个灭掉了六国的强大帝国,却栽在了一个雇工的手里,可见民心是最强大的一种力量。

同类推荐
  •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

    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以“国体”之名,让包含殖民地在内的全日本帝国笼罩在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对战争、天皇、国家极端狂热,进而深化其大亚细亚主义与玉碎思想。通过考察日本人的锁国性格与自卑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鹤见俊辅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从一个在明治时期走向富强,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变为保守、狭隘,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侵略国。他进而解释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的挣扎、反省、抵抗为何会失败,又如何在受到压迫后屈服“转向”,成为军国主义的“共犯”,最终在国家发动战争时,宣传并正当化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 绝密特工之寻找消失的传承

    绝密特工之寻找消失的传承

    我是梵小笙,一个特工,接到了组织交代的任务,去往中国寻找一个历史文物......
  • 隋唐志之风起云涌

    隋唐志之风起云涌

    凌羽穿越到了隋唐演义的世界,演绎一场爱恨情仇,征战沙场的旷世情怀,正所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年少不知曲中意,听懂已是曲终人”……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

    本书收有35篇研究唐代碑石与文化的文章,有“《张士贵墓志铭》所反映的问题”、“唐代的学士”、“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魏征的史论观”等。
热门推荐
  • 变元神

    变元神

    元气为尊的大争之世,李青却是个无法修炼元气的麻瓜,受尽耻辱,最终被青梅竹马所害,惨死湖中,从此开启他不平凡的人生。神秘的位面传说,且看李青,如何屠灭恶灵,血洗位面。
  •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每本书均以导语引出正文的形式展开,使广大读者真挚的情感在感悟中永恒,感恩的心灵在品读中升华。愿书香伴随你成长,愿感悟带给你震撼,愿每个人的人生都更加如歌般美妙,如花般绚丽,愿感悟系列丛书恰似春风拂过,滋润我们渴望的心田,带给我们最长久的感动与回味。"
  • 天堑:和平解放西藏纪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天堑:和平解放西藏纪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人民解放军以十八军为主,分别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多路进军西藏。越过世界屋脊的千重高山,万条巨壑,克服了高原缺氧、冰川激流、风雪严寒、悬崖深谷以及疾病饥饿等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困难,进行昌都战役,徒步6000余里,征服了世界屋脊,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并进行平叛和民主改革,使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

    盛唐时期,鉴真大和尚接受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的邀请,发愿率领众弟子东渡弘法。正待启航时,如海诬陷告官,前功尽弃;买船出海触礁沉船,困守荒岛;第三、四次,又分别由僧侣以及弟子灵佑告官阻拦而连连受挫。第五次出海遭遇海风,船被推向天涯海角。归途中荣睿、详彦客死他乡,曾照黯然离去,鉴真也不幸双目染疾失明。然而,已是六十六岁高龄的鉴真仍以”不遂本愿,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携弟子们搭乘第十次遗诏使船东渡,完成了传律弘法的誓愿。
  • 玄元录

    玄元录

    阳江镇十五岁的少年,拜入三道宗,为报仇,誓斩邪修。
  • 封境之月

    封境之月

    十八岁那年的成人礼,当着家中上百位族老,他激动又紧张并且十分庄严的说出了自己伟大的梦想……一个小时后的思过崖上,白宸顶着一张死驴脸看着自己亲爹下山的背影眼角抽搐个不停,大喊道:“老子就是要去人间,就算你是我老子也拦不住老子!”结果他还是去了人间,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天地!
  • 都市修真强少

    都市修真强少

    重生到地球第一天,林子峰就干了件大事情,将京城第一美女叶轻柔给甩了,之后还主动退出了林家了,最后一个个麻烦相续而来!且看一个废物如何走上世界的巅峰!
  • 见烟

    见烟

    烟雨埋入梅林,没入屋顶,进入花园,看见了已经破败的梅花。
  • 无懈之兵

    无懈之兵

    拓跋天乃一国之君,力压群雄问鼎北临。就在天下即将收入囊中时意外身陨。神魂降临地球沉寂在个弃婴上。十二年后男孩由于收养自己的养父因病去世极度悲伤,触发了前世记忆至使神魂觉醒。十八岁时在灵气贫乏的地球上他六年收集了足够的灵气,关键时刻即将回到自己的世界时却被人无心打破!
  • 异能修纪度

    异能修纪度

    他得知兄弟的消息,晕倒在地,却检查出骨折。来到失踪兄弟的工厂里却发现一片狼藉,天空中的黑洞代表着另一个世界。“异能世界?”欧阳修天生神力,却发现自己的异能,最差劲!张雅知道了自己的特殊能力和身份,竟然是……怒煞也在异能世界?弃暗投明的怒煞为了自己的木偶。“哥哥。”最终他再一次投入黑暗,为了保护她,死在神兽的刀下。为了阻止万魔天尊复活,欧阳修等人来到兽部落,建立了独立的城市,组建了军队。凯旋后的三兄弟展开宿命之战,最终以惨重代价结束。融合人体?欧阳·羽!他们三个人留了下来,成了石像,就在异能世界的——魔宗……从这群人到来的那一刻起,这个世界,就有了一个特殊的称号——异能修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