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36700000001

第1章 序言:固态蒸汽

献给斯特拉和基特

2011年3月11日,两场灾难降临在日本东北部。第二场灾难发生在晚上,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反应堆熔毁,紧接着其冷却系统也出现问题。随着三个核反应堆爆炸而泄漏出来的放射性沉降物弥漫整个郊野,20多万人因此离乡背井。但幸好疏散及时,无人因辐射死亡。现在还无法确定福岛核爆炸的长期影响——或许永远也无从知晓。

引发核灾难的地震和海啸则对人类生活造成了更直接的影响。海水退去后,已有超过1.8万人被碾碎、葬身火海或淹死。[1]这是自1945年长崎原子弹爆炸后,日本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

这本书讲述的是第一场灾难——海啸的故事。

我用我的痛苦赢得的这肉身,

用我的乳汁喂养的这陨星,

这使我心房的血液停滞

或把一股寒意刺入我骨髓中,

使我的头发竖起的爱是什么?[2]

——叶芝

2011年3月11日是一个晴冷的周五,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儿子的脸。当时我在东京市中心的一家诊所,注视着一个小屏幕上的图像。在我身旁,F裸露着部分身体躺在检查床上。她椭圆形的肚子上涂满透明凝胶,医生正拿着一支发光的塑料棒压在上面。屏幕上的图像随着棒头的移动而变化、跳转。

我们知道要找什么,但看到那么一小团东西时,仍然惊讶不已:熟悉的头重脚轻的轮廓,心脏和若隐若现的心室,脑袋,脊柱,每一根手指,还有那么多动作——手臂划动,蜷起腿,头不时点一下。接着,画面一转,一张发育良好却又有点怪异的脸突然出现在眼前,还十分有模有样地打了个可爱的呵欠。我们的第二个孩子——我们的儿子,虽然对此还不确定——还在那儿,还好好地活着。

诊所外面有点冷,寒风阵阵,但天气仍算晴朗,宽阔的大街上满是中午出门购物的人,还有从附近办公楼出来吃午饭的上班族。我们推着蹒跚学步的女儿来到一家咖啡馆,把即将到来的弟弟或妹妹的模糊照片拿给她看,那是从扫描仪屏幕上打印出来的。

两小时后,我正坐在位于10楼的办公室桌前。海啸开始时我在做什么?写邮件?看报纸?望着窗外?灾难开始前几个小时发生的事中,我能记起来的,就只剩下在诊所屏幕前的那段时间,这已足以让那一天变得难以忘怀——当然还有在他尚未出生时,看着他的脸所带来的感动。

我已经在日本生活16年,我很了解——或者说我自以为很了解地震。我经历过足够多的地震——从1995年在东京定居开始,仅在首都地区,我经历过的有震感的地震就多达17257次,前两天才刚感受过一次。当时我只是坐等震动结束,留心观察震级和烈度的监测数据,同时还得意洋洋地在线实时播报,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让我羞愧不已:

@dicklp

星期三 2011年3月9日 11:51:51

地震了!

星期三 2011年3月9日 11:53:14

震中,宫城县。北部太平洋沿岸发出海啸警报。东京有轻微震感。

星期三 2011年3月9日 12:01:04

震感更强了……

星期三 2011年3月9日 12:16:56

@LiverpolitanNYC,这里一切都好,谢谢。晃动得比较厉害,实际影响没那么大。

星期三 2011年3月9日 16:09:39

今日日本地震灾情最新情况:据报道,岩手县有10厘米高的海啸。跟我的洗碗水深度差不多嘛。

第二天,日本东北部太平洋同一海域又发生一次强震。同样地,远在东京也有震感,但这次即使是在震中附近区域,也无任何伤亡或严重损失。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称:“加上周四早上的地震,日本自周三以来发生的有感地震次数已超过30次。”其中多次为强震,而不是仅能被科学仪器探测到的地下震动。地震学家警告,“地壳运动”预计将减弱,但下周左右将发生“强烈余震”。

在相近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地震被称为“群震”,它们是更强烈的地震甚至是火山喷发的先兆。虽然多数地震灾害有这种先兆,但也不都是如此。大多数群震只是一啸而过,没有造成什么破坏。几年前我报道过这一现象,当时的群震显示,富士山有喷发迹象。后来虽然仍有一系列较弱的地震,但预测的灾情并没有出现,所以本周也没有理由特别担心或惊恐。

当天日本也没有发生其他什么引起国际关注的大事。针对政治献金丑闻,日本首相菅直人拒绝了一些呼吁其辞职的半真半假的请求,东京都知事预计将宣布是否谋求连任。“茨城机场迎来运营周年纪念”,一家新闻社把这条新闻做成了头条。另一家的头条则是:东京证券交易所迎来首家零食生产商。下午2:48,一条独占一行的紧急简讯突然出现:“突发新闻:强震袭击日本。”

大约一分钟前我就有点感觉。一开始还是那种熟悉的温和震感,办公室地板上传来平缓但明显的震动,然后是左右摇晃。随后,又传来特别的声音——乙烯基塑料制成的遮光帘相互激烈碰撞,发出玻璃般清脆的叮当声。两天前也出现了相同情况,但一会儿就停了。因此,即使窗户玻璃开始咯咯作响,我仍然安坐在办公椅上。

@dicklp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4:47:52

东京又一次地震……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4:47:59

强震……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4:48:51

16年来我所经历过的最强的……

等到文件柜的滑动抽屉个个大张其口,我坐不住了,也无法继续打字。从10楼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100码[3]外的楼顶上有根刷着红白条纹的电信桅杆。我告诉自己:等那根桅杆开始晃动,我就撤。刚这么想完,我就注意到一座更近的建筑物有些异常——我所在大楼的另一侧发生明显弯折。我迅速弯腰钻进了办公桌下的狭小空间。

后来我看新闻报道才知道震动持续了6分钟,可是在震动持续的当下,时间的流逝方式非常陌生。叮当作响的百叶窗,哐啷直响的玻璃窗,剧烈的摇晃和震动营造了梦境般的虚幻氛围。当我从“恐惧的洞穴”中爬出来时,完全不知道自己在里面躲了多久。震动本身并没有那么令人害怕,但它会越来越强烈,而且不知道何时会结束,这才令人胆战心惊。现在,书架上的书都滑了下来。隔板上的一块白色写字板也掉了下来。我所在的这栋12层大楼原本十分普通,看上去不新不旧,也没有特别坚固或脆弱,但此刻它的内部正发出阵阵低沉的呻吟。这是一种几乎没人听过的声音——一种流露出极度痛楚的令人揪心的声音,仿佛濒死的怪兽发出的死亡哀嚎。这个声音持续了很久,足够让我想象地震如果继续加强,将会发生些什么:书架和文件柜倾倒,窗户玻璃爆裂,天花板掉到地板上,地板本身也会塌陷,倒塌和碾压产生轰响。

不知什么时候,地震开始减弱。建筑物的呻吟逐渐低沉,变成喃喃低语。我的心跳也慢了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平衡感有点紊乱,整个人感觉就像刚下船的乘客,难以分清晃动是否已经完全停止。5分钟后,百叶窗上的绳子仍在轻微摇晃。

大楼内部的广播响起,灾难应急控制室发出一则通知——东京每座大型建筑物里都有这么一个控制室——向我们保证这栋楼十分安全,我们应该待在大楼里。

@dicklp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4:59:44

我没事。这是一次令人心惊胆战的强震。还有余震。东京湾附近起火了。

在日本,没有理由不为地震做好准备,所以在我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我们也已经根据建议,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办公室里没有放置较重的相框,书架和文件柜也都固定在了墙上。因此,除了一些掉到地上的书以及物件整体上的移位,办公室内一切井然有序,连最重的物品电视机都寸步未移。我的日本同事打开电视,所有频道都已在播放相同的画面:一张日本地图,其太平洋海岸标示着不同颜色的色块,红色表示极有可能发生海啸,震中地区用一个十字标示了出来,位于地图的右上角——本州岛的东北部。过去几天,这片被称为Tohoku[4]的日本东北地区群震频发。

我一直在拨打F的电话,但一次也没拨通。问题不在于基础设施遭到破坏,而是因为日本东部的每个人都在使用手机。我用座机拨通了保姆的电话,她在帮我们照顾19个月大的女儿。她们俩仍躲在餐厅的桌子下,惊魂未定,但好在没有受伤。当我最终拨通F的电话时,得知她也在办公室,正在清理相框掉落在地上的玻璃碎片。我们的通话时断时续,因为就在主震过后几分钟,我们各自所在市区又开始经历余震。

因为电梯暂停使用,我走下9层楼梯去查看附近商店和办公区的情况。表面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明显破坏。一家老式理发店门前的条纹彩柱略有倾斜,一扇橱窗的平板玻璃上有裂缝,一面石膏墙穿了个孔。街道上挤满了从办公室疏散出来的上班族,很多人头上戴着白色塑料安全帽——日本公司分发给员工的、用以应对类似灾难的东西。在拥挤的城市建筑物上空东面,远远地可以看到一道黑烟,那是一家炼油厂起火了。后来,一些报道让人觉得地震仿佛让东京经历了一场歇斯底里症大发作,大家都体验了一番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震撼。但这些报道都在夸大其词。由几个世纪的地震破坏中演化而来的现代工程学和严格的建筑法规,都经受住了考验。一阵短暂的警报过后,是长达数小时的通信中断、各种不便和百无聊赖。但是大家普遍的表现是无奈接受现实,而非惊慌失措。

一家老式瓷器商店的主人连一个盘子都没有损失,这家店里一个花瓶可都要卖5000英镑。我们跟几位身着和服的年长女士聊了几句,地震发生时,她们正在附近的歌舞伎剧场观看一场演出。“他们刚开始表演最后一幕,观众都尖叫起来,”其中一人说,“但演员继续表演,没有丝毫犹豫。我以为震动很快会平息下来,可它一直持续不断,所有人都起身向大门涌去。”著名歌舞伎演员尾上菊五郎和中村吉右卫门等头牌明星则在观众逃离时深深鞠躬,为中断表演致歉。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6:26:40

东京中心区很平静,没什么破坏。我在银座附近走了30分钟,只发现一扇窗户和几面墙有裂缝。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6:28:56

好像只有千叶县的一家炼油厂着火。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6:40:31

日本11座核电站关闭。震后无相关险情报道。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7:47:25

我已经记不清余震次数,15次或更多。据日本电视台报道,最近一次余震源头与第一次主震震中位置不同。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8:20:10

无法拨通东京地区电话的人请使用Skype,东京的网络似乎还通畅。

回到办公室,我们再次打开电视。日本财力雄厚的广播公司都已调动飞机、直升机和各种人力展开报道。国外电视台也在滚动播报地震灾情,感觉有线新闻制作人都被这种可怕新闻激发出了干劲,而且几乎毫不掩饰。我开始为我们报纸的网站整理报道,试图从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互联网、传真和电话的图片、声音和文字中理出头绪。但事实仍然模糊不清,令人沮丧。地震来了,又走了,人类的反应显然十分到位:首相办公室组织成立了灾难应急小组,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都已关闭。目前为止造成了哪些实际损失呢?有几起火灾报道,包括炼油厂那一起。可是就在地震发生的最初几个小时里,地震学家甚至无法就震级达成一致,震中所在地东北沿岸更是悄无声息。

伤亡人数极难确定。晚上6:30,电视新闻报道称有23人死亡。但到了晚上9点,这一数字上升到61人,午夜过后,各大通讯社报道仍称死亡人数为64人。显然,随着通信逐渐恢复,具体数字还将继续上升。这种情况通常会催生一种非理性的悲观情绪,人们会倾向于相信最糟糕的可能性,而最终结果很可能没有那么坏。

@dicklp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17:58:43

截至目前,东京尚无人员死亡的相关报道。我预测东京可能会有二十几人不幸遇难,而日本东北地区可能有数百人遇难,但不会更多。不会出现大规模伤亡。

现在已经有几段航拍视频记录下海啸来临的那一刻,但反复在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从仙台市南部的名取市上空拍摄的。摄影师从陆地而不是海面开始取景,一开始展现了暗沉冬日下的稻田景象,接着可以看到有什么东西正向大地袭来,那看起来就像有生命的东西,像一只长着棕色鼻子的饿兽在大地上狂奔。它的头是一堆支离破碎的浮沫,地面上所有汽车都在它的背上浮动。它移动的时候似乎还冒着烟,躯体不像水或泥,更像一种固态蒸汽。接着,可以在画面中看到一艘大船在陆地航行,距离大海有数百码远,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地面上那些铺着蓝色瓦片的房子表面上看虽然还很完整,屋顶却跳动着橙色的火焰,一幢幢房子都在洪水泛滥的陆地上转圈。这个怪物把道路变成河流,又将其吞没,然后又去更多的田地和道路肆虐,朝着村庄和车流密集的高速公路呼啸而去。一个司机在它前面加速,拼命逃跑,直至汽车和车上的人被海浪吞没。

这是已知在日本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也是地震学历史上严重程度排到第四的一次强震。它的猛烈冲击使地轴偏移6.5英寸,[5]也让日本向美洲大陆移动了13英尺。[6]而在随之而来的海啸中,有1.8万人失去生命。海啸最高时达到120英尺,导致近50万人流离失所。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三个核反应堆熔化,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整片区域,这是自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损失高达2100亿美元,[7]是迄今为止造成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

这也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遭遇的最严重危机。它终结了一任首相的政治生涯,也促成了另一任首相的登场。海啸造成的破坏扰乱了世界上一些巨头企业的生产。核灾难则导致供电中断数周,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也因为如此,日本剩余的全部50个核反应堆都被关闭。[8]同时,数十万人走上街头进行反核游行,福岛核泄漏事件还让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国政府纷纷放弃兴建核电站。

核电站附近的土地在未来几十年里都将受到污染。被海啸摧毁的村镇可能再也不能恢复原貌。在远离灾难现场的人群中,痛苦和焦虑仍以无法想象的方式悄然扩散。有农民因为突然无法出售自家的农产品而自杀。[9]无辜的电力公司工人发现自己成了责备和歧视的对象。恐惧生根发芽,对于看不见的毒物的恐惧在空中飘荡,在水中流淌,甚至有传言说母乳也有毒。外派来日本工作的人更是极度恐慌,他们的家庭、公司和大使馆甚至撤离到距离东京140英里[10]以外的地方去了。

那天晚上,我坐在10楼的办公室里,无法得知外界传来的种种消息是否属实。但第二天早上,事实已显而易见,那时我正开车从东京前往沿岸受灾地区。我将在日本东北地区停留几周,沿着这片被洪水淹没的狭长地带展开探寻,有些地方纵深达3英里。我探访了一家医院,那里的病房晚上都用蜡烛照明。就在距离医院100码的地方,熊熊燃烧的工业油罐火光冲天,给这片区域增添了一种末世气氛。我看到有的镇子先被洪水吞没,后又遭火焚;汽车被巨浪掀起,然后重重跌落到高层建筑物的屋顶;钢铁远洋船舶竟停泊在城市街道上。

我小心翼翼地进入核电站附近幽灵般的禁区,那里的奶牛活活渴死在地里,成群的宠物狗住在废弃的村庄里,正逐渐变成野狗。我穿着防护服,戴着面具和手套,孤身走进受损的电站。我采访幸存者、被疏散人员、政治家和专家,每天报道日本当局迟缓且收效甚微的救援行动。我为报纸撰写大量文章,发了数百条声嘶力竭的推文,接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采访。所有这些经历仿佛一场混乱不堪的梦。

那些在战区和灾区工作的人,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习得一种从事件中抽离出来的本领。这是一种职业需要:如果轻易就被这种死亡和痛苦的景象压垮,那没有哪个医生、救援人员或记者能干好自己的工作。获得这种本领的诀窍在于收起同情心,不要把每个人的悲剧当成自己的悲剧,而我已经掌握这一窍门。我知道发生了什么,我也知道一切是多么骇人听闻,但关键是我自己不能被吓倒。

“一切都在转瞬间……一些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情突如其来,而我们能做的仍然只是想象,”菲利普·古雷维奇[11]写道,“这也是我感兴趣的地方:想象真实的特殊必要性。”[12]构成灾难的事件是如此多样,其影响力也如此巨大,我从未觉得自己是在进行公正的报道。它就像是一个形状怪异的巨大包袱,没有任何边角或可抓握之处:无论我尝试多少种不同的方法,都不可能把它从地上提起来。随后的几周里,我心中涌动着惊愕、怜悯和悲伤的情绪。但在麻木的抽离过程后,我就完全忽略了这种不安。

很久以后,在海啸发生之后的那个夏天,我才听说海岸边一个小社区里发生的意外悲剧。那个社区叫大川,位于日本一个被遗忘的地方,那里群山环绕,稻田遍地,靠近一条大河的河口。我来到这个面目模糊的地方,停留了几周。在后来的几年里,我遇到了很多幸存者,听说了很多有关海啸的故事,但只有大川让我回去了一遍又一遍。正是在那里,在那所学校中,我才真正学会了如何去想象。

注释:

[1]关于海啸的死难人数,人们最常引用日本国家警察厅的数据,该数据将死亡人数和官方认定的失踪人数分开统计。前者只包括获发死亡证明的人,但在后期阶段,后一类人也能被认定为死亡。2017年3月10日,该数据统计的死亡人数为15893,失踪人数为2553,总数为18446。具体信息参见:www.npa.go.jp/archive/keibi/biki/higaijokyo_e.pdf。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的统计数据明显要高许多——死亡人数为19475,失踪人数为2587,总数为22062。其中包括灾后因与海啸相关原因死去的人,比如那些因为海啸袭来,不得不迅速从医院疏散而导致健康恶化的病人和因海啸而自杀的人。具体信息参见:www.fdma.go.jp/bn/higaihou/pdf/jishin/154.pdf。

[2]译文选自《叶芝抒情诗全集》中《圣母》一诗,傅浩译,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译者注

[3]1码相当于0.9米。——编者注

[4]发音为“Tour-Hock-oo”,最后一个音节发音短促。(若无特别说明,书中脚注均为作者原注。)

[5]Kenneth Chang, ‘Quake Moves Japan Closer to U.S. and Alters Earth's Spin' ,New York Times, 14 March 2011.’

[6]1英寸相当于2.5厘米,1英尺相当于30厘米。——编者注

[7]Jeff Kingston, ‘Introduction' in Jeff Kingston (ed), Natural.

[8]Disaster and Nuclear Crisis in Japan, (Abingdon 2012).’

[9]截至2011年3月11日早晨,日本有54个运行良好的核反应堆。福岛第一核电站所有的6个反应堆中,有4个因海啸而无法使用,到2012年5月,所有其余核反应堆因民众抗议而关闭。目前日本方面正在努力重启这些核反应堆,但来自政治和技术方面的挑战巨大。截至2017年3月,仅有3个核反应堆重新运行。Richard Lloyd Parry, ‘Suicide cases rise after triple disaster',The Times, 17 June 2011’; and Richard Lloyd Parry, ‘Tepco must pay damages over woman's suicide after Fukushima leak’, Times Online, 26 August 2014,

[10]1英里相当于1.6千米。——编者注

[11]菲利普·古雷维奇(Philip Gourevitch),美国作家,代表作为《我们想通知你,明天我们将和家人一起被杀》,书中讲述了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编者注

[12]Philip Gourevitch, We Wish to Inform You That Tomorrow We Will Be Killed with Our Families (New York, 1998), p. 7.

同类推荐
  • 与时代同行

    与时代同行

    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本书回顾作者三十年的思想和文字历程,其中有一个转折点,从专业研究兴趣上说,从语言哲学转向了政治哲学;从社会文化立场的表述上说,从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变为既支持、又反思,在表示应当坚持改革的同时,更为注重改革中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的内涵。其中,不变的则是始终要求思想解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民主、科学、理性。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本书精挑细选了五千年来文学发展成就的典范,并配以插图,内容包括: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

    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

    《我用古典的方式爱过你》是美国传奇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经典诗歌集,中英双语版,由知名译者赖杰威、董恒秀倾情翻译,并获得哈佛大学出版社正式授权。此书精选了艾米莉·狄金森毕生珍爱的64首诗歌作品,包括《我为美殉身》《我居住在可能里》《一个钟停了》等,除完整的中英文原诗之外,还对作品进行了深度品评,还原一个真实的艾米莉·狄金森。跨越时间和语言,遇见狄金森其诗其人。
热门推荐
  • 儒杳史

    儒杳史

    “我周儒杳,守护的是邵元的江山,手上沾的是敌国的血,身上肩负的是周家的荣光,他们动了不该动的东西,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就该用命来偿!”“王爷,我出征南疆时曾路过江南,那的女子温婉,男子儒雅,百姓不必为了生活愁苦奔波;后来到渝州的时候,那些当官个个锦衣华服,山珍海味,而平民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为一个馊馒头都能争得头破血流……在战场上,我看着将士们一个个在我面前死去,我却无能为力……”“国家昌明,百姓安乐,我会让你如愿的!但是到时候夫人可要陪我好好看看这江山,我们去江南泛舟,去沂州赏槐花,去看满野山花……你不是最爱槐花了吗?”“好啊。”——“我,周燕尔,是周家儿女!绝不为奴为娼,我周家儿女个个傲骨铮铮,宁死不服!有种的一刀杀了,也不说一个怕字!就算剥皮剔骨,受以极刑,也誓死守护周家荣光!”“我是谢家后人,死在战场上是我的荣耀,为民守国土,为君守社稷是我的本分!谢家家训,不做逃兵,不背忠信,不舍国家!”“连家虽不是皇亲国戚,也不是什么王侯将相,但在国家危难,百姓危难之时绝不袖手旁观!”几国恩怨,为国家昌明,为百姓安乐,为家族荣耀,多少人葬送性命……
  • 哥布林王者

    哥布林王者

    维多上一世是人类中的最强者,这一世他却穿越成为了最低级的种族哥布林,但就算是做一只哥布林,维多也要做哥布林中的最强者。
  • 农女的秀色田园

    农女的秀色田园

    池莲蓬穿越而来,成为贫穷农家院里的小农女。两年,好不容易家中安定,娘亲身怀双子,却不想,坏事接踵而至,爹爹伤病卧床,舅妈贪财无情,村民耍赖撒泼,家中拮据难捱。当困难到来之时,小农女也当自强不息,奋起迎战!且看小农女如何打造属于她的秀色田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逆位皇帝

    逆位皇帝

    16岁接受七神会的赐福,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得到七神赐福,正位是真神的赐福,而逆位则是伪神的诅咒。神之下,第四位阶皇帝却以逆位的形式展现于人世。作为活下去的条件之一,诺曼公爵提出的要求很简单,保护他的女儿,前往卡西尼亚。伴随着旅程开始的,是众人被切断后,重新开始延伸的命运。
  • 萌小白的学霸男神

    萌小白的学霸男神

    步入高中的我们,是最好的我们。而这时的我们,正好拥有最好的青春。当墙上的爬山虎悄悄略过墙头,你我之间,拥有了只属于你和我的故事。当学霸男神碰到萌小白会有怎样的爱情火花?理科是什么?肖彦你倒是告诉我啊!
  • 玄域六圣

    玄域六圣

    当短视频平台的古风男神重生在一个以武力为尊的大陆,会发生什么呢?是一路过关斩将,霸气称王,还是左拥右抱,开宗立派?昔日因忠心护主重伤而被抛弃的家奴,再一次出现却是代替他的开始……什么?!你是主子?不,你错了,他才是少爷,是主子,而你不过是个连一级怪都比不上的……渣渣!主角是有光环的。等等,你说什么,系统?像我们这么聪明的男主,会需要系统吗?不存在的。
  • 心灵记录

    心灵记录

    个人笔记记录我们自己的事情,琐碎的小事分享给你和我
  • 一醉定情

    一醉定情

    “放开我,痛……”才脱离人渣的羞辱,又遇上酒后乱来的醉汉,她出门时没看黄历么?!她可怜他被甩无家可归,把他捡回家,谁知这个男人竟然得寸进尺,抱着她的腰,吻上她的唇,还赖上了她的床……
  • 魔童之皓月

    魔童之皓月

    皓月是鸿钩的鸾生妹妹,被三尊称为师叔。当她穿到现代生活了十八年后,又穿回去,那个小孩的命运会改变吗?
  • 女安天下

    女安天下

    她,一个都市小白领的古代生活,有天下,有热血,有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