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67300000003

第3章 导言 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为真理;孔子亦认为,符合天、地、人、三纲、五常的伦理,就是真理。一般来说,世人,尤其是哲学家们都把真理看作是生命所追求的目标,到底什么是真理呢?如何达到真理?究竟如何检验真理?

这些问题,各宗教家、哲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佛教认为真理必须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本来性、超越性、可证性等条件。例如:“空”不是因为我们发现它,它才存在,它是本来存在的;“空”不能分是你的空,还是我的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恒性的;再如生死、无常、缘生,都是必然的、普遍的。人生也惟有体证到真理的条件,才能通往生命真实的世界。

何谓佛教的真理?广义地说,如来一代教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契理契机的道理,都是真理。综合其法要,可归纳为:

一、苦聚:苦,是指我们受到业、妄想、烦恼的控制,有五阴炽盛[1]身心痛苦的感受;所谓“苦受”固然是“苦苦”[2],“乐受”也会“坏苦”[3],“不苦不乐受”也会“行苦”[4]。四大[5]五蕴[6]所积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实相。所以,必须寻找灭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从忧悲苦恼中得到解脱,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离开苦聚。

二、无常:是指世间的万象,无一不是在刹那生灭变化中,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转化,器世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现象,心念有生住异灭的迁流,这些都说明了世间一切都是刹那无常。虽然如此,无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无常,穷困的人生也是无常,惟有超越世间无常,才能获得永恒自在。

三、无我:所谓“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赖的“我”。因为“我”不能自由,不能自主,更没有实体。吾人要求青春永驻,希望永远幸福安乐,哪里能如我所愿呢!所以佛教讲“诸法无我”,是认为宇宙万有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不能单一、独立或自我单独地存在,人生要超越“假我”的执著,才能证得“真我”的自性涅槃。

四、空性:所谓空性,并非指存在的东西忽然变得不存在了,而是指一切事物的存在,是无自性[7]的,没有不变不灭的实体,所以空性才是实相。佛陀说:“物质的存在如泡粒,感受如水泡,表象如阳焰,意欲行为如芭蕉,识别作用如幻化。”惟有离开错误虚幻的认知,才能证悟生灭缘起的空性。

五、业感:业,是指“行为”、“行动”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身体、语言、思想三业。业,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8],不断循环,相互地纠缠。

六、因果:因果是指宇宙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等待缘聚合又生他果,如是相依相摄,因缘果报形成森罗万象、无穷无尽的世界。

七、缘起: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说明世间万物彼此依待而存在的法则。世间一切的事物,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

八、中道:中道就是超越有无、增减、善恶、爱憎等二边的极端,如人生热烘烘地一味追求欲望享乐,或冷冰冰地舍离一切,执持苦行,都是不恰当的,应离开邪见执著,而行不偏于左右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中道。但吾人也不能将中道误以为是折中之道、中庸之道。中道应以般若智慧来调和事理,融和有无;中道是以般若智慧来导正吾人的行为,趋向解脱之道。

九、般若:是指向人生正途的光明法炬;有了般若,才能照见缘起性空,洞悉事事物物的无常、无我,而能知苦灭苦。佛教所讲的一切法,凡无般若,皆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如“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轮体空[9];“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饶益众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无生法忍[10];“精进”而有般若,才能奋而不懈;“禅定”而有般若,才能证悟觉道。般若就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十、涅槃:涅槃是灭除一切痛苦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净化贪爱、舍诸执著、拔除烦恼、息灭欲念的世界,进而到一大总相[11]的常寂光世界[12]。当吾人透过佛法的修持,拥有般若的慧解,舍弃贪瞋痴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能获得清净自在的涅槃境界。

厌苦求乐,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发展的本能。可是世间科技文明急速发展,带给社会繁荣,人民富有,却没有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明智合理或安心自在,反而使人陷入更多的困顿与惶恐,这是为什么呢?依佛教的见解,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因为人们对世界的本质有根本上的误解,所以苦痛就会像涟漪一样,一个接一个发生。

佛教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安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能美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希望法界众生都能徜徉在真理的领域,以佛教真理作为修行的指归与方法,不断净化身心,时时轨范行为,进而达到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

【注解】

[1]有情众生的身心是由五阴(色、受、想、行、识)假合而成,因常造作诸恶,如火炽然,生生不息,逼恼身心,苦上加苦,故谓五阴炽盛苦。

[2]是指人的身心本来就苦,再加上饥渴、疾病、风雨、劳役、寒热、刀杖等众苦之缘所生的苦,称为苦苦。

[3]是指原本顺乎己意的乐境,一旦时过境迁,或因故遭受破坏,而逼迫身心的苦恼。如“乐极生悲”或“丧亲之痛”等,都属于坏苦。

[4]是指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无刹那常住安稳,使身心感到逼恼,称之为行苦。例如,我们常因“时光飞逝”或“世事无常”而慨叹良多,即属于行苦。

[5]为四大种之略称,又称四界。佛教谓物质(色法)系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地的本质为坚性,有保持作用,称为地大;水的本质为湿性,有摄集作用,称为水大;火的本质为暖性,有成熟作用,称为火大;风的本质为动性,有生长作用,称为风大。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被造作之诸色法,则称四大所造。由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中:(一)地大,指人身中的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二)水大,指人身中的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三)火大,指人身中的暖气;(四)风大,人身中的出入息及身动转。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

[6]又称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等组成有情身心的五种元素。

[7]指自体之本性。自具有真实不变、清纯无杂之个性,称为自性。

[8]乃用以显示有情为惑业所缠缚(迷)之因果关系。即依贪、瞋、痴等惑而造作善恶之业,又由此业为因而招感三界之生死苦果,故称为惑、业、苦。

[9]三轮体空,乃指布施之时,能体达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著之相。其内容包括:(一)施空,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称为施空。(二)受空,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称为受空。(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能体达一切皆空,则虽有所施,亦视为空,故不起贪想,称为施物空。

[10]忍,是担当、负责、认识、承受。无生法忍,即随缘随处能洞察一切事物本不生灭的自在境界。

[11]指真如之实体。真如广大,含涵一切,故称之为大;总体一味平等,无差别之相,故称总相。《大乘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12]指诸佛如来法身所居之净土。因佛所住之世界为真如本性,无生灭变化(常)与烦恼之扰乱(寂),而有智慧之光(光),故称常寂光土。此土乃佛自证最极秘藏之土,以法身、解脱、般若为其体,具足圆满“常、乐、我、净”等四德。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载:“释迦牟尼佛,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净波罗蜜灭有相处,乐波罗蜜不住身心相处。”

同类推荐
  •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

    大愿说药师法门(上册)分为药师法门的特质;身光破暗愿(开晓事业愿);魔外归正愿(回邪归正愿);解脱忧苦愿(从缚得脱愿);药师法门是当代最契理契机之法门;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等内容。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故事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经典。《古兰经故事》中所有的篇幅都是《古兰经》中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传闻轶事,主要是穆罕默德之前的历史人物,即历代先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国家普遍流传,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确实,先知们光明磊落、公正无私、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任劳任怨、积极进取、洁身自重、临危不惧、宽宏坚忍、劝善止恶、敬老爱幼、赈困济贫、意志顽强、信仰忠诚……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不光是每一个穆斯林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典范,也是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基本生活准则。同肘,从故事中讲述的古老部族的兴衰成败,告诫我们要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用一生爱一人

    用一生爱一人

    我们都深爱着彼此,在这个世界中彼此相濡以沫。暗恋这着对方,深爱着对方。但后来,却说我们只是朋友。心灰意冷,到最后,爱情能否救赎那些错失,那些错事
  • 风暴将临

    风暴将临

    当除了熟知剧情以外什么都不会的穿越者遇上一无所有的主角,他们之间将磨擦出怎样的火花?当既定的历史被从天而降的变数改写,当未知的蘑菇云从荒漠升起,已被命运规划好的世界进程又会发生何种扭曲?种田,发展,点科技树,爆兵一波平推对手?不存在的。阴谋,陷阱,背叛....那是什么东西?给反派准备的奇遇?抱歉,现在是我的了。面对着接踵而来的挑战,站在命运十字路口上的少年摆了摆手:?“慌什么慌,加大当量就完事了。”——这是一只“蝴蝶”无力扇动翅膀试图改变/守护世界的故事
  • 奇葩大小姐

    奇葩大小姐

    她,穿了???Oh,mygod~等等,什么情况,我居然在被爆打。。。本妖人要爆粗口了!什么废材,都给我滚!“嗯,王爷还不错,是个小妖孽,哈哈哈~等着在本妖人石榴裙下臣服吧!”某王爷一脸黑线。。。
  • 你当我是许愿机器吗

    你当我是许愿机器吗

    都市传说“许愿网站”,听说你许下的愿望都会被实现,但是代价又是什么呢……?
  • 一半正好十二年

    一半正好十二年

    那南河,那西坑,那吆喝着:“卖豆腐嘞!”的小娃!如今回望,一切仿若隔世,却又如窗外细雨敲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本尊匪号杜帅哥

    本尊匪号杜帅哥

    开局就光棍,升级坐火箭。系统有万能,无往而不利。做好事加气,做坏事还加气……系统哥,这太快了,能不能稍缓一下啊?
  • 不负年华不负你

    不负年华不负你

    一个是权势滔天的暗夜帝王,一个是落魄之下的穷酸姑娘。只是不曾想,这位帝王竟会把这穷丫头疼进了骨子里!眼里,心里,统统都是她!“哎呀,疼!”“过来,我给你看看,撞到哪里?”她眨巴着眼睛,揉着脑袋不敢说话,却发现自己的伤口被他捧在掌心,眼神珍贵至极~~
  • 剑魄之莫欺少年穷

    剑魄之莫欺少年穷

    弱肉强食的世界,只有王者,才能生存!一步一微笑,一步一回头,只是想看看,你是否,还站在那里……我爱你,却不知道怎么去爱你……我爱你,可是我怕会阻挡了你成为王者的道路……不知何时起,我离不开你……如果你成为了王者,你是否还会像以前一样,爱我,疼我,和我一起做你觉得幼稚的事,还会和我一起,去做糕点吗?羽,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