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562500000084

第84章 有感而发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七、无题

我终于明白

世间有一种思绪

无法用言语形容

粗犷而忧伤

回声的千结百绕

而守候的是

执着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

笑那悄然而逝飞花万盏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谁有那灼灼热烈的双眸

在你的颔首中攀援而上

遥远的忧伤

穿过千山万水

纵使高原上的风

吹不散

执着的背影

纵使清晨前的霜

融不化

心头的温热

你静守在月下

悄悄地来

悄悄地走我也开始修心了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六、我问佛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在今天的山东单县终兴镇,有一个潘庄村,就是这个村子,引起了全国各地文史爱好者的注意。公元前241年,吕后吕雉就出生在潘庄村。

吕雉年轻貌美,知书达理。为了躲避仇人,后来吕公带着女儿吕雉来到江苏沛县,也就是刘邦的出生地。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冬月,比吕雉大15岁。是什么原因让两个岁数相差悬殊的人走大了一起呢。

刘邦和吕雉的结合,多亏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吕雉的父亲吕公。吕公是他俩的媒人。

中国自古以来,当父母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娶好一点,女儿嫁好一点,吕公当然也不例外。

吕公会相面术,如果他不会相术,也就没有后来的吕后了。

吕公带着家人来到沛县后,当地很多人知道,吕公和县令的关系,于是,在吕公乔迁之时,前来祝贺,想通过这样的礼节,巴结吕公,巴结县令。

很多人前来祝贺,都带贺礼,唯独一人,不但没有带贺礼,还在吕公的礼单上填了“贺钱一万”。这个人就是当时到处骗吃骗喝的刘邦。

刘邦家境一般,他在当地的差事也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吕公看看“贺钱一万”,又看看刘邦,觉得此人相貌出奇,日后必然是大富大贵的命。

相面之后,吕公就说了:“我家有小女吕雉,年方一十五岁,我就决定将她嫁给你为妻。”

刘邦听了甚是欢喜,心里想到,没有想到,骗吃骗喝,还骗来了漂亮的媳妇,这等好事,如果不答应,不就是傻子了吗。于是,刘邦点头答应,就这样,刘邦一分钱没花就抱得美人归。

吕雉嫁给刘邦后,可谓是贤妻良母。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在变,吕雉再也变。

刘邦喜欢上一个女人就是大家知道的戚夫人。戚夫人遇到了吕雉,命运从此走向了深渊。刘邦和项羽开战,刘邦大败。楚汉大战,双方各自都有伤亡。为了让刘邦分心,瓦解汉军,项羽派人将吕雉和刘邦的父亲等人抓住作为俘虏。

项羽将吕雉五花大绑推到对刘邦对面还支起大铁锅,告诉刘邦,将吕后和刘邦的父亲等人煮了做汤喝。刘邦说,你吓唬谁也,你动手煮吧,完事了也分给我碗。听到刘邦的这种话,吕雉十分生气。

吕雉不在家,刘邦花心了,他有了新欢,就是戚夫人。楚汉议和后,吕雉被放回。回到家一看,心肺都气炸了。好呀,你刘邦,竟敢趁我不在家,你竟然有别的女人了。这可不行,我得想个法子除掉这个女人。

刘邦宠幸戚夫人,吕雉心里十分不好受,戚夫人还想让刘邦封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在这之前,刘邦已立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了。一个朝廷不能有两个太子,只能有一个。再就是,谁的儿子被封为太子,谁就是皇后了,这是用生命和美貌换来的成果,谁也不能相让。吕雉当然不能让,于是,和戚夫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吕雉成了皇后,戚夫人不敢造次。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她把戚夫人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变本加厉对戚夫人进行折磨。可以说,戚夫人死的悲惨,吕后的手段之残忍。吕后先后把戚夫人的双手双脚砍掉,又把戚夫人眼珠子挖了出来,又强迫戚夫人喝下哑药,用烟熏聋戚夫人的耳朵,最后,命人把戚夫人扔进了茅厕里。

吕后的儿子刘盈知道真相后,看到自己的母亲手段如此残忍,十分悲伤。忧愤而死,享年只有24岁。

常常将戚夫人塑造成一个柔弱天真,善良可欺的形象。而吕雉则被塑造成一个心狠手辣,沉迷权势的女人。

在吕雉和戚夫人之间,戚夫人是处于弱势的,是被吕雉迫害的。更何况她最终的结局,还是儿子被杀,自己也被做成人彘。所谓的人彘,就是将人手脚都砍断,弄瞎双眼,熏聋耳朵,再毒成哑巴。所以谈起戚夫人和吕雉,多是对戚夫人的同情和对吕雉的批判。

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大家在不断的批判吕雉之时,是否想过她为什么会这么做?刘邦的后宫不止戚夫人一个妃子,为什么吕雉偏偏将戚夫人恨之入骨呢?

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要从吕雉和刘邦的婚姻说起。吕雉出身很好,而与刘邦相识的时候,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而且刘邦还比吕雉大十五岁。如此不相配的两人,最终在吕父的撮合下成了亲。

吕雉最开始可以说是贤妻良母的典范了,处理内外都是一把好手。刘邦家里还有一个非婚生子的儿子刘肥,但是吕雉嫁给刘邦之后,却并没有为难他。刘邦家庭条件不好,却喜欢到处闲逛,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吕雉在操持。

后来刘邦押解囚犯之时,让被押解的囚犯逃掉,不得不逃到沼泽地区,躲避刑罚,也是吕雉长途跋涉送去衣食。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情况却没有在吕雉这儿出现。

等到后来刘邦发迹之后,吕雉富贵没享受到,又因为汉军战败而被楚军囚禁。汉二年被囚禁,一直等到汉四年才被放回。在吕雉受苦的两年时间里,刘邦却有了新宠,就是戚夫人。

据说刘邦是在被楚军追击的过程中身受重伤,偶然被戚夫人救了,并帮他躲过了追杀。戚夫人生的美貌动人,刘邦当下就动心了。而戚家在得知刘邦真实身份之后,自然不愿意错过富贵,于是高高兴兴的将戚夫人嫁给了刘邦。

史书上记载,戚夫人不仅生的美貌,而且还擅长跳舞,特别是刘邦当时喜欢的“楚舞”。翩翩起舞,身姿窈窕,刘邦对她可以说是爱不释手。所以等到吕雉被放归之后,算是彻底失宠了。而且因为年长,又是正室的原因,刘邦外出征战,都是戚夫人随军,而吕雉留守后方。

这个时候吕雉对戚夫人,已经十分怨恨了。自己辛辛苦苦操持家务,陪着男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段。等到人发达了,转眼就找了个年轻貌美的,把你丢在家中当摆设。不管是哪个女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想来都不会心平气和的接受。

如果光是夺去刘邦的宠爱就算了,但是戚夫人后来还想谋算太子之位,这就不能忍了。

吕雉为刘邦生了一儿一女,分别是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刘盈是嫡长子,早早的就被立为太子。戚夫人后来为刘邦生下刘如意,于是就有了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的想法。

刘如意自幼聪慧,深受刘邦喜爱。又有戚夫人这样一个得宠的娘亲在刘邦身边吹枕头风,刘邦到后来还真有将刘盈废除的想法。若不是吕雉请张良出策,让刘盈得到刘邦敬重的商山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的支持,后来的结局就可能会调换一下了。

7、贾迎春

金陵十二钗之七,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

8、贾惜春

金陵十二钗之八,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庵为尼。

9、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九,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支撑着贾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辞。可被总称为“五辣”,即香辣,麻辣,酸辣,泼辣,毒辣。为人处事也十分圆滑周到,很懂得如何让每一个人欢喜,如林黛玉来时,他说的话“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第一句话,“天下”“真”“这样”已把黛玉夸得很好了,却还要再加两句“我今儿才算见了”和“通身的气派”,更是将黛玉的容貌捧到天上去了,不管再怎么样的人,也会开心吧!然后再又说了一句,“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两个称呼“老祖宗的外孙女儿”“嫡亲的孙女”不像前者像后者,这整一段连释呢就是:王熙凤先夸得黛玉开心,贾母因为疼他自然听着也开心,再又根据两个称呼,暗地里称赞(元)迎探惜这四个真正嫡亲的孙女的容貌也美丽绝伦,所以迎探惜开心,夸贾母的亲孙女貌美自然就更加开心,再加上他们的母亲王夫人,邢夫人,尤氏也必定开心,所以总结,王熙凤的两句话50个字不到便可讨得八个人开心!

10、巧姐

金陵十二钗之十,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因生在七月初七,曾受过王熙凤接济的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也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带入乡村生活。

11、李纨

金陵十二钗之十一,字宫裁,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她出身金陵名宦,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她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12、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十二,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其人身世极为神秘,且其房内所摆的物品没有一样不是大有来头,即使是贾宝玉恐怕都没有这个资本!而有一次周瑞家的替薛宝钗送宫廷的十二钗花给各个人时她看到那钗花竟拽着它哭了,若说是感激那是不可能的,她并非没有得到过。死后那些和她比较亲近的几个人居然都没有人反对她用只有皇族之人才能用的樯木做棺材,更何况她用的那份樯木还是原本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后来因变故而退了的,这种连贾母都不敢用的东西却被她一个应该说是比较渺小的蓉大奶奶用了,却无人反对,皇室里也全无反应,说实话,恐怕可卿原系皇室之女!

《红楼梦》全书“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可悲的地方不胜枚举。在这里仅举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晴雯之死一段。

他(宝玉)便带了两个小丫头到一块山子石后头,悄问他二人道:“自我去了,你袭人姐姐打发人去瞧晴雯姐姐没有?”这一个答道:“打发宋妈瞧去了。”宝玉道:“回来说什么?”小丫头道:“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气的分儿了。”宝玉忙道:“一夜叫的是谁?”小丫头道:“一夜叫的是娘。”宝玉拭泪道:“还叫谁?”小丫头说:“没有听见叫别人了。”宝玉道:“你糊涂。想必没有听真。”

前一回写晴雯背景:

他又没有亲爷亲娘,只有一个醉泥鳅姑舅哥哥。“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专能庖宰,也沦落在外。

身处“烟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和“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贾家,那个撕扇子和勇补孔雀裘的晴雯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身世和未来,曹公没有明写。但我们知道和那个死前说“我的身子是干净的”的黛玉一样,晴雯弥留的时候也说过:

“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我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儿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

一个少女到死前只想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样的贾家却又由满口仁义的贾政和整天吃斋念佛的王夫人把持,只是叫人觉得可笑。

而人之将死,死前想到必然是自己生前最亲密的人,所以宝玉发问时心里一定想着晴雯唤的是他,所以当发现晴雯叫的是娘以后一连发问,问还叫了谁,心里还是期望晴雯死前叫到了自己。而一般读者也会这么想,毕竟晴雯无父无母,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而且前一回晴雯给了宝玉自己的指甲和旧红绫小袄儿,宝玉(和黛玉)是大观园里晴雯为数不多可以信赖的人。

可是这不是才子佳人小说,作者也不是旁人,这是《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蒙回末总批:“看晴雯与宝玉永绝一段,的是消魂文字;婴儿恋母,雏鸟寻巢。”惨象面前,这个晴雯已经无力控诉,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叫一夜她的那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娘,从苦肉至亲处寻求死前的一点点慰藉。

第十八回《隔珠帘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题咏》是《红楼梦》全书中少有的正面描写元春的篇章,中有一段:

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探,惜三姊妹等,俱在旁围绕,垂泪无言。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其悲有二:

其一,书中元春第一次作为主人翁出场已经贵为皇贵妃,我们无从揣度元春有怎样的青春故事,我们只能知道这个女人(亦或是少女)身上承载的是一个大家族的命运,她的青春一早就被扼杀在摇篮里,相比于大观园里的其他姑娘,元春甚至更显悲凉。而当省亲时见到姊妹、父母和祖宗,一大家只能说一些寒暄的话,虽然自己高高在上,心里的滋味可想而知。当父辈一个个哭泣时,他们可曾想过元春是被他们亲手送进宫闱的,这时细想元春一语道破了多少苦辣与无奈。

而我想这样的无奈在今天的很多家庭都在上演。

其二,“不得见人的去处”怕也不是说见不到亲人那么简单,元春在宫里见到多少污秽曹公没写,甚至到今天我们也不知道元春究竟是怎么死的,可是我们可以想到一个背负家族命运的元春在宫闱里的生存是怎样的小心和艰难,经历了多少不得见人的事。

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中写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灯谜谜底一语成谶不消细说,有趣的是凤姐一个笑话:

凤姐儿起身拍手笑道:“人家费力说,你们混,我就不说了。“贾母笑道:“你说你说,底下怎么样?“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底下就团团的坐了一屋子,吃了一夜酒就散了。“众人见他正言厉色的说了,别无他话,都怔怔的还等下话,只觉冰冷无味。史湘云看了他半日。……又想着先前那一个没完的,问他:“先一个怎么样?也该说完。“凤姐儿将桌子一拍,说道:“好罗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着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那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众人听说,复又笑将起来。

《红楼梦》里每个节日无论元宵还是中秋都值得细细把玩,节日里的谜语和笑话往往对情节有很大的暗示,这里“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着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那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从凤姐嘴里当做笑话说出又是多么悲凉,日后贾家一败涂地,飞鸟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颓相已经可想而知。

更吊诡的是《红楼梦》最后的篇目也不为人知,当真是“那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里,黛玉对探春有一番打趣: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

蕉叶覆鹿这个典故源自《列子》卷三〈周穆王篇〉,颇为新奇有趣。

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

意思也极简单:春秋时,郑国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此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这个故事和庄周梦蝶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颦儿在这里取笑探春,当真是一张巧嘴。探春自称蕉下客,其实她后来为大观园兴利除宿弊何尝不是“蕉叶覆鹿”,她“千里东风一梦遥”又何尝不像那只在蕉叶底下的鹿呢。

《红楼梦》的冷就在这,作者随处留有伏笔照应,读来好似:

在群众欢笑之中,常如登高四望,但见莽苍大野,荒墟废垅,怅望寂寞,不能自解。————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

少时读红楼梦,囫囵吞枣,专拣宝钗黛那点风花雪月的旖旎情事来看。再大点又读,迷上了大观园亭台桥榭的一步一景,院落里的陈设情致,吃食的精美考究,衣着服饰的绮丽奢华。再后来,我专挑那些欢庆同乐的场景来细看:冬雪诗社炙鹿,秋日品菊吃蟹,中秋赏月联诗,群芳开寿宴,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长大后历阅百事,我再反复看,大观园哪里是什么世外桃源,分明是百态皆现,柴米油盐,红尘滚滚的市井之地。一派和谐欢快下面藏着多少刀光剑影,暗涛汹涌!

某次王熙凤过生日,贾母决定放她一天假,交给尤氏来操持。大家打趣说要像小门户的一样凑份子。于是上到贾母,下到小丫头,人人有份,多少不等,图个心意。王熙凤眼珠一转,想起来平时就看不惯的俩姨娘,决定让她们也出点血。可人家王熙凤多会说话啊:两位姨奶奶出不出都还得问一声,不然他们只当小瞧了他们!--------敢不出吗?

贾母怜惜李纨,要替她出十两银子的份子钱,王熙凤赶快表态,这份钱我来出!

等银子收齐送到尤氏手上,她长了个心眼,一点,果然少了李纨那份。她问到王熙凤脸上,王熙凤说:你要这么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

尤氏是惯会做人的,赶快自己找台阶下。然后把平儿那份银子也退回去了(向王熙凤示好),然后和贾母最宠的丫头鸳鸯商量如何张罗老太太会高兴,罢了把鸳鸯那份银子也退了(看看,多会做人),再然后到王夫人(二当家的)那里,把她首席丫头彩云那份银子也退了,再然后把两位姨娘的也退了(此处我理解为出于怜悯居多)。

有个叫贾芸的,虽是本家但是穷得糊口都是问题。听说修园子有工程,就求贾琏给个差事,未果。他借钱买了麝香冰片(此处敲黑板,送礼要到位,因正是端午王熙凤需采购此物),假装偶遇王熙凤,进献给她,只字不提找差事的事情,只说是尽孝心。(再敲黑板,求人不要太直白)。

王熙凤后来得知他的意图,刚好有一空缺,本想叫他来告知,转念一想,这么快给他回应会让他小看,以为自己眼皮子浅,收点东西就办事,就故意拖了两天(上位者的智慧),对他嗔骂:原来你在装神弄鬼,送东西是有目的的啊!

贾芸也是人精,知道王熙凤喜欢排场,说:早知道婶婶比叔叔能干,我早就求您来了!王熙凤假装思索:是有个空缺......算了,还是等到正月再派你好差事吧!(注意此处,吊胃口),贾芸赶快求了又求,才给他派了事。

贾赦看上了贾母的首席大丫头鸳鸯,派邢夫人出马去要。邢夫人和王熙凤商量,王熙凤知道这事成不了,就阻拦两句。不料邢夫人狭隘昏庸,怪王熙凤和他们不一条心。王熙凤立马改变口风,顺着她意哄得她眉开眼笑。

随后邢夫人要过府商议,王熙凤的情商就体现出来了,她想:我要是先过去,邢夫人后过去,倘若事情不成,邢夫人多疑,必然觉得是我走漏风声,必须和她一起出发。等一起到了府内后,王熙凤知道待会场面会尴尬难看,赶快找个托词避开了。后面果然如她所料,她也如愿没有卷进去。

各位看官,不要小看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啊!

王熙凤作为当权人物并不忘和终极boss贾母的红人鸳鸯打点好关系,事实证明这心思一点都不会浪费。

某次贾母过生日,邢夫人当众给王熙凤脸子看,王熙凤委屈大哭。却不敢给贾母告状,贾母大好日子无论有理没理,告状就是不孝顺不懂事。可也不能把亏就这么直咽下去。

这时候鸳鸯出场了,故意在贾母面前对着王熙凤看了又看,引起贾母注意后说:二奶奶好像哭过了(其实发生了什么鸳鸯早就心知肚明)。王熙凤强笑分辨并没有,但贾母已起疑心。等到夜深人静时,鸳鸯说:二奶奶是真的哭过,事情是这样的...........

于是,王熙凤的委屈没有白受,还落了个隐忍懂事,顾全大局的好名声。

某次俩管事婆子对尤氏不敬,王熙凤让林之孝家的(中层领导)把她们绑起来等候尤氏处置。

俩婆子的女儿哭哭啼啼缠着林之孝家的求情,林说:蠢货,顶头上司让我绑的,你求我再放可能吗?求人也不会找对人求!

后来看她们哭得可怜,点拨其中一丫头:你姐姐的婆婆不是邢夫人的身边人吗?邢夫人是王熙凤婆婆啊,你求她才对。这个丫头走了,另外一个还在哭,林之孝家的说:你有啥好哭的,她俩一起犯事,她娘没事,你娘自然也会放的!(多通透)

这是小人物的精明处世之法啊!

王熙凤病了,探春当家。探春是谁?娇滴滴的三小姐,还是庶出。人精似的管事媳妇哪里把她放在眼里,先是怂恿探春的亲生姨娘(糊涂虫)去提非分要求,被拒后,和探春这一通闹啊,让探春颜面扫地。

接着有管事媳妇回事,故意一问三不知,难为探春。探春二话不说先把她这多年老人罢免了,杀鸡给猴看。然后凡是和王熙凤有关的事情报一件驳一件。

其中有个细节,要吃饭了,探春丫头让那些管事媳妇去传话,探春呵斥道:这些大娘是做大事的,是你能随便指使的吗?(此处理解为“安抚”),然后,探春话峰一转:平儿你在这儿也没有事,你去叫!平儿是谁?王熙凤的亲信,谁见了不敬三分,上赶着讨好?!在探春眼里居然可以随便使唤。管事媳妇们顿时敬畏有加,再不敢捣鬼。

探春和薛宝钗商量把院子里的花草竹林什么的承包出去,开源节流,这可是优差!谈到竹林时,有人说:莺儿(宝钗的贴身丫鬟)的娘擅长这个,就交给她吧!(有讨好薛宝钗之意)薛宝钗赶快说:你们这里的婆子们都抢着要的差事给我这边的人,不是让她们背后骂我吗?我们不掺乎!(明白人)。

然后薛宝钗提出一个方案:莺儿他娘有个朋友叶大娘是你们这里的人,不如交给她,她有不懂可以问莺儿她娘,有了好处也会分给她娘,岂不是四角齐全!

又得实惠又得好名声,薛宝钗第一人也!

史湘云自幼跟着叔婶过日子,表面风光,暗里煎熬,所以她一到贾府就不愿意回去。

某次史府派人来接,史湘云泪汪汪的舍不得走,众姐妹也很留恋,只有薛宝钗催她快走。因为薛宝钗知道她如果这样下去,回府后日子会更难过。

人情通达,薛宝钗第一人!

某次袭人发现缠丝白玛瑙碟子不见了,一问才知前日给探春送鲜荔枝的时候,探春觉得好看,让连碟子放下了。

袭人说:家常东西多了,干嘛用这个送?(抱怨之意)随后袭人派人取回来了。

取回来后,袭人又打发人给史湘云送东西,除红菱鸡头桂花糕外居然还有这个玛瑙碟子!袭人还交代说: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就让她留着玩吧!

对比前面探春的待遇,亲疏立显!

后来我读到另外一个细节,发现史湘云自小在贾府长大,贴身伺候的就是袭人时,不由恍然大悟,醍醐灌顶!

伏灰埋线,曹公第一人

《红楼梦》一书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无疑达到了中国文学的顶峰,尤其是贾母这个人物形象,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因为在《红楼梦》之前的文学作品中,婆婆、祖母的称呼已经固化成尖酸刻薄、压迫后代、维护封建礼教的代名词,而贾母和蔼和亲、睿智不俗的形象,无疑打破了这一形象模式。

贾母出生在“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名门望族史家,后嫁入贾家,风风雨雨几十年,一个人管理着极盛时期的贾家,而随着同辈人相继去世,贾母成为贾府唯一的大家长,但尽管如此,贾母却能做到“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的心境,随着权力的扩大,贾母非但没有变得嚣张跋扈,反而更加和蔼可亲,对儿媳、孙子孙女,甚至是毫无关系的刘姥姥以及庙里的小道士都能以善相待,这跟贾母豁达无畏的生死观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

贾母因为从小养尊处优,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在“富养女”的环境下长大的,良好的知识教育以及世家大族的礼仪造就了贾母“不滞于物”的心境,这种心境再经由多年对贾府进行管理的实践历程,进一步提升了她的人生境界,她从对物质的不在意进而升华至看淡生死,这一点在《红楼梦》中曾有多处描写可以佐证。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是信口开河”中,贾母请刘姥姥前来聊天,期间贾母的言谈之间就表现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众人之所以敢笑,是因为她们都知道贾母的为人,听见贾母用“老废物”一词调侃自己,是因为她本身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贾母只是想以此来让刘姥姥心里好过,或者让众人嬉笑,以调侃自己的方式来让众人开心,整个大观园估计只有贾母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回想林黛玉因为史湘云笑她长得像戏子便生了好几天的气,可见不是人人都有这番心胸和气度的。

后四十回,高鹗续写的章回中贾母的刻画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在贾母病逝之前,命人开箱倒笼,将自己做媳妇以来积攒的所有体己全部拿出来,一一分配,还命人将林黛玉的棺材送回南去,一字一句尽显领袖风范,没有丝毫对死亡、贫穷的恐惧。

《论语》颜渊篇有云: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儒家提倡面对生死,采用“顺其自然”的态度,而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贾母显然精通此话,因此她用最豁达的态度面对死亡。

但要注意的是,贾母的豁达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很多人在临死前世事看透,便什么也不管了。可贾母不一样,她在临死前将自己的体己妥善安排,分发给家族中人,甚至连丫鬟都没有遗漏,她的豁达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看似什么都不在乎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做人原则。

而理解了贾母的生死观之后,再来看贾母生前提倡的“享乐主义”,我们便能很轻松地理解。秦可卿去世之前曾给王熙凤托梦,详述“登高易跌重”、“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古周而复始,非人力所能为也”的世间真相,可王熙凤醒来之后,便将秦可卿的话抛诸脑后,而贾母却早已世事洞明,看穿了世间荣辱兴衰的规律,因此她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坦然,在生活中,则外现为“享受当下”。

第七十五回“开业宴异兆发悲音”中,江南甄家因为获罪被抄家,即将回京治罪。贾府众人纷纷讨论,唯独贾母不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要将王夫人等人的思绪拉回“中秋赏月”。

脂砚斋此处评语:贾母已看破狐悲兔死。故不改已往,聊来自谴耳。

这些种种都可以看出贾母豁达的人生态度与立足当下的世界观,而在大厦将倾的心理压力下,贾母还能如此谈笑风生,带领贾府众人享受最后的平静,实乃境界高深之人不能为之。

贾母对儿孙更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明与体谅,这种开明甚至具有超越时代的莫大意义。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便是贾母对孙子宝玉的溺爱。

关于贾母对宝玉的溺爱很多人都详细阐述过这一点,认为贾母对宝玉的溺爱是错误的,因为这直接导致了宝玉的“不务正业”,进而让宝玉没办法跟社会融为一体,是“害”了宝玉。

纵观宝玉的家长,贾政对他要求极为严苛,时不时让宝玉前来检查功课,有人来拜访也要让宝玉前来作陪,这让宝玉不厌其烦;而宝玉之母王夫人,她也完全赞同丈夫贾政的教子观念,但是因为顾忌贾母,所以才不敢管得太严;唯独贾母一个人任凭宝玉由着自己的心性自由发展,这一点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应该没有几个家长能做到。

贾母的这种“不管”,是由她强大的文化底蕴决定的,不仅仅是对宝玉,对黛玉也是如此,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黛玉曾跟宝钗埋怨“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从此可以推断出,贾母从来没有用世俗观念和自己的经验去刻意教导黛玉。

而事实上,贾母的这种教子方式是超前的,甚至对今天的教育也有极大的借鉴意义,那就是不用家长固有的成长经验去教导孩子。现代很多家长都是言传身教,将自己的处事经验以及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经历讲给孩子,以为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其实只是让孩子成为另一个“自己”!

难怪第五回“开生面曲演红楼梦”中,宁荣二公之灵感叹:故近之于子孙虽多,竟无一可以继业。此言得之!

而反观贾母,虽然贾府已经到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没落期,可她身上依然有贾府全盛时期的精神风貌。第三十八回“林潇湘夺魁菊花诗”中,贾母来至藕香榭,看见“栏杆外两张竹案,几个丫头煽风炉煮茶,又有一个丫头煽风炉煮酒”,便连连称赞:“这茶想的很好。”

贾母此处用“想”字便能看出其茶境之深厚,旁人喝茶品的是茶味,贾母喝茶却要讲究烹茶环境、烹茶之人以及饮茶气氛,非爱茶之人难为也,可见贾母对茶道方面有所研究,而这正是世家大族的风范,对比下贾赦、贾珍、贾琏等人,只知满足自身**,哪有心情研究茶道,一正一反,便揭示出贾府不肖子孙居多的家族现实。

红楼梦》中对贾母此类的记载不是少数,第五十回,贾母从暖香坞回去,路上看见宝琴远远站在雪中,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心中不禁大喜,认为比自己屋里挂着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还要好,次日赶紧叮嘱惜春画大观园的时候,一定要将宝琴加上去。

再有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贾母携刘姥姥及众人前来大观园内游览,忽然听见隐隐的鼓乐之声,得知是小戏子们在演戏吹打,便命其演出,并别出心裁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贾母对万事万物的欣赏已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本来人为的唱戏,却被贾母改变方位,让唱戏之声顺着湖水声飘来,更是别有一番趣味,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揭示了贾母追求“天然”的高雅情趣。

这些种种,都说明贾母的情趣境界极为高深,而这种高深是跟贾府鼎盛时期的风气紧密联系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贾府人丁到了第四代、第五代,已经完全看不见任何鼎盛时期的世家大族的精神风气,细数下来,居然仅剩下贾母一人!

因此贾府的最终灭亡,看似是偶然,实则是必然!

一部《红楼梦》,让多少人为之痴迷,内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又让多少人为之落泪,黛玉可怜,宝玉可恨,宝玉和黛玉从小青梅竹马,长大成人以后追求真正的爱情,可是迫于家庭礼教,他们徒劳地反抗着,但又无可奈何,他们为情所伤,为情所迷,最后一个命赴黄泉,一个出家沦落在外,人们在哀叹两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思索,如何能够让爱情的悲剧不要再继续重演?

如今家庭包办婚姻已经较少,年轻人大多可以自主婚姻,自由寻找自己的心上人,那种为了爱情以死抗争的事例已经不再多见,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婚姻却是人们为了繁衍的一种需要。

爱情是感性的,婚姻是理性的。爱情是一种感觉,可能在瞬间就会出现,也可能几年都难以找寻。用古代的一首词来说明,那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婚姻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生儿育女,抚养后代,共享天伦之乐。要两人能够长期在一起厮守,真正能够做到相互包容,相互体谅也非常不容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婚姻不再相互凑合,因夫妻二人不和,从而引起的婚姻解体已不在少数。

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墨客对“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留下过太多的绝词佳句供后人吟唱,然而每当屏幕传出“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起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的委婉歌声时,总会有一缕缕淡淡的哀思,莫名的幽怨,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我们从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歌——《枉凝眉》的悲剧性旋律中,不仅仅听到了主人公“春怒秋悲”“风露清愁”的哀怨,也不仅仅听到了主人公“重露繁霜”、“相思血泪”的悲泣。更为深邃的感受是它使人们听到了主人公对“风刀霜剑”“花落人亡”的封建吃人礼教的控诉,给人以一种忧郁的美感、深沉的美感。人们对宝黛爱情留下了无尽的哀思,宝黛爱情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不妨来看看二者的婚姻选择标准:

首先,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不是那种一见倾心式的爱情,而是在长期相处,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爱情。这样紧密接触的共同生活,为宝黛的爱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其次,宝黛的爱情是以共同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为基础的,这就是共同的反封建的思想情结,这是他们牢固的爱情基础。薛宝钗就是因为缺少这一点反封建的思想意识,贾宝玉才会最终选择林黛玉;第三个因素是宝玉、黛玉二者的个性气质极为相投。宝玉崇尚自然天真,喜欢自由行动,渴求摆脱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法的束缚,摆脱世间的一切俗套,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这恰好符合林黛玉的个性和脾气,而在中国的婚姻史上,以上述三个原则作为婚姻的选择标准的,这在古代是绝无仅有的,也是绝不可能成功的。

贾府统治者为维护正在走向没落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政治利益而采取了断然的措施——摧毁宝、黛的爱情。所以宝、黛的爱情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一个在凄清寂寞的潇湘馆里死去,另一个最后是离开了贾府而遁入空门。

一、宝、黛爱情与家族利益相违背

《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是我国文学史上千万多得的典型人物形象。贾宝玉出身于封建统治阶级上层的贵族之家——贾府,虽说贾府是个富贵之家,但它集中了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既包括封建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也包括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贾府通过贾元春这个人物,与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发生了直接的联系,帝王的淫威在贾府里得到了形象的表现,特别是“四大家族”之间,更是一损俱损,一荣皆荣。贾府与广大农民阶级和下层社会同样有密切联系,充分表现了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反压迫的阶级关系,特别是在贾府高大的围墙里面,更是集中了各种封建末世的矛盾;卫道者与叛逆者之间,主子与奴仆之间,奴才与奴隶之间,主子内部大小主子之间等等,可以说是矛盾重重、错综复杂,充满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正是这种矛盾不断激化,使贾府一步步走向彻底的垮台。大家庭的大崩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个讯号是贾元春得了痰厥,不及时医治便死掉了,这就确定了贾家哀败是无可挽回的,因为靠山先倒塌了。接着是升了内阁大学士的王子腾赶着进京,离城只2百多里地,患感冒风寒、误用了药,一剂就死了,王家的荣耀也完结了。王夫人悲女(元春)哭弟(王子腾),加上一个丈夫(贾政)放了江西粮道,即日便要起程,这些因素都成了贾家走向哀败的必然趁势。王熙凤无法改变,探春理家,同样无法改变。为使贾府“永保无虞”,贾母、贾政、王夫人以及凤姐等当权人物,必须找到“诊救”的办法。而办法无非是两条:一条是加紧对农民和其他被剥削者的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另一条就是寄希望于他们家庭的年青一代能够“光宗耀祖”。贾宝玉是贾府传宗接代的“命根子”,贾府统治者的希望当然寄托在他身上。因此,在贾宝玉到了“当婚”的时候,贾府统治者就不得不选择薛宝钗这样一个经济上“家有百万之富”,政治上坚持维护封建制度的“完人”作为贾宝玉的配偶。一来可以借她利用“夫妻”关系劝服贾宝玉走“荣宗耀祖”的道路;另一来可以借薛家的势力来维持正在走向衰败的贵族门庭。即使没有这个现成的薛宝钗,他们也要找到一个薛宝钗式的人物,而绝不会让一个子然一身,无钱无势的林黛玉成为贾家的“宝二奶奶”,更何况薛宝钗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小姐。薛宝钗到贾府来,原是候选入宫充当“公主郡主入学陪侍”的,她从小所接受的是系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她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她必须是一个封建卫道者,按照她的人生哲学,她无论嫁给哪一个封建卫道者或“功名富贵”观念思想的男人,都会“随分从时”的。无论从思想还是从性格,薛宝钗和贾宝玉都是格格不入的,可是正当林黛玉受着“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时候,她却“好风凭借力”直取“宝二奶奶”这个“青云”之座。她这样做,不是出于一般的“自私”,而是服从于封建统治者的政治上的需要。从薛家方面来说,当时虽是“珍珠如土金如铁”,但政治势力远比不上贾府的大,在政治上正急需依靠贾府这样的门庭来提携和保护,所以薛家也希望借宝钗的婚姻来攀上这门“高亲”。

贾府统治者为维护正在走向没落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采取了断然的措施——摧毁宝、黛之间的爱情,让薛宝钗无端介入以替代林黛玉,终于造成了悲剧的结局,这就正反映了四大家族在日益没落的困境中,他们需要通过“联姻”这条道路来加强勾结,扩大其实力。

二、宝、黛爱情与时代性不相符合

贾宝玉虽然出生在“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府,因为“衔玉而生”,使贾宝玉在贾府取得了特殊的地位,使他成为了贾府的“宝贝”,“命根子”,因此,贾府的统治者就一定要把他培养造就成为封建贵族的接班人。贾母的宠爱、贾政的严格,宝钗、湘云的劝戒等等,虽表现形式不同,但实质上行动的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都要使宝玉从公子变为老爷。而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恰恰在这“宠爱”、“严格”、“劝戒”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贾宝玉彻底否定“仕官之途”,他给那些所谓借“读书上进”的人起了一个美名:“禄蠹”。贾雨村在宝玉的眼中就是最典型的“禄蠹”,贾宝玉从心眼里厌恶这些人,并不是他个人与之的恩怨。他认为“前人无故生事,立意造言”是把后世“须眉洁物”引导成“禄蠹”的根本原因,因此,宝玉厌恶“禄蠹”实际上是反对使人变成“禄蠹”的那些“立意造言”,也就是反对封建道德思想。把这种叛逆思想,形成了他与贾政之间尖锐的对立。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贾宝玉在贾府中既是“宠儿”又是“囚徒”。他虽然过着极其优裕的物质生活,但却有着强烈的不自由的痛苦。王夫人到怡红院“阅人”时,盛怒之下说一句话:“打量我隔得远,都不知道呢,可知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这就表明,宝玉确是在王夫人等的“心耳神意”的监视,管束下生活的。他当然没有自由,他没有行动的自由,没有读书的自由,没有言论的自由,没有交朋友的自由,更没有婚姻的自由,对于这种封建势力的囚禁,他是深深感到苦痛的。第四十七回中,宝玉对柳湘莲表达了他由衷的苦闷:“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作不了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人劝的,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不由我使”。这段话充分表现了宝玉要求自由的思想,他虽为公子,有着特殊的地位,而在他心目中都没有严格的主子,奴婢的等级观念。贾宝玉对于他们是实行自由、平等、博爱的,他尽心地结交他们,“他纵容得怡红院的丫头们越发没有了样儿”,并且宝玉还有一个最被众人所潮笑的观念思想,就是“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宝玉见人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是因为封建制度下的男子的宗法思想和等级观念特别严重;他见女儿便觉清爽是因为女子在这方面污染的比较少,并且他们是受害深重的主要受害者。“天地问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这是宝玉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的大胆的反抗。

贾宝玉是贵族公子,林黛玉虽然在贾府处于寄人篱下的地位,但她同样是一位千金小姐,不过她母亲早死,家庭破落比较快,疲于奔命的父亲顾不得给她进行传统的封建道德教育,伦理教育等,因而黛玉在思想上易于接受民主思潮的影响的空隙比较大。林黛玉从小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杨州,受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影响比贾宝玉更为深刻,她在贾府的地位又决定了她对摆脱封建礼教和封建法权的羁绊的自由自主的生活的追求,必须要比贾宝玉更为强烈。因此,在贾宝玉与以贾政为代理的卫道者之间的冲突中,林黛玉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贾宝玉一边,而且生怕贾宝玉的叛逆思想“没”了。贾宝玉挨了贾政的毒打之后,林黛玉探问宝玉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可都改了吧?”然而贾宝玉最终也没有“改”。她从来不用什么“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什么“仕途经济”之类的“混帐话”去劝戒贾宝玉“改”掉其发自内心深处的叛逆思想。这就是他们相亲相爱的深厚的政治基础。

判逆者爱情,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为“连心结”,当他们成为“知已”的时候,人们说他们“爱情发展”了,倒不如说他们手携着手在叛逆的道路上越来越远了,这样的“爱情”,是封建统治者所不能容许的。象宝玉、黛玉这样的青年,他们各自的婚姻问题毫无疑问应该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决定的,并服从于他们的家族的政治要求的,这些,在封建社会里被认为是正常的,合乎常规道理的,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自由恋爱,私订终身则是封建主义所绝对不能容许的。然而,宝黛二人由于具有叛逆的“性格”,对封建礼教采取了批判的态度,他们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贾宝至公然表示:“你们说‘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前盟’”,所以,贾府的当权人物们必定把这对叛逆者拆散。纵使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也无力回天挽回失败的局面。

三、宝、黛的自身性格也是其爱情具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林黛玉就其本身性格来说是属于那种感情脆弱、性情乖僻,“小心眼”的典型封建少女的形象。她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小时候父母钟爱过度,致使其比较任性,后因父母早丧,又是寄居在贾府,就自然而然感到有一种孤苦伶仃的感觉,环境的龌龊和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由于封建制度所派生出来的种种束缚和羁绊,导致了黛玉和宝玉产生了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他们的内心思想终于走到了一块。由于封建环境的压力和她自己新受到的封建意识的束缚,她渴望宝玉向她吐露爱情,然而一旦宝玉天真地问她倾诉爱情时,她又“气得说不出话来”,说这是“胡说”,是欺负了她,这就表现了贵族小姐面对现实所呈现出的自身软弱性的一面。可以说,林黛玉的情是一枚“秘情果”,从未对人(包括自己苦恋的宝玉)透露过一个字。虽然在宝玉送给她的帕子上题过情诗:“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天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这些情况都表明宝黛的爱情已经由掩饰、猜疑、试探的浅层次,发展到了暗中传递信物,表白内心隐情的深化阶段,这是她一生中对冲破封建阻力的一次最大的行为表现,更是她对宝玉“宿命论”的一次最大胆的否定,也更是她要求生活权利和个性自由而发出的一次最强烈的呼喊,但是最终黛玉至死都没有把那首相思血泪的情诗交给宝玉看过。“男女大防”的礼教束缚使她不敢越雷池一步,不仅自己不敢向所爱的人表白内心深处的真情,而且连听到宝玉向自己坦然表白爱情时都不敢正视,每次都是翻脸峻拒以示清白,一个人则在背地里为自己得到对方纯洁的爱情而高兴不已。这就是说明她受封建意识的束缚是有一定影响的,她的这种恋爱心理证明她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精神桎桔。这些情况从另一方面也恰恰证明了黛玉在思想上渴望自由恋爱,能够自己找到自由美满的婚姻,但她在行动上却无法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她虽然不满意封建包办婚姻,但是她不能不把婚姻的实现寄托在家长的身上,而这种寄托无疑是要以落空而结尾。

小说三十三回写林黛玉无意中听到宝玉对人批评宝钗称赞自己的话,心里很感动,高兴自己眼力不错,“素日他是个乱,果然是个乱”。但是她转而一想到自己的未来,想到她跟宝玉恋爱婚姻,就免不了感到悲伤,“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这就充分说明林黛玉是把自己的婚姻交由家长去主张的,这一切无疑是跟林黛玉自幼受到的教育养成,以及生长于封建贵族大家庭这些情况是分不开的。但是封建统治者的反动本质和封建家庭没落的客观现实,决定了贾府的统治者要镇压他们的爱情,因此,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尾已成了必然。

其二,只重目的,没有手段。宝黛二人都没为这份感情的结局而去争取现实的解决方法,既没有向权力者投诚(如黛玉在贾母、王夫人面前表现得像个称职的媳妇),也没有起用体制的力量(如宝玉去考取功名,从而取得发言权、自主权),宝玉是无论如何也不想走“仕途经济”这条钦定的金光大道,而黛玉也从不去劝他。贾府的统治者对黛玉的个性及其身体状况完全失望,对她的基本评价就是:“多心、心重、心细”。其实不然,黛玉在行酒令的时候,把《牡丹亭》和《西厢记》的内容引摘了几句,当时宝钗就盯了她一眼,事后,宝钗又把黛玉请到蘅芙院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被审得“满脸飞红,满口告饶”。宝钗于是对黛玉进行了一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咱们女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你我只该作些针线纺织的事才好”,“见了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得黛玉“低头吃菜,心中暗服”,这些情况,首先说明黛玉毕竟逃不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描写爱情的作品,在一般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人看来,都不是“正经书”,看这类书的青年,尤其是女青年,会被看作有失身份,甚至是不道德的。所以林黛玉虽然心里那样喜爱《西厢记》、《牡丹亭》等作品,却又怕别人知道她看过这些书。其次这也说明了林黛玉纯真、幼稚,她不但不反感宝钗对她的一番说教,倒反而感激宝钗对她的关怀,甚至把自己过去怀疑宝钗的念头也向她坦白了。心情天真率真的黛玉当时并没有反过来问薛宝钗:“如果姐姐自己不曾看过那些不正经的杂书,又怎么知道妹妹在行酒令时引用了这种(杂书)里的词句呢?”面对宝钗的批评,黛玉竟是“羞得满脸飞红”,可见封建礼教在她心中造成的影响有多么的严酷。不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她对宝玉的爱情就是空谈,更何况贾家给家庭的主要继承人——宝玉选媳妇就如同皇帝选皇后,是关系到家族兴衰的头等大事,绝对不会草率行事。上至太君贾母,下到丫环都要积极参与,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贾家的盛衰的利益。全府(贾家)上下谁都知道宝、黛二者的心意,但是只要不符合主子们的意志,他们再有心意也没有人会挺身相助。随着贾母态度的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想当初黛宝刚到贾府时,贾母搂着她大哭“我的心肝宝贝儿”,到后来贾母又认为:“我看那孩子大是心细”,“这孩子就是心重些,所以身子不结实”,“是她自己害了她”),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也就划上了何止符号。

至于贾宝玉从小是在脂粉堆里长大的,整日过着丫环们陪着的公子哥儿的生活,他虽是贾府的接班人,但是他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优柔寡断。在那“花柳繁花地,温柔富贵乡”的贾府里,他除了要求得到真挚的爱情和自由的生活之外,他还不能提出更新、更明确的理想。因此,每当他的想法同封建势力尖锐冲突的时候,他就不知道怎么办。当他发现贾元春赏赐给他的东西与黛玉的不一样,反而与宝钗的一样时,他只是觉得纳闷,而不去想想这是为什么。按照他在贾府得天独厚的地位,他有能力让青梅竹马的黛玉留在自己的身边,然而由于他反对宗法思想,蔑视封建主义,不承认等级制度,他想怎样就怎样,纵情欢乐的生活态度等这些都极大地感怒了他的父亲贾政——封建主义的政治思想代表。对他来说,宝玉的功名比什么都重要,是他的政治生命的一部分,他打宝玉为的是让宝玉能“光宗耀祖”,但不论怎样劝告宝玉、打他,对宝玉来说,终归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位“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的“公子哥儿”,平日就“最厌峨冠礼服”“驾市往还”之类,并且批评那些热衷科举功名、讲究“仕途经济”的人都是“国贼”“禄蠹”之流,甚至指斥“死谏”“死战”的这臣武将都是些“沽名钓誉”的“循眉法物”(三十六回)。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都重男轻女,他却偏说“天地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又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等话,这种言行大大背离了封建统治者阶级的期望,他们不得不使浑身解术,包括摧残宝、黛之间的爱情,来达到使他走回“正道”的目的。

史湘云劝告宝玉时,他立刻回敬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着,我这里仔细腌脏了你这样知识经济的人”;宝钗去劝戒他时,同样碰了钉子,宝玉生起气来骂她:“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总之,不论是贾政的板子、王夫人的盼望,还是宝钗,湘云。等人的规劝,都无一凑效。贾宝玉还是“不知悔改”“反而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恶面目及其反动本质,他的叛逆性格更为坚定,他和黛玉的爱情发展到了一个心灵默契的新阶段。正是由于他们的爱情具有比较深刻的反封建内容,所以他们的爱情更加触动了封建主义思想代言人阶级的利益,因而它必将受到封建卫道者阶级的众多发难而殒落,以失败而告终。”

同类推荐
  • 史上最强:二流女灵师

    史上最强:二流女灵师

    叶凌身为一名能吃能喝的姑娘,平生最爱干的事情当然就是吃和睡了。不过再喜欢的东西也会有厌恶的一天,这不我们叶凌姑娘开始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下山去降妖伏魔,对我们的叶凌姑娘生在专以降妖伏魔为己任的修灵世家玄天门,不过在叶凌姑娘收拾包袱准备下山的时候却被告知要一辈子待在山上当吉祥物,我们的叶凌姑娘当然是不依的,所以我们的叶凌姑娘就此开启了一段抱师傅抱师兄抱师姐抱帅哥大腿的鸡飞狗跳的日常。。。
  • 倾国之凤之绝色女妃太嚣张

    倾国之凤之绝色女妃太嚣张

    21世纪天才少女穿越成废材小姐,看看我们的女主会有何成就。
  • 南辞折镜

    南辞折镜

    她是相府的废材千金,一张丑颜,胸无点墨。她眉目浅笑,却时常堵的别人哑口无言。他是身残面毁的战神王爷。性情阴郁,生杀予夺。但凡惹到他的人,全都下了地狱。只是这传言喜怒无常,不近女色的残疾王爷,却顶着一张清冷矜贵的脸,说着令人面红耳赤的话语。终于……某女不耐烦:“离我远点。”某爷无辜致极:“是你先靠近我的。”某女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收拾包袱必须走!只是……某爷双手环胸,“去哪儿啊,怎么不带为夫一起?”某女心虚,“我就是府里呆得太无聊,想出去转转,嗯嗯,就随便转转。”“哦~随便转转还要带着包裹?是为夫的错,怠慢了夫人,为夫一定好好陪夫人解解闷。”
  • 寓言清风

    寓言清风

    一段玄幻穿越,一段荡气回肠,追寻你的身影一直延伸着,从未停留...
  • 薰衣草恋之遥望远方的星星

    薰衣草恋之遥望远方的星星

    小时候,她遇见了他,认不出他,却不知他也再找她,同有恒,到底是谁?从何选择。如果说,你是星星,我便是遥望你的人。----------------------------------------------------------------------------------------------------------------------------------------------------------普通小说,no,你错了,看看才知道这是什么。。。。。。。。。。苏栀希新作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奇迹世界

    网游之奇迹世界

    如果你对现实不满,何不来奇迹里找寻一番属于你的奇迹。如果你的现实美满,何不来奇迹里享受一番不一样的奇迹。奇迹世界一个如世界般的奇迹,给你一番异想天开的奇迹。
  •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学生热爱父母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 克妻王爷的新婚下堂妃

    克妻王爷的新婚下堂妃

    龙耀阳,天下皆知的大扫把。未报血海深仇,他屡娶仇人之女。慕容清水,曾被至亲至爱背叛的穿越女。为了娘亲遗愿,水儿被迫下嫁。大婚当夜,杀戮肆起,而凶手正是她的新婚夫婿......死里逃生,本想安逸生活,哪知天不从人愿,磨难接踵而来。她可以忍受欺凌谩骂;也可以忍受毒打折磨;可是她不能忍受有人伤害她的宝贝。撕去伪装,恢复本性;她要用血来洗去往昔所受的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豪门萌宠:宠宠小萌妻

    豪门萌宠:宠宠小萌妻

    “若我说,请你嫁于我,一辈子与我在一起,你愿意吗?”“那你告诉我,一辈子是多久?”“一辈子······”“一辈子就是——至死不渝。”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 快穿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

    快穿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

    在一次王者荣耀百连败后,吴优然成功的穿越了,穿越到她痛并快乐着的王者荣耀里了,但是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在一次次被虐杀后,吴优艰难的举起手中的法杖:“原来她跟小兵一样惨……”记忆中,她好像就是这样,一次一次被人斩杀吧?
  • 久别重逢自是相识

    久别重逢自是相识

    沙雕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很青涩,青梅竹马的故事,可能老套,但确实是我身边真真实实的故事。
  • 稀有技能

    稀有技能

    这是穿越史上的狂澜,亦是绽放生命的奏响!有人说我是幸运的宠儿,欧皇的化身,但某人不会告诉你其实他身负10倍爆率外挂。有人说我的职业最热门,技能最拉风,但某人不会告诉你其实他是隐藏职业,还是唯一。有人说我等级高,能吊打一切,但某人依然不会告诉你其实那些自称最NB的都被他打爆了!这个世界豺狼横行,江湖混浊,想在这样的环境生存,是反抗?是臣服?是同流?还是沦亡?一切抉择尽在稀有技能!何谓稀有?纷繁复杂,百花齐放并非稀有之招!而能出其不意,在对手料所未及之刻,以克敌制胜之招皆为稀有!
  • 活死尸

    活死尸

    公元2030年,人类的数量上不减反增,全球可计数量已经突破了八十亿,由于美国的外星移民的计划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从而得以顺利实施,一次前期探索的偶然发现带回的成果使得高速发展的社会取得了更大的成就,经济量更是比二十年前翻了好几十倍,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智能领域得到了质的革新,人类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这只是一切的开端,人类的厄运也从此悄悄地开始了...然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 霸道校草的俏皮女友

    霸道校草的俏皮女友

    他,是世家的大少爷,唯我独尊;她,是刘家的小女儿,俏皮的公主;当两个隐瞒身份的人同时进入了皇家学院,并在开学第一天以意外的方式相遇后,当霸道的他遇见冰冷的她,如何擦出爱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