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399300000004

第4章 又到“制礼作乐”时

梁漱溟曾说:“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如是,则其必应与生活的实际相调和,把现有的生活拔升到一个更光明优美的境界,而不是忽略实际,空凭臆想,自作主张。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模样了。我们从一个以农村和耕读为基调的社会,转变成了一个以城市和工商为核心的社会。它驱迫各类资源迅速向大都市集中,也使得社会组织形态和人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大量人口离开祖辈世居的小社区,身不由己地卷入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与面对面的传统社区不同,新的人际关系常是不稳固的、临时性的,有时甚至还是抽象的(如我们要时时面对的“国家”、“民族”)。一般情形下,大家不再彼此深度卷入对方的私生活,人际界线日益分明。

最近20年,这种情况更加明显。随着社会转型加剧,我们过去许多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遇到激烈挑战,令人无所依从。这种转变又不是同步的,不同人群和地区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不少中小城市和农村仍流行的习俗,在都市白领看来,已完全不能接受。但这些白领相当一部分就来自这些小地方,他们的父母、亲友正带着他们无法忍受的习惯和观念在生活。平时双方接触甚少,多表现出亲密一面;一旦生活交融,也就冲突不断。今年寒假看到一些微信,发现不少人对春节返乡抱着忧喜交加的心情,甚至以担忧为主。其中一条是这样的:“接下来一个月你将会听到这些话:什么时候毕业呀?要不要考研究所呀?工作有没有找到呀?有没有对象呀?什么时候结婚呀?什么时候生小孩?”转发这条微信的朋友加了一句评论:“又到一年仓皇时。”网上还有消息说,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男生在返乡火车上,因为知道父母秘密为其安排了相亲而气昏过去。不知此事是否属实,但此类消息广泛传播,确可看出社会心态之一端。

回家二字,在中国一向寄托着最深情的人生理想。我相信这些年轻人不是无情,不愿与亲朋团聚;但他们显然在亲情之外,也感到无尽的心理压力。面对这种境况,理想状态当然是大家彼此体贴,事实则往往难以做到。双方各有一套价值取向,本非短期就能达成一致;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短暂回乡,被亲友包围,沦为少数,中国更有不忘本的古训,要维护自己私生活的权利,可谓难乎其难。在这种情形下,探亲不过成为一种无奈的义务,正应了孔子那句话:“人而不仁,如礼何?”

我当然不是偏袒这些年轻人,并非说他们可以不顾别人的友善而自行其是(即使这友善是他们难以忍受的);也不是说小地方流行的生活规范全是陋俗(虽然陋俗不少),我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从目前情势看,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社会转型还将继续,传统社区进一步解体,饮食、居住、人际交流等基本生活方式会有更多改变。这当然就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更尊重个人选择和私有领域,容忍多元价值,注重公共空间的道德规范,更具法治精神,能够提供更有深度和更加优雅的精神生活。用过去的话说,我们今天需要一套新“礼乐”。

在今天被宣传炒作的“传统文化”中,却有不少与此背道而驰。这里姑举一例。近年我在不少寺院和修佛人家中都见到一本善书,是一个叫作上官玉华的人神游“地狱”的见闻录。这类小册子过去很常见,内容也很相近,但此书“妙”在,作者宣布地狱新加了一层:是专为整容者准备的!整容当然不值得热情鼓励,但既未加害旁人,便不是为非作歹,何以如此惊动地下当局?向“善士”们请教,答案也很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整容的人对自己容貌不满,即为不孝!逻辑虽然怪异,还真不能说于“传统”无据。此书在一些老人中似颇为流行,但这理由,大概多数年轻人就难以接受。此类“传统”除了使代际隔阂进一步拉大外,“善士”们以“地狱”对付价值观不同的人,也平添了一分暴戾之气:法海不是要把白蛇压在雷峰塔下吗?但他自己中了魔。威权政治有时正是一些“普通人”所造,尽管他们自己也常受威权力量的迫害。然而,自以为真理在握的人,是不会吸取法海的教训的。

我当然不是否定传统,相反,我深信中华文化是有生命力的,一定会带我们突破今日困局。但继承传统,也应有创造性的转换。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成功的文化转型,都是因应新社会环境需要的结果。我仍相信,仁义礼智信具有普适性的永恒价值,能为今日多数浑浑噩噩的人灌注一种生命的意义,唯其在具体方面应如何表现,尚待探索。按过去的讲法,“制礼作乐”是圣人所为;而今日的“圣人”便是民众,“新礼乐”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互动中缓步形成,绝非一两个人的聪明才智所能强迫成就。但无论如何,一个文化若把全部希望寄托于“复古”,则其的确已经死去——好在这绝非事实。

同类推荐
  •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上)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跟着张鸣上大学

    跟着张鸣上大学

    本书作者张鸣精彩解读了当今大学生应当如何读大学:学读书、学做人、学做事、学好生活课,把自己铸造成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只有以这样的目的为前提,才能真正读好大学、读懂大学。本书适宜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阅读,读者既可以从书中学到读大学的“术业”,亦可以对当今教育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 时代与使命

    时代与使命

    本书《时代与使命》可分为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高校党建工作等章节。
  • 中国人的本色

    中国人的本色

    费正清说,中国人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文化优越感。过去的数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传统的政制,又几乎剥夺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中国人勤劳、善良,却独善其身而漠视其他。当“帝国陨落”之后,他们又死扛着面子,自卑地回忆过往的唐宋荣景。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热门推荐
  • 女娲传说之仙凡篇

    女娲传说之仙凡篇

    于破败中复苏,在荒芜中崛起,一个小镇青年的救赎之路。
  • 小龙江湖游

    小龙江湖游

    翩翩人中凤,遨游九重天,生性风流潇洒,酒葫芦腰间挂,仗剑天涯路,魑魅魍魉皆让路
  • 复国的漩涡

    复国的漩涡

    “以漩涡的名义宣布,我将以王的意志俯瞰众生!”
  • 傲娇王爷的甜宠娇妻

    傲娇王爷的甜宠娇妻

    他是高高在上的王爷,而她只是江湖女子。他们的相遇是缘分,是际遇,也是不该。“南宫枫,如果可以,我宁愿从来都不认识你,这样也便除却了这种种伤害。”“伊落雪,你逃不开的,这一生一世,生生世世,只要有我南宫枫在,你就休想脱离我,除非我死了!”…
  • Three Men in a Boat

    Three Men in a B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在二零零七

    重生在二零零七

    梦想回到以前的学校生活。回到以前弥补自己放下的错误。既然给了机会,我就要活着像个人。纵横世界。
  • 都市之王途

    都市之王途

    “第一个世界去火影!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当李君杰获得系统大礼包中的穿越卷时说道。“哇!还有抽奖机会,这个我最喜欢了,因为我可是欧皇!”李君杰看到抽奖机会时说道。“咦,还有一个锻体术!这下好了,我要证明,即使不变秃也能变强!”一夜醒来,我们的主角发现自己拥有了系统,就决定要走向变强的道路!(注:本书都市中武力值较高,请勿带入现世哦!)
  • 至死不渝:总裁了解不了的爱

    至死不渝:总裁了解不了的爱

    一个身着白衣裙的美丽女孩在高楼大厦的楼顶边缘跳着无比凄凉的舞蹈,看着楼下的人们心惊胆战,此时一辆白色的玛莎拉蒂慢慢的行驶在路中,看着眼前的人们正在朝着高处望去,随即眼前一亮,故事开始了
  • 千面灵主:傲娇王爷你别闹

    千面灵主:傲娇王爷你别闹

    前世特工穿越时空化身没落家族的二小姐,唯一的亲人却成为了仇人。傲娇三王爷,忽冷忽热装疯卖傻,却只愿为她褪去伪装,柔情似水。"王爷,若有一日我离你而去,你该如何?”"翻遍海角天涯,拥你入怀中,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 第三执法者

    第三执法者

    注:该作品在SF轻小说网站公开发表过,该作品是本人创作。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主角第三执法者,林云傲因为许多原因主动退出天则会,为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逝去的记忆而加入“血仇”在此过程中与自己弟弟林影的关系恶化,成为敌人。而在经历中林云傲也找到了许多伙伴,但是却意外得知自己的力量会引起一场浩劫,但是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