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53700000009

第9章 娶新妈妈

这一年,又是个出奇的好年景。连着两年大丰收,胡兰家小西房里存放余粮的那几个大瓮,又都满了。爷爷和大爷整天笑眯眯的;爹和大娘脸上也出现了笑容。只有奶奶特别,整天愁眉不展,一看见爹就唉声叹气,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后来有个不认识的老婆婆,来和奶奶扯了几回家常,奶奶眉头上的疙瘩就慢慢解开了。再后来,隔不了几天,那个老婆婆又来了。一来,奶奶就点烟倒茶,热情接待。有一天,爹剃了头,穿起一身新衣服,跟上那个老婆婆走了。

胡兰觉得非常奇怪,忙问奶奶道:

“爹怎啦!做甚去了?”

“走亲戚!”

奶奶含含糊糊地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忙着去织布。胡兰也就不好再问了。

到傍晚时候,爹回来了,一进门就和奶奶嘀嘀咕咕,说了半天悄悄话。胡兰什么也没听到。

第二天晌午,那个老婆婆又来了。奶奶招待得更热情,更周到,还给吃了饭,喝了酒。后来奶奶又打开箱子取出一对银镯子,一个银戒指和两块花花绿绿的料子来,一股脑儿包在一个红布包袱里,递给那个老婆婆。老婆婆拿上红布包袱就走了。

胡兰见奶奶把这么多好东西白白给了人,更觉得奇怪,不由得向奶奶问道:

“奶奶,你这是做甚哩?”

爱兰也问道:“奶奶,她拿走还给不给咱们?”

奶奶没有立时回答。过了好一会儿,叹了口气,这才告她们说:爹要给她们娶一个后妈,那些东西就是订婚的彩礼。

爱兰听说爹要给她们另娶个妈妈,高兴得拍着手说:

“姐姐,我们也有妈妈了。这可好啦!”

胡兰却噙着两眼泪花花,向奶奶央求道:

“奶奶,我不要后妈。不要给我们娶后妈!奶奶,退了吧。”说着就哭起来了。

奶奶抚摸着她的头,安慰道:

“孩子,奶奶还愿意让你们遭后妈?可有甚法呢?唉!这都是命里注定的!再说你爹还不到四十岁,能让他打半辈子光棍!奶奶能侍候他一辈子吗?有朝一日奶奶咽了气,谁给他做鞋做袜,谁给他烧茶做饭?……”

奶奶还没说完,胡兰抢着说道:

“我。我侍候爹。”

爱兰听了姐姐和奶奶的谈话,隐隐约约觉得后妈大概不怎么好,有了后妈说不定还不如现在这个样子哩,于是也接嘴说道:

“我和姐姐侍候爹,也侍候奶奶和爷爷。”

奶奶道:“孩子们,别说傻话了。人常说养女一门亲,你们还能在这家待一辈子?迟早一出嫁,你爹又留给谁侍候呀?”

接着奶奶就抱怨起来了:抱怨她自己命不好,抱怨胡兰娘死得早,抱怨胡兰姐妹都是女的……奶奶叨叨起来没个完。胡兰听着心里很不好过。她不想再听奶奶叨叨,后来就引上妹妹躲出来了。

天气很冷,西北风呼呼地号叫,街上冷冷清清。一眼望去,只看见有两个人——爷爷挎着箩头在东头拾粪;石玉璞家长工刘马儿在井上挑水。井台周围结着厚厚一层冰。刘马儿老汉胡子上也结着一串串的冰颗,头上却冒着一股股的热气。

胡兰没情没绪地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看见妹妹冷得直跺脚,于是便领着她走到了金香家。

金香串门去了。她娘李薏芳正和几个来串门的女人们扯闲话。李薏芳很关心地向胡兰问道:

“听说你爹要给你们娶后妈,真的?”

胡兰没想到这消息传得这么快,只好默默地点了点头。

“咳!我甚时说过假话!”

说这话的是二寡妇。这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描着眉,搽着粉,头发梳得光溜光溜,真个是蝇子飞上去也能滑倒。她男人早死了,可她一直没有改嫁。有人说她是舍不得那些房产土地;也有人说主要是舍不得离开那些男朋友。这女人,一年四季横草不拿竖草不拈,整天游门串户,到处翻嘴饶舌搬弄是非——不用说,这消息一定是她散播的了。只听她接着说道:

“唉,尘世上就数咱们女人心眼实了。男人们死了老婆,过不了几年又是新女婿。女人呢?男人死了,为了给死鬼骨头上增光彩,苦苦地守呀,守呀!连想都没想到要改嫁!”

李薏芳是带着金香改嫁到这里来的。听了二寡妇的话,苦笑了一声说道:

“她二婶,你就别对着和尚骂贼秃了。谁能比得上你,将来总会有人给你盖个贞节牌坊。”停了一下又补充道,“可就怕根基不结实盖歪哩!”

这一说,大家都抿着嘴笑了。

“别胡诌乱扯啦。”二寡妇连忙把话岔开,望着胡兰姐妹说,“唉,恓惶的孩子们要遭后妈了!以后的日子可怎熬呀!”

说到遭后妈,人们的话就多了,你一言,她一语,讲了好多后妈虐待前房儿女的事。特别是二寡妇,说起来没个完,一连说了好几件后妈残害前房子女的凶杀案。她说的有名有姓,活灵活现,听得人们背上直发冷,爱兰吓得脸都白了。李薏芳一直没有开口,因为她也是后妈,她也有前房儿子。可是听二寡妇越说越凶险,忙打断她的话说:

“她二婶,别吓唬孩子们了。后妈也不会都是那样吧!”

二寡妇接嘴说道:“反正后妈总是后妈!人常说:蝎子的尾巴后妈的心,最毒不过了。”

二寡妇故意说了这么几句,算是对李薏芳刚才讽刺她的报复。

胡兰姐妹俩这天听了这些话,更加引起了对后妈的恐惧和憎恨。回到家里以后,今天求爷爷,明天求奶奶,一心盼望能打消这桩亲事,可是事实不能如愿,因为这时候,全家人已经开始筹办娶亲的事了。男人们忙着碾米,磨面,打酒买肉……女人们忙着做新衣,缝被褥,打扫新房,揩洗家具……胡兰姐妹俩一看到这情形,心里就难过。姐妹俩整天唉声叹气,在村里转悠。

这些天,队伍来往调动很频繁。从东山里开到西山里去的队伍,总是夜里穿过东边的封锁线(同蒲铁路),天明时候赶到这里来休息吃饭,等黄昏时候再起身,从西山里调往东山里的队伍也是这样,夜里穿过西边的封锁线(太汾公路),白天在这里吃饭休息,黄昏时候起身。每逢队伍一来,村子立刻就被封锁了,只准进,不准出,怕的是走漏了消息。村干部们也就忙起来了,忙着找房子,安排住处;忙着动员群众烧开水,熬米汤;忙着派民夫,派向导……村子里到处都显得有点紧张。人们暗里都在胡猜乱想,不知道为什么队伍要这么来回调动。

有天下午,胡兰领着妹妹正在街上玩,恰好又有一支队伍在村里休息。队伍里有好几个女兵,这下把整个村子都轰动了。这些女兵,年纪都很轻,穿着灰布棉军装,系着皮带,打着绑腿,头发都剪得很短,一个个精神抖擞,满面红光。好多人围着看她们,她们一点也不拘束,大大方方地和人们说话,和老太太们拉家常。随后她们就站在一起唱抗日歌子。唱完歌子,就有一个女兵站在一个土堆上演说开了。她说如今在抗日的洪流中,出现了一股逆流,出现了一伙妥协投降分子,阎锡山就是其中的一个。阎锡山的旧军队和日寇勾结起来,要消灭抗日的新军和“牺盟会”,企图给他投降日寇铺平道路,如今在晋西地区已经打起来了……她说:英勇的抗日新军,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一定会粉碎阎锡山的这一罪恶阴谋,抗日一定要进行到底!

人们听了这篇演说,都很气愤,有的人气得大声咒骂开阎锡山了。

刘胡兰很羡慕这个女兵。看样子顶大不过十七八岁,多能干啊!要是自己也有那么大的话,也当个女兵,跟上队伍到处走,到处唱歌,到处演说,那该有多好!那样,娶来再厉害的后妈也不怕了,她就是个母老虎也不敢吃女兵。可是留下爱兰怎么办呢?能扔下妹妹不管吗?还有,怎么能舍得离开奶奶呢?……

她正这么胡思乱想,忽听吹起了哨子,队伍集合起来出发了。那几个女兵也背起背包,跟上队伍走了。这时天色已近黄昏。她拉上妹妹边往家走,边还在继续想刚才想的事:“……奶奶吗?不管她,谁叫她要给娶后妈。唉!妈妈要不死就好了,那就不会有个后妈了。”

这时已不知不觉来到了家门口,只见门口贴着鲜红的对联,放着一面大鼓,院里摆着插屏、桌子,桌子上摆着香炉供器。家里来了好些亲友……不管她姐妹俩怎样反对,娶后妈的事已万事俱备了。

第二天一清早,吹鼓手就在门口吹打起来。天气很冷,门口烧着一堆高粱秆火,吹鼓手们就围着火堆边烤火边吹打。他们吹得很起劲,很好听。可是胡兰听着很不舒服,心里只觉得乱糟糟地,吃着油糕都觉得少滋没味。

早饭后,娶亲的起身走了。全家人都是喜气洋洋,准备迎接新人,只有她姐妹俩无精打采,没情没绪。整整一个上午,连一句话都没说。

半下午时分,村里响起了锣鼓声——娶亲的回来了。胡兰立时拉上妹妹跑了出去。奶奶只当她们去看新人下轿,谁知胡兰是为了不看这个热闹场面,故意躲开了。

她拉着妹妹跑到附近一家大门洞里,搂着妹妹坐在冰凉的地上,听着喧天的锣鼓声,心里说不来是难过还是生气。爱兰忽然问道:

“姐姐,后妈要打我怎办?”

“不怕,有我!”

“你能打得过她吗?”

“我打不过,还有奶奶哩!”胡兰为了使妹妹安心,又找补了一句,“奶奶一定会帮助咱们!”

正说到这里,忽听玉莲和金香叫她们。胡兰连忙答应了一声。玉莲和金香兴冲冲地跑了过来。玉莲奇怪地问道:

“你们坐在这里做甚?怎么不去看你新妈妈?”

胡兰没有吭声。爱兰天真地问道:

“她手里拿着棒子不?”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陈玉莲边笑,边掏出一块冰糖来递给爱兰。爱兰连忙填到嘴里,欢喜地说:

“咝咝咝呀,真甜!”

金香连忙也掏出一块冰糖来给了胡兰。胡兰边往嘴里送,边问道:

“这是谁给你们的?”

玉莲忙说道:“还有谁,向新媳妇要的。”

胡兰听说冰糖是她后妈的,“呸”的一声就吐到了地上。爱兰连忙也学着姐姐的样把冰糖吐了。

这时,忽听乐器又响起来。金香说大概是要拜天地了。她劝胡兰姐妹俩一块去看热闹,玉莲也劝说她们。但胡兰坚决不去,爱兰也不去。她两个见劝说不动,只好拉着手走了。

胡兰家院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新人正在拜天地,见大小(给长辈们行礼,也就是介绍认识亲友们),在平素年间,这一仪式要等到第二天才举行;因为是战争期间,又是填房,一切从简,就凑在一天把事办了。当给亲友长辈们行完礼,轮到前房女儿给后妈行礼的时候,才发现胡兰姐妹俩不在跟前,满院子叫喊都叫不应。急得奶奶又拍巴掌又跺脚,不知道该怎办好了。

站在院里看热闹的金香和玉莲,忙告知奶奶胡兰姐妹俩在什么地方。奶奶连忙派爷爷去叫她姐妹俩回来,可是当金香、玉莲引着爷爷跑到大门洞底的时候,连胡兰姐妹俩的影子都没有。

这一下,全家人都急了,连忙分头满村子去寻找。直到上灯时分才找到,原来姐妹俩在她家南场里麦秸垛后边睡着了。当人们把姐妹俩抱回奶奶屋里的时候,两个人都醒了。爱兰一睁开眼就向奶奶问道:

“奶奶,后妈要打我们,你就帮我们打她,是吗?姐姐说的。”

奶奶对两个孙女儿今天的行为,非常生气。她原想把她们好好打一顿,可是一看到孩子们那个可怜样子,不由得心软了,不要说打,连骂都舍不得骂了,只是长叹了一声。

自从娶来新妈妈,胡兰姐妹俩每逢走到街上,村里一些女人常常围着她俩问长问短:“你后妈对待你们怎样?”“后妈打你们了没有?”胡兰听到这些询问,只是摇摇头。因为后妈确实没打过她们,也没骂过她们,她怎么能说假话呢?要说后妈很好吧,她又觉得不像亲妈那样,因此她什么也不好说。爱兰却不一样,每逢听到人们问这些话的时候,她就会提起裤腿来说:“看,这是我妈妈给做的新花花鞋,给我姐姐也做了一对。姐姐真怪,她不穿!”

这两双鞋是后妈刚来那些天做的。这地方有这样一个乡俗:娶来新媳妇三天之后,当婆婆的就要给安排点针线活儿,试一试手艺。后妈一来到家,没等婆婆安排,就给前房女儿一人做了一双鞋,引得奶奶很高兴。一些关心胡兰姐妹的邻居们,听说后妈对她们还不错,也就放心了。可是也有的人说:“新打的茅房还有三天香,以后的日子长着哩!是好是坏谁料得到呢。”胡兰本来心里就不太痛快,听了这些话,心里更结了个疙瘩,每天还是紧皱着眉头,轻易不言声。

有一天,她领着妹妹在街上玩的时候,碰到了农会秘书石世芳。石世芳问道:

“胡兰子,为什么不高兴?”

胡兰苦笑了一声,什么也没说。爱兰抢着说道:

“她不喜欢新妈妈,她说这个妈妈没有原来那个妈妈好。”

石世芳说:“这倒是实情。谁都不愿意要个后妈,谁都知道后妈常常虐待前房子女。不过,这也得看是什么样的后妈。”石世芳说着蹲下来,一面掏出小烟袋来吸烟,一面说道,“后妈也有三等九样,有坏的,有好的,也有中等的,不能枣儿核桃一起数。”他忽然扭转话头,向胡兰问道:“你叫过她妈妈没有?”他不等胡兰回答,接着又说:“听说你连妈都不喊一声,是吗?不管怎么说,她总是你的妈,怎么能见了面不说话呢?俗话说两好并一好,你对她好点,她就对你更好,人心换人心嘛。”

石世芳虽然是村里办公事的人,可是对农民们的家长里短,也挺关心。夫妻吵嘴打架啦,婆媳闹不和啦,他总爱去说道说道,劝解劝解。对待小孩子们也是情情理理。有时候碰上小孩子们在街上搬砖弄瓦,调皮捣蛋,他也不吼三喝四地训斥,而是把他们叫到一块儿,好说好道,并且还教他们做各种有趣的游戏。这么一来,小孩子们都很喜欢他,都很信服他。

这天,胡兰听了石世芳说的话,低着头没吭一声,可是她心里却认为说得很对。回到家里,有好几次想叫妈妈,可就是张不开口。

有一天,全家人正在吃午饭的时候,胡兰偷偷注意着后妈,当她看见后妈吃完一碗饭的时候,忙跑过去,鼓起勇气说:

“妈,我给你盛。”

奶奶听了这话,高兴地看了孙女儿一眼,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爹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以前看着女儿一见后妈就板着脸,说话不带称呼,做爹的心里总觉着是个疙瘩。如今好了,女儿总算开始称呼妈妈了。后妈当然也很高兴,她也希望能和前房的女儿们相处得来,一家人和和气气过日子。胡兰第一次叫开妈妈之后,以后每逢和后妈说话时,总是妈妈长妈妈短的不离嘴,慢慢也觉得顺口了。不过她真正对后妈有了一点好感,还是在上小学以后。

同类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当你在不经意间翻开他的扉页时,它就会将你的手牢牢地抓住,致使你一直往下翻。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为读者提供最愉悦的阅读乐趣,一同与笔者在书中畅游吧,看看能从书中收获什么吧!
  • 泰勒人生如戏

    泰勒人生如戏

    伊丽莎白·泰勒说上帝给了她美貌、声名、成功和财富,却没给她幸福,正如她爱过七个男人、结了八次婚、拿了两座奥斯卡,最终也逃不过一个葬礼——人生如戏,有些成功只是世人共同营造的幻象。
  • 风情百样苏东坡

    风情百样苏东坡

    苏东坡是一位备受历代文人推崇、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的文人。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长袖善舞,在多个领域都达到了无可超越的高度。本书以轻松的文笔讲述千古奇才苏东坡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人体味那种清夜闻钟、游园惊梦的恍然顿悟,那种洗尽铅华之后的平实。对于读者来讲,阅读本书了解那个仿佛邻家那个老头苏东坡的百样人生,从他身上汲取无比丰富的精神食粮。成就了一个可爱的苏东坡、伟大的苏东坡,成就了一个千百年来在百姓心目中永恒不朽的“百科全书”式的苏东坡。今天是从历史中走来的,读史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以史鉴今,“可知兴替,可明得失”;读史就是要穿越历史,通明世道,感悟人生。
  • 诺贝尔奖作家传略

    诺贝尔奖作家传略

    本书以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直至2012年109位获奖作家为对象,由相关研究专家撰述他们的生平小传,并酌情辑收部分作家的著作年表或生平大事年表、访问记、演讲等,以求较为全面地展示这些伟大作家的人生轨迹及著作风貌。各篇传记的作者均系翻译、研究名家,文字简明扼要,评论深中肯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热门推荐
  • 圣战再启

    圣战再启

    亿万年前的一场旷世大战被后人称为圣战。以无数强者的陨落终结。他们虽然陨落,但是却给后人就下了亿万年修养生息的时间。亿万年后的今天圣战即将再启,又将是一场旷世大战,又会有多少人死去?为了生存这场圣战必将再启。
  • 加藤君的忧郁

    加藤君的忧郁

    二次元已经没有生存的余地,而然中二的种子却在三次元发芽。吾又将带领猴子猴孙一起,拯救二次元。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大雪纷飞,没有人类的踪影,但却在这惨白的雪地上,不时飘过一道道白影。忆悠~忆悠~一阵阵尖锐的妇女的呼喊声在山谷回荡着,回荡着。就这样二次元被解救了,人类(宅男宅女)又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以上都是瞎扯,竟然主题,海波历险记。呸,是加藤历险记。好像题目这样叫来着。
  • 绝色红妆:仙妃太撩人

    绝色红妆:仙妃太撩人

    上千年前,瑶池神女奉王母之命,借镇妖古灯无上法力,将凶兽数万年雪蟒封印于玉山脚下,并命掌灯仙子看管……千年后,掌灯仙子误时失职,令古灯遭到无间岁月,灯芯断裂,法力渐进削弱,雪蟒趁机逃出玉山,遗祸人间。神女大怒,将掌灯仙子贬下凡间。玉山上,千年相守,神灯化身人形,与点灯仙子与他早生情愫……雪蟒成就妖皇,领九大妖王人间作乱,天下大急……。古灯转世,却遭元神具灭。神女现世,告知点灯仙子,若要救他,需求得万家灯火,重塑元神。
  • 农人修仙纪

    农人修仙纪

    一节布衣农小二种地修仙,灵丹是农作物,武器为锄头金手指是上古元神尿在井里的水村头小芳步红尘农小二何许人也?有诗云百无聊赖是农人,修得神仙为清闲天道酬勤天不公,人要创世为上人
  • 最强超脱系统

    最强超脱系统

    纪元之末,大世来临!百舸争流,千帆竞渡,谁能独领风骚,傲世九天。地球少年携最强超脱系统降临,将为这个璀璨夺目的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 天启驾到

    天启驾到

    一个月内两代帝王接连驾崩;九千岁、东林党纷纷登场;野猪皮磨刀霍霍;白人已航海世界烧杀抢掠......大明万历四十八年,没有金手指的现代人成为木匠皇帝朱由校,卷入步步杀机的历史巨浪之中......
  • 一路走向你

    一路走向你

    家境贫苦的安然却痴迷于有钱人家的孩子才玩的东西——音乐一次酒吧的驻唱,却遭遇到了刁蛮富家女徐洁的冷嘲热讽。“你可以嘲笑我,但不可以嘲笑我的音乐。”“这么难听的歌也叫音乐的话我至少可以当个音乐家啦!下台,下台!”随着徐洁的声音众人似乎也感觉徐洁说的有道理似的,也随着徐洁喊到,下台!下台!台上的安然带着哀怨的气息走下了台。穷小子遇上高不可攀的富家千金?“拿着这些钱离开我的女儿,像你这样的人我见多了,想傍上我女儿好一辈子衣食无忧,年轻人,你太天真了!”开始的争锋相对,到最后的形影不离,面对这样一段感情,是选择放弃?还是一路逆袭!
  • 我是仙凡

    我是仙凡

    此生尘缘早已尽,我本尘世一仙凡。起于微末傲红尘,修得《蜉蝣》忘江湖。-----PS:大概就是,仙侠和种田结合。一名少年无意打开灵台,识海发现方寸灵山。从此种仙稻,养灵药,开洞府,开辟一片桃源仙境,踏上修仙之路。-------------------百里玺官方粉丝群:332804027
  • 一剑雪月

    一剑雪月

    流风是名资质普通的少年,却拥有着一颗渴望变强的心,在成长路上机智聪慧,坚毅不屈,终获一剑倾心。然而随着身世的揭晓,深陷情感纠葛,在风花月雪间探寻修真之路。
  • 重走西游

    重走西游

    三兄弟,齐心协力斩妖除魔,为树立人间正道,做了天师派掌门人,屈屈23的他走上了一条鲜为人知的路,可爱的淑娇,最终还是得到了心里面的那一个人,其过程可是爆笑,让人都为他折腰,小家伙惹出一次一次的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