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0300000017

第17章 伊斯兰教的生死观(1)

伊斯兰教同佛教、基督教一样,为世界性宗教。“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文ISLAM的音译,原意为顺从之意,在教义中指信仰至上的唯一的神安拉,也叫真主,要顺从安拉的旨意。伊斯兰教自产生起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信仰者约十亿人口。伊斯兰教于唐代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传人中国,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回族、维吾尔族及东乡、保安、撒拉、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及其信仰者“穆斯林”有自身特殊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死观。这里重点考察其人生观和生死观。

1.人生信仰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古兰经》第一章中这样讲: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至仁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只崇拜你,只求您祐助,求您引导我们上正路,您所祐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真主是我国穆斯林对安拉神的称呼。伊斯兰教兴起前,安拉是麦加居民信奉的创造神,伊斯兰教兴起后,穆斯林就把伊斯兰教信奉的唯一主神称为安拉。

安拉是独一无二的,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古兰经》说,安拉“在六日内创造了天地”,并用两天时间将天地分成七层。安拉还创造了万物,创造了人祖阿丹,安拉神还监管万物,掌管着天地的钥匙,地上的一切都是安拉为人而创造,人是安拉在大地上安置的代理人。安拉主宰人的生死和命运,甚至人的哭笑也受安拉操纵。安拉是超时空的永恒存在,是“无似象,无如何,无比无样,而又无所不在”的抽象存在,是一种绝对的精神实体。安拉有99个尊号,其中有称至仁者、至慈者、万能者、造化者、权威者、完善者、厚施者、玄高者、真理、致死者、永生者等等。

因此,伊斯兰教主张信徒们只能信仰独一无二的安拉,不能有多神崇拜,更不能崇拜各类偶像。基督教圣父、圣灵、圣子三位一体的神学理论,伊斯兰教是不能接受的。如果说真主是三位一体中的一位,那是一种“妄言”,是一种叛道的表现。

伊斯兰教主张真主安拉是至高无上唯一的神,也是唯一的创世主。安拉要实行对人间的造化和监管,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这就引出了伊斯兰教一些以信仰安拉为中心的其他信仰。

第一,他们信仰使者。安拉在不同时期曾向不同民族派遣过使者或先知,他们是受过安拉启示,负责传达安拉旨意的人。这些人有超凡的本领,能显示各种神迹。《古兰经》提到安拉派遣过28位使者,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使者,他在使者中享有特殊的头衔。《古兰经》说:“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而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他是安拉派到人间的见证者、报喜者、警告者,“为灿烂的明灯”。尽管穆罕默德是众先知中最杰出的一位,是众先知的封印,但他仍然是人而不是神,宇宙中唯一被称为神并受人崇拜的是安拉。

第二,信仰天经。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曾为每个使者“降示”过一部经典,称之为“天经”,总共降示114部天经。其中《古兰经》是安拉“降示”的最后一部天经。这是一部神圣的完美无缺的“真经”,跟天上的经文原型完全一致,所有穆斯林应必须确认,严格遵循。

第三,信仰天使。天使同使者不一样,使者是安拉派来的先知,天使是安拉派遣的天仙,是安拉的差役,是人类的朋友。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一种妙体,它们圣洁无邪,不分性别,长有翅膀,飞行神速,变幻莫测,人眼看不见,数目繁多,遍布天上人间。天使先于人类由安拉创造,它们没有神性,人类不应顶礼膜拜天使,而安拉曾命天使向人祖阿丹下拜。但安拉从火中造化的恶魔易卜劣厮,违抗安拉的指令,遭到安拉的诅咒,准备到末日审判时把它罚入火狱。

每个穆斯林以安拉为最高信仰,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都是为了信仰全能神安拉。因为使者为安拉所派,是传达安拉使命的人;信经典是因为在安拉的启示下,才形成《古兰经》等经典;信天使,是因为天使是安拉创造的。

伊斯兰教认为,宇宙间的一切,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由安拉预先安排的,这就是所谓前定。穆斯林必须坚信前定。前定尤其对人更为重要。人的贫富、福祸、生死皆由安拉预先安排,个人的主观意愿是无法摆脱的。安拉有一部记载各人命定的册籍,人都逃不脱册籍中记载的轨迹。在伊斯兰教中曾发生绝对前定与相对前定的争论。绝对前定者认为“万物由主定,半点不由人”。相对前定者认为人在安拉的安排下还可以自由选择,“信天命,尽人事”。但二者在信仰安拉和认为穆罕默德为安拉最后使者上是完全一致的。可见,伊斯兰教的人生观也是一种天命观。

2.人生实践

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其宗教实践和世俗实践都受其信仰的主导与约束,也就是按照其信仰来展开生存活动的。

伊斯兰教的信仰者,他们的宗教实践活动是按照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进行的。通过一系列实际的修炼礼仪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信仰与信念。伊斯兰教徒的宗教实践活动一般有念、礼、斋、课、朝这五大功课。

(1)念是指念诵“清真言”

“清真言”的基本诵词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对“清真言”既要内心信服,又要口头招认,是对信仰的公开表达。穆斯林一生要以“清真言”为伴,每日要念,孩子出生时要念,人临终时要念,为人作证时要念。

(2)礼是指礼拜

阿拉伯文称礼拜为“撒拉特”,中国人叫礼拜。礼拜是教徒对安拉表示感恩、赞美和祈求的一种仪式,以此祈福免灾,保持心态的净洁。传说,穆罕默德曾问弟子:“你们想想谁的门前倘若有一条水渠,每天在渠里洗涤五次,他身上还会有污垢吗?”弟子异口同声说:“他们身上不会有污垢了。”于是就有了穆斯林的每日“五时拜”。晨礼,日出前举行;晌礼,正午刚过举行;哺礼,日落前举行;婚礼,天黑间进行;宵礼,破晓前进行。

除了“五时拜”,穆斯林每周五的午后还要举行集体礼拜,称“主麻”拜;每年的开斋节和宰牲节,穆斯林男女要到清真寺举行大聚会,集体礼拜。

(3)斋是指斋戒

阿拉伯文“沙渥姆”,中国人俗称“封斋”。穆斯林的封斋定于伊斯兰教历9月,因为这一月是《古兰经》降示的时期,故在本月封斋,以赞颂和感谢真主的恩德。斋月期间,每日从破晓至日落禁止饮食、抽烟、吞咽物质,不许男女房事和任何非礼行为。斋月期满,于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开斋。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守斋前要保持身心清净,说出把斋的心愿,感谢真主,诵读《古兰经》,以节欲俭行的方式磨炼意志,向真主忏悔,祈求赎罪。

(4)课即天课

阿拉伯文为“札卡特”,是以安拉名义向教徒征收的课税,又称为“天课”。伊斯兰教认为,通过交纳“天课”,才能使自己的财产洁净。《古兰经》有这样的教谕:“行善者,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且确信后世。”穆罕默德传教初期,天课是自愿的施舍,是济贫的“善功”。穆罕默德迁入麦地那后,完成天课被定为穆斯林的“主命”,而施舍仍然被提倡。穆罕默德指出,人的财产是真主恩赐的,应当用在该用之处。如果完不成天课,其后世的财产会变成一条大毒蛇把自己缠住。伊斯兰教规定,教徒每年除正常开支外,其盈余财产按不同的税率交纳天课。天课每年交一次。在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国家,天课往往是通过宗教形式征收的国税。非伊斯兰国家,天课是穆斯林个人的宗教义务,国家的税收和天课是区分开的。

《古兰经》规定交天课或给教会捐献应是真诚的信教之人。如果不是信仰真主及其使者的人,天课是不能被接收的。天课的分配也是有原则的,一般要把“赈款分配给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务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穷困者,”指出“这是真主的定制”。分配天课者也不能把天课分配给自己的亲属,夫妻不能互相交付天课。

(5)朝是指去麦加朝觐

有条件的穆斯林去麦加朝觐,这是“天命”。《古兰经》指出麦加有为世人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有吉祥的“天房”,是“全世界的向导”。要求“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公元630年穆罕默德重返麦加后,把麦加城中的“克尔白”定为朝觐中心。

朝觐,不是要一切信徒都去,而是指有条件的信徒要去麦加。所谓条件是指成年穆斯林,身体健康,家庭生活较富裕,旅费充足,路途平安等。如果条件不具备可以不去,也可由别人代朝。有条件的不是指年年去,而是指一生中最少去一次。

穆斯林朝觐分为正朝和副朝。正朝是指在规定的朝觐期,即伊斯兰教历的12月8日至12日,举行的“天命朝”,副朝是指在一年内其他时间朝觐麦加。

朝觐有一定的仪式,进入“戒关”时要净身,入“禁地”后要巡礼“克尔白”,要绕行七圈,在色法、麦尔卧两山间来回奔走七趟,要亲吻或抚摸黑石,高唱赞词。还要去易卜拉欣的立足地礼拜,去南方的渗渗泉饮水。特别是要在麦加的阿拉法特山举行隆重的祈祷礼拜仪式。

伊斯兰教徒的人生实践除了宗教行为外,还有世俗行为,也就是日常的生产、生活及文化、政治、军事、外交等行为。而这些世俗行为也受伊斯兰信仰的支配和影响。

穆斯林的政治行为要求绝对服从真主及其派往世界的使者或代理人。穆罕默德时期,主要强调服从真主和使者。穆罕默德去世后,哈里发把自己看作使者的后继者和真主的代理人,要求人们顺从代理人,以便让信徒服从他的统治。在一些伊斯兰著作中明确提出“三顺从”,“人生在世有三大正事,及顺主也,顺君也,顺亲也。凡违兹三者,则为不忠、不义、不孝矣”。还提出,“王者,代真主以治世者也”。这就是穆斯林拥护政治统治者的思想依据。穆斯林成员也会引证一些经文反对不良的当政者,把他作为暴君而除掉。

《古兰经》要求穆斯林有“圣战”的责任和义务。这是穆罕默德在麦地耶提出的。经文这样讲:“信道者,为主道而战;不信道者,为魔道而战,故你们当对恶魔的党羽作战;恶魔的计策,确是脆弱的。”随着阿拉伯帝国对外征服战争的胜利,一度放弃了“圣战”的口号。近现代伊斯兰世界的某些受奴役受压迫的穆斯林,又重新用“圣战”口号鼓动群众为他们的私人利益和政治目的服务。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一切物质生活的供养者,人应当积极参与生产活动,享受一定的物质生活。《古兰经》说,“天地的宝藏,只是真主的”。人可以占有财产,但只是暂时的,人最终无法将财产带入另一个世界。真主给人的那份财产,任何人不得侵犯,肯定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古兰经》允许教徒享受现世的生活,如妻子、儿女、金银、宝藏、骏马、禾稼等,认为这是“令人爱好的事物”。但这些享受只是“迷惑世人的”短暂的享受,更高的享受是回到真主那里,获得永居其中的乐园。经文说:“我告诉你们比这更佳美的,好吗?敬畏者得在他们的主那里,享受下临诸河的乐园,他们得永居其中,并获得纯洁的配偶,和真主的喜悦。”

《古兰经》认为真主赐给人的物品,必须通过人的正当劳动得来。穆斯林可以经商交易,但要信守公平买卖,给足秤量,教徒间的借贷应有字据,订立契约,防止差错,要有人作证。穆斯林获得生存资料的手段是多样的,放牧、种植、经商均可,但应当是劳动所得,是“自己的劳绩”。一些贫困无力自保的人,可以接受别人的施舍。有钱的人应用缴纳赈款的方式,救助贫民,同时也可纯洁自身。对富人的财产乞丐与贫民有分享的权利。伊斯兰教反对用不正当手段聚敛财富,包括“侵犯公物”、“贿赂官吏”、“加倍的利息”及用诈术侵犯别人的财产等行为。

18世纪以来,伊斯兰世界多数国家沦为西方的殖民地,西方的经济模式曾渗透伊斯兰的经济结构。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独立运动勃兴,各独立的伊斯兰国家曾设计自己的经济模式以代替西方模式。多数经济学者引申和发挥伊斯兰经典,主张按公正、正义、平等的原则改造伊斯兰旧的经济结构,倡导教徒应按真主的意志去施舍、济贫、缴纳天课,形成社会性保险,鼓励富人行善,倡导穷人消费,刺激生产发展。

穆斯林的生活习惯也按《古兰经》的教喻形成了特殊的制度和规则。在饮食方面主张“清净”,禁止“污浊”。认为饮酒和赌博害处很大,宣布禁止。禁止吃自己死的动物,禁止吃血液、猪肉;还禁止吃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还有人死后的土葬制度、礼拜和斋戒的净礼制度,男孩子的割礼制度等等。

在穆斯林的世俗生活中,道德规范是十分重要的。鼓励教徒乐施行善是重要的道德信条。乐施行善能够消除人的“一部分罪恶”。《古兰经》要穆斯林“主持公道”,“不要顺从私欲”,“不要偏私”,要“秉公作证”,即令不利于自己和父母亲友,也不能提供假证。穆斯林还应谦恭、公正、宽恕,甚至能容忍“以德报怨”的行为。还强调教徒要奉行中道,实际上是中庸之道。例如在使用财物上,“既不挥霍,又不吝啬,谨守中道”。在礼拜时既不高声朗读,又不低声默读,寻找“适中的道路”。伊斯兰教还强调穆斯林应在现实世界遵循虔信、敬畏、坚忍、耐忍、诚实、顺从、廉洁等美德,这样才能为后世生活积累功德,求得永恒的乐土。伊斯兰教的这些道德准则一方面曾经起到调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信徒走向苦行主义和禁欲主义的道路。

伊斯兰教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注重文化,要求穆斯林在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实践中重视文化的作用。《古兰经》批评那些“装聋作哑,不明真理的人”,认为他们是“最劣等的动物”,指出“唯有理智的人,才会觉悟”。在阿拉伯人远征取得胜利后,又善于学习被征服地区的古老文明和吸收其文化。倭马亚王朝时期把阿拉伯语定为官方语言,并开始翻译希腊、印度等国的文化典籍。出于宗教生活的需要,翻译了西方的天文学著作,并通过礼拜、宗教节日、观察星象,制定了太阳历。在倭马亚王朝时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天文台。后来,医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相继发展起来。

同类推荐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以下内容:确定研究课题、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评价研究方法。
  •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时代的推进与文明的进步还没有来得及使“编辑”这个职业广为人知,“编辑”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而趋于消逝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编辑、懂得编辑,即便在自己的圈子里,编辑从业者自身是否就能领会自身职业的实质?编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编辑究竟在做什么,编辑究竟有没有明天……本书将对此作出解答。
热门推荐
  • 我做九叔那些年

    我做九叔那些年

    重生在九叔电影世界,从年轻的九叔开始修道生涯。那年,石坚,麻麻地,四目道长,千鹤道长,都是还同门。秋生文才也只是十二三岁毛头小孩。电影的剧情,将在这个世界慢慢展开。斩妖除魔,从系统任务开始。【NPC任老爷有事邀请您去西餐厅商议,去看看吧。】【您的魅力感染了任婷婷,请与今晚单独传授法术。】【NPC石坚颁发任务,寻找棺材菌。】
  • 当归否

    当归否

    世间纷扰,人生由一场场悲欢交错,苦痛难忍、欢笑当歌……曾经种种,都湮没于时间的洪流当中,旧忆仍在,故人不归;或人犹在,情亦归否?何为爱?是旧忆?是新欢?爱的是那个人?还是那些过往的经历?白驹过隙,大浪淘沙,往日早已成云烟。吾心悔之,卿可归否?吾心亡之,归来为何?
  • 修行流浪记

    修行流浪记

    他,一个即将飞仙的人,却被陷害,虽成功逃出升天,却成为了一个凡人,逃出来之后就看到一个被毁容的丑女,而丑女确对他说:“你做的饭菜真好吃,我决定以后就让你养了。”他努力的再次逃走,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强大的凡人,而她虽然有点丑,虽然有点天真,却是一个修行之人,根本甩不掉,无奈只能当做认了个丑妹妹。
  • 武丁中兴

    武丁中兴

    武丁励精图治,使一个小方国,变成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他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他积极进取,对内重用甘盘、傅说、侯告等贤臣,对外他打造了妇好、虎、蟌、禽匕、沚等名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包围战,就出自武丁之手。当中华文明幼小时,他呵护了中华文明,使其不受摧残。四大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从没间断的文明。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面。
  • 万灵祭

    万灵祭

    午夜十二点,昆仑山上,一道金色光柱冲破九霄,化作无数光团。星空下一道道金色光团横飞天地,一个普通的失意少年苏何,幸运的被其中一道金色光团选中。从此,苏何平凡的人生自此画上句号;一个奇妙世界的大门,向他徐徐打开。“可是为毛入口是在女厕所……女厕所……女厕所……”“就是不知道,有木有女孩在上厕所,嘿嘿嘿!”
  • 重生娃娃新娘

    重生娃娃新娘

    重生成两岁的孩子,遇见你你却是我的老爸?不能同你一起变老是今生的遗憾等你将来变成糟老头我就吻你的牙床只愿今生做你的新娘
  • 假如末世来了以后

    假如末世来了以后

    假如末世来了,以后你都会干些什么呢?是一心求着活下去,还是想和丧尸来个酣畅淋漓的大战?抑或是担心远在外边的那个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时元素

    一时元素

    混沌中,一个神秘大神拿在一把神器,劈开混沌成了一个元素世界,而种种元因出现了,金木水火土,风花(毒)雪(冰)月(…)光明,黑暗。这世界每个人名字都古怪,就只有一个名字。每个人生下来都只具备一个元素,但也有些是两个绝对不多,而一个少年被压力所困,而他却可以修炼每个元素,是因什么而会?又到最后元素和一起变成什么……神秘的BOSS,神秘的青年,又有神秘的诡计~!怎么样才能结束一切。
  • 招财相公

    招财相公

    意外穿越爱钱女钱多多偶遇意外痴傻的王爷,两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钱多多:喂,把你的钱给我吧,我以后帮你看着。景轩:好哦,这些都给你。不过娘子,我叫景轩不叫喂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