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6500000058

第58章 殡葬与阴宅风水

殡葬,可谓人生一件大事,既是遗骸的处理,又表达了活人对死者的评价、纪念,不仅是殡葬死者,而且与活人的生活、信仰密切相关。

古人处理尸体的方式,各地、各民族虽有不同,然大略不过土葬、火葬、水葬、林葬、野葬五种。《列子》有言:既死,焚之亦可,沉之亦可,瘗之亦可,露之亦可。这是古代华夏民族的葬法,其中被认为最上者为土葬。《礼记祭义》谓“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印度自古即有土葬、火葬、水葬(投弃河中)、野葬或林葬(弃尸于旷野或森林)、鸟葬(令野鸟啄食)等多种葬法,而以火葬为多,梵语谓之荼毗,即收尸于棺中,再积薪焚烧之。《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八载佛言:比丘死后,当行火葬,若无柴薪焚烧,可弃河中,若无河则穿地埋之,若夏天地湿多有虫蚁,可于丛林深处,令尸体头向北,右胁而卧,以草叶覆其身上,此即野葬。

释迦佛圆寂后也用火葬,其舍利造塔供奉,塔,为梵语窣睹波(stūpa)音译之讹,或译塔婆、数斗婆、私偷簸、苏偷婆等,意译方坟、圆冢、高显等,指埋藏遗骨、经卷,或为标示特别灵地而造的建筑物。造塔是古印度贵族的埋葬法,相当于中国人的坟墓。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九等,可以造塔供人礼拜的,只有佛、辟支佛、声闻(罗汉)、轮王四种人。《僧祇律》说凡僧也可造塔,但不可有露盘。多种佛经,皆言造佛塔的功德,如《僧祇律》偈云: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造塔、扫塔、右绕佛塔、礼拜佛塔,成为佛教徒重要的修行方式。《僧祇律》谓“人等百千金,持用行布施,不如一善心,恭敬礼佛塔”。

佛教入华之初,佛塔同寺院一起在华夏出现,谓之浮屠。其形制逐渐融合中国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成为瞩目可见的佛教标志,常用以改善风水,还成为不少地方的地方标志。

中国僧人死后,以火葬者为多,也曾有行水葬、野葬者,如《续高僧传》卷十七载唐僧玄景发愿死后“沉骸水中”,北宋兜率从悦禅师圆寂后弟子遵其遗嘱投骨灰于江中。同书卷十八载唐僧法纯圆寂后,在白鹿原南“凿龛处之,外开门穴”以施禽兽。法喜遗愿“欲露尸山野给施众生”。牛头法持“遗嘱令露骸松下,饲诸鸟兽”。从谏禅师遗嘱“送尸于建春门外尸陀林中施诸鸟兽”。保福清豁遗嘱“将遗骸施诸虫蚁,勿置坟塔”。

佛教僧人的火葬,对中国民间葬俗颇有影响。北宋洪迈《有容斋续笔》卷十三《民俗火葬》说:自释氏火葬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唐代朝廷曾发布禁止民间火葬之诏令,谓火葬“背孝弃礼”。理学家更激烈反对火葬,但仍然有行火葬者。信仰世界末日死亡者皆会复活的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反对火葬。

提倡火葬,在人满为患、“葬身无地”的现代社会,特有积极意义。1938年第9卷19号《佛学半月刊》载有持松法师《论火葬》一文,列举火葬的优越性:盖各种葬法中,以火葬最优,省经营,节耗费,一也;灭臭秽,息疫种,二也;不坏农事,不损风景,三也;此三者有利于生者也;不遭尸蛆之攒齿呷噬,四也;免膨胀青瘀凌迟剥烂,五也,此二者,有利于死者也。并批判儒家“入土为安”说及民俗误认死者魂魄在坟墓中的迷信曰:亡者之尸,不过数十年中音声笑貌动作施为,假托此四大五蕴以传,今精神离之而去,此尸即同渣滓,岂能复认死者之真身在此?土葬之弊甚多,诸如:或择地未惬意而再四迁移;或因购地兴讼,棺未纳壤而家已萧条;或兄弟因争各房风水而化为仇雠;或遭盗墓劈棺;或因沧桑变异而遭毁露。“若人尽火葬,则中国膏腴之地,多为冥圹夜台所侵,以致可稻可麦之田,悉成蒿蓼。而名胜山水风景秀丽之处,亦多为族墟丛祠所托。倘土葬之制不废,则势将遍地鬼府,满界馘宫,农夫无可耘之田,商旅无可通之衢。”呼吁速行火葬。

火葬虽好,但骨灰放置或埋葬,也要占用日益紧张的土地、空间,故颇有遗嘱将自己骨灰洒在祖国大地,或投入大海者,乃高尚之举。佛教徒中,历来有遗嘱将自己骨灰和面粉做成丸子,投入海中喂鱼,与鱼虾结缘者。深受大乘佛教以身命骨血布施众生影响的西藏,实行天葬(将尸体剁碎喂鹰鹫)、水葬(将尸体剁碎投入江中喂鱼鳖),表现出一种菩萨道精神,可谓对尸体的最佳利用,比土葬、火葬既经济又高尚。今台湾等地有实行“树葬”者:将骨灰加某种有机物做成肥料,在埋葬处栽一棵树而不立坟墓。这种葬法既有火葬之优点,又能绿化环境,能令亡者家属祭奠有地,值得推广。今又有所谓“网葬”者,将亡者生平事迹发布于网上,以资纪念。

当代佛教界本着菩萨道以身肉骨血布施众生的精神,提倡遗体器官捐赠。星云和尚在《当代问题座谈纪实·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中,批判看重保全尸体的传统观念说:每个人活在世间,难免都有缺陷,何必要求死后一定要“全尸”呢?死后八小时不能移动身体、不能损伤器官,这种陈腐观念,早已不合时宜,应随着时代的进步,正确认识生死。就净土宗信徒而言,一个人只要自愿将身体布施出来利益别人,临终时就不怕因器官摘除而因痛生瞋,造成无法安详往生极乐净土的顾忌。捐赠器官,是自利利他、十分有意义的事,值得全民推广、响应:当你捐出一个眼角膜,就能把光明带给别人;当你捐出一个心脏,就能给别人生命的动力;当你捐赠骨髓,就是把生命之流,流入他人的生命之中。《当代问题座谈纪实?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在这种精神感召下,捐赠器官,在台湾佛教界已经蔚然成风。

中国古代认为亡者的灵魂住在坟墓中,从此观念出发,形成厚葬的风习。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灌顶冢墓因缘四方神咒经》对这一观念有所解释,问:人命终后“精魂”在坟塔中吗?佛言:亦在亦不在。若人生时无善无恶,精魂未有去处,是以在冢塔中。若生时大修福,或生天上人中。若生时造恶,堕在三涂,是以不在冢塔中也。说只有生前无善无恶、不得生于人天、也不堕于三恶道者的“精魂”,才住在坟墓中。一说一部分堕于饿鬼者,也住在坟墓中。

风水文化,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说不但认为人所居舍宅(阳宅)对居住者的身心、命运有重大影响,而且说祖先的坟墓(阴宅)影响甚至决定其家族及后代的命运。这种信念影响甚深,至今仍有许多人相信,风水师成为一种收入不菲的职业。这种信念在佛法看来,基本属于迷信,明莲池大师在《直道录》中特撰《风水》二篇批判。他指出,因为星命不可更改而风水可以措置,故世人信风水尤甚,求之至勤,罕有能破其惑者,乃告曰:寒微之家,无力寻地,或崛起高科;世禄之门,百计营坟,或子孙贫窘,至有狼狈不可言者。认为贫富贵贱等由风水、阴宅决定,是一种不难以事实辩驳的迷信:无力选择风水宝地的寒微之家,也有登科第、居高官者,千方百计营求阴宅以求子孙世世发达的富贵之家,其子孙往往贫贱。秦始皇统一天下,尺地寸土莫非其有,又将六经子史焚尽,独存卜筮种树杂术之书,岂无精于风水者为其经营,然为何一二世而亡?明太祖少时贫寒,无地葬父,感邻居舍地为茔,其子孙为何至今为帝王?

惑者或曰:此必其先世久远以来的风水所致,乃云:唐尧、汉高祖、宋太祖,其先祖是谁择天下第一希有之风水宝地,令其子孙多世为帝王?若言其祖先或无帝王之想,而偶得帝王之地,则曰:“天文易验,地理难明”,脉从何来,穴从何结,地不能言,只是决定于风水师之口,不足凭信。又其应验,远在多年,非朝安措而暮现吉凶,何从检验其所言之真伪?

若言:彼风水师乃某公所推荐,其术精高,曾为某某葬父葬母,皆历历有徵,此则莫如之何。

又,不同的风水师各各所言,往往歧异,甲所卜葬之地,乙非之,乙所改,则丙又非之,于是有卜地数年而不得,暴露其亲属遗体者;有言此不利长、此不利次、此不利老三,于是暗中各为自己打算,贿赂风水师,导致兄弟争竞不和者;有地邻他宅,彼此认为伤我犯我,因而成讼者。这些,其实都是风水师所造成。然而,即高明贤淑之士,亦多堕于风水迷信而不能自觉。

风水之学,亦非全无道理,佛教一般虽然不明言风水,而深受风水文化浸润的中国僧界,修建寺院及坐禅,亦多讲究地理风水,藏传佛教还有名为“萨虚”的风水之学。从佛法依正不二的观点看,居住地的环境,可以看做外在的身体,必然影响所住人的身心。至于阴宅风水,笔者认为若确有作用,其原因在于物理学上的“协调共振”:阴宅的各种环境因素,通过影响祖先尸骨,由相同或相近基因的共振,有可能影响到其有血缘关系的后代。民间一般说阴宅起作用的时间不超过60年,大概意味尸骨朽灭基因不存,或后代基因差别越来越大,故逐渐失去共振作用,这与亡者的魂魄应无关。

莲池大师也认识到了风水亦非完全不必考虑,他指出:或曰:风水果无之乎?曰:古有明白真切之言矣:取其无石、无水、无风,无他日为势家侵夺之患,安稳平妥,而人子之心佼如矣。《莲池大师全集》,页4141若贪图富贵而营求风水宝地,因此被风水师所欺骗,就不应该了。这一说法,在今天看来,也可以说是一种对待风水问题的科学态度。

从佛法看来,即便阴宅风水有其作用,而这种作用,终归由人心所决定,属于业报,是由心所造的业所感得。欲图得到好的阴宅,根本在于修心行善。俗语说:“穴在人心不在山”。林则徐《十无益》格言云:“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夏莲居居士诗谓“福地须从心地卜”。持松《论火葬》说得对:若夫风水之谈,首重阴骘,倘蓄德有愧,而妄冀卜牛眠之地,以福利其子孙,其可验耶?

同类推荐
  • 禅师的米粒

    禅师的米粒

    痛苦和幸福常常只是你内心个体的体会,让你的心变得开朗豁达是承受这些体验的心须,本书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痛苦和欢乐的关系。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安然自在(星云日记一)

    安然自在(星云日记一)

    为学做人之道最大的障碍是固执、排斥,故学习初步就是要一入门,一切都要放在门外,如此才能过得安然自在!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唯美盛夏遇见你

    唯美盛夏遇见你

    两名少女在经历一段人生中很重要的时光时,懂得了一个道理..虽然在那段时间发生了悲伤的事,但最后都会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伤痛,所以无论未来是否仍然布满荆棘,充满坎坷,我们都会用微笑来抵御,甚至一笑而过。、要记住哦,有些约定是会跨越所有时间的障碍,会跨越一切青春的障碍的,所以有些青春的情感往往是珍贵的,那段时间经历的一切变动,都会使你永生难忘….
  • 从斗罗开始掌控元素

    从斗罗开始掌控元素

    在万物之初,世界诞生元素精灵,因为时代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让他不得不选择放弃这个生他养他的世界去。凌看着这个世界,眼中闪过光彩,“希望这个世界不在…”凌的思绪飘向了远方。ps:新人写书,请多多见谅,如果问题请提出来。
  • 相濡以沫唯你甜

    相濡以沫唯你甜

    一低头便瞧见叶以沫鼓起腮帮子纳闷的表情,顾相濡手抖了抖,最后手还是忍不住往叶以沫头上伸去……该死的,这丫头太呆萌了!颜值超高的学霸男神&鬼古灵精的呆萌软妹只因幼时的一场"拼搏",结下深厚的缘分!
  • 嫣红不知秋

    嫣红不知秋

    一封诏书打破了她原本宁静的生活,坐拥了天下女子皆向往之后位,同时也将她永困在那深宫之中;她不喜权谋,更不屑权谋,体弱如她,不争不抢;嫁了不爱自己的人,遭遇宠妃的暗害,又逢至亲之人离去,往事揭幕,她将怎样面对,是复仇还是原谅,又能否自在一生?
  • 徐狗

    徐狗

    我要一个电影院,嗯,要大,最少坐1000人,嗯,要奢华,对,低调的那种奢华,就是纯金的座椅外边,镀上一层银的那种。这是一本装逼搞笑风格的小说,如果你看了,给留个言,让我知道还有人看。觉得有意思给个推荐票吧。喜欢看陈词懒调和新丰大神的作品。
  • 李是我写过最美的易峰情书

    李是我写过最美的易峰情书

    因为我不知道,下一辈子是否还能遇见你,所以今生才会那么努力,是想要把最好的自己给你。他和她,有情人终成眷属,相遇即圆满。
  • 仙影路

    仙影路

    现实有仙人吗?仙术…就连异于常人的异能都没有,那么仙法,神术,都没有…是没有发现,还是接触不到,难道在地球之外…
  • 不朽之战神

    不朽之战神

    一个三流宗派的外门弟子萧云,资质平庸,然而一次意外的际遇,得到了一枚改造了身体资质丹药与一部无名功法后,从此他的命运开始发生了改变。我要以群雄诸王的血肉,崛起我不世之道路我要以帝皇至尊的白骨,铸造我不死之身躯。我要以至强大能的灵魂,缔造我不灭之神魄。我要以天地秩序的意志,成就我不朽之威名。这一路上,傲视群雄,独战诸王,怒斩帝皇,诛杀至尊,脚踏神魔,逆灭天地,睥睨天下,唯我不朽。最终成就一代不朽之战神。
  • 快穿女配:反派BOSS是我的

    快穿女配:反派BOSS是我的

    【甜宠文,1V1】纯白没有温度的空间,森若抱着一团毛绒绒的白色球体,坐在月牙白色的沙发上,看着墙上的液晶大屏幕,她慵懒一笑:“炮灰要逆袭,反派要狂撩,白莲要打脸,渣男要往死里虐。”怀里的球体,不,系统:“叮——任务传送——”“这么快,我还没准备好啊喂!”想她可是堂堂太师府受万千宠爱的千金大小姐,居然是个炮灰女配,身死被困,又被改造,绑定系统,要完成各种任务,才能重生……反派BOSS邪魅脸:撩了人家你要负责。森若傲娇脸:哼,全都是我的!
  • 魔兽争霸之翟南到此一游

    魔兽争霸之翟南到此一游

    名叫翟南的宅男,从电脑屏幕前,穿越到了真正充斥着战争与魔法的魔兽世界当中。他又是如何争霸魔兽世界,最终戴上皇冠,接受四方朝拜的!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