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58500000005

第5章 里仁篇第四

【原文】

4.1 子曰:“里[1]仁为美。择不处[2]仁,焉得知[3]?”

【题解】

本章从居住的环境、朋友的选择等方面,揭示了外部环境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影响。在孔子看来,周围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他提出了居必择仁的原则。只有多与有仁德的人交往,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受到他们的熏陶,培养自己的德行,这才是明智的选择。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

[1]里:可作名词讲,即“住处”。也可以作动词讲,即“居住”。两种意思都能解释得通,此处按第一种解释。[2]处:居住。[3]知:同“智”,明智。

【译文】

孔子说:“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若是选择的住处与有仁德者不在一起,怎能说是明智的选择呢?”

【精读论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关于个人成长,孔子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在他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他就居住的环境的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塑造人的一个典型故事。孟子很小时候就没了父亲,母亲也没有改嫁,家境比较贫寒。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母子住在一处墓地旁。后来,母亲看到孟子和邻居的小孩学着大人跪拜、哭号的样子,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她觉得这样对孟子的成长不利,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集上,可是孟子又学商人卖东西的样子。孟母知道后,再次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孟子看到学校里的人守秩序、懂礼貌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孟母看到后非常高兴,就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孟子之所以能成大儒,可以说与他生长、学习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

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每位身处其中的人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决定着你今后的人生会怎样,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着你的人生成败。记得曾有人说过,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件幸事可以值得庆贺:一是上学时遇到一位好老师,二是工作时遇到一位好领导,三是成家时找到一位好伴侣。这些人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自然不可小觑。

不过,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是不幸的。在他们的身边,很少有人追求上进,更是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也许他们的资质很不错,但是长期在这种平庸的环境下,身上的那点儿“灵气”早晚都会消磨殆尽,丧失前进的动力,进而变成俗不可耐之人。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和谁在一起。

其实,这里面的道理非常简单,若是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于天际,那你就得和群鹰为伍,不要落入鸡窝安享太平;若是你想驰骋于森林之中,就要与群狼共舞,而不能流连于那可人的羊。若是你想变得更加聪明一些,就得多和聪明的人在一起;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应多接触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才会受到他人的尊崇,这也许就是环境对人们做出的潜移默化的改造。

俗话说,读好书、交高人,乃是人生两大幸事。身边德行高的朋友越多,就代表着你的德行越高,对你的帮助也就越大。若是能够借人之智,成就自己,那才算是大智慧。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2]。仁者安仁,知[3]者利[4]仁。”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突出强调了做人应当以仁为本。

【注释】

[1]约:“穷困、困窘”之意。[2]乐:安乐。[3]知:通“智”,智者、有智慧的人。[4]利:利用。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之心的人不可能会长久地安于穷困的状况,也不可能长久地享受安乐的生活。拥有仁德之心的人会安心于推行仁爱的精神,拥有大智慧的人会好好利用这种仁爱的精神。”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认为只有仁德之人处事才是最公正的。

【注释】

[1]好:爱好。[2]恶:厌恶。

【译文】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恰当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精读论语】

公正地评价别人

孔子认为,不仁之人多是心存私欲,并受此蒙蔽,他们眼中的善恶并非是真正的善恶。只有心怀仁德之人,才会不受私欲的影响,明辨是非善恶。也就是说,只要做到了“仁”,就能公平公正地对他人做出评价,分辨善与恶。

所谓“仁”,是合乎规律的天道,是没有偏私之心的理智,所以,仁者心正,能够站在客观立场上看待人和事。如果怀着一颗仁德的心,对人对事就能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唐朝贞观年间,太宗皇帝曾让王珪评价朝中大臣,王珪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戴胄;以诤谏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微长。”太宗听了深以为然。王珪之所以能对诸君子做出如此评价,在于他心底无私。

孔子的观点提示我们,在对他人做出评价时,不能因为个体间的差异,或是自己的喜好而对他人做出有差别的待遇或评价。只有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尽量不要将个人的感情色彩掺和进去,多从客观方面入手,才能做出准确评断。当然,若想做到这一点,大家还应从自身做起,内心要有着强烈的道德意识,以符合道义的标准待人接物,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

公正评价他人意义重大,有利于辨善恶,识美丑,弘扬正义和大道。表彰那些真正的善行,揭穿恶人的虚伪面纱,就是在培植人间正气,能够引导社会走上正确轨道。同时,公正评价别人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假如我们能够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别人就会认为我们公正,就会信任我们。可是,若是我们对善行给以恶评,不但会伤害别人和社会,还会遭到他人反感或反击,不利于我们的事业。如果我们故意把坏的说成好的,将一些非常明显的缺陷当成优点进行赞扬,很可能会被别人当作阿谀奉承之徒,遭受到无尽的白眼儿。

【原文】

4.4 子曰:“苟[1]志于仁矣,无恶[2]也。”

【题解】

本章在结构上与前一章是一致的,强调的依然是“仁”。在孔子看来,“仁”是做人的根本,并勉励人们若是立志行“仁”,就能够远离一切坏事、烦恼事,也不会出现犯上作乱、为非作恶等事情。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还有利于百姓的安定团结。

【注释】

[1]苟:如果,假使。[2]恶:坏事、恶行。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了。”

【精读论语】

心存仁念,弃恶从善

在儒家思想中,个人修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个人修养的核心,便是求仁和修德。仁在天为道,在社会上为公正,在人心为正义,在人际为关爱。所以,一个人,只要对仁有所理解,内心求仁,当仁在心中扎根之后,这个人就会自觉向善。

用现在的话说,仁应该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并带点宗教信仰的味道。当我们建立起牢固的价值观,有了坚定的信仰之后,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强大的自律力量;同时,它也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量,推动自己其追求有价值的东西(善)。这种信仰,是一种心理自觉,有别于道德规范和法律。

因此,要想使人向善去恶,最好的办法便是引导人们确立和坚守这种信念,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志于仁”。这个观点不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就国家来说,积极用仁德的观念教化群众,就会把多少人引上求善求真的道路上,就会使人人相敬相爱,风俗归于淳朴,社会安定团结。

就个人来说,“苟志于仁”则会心无旁骛,用心提高个人修养,心中长存善思,就不会起做坏事害人念头。久而久之,就能成为一个品行高洁、受人爱戴的君子。有了大众的关爱和拥护,成功之路将更加平坦。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建立和固守某种观念的过程。未加教育之时,人只是个本能和欲望的动物;建立了道德是非观念,就成为一个社会人;若能建立并固守以“仁”为核心的信仰体系,人就成为君子。

当然,择善固执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个过程多有反复。不断克制并消除私欲,行为将多善举;私欲不断强化,仁念就会削弱,人也就会走向堕落。唯有“志于仁”,才能坚定自己的意志,将弃恶扬善进行到底。

择善固执要靠积累。善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人们的行为,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从性质上分析,它更像是善行的先导,引导着人们的思维活动以及感情和意识等走向道德的顶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从头至尾,这更像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为善或是为恶,都是通过不断的积累而形成的。这与古人所讲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道理一样,只要善行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一样可以“积善成德”。

另外,一个人如果心存善念,就会勇于同那些违背道德的行为作斗争,坚持站在正义与真善美的一方,这才也是弃恶扬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需要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去维护,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1]得之,不处[2]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3]也。君子去仁,恶[4]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5]必于是,颠沛[6]必于是。”

【题解】

在孔子看来,仁者不一定就是富贵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况之下,他们都不会违背“仁”。即便是想获得荣华富贵,也会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否则,他们宁肯苦守清贫也不会谋取那不义之富贵。

【注释】

[1]不以其道:采用不正当的手法。[2]处:接受。[3]去:摆脱,下文中的“去”应理解为“背离”。[4]恶乎:恶,何处。恶乎,即“怎样”。[5]造次:急促、仓促。[6]颠沛: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译文】

孔子说:“富贵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若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富贵,真正的君子是不会安心的。贫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若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脱贫致富,真正的君子是不屑于这样做的。倘若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又怎能称为君子呢?哪怕只有一顿饭的工夫,君子也不会背离仁德,即使是在匆忙的情况下也会谨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会和仁同在。”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1]。好仁者,无以尚[2]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3]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4]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觉得只要自身努力去做了就是为仁,道德的修养要依靠自觉努力才能提高,是在向人们传授为仁的方法。

【注释】

[1]好、恶:同4.3章解。[2]尚:通“上”,用作动词,超过的意思。[3]力:精力、力量。[4]盖:或许、大概。

【译文】

孔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喜爱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喜爱仁德的人,他们会觉得世界上没有什么会比行仁再好的了;而厌恶不仁德的人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让不仁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力量都用在仁德方面吗?我没见过办不到这件事情的人。也许真的有这样的人,只是我没有见过罢了。”

【精读论语】

仁德不是天生的

仁德是高尚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按说,人类应该热烈地追求美德,但事实恰好相反,自动自发追求美德的人并不多。所以,孔子才慨叹“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这说明,仁德之心并不是人们天生的,它需要圣贤的启迪教导、师友们的相互砥砺、个人向善的人生志趣共同作用,才会得到重视和弘扬。

但是,一个人一旦对这种个人的崇高理想和促进人类进步的善良行为有了深刻的理解,便会对仁德倍加推崇,不仅自己会去主动求仁修德,积极实践,而且会对追求仁德的人报以深深的敬意。还有一种人,虽然缺乏对仁德的主动追求,但特别痛恨做坏事,未曾有过害人之心。这种作为也很可贵,所以孔子也把他归入仁人之列。

关于修仁德,孔子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观点。首先,他认为达于“仁”的境界是很难的,这一点,他不止一次地强调过。只是评价历史上那些圣贤时,孔子才用“仁”来表示对他们的肯定和赞赏。其次,他认为“行仁”又是非常容易的,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只要善念一动,举手投足皆是行仁。仔细分析,孔子的这些观点并不矛盾,他一方面强调的是“仁”精深高远,即便是圣贤,穷一生精力也未必能达于至境;而仁又是平易的,人人都可以行得。故而,仁具有易学难精的特点。易学,是鼓励我们积极投身其中,不要有畏难情绪;难精,告诉我们学无止境,修德懈怠不得。

所以大家要清楚,在确定了自己“行仁”的目标后,不能半途而废。这与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地向着“仁”的境界靠拢。

我们要记住,仁德不远,人人可修,只要自己的意志够坚定,早晚都会到达“仁”的境界。同时也要明白,仁德至高至远,非有坚定不移的求仁信念,是很难成为圣贤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1]。观过,斯[2]知仁[3]矣。”

【题解】

在孔子看来,观察一个人并不能只看他的优点,还要看他所犯下的错误有何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人做出客观的、正确的评价,避免有失宽厚和善良。

【注释】

[1]党:类别。[2]斯:则,就。[3]仁:通“人”。

【译文】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有很多种类型。只要能够看清那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能知道他的为人如何了。”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1],夕死可矣。”

【题解】

孔子在本章中强调,为人要向善,对于自己的理想,应当有着矢志不渝的精神。

【注释】

[1]道:道理,指真理。

【译文】

孔子说:“若是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便是当晚死去也行。”

【精读论语】

人应该追求大道

在孔子看来,“道”代表的是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传承问题,在他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孔子所言之“道”,并不同于西方国家所追求的自然之理,而是一种有着深邃仁义内涵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理想。

在孔子这样的圣贤眼中,人的一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从来没有追求过什么理想,也没有展现出人类生命有别于动物的应有价值。可以说,这样的人生是蒙昧的,是缺乏意义的。人类生命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在于人类具有智慧和情感,应该既有这种智慧和情感,自觉把握生命,追求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让生命焕发出光彩。但是,这里有一个大问题,人到底该追求什么,才算活得有价值。这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也在同一社会个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世界虽因此而陷入矛盾冲突乃至战争,但人类生活也因此而丰富多彩。其他民族的追求和信仰我们无需多说,在中国,孔子告诉我们,人应当追求大道,一生进德修身,进而服务社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仁人君子。

唯有心存大道,生命才显得高贵而富有意义,才会被历史永远铭记。南宋时期,岳飞尽忠抗金,虽含冤受屈惨死,但他因坚守大道、忠君抗金而被列为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与岳飞相比,文天祥的功业并不显赫,但他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表现出了凛然的大义,同样被列为中华民族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生命向人们证明了生命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之“道”。

当然,整个人类的不同文明中,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只要这个“道”合乎天地规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整体福利,不违于人的本性,都是值得赞扬的。

【原文】

4.9 子曰:“士[1]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题解】

本章讨论的依然是“道”的问题,孔子觉得一个人若是沉迷于物质享受,是不会有远大前途的。像这种只顾眼前利益与安危的人,根本没有领悟透道的精神,再与他们谈论“道”的问题,也只是徒劳无功而已。

【注释】

[1]士:古时居于四民之首,多为读书习武之人,其余三民为农、工、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若是立志于追求真理,却又以衣着破旧、饭食粗糙为耻,是不值得和这种人谈论真理的。”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对君子们提出了的一项基本的要求,即“义之与比”。也就是说,君子若是行仁的话,在做人方面会很公正,不会偏私于哪一方,在做事方面也不会固执己见,保证事情通达顺畅。君子行仁则为人公正,不会偏私、固执成见,处事唯义所在,必然通达。

【注释】

[1]适:有多种解释,第一种通“嫡”,意为亲近、厚待。另一种解释中,认为同“敌”,敌对、敌视。[2]莫:通“漠”,意为疏远、冷淡、固执。[3]义:适宜、妥当。[4]比:亲近、相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都没有亲疏厚薄之分,只是按照义的标准去做。”

【精读论语】

处世重义,无不通达

本章中,孔子提到了君子为人处世应符合“义”。“义”字很常见,但真正理解这个字内涵的却不多。“义”在古代释为“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合适,适当”。在儒家的思想中,“义”的内涵要丰富充实得多,可以简单理解为做事正确,能以公平、公正之心待人处世,不存偏私之心。重义是儒家对君子的基本要求,也是儒士为人处世所应遵守的法则。

古人重义,成为义士是人们的追求,并且社会上对义士都十分推重。战国时期,最受人推崇的义士是齐国人鲁仲连。长平之战后的第二年,秦军再次伐赵并包围邯郸。前来探听消息的魏国使臣辛垣衍劝平原君尊秦昭王为帝,鲁仲连听说后就去见平原君和辛垣衍。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驳斥了辛垣衍的错误观点,指出了帝秦的危害,说服魏国出兵援助赵国,迫使秦军退兵。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推辞,说:“杰出的人之所以被人们尊敬,是因为他们替人消灾解难,而不取报酬。如果收了,那就成了生意人了。我鲁仲连决不会那样做。”于是告别平原君,终生不再和他相见。

燕国攻打齐国的时候,燕国一个将军率兵攻占了齐国聊城。不久,有人在燕王面前说这位燕国将军想独占据聊城称王。他知道后十分害怕,就留在聊城不敢回去。齐国的田单率军收复失地,打到聊城,打了一年多也没能攻下来。鲁仲连知道了,就给燕国将军写了一封信,让田单命人把书信射进城去。信上全面分析了燕国将军的处境,劝他投降齐国。那位燕国将军看了鲁仲连的信以后,大放悲声,犹豫再三,觉得归燕和降齐都不是出路,无奈之下自杀了。就凭这封信,齐军收服了聊城。田单把这件事告诉了齐王,齐王想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知道以后,就躲到海边隐居起来,还说:“与其屈身于人,获得富贵,还不如自由自在地生活,即便是穷困潦倒。”

由于鲁仲连品德高尚,智慧超群,许多国家的国君都想聘用他,但都被他拒绝了。鲁仲连只做自己愿意做和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被称为战国第一高人和义士,后世的司马迁特意为他立传,使他名垂青史。

如果我们能遵循君子重义的处世原则,以公正无私之心待人处事,不仅能够赢得领导信任,也能赢得同事或员工的支持。如此一来,成功之路就会走得轻松些。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德[1],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4]。”

【题解】

在孔子看来,君子行仁,自然怀德,对于国家的法度十分关心。然而,小人只知道满足于现状以及小恩小惠,其考虑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注释】

[1]怀德:怀念道德修养。[2]怀土:怀恋乡土,此处引申为安于现状。[3]刑:刑法、法制。[4]惠:恩惠。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中想的是仁德之念,小人想的则是乡土之情。君子关心的是国家的刑罚和法度,而小人则满足于一些小恩小惠。”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2]而行,多怨。”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道出了义与利的关系,这也是待人处世之道的核心问题之一。

【注释】

[1]放:有两种解释,一为“纵”,即“纵心于利”;二是“依据、依照”,今多从后说。[2]利:这里指个人利益。

【译文】

孔子说:“若是只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的话,将会招致很多怨恨。”

【精读论语】

唯利是图危害多

在孔子眼中,利益之争一直都是个很难缠的问题,对此他也非常谨慎,也不主张人们追逐着利益跑来跑去。在追逐利益的同时,是非也在追逐着他。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在重农思想主导下的古代中国,财富是有限的,对有限财富的争夺在所难免。你抢夺的财富越多,对他人的损害越大,所以必然会招致仇怨,严重的还会引来杀身 之祸。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翟让,就是因贪财被杀的。翟让本人胸无大志,只是因朝廷太腐败,被迫在瓦岗寨起义。随着实力壮大,投奔瓦岗的英雄越来越多,其中名气最大的是李密。看到李密智勇双全,志向远大,翟让便把寨主位置让给李密,推他为瓦岗军首领。瓦岗义军尊李密为魏公,翟让为司徒。翟让虽然豁达,但却贪财、鲁莽。隋朝的官员崔世枢投奔李密,翟让却把他抓起来,逼他交出所有金银细软。左长史房彦藻攻破汝南,获得不少财宝,翟让知道了,便向他索要。房彦藻惧怕翟让,就劝说李密除掉翟让。李密见翟让跋扈贪婪,便设下一计,请翟让赴宴。在开席之前,李密的心腹蔡建德伺机砍杀了翟让。翟让因贪财而跋扈,因跋扈引起李密猜忌,身首异处,都是争利惹的祸。

当然了,利益有很多种,不是只有金钱,还有权力。春秋时期的秦桓公就很不仗义,经常做些违背誓约的事情。当年,他与晋厉公签订盟约之后,刚回到国内就撕毁了盟书,并暗中怂恿狄、楚去攻打晋国。而且,他还对楚王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图。”晋厉公对此非常气愤,并派使臣与秦国断绝了盟约。而后,晋厉公联合齐、鲁、宋、卫等诸侯国大败秦桓公。像秦桓公这种唯利是图的国君,何止是招惹是非,简直是误国 误民。

其实,孔子并不反对求利,只是反对求取不义之财,主张“先事后得”。孔子的这种利益观仍然有着重要价值。它告诉我们,在求利的时候,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与大众的关系,凡事应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为先,如此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而唯利是图,不讲道德,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必然会给自己惹来更多的是非。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1]为国乎,何有[2]?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3]?”

【题解】

孔子对于尧舜时期的禅让制十分向往。在他看来,礼主敬,只要依礼而行处事就会合宜。若是能够做到互相谦让,君臣上下就会一团和气,上下无争。

【注释】

[1]礼让:礼节和谦让。[2]何有:“何难之有”,不难的意思。[3]如礼何:怎么实现礼呢?

【译文】

孔子说:“若是能用礼节和谦让治理国家,那还会有什么困难吗?若是不能用礼节和谦让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够实行礼制呢?”

【原文】

4.14 子曰:“不患[1]无位[2],患所以立[3]。不患莫己知[4],求[5]为可知也。”

【题解】

这一章说明了君子求职在己。孔子并非不想身居官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素质。

【注释】

[1]患:担心、忧虑。[2]位:职位,此处指做官。[3]立:同“位”,职位。[4]莫己知:不了解自己。[5]求:追求。

【译文】

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我,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精读论语】

人最应该担心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人总是高估自己,觉得自己是千里马,可是世间却缺少伯乐。但事实并非如此,人往往处在自己不称职的地位。所以,孔子告诫我们,不要担心没职位、没地位,应该担心自己是否有担当这个职位德行和能力。如果你有足够的修养和才能,自然会有人抬举你、重用你。如果没这个德行和能力,把你放到那个职位上,结果是对谁都 不利。

刘秀虽然出身高贵,但他并没有多大的志向。他喜欢务农,希望过着简朴的生活。有一次,年轻的刘秀在新野见到有名的美女阴丽华,便为其倾倒。后来,他到长安太学读书,见到执金吾出行很威风,便感慨地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可见,刘秀立业与成家的理想也不过如此而已。王莽篡位后,多次变革律令,因不合实际而给民众造成严重伤害。再加上连年天灾,很多人流离失所,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是绿林起义。刘秀追随自己的大哥刘縯,也在舂陵起义,不久即加入绿林军。

不愿坐视灭亡的王莽,调动大军镇压绿林军。莽军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率军围困绿林军重镇昆阳。而刘秀当时正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将领与其他将军驻守昆阳城。看到莽军几十万大军的浩荡声势,昆阳的守将们吓坏了,不少人想逃跑。刘秀向将领们冷静地分析形势,指出逃跑是死路一条。大家认为有理,便决定坚守。之后,刘秀提议其他人坚守,自己出城求救。刘秀只带着十几个人,冲出重围,搬来救兵,与昆阳城守军里应外合,打败莽军,杀掉王邑。昆阳一战,刘秀名震天下,后来,许多名士猛将都聚到他的麾下。最终,刘秀在群雄之中脱颖而出,扫平各路诸侯,统一天下。

刘秀本不想成名,但因为有才能,有策略,有品行,不仅扬名天下,而且成就霸业。可见,一个人只要有才能,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地位,也不用担心没有名望。

【原文】

4.[10] 子曰:“参[1]乎?吾道[2]一以贯[3]之。”曾子曰:“唯[4]。”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5]而已矣。”

【题解】

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真传,对于孔子所言的道自然比较清楚。更何况,孔子一向都以忠恕之道自律,在他看来,待人忠恕才是仁的基本要求。而且,这在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均有体现。因此,曾子的解释还是比较合理的。

【注释】

[1]参:曾子的名字。[2]道:学说。[3]贯:贯穿,贯通。[4]唯:应答声。[5]忠恕:真心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译文】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自始至终只有一条原则。”曾子答道:“是的。”孔子出去以后,其他学生就问曾子道:“夫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的学说只有忠和恕而已。”

【精读论语】

忠恕之道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忠恕之道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儒家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强调的是个人对人对己的根本道理。在本章中,曾子将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结为忠恕之道,其本身就有着深远的意义。他不仅指明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基本道德准则,也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可以说,行忠恕之道就是行仁道。

在孔子的眼中,忠恕之道既是一种沟通的原则,也是一种限制性的原则,而且,沟通是建立在限制原则的基础之上的。

比方说,孔子在后面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的就是这种关系。

在过去,人们只要一谈到“忠”,大多会狭隘地理解为忠于君主或忠于国家。其实,“忠”更强调内心的真诚,并且其内涵也要丰富得多。某种程度上说,“忠”涉及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方说,与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相亲相爱,对自己的职业尽忠职守,对他人托付之事竭尽全力等,就是“忠”在感情、生活、事业等方面的体现。对此,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应尽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至于“恕”,就是将心比心,己之所欲,推之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成人之美和宽容。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自己亲近和尊敬的人,我们很容易关怀宽容他们。

可是,对方若是陌生,或是自己憎恨的人时,还能做到宽容吗?若是还能做到的话,那就说明你已具备了“行仁”的资格。当然了,宽容并不是无限制的,它也是有底线的,否则无度的宽容就会演变成纵容,到时候再想收场就有难度了。

那么,具体怎样做才符合“忠恕之道”呢?真正的“忠恕之道”重在内在的体验,强调“我这样做问心无愧就可以了,至于别人怎样说并不重要”。如果能正确理解“忠恕之道”的确切思想,就不会陷于迷茫。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1]于义,小人喻于利。”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从义与利的角度,对君子与小人进行了划分。

【注释】

[1]喻:通晓,明白。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在义,小人明白的在利。”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1]焉,见不贤而内[2]自省[3]也。”

【题解】

本章反映出了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

【注释】

[1]思齐:考虑向……看齐。[2]内:内心。[3]省:反省。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精读论语】

省心向善去恶

《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你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自省是办不到的。自省的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独和曾子的三省吾身,这两个方法都注重内在的感悟。而孔子这里提出的方法则是由外而内,避免了独坐枯思可能带来疲倦和迷茫,从而使自省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

据史载,苏轼在年少的时候,他的母亲程氏教他读《后汉书》。当读到《范滂传》的时候,苏轼为范滂母子大义凛然的精神感动,就问自己的母亲说:“如果有一天,我做官成了范滂,那母亲将如何呢?”程氏回答说:“你要是能像范滂一样为国尽忠,我难道不能像范滂的母亲那样吗?”范滂是东汉名士,因清廉正直而得罪权贵。第二次党锢之祸时,十常侍诬陷范滂,下令将他逮捕。许多人劝范滂逃走,不少地方官甚至有意纵放。但是,范滂的母亲却劝他学习李膺,慷慨赴义。苏轼母子这番对话,就是典型的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是寻找一个进德修身的人生榜样;而见不贤内自省,则是找一个反面典型。以正面形象做指引,以反面教材做镜鉴,不失为自我修养的捷径。其实,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有缺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满身错误而不知。面对我们自己的种种不足,如果能够正视它、改正它,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2]不从,又敬不违[3],劳[4]而不怨。”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谈到了孝敬父母时的具体做法。

【注释】

[1]几:轻微,婉转。[2]志:观点、意见。[3]违:冒犯、忤逆。[4]劳:劳心。

【译文】

孔子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的缺点应当委婉地进行劝止。倘若父母不愿意听从自己的意见,仍要对他们恭恭敬敬的,不能有所违抗,虽然忧心,但对父母不能有所怨恨。”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1],不远游[2]。游必有方[3]。”

【题解】

在先秦时期,“父母在,不远游”可以说是有关孝道的具体标准之一,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还成为子女们处世进退的前提。对于现代的人们而言,这种原则虽然已经失去了其实际意义,但在行止之间心存父母还是很有必要的。

【注释】

[1]在:在世、活着。[2]游:指游学、求官。[3]方:去的方向,另指安顿父母之意。本章按前一种解释。

【译文】

孔子说:“父母还活着的时候,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了远门,也该有个明确的去处。”

【精读论语】

不要让父母担心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孝敬父母的表现之一。

在古人眼中,做子女的应当守在父母身边,不能远游他乡。当时的交通、通讯等方面都不发达,若是常年在外,往家中捎个口信儿都是非常困难的,徒留家中的父母担心。因此,古人对于“远游”看得比较重。

包拯不但公正廉洁,为人也十分孝顺。

史载,包公年少时非常聪颖,在20岁就已满腹经纶,28岁时考中了进士。因为家中父母健在,为了孝敬父母,他辞官不肯就任。在双亲故去,又守了三年孝之后,才肯出仕为官,而此时的包拯已经39岁。

如果说当年的包拯因为离家较远,交通也不方便,注定了忠孝不能两全的话。那么在当代,交通和通讯就已经不是问题,即便是周游世界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这是不是意味着孔子的这句话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了呢?其实不然,因为在本章的最后,孔子还说了句话“游必有方”。

也就是说,无论子女走到哪里,都应让父母知道,给他们报声平安,不能让他们为自己担心。时代尽管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的亲情却不会改变,做子女的只有时时记挂着父母,适时地向他们报平安,不要他们为自己担心,就是对他们的孝敬。

对于现在外闯荡的人们来说,肯定是有沉有浮,而每一次的变动都会牵动父母的心。当你境况好时,父母会替你高兴;当你境况差时,父母就有可能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替你发愁。

虽然这些都起不到实际的作用,但是做父母的无法遏制思子之情,也会对身体精神状况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父母的健康,在外漂泊的儿女应该学会宽慰父母。如果能让父母少操心,多快乐,即便人在天涯,也算是“游必有方”的孝子。

总之,不论是离家在外的人,还是待在父母身边的人,都得让父母知道你很好。即便工作上很忙,没有办法亲自孝敬父母,也得多问候父母,这才是孝。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题解】

本章与《学而篇》第11章内容相同,具体内容我们已在前文中叙述过了。由于本章是为了对前一章做出解释,阐述的对象也更加侧重于“仁”的内在要求,因此只摘录了其中的一句单独列出。

【译文】

孔子说:“做子女的若是能够长期按照父母的原则行事,那他就算是个孝子了。”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1],不可不知[2]也。一则[3]以喜[4],一则以惧[5]。”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讲到关心父母的年龄也是尽孝的方式之一。

【注释】

[1]年:年龄。[2]知:知道,记在心里。[3]一则:一方面。[4]喜:因高寿而高兴。[5]惧:因衰老而恐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迈而有所害怕。”

【精读论语】

要记住父母的年龄和生日

为人子女者,大家可以在心里问一句,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他们今年有多大了?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上来的。而且现代社会,由于多数人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对父母的关心也日渐淡漠起来,除了不记得父母的生日以外,就连节假日的时候也不主动问候一声。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有违孝道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即便生活再忙碌,都不应忽视对父母的孝敬。

记住父母的生日,是孝道的具体表现。之所以这样说,有两点原因,即孔子所说的“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个真正孝顺父母的人,会非常关心父母的年龄和生日,会为父母健康、得享高寿而高兴。这样不仅能与父母同享天伦之乐,自己也会有足够时间孝敬他们。但是,他们也会因此而惧怕自己陪伴在父母跟前的日子又短了些。也就是说,父母的生日在他们的心里可能永远都是惧大于喜的,因为自己能做的太少,而父母能给的太多了。若是等到父母不在的时候你才幡然醒悟,你就算是捶胸顿足也无济于事,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很多人可以记住爱人、孩子,甚至是同学、朋友的生日,可是却记不住父母的生日!我们常年在外求学、工作,回家的次数也在逐渐减少。也许我们还会经常惦记父母,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问候他们,有时也会给父母准备一些礼物,可却将父母的生日给忘了。有的时候,我们或许会给父母过生日,但程序是越走越简单,孝敬之心也随之淡化。

不管怎么说,忘记父母的生日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明白,只要父母还健在,就是子女们的福分。所以,从今天起一定要知道父母的年龄,记住父母的生日,要在父母有限的晚年,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做些什么,最大限度地宽慰父母之心。要知道,在给父母一份孝心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一份安心。

【原文】

4.22 子曰:“古者[1]言之不出[2],耻躬之不逮[3]也。”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强调了做人应当谨言慎行,反对言过其行,更不要轻易地许诺,说到的事情就得做到。

【注释】

[1]古者:古之君子。[2]出:轻易地出口。[3]逮:及,赶上。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出言许诺,因为他们知道实现不了诺言是很可耻的事情。”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2]之者鲜[3]矣。”

【题解】

在本章中,孔子谈到了自我约束和节制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

【注释】

[1]约:约束,拘谨。[2]失:错误、过失。[3]鲜:少。

【译文】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犯错误的人是很少见的。”

【精读论语】

要懂得约束自己

在孔子眼中,言行谨慎的人,是懂得约束自己的人。这种人懂得如何把握自己,会时刻提醒着自己,凡事都应该有度,只有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免得自己遗憾终生。

如果一个人任由冲动和激情支配,那么他就会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成为欲望的奴隶。许多人能够抵制外部的诱惑,是因为他们有着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较强的自控能力。也许是这种信念和自控,将人们的生活划分成了物质生活和道德生活两个大的方面。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人,会自觉地对其思想、言论和行为进行控制,慢慢地向高尚的、有道德的人靠近。

一个人若想约束自己的言行,就不能为了寻求当下的满足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样不仅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也会败坏自己的事业乃至毁掉人生。一个自我放纵的人,是没有未来的。一个人的自我放纵,危害社会,损害他人,这些被侮辱和损害者必然打击报复他,这个社会也必然会抛弃他。

也许每个人都能找到成功的途径,但是在同样努力地情况下,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究其原因还是自我约束的能力起到了作用。成功者总是不断地约束自己、克制自己,让自己做些正确的事情,而没有取得功的人,大多是因抵受不住安逸的诱惑,才会败倒下去。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定律。所以说,一个人若想取得成功,就得有所付出才行,而自我约束就是其中的关键。这种约束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在精神上克制住自己也很重要。

人们常说,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其实这句话就是在变相地说明自我约束就是为了战胜自己。一个人的成功,最大障碍并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人们自身。对于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那是没办法。但是,倘若自己能够做到的事都不去做或是做不好的话,那就是自身的问题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题解】

本章讲到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两条准则,即“言”和“行”。

【注释】

[1]讷:说话迟钝。这里的意思是说话要谨慎。[2]敏:敏捷、迅速。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应当谨慎小心,做事时则应勤奋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1]不孤[2],必有邻[3]。”

【题解】

本章是孔子对于人们努力修养道德的勉励。在他看来,品德高尚的人永远不会被孤立,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注释】

[1]德:有德的人。[2]孤:孤独、孤单。[3]邻:亲近、以……为邻。

【译文】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精读论语】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

一个有道德的人,肯定也是一个坚持公理与正义的人。而且,人们的心理都有向好的事物靠拢的倾向,因此在他们的身后不会缺少追随者。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有道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信任和支持。

在三国的政治人物中,刘备以仁德著称。刘备有自己坚定不移的处世原则,对朋友有信,对属下有义,对人民宽厚仁爱,了解他的人无不心向往之。从起兵到赤壁大战,刘备一直颠沛流离,没有多大地盘,也给不了下属多高的官职和多优厚的俸禄,但是,他身边却始终有一大批才智之士追随。起兵之时,不但应者云集,连马贩子都出资相助。后来,他屡次被曹操击败,如丧家之犬,而关羽张飞百般寻找,誓死追随效力。前往徐州时,陶谦不但送兵送粮,还多次以徐州相让;他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不但给他增多兵卒,还给他城池安置。在荆州时,当地豪杰投靠刘备愈来愈多,文士有诸葛亮、徐庶、蒋琬等人,武将有黄忠、魏延和廖化等,甚至于连远在庐江郡的雷绪等人,都自愿率领家族和兵丁远道来投。这说明刘备对民众有巨大的吸引力。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占据荆州一部,孙权和曹操分据其他地区。但是,孙曹统辖地区的荆州士民,纷纷转投刘备,络绎不绝。在向西川发展的过程中,智能之士张松,以及西川名臣法正、黄权、李严等人,都心甘情愿投降刘备,背弃故主刘璋。由此可见,刘备因为道德高尚,得到了民众和才智之士的追随。

刘备的事迹,为孔子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句话教导我们,只要自己在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就不用担心缺少朋友。即便有人将我们的行为看作是迂腐,甚至是虚伪的行径,也不要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思想压力。更不能因为别人异样的眼光迷失了自我,令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人了解你,可是等到时间长了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懂你、了解你,到了那时就会有大批的人前来追随,与你共襄大业。可见,孔子所言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也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历史和现实的无数事例表明,一个有道德的人,无论他身处何方,都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当然不会产生丝毫的孤单感。倘若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做不成事情,而且很容易被大伙疏离,有可能变成孤家寡人。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辱[2]矣;朋友数,斯疏[3]矣。”

【题解】

本章用子游的这段话,间接地对本篇做了总结,表达出了孔子关于侍奉君主以及与朋友交往时的见解。

【注释】

[1]数:屡次,频繁。[2]辱:侮辱。[3]疏:疏远。

【译文】

子游说:“侍奉君主若是过于繁琐和亲近,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过繁琐,就会被疏远。”

【精读论语】

保持恰当的人际距离

在子游看来,人与人之间太过亲密或是太过疏远都不是最好的。

冬天天气非常冷,有两只小刺猬躲在洞中。其中一只刺猬对同伴说:“我们互相靠近一点,会暖和一些。”同伴觉得有道理,就靠了过去。可是,由于靠得太近,双方身上的刺刺到对方。为了取暖,它们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一点一点地向对方靠近。最后,终于让他们找到了一个既能感觉到温暖,又刚好刺不到对方的距离,平安地度过了冬天。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像故事中的两只刺猬一样。双方离得远了,就想互相靠近找份依靠和温暖;而离得近了,又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对方。无论是离得过远还是过近,都不是最完美的选择,除非你能找到那个最合适的距离。作为一个智者,子游敏锐地观察到这个现象,提出了“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的观点。

在这里,子游说了两个方面的典型问题,第一是与君主关系过于密切,就会受到严重的侮辱。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又道是“天心难测”,与君主来往过密,难免会了解甚至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是君主隐私,这些都是君主大忌。君主一旦翻脸,做臣子的难免受辱。再者,有些人劝谏君主无休无止,这很容易惹怒君主,招来逆鳞之祸。现在与领导相处,也必须注意有度,千万不要把领导当哥们,否则,只会自取其辱。与领导交往,在注意度的同时,最关键的要“知礼”,任何事情都不越礼,就不会招来羞辱。

其次,子游强调了朋友之间的相处,指出朋友过于亲密,最终必然疏远。之所以会这样,关键在于亲密容易使人放松无忌,会在无意中触犯朋友禁忌;来往过密必然了解较深,过于深入则会侵犯隐私。一旦犯了忌讳,或者对朋友的隐私缺乏应有的尊重,最后必然会不欢而散。所以,正确的相处之道是保持恰当距离,尊重别人的隐私。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全书

    道德经全书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孟子

    孟子

    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学说与教育观念,又对其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与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也开始发展起来,孟子在百家争鸣时,有力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并且确立了自己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成绩仅次于孔子。后来,随着儒家学说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体散文,有很多长篇大论,多了一些机智的辩论。其写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本书是为了满足现代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需求推出的白文普及本。本书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了凡四训浅释(国学经典)

    了凡四训浅释(国学经典)

    《了凡四训》是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的教育之书。《了凡四训》一部历久弥新,为人生磊落生活的智慧之书。净空法师的浅析深入浅出、蕴含生命哲学,给人以心灵的滋养。内容简介:《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净空法师用简练明白的语言,对原著加以深刻解读,以《了凡四训》为纲,将精深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使人听后如沐春风。作者简介:净空法师,俗名徐业鸿,法名净空,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及佛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十三年,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获得深刻启发,不仅熟通佛教各派经论,对于儒学、道家和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学说,也广泛涉猎。
  • 声律启蒙·弟子规

    声律启蒙·弟子规

    本书以采撷我国历代诗词歌赋篇章中的常用对偶语汇为基础,介绍对仗用语的基本知识和美化语言的艺术与技巧。
热门推荐
  • 爱恋之复仇史

    爱恋之复仇史

    为了任何人什么都可以牺牲,但最后换了的只是一句辱骂,难道他们连敷衍一下都不行吗?她们开始封闭自己,不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们知道没有别人的帮助,她们自己同样也可以……(蔷薇)她的冷傲冷血、(彼岸)她的无情无义、(曼陀罗)她的可怕畏惧、(薰衣)她的开朗活泼、(依米)她的温柔体贴,小时候五岁亲眼目睹家人被自己最信任的人所杀害,这种痛苦又有谁能体会,经历了十三年,她们所承受的痛苦只有她们自己知道……遇到了他们,命运会改变吗?事事难料!!!!
  • 被流放的人类

    被流放的人类

    “你要知道,一个世界的真实性并不取决于你的眼睛,万一,你也是假的呢?”“有人说这个世界只是神为了打发时间而创造的,那么,真的有神吗?换一句话来说,神从何而来?”“这个世界,只是个玩笑!”
  • 凤凰男的岁末恋情

    凤凰男的岁末恋情

    当渴望觅得真爱的女生与凤凰男相遇,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 方与圆

    方与圆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方圆之道解读说话技巧、方圆之道解读处世方法、方圆之道解读商场风云、方圆之道解读职场准则、方圆之道解读爱情与友情、方圆之道解读人生禁忌。
  • 名门闪婚:总裁的千亿宠妻

    名门闪婚:总裁的千亿宠妻

    “从现在起,你就是给我暖床的工具了。”“那这个工具还真够值钱的。”她是被至亲算计的落魄女学生,初次相见就被他吃干抹净,还摇身一变占了名模的位置成了沈氏集团的女主人。说好的各取所需,事成之后两不相欠。可沈先生却反悔了!要把她留在身边生猴子!
  • 破镜梦圆

    破镜梦圆

    你的生命是怎样的?你对爱与被爱的定义又是如何?一切付之流水,欢笑终成泡影。我们都有权力,选择即是方向。我是郭城,我在这里等你。书文吧!QQ群:731135319。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 圣与灭的洗礼

    圣与灭的洗礼

    一个叫月辉的,成功打爆一切回到原位的故事
  • 黑洞之后

    黑洞之后

    黑洞里面有什么?不是平行宇宙,不是另一个宇宙,也不是更高的维度。时隔三千年夜轩踏上祖先曾经走过的路会发现什么样的真相?不同星系的人形智慧生物在黑洞内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真武九荒

    真武九荒

    真武学院,一个普普通通的杂役弟子,凭借穿越以后激活的武道真血,一步步走向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