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29800000015

第15章 入浙(5)

比咸丰更痛苦的是奕,咸丰远在热河眼不见为净,他却不得不待在北京亲眼看着洋鬼子糟塌祖上多年经营的心头肉,心痛万分却又无能为力。更让他痛苦的是,面对洋鬼子的暴行,他得凑上去赔笑脸,因为咸丰这个哥哥在开逃之前曾经交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任务。

咸丰留给奕的特殊任务很恶心,就是给洋人投降做孙子,替他善后擦屁股,收拾他当皇帝这些年来“励精图治”留下的烂摊子。一伙野蛮的强盗跑到自己家里杀人放火,自己不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而且还要低头做孙子示弱,还要拿出好酒好肉招待人家,你说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可是奕不能不干,因为这是圣旨。违抗圣旨,死路一条。奕只好硬着头皮与英法联军这帮全副武装的强盗求和,签订了被称为丧权辱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家里被砸得稀巴烂,烧得成了一片焦土,不但不能要求赔偿,反而还被人家勒索,白纸黑字签合同按手印,倒过来补贴人家的军火费用,这口气谁咽得下去?

1861年8月22日,在皇帝这个岗位上干了十一年的咸丰帝,终于被内忧外患折腾得咽了气,告别了这个包括洪秀全在内的无数人羡慕的职业——皇帝。

咸丰撒手而去之前,也像他的祖辈和前辈们一样,还得完成他人生中最后一项重大的决策——指定接班人。

他指定的接班人是载淳。其实就算咸丰不指定,按皇位继承的游戏规则,接班人也非载淳莫属,因为载淳是他留下的唯一龙种。尽管载淳当年还只有六岁,也就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屁孩,可是由于他老子咸丰走得太早,他也就早早成了大清国的老板。

头疼的是载淳毕竟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儿童,当皇帝也就先挂个名,得等到他成年后,才能手握大权决断国事。在此之前,必须得有人代替他打理这个帝国。所以咸丰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自己的儿子指定一个可靠的监护人。

咸丰为载淳搜索指定监护人的时候,真是伤透了脑筋。六岁的小娃儿,免不了要做一阵子的傀儡,虽然自己还有一个妻子,但是女人毕竟干不了皇帝这个工作,能干这个工作的女人在历史上毕竟也就那么一两个,况且祖辈们留下来的规矩也不允许这么干。在自己咽气之前,咸丰必须找到一个既亲近又能干的人来做儿子的代理人和经纪人。可问题是如果监护人太能干,往往会有野心;没有野心的,一般又不太能干。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自己这个小儿子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他的顺利接班。

世上最难的事就是两全其美,既能干又没有野心的监护人,的确比三条腿的蛤蟆还难找。咸丰此时的心情,好比一个大财主,手握万贯家财,可是只一个年幼的合法继承人。这是一个两难的难题:如果不找监护人,财产保不住;如果找来监护人,又怕监护人欺负孤儿寡母,趁机侵吞卷走财产。监护人,如果看走了眼,定错了人,爱新觉罗家的天下说不定就会落入外人之手,至少会落入旁系之手,所以必须形成一种牵制性的权力平稳。

从对监护人的选择来看,其实咸丰的智商并不低,只是他在位的时间短,而国家又是一团糟,所以才给世人留下了弱智加平庸的形象,被后人戏称为“四无皇帝”(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为了让儿子顺利地接过他手里的接力棒,咸丰在监护人的安排上搞了两个创新的举措,充分体现出他位十一年所接受的专业训练还是卓有成效的。

咸丰的第一个创新,是把监护人从一个扩大到八个,把“独监”升级为“群监”。他安排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驸马景寿、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个顾命大臣,负责辅佐小皇帝。这八个人都是咸丰的亲信,称为“赞襄政务大臣”。

咸丰创新的第二个举措,是把自己的两个老婆也纳入监护人的行列。他在临终前还做了一个奇怪的决定,将自己刻有“御赏”和“同道堂”的两枚御印,分别赐给了皇后和懿贵妃,并颁诏说从此以后新皇帝所颁的一切诏书,都要印有这两枚御印才能有效。

咸丰的安排非常周密,载淳的监护人被他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承德帮”,是大臣系列,也是男人系列;一边是“太后组合”,是老婆系列,也是女人系列。大臣掌管公章(玉玺),老婆掌管私章,要想颁诏拍板,公章和私章都得盖齐。

一种复杂而严密的牵制系统就这样在咸丰手里横空出世了:公章与私章相互牵制,外臣与家人相互牵制,男人与女人相互牵制。大臣在前台唱戏,老婆在后台压阵。内外相制,阴阳平衡,大小相套,非常稳妥。而且私章还是两枚,也可以起到第二级互相牵制的作用。看来咸丰的数学还学得不错,也懂得三角形最稳定的道理,竟然摸索到了“三权分立”的门道。

两大阵营对峙,三方互相牵制,小朋友载淳不就安全了?咱爱新觉罗氏的江山不就可以万万年了?

咸丰为自己最后的出色表现陶醉了,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放心地走了。可是自认为高明的咸丰还是失算了,他走了以后不到三个月,他亲自设计的自认为滴水不漏的监护委员会就出了意外。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计划再周密,也永远赶不上瞬息万变的时局。咸丰在监护人名单中,别有用心地排除了一个他最不信任的人。

此人便是他的亲弟弟恭亲王奕,咸丰失算的是,恰恰正是这个他特别留意的危险分子,破坏了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皇位监护计划。

更让咸丰没有想到的是,他精心打造的皇位监护委员会,不久之后就被一个更加奇怪的机构所取代,而且这个机构的成员,就算九泉之下的他想破脑袋,也未必想得出来。

如果要给这个新出炉的“更加奇怪的机构”取个名字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叔嫂联盟”。

大清国的叔嫂联盟

这个叔嫂联盟的成员大家都比较熟悉,小叔子就是恭亲王奕,嫂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说起慈禧太后,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老佛爷,脑海中浮现的可能会是一个老气横秋的老太婆形象,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当时的慈禧还是一个如花似玉、漂亮性感的少妇。

严格来说,这位二十六岁的美丽少妇,当时还不能叫她慈禧,而应该叫做懿贵妃,姓叶赫那拉。

她是咸丰的妃子,既漂亮又聪明,深得咸丰宠爱,生了一个龙子,名叫爱新觉罗·载淳。这个载淳,就是咸丰的接班人,大清入关后的第八任皇帝同治帝。

叶赫那拉氏本来是没有机会来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杖的,如果不是与他的小叔子勾搭在一起的话。

暂停!

准确说来,这俩人应该是勾结。勾搭一词,容易引起误会,以为叶赫那拉与奕叔嫂关系暧昧,此事史载不详,更加无从可考。

叶赫那拉与奕的勾结,是从他老公咸丰帝死了以后才开始的。风华正茂的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不留神就从少妇变成了寡妇,大是感叹这辈子真是命苦。房事算是到了头,又不能像普通村妇那样改嫁(敢嫁也没人敢娶),漫漫人生路这可如何度过,好在她还对国事感兴趣,也好打发剩下的无聊时光。

中国有句古话是专门用来形容后宫女人命运的,叫做“母以子贵”,叶赫那拉更充分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新上任的小皇帝是她的亲生儿子,她自然顺理成章升级做了太后,荣誉称号是“慈禧太后”,与咸丰的大老婆钮祜禄氏平起平坐。

钮祜禄氏肚子不争气,不但没生出太子,连皇子也没生一个,但她是咸丰的一号夫人,是法定的正妻,此时被封为“慈安太后”。叶赫那拉凭着自己为咸丰续了龙种,也就弥补了在后宫的劣势,与钮祜禄氏各得一枚老公的私章,成了监护委员会的后系成员之一。

慈禧与慈安完全不是一类人,虽然她们都是女人。慈安是个安分守己的人,不想无事生非;慈禧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不想无所事事。慈安觉得手里捏个章盖盖就行了,慈禧觉得盖章这事儿纯属体力活,没有技术含量,不够威风刺激,不能呼风唤雨,没多大意思。

慈禧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单干肯定不是顾命八大臣的对手,决定与慈安形成政治联盟,看看两个女人能不能打败八个大老爷们。于是慈禧找到慈安,说咱们两个人两个章,他们八个人一个章,咱们虽然人数上吃点亏,可是印章上是多数派啊,咱们垂帘听政吧!

慈安太后是个老实本分又没有太多主见的女人,她对政治没有慈禧那么强的欲望,也不想与那些男人勾心斗角,更不想做什么女强人。没有主见的人往往很容易被人说服,慈安心想垂帘听政不就是隔着帘子看戏嘛,听就听呗!

慈禧看中的就是这一点,只要将来坐到了帘子后面,以慈安的性格,肯定不会与她争权抢风头,到时候表面上是两个人,实际上不还是她一个人说了算。

慈安容易糊弄,可是顾命八大臣不好摆平,尤其是那个排在第一的肃顺,这个人又精又硬,软硬不吃,当即就以大清没有这个先例为由,驳回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申请。

慈禧经过反思,总结出两点教训:一是明刀明枪肯定行不通,得玩阴的;二是两个女人不是八个男人的对手,得找个男人。

这样的男人可不好找,一要鬼精灵有智慧,二要有地位有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得对自己有好感,最好还要是那八个顾命大臣的政敌。

慈禧思来想去摸底排查一番,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热河行宫还真的找不出符合这几个高标准的男人!

穷则变,变则通,经过第二轮深度反思,慈禧终于发现自己原来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慈禧发现她犯的这个错误叫做“近视眼”,自己要找的男人,虽然热河没有,但是并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啊!

视野一旦开阔,慈禧很快就想到了一个熟悉的人选。

远在北京的小叔子——奕!

这几乎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不二人选。三条标准,他条条都符合。奕的精明能干,是众所周知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咸丰才一直对他存有戒心,甚至逃跑都没带着他,顾命大臣也没他的份,宁愿相信外人,也不愿意相信自家弟弟。前两条标准都没有问题,OK了!

第三条也没有问题。人与人之间,能不能成为朋友,能不能产生好感,往往都是相互的,而且也是可以相互传染的。咸丰不喜欢奕,五个军机大臣,四个都成了顾命大臣,偏偏他这个新皇帝的叔叔却进不了监护委员会,奕自然也不会对咸丰有什么特别浓厚的感情。咸丰不喜欢奕,肃顺这八个人自然也不喜欢奕。咸丰驾崩后,肃顺这帮人就剥夺了奕奔丧的权利,让他离政权中心舞台远远的。肃顺他们把奕当敌人,奕自然也把他们视为仇人。

现在还剩下一个问题,这个一直不得志的小叔子会不会买嫂子的账?

这一点慈禧是有信心的,她凭直觉断定,奕一定会接住自己抛过去的政治绣球,站到自己这一边来。咱一个女人都雄心勃勃,我就不相信你一个大男人,甘心一辈子做软蛋!

可问题是小叔子不在身边啊。要想对付这顾全八大臣,总得先开个会研究研究,统一一下思想,制定一下对策,敲定一下实施方案吧?

慈禧求得慈安的支持后,立即派亲信潜回北京,告诉奕如此这般。不出慈禧所料,奕的回应是热烈的,也是默契的。为了能尽快见到嫂子,奕递交了前去热河奔丧的申请书。肃顺非但不批,而且拒绝的理由非常生硬:这地儿不是你该来的!躲远点儿!

八个顾命大臣不但是监护委员会成员,而且也是咸丰指定的治丧委员会,奕要奔丧,必须得到他们的批准才行。

奕急于要见到嫂子不可,再申请,肃顺还是不批。

那就再申请,直到你批准为止!

肃顺等人还是没能抵挡住奕锲而不舍地死缠烂打,最后只得投降,你爱来就来吧!毕竟弟弟给哥哥奔丧也算是正当权利,肃顺这些人哪里会想到奕名为奔丧看哥哥,实为长途奔袭去见嫂子,这头披着羊皮的狼!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叔嫂见面就开始长聊,聊了好几个小时,把后续工作全部谈妥了,奕就回北京,负责落实北京方面的筹备工作。

说到这里多说两句,这个事儿还有一个很另类的传说版。

这个版本说,奕化装成萨满,也就是神汉,借着做道场的机会见到了嫂子,就在咸丰的灵柩前把会给开完了。由于这个版本更加富有传奇色彩,情节更加扣人心弦,结果反而比正版传播得更广更远,正应了假做真来真亦假那句话。

叔嫂分手之后便按照先下手为强的既定方针,夺权计划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大清朝两百多年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宫廷夺权戏再次悄然拉开帷幕。

按照会议事先约定的分工,奕负责寻求支持者和盟友,拿到北京方面的兵权;慈禧负责热河方面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麻痹顾命八大臣,制造时间差。

奕走了以后,热河逃跑团便护送咸丰灵柩回北京,才走了一天,慈禧就借口皇帝年幼,两宫太后都是女人,全程陪同是个拖累,建议说不如让他们与载垣、端华等七个顾命大臣先从小路提前回北京,让肃顺护送咸丰的棺椁走大路跟进。

八个顾命大臣,最厉害的肃顺被忽悠在路上,事情就好办多了。慈禧终于松了一口气,这种事情头一次干,还真他妈的让人紧张!

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干掉这八个顾命大臣,重新组建皇位监护委员会!

这毕竟是牵涉到最高权力的争夺,事情的经过比较复杂也是情有可原的,具体来说,一共分成四步来走。

第一步,叔嫂会晤,制定具体方案。11月1日,刚回到北京的慈禧就迫不及待地接见了恭亲王奕,敲定了第二天的工作内容。

第二步,宣读罪状,逮捕顾命大臣。第二天一早,奕手捧圣旨,宣读了承德集团的罪状,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又命令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撤职查办,严加看管。随后派人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正在护送咸丰棺材赶往北京的肃顺。

第三步,重拟诏书,干掉顾命大臣。11月8日,慈禧举起了屠刀,发布上谕,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这个刚刚护送完棺材的人随后就进了棺材;让载垣、端华自尽;剩下的五个全要么被革职,要么被打发去充军。

第四步,叔嫂联盟,重组领导班子。11月11日,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改元“同治”(1862年),东、西二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强悍的慈禧成了大清国的总裁,慈安只不过陪她坐坐而已。加封恭亲王奕为议政王大臣、军机处领班大臣,处理军国大事。

两个女人加上一个男人,终于战胜了八个男人,叔嫂政治联盟取代了监护人委员会。政变的收获是丰厚的,慈禧做了老板负责拍板,奕担任CEO负责执行。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京政变”,由于这一年是农历辛酉年,所以历史上又称“辛酉政变”。

在这里之所以花这么多笔墨来写这场宫廷权力争夺大戏,实在是因为这件事对大清国的命运影响极其深远,而且对太平天国的命运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承德帮到叔嫂派

北京政变的影响无疑是复杂而深远的,简单来说就是这次政变不但使大清的最高统治权从“承德派”转移到“叔嫂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也影响了英法政府对太平天国的政策。

同类推荐
  • 大晋帝国第一人

    大晋帝国第一人

    一个金融人才,意外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仗义英侠出华夏,剑指苍穹问九州。天下归心如我愿,涯海与伊笑江湖。……《仗剑天涯》,属于宋书辰
  • 红楼之庶子风流

    红楼之庶子风流

    外科医生贾琮过劳而卒,魂穿荣府。谱一曲红楼幽梦,唱一世庶子风流。
  • 内阁首辅之摄政宰相

    内阁首辅之摄政宰相

    本书便着重描绘了明朝颇具争议的一代名相张居正,从隐蔽光芒的阁员到辅佐幼主的摄政首辅,他是如何让日渐颓废的朝局变得有了起色的,并揭秘明朝中期凌驾于六部之上的权力机构——内阁,映射出明朝官场的生存之道、一代宰辅的多彩人生。
  • 春秋之后无战国

    春秋之后无战国

    主角为春秋之前一小诸侯国嫡长子。小诸侯国已经沦为附庸国,一旦进入春秋争霸时代,国家随时会被覆灭。形势岌岌可危。主角在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国家摆脱附庸地位,并成为地区大国。主角帮助周王室复兴,惩罚首先称霸的郑国,限制齐国,一手遏制了春秋争霸,将人才智慧用于内强,用于外霸。主角将王这个词重新强化,扼杀了遍地称王称霸的乱世。使皇帝这一名词不再出现,也杜绝了郡县制下事实的半农奴制的东方式帝制的出现。使东方社会在一种全新的宪政状态下发展。
  • 回到三国当暴君

    回到三国当暴君

    被杀身死,让悔恨的程远志拥有了时间回退的能力。“吕布?三姓家奴,让你一只赤兔马,我站着单手就行了。”“关羽?区区匹夫,不值一提,十刀之内,绝不还手,谅你也砍不到我。”“张飞?无知屠夫,要比狂暴是吧?今日定教你后悔,见识真正的暴君。”“比试箭法?哼,本暴君直接把你弓与箭都给射断了。”回到三国,谁不服,我锤谁!做最强的暴君!
热门推荐
  • 凌家千金

    凌家千金

    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这是一个穿越女平凡的乡村生活纪事。看起来偏心却公正的奶奶,喜欢占小便宜的婶婶,看似糊涂实则精明的母亲,以及聪明却运气不大好的老爹跟小气贪财的伯伯,生不出儿子的舅妈和不想娶妾的舅舅,看这一家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奔小康。相公,那是什么东西,可以吃吗?
  • 曦曦,替我好好活下去

    曦曦,替我好好活下去

    “曦曦,你说我们,会变成敌人吗?”“苏儿哥哥……我叶晨曦在此以神血后羿之名对命运之神发誓:无论何时何地,决不与白苏·萨麦尔为敌!若违此誓……唔……苏儿哥哥?”“曦曦,我不需要你向命轮·命运之神发誓,我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承诺。”“好!吾叶晨曦永远不与白苏为敌!”“吾也是!”星空下,两位少年在此许下了美好的诺言,但在战场之上,却又不得不兵戎相见……“什么!曼华!你说什么!晨曦他被宣判判了叛国罪!明天就要被处以形神俱灭之行了!”“白苏你冷静一点!冷静一点啊!喂!等等我们!”行刑前夕,争分夺秒,只为救心爱之人……若干年后——“母亲,父亲他,在祭拜谁?”“月儿,曦,在祭拜他爱的人。”……
  • 激剑风云

    激剑风云

    精元大陆,江湖动荡,风云再起,各家族势力司机而动,都想于乱世中分羹一杯,一场江湖恩怨肃杀,就此拉开帷幕。可正当恩怨情仇上演愈烈之时,魔域入侵……
  • 小农民逍遥修真

    小农民逍遥修真

    岳中海本来是准备做一辈子的屌丝,没有想到捡到一块玉佩。让他有了翻身机会,种田发家笑傲人生不再是梦想。当然了,美女在人生中是不能少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河老祖

    天河老祖

    吾于天河之畔苟活望世间繁华夜雨诉说一段凄凉幡然醒悟我就是我我命天不可收我要霸业天下
  • 都市修真金仙

    都市修真金仙

    一场奇遇让他从普通高中生变成一名修真者从而生活不再简单,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大亨打压流氓、商业大亨、名声、法律、通通不在话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一个时代,戏梦花都,飞度仙界!
  • 彼岸劫:花开彼岸

    彼岸劫:花开彼岸

    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夜家嫡女夜洛,伴异象出生,天地间元素猛涨……片段一:“冰山,你老是跟着我干嘛。““追老婆”冰山冷冷的说道(冰山的名字正文里公布)“特么的不要脸,我对冰山没兴趣““你说我改。”“那你说,你看上我哪里了,我改。”我愤愤的说道……………………
  • 血战1937

    血战1937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突然爆发,日军参谋部利用纵队司令兄弟之间的矛盾,成功将阳泉纵队改编为皇协军第八混成旅。国民党高层极为震惊,于是他们针对这次事件制定了一个"闪电"计划,清除这些投靠日军的汉奸的行动从此开始了……
  • 击剑九问

    击剑九问

    一部奇幻的魔法征程,一段慷慨激昂的侠客经历。变的,是人心,不变的,是我手中的剑!————————————————————沈语原以为,侠客,是当自身具备实力后的一种表现,但后来他发现,侠客其实是一条路,即使万劫不复,也要走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