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62400000010

第10章 孔融让城

都昌城,扩建于大汉开国第十年,由都昌侯朱轸出重资,在原城池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经过近四百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北海郡内的第一大城。

北海郡原来的治所在剧县,孔融到任之后,觉得剧县城池太小,城墙太矮,便选择了东边的都昌县,作为剿寇大本营。他将据县的士族百姓、兵马粮草尽数迁入其中,修葺以前的侯府,作为府衙之用;修整城墙,并建设塔楼等守城器械,以抵御黄巾贼寇;开办学校和义舍,来教化和收纳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避免他们跟随黄巾贼寇作乱。这一系列措施之下,都昌县民心归附,人口迅速增至三十五万,青州一些名士大儒也纷纷慕名而来,有郑玄,彭璆,邴原,王脩,彭璆等等。

都昌县侯府内,歌舞升平,文臣武将欢聚一堂,庆今日之大胜,也为弘农王贺。席上觥筹交错,许多人怀着炙热的眼神,偷偷打量着刘辩。

从他们眼中,可以看出对高官厚禄的强烈的渴望。

从龙之臣啊,光这一份吸引力,就足够巨大。何况这可是一条真龙,只是被困浅溪而已,如今龙归于海,必将翱翔九天,呼风唤雨。

“奸臣董卓肆意妄为,一介匹夫,却乱行废立之事,引天人共怒,我等愿辅佐王上重登帝位,以讨逆贼。”北海郡方正彭璆谏道。

“我等亦愿辅佐王上重登帝位。”席间众人瞬间跪了一大半。

刘辩何尝不懂得这些士族们的想法。重登帝位,在现在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若称帝,或许可以获得像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等反董卓势力的效忠,但又极有可能,沦为这些野心家手中的傀儡。把皇帝束之高阁,然后各自拥兵自重,互相征伐,只是名义上服从管辖、遵从汉室罢了。这种状况,跟春秋战国时期的景象何其相似,那时候七国的存在,让周王朝这个“天下共主”名存实亡。

“诸位不必再劝,孤从弘农一路走来,看尽了民间疾苦,深感愧疚。孤只愿天下兵戈不兴,百姓安居乐业,已无意称帝。”刘辨决然说道。

“昔日何太后垂帘掌政,天下人不知殿下之贤德,如今王上麾下人才济济,正是重登大宝的时机啊!臣等恳请殿下君临天下!”众人觉得刘辨这是在谦虚呢,自古这做皇帝啊,都有“三辞而受”的套路,就是说,要假意推辞三辞,才能接受。

不称帝,刘辨虽然会丧失许多号召力,却增强了执行力,刘辨可以脚踏实地,一展心中抱负。像玉衡军就是刘辨目前唯一可以掌控的军队,其中由刘备、关羽、张飞、简雍四人出任校尉,各领一千人。

后世常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并不是指权力来自于枪,而是指,要守护住权力,就必须拥有武力和军队。

权力从哪里来?权力来自于广大民众,更应当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可以说这是一种相互信任,如同杜家村的村民、高唐县的守军、黄巾军的降卒,他们对刘辨的信任,才让刘辨真正体会到权力。

像汉灵帝刘宏,是被豪门士族的选中,推上帝位的。所以其手中的皇权早已被豪门士族夺了去,导致最终只能依靠宦官、外戚,利用豪门内斗,来从他们手中抢夺些权力。

“诸位平身,此事以后再议。倒是青州的百万黄巾贼寇,让孤寝食难安,去年的高唐城,今日之都昌城,都差点被贼兵攻破,诸位难道不应该关心一下?”刘辨也不想与这些士族们闹得太僵,断了他们的念想,只好抛出青州百万黄巾贼寇的难题来。

众人也懂了,不再劝进。刘辨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大家先把青州百万贼寇肃清了,再谈登基称帝的事。只好拱手入席,继续喝酒吃肉,看美女唱歌跳舞,只是心中却在不停地盘算着,该拿出多少家底来投资刘辨。

五日之后,当简雍率领三千玉衡军,进驻都昌县的时候,众人心中拥立刘辩称帝的心思,则更甚了。

但只有少数几人例外,孔融心里就并不支持刘辩称帝,所以一直保持着沉默。当初董卓废黜刘辩之时,孔融尽全力去阻止,是因为刘辩继位的合法性,何况刘辨在位时,并没有任何过失。如今灵帝刘宏的另一个儿子——刘协,在董卓的扶持之下,已经君临天下,孔融也只能遵从其号令。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力,就在于此。不管诸侯们暗地里做什么动作,表面上都得遵从天子刘协的号令,若不从,则留给董卓“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出兵借口。

所以袁绍他们才急不可耐地想另立新君,摆脱道义上的挟持,如今刘姓子弟满天下,随便抓几个都有可能是高祖刘邦的后裔。

也正因为如此,从汉室的角度考虑,孔融目前并不支持刘邦称帝,更不希望看到兄弟阋墙,天下分崩离析的局面。

都昌县城中,那座最气派的府邸内,孔融、郑玄两人相对而座,一位老仆斟完酒后,缓缓退出房门,显然是不敢打搅两位对话。

“郑老,觉得弘农王如何?”一盘棋下完,一杯酒下肚,孔融向郑玄问道。

“原来文举是为此事而忧心,难怪棋风之中,少了往日的稳健。”郑玄说道。见孔融心不在此,郑玄将手中的棋子,放入棋罐之中,继续说道:“要我说,弘农王真乃文武双全之雄主也,世间少有。没想到汉室绵延至今四百余年,刘氏竟又出中兴之主。”郑玄对孔融说道。文举正是孔融的表字。

孔融心中骇然,郑玄对刘辨的评价,竟比自己还高了不少。

“只可惜,未必是士族豪强之福!”郑玄继续说道。

“还请郑老解惑。”

“文举难道不知光武帝赋田授廪之事?自古仓廪空虚,则天下纷乱迭起,所以民之根本,在于田地。光武帝度天下之田,轻徭薄赋,才有了汉室中兴,而如今天下大乱,民宁可为贼,而不劳作,为何?此乃士族豪强盘剥之罪。”郑玄出身寒门,更加能体会其中缘由。

“看来弘农王这些年必有奇遇。昔日在雒阳,我观之,不过是一位稚气未脱的少年,远没有今日之威严、决断。”孔融回忆着,曾经在雒阳朝堂,拜见的那位少年皇帝。

“嗯,与传言相去甚远。”郑玄赞同道。

“若吾将北海郡托付与弘农王,郑老以为如何?”孔融见刘辨有才能,又有兵马,打算撂担子。

“文举是打算效忠于弘农王?”郑玄反问道,

刘备将高唐县托付给弘农王,显然是已经效忠于刘辨,再也不会服从朝廷号令。刘备算起来,还是郑玄的师侄,刘备拜卢植为师,而卢植和郑玄又是同门,曾一起拜在大儒马融的门下。

孔融家大业大,远不是刘备所能比的,孔氏在青州雄踞几百年,说是青州顶尖豪门之一,则一点也不为过。所以在效忠这个问题上,显得非常之慎重。

孔融陷入了沉思。几百年来,孔氏从未在效忠谁上面,有过如此艰难的选择,自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身为孔子后裔的他们,在儒家士族中便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不论谁当权,孔氏豪门都会是被拉拢的对象,他们只需要坐山观虎斗,谁赢了就支持谁。

但孔融那刚直不阿的性格,心中那匡扶汉室的抱负,加上刘辨的救援之恩,让他逐渐下定决心,决意在刘辩身上赌这一把。

“弘农王来访”,仆人进屋低声说道,才让孔融回过神来。

刘辩带着刘备、简雍二人,前来辞行。

刘辩:“此行玉衡军只带了十日口粮,如今粮之将尽,特来与郡守辞行!”

孔融:“粮草管够,殿下勿忧”,“臣倒还有个不情之请,愿上表朝廷,将北海郡让与殿下来治理。”

刘辩:“孤何德何能,当之有愧矣。”

孔融:“素闻殿下贤德,莫要推辞,殿下主政北海,将会是北海民众之福。”

次日,孔融将北海郡印绶交了出来。刘辩欣然接受,又拜孔融、郑玄为弘农王从事。

刘辩照搬高唐县的治理模式,在一万黄巾降卒和仅剩的三千守军中,挑选了四千多名青壮士兵,编入玉衡军。任命简雍为主薄,而太史慈接任简雍原校尉一职,领玉衡军两千。

几个月以来,刘辩和麾下玉衡军四处征战,扫清余贼,又组织民众和预备军垦荒、种地、恢复生产。在刘辩的要求下,北海郡的士族、豪门、富商纷纷捐粮捐布,接收流民。

冬去春来,都昌城外,驰道的两旁,是绿色的“海洋”,去年播下的冬小麦,经历一个冬季之后,长得非常好。

此时距离都昌城十余里的驰道上,出现了两队车马,那一排排红色的旌旗在绿色海洋之间显得那么突兀。两队车马,相距不到一里,旗帜上写的字各不相同,但终点却都是前方的城池。

同类推荐
  • 帝婿风云

    帝婿风云

    萧景权是大燕国的皇子,出生时被认定为天煞孤星,为皇室所不容。二十年后,因为皇帝病危,需要他当年带出宫去的一枚虎符安定天下,娴贵妃终于肯现身再见她这儿子一面,索要虎符,但此时他已经成了上门女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我失去的一切,朕会一点一点的向你们都讨要回来!
  • 明朝大富贵

    明朝大富贵

    一个现代混天度日的小公务员穿越到明朝中期的盛世,很不幸地做了朝廷和皇帝的捞钱工具。为中央财政的健康运行,为大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赚钱,努力地花钱。在封建时代,这样的工作,简直就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就有身死名灭的下场。但很奇怪的时,终其一身,这个在野的新式官僚,这个皇帝的投资顾问,都有着极好的名声。鲜衣怒马,钟鸣鼎食,逍遥快活。上称之为:能;朝野称之为:贤。直到……直到四百年后,有良心的历史学家翻开尘封的史籍。被岁月染黄的的书页刚一打开,扑面而来一股盛世名臣的大奸似忠,大巧若拙。骄奢淫逸,阴险狡诈、勾搭宦官、与文臣清流联系紧密。四方讨好,八面玲珑,十分龌龊。秽乱宫闱,与寡嫂保持不纯洁的男女关系。一个嘉靖年最大的奸臣,最大的流氓,最大的皇家买办浮出水面。
  • 魂穿尹志平

    魂穿尹志平

    一觉醒来,甄志丙发觉自己成为尹志平!没错,就是那个玷污了小龙女的尹志平。看到身后一脸冷漠表情追着自己不放的小龙女,甄志丙内心大声疾呼:“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注:新版《神雕侠侣》人物尹志平因全真教协会反对而改名为甄志丙。
  • 狰谋

    狰谋

    楼宇莺燕锦纷飞,山间孤咕怜世哀。壮志不食胡虏肉,笑谈却饮百姓血。潇潇雨歇仰天啸,壮怀激烈万马奔。功成万里皆御土,不识乡间万骨枯。朝论明日荣华至,夕阳西下颅离身,四方安宁二十载,不忘当年国覆恨。黄昏风起又云涌,山雨已来敲九州。皇前群子欲争辉,千金散尽求谋人。儒冠谋争棋天下,九鼎雷鸣朝堂惊。昔日故交明日仇,同室相戈何其多。国仇家恨魂今至,不扫恩仇誓不还。暗搅风云遇敌手,汝来吾往似故人。风停雨歇云雾散,狱中冤魂又增添。皇辇已定寻美姝,红颜早逝已做古。朕令天下莫不从,心中孤寡与谁说,世人笑谈英雄事,成败真假谁又知。----架空历史小说,五代十国后北宋初的史背景后写的的架空历史小说。
  • 上品闲人

    上品闲人

    武朝大观年间,河道决堤,父母双亡,富二代落魄街头斗蛐蛐,家里还有个赶不走的小丫鬟,看一个不甘命运的浪荡公子如何苦苦挣扎,一步步登上人生顶峰……她,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小丫鬟,心性善良,默默无闻地在背后撑起一个家。却一直被无视,最终等到了她的王归来!新书冥河神君,希望大家支持一下,谢谢了
热门推荐
  • 修元世界

    修元世界

    这里没有炫丽的魔法,也没有宏大的斗气,这里,修的不是灵气,是元气。这里的能量,都是由元气组成,不断的吸收和炼化,向着长生大道前进。
  • 三世灵魂

    三世灵魂

    幽月大陆,宗门林立,以武为尊!神秘遗孤,旷世机缘,命运枷锁!保守心中的热血,悟法、道,堪片虚,成就一代传奇!
  • tfboys之幸福之恋

    tfboys之幸福之恋

    三只会怎么跟三个女孩子擦出爱情的火花呢?我是学生党,六年级。写的不好请见谅。
  • 快穿之万千世界追着你

    快穿之万千世界追着你

    本是魔界本源的叶瑶歌,因为八大界受到了混沌的进攻,结果被造物主大人的猫带到了万千世界,去唤(调)醒(戏)拯救这个世界的造物主,只因为碎片般的灵魂,只能一个一个来了!结果.....喂!你家造物主为啥要拉我的手啊?哎呀,那是为了看看你的资质。喂!那他干嘛亲我啊?矮油,那是因为要用你的气息去掩盖住他的气息丫哦....哎!他要睡我!我靠,主人你矜持一点啊!
  • 别闹,捉鬼呢

    别闹,捉鬼呢

    时移世易,鬼神的传说已经湮没在急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里,但是有明必有暗,有阳必有阴,总有这么一些人,可以突破阴阳的桎梏她本以为自己能和师父一样,能凭着两三手道术过上“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美好日子。却没想,双胞胎姐姐因车祸丧生,为了照顾有心脏病的母亲,不得不以姐姐的身份继续生活下去。好不容易打算金盆洗手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却出现了一个戾气冲天的鬼婴对着她一口一个妈咪。为了天下苍生,她忍痛认下了这个孩子。但孩子的父亲还是手动再见吧……颜值再高,来头再大,也拯救不了这惹人嫌的臭脾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废材之嫡女三小姐

    穿越废材之嫡女三小姐

    谁说老人都是最疼人的都是骗子!骗子!把她一脚踹去古代的人就是他亲爷爷!!还美名其曰为了她的幸福放狗屁!!反正等她混的风生水起,就杀回去!!
  • 历代皇子智谋故事(下)

    历代皇子智谋故事(下)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世界我知道——新西兰

    世界我知道——新西兰

    本书内容包括:自云之乡;相遇在人间净土;夺得千峰翠色来;绵羊,经济起飞的翅膀;自然年轮中的惊艳;火山流出的奇迹;寻找浪漫的精灵;生命的悲秋;土地的细语;两个人的探寻等。
  • 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精灵大贤者

    精灵大贤者

    当世界初生走到第一个万年:精灵们还沉醉在自己的理想乡中之时,人类文明的燎原之火正在烧遍各个大陆;束缚龙族的诅咒即将被破除,咆哮的龙炎即将主宰已宁静数千年的天空;剑与魔法的光辉尚未出现,超凡的秩序尚未确立,一些智者们却已经开始接触世界的真实;破碎的文明正在混乱与邪恶之中重新燃起,黑暗的洪流正对这片纯净的天地虎视眈眈;当世人还在为臆想中的神明添砖加瓦,真神的光辉却已经在血与火之中即将破壳而出……在这样一个历史即将决堤涌出的平静夜晚,尚不知道这一切的精灵王子诺兰默默决定,自己要成为这个新世界的魔法之祖!……这是一个后来被称为大贤者的精灵,在创世之初、神代之始、文明发展的间隙中留下足迹的故事。诺兰:快和我签订契约,成为魔法少年8(划掉)~书友群:68426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