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80500000002

第2章 译本序(2)

伍尔夫撰述的文艺批评起先大都发表于《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与《纽约先驱论坛报》等报刊上,因为她是特约撰稿人。以后结集,题为《普通读者》(两卷,1925,1932)。这是作者自谦,意为这些文章是一个普通读者所写,任意鉴赏,信笔拈来,并非严肃的论文。其实,这正是女作家评论的特点:独抒己见,挥洒自如,夹叙夹议,机趣横生,娓娓而谈,毫无说教或枯索之嫌。在所有评论中,代表性的力作有四篇:除了上文所引《贝奈特先生和布朗太太》以及《自己的房间》之外,乃是《现代小说》与《独木桥式的艺术》。这几篇和大部分评论,在她去世后,由李奥纳特汇编成《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四卷,1966—1967)。

在女作家三十余年笔耕生涯里,贯串着一出悲剧,使她身心交瘁,创作蒙受损害;即她反复被忧郁症侵袭,屡次濒于精神分裂,终于绝望,投河自尽。[5]

实际上,每当伍尔夫完成一部小说,病魔便来纠缠,困扰不堪,几乎精神崩溃;但每次她都竭力挺住,同病魔周旋、搏斗,复原后又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写作。这种献身于艺术的韧性,同乔伊斯晚年濒于失明而坚持创作的毅力足以媲美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可以说她致力于创作是为了战胜病魔,追求解脱吧。

尽管伍尔夫写作时神志清醒,但痼疾的阴影势必在小说与文章内隐现,甚至相当浓重。譬如在《达洛卫夫人》里,当女主人公克拉丽莎在晚宴将散席时,听到赛普蒂默斯自杀的噩耗,立刻觉得自己“很像那陌生的年轻人……多奇怪,对他毫无所知却又那么熟悉”。同时,她猜准了那青年是跳楼而死的,迫使他寻短见的是布雷德肖之流。所有这些感触与想象,在一定程度内,折射了作者的心境。

小说并非自传,其中人物不等于作者,然而,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感情会以间接而曲折的方式,移植在某些形象及细节内。在这一点上,克拉丽莎与赛普蒂默斯影射了女作家的复合性格以及内心冲突。具体地讲来,克拉丽莎代表作者乐生、理智与随俗的本性,特别体现在她同丈夫理查德·达洛卫和情人彼得·沃尔什的“三角”纠葛中;经过不少波折与再三权衡之后,克拉丽莎终于嫁给平庸而可靠的议员达洛卫,舍弃了心地淳厚、耽于幻想而不谙世故的“浪子”沃尔什,尽管未能忘情于他,即使在他浪迹天涯(印度)之时,也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赛普蒂默斯则象征女作家内心深处孤傲、高洁和厌世的情绪。事实上,伍尔夫曾在日记中透露,她要“探讨疯狂与自杀的根源,比较常人同狂人各自心目中的世态”。按这本小说最初的计划,并无赛普蒂默斯这一角色,最后自尽的乃是克拉丽莎;以后,作者改变初衷,增加了那年轻的“疯子”,为了让他体现“狂人的真谛”,而克拉丽莎成为“正常的真理”的化身。其实,前者更真切地映现了作者的深层心理。她还在日记中流露,她曾听见鸟儿用希腊语啁鸣,正如赛普蒂默斯的幻觉。此外,她在第二次精神危机中,也如小说里那狂人的结局,渴望跳楼,一死了之。

疾病的消极影响不仅表现在内容上,并且从文体中也能看出蛛丝马迹。无论在小说或论著内,伍尔夫的文笔时常是即兴的、跳跃式的,似乎心血来潮、一挥而就,或颠来倒去、自相矛盾;某些评述条理不清,论证不够严谨,引语有些失实。固然,这种风格可谓意识流的特征,但也是神经质的缺陷吧。

长期的精神抑郁以至几乎错乱,乃是伍尔夫厌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尤其是动荡的时代、紊乱的社会以及植根于异化的思潮,也起了很大的反面作用。伍尔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残酷的烽火使她震惊,尤其是法西斯对伦敦的反复大轰炸,更使她震撼不已,甚至想象希特勒很可能胜利,到那时她只能自戕了。这种阴霾密布的局势,加上种种异化现象的冲击,更促使女作家趋向出世和超脱。她深感古老的欧洲文明脆弱不堪,昔日“太阳不落”的帝国如今摇摇欲坠,以及人际隔阂,人生渺茫,而于幻灭中沉沦。在思想上,她曾受弗洛伊德关于压抑的潜意识与“性本恶”等学说颇深的感染,从而助长了孤寂之感和阴郁的心理。

这些心态在伍尔夫的散文内不时流露,她曾在一篇随笔内感叹:“红尘中的幻觉回响着芸芸众生的呻吟……”,“我们对自己的心灵都茫然,更谈不上渗透他人的心灵了……”,“我们在人间孤零零地走一遭,这样倒更惬意呢。”又如,她在日记中惴惴不安地写道:“生活恰似万丈深渊边上的羊肠小道……”这些话不但透露悲观的心思,并且表明,这位意识流作家惯于剖析深层心态,挖掘自我意识。然而,一味凝视内心,剥茧抽丝般解剖自我,可能会夸大心灵深处的疑虑、惶惑及恐惧,更觉得浮生若梦、万有虚无,而把光明与黑暗交织的大千世界看成一片灰色,甚至一团漆黑了。这,也许是意识流作品大都悲观色彩浓郁的一个缘故吧。

时代的脱节同社会的杌陧加剧了伍尔夫避世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创作和评论的领域内,却又是刺激她力求创新的动力。为什么要革新?简言之,时代变了。伍尔夫认为:“显然,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人失去了牢固的立足点,周围一切都变了,人本身也在变。”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政治、宗教意识同人际关系,等等,都在剧烈变化;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和艺术家)的处境不再像以前那样稳定,而是在纷纭的生活漩涡中,特别在战争的阴影下挣扎。[6]对这种新局面,伍尔夫曾阐述:“所有的人际关系,诸如父子、夫妇、主仆之间的关系,都变了。随着这种变化,宗教信仰、人的行为、政治与文艺等也必然要变。我们姑且说,这种变更从一九一〇年开始。”[7]她还申述:“在一九一〇年十二月底左右,人性开始变了。”变得更卑琐、更丑恶:“如今的人,无论英国人、德国人或法国人,看起来都那么蠢,那么丑。”[8]此外,由于现代生活变得更乱,节奏加快,人的意识也流动得更快,变幻多端,捉摸不定。

上述各种嬗变必然促使审美标准以及文艺的内容和形式相应地变革。新时代的作家应超越旧时代的前辈,而肩负创新的使命。至于如何划分新旧时代,伍尔夫明确地讲:“我建议,把爱德华时代与乔治时代[9]的作家分为两大阵营。我主张,把威尔斯、贝奈特、高尔斯华绥归入爱德华时代,而把福斯特、劳伦斯、司屈雷基、乔伊斯与艾略特纳入乔治时代。”[10]对于前者,即代表传统的老作家,伍尔夫曾以贬义称他们是“物质主义者”,认为“他们总是描写鸡毛蒜皮,煞费苦心,孜孜矻矻,却把琐碎与飘渺的东西写成真实和持久的。”[11]讲得具体些,就是老一辈作家只描写外表,而没有抓住核心与本质。什么才是本质呢?伍尔夫认为是人的性灵或精神世界。她在同一篇文章内用精妙的比喻来阐述:

“生活并非一组排列得匀称的车灯,而是一圈明晃晃的光晕,一种半透明的罩子,环绕着人的意识,贯串始终。因此,小说家的任务难道不是要传达这变化莫测、无拘无束的精神世界,不管它表现得如何畸形或复杂吗?难道不是要尽可能少羼杂外界与外表的东西吗?”随即强调:“至关重要的乃是性灵,包括激情、骚动,以及令人惊叹的美与丑的混合。”这番话不仅概括了女作家本人的观点,也表达了意识流的特色。

在另一篇评论中,伍尔夫更明确地批评传统小说的缺点而阐述自己鲜明的观点:“小说被当作一种寄生动物,她从生活吸取养料,并且必须惟妙惟肖地描摹生活作为报答……文字必须局限于为生活服务,去描绘那茶壶和哈巴狗……如果他们不是如此孜孜不倦地维护他们称之为生活的权利,英国的小说家或许会变得勇敢些。他就会离开那张永恒的茶桌和那些貌似有理而荒唐无稽的日常程式……”[12]假如能冲破传统的樊篱而开辟新途径,则“故事可能会摇晃,情节可能会皱成一团,人物可能被摧毁无遗。总之,小说就有可能变成一件艺术品”。[13]此外,伍尔夫曾在《一个作家的日记》内叙述其晚期杰作《波浪》的题材和创作时的心境:“一切在我脑海中闪现……所有的生活,所有的艺术……一切都飘忽着,变幻着,却又浑然一体……此刻我的心态处于不断变化、或张或弛的流程中……”

根据以上引语和其他有关论述,可以说伍尔夫及其同道反对用自然主义的老框框描绘生活表象,而重视人的内心活动,情绪的千变万化,一瞬间的感觉以及触发的联想;必须尽力开掘潜意识和深层心理,信赖本能、直觉、幻想与万花筒似的印象,怀疑以至否定理性。为了表现这一切,意识流小说大都运用内心独白,抒情旁白,自由联想,时空交错或融合,枝蔓式立体交叉,以及多维结构等技巧。

同类推荐
  • 买办之家

    买办之家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融的京畿天津,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情式的描写,展现了100年前的历史风云及芸芸众生的命运变迁。父慈子孝的封建伦理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下玉碎瓦倾;情深谊长的跨国之恋在商业利益的漩涡里几经沉浮;青梅竹马的昔日恋人沦落青楼,不忍相见……
  • 另一个世界的倒影

    另一个世界的倒影

    凯特在历经丧夫之痛后一直封闭心扉,直到遇见完美男人丹恩。正当丹恩提出求婚前,想要孩子的凯特却被诊断出不孕,所幸丹恩也只想在婚后继续做他的顶客族。然而,就在即将展开全新人生,面对再度降临的幸福时,凯特开始了一连串奇异的梦境。在那个有着柠檬黄色调的“梦境”中,十二年前过世的丈夫派崔克并未死于车祸,容貌则是他如果还活着会变老的样子,两人甚至还拥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汉娜,一起住在派崔克生前他们于纽约钱柏斯街的旧公寓里。这是个幸福到不容质疑的第二人生,因为每当凯特开始犹豫其真实性时,平行时空的结构就会受到威胁,画面闪烁、远处出现火花,瞬间将凯特抛回现实。梦中的女儿汉娜虽然失聪,却是个钢琴小天才。回到现实世界的凯特为了能和汉娜沟通,开始去上手语课,因而结识了担任社工的手语老师安德鲁,而安德鲁在得知凯特是音乐治疗师后,邀请她辅导住在寄养家庭中需要帮助的失聪孩子们。在疗程中,凯特发现十三岁女孩艾莉不仅有着过人的音乐天分,也和梦中的汉娜神情相似!白天与夜晚往返于现实世界与梦境人生的凯特,渐渐察觉到自己只是漫无目的行走,因为这样比放掉过去要容易得多。究竟这些无以解释的梦境,能否让凯特重新再爱?两段平行的时空有没有交集的可能?而她和派崔克的梦中絮语,是否是她对于无法重回的过往所心生的无用缅怀,还是美好未来的预言?
  • 欲望之路

    欲望之路

    《欲望之路》讲述,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上挣扎并且最终“成功”的故事。青年学生邓一群大学毕业时,不甘屈服于命运,千方百计留在省城机关,开始了欲望之路的奔走——为了改变自己卑微的身份,他一心向上爬,一心想讨漂亮的城市女人做老婆,为此,他经历着痛苦和煎熬,扭曲了灵魂,出卖了人格。该得到的他似乎都得到了,他无法控制自己膨胀的欲望,人格也再度沦丧。
  • 潜水艇

    潜水艇

    《潜水艇》是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与希望的故事,虽然带有一点点残酷,却还是让人感到无比温暖。伊坂幸太郎说:“我想写出没办法真正解决的故事。比如车祸,突然夺走无辜生命的肇事者固然可恶,但可能通过媒体报道,我们会得知其中的种种苦衷,渐渐感到迷惘。《潜水艇》是我给自己的课题。”《潜水艇》故事简介:我的工作是与触犯法律的未成年人接触,判断是否予以刑事处分。这次,我遇到一件棘手的事。一个叫棚冈佑真的少年无证驾驶撞死行人。几天后,一个年轻人找上门来,正是他当年开车走神,冲上人行道,夺走了棚冈好友的生命。而棚冈引发车祸当天,这个年轻人曾在事故现场出现过。我们就好像一直在跟看不见的对手打麻将。起初每人拿十三张牌,就算是一手臭牌也必须努力想办法和牌。运气好的人会一直摸到好牌,而运气差的人就算自摸也只能赢一点点小钱,就算抱怨手气背、牌打不下去了,也还得继续打。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代表作,通过几位村镇中产阶级姑娘谈婚论嫁的故事,反映了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英国社会的世态风习。小说情节曲折、富有喜剧性,语言自然流畅、机智幽默,以精湛的技巧揭示了生活的悲喜剧。
热门推荐
  • 王族录

    王族录

    在这个时代,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代替了王权!世界面临毁灭,王族再次降临世界,不仅为了夺回他们的权力,更是为了保卫这个世界!李克,一个被社会抛弃的青年,却是当今九王之一。且看他如何与其他八王比肩战斗,热血的青春,永不背叛的兄弟,携手共存的王族臣子,一切尽在《王族录》!
  • 成为王者的一百零一种方法

    成为王者的一百零一种方法

    没什么好介绍的,看就完事了!要20个字,不带这样玩的啊!
  • 狼群续之锋芒毕露

    狼群续之锋芒毕露

    现代战争,一些比较难的任务都会教给更加精锐,更加不要命的人去完成,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雇佣兵!他们嗜血,他们冷酷,他们无情,凡是有战争的地方,都少不了他们的踪影。他们时战争野狗,闻血即来!PPSS:本书已经到了后期,与预期中的字数和情节相差不远了,大家可以收藏开始阅读了!
  • 拐个郎君去修仙

    拐个郎君去修仙

    一场灭门之灾,打乱了云星珠的人生轨迹。落入凡世,修为被封,记忆缺失,成为仅有五大的婴儿——言听云。重来一世,她誓要活的更肆意,潇洒。然而,生活当她是个人,可她却还只是个孩子啊!三岁以前,生活只有床;四岁被绑架,顺道拉上一个陪她一起绑架的小正太……五岁,遇上不靠谱的和尚,差点出家…….好容易她要走上强者之路,嗯,那个谁?这不是那小正太嘛!哪一日,在抛弃与不抛弃小正太之间挣扎的言听云,一不小心瞧见了这家伙的整人手段,嗯,腰不疼了,腿也不麻了,乖乖的将收拾好的包袱扔了。什么?你说要跑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
  • 异样的爱

    异样的爱

    Iloveyou,soIdon'twantpeoplenearyou我爱你,所以不想让别人靠近你白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另外一个女孩子的“猎物”从发生命案的那一天开始,一切都不一样了亲友的离去,朋友一个一个失踪一切都因为一个女孩子当她黑暗中绝望时——那个女孩悄悄的出现在她的身边轻笑着:“姐姐,你还有我———”
  • 恶世再行

    恶世再行

    完成守护家人心愿的孟庆强坦然死去,肉身成灰。但平行世界中的另一个他,面对爆发的灾难,却无法舍弃身处险境的妻儿,相同的执念让灵魂穿越神秘的平行宇宙,即使再次醒来身处地狱!即使此时已不再是人!但男人守护之心将永不停止!
  • 陌路风凉

    陌路风凉

    他们曾是同学。他喜欢她,可她却不喜欢她。若晨为了她失去一切,包括朋友,父母,明星般闪耀的身份。即使失去一切他还卑微的爱着她。可当看见她病时那样依赖另一个男人时,他决心不再爱她。在穆颖病愈后,去寻找她的爱情时,看见他与另一个女人在一起。她祈求他不要抛弃她。他说“穆颖,我们的婚礼取消吧”
  • tfboys王俊凯之爱过了站

    tfboys王俊凯之爱过了站

    “你?还,爱我吗?”她强撑着不让自己昏迷,用尽所有力气问道,为的,就是他的一个答案??
  • 恋上纯白天使心

    恋上纯白天使心

    她不美,而且很胖,脸还长着可恶的小雀斑。她就是童话中的丑小鸭。可这天,徐栀,糊糊涂涂地闯进了天鹅群-慕容家。这个家里的人男的帅女的美。而且,她发现慕容家那美艳的女主人竟然是自己母亲。无缘无故地,她多了一个忧郁的大哥,一个轻浮花心的二哥,还有那比女人还美的弟弟。
  • 桃花剑的父母爱情

    桃花剑的父母爱情

    云良仙女专管的是果子酒,因她本体是棵紫藤树酿出的酒总是带些说不清楚的香,她本是天仙是西王母座下公主的女儿,却生出了地仙的根,本体在人间土地上长着,甚是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