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840900000002

第2章 序言:为什么人心难以捉摸?

《今日心理学》总编辑、心理作家

雷·赫伯特

在这本书的开头,大卫·迪萨沃讲了一个杂货店遭贼的故事。情况原本可能变得更糟糕的——迪萨沃的两名同事不顾危险,阻止小贼偷烟,结果身受重伤,好在没人丢掉性命。两名杂货店员都不是鲁莽之辈,掌握的信息也足以做出更明智(不那么危险)的选择,但他们却没有那样做。他们没有理智地评估风险,而是轻率地做出了决定。为什么会这样?

迪萨沃解读了这两名倒霉店员不理智的思维方式,认为是常见的认知偏差扰乱了他们的判断。其中一个年轻人受到传统“男强女弱”的观念蒙蔽——这种认知偏差往往存在于潜意识层面。另一名店员则是因为想逞英雄而变得盲目,忽视了局势发展的诸多可能性——有些情况下完全不适合逞英雄。他们两人都不假思索地采取行动,做出了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刻板印象(stereotypes)和脚本(scripts)是两种非常有用的认知工具,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行事法则。没有类似的认知工具,我们就会变得犹豫不决,无法正常行动。但如果运用不当,或在不恰当的情境下使用——就像迪萨沃的两名同事试图阻止小贼——这些工具也会变成陷阱。我们随时都会用到“刻板印象”和“脚本”,将它们视为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捷径。但就像上述例子展现的那样,它们也会扰乱我们的判断。用俗话来说就是,我们会陷入一些“套路”。

我喜欢这个故事,也喜欢作者在书里讲述的一些故事,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坏人并不总是狡诈无情,好心的员工有时也会犯傻。我们在做决定、做选择时都会犯傻。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容易对他们的误判和做法感同身受。

我喜欢这个故事,还因为它说明了两点。第一点跟人类行为有关,第二点跟我们对心理学的认识有关。

故事说明的第一点是,人类的心理错综复杂。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试图证明这一点,因为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显而易见。写一本行为科学读物面临的挑战(跟写天文学或粒子物理学读物面临的挑战截然不同)就是读者已经具备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每个人都感受过从恐惧到愉悦的种种情绪,每个人都有过积极和消极的时候,每个人都尝试过自控,但是收效甚微。所以说,读者大概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家面临的挑战是,要向人们展示心理学中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事实。心理学作家面临的挑战则是,要让读者相信,这些事实新鲜有趣,值得一读。在这方面,迪萨沃享有绝佳的声誉。他擅长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让读者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相信,心理学读物是各种科普读物中最难写的。如果这听起来与直觉相悖,只是因为所谓的“硬科学”(即理论或事实可以精确测量、测试或证明的科学)看似更抽象,与数学紧密相关。其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解释心理学很难,需要深厚的科学和文学素养。人类行为极其微妙,难以捉摸,大多处于灰色地带。与此相比,写作(包括写科普读物)通常太有条理性,容易忽视其微妙之处。用写作这种迟钝的工具来阐释人类思维、情感、行为的微妙之处,对作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故事说明的第二点是,生活中的“下意识决策”远比我们想象的(或愿意承认的)多得多,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是认知心理学在过去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关注的核心话题,也是迪萨沃在本书中选择深入探讨的。我们的思维不是受少数非理性认知偏差影响(或误导),而是受到成百上千种认知偏差的影响。这些认知偏差彼此影响,有时相互促进,有时彼此削弱。

大量研究表明,尽管人类的心智拥有独特的分析天赋,但同时也深受认知偏差影响,导致缺陷百出。就像我们过于依赖“刻板印象”和“脚本”做判断一样,对结果和确定性的需求、对社交联系的渴望,以及迪萨沃在书中清晰展示的其他认知动力,都对我们影响深远。

这些关于“下意识决策”的洞察相当新颖,似乎能以此推论出人类心智是某种“双处理器”,总在缓慢的理性思考与迅速的直觉判断之间摇摆不定。不同个体也许会倾向于其中一种思维方式,但我们每个人都是“深思熟虑”与“依靠直觉”的混合体。我们都具备深思熟虑的能力,但在特定情境下不一定会选择慢慢考虑。有时候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完全依靠直觉,有时候则需要多花点时间,审慎做出判断。这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但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换句话来说,思考其实是件混乱不堪的事。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容易被“套路”。

描写这种混乱状况并不容易,因为稍不留神就会给出错误的解释。当我们描述复杂而混乱的事物时,会急于做出简单的划分。这就是所谓的“化约论”(reductionism)。我们更喜欢把黑锅推给某种性格缺陷,而不是直接承认自己马虎大意。迪萨沃坚持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出发,避开了“化约论”的陷阱。

心理学作家还面临一项特殊的挑战,那就是抵制大脑的诱惑。本书的许多洞察都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范式转变。这与神经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包括脑神经化学物质的新发现和观测大脑活动新方式的出现。这门新兴学科让我们得以从全新角度阐释人类行为,也促使脑科学相关书籍和文章不断涌现。尽管这些洞察都非常出色,但还不足以解释人类的思维与情感。

人们普遍存在误解,认为探讨大脑的读物要比探讨人类思维和行为的读物更深刻,也更有科学性。许多作家也陷入了同样的误区。事实恰恰相反。脑解剖和脑化学都以生物学为基础,所以相关作品被纳入了“科普读物”,但它们对人类天性的解释并不多。原因很简单:大脑并不等于行为,大脑活动报告不一定能解释重要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要想弄清这些既有趣又复杂的问题,就必须埋头苦读实验心理学著作。

由于神经科学过于化繁为简、夸大其词,因此当下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浪。不少脑科学家自己也指出了该领域的局限性。这不是说探测和扫描大脑不重要(通过这种手段,我们总有一天会得出重要答案),但就目前而言,大脑还无法解释人类心理的微妙之处。所以,我们还需要研究心理学。迪萨沃非常明智,没有选择相对简单(但缺乏洞见)的探索方式。

严肃心理学作家还面临一项特别的挑战——怎么才能从市面上粗制滥造的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大多数书店的心理学区(通常叫作“励志区”)往往充斥着自命不凡的作品,对人类的境况发表高见,夸夸其谈。有些作者具备相应资历,有些则不然——但这似乎一点也不重要。每本书都在大开药方,教人怎么过更好的生活,但没有几本有科学依据,更别提缜密的知性探究了。

《反套路》并不是励志书。作者只想提供一些“科学方面的帮助”。这就意味着,迪萨沃踏踏实实走访了许多实验室,阅读了大量科学研究文献,然后将关于人类思维的前沿洞察汇成一本书,呈献给各位读者。书中开的“药方”比较低调,因为将认知心理学用于现实生活的时间还不长。作为一名称职的科普作家,他能做的就是让读者意识到人类心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跟自己作对。摆脱不理智的判断和危险的决策,做出审慎而理智的决定,少被“套路”,这仍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过,迪萨沃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实用工具。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阐释了心理暗示在生活与工作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了心理暗示与压力、快乐、健康和潜能等方面的关系。读完本书,你就会了解心理暗示,掌握正确运用心理暗示的技巧以及抵御消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读懂他人心理,更具敏锐性、同理心,内心更加强大。
  •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中的心理学诡计

    寓言是智慧的载体,它以假托、拟人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本书辑录了古今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每一篇寓言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智慧,通过对寓言哲理般的阐释,加以心理学诡计的点拨,使这本书成为智慧的盛宴。它可以帮助你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晰地洞悉对手,也可以帮你避开心理误区,掌握心理操控术,游刃有余地面对复杂的竞争,让你在轻松阅读中获得精辟的生存智慧。一个小小的智慧也许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生活中不是缺少智慧,而是缺少发现,用心参悟,你也能成为智者。细细品读你手中的这本书吧,会为你点亮智慧的火把,照亮你仍在摸索的前进之路,它将是你成功路匕的必修课!
  • 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

    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

    自我压抑,习惯性讨好,没有界限,拼命付出……如果在以上现象里,你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么很可能是,你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将对外的不满转向了自身进行自我攻击,没有很好地活出自己的攻击性。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核心观点之一,“攻击性”并非是破坏性的,而是代表着中性的、原始的生命力。把攻击性活成生命力,这需要智慧。资深心理咨询师黄玉玲从业十多年,积累了很多成功表达、处理或转化攻击性的案例。在这本书中,她带给你的不仅仅是对攻击性的多维度解读,你还能借此打开一扇窗,去真正理解你自己,学习如何活出攻击性的方法和步骤,帮助你活出充满力量的自在人生,为处于成长困境、关系泥潭中的你提供解决方案。有滋养的攻击性不是要有意伤害别人,也不是要伤害自己,而是合理地表达,果断出手,带着善意,却不失锋芒。
  • 洞察人性(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洞察人性(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体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心理学称霸世界2:战争篇

    在本书中,为了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特征,勒庞援用了集体行为的三大基本准则:非理性和集体冲动强于理性和个人冲动;人的行为更容易受到情绪推动,而并不是按照理性计算。同时,勒庞还认为,各种潜在性格构成了心理,稳定不变的人格仅仅源于稳定不变的环境,在不同环境的压力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的潜在性格特征都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当然,仅凭环境因素这一点,还不能将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心理转型合理解释。同样重要的还有“心理感染”因素。心理感染是“个人依照周围众人的意志行事”,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就此产生。
热门推荐
  • 萌医逆袭:腹黑妖兽驯养日记

    萌医逆袭:腹黑妖兽驯养日记

    平安带着外星治疗系统穿越未来星际,在被人陷害后只得带着弟弟求助星际兑换商,哪知道对方看上了她的治疗天赋,将她报给了总部邀功。把她和弟弟送到了具有第一海盗团的血鲨总部,让她给这无法无天的海盗当治疗师。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平安都打算定下心来当好这个治疗师,哪知道碰上了妖孽团长,从此彻底过上了被奴役的生活。不在压迫中灭亡,就在压迫中爆发,平安在压迫中彻底爆发了。随着妖孽团长一起走上了一路努力虐别人的不归路。而平安在系统的帮助下更是一路金手指大开,传说中的秘药、珍贵的药材,神秘的药方,凡是能想到的应有尽有。最终在妖孽团长的一路压迫下,让主角不断成长,最后成为了星际第一治疗师的地位。
  • 被陆首席认定了

    被陆首席认定了

    (甜宠爽1v1)“爹地,妈咪又吃了我的巧克力,求补偿!”“让人送一箱巧克力过来,我老婆要吃。”某少对下属说。小包子:???他就知道是这样,看来他是时候离家出走了……重生前,云七念看见陆北深都避而远之。重生后,云七念一天不见陆北深就难受。重来一次,她洗心革面,打脸渣男虐渣女,走上人生巅峰!推荐新书:《祁先生你被拉黑了》
  • 网游之沦回

    网游之沦回

    杨路前世站在人生的顶锋,这一辈子只希望平凡的过一辈子,体验友情和爱情,体验游戏路上的开心与快乐。然而杨路始终如锥处囊中,注定有不平凡的人生,演绎不一样的虚拟人生,主人翁是否能心愿得偿。。。。。。
  • 超凡脱尘

    超凡脱尘

    无尽的苍茫大陆上,人命如草芥。这是一个与人斗、与天斗、与神斗,最终发现依旧受到天地限制。乱世将起,谁能逃出这天地牢笼!超凡脱尘!
  • 重生只为揭穿你

    重生只为揭穿你

    杜熙月走到客厅,她看见穆荣浩跟她最好的闺蜜茜子抱在一起。杜熙月突然坐在地上,痛哭起来。她怎么也没想到她最好的闺蜜这样对她。可是上天依然是公平的,杜熙月在自杀后又重生了,她又回到了那年跟穆宋浩相遇。她开始了复仇计划。曾经她的一次次被伤害,一次次被迫无奈,她都没再让悲剧重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儿十三娘三十

    女儿十三娘三十

    13岁的非婚生自闭女孩,调皮可爱的问题少女,从未感受过母爱和家庭的温暖;30岁的钻石王老五,事业有成,绯闻漫天,还没结婚却做了单身爸爸;刚刚结婚的女记者,却当了前男友女儿的代理妈妈,是母爱泛滥还是良心发现?信任的底线在哪里?婚姻的底线在哪里?亲情的底线在哪里?
  • IL如果爱

    IL如果爱

    ??她是天堂的天使是地狱的恶魔??徘徊在天堂地狱之间的女孩????从幻境两面诞生的少女??在昼夜交替中相遇?????ζ????﹏???——《如果?爱》坚强脆弱她,无情如地狱的罗刹仁爱如天堂的圣女冰冷火热她,是不幸的彼岸她,是美好的百合残忍黑曼陀罗圣洁白雪蒂莲她,是痛亦美的罂粟是美亦痛的蔷薇双生花开,双生花落,亦开亦落,无曾爱过她亦正亦邪只因在爱与恨之间如此的她,如此的爱
  • 武汉晃晃

    武汉晃晃

    武汉胭脂路粮道街中学的“五虎”长大成人后分别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医药代表、混混、警察,记者和地下赛车手。小说以四个平面而又交叉的故事将他们的生活与武汉风貌原生态呈现出来,组成一组独特的城市平民立体画卷。然而,面对世俗的生活与社会深刻变革的考验,他们的追求、友谊和青春又将面对怎样的抉择?
  • 武王山河

    武王山河

    于山海乱世,人族受到了天外陨石的影响开始了修炼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