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621300000011

第11章 不想改啦

我多次说过,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你真正的好朋友,就是看你们彼此之间能不能当面说“不”。

第一次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是在1999年5月6日,成都市教科所为我组织了一个“李镇西语文素质教育观摩会”,上海建平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特意赶到成都。那天上午,我上了两节作文评讲课和一节阅读教学课(讲《拿来主义》),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但红兵发言时,在对我的课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之后,直率地提出了批评,说我在阅读教学时为了教学进度便扑灭学生已经燃烧起来的思想火焰,说我在作文教学中,侵犯了学生的隐私,云云。他说:“李镇西老师是一个革命者,但还不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者!”我当然并不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比如说我的作文教学侵犯了学生“隐私”,我就觉得他有点“上纲上线”,但他有的观点确实击中了我这几堂课的某些要害,比如说我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不惜中断学生的思考,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想框架,这话说得真好!我心悦诚服。

更重要的是,我特别钦佩他公开质疑的勇气。于是,我即兴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程红兵老师的直言,这本身就说明了我与他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境界!”

在那之前,我和红兵已经有些交往,但只是到了他当面给我说“不”的那一刻起,我才把红兵当作我肝胆相照的朋友。思想的碰撞,使我们互相都为拥有对方的真诚而自豪。我们都认为,只有能够与自己碰撞思想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我还想到了万玮。十年前,万玮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在我所主持的论坛上推出了一个专栏,连载他正在写作的《班主任兵法》。当时我没见过这小伙子,但我依然直率地发帖质疑:“教育不是军事,把班主任工作比作兵法是不妥当的。”他当时好像不以为然,和我争论了几句。十年后,万玮将《班主任兵法》由网络帖子变成了著作,畅销一时。我在一次讲学时遇到他,我依然不改我的观点,当面对他说了我对《班主任兵法》这个书名的看法(注意,不是否定他的班主任智慧),这次万玮表示同意我的观点。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班主任:“兵法”用来对付谁》,我一点弯都不拐,更不会委婉含蓄,开篇便直率地说本文是有感于《班主任兵法》的书名而写。写完后,我让万玮看看。他很快给我发电子信件,说这本书是他十年前的作品,现在他也在反思过去有不成熟之处云云。

最近和万玮在网上联系比较多,我感到他不但有智慧,而且真诚朴素,平和淡定,胸襟宽厚,为人谦逊。尽管和红兵相比,我和万玮见面的时候不多,但和红兵一样,我和万玮同样是心心相印的好朋友,或者说,我们都是君子——值得赞美就真诚赞美,应该质疑就大胆质疑。而且一旦质疑,就单刀直入,指名道姓,一针见血,坦荡磊落。绝对就学术论学术,而不会有半点人身攻击。更重要的是,争鸣时勇于坚持真理,也乐于随时向真理投降。这就是我追求的学术品格,更是我推崇的人与人之间的纯净关系。

当然,争鸣双方保持同一的逻辑规范特别重要,这就包括要看清对方说的是什么。有时候连对方的文字都没认真看——网络阅读很容易一目十行,就劈头盖脸地“干”了起来,就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了。

是的,我指的是最近我那篇《“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和后来的修改版《请把教育当作教育》。我看了看后面的评论,无论是大多数同意我观点的朋友,还是少数表示不同看法的朋友,几乎都认为我是在批评卢望军老师,包括卢望军老师曾经也这样认为。这是典型的连真相都没弄明白就“闹开了”,呵呵!

实际情况是,那篇文章是我对“校长杂志”微博上一段话有感而发,但我没就事论事,而是由那段话说开去,联想到一些班主任在最根本的教育观念上的偏差,我就强调了教育首先要讲爱,讲人文,讲尊重与平等,在这基础上要讲智慧;无论如何,不能把教育当战争,把学生当敌人。

写完之后也没想到会有一个叫卢望军的老师会来“认领”那段话,然后卢老师贴出了她长长的文章。于是,很多老师便说卢老师很讲爱心云云。“校长杂志”也说要卢老师谈谈“受李老师教育后的感想”等等。结果,我有感而发的一篇谈班主任工作观念的文章,就被演绎成了我和卢老师争鸣的“公共事件”。真有意思!

后来我和卢老师直接通话,我们都感到没有那么严重的火药味。她也明白了我的文章并非专门针对她的。于是我给那位本来要刊载我的文章和卢老师文章的“校长杂志”编辑老师说,文章不发了,我不愿炒作这么一场糊里糊涂的所谓“争鸣”。还是回归沉静吧,各自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了。

当然,这里要特别说明和感谢的是,这场所谓的“争论”对我来说也有收获,就是那篇《请把教育当作教育》(原稿《“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是我即兴而作,在博客贴出后,我很快意识到我在批判别人有“文革”思维的同时,自己不也是以“文革”思维在上纲上线吗?后来果然有不少老师对我提出了真诚而直率的批评。我接受了这些批评,马上对文章做了修改,调整了语言,包括对“校长杂志”的一些揶揄嘲讽的语言(我觉得很不妥当),都做了删除,将文章修改成了《请把教育当作教育》。

遵循争鸣的规范,还包括讨论和争论时,双方无论语言多么尖锐,都应该就问题本身说事儿,也就是通常说的“就事论事”。有老师和我争鸣时,不是谈问题本身,而是强调“我是一线教师”或者“农村小学一线教师”,言语之间表现出一种悲情,好像只要说自己是“一线教师”就占领了道德高地似的。同时,老说我是“校长”,我只要说自己的观点,他就说“不愿听校长教训人”,真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这是争鸣的正常逻辑吗?你是讨论问题还是讨论身份?我阐述我的观点时,从来不管你是谁我是谁,我只说观点。你老要把我当作“校长”那是你的事。何况,我虽然做了校长依然长期担任班主任,去年还送走一批学生,本学期因为办了小学,实在忙不过来,可我还担任了副班主任,经常找学生谈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难道不是“一线教师”吗?争鸣就争鸣,只认真理,不认身份。

如果老想到对方的身份,那样的争论还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吗?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2001年,我刚刚上网在K12教育论坛主持班主任论坛的时光。开坛不久,我发了第一个帖子,是反思“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章。我的观点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无疑强调了教师应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应该有崇高的人格追求,但不能因此就以为教师在各方面都比学生高尚或高明,可以居高临下地不顾学生个性而随心所欲地去塑造他们。我进而提出在师生关系上,应该倡导陶行知所说的“师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与孩子一道成长。帖子一发出,马上就引来了一个叫iamhestory的网友的排炮般的“轰炸”,他发出长帖与我“商榷”,强调“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不容亵渎”,强调教师就应该是有着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的人,等等。开始只是我们两人舞枪弄棒、短兵相接,接着各路豪杰纷纷披甲上阵,或替我助威,或为他呐喊,一时间,论坛刀光剑影,硝烟弥漫。但这一切都没有半点意气用事,更没有丝毫人身攻击,为真理而战是我们一致的信念,向真理投降是我们共同的勇气。试想,如果不是在网上论坛,现实生活中哪有这样铿锵有声的思想磨砺,如此酣畅淋漓的精神游泳?从那以后,围绕“绝不培养告密者”“教育究竟是什么艺术”“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班主任工作的信念从哪里来”“质疑三好生”“班主任的崇高与平凡”“解放班主任”“后进生的提法是否妥当”等等热点话题,论坛上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论辩的风暴。透过这些激烈的论辩,我深深感受到,在中国有一大批班主任同时又是严肃的思想者,他们或许现在仍然默默无闻,但他们的确是中国教育的骄傲!可以说,论坛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思想的魅力。后来我告别了K12,自己创建了“教育在线”论坛,这种良好争鸣风气依然延续着。

偶尔我也遇到过一些谩骂,对此我一般是不理睬。如果继续谩骂,那我毫不客气地“咔嚓”,一删了之。我不怕有人说我“专制”——的确也曾有谩骂者说我“假民主”,我的态度是,论坛不是垃圾桶,绝不给骂人者提供场地!

网络相对比较自由,谁有话都可以说,只要不涉及敏感问题,网管都不会删除的。因为可以匿名,似乎就可以肆无忌惮。所以,我说过,常听人说网络最不真实,我倒认为网络能真实地展示一个人平时不敢示人的一面。这就给我们每一个人一个挑战:如何表现出我们的良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一个人只有独处的时候不做坏事,才是真正的人。我想,网络上可以匿名,彼此之间不见面,这就相当于是“独处”。哪怕观点针锋相对,彼此尊重人格也应该是双方共同的道德底线。

何况,我在网上是真名,许多朋友是网名。并不是说不能用网名争论,但是,如果要骂人,请还是露出真名为好,这样你至少显出了自己的磊落。躲在暗处,匿名骂人,这算什么呢?只能算小人。

还有,我认为,大家的时间都有限,既然要争论,就要讲道理,这里说的“道理”不是我持的观点,而是我前面提到的大家都应该遵循的“规则”,比如遵循同一逻辑,又比如要争论有价值的问题。写到这里,我想到前不久在一个群里和一位老师的所谓“争论”,他上来就问我,你早就知道《班主任兵法》有问题,为什么十年前不说现在才说(实际上,我的《班主任:“兵法”用来对付谁》里面对此说得很清楚了,他没认真读)?而且为什么不给万玮说,让他自己写这样的文章?我真是哭笑不得:我写文章还要你同意吗?而且这个问题显然不是质疑我文章的观点,而是质疑我写文章的动机。这是典型的“非学术问题”。我当然不回答,因为我不想纠缠类似的无聊话题。可对方老要纠缠这样的所谓“问题”,我只好明确说:“我只和讲道理的人讨论问题。”

以后遇到这样的所谓“争鸣者”,我还这样说。因为我赔不起时间。

其实,最近几年,每当我与人争鸣时,不是没有顾虑的。虽然我自己并不把自己当成什么,可别人总爱把我当作“著名”的什么什么——在不少老师眼里,我是“名师”是“专家”。因此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位老师都愿意和我平等讨论的,另一方面,我也很尴尬,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放大,被“神圣化”,随便一句话都会被认为“精辟”,同时如果我率性而言,直率批评,有老师会感到压力,因为他不会感到这是一种平等的争论,而会认为被“专家”批评了。这真让我为难。我本来也可以表现出不少“专家”那样的“稳重”,说话宏观空洞、滴水不漏,善于打哈哈,一副宽厚(实则城府很深)的样子,这样有人会说我“变了”“会打官腔了”;如果我保持本色,表现出真性情,面对不同意的观点提出批评,有人又会说“缺乏长者风度”“是不是怕年轻人超过自己了”“嫉妒压制新生代”,等等。

其实,“玩深沉”谁不会呀!比如,我也可以用鼻子说话的:“嗯,嗯……”也可以打着哈哈说:“这个,这个,呵,呵呵,你说呢?呵呵呵……”还可以说:“当然啰,你的观点基本上是对的啰,是不是啊?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这个,如果再那个什么……就更好啰!”这样说话,累不累啊?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性格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我也早就放弃了变“成熟”变“稳重”的想法。否则,我就不会写下《浮躁种种》《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遍地“教育家”》这样的麻辣文章。有人读了我这三篇文章说,第一篇把不少年轻教师得罪了,第二篇把许多校长得罪了,第三篇把所有局长得罪了。这话有些夸大其词,但让不少人读了不舒服这是事实。其实,我完全可以很世故地装聋作哑,那样既显得有“涵养”,又表现出“宽厚”,而且还显得很“深沉”,但那不是我。在这样一个充满虚假并且几乎人人(包括我有时候)都在自我欺骗的时代,一定要有人出来说话。我觉得自己就应该是这些应该站出来说话的人中的一个。客观上我现在有了一定的所谓“影响”,我不说,一般的老师更不敢说了。同时我又不怕失去什么,反正我也不想当(当然也当不上)局长厅长部长了,那干脆代表部分老师(不敢说代表所有老师)说点真话吧!如果真得罪了谁,那就得罪吧!管不了那么多啦!难道他还会到成都来把我“特级教师”称号给撤了?如果真的撤了,那更无所谓了,反正我都“一无所有”了,还怕什么呢?哈哈!

我就这样,不想改啦!

十多年前,我就有感于某些人总是“拔高”我而写下《请把我当李镇西》的帖子,结尾有一句话,我今天愿意重新说说——

我不过是李镇西而已,而不是什么“星”;我从不担心我会“坠落”了,因为我原本就是在地上。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是愿意看到一个敢笑敢怒敢说敢做的本色朴素的李镇西呢,还是没有喜怒哀乐被层层包装包裹起来的“专家”?

同类推荐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为全面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的阅读理解应用文书的能力、沟通讲话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建构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使财政干部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提升财政公务活动的执行力,以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财政部2010年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精神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财政干部的认知规律、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和基层财政工作实际编写本教材。
  •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重塑中国人文秩序

    作者比较了中西方各时期的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后发现,中西方社会之间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相互较量并形成主导力,谁掌握了各历史阶段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谁就获得了更强的文化渗透力,并逐步掌握了世界话语权,乃至决定权。基于此,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整套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社会特点的人文秩序理论,期望未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之路,能够实现掌握最先进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技术。
  • 中国教育史导论

    中国教育史导论

    本书介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内容包括学校的产生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传统学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西学东渐与传统教育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下)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下)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热门推荐
  • 后宫秘史

    后宫秘史

    一个女人长袖善舞的世界,却浮动着野心家鬼魅的身影;低垂的帘笼遮不住绝世的娇容,在姣媚的颦笑间,射出杀人的箭;这就是帝王的后宫,千百位佳人被拘身于一垛宫墙之内,常常身不由己地跌入其中的阴谋磁场。有的人以色邀宠,有的人母凭子贵,机关算尽之后,最终只有一人可立于中宫。这是一段不能不读的隐秘历史,《后宫秘史》将揭开迷雾背后的真相。
  • 我带崽攻略了当朝首富

    我带崽攻略了当朝首富

    母胎单身三十年的职场女强人苏妧一睁眼就到了古代,还弄哭了三只小娃娃。面对三只嗷嗷待哺的小团子,苏妧母爱泛滥,撸起袖子就开始发家致富养崽崽之路:因小生意越做越红火,挡了某些人的财路,小店被人砸了。第二天,某老品牌铺子突然宣布倒闭,让她捡了个大便宜。因配方独特,被当地的富商仗势欺人抢了去,第二天听说那富商的独苗苗赌钱把全副身家都赔了,一夜破产。因为貌美被一个官二代看上要纳回家做小妾,第二天听说那个官二代家被人举报,全家锒铛入狱。……苏妧懵了,难道自己穿越还带锦鲤附体?——深藏功与名的某大佬一脸溺爱:媳妇你猜对了。大包子啧啧两声:“吃了狗粮肚子有点撑,晚饭不吃了。”中包子扯住衣角:“这个臭不要脸的男人又想霸占我娘。”小包子流着口水:“粮、粮……”
  • 妖动九霄

    妖动九霄

    为了兄弟,为了佳人,即使杀人无数,被世人称魔,也无怨无悔!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 宁负如来不负卿

    宁负如来不负卿

    我时常听山下的英俊少年搭讪姑娘“我们真是有缘。”我以为缘分就是,当我还是半片灵魂,就住进了你的身体,然后你用你的灵魂哺育我成长为人。我以为缘分就是,我们一起混迹市井、坑蒙拐骗,在从前的岁月里相依为命,在以后的岁月里灵魂相系。可是我参透了缘定,却没有参透缘起。最美的年华里一场镂骨的爱恋,却只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嫁裳……泽山上的桃花开了千万年,它们看遍那么多前世今生,是否会明白,我最不想的就是,度过轮回后仍旧能遇上你。原来,你的养育、我的仰慕,竟然都是错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纨绔公主倾绝天下

    纨绔公主倾绝天下

    她是黑暗世界的妖精,葬身火海。再次睁眼,成了死于非命的白痴公主。百姓嘲讽她,亲人视她为耻辱,却没人知道她不再是曾经的她。当天下大乱,她惊艳出世,从此,谁还敢小看她半分?红袖闪动,衣袂飘香,那倾城一撇,又夺了谁的心魂!(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暮生舞花

    暮生舞花

    天边黑色海棠花开一独自绽放,海中美丽强大的少年悲哀得无助,云端神色黯淡的少女被黄金锁链紧紧束缚。冥星与孤星在夜空的轨道交汇,碧沧的战乱已起。赤瞳女孩在寻找能拯救一切的圣主,诡异虚弱的少年没有活人的气息,不愿睁开双眼的医者寻觅着自己遗失的心,清丽孤独的戏子浅唱着繁华如梦……七十年前的罪孽,七十年后的大雪掩埋一切。“我愿与你相遇,让手中的雪化为红莲烈焰,燃尽所有痴念!”命运已编织成网,注定谁也不能逃脱……
  • 战魂净土

    战魂净土

    虚空来袭,吾等应当竭尽全力保卫净土的安宁~
  •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金牌嫡女,逃嫁太子妃

    相府嫡子上官连城:三岁能吟诗,六岁能舞剑,十二岁德才兼备,十五岁名冠天下。前生追逐所恋,整整十年,最终不过换来匕首刺心,以死解脱。再世为人,她想要的从来简单:不求轰轰烈烈,惟愿平平淡淡。未料,一朝入宫伴读,意外惹上众人畏惧的七王爷君墨白!他生来被下蛊毒,碰人非死即伤,无人敢近半分。唯她,破了例,闯入他的世界,乱了他的身与心。从初遇厌恶,到逐渐心动,再到真正爱上,他同她历经生死相许。那一夜,血光漫天,相府燃起熊熊烈火。她泪洒三千,剑指与他:“君墨白,你所谓的爱,就是赐我满门抄斩?”诀别一笑,她扯下发带,恢复女子身份。后在众人,满目震惊之下。投身火海,落得尸骨无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