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7300000011

第11章 远去的乡村(10)

入夜,冷风吹散了薄雾,怀旧的情愫依然弥漫着楚河汉街。河岸街头簇拥着川流熙攘的人流,人流中能看到不同的肤色,听到不同的语言,人们流眸顾盼,在一颦一笑之中散发着浓浓的喜悦和幸福。远处,十里帆樯,万家灯火,乳白色、橘黄色、墨绿色、玫瑰色的彩灯把整个街区装点得流光溢彩,在一片片霓虹、灯柱、激光的交相闪烁中,楚河两岸显得格外缤纷和妖娆。站在沙湖东端的放鹰桥上,远眺“两岸灯火阑珊、楼光树影璀璨”的美景,内心充满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畅快。在武汉生活了五十多年,见证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发展与变迁,面对此情此景,会有多少“老武汉”唤起他们曾经的记忆呢?

一千多年前,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画卷中,疏林薄雾的郊野风光,船帆如云的汴河码头,彩楼欢门的街市,川流不息的行人,生动展示了当年宋都东京的热闹与繁华,真实记录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一座城市,一个民族,没有永恒不变的兴衰,眼前的楚河汉街,不正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现代版清明上河图吗?

悠悠千年的守望,来去之间,沧海桑田,楚河汉街以这样的方式惊艳亮相。作为一座城市景观的代表,它以特有的功能和魅力,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让我们看到了大武汉发展的美好愿景。

一条河,空灵逶迤,流淌着一串串历史的梦。

一条街,人流如潮,繁华着一个个现代的梦。

落叶时节

深秋时节,空气里涌动着寒意。踏着晨露秋霜,漫步在东湖边的林间小道上,片片秋叶在眼前轻轻地飘落,把小路两旁和湖畔四周点染得一片金黄,远远望去,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镶在深秋的风景里,引人入胜,撩人遐想。

落叶萧萧,秋韵浓浓,那是大自然画家挥毫泼墨的豪爽,那是大自然诗人吟哦耳语的浪漫,那是大自然舞者窈窕身姿的优雅,那是大自然乐师纵情演奏的激越。

一阵风儿掠过,落叶开始在地面欢快的滚动嬉戏,继而随风而起,卷着满身尘粒从我头顶呼啸而过。只见那小小的生灵,时而向上翻飞,时而向下滑行,曼妙轻柔,婀娜多姿,好像有话要和我诉说,又好像在和我玩着没有规则的游戏。每片扬起的落叶都是这场舞会的主角,它们借着风力在空中舞动着不同的旋律,竭力不让自己落下,轻盈的身影在摇曳中呈现出一个瞬间的定格,是在表达对生命母体的无尽眷恋,还是在完成一次生命旅程的完美谢幕?

当瞬间的美好化作一缕清风消散于天际,空中的落叶显出了几分疲惫和无奈,再一次从空中飘回大地,静静地躺入透着香味的泥土之中。没有忧戚,没有哀怨,没有呻吟,显得那么恬适,那么洒脱,那么安然,似乎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寻到它们的归宿。

冥冥之中,我有些惶惑了:从小生活在这座城市,年年相遇落叶的秋天,怎么从未见过这样美轮美奂的景致?或许,是城市的高楼大厦遮挡了我的视线,让我与这小径别致的秋色擦肩而过;或许,人近暮年才会有慕恋秋色的逸情雅趣;或许,我生命的本体原本就与这落叶有着不解的情缘……无论是哪种或许,我对眼前的落叶确实怀有一种初恋的情愫。

曾经,落叶是那么葱郁,染着醉人的春光,高悬枝头,萌发着盎然的生机;曾经,落叶是那么年轻,沐浴雨后的朝阳,迎风摇摆,舒展着青春的活力。如今,为了一个归根的信念,它们择了飘零,飘零在这个果实丰盈、麦浪飘香的季节,去反哺滋养它的沃土。那是生命的终结,还是生命的延续?

常说叶落归根,那是落叶漂泊的淡定与释然,也是落叶对生命的涅槃与重生。落叶在拥抱大地,培护根基的日子里,栉风沐雨,化作春泥,去滋养一个新的生命,实现从瞬间走向永恒的美好夙愿。

春华秋实,叶落如歌。在这千树落叶,万花凋谢的时节,是不是所有对“秋”有“心”的人都会犯“愁”呢?中国的传统文人,对于秋天,总能引发翩翩的联想: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从“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到“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到“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文人墨客的悲凉心境尽在其中。

在我看来,南国的落叶既没有杜甫笔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样壮观,也没有王昌龄描绘的“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那么悲切。在这里,每一片落叶都是一段自然景致的音符,都是秋韵里捧出的一首生命礼赞,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这里,每一片落叶都在吟唱,都在呼唤,吟唱夏的风情,秋的深邃,呼唤冬的凛冽,春的盎然……

落叶知秋。深秋的落叶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寓意呢?是年轮的复苏,生命的成熟,还是命运的归向?我驻足在路边一棵成年的樟树下,小心翼翼地拾起一片刚刚被风吹落的树叶。这是一片在秋天成熟的叶子,叶面光洁平滑,呈橙黄色,叶径微微凸起,清晰可辨,仿佛是它生命跳动的脉络,叶的尾部还留存着一小截绿根,让我感受到它体内仅存的活力。捧着这片不起眼的落叶,我似乎与它有了心灵的对白,似乎体味到了它蕴含着的无言心曲:在风烛残年的日子,用最后一片炫丽的金黄涂抹人间万象,把最原始、最纯朴、最真切的爱意奉献江河大地,只为一分感恩,一分报答,一种再生。有了这种幡然的顿悟,我即刻心如止水,心智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安顿。

记得年轻的时候,我曾无数次地搜肠刮肚,堆砌美丽的文字,描绘春天的繁丽,赞美充满生命绿色的青青绿叶,从来未曾想过它会枯黄,甚至飘零。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常常笑谈自己“垂垂老矣”,对秋天有了一种无以言表的期许,喜欢它的色彩,喜欢它的空灵,喜欢它的神韵,更喜欢它那纷纷扬扬落叶的意境。这个时节,总是让人有些怀旧的念想,每当秋风开始吹过,那枝头颤动的黄叶总能引发我的思潮,到底是感叹生命的无情,还是惊艳于落叶的壮美,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让我震颤的是,从落叶那黄里泛青的底色里,我看到了它对于季节的敬畏和生命的尊重,也懂得了对尘世沉默、隐忍和宽恕。于是,我开启尘封的记忆,让袅袅情思乘着落叶的风帆飘逸起伏,在感念中卸下身心的疲惫,忘却人世的纠结,在游离中追寻我似醉似醒的梦……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落叶是秋天的使者,也是大自然金色的婚床。它以独特的飘逸方式点缀着城市中流动的美丽,有了它们,才有完美无缺的秋天,才有妖娆迷人的秋色。

午后,一场大雨袭来,洗落了满树残留的黄叶,洗落了万里霜天灰蒙蒙的尘埃,洗落了秋天美丽的童话,也洗落了我心头仅剩的一点缠绵。多年的思维模式,早已把秋天积淀成为一个复杂而厚实的季节。

四季轮回,岁月更迭,人生的每个片段都演绎着平凡与非凡的精彩。从青涩到成熟,从起点到终点,落叶用“我有我的精彩”的独白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我爱慕绿叶的葱郁,爱慕生命的亮丽,也赞誉落叶的精神,落叶的情怀。因为那是我们岁月年轮的乐章,是我们生命凝练的交响。

雨后的空气骤然变得湿润和清新起来,天空格外明净和高远,路边的落叶经过雨水的浸润,看上去更加清新鲜亮。雨水中的叶子就像散落的五线谱,摆弄着各种姿态,严丝合缝地贴着地面上。马路两旁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稀疏的枝条,没有树叶的陪伴,它们显得那么孤单,在萧瑟的寒风里不断地摇晃和撞击,发出吱吱的声响,让人多少有点荒芜、失落的意味。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大自然的万物无时不在牵动我们的思绪,启迪我们的智慧。细细想来,一片树叶由绿变黄,由生到落的演绎,不正是人生旅程深刻的隐喻和真实写照吗?落叶见证了人世沧桑,更印证了做人的根本。

转瞬已近暮年,平湖秋月,落叶无言;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何时能归隐田园,感受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何时能置身绿洲,感受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幽静?不是我贪图安逸,而是我太需要清静。

伴着习习凉风,我走入深秋的暮色,没有清澈的天空,没有葱郁的生命,心头满是飘飞的落叶……

丝瓜情结

我与丝瓜的情结,缘于两次种丝瓜的经历。

第一次种丝瓜是三十多年前上山下乡当知青的时候。那时刚刚高中毕业,我们这群十八九岁稚气未脱的中学生便打起背包,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知青点建在一个离乡村公路不远的土坡上,屋子外面光秃秃的,显得有些荒凉,于是我们决定种点瓜果植物,一为装点环境,二为改善生活。当地老农听说我们要种菜,就向我们推荐了一种甚为“卑贱”易长的丝瓜,并送来一些丝瓜籽和土杂肥,让我们赶在清明刚过,雨后天晴之时播种下去。我们在屋后的土坡上挖了一排浅浅的坑,种下一棵棵丝瓜,也种下了我们的一片绿色希望。

不过几天,小苗便破土而出,一株株嫩绿的幼苗,有如一个个鲜活的生灵,让人生出无限的怜爱。在这之后,我们对丝瓜苗更是小心翼翼地呵护,每天出工前或收工后总要蹲在土坑前看看,不时为它松土浇水,待它长成形时,在它的根部施上鸡粪与土杂肥,并在它的周围插上粗竹竿或者中间加点铁丝引着它,让它向上攀爬。

横三竖四的网,瓜蔓便依偎着匍匐爬行,开始了它漫长的生命之旅。

丝瓜的生长速度和顽强毅力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只有一尺来长的小身躯,被风一吹就耷拉着脑袋的秧苗,一场透雨过后,被折磨得满身泥浆。看到奄奄一息的秧苗们,心里徒生了几分悲伤,以为她们的生命行将结束。没想到过了两天,阳光一照,夏风一吹,那细长的卷须茎蔓又开始疯狂地向上攀爬,四面八方猛地上蹿,一天一个高度,一天创造一个纪录。有时还没有站稳,风一吹,又开始层层迭迭地匍匐前行。不出几天,藤蔓卷须,整个搭起来的简易瓜棚就被她缠了个满眼碧绿,让人更加爱怜。

瓜蔓互相缠绕、互相层迭,当初的几株瓜苗,早就分不清彼此了,俨然一株株同胞兄弟。她们也没有辜负我们的一片爱怜之心,好像憋着一股劲似的,向着蓝天,向着太阳,用触须紧紧抓住树枝,舒展着身子哧溜哧溜往上爬。爬上已搭好的棚架,爬上墙角晒衣的铁丝,爬上我们知青入住的红砖小平房。到后来,整个院落的上方几乎全是它叶蔓遮掩的身影。瓜藤还垂落到房屋背后的墙面上,那里我用白石灰一笔一画写下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几个大字,在丝瓜藤蔓和叶片的映衬下,相映生辉,别有意趣。

最喜欢丝瓜开花的日子,那明艳洁净的花朵黄灿灿的,淡淡的黄花艳艳地笑着,喜气地夸耀着自己的活泼。不羞不怯,不骄不躁,开满了整个庭院,即使没有菊花般的香甜,倒也让人神清气爽。绿色盈盈,花香荡漾,蝶来蜂往,嗡嗡闹闹,活泼非凡。打开房门,清风悠悠,让人五脏六腑都沁透了花香。这是乡村特有的香味。因为种起来容易,村落的墙前屋下,到了夏天,就是丝瓜绿叶黄花的海洋,满眼都是。在这寂寞的乡村,在几乎让我们难以承受的劳作之余,有我们亲手种植的丝瓜相伴,那的确是一种慰藉,也是一种享受。

收获的丝瓜,我们几个知青就自己动手烹饪。或者清炒,或者煮上一大盆丝瓜鸡蛋汤,吃起来津津有味。村里的老农还告诉我们,丝瓜浑身都是宝,叶子可以用来洗碗,瓤子可以用来做抹布,瓜子可以做中药,瓜汁可以美容……似乎应验了一句俗语:东家墙根种丝瓜,西家院里开黄花。有时瓜结的多了,我们几个人吃不完,就摘下来送给农村的“五保户”,也有附近的村民前来摘取,有时被我们看见,摘瓜人会不好意思,我们就笑着点点头:多摘点,反正我们几个人也吃不完。单单这样的乡情,就无比醉人。盛夏时节,翠碧的叶和淡黄的花,开门即见,这样的清凉,胜过摘瓜煮汤时的鲜美。

从清明时的破土歌唱,一直到九月秋浓后的挽歌,丝瓜的生命走得旺盛。其间,我再也没有施肥,更没有打过农药,只是松土浇水。最难忘的是有一个晚上狂风暴雨后,满地都是轰然倒塌的瓜藤,第二天开门眼看蔫缩了,可看看绿色还在,又仔细抬起来,重新整理好搭架,过几天,又健壮如初:藤蔓依旧,开花依旧,结果也依旧。直到九月中旬后来遭了一次虫灾,叶子开始枯黄,斑斑点点,满身疮痍,让人不忍细看。“这恐怕是灭顶之灾了”,我不由感叹道。细看局部,还是有新绿,大概都是秋露的功劳吧。这个时节,在盛夏开放得轰轰烈烈的辣椒、茄子,早已经开始了秋眠,它们早就忘记了秋天还有继续的奋斗。

据老农讲,不起眼的丝瓜,无论是在墙脚下还是在荒坡上,不管是多么恶劣的环境和贫瘠的土壤,随便撒下几粒种子,它都能顽强地生存并最终开花结果。我想,这也正是乡民们喜欢种丝瓜的最简单理由:不娇生惯养,能随遇而安又奋发向上。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这代人注定要经历的人生轨迹,联想到我们一同来这里朝夕相处的知青。从城市到农村,从学生到知青,我们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面对陌生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我们能像丝瓜那样默默无闻地坚守,无怨无悔地奉献吗?两年多的知青生活,两年多的难忘时光,我从种丝瓜开始,领悟着做人的真谛,寻找着人生的方向。一间简单的平房,墙角几株丝瓜,伴我度过了一段艰难充实的岁月:劳动,教书,读书,艰苦而平淡无常的生活并没有让我觉得特别苦恼。

回城后,我考上了大学,在杂志社做过编辑,在企业做过会计,在机关做过管理,岗位在变,职务在变,但那段知青岁月早已烙进我记忆的深海里。每每想起这些,我就要真诚地向丝瓜鞠躬,向它致谢,它给了我太多生活的启迪。

如果说乡村种丝瓜还带着点自给自足的意味,几年前在窗台上种丝瓜就纯粹是消遣了。当时正值清明之后,是想让瓜藤遮挡夏日的阳光,想让绿叶黄花消除眼睛的疲劳,还是想追忆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兼而有之吧。从花鸟市场上直接移栽了三株苗,连土带泥包在塑料袋子里,急急赶到家,就开始培土。

城市高楼的阳台远离地气,也难得有充足的阳光,比直接在泥地里种植瓜果难度要大得多。为了让瓜苗重新落户新家后得到“集约经营”,我特意在阳台朝东的方向腾出一块地方,找来一个又大又深的紫砂花盆,在盆底埋入一些肥料,往盆面上撒上一层专门从花市买来的营养土,然后把瓜苗种在正中,再给它浇透水。一切摆弄妥当后,便是等待它长叶、开花了。

虽然精心栽培,但仍然有些惶恐,因为这一次,是瓜苗“一个人的战斗”。

瓜苗移栽一个多星期后,三株瓜苗都开始精神抖擞起来。再过了两个星期,可能是疏于管理,一株秧苗蔫了。我开始注意适时浇水,可没想到,又过了一个星期,又一株秧苗也耷拉下来,可能是根部吸水过多烂掉了。我开始为最后那株孤独的小苗担忧,小心翼翼地看着她,生怕再有什么不幸发生。

同类推荐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
  • 女人的食指

    女人的食指

    食物里最美的是人情,冷暖的记忆所系皆在餐桌。“我靠写字赚钱已有二十年,但比起拿笔的时间,拿筷子的时间肯定更长。”“阴错阳差之下,我现在从事电视及广播的编剧工作,但其实,我本来想当厨师。”本书为有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之称的向田邦子于空难意外去世之前留下的最后文字。围绕美食、人情、文艺创作展开,她独特的生活态度,具影像的散文篇章,让人沉浸于向田邦子的魅力之中无法自拔。喜爱品尝美食的向田邦子与妹妹在东京开了一家名为“饭屋”的小餐馆,从开店的地点、装潢、家具选择,甚至火柴盒设计她都自身参与其中,食物与食客之间的故事,都被这位观察敏锐的编剧快乐地“复刻”下来。食物、文艺创作与生活,竟有如此美妙的关系。向田邦子,直木奖获得者。日本最高荣誉的编剧奖以她命名。大和民族的张爱玲,侯孝贤最喜欢的作家,日本电视编剧界女王,作品达1000部之多。她的作品长演不衰,风靡数十载。根据其同名作品改编的电影《宛如阿修罗》获得第二十七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数个最高奖项。著有《父亲的道歉信》《隔壁女子》等作品。
  •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

    《温柔的陷阱:我的56天传销亲历》以日记体的写作手法,讲述了作者误入传销组织,面对疯狂的洗脑,从排斥到疑惑,从疑惑到沉迷,只到最终醒悟,逃脱虎穴的全然经历。整个文章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以所谓善意的谎言为脉络,深入传销的各个层面,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展现着那种非同寻常的生活……
  • 浦东故事(一)

    浦东故事(一)

    浦东,我的故里,不是一首诗,不是一支歌,只是近代百多年来芸芸众生的生活截面:围堤煮盐,垦荒渔牧,作坊手工,酒肆茶楼。我太爷曾经将浦东喻为中国的肚脐,并预言,在上海浦东,人们不仅有传统的坚守,更可以有选择,在滔滔长江牵着的大上海、全中国和浩瀚大海那边的整个世界之间。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莎士比亚于1607年左右编写的罗马悲剧,它是源于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
热门推荐
  • 鲸落十五年

    鲸落十五年

    “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巨鲸落,万物生。”你给予我的这么多温暖,我总要像鲸落,把最后的温暖都留给你。苏汉骁,下次换我保护你。
  • 你的青春我做主

    你的青春我做主

    作为一名优秀生,我狄曦可进入帝辰高中可是靠自己的!一群寄生虫!走沫夏,姐带你去闯天下!“呵,这丫头有意思!”
  • 不为人知的神话

    不为人知的神话

    普通人若是拥有了一个系统便会大喜过望,但若是两个系统呢?正规学院毕业出身与残缺不堪的两个系统的碰撞,会发生什么?仙界的天庭“回归”,一段不为人知的神话悄然浮现。万千世界?不,那是一个世界。神话的背后隐藏着神话。
  • 《幻魔大英雄》

    《幻魔大英雄》

    强大的幻师上天可摘繁星,下海可擒蛟龙,入地能震八方。在幻魔世界里凡人结蝼蚁,成为幻师才能被尊重。请看地球宅男吴宝用真实的幻想打造一个属于他的幻魔大陆,成就幻魔大英雄。
  • 鬼村惊魂

    鬼村惊魂

    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村庄,四个年轻人:卫风、顾盼、倪睿、董柯……因为一栋便宜的房子,把我们几个人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一个奇怪的凶手,几年前的异常凶杀案,我到底是卫风还是林珀?还有:柴房里的一口棺材:里面的一具女尸,那个像谜一样的两百岁的老人。一座棺材山:目之所及的白骨,漫山遍野的坟墓,浓郁的阴气。一次殡仪馆之行:被咬烂的尸体,复活的人,想要杀害我的吸血鬼。一根骨头:一个浑身湿淋淋地女鬼……
  • 玩转多次元

    玩转多次元

    黑客入侵系统,企图破坏BUG,并且黑化美男,篡改历史,林沐娥很不巧被系统选中,要进入游戏世界,抓出毒瘤,拯救美男和系统世界。这种吃了屎都不会发生的事情,怎么可能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可她不得不进入那个游戏,去拯救美男,同时也是拯救自己。渐渐,她开始分不清是系统还是现实,如果一切都只是虚拟的,那么手中的琴丝,又要作何解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根源之人族崛起

    根源之人族崛起

    这里百族林立,有魔族、天使、人族、虫族、龙族…这里战乱不休,各个种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争斗,这里到处都是阴谋与背叛,战斗与杀戮某一天这里突然出现了一个人…
  • 一宠千金之傻王妃为妻

    一宠千金之傻王妃为妻

    祈王府最得宠的姬妾意外获得一枚玉佩,料想不到这枚玉佩竟成为了烫手山芋。待到祈王爷发现这枚玉佩,素来以淡然冷静著称的祈王爷竟失控了。手持玉佩前往寻找玉佩的主人,可当祈王爷与玉佩主人相见时,祈王爷却是无声落泪了……依旧宠文、依旧1V1、依旧HE。欢迎入坑!
  • 长生路清歌一曲

    长生路清歌一曲

    许清歌以为自己会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却意外英年早逝。上帝给她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了小说中修仙世界的窗户。开启了从不求上进只求平安到奋勇拼搏只求长生过程。就算没有女主光环,就算没有霸气金手指,我也要努力活着,好好活着,与仙同游,与神同行,与世界同寿!我建立了个书友群:1102202306喜欢这本书的可以进群聊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