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31900000172

第172章 举国同庆

硫酸又被称为明矾油,最早在春秋末战国初便以北术士用干馏法制得。

所以要想制硫酸是可行的。

不过这个时候的硫酸浓度只有50%左右,和刘陔希望的70%还差很远。

同样的硝酸也可以通过干馏法制得,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但是问题和硫酸一样,这个时候的硝酸浓度不到50%,和70%相去甚远。

其实杨明也试过很多方法,比如继续干馏,或者对硫酸和硝酸继续密封加热。

但是如此制得的两酸浓度自然达不到要求。

对于如何检测硫酸硝酸的酸碱度和浓度,刘陔也发明了一种试纸,就是用各种颜色的花,提取出色素,用这种色素遇酸变色的办法来测酸碱度,和ph试纸差不多。

至于浓度就使用滴定法,用碱滴定酸到中性,碱的浓度和体积已知,已知酸的体积,就可以用公式计算酸的浓度了,如果酸的浓度太大,可以稀释后,再滴定,然后乘以稀释倍数。

公式为(碱浓度乘以碱体积)除以酸体积,便是酸浓度。

而所用碱,便是熟石灰。

这些方法也已交给杨明等人,刘陔也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现在能做额也只有等待了。

毕竟技术这类问题,也只有时间才能解决,急是急不来的。

参观完仓山县后,刘陔也回到了临淄。

第二日,刘陔又亲自来到青州学院。

现在的青州学校已经有三千余人学子,教师也有五百多人。

这些教师一部分是刘陔这几年培养啊,还有一部分是从一些无心仕途的人中招募的,自然,负责的是郑玄。

“拜见康成公”

刘陔进来后,便直接前去拜访郑玄。

“嘿嘿,王上快请起”

郑玄见刘陔到来,也上前扶起刘陔。

“王上为我大汉劳心劳力,不辞辛劳北上,力建奇功,实乃我大汉之幸也”

这次刘陔北伐,大汉上下都是知道的,所以郑玄也为此夸奖刘陔。

“康成公谬赞了,在下只是略有寸攻,如何能当世人夸奖,赞叹,孤也久未见康成公,甚为想念,故今日特前来拜会”

刘陔说完也对郑玄一大拜。

“王上有心了,老夫能得王上惦念,也是老夫之幸也,而且数年来得王上照顾,吾之诸弟子也得王上提携,这里也谢过王上”

郑玄再次扶起刘陔。

“康成公客气,公之弟子皆为人杰也,能相助于孤也是孤之幸也”

刘陔缓缓的说道。

“如今青州学风鼎盛,上至大儒名士,下至贩夫走卒皆以为学为荣,而且乡里之学的建立也让一些幼年也可接受教育,不知康成公有何指教”

刘陔说完,看了看郑玄。

“此皆王上之功也,让世人都接受教育,从六岁至十八岁皆可入学,如此大德,老夫可无甚指教啊”

郑玄先摸了摸胡须,笑了笑。

“只是在下听说王上于乐成建立阅文馆,天下万民只要出具凭证皆可进入免费阅读,故老夫希望王上能在青州也建立类似阅文馆,若缺乏管理之人,老夫弟子之中可以派出帮助王上”

“康成公所言,孤也早已计划,现在孤主要是铺开教育,之后孤便会在每一个县设县阅文馆,而各郡各州也有独立的阅文馆,如此无论何处皆可免费阅读,而且我打算在全国所有县建立售书馆,天下万民只要付出一定的价钱,便可购买一本书,而一本书的价格最高不会超过一百钱”

对于郑玄所说,刘陔也对郑玄说着自己的计划。

阅文馆就类似于今天的图书馆,而售书馆则类似于今天的书店。

因为水力印刷机的大规模建设,现在刘陔印刷一本论语类的书籍成本连十钱都不到,就算通过精装的书籍,成本最高也就五十钱。

所以一百钱一本也赚了两倍的价钱。

但是这些郑玄是不知道,在郑玄的理解中,一百钱一本书那绝对是赔得老本都不剩了,这和白送没有分别。

“若真是如此,这真是万民之幸也,如此价格,与白送无异,王上为了世人为学也是尽最大力了,世人必然感念王上之德也,王上也可比肩古之先贤,和孔孟为伍也”

郑玄也对刘陔大赞道。

“此孤不敢当也,只是希望以己之力,为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已,可不敢被世人传颂也”

“王上客气了,那不知王上打算何时建立阅文馆和售书馆”

郑玄也开始询问起来。

“不瞒康成公,孤北上之时便已让人准备了,最多明年,便会推广全国,而且届时我打算办一报纸,就取名叫汉阅月报,每一月发行一次,以做学为主,世人皆可于其上书写自己的文章诗赋等,一份报纸百钱,天下所有人皆可购买,此事我已责成孤新成立的治书局负责”

治书局是刘陔成立的,在学部之下,专门管理各种印刷厂和印刷书,由韩嵩负责,另外也已被刘陔弄成了舆论之地。

等明年除了汉阅月报外,还有一份华夏日报,每日发行,一份十钱,上面将刊登各种时事,政府政策,商业广告和各种最新的资讯,和现在的各种报纸是一样的。

毕竟掌握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在刘陔的印刷厂除了乐成,青州各有两个外,刘陔还打算每一个郡,甚至每一个县都建立一个,如此每个县都可以自行印刷书籍,报纸。

未来全国每一个县都会建立印刷厂,这些印刷厂大部分都是刘陔自有,一部分由甄家,糜家等投资负责,如此刘陔便会占领舆论制高点,控制了舆论,就会控制未来万民的思维。

现在刘陔在大汉的威望,特别是一些贩夫走卒中的威望非常的高,如果在通过报纸让所有人都现在自己身边,那以袁家为首的世家又如何和自己争斗。

不过现在的问题,还是道路问题,也就是新闻的时效性。

就比如从临淄到乐成,最快也要五日的时间,也就是在乐成知道的就是五日后的消息,如此时效性便会大打折扣。

要是有电报机就好了。

郑玄听着刘陔所言,也都欣喜不已。

“那老夫代天下人谢过王上大恩也”

刘陔扶起了郑玄。

之后刘陔又和郑玄说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

……

……

又在青州考察几日后,刘陔也带领众人北上。

一路北上,五日后便到底泉州县。

之所以到达泉州,一是为了看看新建的泉州港,二便是玄甲军正在此地驻扎。

因为刘陔走海路,所以刘陔也要求玄甲军在泉州等待自己,等自己汇合后,再一路南下乐成。

而现在的泉州港便是后世天津的塘沽。

沿泉州往西,便是广阳国,也就是后来的帝都所在地。

在广阳国的蓟县,刘虞已经带领众臣,迎接刘陔。

“拜见王上,恭喜王上建立大功归来”

“伯父快起”

刘陔上前扶起刘虞,之后随刘虞入了蓟县。

第二日刘虞便上表朝廷,为刘陔表功。

而刘陔在蓟县考察数日,特别是蓟县南的督亢水泽,这里虽然是沼泽,但是确是适合水稻种植之地也。

如果能在督亢屯田,未来必然会让督亢成为北方一大粮仓,那么未来北上鲜卑不就不缺粮食了么,也不用从南方转运了。

考察完后,刘陔也和刘虞说起了此事。

刘虞听后大喜,立刻派人丈量土地,而刘陔也传令荀彧,让其派农学专家北上督亢。

自从州学建立,刘陔也将州学分为了,农学,商学,工学,医学,师学等数十个专业,术业有专攻嘛。

荀彧接报后便立刻派出了百名农学高材生北上督亢,刘陔将这些人全部交给刘虞后,便告辞刘虞,南下回乐成了。

中平三年十一月五日,刘陔带领玄甲军回到乐成。

而此时刘宏也接到了刘虞奏报。

捷报传来,举世哗然。

燕王刘陔自四月西进辽东,至十一月回乐成,前后历时七个月,如果算上二月北上平叛外,前后共历近十个月。

十个月,刘陔先破叛军,后定四郡乌桓,之后偏师北上漠南,西进河套,荡平二地。

而主力东进辽东,扫高句丽扶余,平沃沮,濊貃,荡三韩,征东胡,并立五郡之地,拓土数万里。

使大汉疆土向北直达级北之地。

如此大功,虽卫霍也不如也。

刘宏接报后,感慨万千,而众臣也弹冠相庆,饮宴不绝。

这可是大汉开国以来最大的大事啊。

之后大将军何进,司空袁愧等人上奏刘宏,在辽东立平州,治理辽东之地,将巨鹿郡并入燕国。

刘宏准奏。

……

……

……

而刘陔到达乐成后不久,袁绍派出的使者袁涣便前来祝贺。

“拜见王上”

袁涣见了刘陔后,拱手一拜道。

“先生请起,赐座”

刘陔挥了挥手,袁涣便站了起来。

“不知先生前来所谓何事”

刘陔问着袁涣。

“特奉大将军与司隶校尉之命前来拜会王上,之前大将军与王上多有冒犯,大将军也非常自责,故特派在下前来告罪”

袁涣说完,拱手一拜。

“先生客气,大将军之意孤已明白,先生可告诉大将军,孤并无怪罪之意,我等皆是汉人,应团结一致,共扶汉室才对,若同室操戈,此非我汉室之福也”

刘陔示意袁涣平身,缓缓的说道。

“谢王上,大将军也有和王上和解之意,另外大将军听说王上在各地建立五级管理制度,又建立学院教授孩童,也多为赞赏,大将军也想将天下万民都能读书,故特来求教王上,求取大规模印书之法,以为天下万民尽责也”

袁涣说完,看了看刘陔。

而刘陔笑了笑。

“不瞒先生,此法叫印刷机也,明年开始孤便会在冀青各县建立印刷厂,以为印刷书籍之用,另在各地建立阅文馆和售书馆,阅文馆可免费为世人提供读书之地,而售书馆则负责卖书也,最高不会超过百钱,至于印刷机之术,孤已打算明年大婚后,亲自前往洛阳,上奏交于与皇兄,以为天下万民之用也”

刘陔说完后,也看向了袁涣。

“若如此,实乃天下万民之福也,在下代天下万民谢过王上”

袁涣说完,对刘陔再拜后,便告辞离开了。

看着袁涣离开,刘陔冷笑一声,小声嘀咕着。

“何进啊……”

同类推荐
  •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人类最重要的99个考古发现

    考古本身是对真相的负责,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逃避现实的揣测。当你翻开这本书,接受一个个来自远古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时,一定会感慨历史迷人的魅力和生命的神奇。它们跨越了时空,在千万年后的今天出现在我们眼前,却丝毫没有阻隔感,而让距离消失的正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生命温度。
  • 南朝纪元

    南朝纪元

    战国乱世枭雄四起,铁马金戈谁主沉浮,唯我慕容子尹。
  • 问道三十年

    问道三十年

    王道灭,侠道兴清风为伴剑作酒,历经肝胆写春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道中人,不问来处,不问归途只问当下本心虽死,无憾!
  • 天地一家春

    天地一家春

    讲述圆明园的兴衰故事和慈禧早年在圆明园中发迹的传奇故事,作品着力刻划了年轻慈禧的才女奸雄性格;用文字再现“万园之园”圆明园,展示中华园林文化、绘画文化、京剧文化、禅文化;力争将本民族的章回小说发展到新的高度。桃叶歌,艳阳天。天地一家春满轩。霓裳舞,妃子笑,六宫粉黛,万里江山。欢!欢!欢!狼烟起,风云变。人生如戏长生殿。宫娥泪,八旗溃。千古名园,一朝蒙难。叹!叹!叹!
  • 水浒之宋末风云

    水浒之宋末风云

    穿越成为晁盖之子,而此时梁山一百零八人也都上山,这还怎么集好汉走上人生巅峰啊,不仅如此,还要受到宋江的处处监视宋江要招安,金兵要南下这穿越也太难了吧!不要妄想带着梁山好汉大杀四方了还是先想想怎么活下去吧
热门推荐
  • 医妃倾城,王爷太腹黑

    医妃倾城,王爷太腹黑

    世人皆知玖月国的皇长公主,才华横溢,名满天下,容貌倾国倾城。却无人知她身中剧毒。为寻解药,游历各国。他,东漓国的战神王爷,霸气无双。传言他冷漠无情,不进女色。却不知他的情他的心只落了一人身上。当她遇上他,他们在四国动荡、风起云涌的环境中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文一对一,女强男强,身心干净。欢迎入坑!]
  • 魂武无敌

    魂武无敌

    感应着身体出现的火热状态,苏武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手里的东西握得更紧……“焚晶,天地间最强大的能量结晶,炼化它,就能拥有无比强大的实力。”……苏家少年,身怀最强魂武,踏上武者的征途。这里没有炫丽的魔法,只有一直修炼至巅峰的元力。从边陲分家,到大陆中心,冒险和收获,笑傲天武大陆。高潮迭起的情节,紧凑和热血的故事,情义浩天的征途,尽在《魂武无敌》一人,一技,斗破苍穹宇内,铸造无敌人生。QQ群:273825295
  • 全能机师

    全能机师

    人类从来不是宇宙中最强的生物,却绝对是最自傲的生物。300年前,虫族大肆入侵,面对这群身披硬甲,哪怕核武器都无法杀死的巨大生物,幸存的人类造出了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太空飞船,离开地球。这群人被称作“火种”。“火种”终究还是找到了一颗合适的星球为据点,这便是科技跃迁的开始。百年前,第一代机甲“新星”问世,在机甲的帮助下,“火种”后裔慢慢完成了对周围星球的探索。“复兴时代”开始。如今“火种”的传说已经不再兴盛,沉溺于和平太久的人类文明渐渐衰弱。这个世界需要一个英雄。于是,一个全能的机师诞生了。
  • 鬼伏灯

    鬼伏灯

    一卷来自古国的神秘骨简,一段扑朔迷离的家族宿命,当年那个盗墓贼在墓穴中打开的最后一道石阶究竟通往何处?他打开的,是通往神国的圣途,还是堕入地狱的死亡之门?神秘骨简,山海诡画,南疆蛊术,神国密藏,都市【尸守】…………所谁能告诉我,藏在我身体里的究竟是什么东西?这千年的轮回究竟在守护着什么?
  • 属于你的我的时光

    属于你的我的时光

    年少的他们以为可以永远在一起,他说:“爱上一个人,只需要3秒:第一秒,遇见她;第二秒,认识她;第三秒,爱上她。”她说:“正好,我也是。”爱情,就是你和我的故事
  • 我有一座绝地岛

    我有一座绝地岛

    穿越成岛主,莫千愁表示房子、车子都是小意思。“只要你乖,给你买条gai。”绝地海岛中P城商业街、Y城居民楼、学校学区房应有尽有。噢,还有港口和机场。前提是,能搞定海岛上的恐怖怪物……”这是实战,不是演习!“”这是现实!不是游戏!“
  • 我是蚂蚁我怕谁

    我是蚂蚁我怕谁

    没错,我就是蚂蚁。三只帅呆酷毙,英俊潇洒,蚁见蚁爱,虫见虫惊的蚂蚁。你可以打我骂我拍我的头,我大度,不跟你生气。但是,请别恐吓我。我是蚂蚁我怕谁?蟑螂,天生就是给俺骗的;蜘蛛,天生就是给俺咬的;黄蜂,天生就是给俺镇压的;人类,天生就是给俺威胁的……且看三只蚂蚁是如何耍流氓,泡蚁妞,纵横虫界,上天入地,最终成为一代英虫的。小蚂蚁群:216295311喜欢小蚂蚁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验证:三位主人公的名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诡楼诡事

    诡楼诡事

    我进入了这个房间四下里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我打开了灯光四处照了照空洞的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在惨白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我定睛一看目光所到之处皆写满了“吃人”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已完结】【严谨历史爽文】新书《吾乃神皇》火热连载中!(书友群:683142639,欢迎您的加入)八旗骑射无敌?让你试试燧发枪刺刀方阵!女真重步兵凶猛?给我再拉两个团的炮兵上来!大明经济崩溃?抢荷兰海上马车夫的生意啊!日本人闭关锁国?欧洲人贸易保护?太平洋舰队就多辛苦几趟吧,舰炮外交这种事,其实我们大明也不想的。看苏承羽悲催地流落南明,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疆域横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