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300000024

第24章 皇室恩怨:淮南王策反 杀父仇深

淮南王刘安谋反之心由来已久,甚至在他出生之前,就已经埋下了叛乱的种子。那么,刘氏皇族内部还有着多少引而未发的恩怨?又是什么变故在温文尔雅的刘安心中烙上了“忤逆”的印记?

“没妈孩子像根草”

这场皇家恩怨的源头就是淮南厉王事件。

淮南厉王刘长是西汉王朝第一个刘姓淮南王,汉高祖刘邦八个儿子中的小儿子,死后的谥号是厉王;因此,后人称他为淮南厉王。淮南王刘安是淮南厉王的长子。刘安最初的谋反念头有没有受到父亲的怂恿?

此事说来话长,要从淮南厉王的身世讲起。

淮南厉王刘长的母亲是刘邦一朝赵王张敖的美人(后宫官名,相当于二千石)赵姬。而张敖的王后是刘邦与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因此,刘邦与张敖的关系既是君臣,又是翁婿。高祖七年(前200),刘邦在平城解围之后,路过赵国;张敖对刘邦非常恭敬,每顿饭必定亲自侍奉,忙前忙后,但刘邦对他吆来喝去,骂骂咧咧,言辞十分难听。张敖虽无怨言,但他手下的国相贯高等人实在看不下去,恨得牙痒,以至于起心谋杀刘邦,并且将全盘计划向他交底。张敖坚决不同意。他们便瞒着张敖策划了一起惊天大案。

第二年(高祖八年,前199),刘邦亲征韩王信残部,路过赵国都城邯郸。

张敖便将赵姬献给刘邦,赵姬和刘邦一夜情后,竟然怀孕。当晚,刘邦住在柏人县宾馆。但是,刘邦临睡前突然一阵心慌;一打听此县的县名,原来是“柏人”。刘邦说:柏人者,迫人也。这个县名不吉利。于是连夜离开。刘邦平生难得一次迷信,却正是时候。原来,赵国相贯高早已在宾馆布下埋伏,安排后半夜谋杀刘邦。

高祖九年(前198),贯高谋逆一案东窗事发,赵王张敖、国相贯高被押往京城受审。赵王府中家眷统统被就地关押,其中就有怀孕的赵姬。

赵姬被关押后,就将自己怀了皇帝骨肉的事报告给看守(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希望得以救助;看守不敢怠慢,立即上报给高祖刘邦。

刘邦时年五十九岁,得此消息理应非常兴奋;但是,刘邦刚遭遇一生中唯一一次谋杀;而且,谋杀他的人很可能是自己的乘龙快婿张敖。盛怒之下,刘邦没有理会赵姬。

赵姬看皇帝那边没有消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弟弟通过吕后亲信辟阳侯审食其,向吕后求救。吕后一听赵国有人怀了刘邦的孩子,坚决不帮忙。吕后此时已经有一个情敌戚夫人,再来个赵夫人,岂不是更受冷落?

吕后不愿管,审食其见风使舵,自然不肯出力相救。

赵姬上诉无门,在关押中诞下儿子——就是后来的淮南厉王刘长;此时,赵姬一无牵挂,二又恼怒,因而羞愤自杀(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

看押人员将孩子抱到京城,送给刘邦。事过境迁,刘邦的怒气已消,看见小儿子,他非常后悔,深感对不起赵姬。于是让吕后抚养这个孩子,并且厚葬赵姬。

刘长由吕后抚养成人,因此,刘长和吕后的关系非常亲密。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十月,淮南王黥布叛乱。刘邦原打算让太子刘盈代自己出征,结果,这个计划被“商山四皓”破坏,刘邦只好抱病平叛。平定黥布之乱后,刘邦把黥布的淮南之地分给了刘长,从此,刘长成为汉代第一位刘姓淮南王(汉代第一位异姓淮南王是黥布)。

刘邦去世,吕后掌权,先后有三位赵王(刘如意、刘友、刘恢)被吕后所杀,代王刘恒也曾被改封赵王,只是因为他坚决辞谢,才躲过一劫。

此时,高祖八男之中,只有淮南王刘长从小无父无母,又是吕后带大,不具任何威胁;因此,在惠帝、吕后执政的十五年中,刘长没有像其他兄弟那样受到迫害。

“报仇谋反有渊源”

那么,淮南王刘长和其子刘安的谋反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吕后死后,吕氏灭族;代王刘恒即位,即汉文帝。此时,刘邦的儿子中只剩下排行第四的汉文帝刘恒和排行第八的淮南王刘长两人。这个一直在深宫默默成长的八皇子开始发力,要把失去的一切夺回来。刘长倚仗自己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骄横不法。汉文帝也总宽恕他,从不追究。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刘长入朝拜见汉文帝时,已经肆意放任,他和汉文帝一块儿去打猎,同坐一辆车,开口闭口称文帝是“大哥”(大兄)。

刘长天生神力,是继项羽之后第二个“力能扛鼎”的大力士,而且心狠手辣。

一日,刘长亲自去拜访审食其,年迈的审食其在家门口迎接。刘长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柄大铁椎(chui,垂),劈面砸去。审食其猝不及防,加之年迈,被当场击倒,随从魏敬就地割断了审食其的喉咙。

杀了辟阳侯审食其之后,淮南厉王急速面见汉文帝,露出膀子(肉袒)请罪。

刘长说,辟阳侯有三条必死之罪:

第一,我母亲不应受赵国谋杀案的牵连,当时辟阳侯足以左右吕后,但是,他不为我母亲力争,导致母亲自杀,这是第一桩罪(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

第二,赵王刘如意母子都没有罪,吕后残杀了他们母子,辟阳侯不去为刘如意母子争辩,这是第二桩罪(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

第三,吕后大封诸吕为王,威胁刘氏江山,辟阳侯又不争,这是第三桩罪(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

我为天下人除掉贼臣辟阳侯,报了母亲之仇,特来向陛下请罪。

淮南厉王这番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乍一听,确有道理;如仔细推敲,漏洞不少:一是辟阳侯当时能否左右吕后;二是辟阳侯能否有力量让刘邦救出淮南厉王的母亲。可见,刘邦死了,吕后死了,刘长含恨隐忍多年。他认为:审食其不愿全力营救,才导致母亲自杀;但是,当时吕后掌权,审食其是吕后亲信,刘长只能心里怨恨,不敢发作。现在有了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审食其。

淮南厉王公然椎杀审食其,给文帝出了道难题:怎样处置这个皇室仅存的异母弟弟呢?

处理结果大出人们意料,文帝全盘接受了淮南王的强词夺理,没有治他的罪。

淮南厉王椎杀辟阳侯一事迅速传遍京城,上至薄太后、太子,下至众大臣,一片哗然,都对这个曾经微不足道、孤独无依的小皇子刮目相看。

从此,淮南厉王胆大无边,为人处事更加肆无忌惮。他在淮南国内不使用汉朝法令,出入要清道戒严,他下的命令像皇帝一样称作“制”,还学君王那样自订一套法令。(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在别人眼里,淮南王是靠皇帝哥哥遮风挡雨,而在刘长心中,自己从来就是刘氏皇族的另类,他怎能在仇家面前俯首称臣?

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刘长派一个没有任官的“男子但”(无爵者称“男子但”)等七十个人和棘蒲侯柴武的太子柴奇,计划用四十辆大车,在谷口县(今陕西礼泉县)造反,并且勾结闽越、匈奴,一起行动。

但是,这次谋反很快被发觉,汉文帝立即调淮南厉王进京,以丞相为首的大臣们认为,应依法惩治淮南厉王。

七十个人,四十辆车,淮南厉王就想谋反。读这段史料,实在让人疑窦丛生,这也叫谋反?但是,司马迁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一史实,因此,史料无误;淮南厉王刘长对此也供认不讳。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淮南厉王此举无异于儿戏。

最终,淮南厉王被判押往蜀郡严道县(今四川荣经县)监视居住。在押往蜀郡的途中,沿途各县没有揭下囚车上的封条,不许淮南厉王下车活动。淮南厉王不堪忍受这种长途囚禁,绝食而死。这一年,是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

淮南厉王死后两年(汉文帝前元八年,前172),汉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黄口小儿为侯,长子刘安封阜陵侯,次子刘勃封安阳侯,三子刘赐封阳周侯,四子刘良封东城侯。

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一首民歌广为流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汉文帝听到这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时,唯恐天下人说他图谋土地,而谋杀其弟,又追溢刘长为淮南厉王。

“皇恩浩荡实捧杀”

那么,淮南厉王事件确如民间传言那样,是一个兄弟相残的阴谋吗?如果传言成立,厉王之子刘安的叛乱就是为父复仇。如果不成立,难道另有隐情?

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刘安被封淮南王。史书记载,刘安对其父之死耿耿于怀,时时伺机复仇(时时怨望厉王死,时欲畔逆,未有因也),所以,我们说淮南厉王事件是刘安后来叛乱的第一动因。

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刘安六岁,是年,他失去了父亲。

10年后,刘安16岁,加封为淮南王(前164),他时刻牢记汉廷杀父之仇。

又一个10年,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前三年,前154),淮南王刘安26岁,决定起兵叛乱。由于国相从中阻挠,未能举事。

由此可见,刘安从未忘记这场皇家恩怨,他最后的叛乱与其父之死关系密切。

既然刘安叛乱与其父之死互为因果,那么,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淮南厉王刘长之死与汉文帝有没有关系?

答案是肯定的:有关系!淮南厉王在被汉文帝流放蜀郡的途中绝食自杀,汉文帝肯定有责任。但是,这种责任有两个层面:一是有意谋杀,一是无意伤害。

无意伤害?有证据吗?

有!

第一,坚决不杀。

淮南厉王因谋反罪被召回京城后,大臣们朝议,应将其依法治罪。但是,汉文帝称不忍对弟弟执行法律,要求大臣重议(制曰:肤不忍致法于王,其与列侯二千石议)。

大臣们二次朝议,维持原判。汉文帝还是不答应判淮南厉死刑,最后只废掉他的王位(制曰:肤不忍致法于王,其赦长死罪,废勿王)。

于是第三次朝议,大臣们要求将淮南厉王押解到蜀郡严道县(今四川荣经县),嫔妃随行,由县署为他们建房,供给生活用品。

汉文帝这才定案,并规定每天供应淮南厉王五斤肉,二斤酒;将淮南厉王用带篷的货车囚禁起来,一县一县依次押送。

看上去汉文帝对淮南厉王不薄啊!

第二,用心良苦。

汉文帝让淮南厉王到蜀郡监视居住,只是权宜之计,按汉文帝的原话,是“吾特苦之耳”,就是让他受点苦。言外之义我很快会赦免他,让他回来。由此可以推论,汉文帝惩治淮南厉王的出发点是好的,并非有意杀弟。

第三,严惩“渎职”。

淮南厉王绝食自杀的消息传到京城,汉文帝大放悲声(上哭甚悲),将沿途不给淮南厉王开封的官员,全部处死。

从史书中,我们找不到文帝“不准揭封”的诏令。但是,《史记》《汉书》对厉王之死前后的记载有微妙的不同。

《史记》记载的顺序是:

1.吾特苦之耳,令复之;

2.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

3.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

4.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

按照《史记》上述记载顺序,厉王之死与不发封有关,但是,雍令为什么敢发封,这说明文帝并没有不发封的诏令。

《汉书》记载的顺序是:

1.吾特苦之耳,令复之;

2.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

3.县传淮南王者,不敢发车封;

4.至雍,雍令发之,以死闻。

按照《汉书》的记载顺序,厉王不食死在前,不敢发车封在后,厉王之死与不敢发车封关系不大。

但是,不管怎么讲,以下几点是肯定的:

1.文帝没有下“不发车封”的诏令,这种授人以柄的事,文帝绝对不会干,但一句“特苦之耳”,就没有人敢照顾厉王了;

2.文帝内心是想处死厉王的,但他必须考虑舆论方面的影响,故不敢公开动手;

3.厉王死后,文帝必然尽力洗刷自己,沿途的“渎职”官员就因此成为牺牲品。

第四,隆重安葬。

淮南厉王自杀之后,汉文帝以列侯之礼仪安葬淮南厉王,并安排三十户人家,世代为刘长守陵。

第五,封其四子。

文帝前元八年(前172),加封淮南厉王四个幼子为侯;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除了已经故去的大儿子外,刘长的另外三个儿子全部加封为王;长子刘安封淮南王。

班固《汉书·贾谊传》记载:文帝封四子为侯时,贾谊已知文帝将封厉王之后为王,上疏谏:

淮南王之悖逆无道,天下孰不知其罪?陛下幸而赦迁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当?今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耳。此人少壮,岂能忘其父哉?

这是一望即知的历史的正面;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历史的背面:汉文帝谋杀了淮南厉王刘长。

一,老谋深算。

淮南厉王弄了七十个人去发动叛乱,简直是过家家。相形之下,汉文帝则是老谋深算。

吕后称制其间,三个刘姓赵王刘如意、刘友、刘恢相继被杀死在赵王任上,“赵王”对刘邦的儿子们而言,几乎就是阎王殿的代名词。三个赵王死后,吕后让代王刘恒继任赵王,这等于催促刘恒踏上不归路。但是,刘恒以为嫡母守边拒绝到任。而且,在吕后专权的十几年中,刘恒一直装弱智,不仅骗过了吕后,也骗过了精明的陈平,骗过了朝中所有大臣。所以,陈平、周勃灭吕后,选中自以为容易控制的代王刘恒继位。其实,在荡平诸吕中,出大力的是齐王刘肥的三个儿子: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刘兴居。

朱虚侯刘章杀死吕产,走出平定诸吕的最为关键的一步;刘章立此大功,而且又是刘邦的孙子,完全可立为继位之君。但是,陈平、周勃有私心,他们目睹刘章的勇武和智慧,知道刘章太能干了。如果让年轻的刘章登上帝位,他们这些老臣很难控制朝政。出于私心,手握立君大权的陈平、周勃一致推举代王刘恒继位。对帝王将相的历史,百姓总是觉得天机难测。其实哪有什么天机,哪是什么天命!偶然或者必然,原在一念之间。

汉文帝一到京城,周勃才知道上了大当,刘恒远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个窝囊废,而是心机重重、极有手腕,远不如年轻气盛、一览无余的朱虚侯刘章单纯。但是,一切都晚了,刘恒骗过所有的人,稳稳当当地继位了。这种政治智慧,岂是淮南厉王所能相比的?

二,欲擒故纵。

以汉文帝的城府,他难道不知道放纵淮南厉王的后果?

文帝继位之后,对他政治命运有威胁的刘章、刘兴居二人很快被打发出京,封到外地。剩下来可能取代他的,就是弟弟淮南厉王刘长。

但是,汉文帝还是在“宠爱”的旗帜下一而再,再而三地放纵刘长无法无天:

刘长不顾君臣大分,称自己为“大哥”(大兄),他不反驳;

刘长公然杀死辟阳侯审食其,他不问罪;

刘长在淮南一切按皇帝的规格生活,进出要清道戒严,命令称“制”,他不过问;

袁盎看到淮南厉王肆意违法,劝汉文帝“诸侯太骄,必生患,上不听”,他充耳不闻;

淮南厉王叛乱那年(文帝前元六年,),刘长在淮南国驱逐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吏,擅任国相、二千石高官,这已突破做臣子的底线;但是,“帝曲意从之”,他竟然默许。

淮南厉王擅自杀死无罪之人,擅自赏人爵位至关内侯,他视而不见;

发展到最后,淮南厉王上书的言辞已极不像话,汉文帝没有训斥,只让自己的舅舅薄昭写信劝说(帝重自切责之,乃令薄昭与书风喻之),他轻描淡写;

回首吕后当政,皇族子弟人人自危,朝廷上下一片肃杀,独人微言轻的刘长平安顺泰,位居淮南王;而今太平盛世,人心和谐,又独备受皇宠的刘长起兵造反,命丧黄泉。这一切的确耐人寻味。

三,借刀杀人。

在处理淮南厉王的过程中,汉文帝屡屡驳回大臣们处死淮南厉王的意见,最终以流放蜀郡宽大处理。但是,刘长被关押在大货车上,“死罪可免”,貌似宽大,却是连续不断又不动声色地侮辱刘长的人格。极度自卑和自尊的刘长岂能受此凌辱,最终选择自杀是必然的。

刘长自杀汉文帝应该想得到;即使想不到,袁盎也曾提醒他:淮南王性格刚烈,如今这样粗暴地对待他,我担心他会突然死在途中。陛下一旦落个杀弟的恶名,又该怎么办呢?(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

汉文帝固执己见,答案只有一个:希望淮南厉王死在路上,一劳永逸地解除刘长与自己争夺帝位的忧虑。

淮南厉王自杀后,汉文帝又是失声痛哭,又是大为自责,还要处死沿途“渎职”的官员,两年后又一一加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一切都在印证汉文帝的虚伪、残忍。

就以上两个方面而言,我更倾向汉文帝谋杀了其弟淮南厉王刘长。

汉文帝杀害淮南厉王刘长,种下了淮南王刘安对朝廷仇恨的种子,导致淮南王再次踏上叛逆之路。“淮南王”的爵位就像一道咒语,预示着“谋逆”和“夭亡”。刘长的其他儿子并没有封侯“淮南王”,他们是否能摆脱这个咒语呢?他们甘心对自己的杀父仇人逆来顺受、尽职尽忠吗?这场皇族恩怨会在刘安这一页宣告完结吗?

请看:一错再错。

同类推荐
  • 重生之王朝霸业

    重生之王朝霸业

    金戈铁马,满目疮痍。在这个支离破碎的时代,切看张城怎样从一名小兵,成为黎明百姓的救世主!
  • 统御四极

    统御四极

    朱木宇穿越成大明信王,接下来他应该脚踢东林党,拳打皇太极,但是,这好像有点不对劲?老魏去哪了?为啥来接我登上皇位的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宫廷混乱,经济疲敝,军备不整,大灾大疫,农民起义,满清入侵,列强壮大种种考验接踵而来,且看朱木宇如何统御四极,坐镇八方
  • 莽三国

    莽三国

    莽就完事了。。。。。。。。。。。。。。。
  • 江湖侠客秘史

    江湖侠客秘史

    七大门派。西域魔教。四海五岳。每一派每一方,都记录着自己的恢弘往事,震古烁今。这些往事被人传唱,成了江湖的历史。一个又一个团体光影,铸就了丰碑。然而,侠客们,也有侠客们的故事。小满,小陌,刀无名,冷冷……那一串串鲜活的姓名在江湖的刀光剑影与尔虞我诈中,磨平痕迹却又书写着江湖的发展,推动着历史的车轮。甚至,在经过一件又一件事情后,主角们才明白自己原来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用当代的处事哲学,书写那个刀剑时代的秘史。成长,遇见,走散,又重逢,失去,失而复得。就算蚍蜉,也可凭一己之力影响着历史的年轮。这些秘史,总有一天,会像巷子口老人黄昏时讲的那些传奇故事,被永远口口传唱下去……
  • 无敌辩师

    无敌辩师

    本书因某些原因已经作废,暂时不给更新,推出新书《猎爱高手在都市》。
热门推荐
  • 红莲缀色候君归

    红莲缀色候君归

    景幻,二十一世纪的大二学生,却在一次车祸意外中能看到鬼魂了!同时还有一个自称是阴间使者的男人——阿修。阿修告诉景幻她是往生神,需要在凡间帮助死者完成遗愿才能化气戾气,自己也能得道升仙,于是景幻开始了勤勤恳恳的“工作”,然而随着景幻的好友非晚被连环杀人犯杀害,景幻在追凶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一切没有这么简单,而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 平凡丫头也有春天

    平凡丫头也有春天

    李紫嫣是一个平凡的丫头,虽然养在豪门,但是是一股清流。有时候倔强,有时候让人怜惜
  • 长恨歌:醉卿曲半

    长恨歌:醉卿曲半

    他半醉了,我还醒着。瑶琴一曲抚罢,红泪蚀尽残心,空留执念痴人。长线已断,不见纸鸢。要他孤饮冷盏,独赏断弦遗音,随过往落尘吗?不,他绝不甘心。
  • 种田佳公子

    种田佳公子

    原本操劳的一世已然活够了,谁成想魂穿异世,还让她做一回农家汉子,罢了……!那就好好活着吧!
  • 狼人之地精崛起

    狼人之地精崛起

    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 竹林深处有桃精

    竹林深处有桃精

    自入世起,她便隐去异族气息,在人类世界撒欢,想吃吃想喝喝,时不时戏耍旁人。却不想,一次偷盗,一次调戏红颜,一次……害,接下来不管去干嘛,好像总能遇到他,不就是偷了一次他的钱袋子,再用他的钱调戏了一下他的小红颜嘛,至于那么计较吗?“喂!你到底要跟我多久呀!”“你觉得呢?”啊!该死的臭男人,笑什么笑,再笑我鼻血都出来了呜呜呜……“竹子深,我真后悔遇到你呀,希望下辈子,不,希望我们没有下辈子。”他坐在竹林中一株盛放的桃树下,仰头喝下一口闷酒,眼角一滴泪缓缓滑落,可是阿桃,我真想和你有下辈子啊……
  • 木叶之我是二代目

    木叶之我是二代目

    这是一个主角穿越了时空,进入了火影忍者的世界中成为了战国时期的一名宇智波族人的故事。这也是一名宇智波在代替了千手扉间成为了二代目火影后,木叶绽放出红色光芒的故事。(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ω^*)简介略无力…但是作者有节!操!啊!)
  • 不必笑

    不必笑

    生而为人,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幸福就是好好活着
  • 帝霸之霸中之霸

    帝霸之霸中之霸

    杀杀杀!砍砍砍!破破破!死死死!我可以刀光剑影不用挡!我可以跨境越级继续刚!我可以绝处逢生回头莽!我可以遍体鳞伤为卿彷!因为我这一生,全靠浪!“当空离弦箭,化为满天星!”且看主角段浪长虹贯日,图腾缠身,赤膊独战太古四凶,荡蛮荒,灭饕餮!弑界心!挑战这浩瀚星空之上、诸神权威!独立的体系,神系。熟悉的风格,装逼如风,常伴吾身。同学们!躁起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