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7800000013

第13章 注重敦煌学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关联(3)

自1979年涉足“敦煌学”以来,30年间,我一直在整理研究敦煌文献。2007年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为那份著名的《常何墓碑》(伯2640)作“校诠”。按理说,这份东西,前面已有六七家进行过整理,我就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了。可是,我自觉才疏学浅,这份墓碑以及其他一些同类文字并不那么好理解。我不能否认,前人为这份墓碑的整理已经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且收获颇丰,但并非没有继续深入工作的余地。试举一例。原文第115至116行有如下文字:“十二年(638年),入为右屯卫将军。端肃有闻,缴巡无怠;文棍载穆,武帐斯清。”其中“文棍”的“棍”字诸家均从原卷。但“文棍”不辞却显而易见。显然,这里文字应该有误。可是错在哪里呢?我注意到下句是“武帐斯清”。“文”与“武”对,则此“棍”字应与“帐”对。思索再三,觉得这个字或当作“幌”,指有文采的帏幔。再去寻找书证,晋代袁宏《拟古诗》有句“文幌曜琼扇,碧疏映绮襦”。由此可知,“文幌”可以成立。弄来弄去,原是传抄中将“幌”字误作了“棍”字,造成意难索解。举此一例,可见校勘敦煌文献之难。附带多说一句,这件墓碑的校注工作,我要特别感谢师兄赵和平教授。交稿时,大概还有30多个人名、典故未查到出处,我均以“待详”作解,有点偷懒。赵师兄在审稿时却一一指出,要求我逐一解释。这样,在师兄的督促下,这些原本“俟详”的问题不仅多数获解,而且产生了那篇通读《伯远帖》的文字(《〈伯远帖〉与伯远考》,《书法丛刊》2008年第3期),这是完全出乎预料的。

如果说上面所举是文字内在的问题,那么敦煌文献也还有一些外在的问题。大约在1993—1994年间我与荣新江教授共同整理了敦博本禅宗南宗文献,其中的《六祖坛经》主要由我负责。后来,台湾潘石禅教授与我各自分别指出英藏《六祖坛经》(斯5475号)的“方音通假字”现象。我曾将自己的看法向敦煌学家、佛学家周绍良先生谈起过。周老未能同意我的认识。他说:你如果认为这里面有方音问题,那就要说明,这些方音字是如何产生的。我当时说,工作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承认存在方音替代字的事实,第二步再解决产生方音字的原因。按理说,周老的要求足以促成我更深入的思考。可是,我后来忙别的内容去了,未能深入去做。直到周老去世(2005年),我都未能回答他的提问,未免抱憾。恐怕我自己终其生也不能回答周老的提问了,只好有待于来者。

从上面所说可见,虽然近30多年国人在“敦煌学”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尚不能认为自己对敦煌文献的理解就已经很到位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语)。

三、寄语未来的“敦煌学”学者

按理说,中外“敦煌学”界“大佬”不少,像我这样的小萝卜头尚无资格讲什么“寄语”之类的话。但我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混了30年,也将此生的主要精力献给了这份事业,感想或多或少还有一些,把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写出来供年轻人参考,也许并不是坏事。

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经历着亘古未有之变局。在这一背景下,人们的生存问题显得非常实际和紧迫。2009年,那么多的大学生、博士、硕士遇到了就业困难。作为过来人,我们总不能不体察年轻人的苦闷与求生的紧迫性吧?不久前,我参加一项学术活动,针对一些大学毕业生急于谋生的现状,一位颇有头脸的人物在发言中大讲奉献,批评年轻人急于“变现”。我自己觉得,讲奉献没有错,而且应该提倡,但年轻人急于“变现”也有他们不得已的苦衷。试想,如今高校在“教育产业化”的驱动下,收费很高,一部分学生毕业时已是债台高筑,家中如有老人和病人,就更是急于用钱,否则,连生存都困难,还谈什么从事研究工作呢?再说,研究学问尤其像“敦煌学”这样的学问,用以了此浮生或许可以,若用以作为谋生手段便颇不容易。无怪乎中国古人有“穷不学文,富不习武”的说法,显然也是出于求生存的考虑。也许有人要说,你邓某人出身贫寒,不也从事了“敦煌学”这样的学问吗?实在说,我们那代人有其特殊性:上学不必交学费(指大学),且管饭吃;毕业后必须服从分配去就业,个人没有选择的权力,与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大异其趣,无法进行简单类比。因此,我们要体谅今日年轻人的难处,否则就会有站着说话不腰痛之嫌。另一方面,必须说清楚,从事“敦煌学”这样的学问,可能一生,至少是前半生要过清苦的日子。年轻朋友,你想好了吗?你受得了吗?我的意思是说,想好了再进入这个领域,不然会浪费你的青春,“事后悔”没有意义。

不过,我也毫不怀疑,未来中国又会出现一些类似于清儒钱大昕那样有钱又有闲的学人。“有钱”就不必为生计着急上火,“有闲”指有时间,即不想当官,以求学问寄存浮生的生活方式。其实,这样的人做学问最合适。若果我的推测不误,不要太久,就会出现这样的学人和“敦煌学”家。果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学术幸甚,“敦煌学”幸甚。

上面是对年轻朋友在择业方向上的提醒,下面想对已步入“敦煌学”界的年轻朋友说几句。

我和我的师兄赵和平教授以及同时代的一批人,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才读研究生的。1979年,我入北大读硕士研究生时,已过了30岁,和平兄已过31岁。与我同室的马世长和晁华山二学兄是学考古的,已年过40(1963年大学毕业)。这说明,我们步入“敦煌学”领域时,已经很晚,年龄偏大了。今天恐怕很少有这种情况吧。无怪乎宿白教授说我们是“从第六层楼开始盖起”。意思是底子不牢固。我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可是,我们这代人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个人能负这份责任吗?我相信、也愿意未来的“敦煌学”学者不再有这种情况。我把这点陈年旧事写出来,就是希望年轻人能打好底子。“根深才能叶茂”,是师尊张广达教授经常引用的邓恭三先师的话,足供与来人共勉。

敦煌文献多为写本,而且出自我国西北边陲。这就必然带有书写特征和地域特征。就书写特征来说,有两点需特别注意:一是有大量俗体字存在,甚至一个字有几种写法。在这里,陈寅恪先生说的“读书先需识字”尤其重要。宋以后,各种文献多以刻版或活字印刷问世,字形多被整齐划一。但写本时代,字型却五花八门,要求认字的功夫便升高了。其二,古人在写作或转抄时,用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都有其特定含义,不能轻忽。只有弄清其本始含义,才能对原文产生“同情的理解”,进而认识其原来的真实用意。就地域特征来说,由于出自中国西北,那些本地产生的原始文本就很可能有“唐五代河西方音替代字”,我在邈真赞一类文字中找到五十几对。即便是由外地传入的文献,如《六祖坛经》,原本产生于今广东地区,西北人在传抄中也羼入了方音替代字,我从英藏本中找出了24对,100余处,几乎占全文的1%(敦煌本《坛经》全文1.24万字)。这些由手写和地域发生的书志学的问题,与每位学者的研究专题关系不大,但它们却是带共性的问题,谁都会遇到,且不能回避。因为“敦煌学”本来就包含文献学与专门学科两部分内容。文献学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将自己研究的专门问题搞深入,搞好。

拉拉杂杂写了如上的内容,望同仁们指教。

敦煌学当前工作漫议

王素

王素,男,1953年生,湖北武汉人。1981年武汉大学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到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工作。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故宫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敦煌吐鲁番研究》、《吐鲁番学研究》编委。主要论著有《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吐鲁番出土高昌文献编年》、《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合著)、《高昌史稿·统治编》、《高昌史稿·交通编》等。

20世纪是敦煌藏经洞开启后敦煌学由滥觞到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伦敦、巴黎、圣彼得堡和北京四大收藏中心收藏的敦煌文献尚未完全公布,但凭借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在敦煌文献的分类整理和敦煌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为人所共知,无须赘述。

21世纪伊始,伦敦、巴黎、圣彼得堡三大收藏中心收藏的敦煌文献已经完全公布,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的完全公布按计划也将于近期完成,中国和世界的博物馆、图书馆及大专院校散藏的敦煌文献的公布据说也已完成大半。在此情况下,敦煌学当前还有哪些工作需要进行,关系到敦煌学如何继续发展,自然成为学者关心的问题。对此,我有三点想法。

一、敦煌文献的调查仍须继续推进

自敦煌藏经洞开启,敦煌文献逐渐流散,学者就开始了敦煌文献的调查。经过了一个世纪的艰苦搜寻,敦煌文献的公私收藏,可以说已经大致清楚了。但敦煌文献的调查,是否就可以告一段落,不需继续推进呢?我以为不仅仍须继续推进,而且还须加大力度。这是因为,中国的博物馆、图书馆固然为数不少,世界的博物馆、图书馆更加为数众多,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调查和搜寻可以说还远远没有穷尽,实际上还有很多工作可做。

譬如:2007年12月18日,日本新潟大学人文学部教授关尾史郎先生给我来信(E_mail),特别提到在文物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青海文物》中,发现了一件题为《唐敦煌经卷》(图版129)的敦煌写经,是1984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捐赠的,认为可以据此证明中国的青海也藏有敦煌文献。又据同信告知,2007年12月6日~13日,关尾史郎先生与日本法政大学文学部教授小口雅史先生前往波兰的克拉科夫和德国的柏林调查,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市立图书馆,听说该馆藏有三件敦煌写经,可惜因种种原因未能阅览(另参关尾史郎先生所写访欧日记,刊于关尾史郎先生个人网页:http://sekio516.exblog.jp/)。据说小口雅史先生正在就此申报项目,准备再次前往。而我们对于中国的青海和波兰的克拉科夫是否藏有敦煌文献,可以说一无所知。

另外,2007年,日本东洋文库的内陆アジア研究班申报了一个名为“敦煌、吐鲁番汉语文献の特性に关する研究”的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组织了两次“中国唐宋文物视察团”(唐宋文物考察访中团),对中国国内有关博物馆、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进行调查。2008年3月6日晚,我应邀参加了第二次“中国唐宋文物视察团”成员、著名敦煌学家土肥义和先生和著名吐鲁番学家片山章雄、石田勇作等先生在北京专门为我准备的宴会,席间座谈,了解了该视察团对中国国内有关博物馆、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进行调查的一些情况,深感日本同行调查工作之全面和细致。我想,如果我们不急起直追,不用多久,日本同行对中国国内有关博物馆、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情况的了解,就会远远超过我们自己了。

如所周知,无论从事何种科学研究,都需要全面掌握信息和资料。为此,我以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应担当重任,组织专门力量,申报关于敦煌文献调查的重大项目,至少应先对中国国内有关博物馆、图书馆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和梳理,完全、彻底地弄清自己的家底。只有全面掌握敦煌文献的信息和资料,才能更好地把握敦煌学的继续发展的脉络。

二、敦煌文献的公布还须再接再厉

前面曾经提到:21世纪伊始,伦敦、巴黎、圣彼得堡和北京四大收藏中心收藏的敦煌文献已经完全公布或即将完全公布,中国和世界的博物馆、图书馆及大专院校散藏的敦煌文献的公布也已完成大半。可以说,敦煌藏经洞原藏文献的绝大部分已经为我们所知了。然则,我们是否可以安于现状,对敦煌文献的公布不再继续关注呢?我以为不仅仍须继续关注,而且还须再接再厉。这是因为,中国和世界的博物馆、图书馆及大专院校散藏的敦煌文献,凡是尚未公布的,一般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譬如:

北京故宫博物院散藏的敦煌文献,实际上很早就为学界所知,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同行一直难窥全豹,甚至一份完整的藏品目录也见不到。2006年1月,我正式调到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工作,在柴剑虹先生的督促下,才与同事合作,完成了一份“目录”和一份“提要”(即:王素、任昉、孟嗣徽《故宫博物院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目录》,《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173~182页;又,同氏《故宫博物院藏敦煌吐鲁番文献提要》[写经、文书类],《故宫学刊》第3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561~581页)。但谈到整理、公布,仍决非易事。因为,同年,我领衔申报了一个名为“故宫博物院藏敦煌吐鲁番文献”的为期三年的项目,很快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的批准,并提供了充足的经费。然而工作开始,就遇到调研、摄影及部门间沟通等多方面的困难。其中经历的曲折艰辛,不足为外人道,这里也就不说了。总之,要想将故宫博物院散藏的敦煌文献整理、公布,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同类推荐
  • 明闻蠡勺

    明闻蠡勺

    苏逸轩本是明末蜀地的官宦子弟,却不遵从父亲所期望的科举之路。与兄弟几人北上京师寻历,却不想误接触传教士,展开另一个时空的拯救中华文明的征程。
  • 葬尸记之染血王路

    葬尸记之染血王路

    命运的线际,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与他相连。18岁时他失去了父母,同时也失去了幸福。他发誓为父母报仇,必将屠尽世间僵尸。20岁时他打开王墓,与僵尸王中的王对决,含恨落败。命运的线际再次牵起,他与世告别。新的世界,依旧改变不了他复仇的命运。流逝的世界不是落史尘封的那样。历史背后,总不乏辛酸,他不过是成就辛酸的败笔。总想要改变,总想要弥补,可终究只是突增一笔伤然。是人时,他有理由坚持着弑尸,是僵尸时,他有信念坚持着弑尸,可当背叛来临是,他才明白,一直以来的坚持只是一缕执念而已。于是!他选择让世界平静。《葬尸记②之染血王路》献上。酸奇果◎2015年5月8日
  • 寡人有病

    寡人有病

    朱宇重生到了大明,身为裕王殿下,是太子的大热门。只是体弱多病,又不被老爹嘉靖所喜。有啥就有病,没啥就没钱,朱宇倒霉透了。
  • 三国之召唤征天下

    三国之召唤征天下

    穿越东汉末年,成为即将参加诸侯会盟的冀州牧韩馥的之子,韩文看着他召唤出来的各个朝代的能臣武将,突然发现他的对手不仅仅是曹操,刘备,还有刘邦,李世民等等,但是,韩文不怕,“我有召唤系统,我怕谁。”
  • 赡养恐龙

    赡养恐龙

    “报告舰长,灭绝恐龙的陨石被我们摧毁啦!”“你你你你笑个屁?”“人类祖先被恐龙灭绝,后代们就不用钉钉打卡啦!”未来的人类飞入太空深处,机缘巧合下穿越到平行时空里,摧毁了灭绝恐龙的陨石。亿万年来,这个时空里的人类祖先艰难生存,终于发展出了文明并击退了恐龙的后裔。人类王朝似乎和平安定下来,不想远方蜥蜴人的文明正在策划着更加凶狠的入侵,而人类帝国的内部也即将发生巨变。热血汉人能抵挡住蜥人狂潮吗?行将就木的封建帝制又将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冥婚之走阴人

    冥婚之走阴人

    刚满二十二岁的凌之桃回自己的村子见奶奶,可是在半路上却被一只鬼俘去强行接了冥婚。“我们不认识。”“入棺为妻,你是我妻,所以,你要履行妻子的义务。”“我保证我每天都会为你上三炷香。”“不行。”“那四炷香?”“女人,我要你生个娃儿。”从此,她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 死后游记之福星高照

    死后游记之福星高照

    死,真的需要勇气。鬼,世上真的会有。只是,自己是个控制欲强的,即便是死,也由不得别人。不论是做人、做鬼或者做神,这生命都得握在自己手中。“在鬼界,是我罩着你!”张高照陈述道。付欣面露微笑,点头不语,“嗯,一直想把我吃掉的也是你。”“长生界我们也合作愉快!”张高照继续说道。付欣继续点头,“见死不救的时候我是怎么据理力争的?”“黄南山那次我给你说了情。”付欣点头,“事后被追杀的人难道不是我?”“白地那次,…那次算了!”张高照似乎打了点结巴。……付欣想了想,还是点了头,“算了就算了!”张高照停了一下,道:“高地祭神时我们举行燕侣仪式!”“什、什么?”付欣愣了会,终究还是开了口,高地祭神时他们什么也没发生好吗!“你刚刚点头了!”张高照很满意的陈述道。……所以这是求婚吗?
  • 洛阳血墓

    洛阳血墓

    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四大盗墓门派的传人,都云集洛阳,而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墓里那件碰不得的神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会害怕吗

    不会害怕吗

    一个无所事事的大二学生意外闯进高三女学生的世界,穿成各类人对她的伤害都仿佛是她自己亲手做的,她到底能为那个女孩做些什么?
  • 东皇之战

    东皇之战

    600年前东皇太一堕入魔道,成为邪.东皇。为害三界。人、仙、妖十二位勇士的前世将东皇封印。但彻底战胜东皇还是要靠他们
  • 穿书之抱紧反派大哥的腿

    穿书之抱紧反派大哥的腿

    陆茨穿越近了一本名叫《总裁霸宠小娇妻》的小说里,成为了书里的炮灰女配陆之禾。醒来后发现自己在KTV包房里,还被沈君成要求选男人,这……
  •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贾敏若是看完一切之后带着空间重生,林家还会绝户吗?林妹妹还会泪尽夭亡吗。且看贾敏如何应付贾府那一竿子糟心的亲戚,如何保护并教导林妹妹,纠正爱女的三观。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别逃王爷宠不停

    王妃别逃王爷宠不停

    前世杀手头目,因一次意外,重生在一名草包小姐身上。人人喊打?丹药很贵?给宠物当糖吃。神兽很少?个个抢着契约。夏兮打算金盆洗手可是有人不想让她安宁,渣娘渣妹?来一个我灭一个,来两个我灭一双。等等爬上我床的这个,给我下去。他本是皇上的哥哥,无心皇位便让于弟弟。他冷酷无情,手段凶残。本无关系的两人,因为一场意外而关联。她杀人,他放火。她偷窃,他把风。好一对佳人。(1v1双洁高甜)
  • 绝对交易

    绝对交易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次交易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进行纯(ang)洁(zang)的交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跟我交易过的人遍布诸天万界。交易,是一项有利于身心健康,让人无法拒绝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