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7800000012

第12章 注重敦煌学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关联(2)

20世纪80年代初启动,90年代末完成的《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和《敦煌学大辞典》,是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直接领导和组织的两项“工程”,也可以看作20世纪中国敦煌研究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我国的敦煌研究目前发展的状况如何呢?笔者仅举三例以说明之。

例一,郝春文教授主编的《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编)已经公开出版5卷,这部著作将英藏敦煌文献中非佛经之部逐件释录,目的是将敦煌社会历史文献校订成为像《二十四史》标点本一样便于使用的可信录文本,虽然工作量很大,全部完成尚待时日,但这项工作正在扎扎实实进行,书正在一卷卷陆续刊出,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例二,浙江大学张涌泉教授领导下的《敦煌文献合集》,拟将敦煌汉文文献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整理,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书成有日。张涌泉与郝春文的工作虽然貌似不同,但都是耗时费力为敦煌研究打基础的工作。

例三,笔者在敦煌研究中,二十多年来集中于敦煌本书仪研究,基本上将敦煌本书仪的大部分做了分类录校整理,也写了一批研究论文,近几年来,吴丽娱据此进行的唐代礼制研究、史睿进行的礼制研究、张小艳进行的书仪词语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将敦煌本书仪研究引向深入。

当然,中国敦煌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例证还很多,如林悟殊先生对三夷教的研究;如王卡、王承文、刘屹、万屹等对敦煌道教的研究;如许建平对敦煌经籍的研究;如冯培红对归义军官制的研究;如陈明对医药文献的研究;如余欣对“神道”的研究等等,不一而足。无论是总体还是个案上,我国目前的敦煌研究正在健康地向纵深发展。

中国官方语言中有两句话,叫:“成绩说够,问题说透”,要将“成绩说够”,非这篇小文所能承载,只是点到为止;而“问题说透”,更非此篇小文作者所能胜任的,所谓“问题”,也仅是对我国敦煌研究发展的点滴想法而已,遑论“说透”。

三、未来

2006年秋,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转型期的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何谓“转型”?笔者理解,就是如何把敦煌研究推向前进,使研究更加深入,取得更多的学术成果。要“转型”,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重视基础工作

如本文说“成绩”部分所言,敦煌汉文资料的大部分已影印出版,但“胡语”部分则刚刚开始,仍需努力。张涌泉、郝春文的工作正在进行中,盼其早日完成。更重要的一点是,多年来,学界盼望敦煌石窟的考古报告早日面世,考古报告属于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敦煌学深入的基础资料,因为没有坚实的一手资料,许多研究工作难以深入,为什么这么说呢?笔者从2002年起,既注意到莫高窟96窟、130窟的大像及榆林窟第6窟大像,想做一些相关研究,但时至今日,连一份有关大像各部分准确尺寸的资料都难以获得,使研究很难深入。

第二,重视佛教文献的研究

敦煌藏经洞中,90%以上为佛教典籍,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一直薄弱。其实,自清末民国初起,我国的著名学者已将佛教与佛经纳入了研究视野。陈垣、陈寅恪、汤用彤先生更是在佛教研究上开辟了新天地。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没有继承好这一学术传统。中国的宗教,尤其是佛教,与政治关系密不可分。安公(道安)说“不依国主,佛法难立”;武则天时,薛怀义等进《大云经疏》,九人赐“国公”,全国各地皆建大云寺,神会助平安史之乱,禅宗惠能一系则全国风行,政治与宗教关系可见一斑。另外,宗教不仅与政治有关,而且与普通民众生活密不可分,众多敦煌文献即是证明。

敦煌佛教典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除入藏的经、律、论外,疑伪经占相当数量,这些“中国化”的疑伪经可研究的空间非常大,至于中国僧人所做“论”、“疏”、“赞”、“义”等等则更具中国特色,深入研究这些文献,无疑具有广阔的前景。

笔者对佛教、佛学基本上是门外汉,只是在学术研究上偶有涉及,不敢深入。前几年,我发现敦煌写经中咸亨二年(671)至仪凤二年(677)中的宫廷写七卷本《妙法莲华经》和一卷本《金刚经》,乃是武则天为其逝去的父母发愿所写,并复原了置于经前的两篇以武则天名义撰写的发愿文字。宫廷写经直接颁到敦煌,全国其余州县亦当如此,这该是多么大的影响!更深一步,深入研究敦煌所出佛经,可以看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什么时段以什么经典为主,什么时段官方提倡的是何种经典,这些经典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生活有何种联系等等,深究下去,一定会对佛教与中国中古社会的关系有深入的了解,一定会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中古社会的变动。其实,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活动》开了一个好的先例,沿着此路数走下去,将敦煌佛教典籍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做通盘思考,必定会有突破。

第三,重视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敦煌学”一词学界一直有不同看法,此不赘。但众多学者所认同的是,敦煌研究中已包含有历史、考古、宗教、艺术、科技等等众多学科的资料。敦煌研究,本来就应该把敦煌石窟、敦煌所出土文献及敦煌史地综合在一起来进行研究。可惜近代的学科划分过细,往往使研究者很难做跨多个学科的研究。笔者以为,解决的方法大约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学科把基础研究做好,如石窟要有考古报告,壁画要有线描图,文献要有准确的释读等等;另一方面,研究者要开阔眼界,把不同学科中相互关连的资料做综合分析,虽然难度很大,却是我们研究者应该努力的方向。还是以笔者个人研究的体会为例,如敦煌写本中,《老子》或《道德经》及其注疏本很多,若单从宗教观点看,说明敦煌陷蕃前,敦煌也曾流行道教,换一个角度,唐代前期,《老子》曾经是科举考试中必考科目,他就成了与儒家经典相同的经书,成为读书人考试的必读书。这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了《老子》及其注疏在藏经洞中存留较多的原因。究竟何者为主因,则要进一步探讨。再举一个更复杂的例子,武则天利用宗教、尤其是佛教为其当皇帝制造“政治气氛”,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而《大云经疏》、《宝雨经》、《华严经》的敦煌写本与莫高窟同时代的洞窟里《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宝雨经变》、《华严经变》的壁画有何联系?《大云经疏》、《宝雨经》、《华严经》的敦煌写本与莫高窟同时代的洞窟里的塑像间有何关系?与96窟、130窟弥勒大像及榆林窟6窟大像有何关系?再扩大而言,与现存我国西北的石刻与泥塑弥勒大像有何联系?深究下去,将历史、考古、艺术、宗教等做一综合的思考,将有新发现,这样做不是很有趣味吗?

第四,重视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

敦煌自古即是“华戎所交一都会”,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所含内容中,中外文化交流是重中之重,自藏经洞发现之后,文物外流,敦煌研究开始即具有国际性特色。时至今日,敦煌在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我国第一批人类文化物质遗产,敦煌研究更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西起欧美,东至日本,代不乏人,要推动新时期敦煌学的深入,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自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以来,中国内地召开的多次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都有欧美、日本及我国港、台学者参加,而在英、法、美、俄、日、加等国及港、台等地区举行的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也都有大陆学者莅临。近年来,中英、中法、中俄合作出版敦煌文献,中英合作的“IDP”(国际敦煌学项目)已经运作,2003年春,更是成立由中国(含台湾)、日本、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国代表组成的“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委员会主要是协调各国敦煌学者的学术活动。我们中国学者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敦煌学界的合作与交流,以促进这个学科的长盛不衰。

其实,谈敦煌学的过去与未来,是一篇内容十分丰富的大文章,本文的主旨是立足于现在,即“路在脚下”,又要放眼未来,即“路在前方”,脚踏实地,一步步将我国的敦煌学推向更高的阶段。

附记:因为是“一些想法”,本文中提到的一些机构、一些人、一些著作、一些研究,可能有重大遗漏,排序也可能不尽妥当,选择更难说妥帖,只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绝无孰轻孰重、你先我后之意,至于“想法”,也只是一人之言,聊备一说而已,望同道及读者谅之。

“敦煌学”断想

邓文宽

邓文宽,1949年3月出生,山西省稷山县人。1972至1975年、1979至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2009年,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08年改今名,曾名为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主要论著有《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敦煌吐鲁番出土历日》、《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敦煌吐鲁番学耕耘录》、《六祖坛经——敦煌〈坛经〉读本》等。

自2008年秋季以来,刘进宝教授多次来电话敦促,希望我能写一篇东西,谈谈对敦煌学研究未来发展的认识,我一直未敢应命。原因有二:一是自2008年初患腰病以来,不断求医问药,时间常被撕碎,写作情绪亦被破坏,提不起神来;二是这许多年来我的工作以考据求实为特征,既不善于发议论,更不长于对学术的未来走向进行蠡测。因此一推再推。但拗不过他的执着,只好答应写一篇出来。思索再三,难成一系统认识,只好名之曰“断想”,一则向进宝兄交差,二则借机向学界同仁求教则个。

一、应该给王道士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王道士圆箓,实在是“敦煌学”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人物。看着他留下的那张“倩照”和憨态,我常想发笑,谁能想到号称“国际显学”的发轫者居然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军卒”呢。但无论如何,他的“身后名”已同“敦煌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我们过去出版的关于敦煌学史的论文和专著中,绝大多数对王道士采取批评乃至贬斥的态度。原因是他把敦煌文献“卖”给了斯坦因、伯希和以及日本的吉川小一郎,造成了国家文化财富的流失。就擅自做主,与外国人非法交易国家文物来说,他是有罪的,是应该受到指斥的,这件事本身没有讨论的余地。

可是,难道这就是“敦煌学”史上王道士的全部内容吗?恐怕不是。如果我们将此事当作一个刑事案件,那么,不要说我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人,就是法官,也必须研究、考虑当事人的犯罪动机、实施过程和客观效果。就动机来说,王道士的此项活动,以及他在敦煌周边地区的化缘,是力图将莫高窟寺庙变成一个他信奉的道教的道场。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证据证明他把换来的“马蹄银”装进了私囊,说明他做这件事时,很少考虑个人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就非法“出卖”文物的过程而言,王道士虽未留下只言片语,但斯坦因却透露了自己的心机。为了将这批文物骗购到手,斯坦因编造了一个足以打动人心的故事:他在梦中见到了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唐僧嘱咐他到中国来取回佛经,因而这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按理说,王道士并不信佛,他完全可以不理睬斯坦因的谎言,更何况当时敦煌县令汪宗翰已下令“妥加保管,不许外流”,他就更没有权利将这批文物“卖”给斯坦因了。但是,鬼使神差,他却于此时做了一件永远对不起中华民族的事情!也许这么大一笔钱,足以撼动他人性中那分弱点吧:这毕竟比化缘来得快来得多。就后果来看,造成了国家文物流失,无须赘言。虽然说,这些东西在国外也得到了妥善保护,但何时能回归祖国,目前尚看不出眉目,不免令人扼腕。

王道士是犯了罪,但他犯得有些糊里糊涂。那个时代,犯糊涂的恐怕不止王圆箓一个人。最糊涂的便是四亿国人用以托命的清王朝。当我从图册上看到清政府给斯坦因的签证时,便觉得首先犯罪的是清王朝,其次才是王道士。可是话说回来,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入侵中土,国家衰败不堪,国将不国,朝廷眼里,人家来“探险”便成小事一宗,不必去争的。举国上下颟颟顸顸,不成体统,出卖土地者有之,出卖尊严、人格国格者有之,出卖文物者亦有之,犯罪的岂止王道士一个!我无意于为王道士的犯罪行为开脱,只是希望将他个人的行为放在一个特定的大背景下看待。若此,方能符合史学研究所要求的“历史主义”的思考。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早期“敦煌学”的关键人物,王道士也有其功不可没的一面。

我们知道,20世纪以来,促成中国学术发生巨变的共有四项发现:甲骨文、秦汉简牍、敦煌吐鲁番文献和明清档案。这四项重大发现,将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包括各个方面)研究都向前并向纵深推进了一大步。其中中古时代,自四世纪至十一世纪,将近800多年的时间,与敦煌吐鲁番文献有关。吐鲁番文献有其独特的价值与研究魅力,但多为断碎之物,其数量及完整程度与敦煌文献有着差距。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而敦煌文献的发现者,却是那个小“军卒”王圆箓!如果没有他在敦煌石窟的活动,就没有第17窟(藏经洞)的发现与重新面世,也就不可能凭空产生出一门“敦煌学”来,中外敦煌学家们的生命史就应该是另一番情形。事实上,“敦煌学”以及相关的学者与王道士都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常常将1900年6月22日藏经洞的发现誉为“石破天惊”。没有王圆箓的发现,这又从何说起!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发现了柬埔寨吴哥古迹,瑞典人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在考古学和人类文明史上都被浓墨重彩地记上了一笔,难道我们不应该以同样的态度评价王道士的发现吗?实事求是,功过分明,我们实在应该给王道士一个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二、我们对敦煌文献的认识到位了吗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北蛟龙

    三国之北蛟龙

    东汉末年,烽火连烟,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一个偶然的穿越,东汉末年的风云又有何变化?北疆有蛟龙,威名摄胡虏!盘龙扫六合,声名震寰宇!三国鬼神飞将吕布是他义兄,长坂坡喝退八十万曹军的张飞是他义弟!而他与义兄该如何沙场对决?又与自己的红颜知己演绎什么样的故事?蛟龙一日腾空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三国之北蛟龙新书求收藏,推荐,点击,求包养!书友群:127197647,喜欢吕布和本书的书友欢迎加入!
  • 特种兵穿越古代

    特种兵穿越古代

    男主角杨枫是一名从21世纪特种部队,他是士兵心目中最有神奇色彩的兵王,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魂游穿越了汉代。穿越汉代末期,群雄纷争的天下,江湖武林中也是名声赫赫,自古英雄出少年,何况是有了多了三十多年验的特种兵,外加神奇的医疗手术,让古代的医术也叹为观止。带着他带有的特种技术,回到一千多年前,他英俊潇洒和他强壮的体魄,让很多的靓女为之倾倒,于众多不同的美女,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结,有激情的,清纯的,有泼辣的,有含蓄的,有主动的,将一一展现,中国古代各种美女对他的爱;将许多现代战争理论。本书循序渐进,不做任何超过人类所不能做的动作,像中国的水浒传一样,讲的是真实的功夫和技巧,不像现在电影里光影之来的东西,中国的武术博大精深,不应该表现的和手榴弹一样,到处都是爆炸声和圣斗士一样,没有可能发生的事。讲的是真正的中国武术所运用的功夫,和现代的先进医疗手术技术。
  • 席卷明末之东藩

    席卷明末之东藩

    明月稀乌衣啼长城内外烽火明少年志凌云弯弓射白羽一袖卷千骑满城赤血旗提剑以血捍山河浩然一身英雄气
  • 大夏手机王

    大夏手机王

    “在伟大的大夏皇帝指导下,大夏军队气吞万里,一举攻破金军主力!”——来自大夏手机头条的置顶消息。“哐哐哐哐,惊雷,我惊天修为给你来两锤,紫电……唉唉,别走别走啊……”——来自大夏手机直播的某位主播的深情挽留。“春天来了,又到了……又到了日理万机,理政的好时节啊……”——来自大夏皇帝的朋友圈。欢迎进入——大夏手机王!(括弧:本书不严谨,不考究。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 骑卷天下

    骑卷天下

    一个现代国际大盗到了一个不知道何时何地的世界。面对着亲人死亡,面对着国破,面对着陷阱,他应该如何面对?一个乱世时代,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此刻无数名将踊跃而出。风花雪月,铁血战史。群号:88304823推荐兄弟作品《狂仙魔童》书号:1403420《大宋相国》书号:1410463
热门推荐
  • 在下龙王有何贵干

    在下龙王有何贵干

    李龙:巨神族,没想到吧,这就是我的逃跑路线迪奥:纳尼李龙:龙王来允许,龙王来承认,龙王来背负整个瓦罗兰金闪闪:杂修李龙:我相信真相只有一个江户川柯南:我……我+1李龙:遇到虚空,我们也不要怕,微笑着面对它,消除虚空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虚空,奥利给,干了兄弟们。虚空监视者:我们不是奥力给???(这是一个魂穿铸星龙王成为英雄联盟宇宙造物主,一边在瓦罗兰收小弟一边在诸天收小弟,两不耽误的故事。)
  • 戊戌喋血记(下)

    戊戌喋血记(下)

    1898年,满清皇朝已风雨飘摇,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大胆颁布“定国是诏”,锐意变法维新,谭嗣同作为国家栋梁应诏进京了……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宏富,史料最翔实、叙写最详尽的描写戊戌变法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再现了1898短短一年中,发生在腐朽皇朝的所有大事件:中日海战、公车上书、强学会、百日维新、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权贵亡命、自立军起义,塑造了大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中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谭嗣同等人喋血在菜市口,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了,但谭嗣同那振聋发聩的“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吼声,一直激荡着百年中的所有志士仁人。
  • 全能系统之大剑豪

    全能系统之大剑豪

    心脏移植进入异世界,为了回到现实,不得不展开的冒险之旅……
  • 一页纸鸢,千念花开

    一页纸鸢,千念花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每个故事都有不一样的结局,每个结局,有好的,有不好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一世,我终究欠你太多

    那一世,我终究欠你太多

    上古至今第二头龙雀,搅动风云,爱恨情仇。前一世我不能与你白头,下一世我定会陪你偕老。
  • 非酋头号玩家

    非酋头号玩家

    这个世界变成了游戏。一人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有怪物,没有NPC的世界实力为制度,凭借实力一览群雄,压迫生灵。他目睹了龙王九子的游离,只要是人都对他疑心生暗鬼,没有人知道他原来是一个非洲酋长。当肝帝非洲人与浪漫欧洲人相互较量时,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志愿者送对象啦

    当志愿者送对象啦

    面冷心热女冰箱X全方面照顾暖学长国家有难,前线无法企及,后面必定坚守!想为国家出分力,谁承想,国家这么客气,还送了个对象!稳!
  • 三界一盘棋

    三界一盘棋

    这三界神魔,六道轮回,宇宙洪荒,天外无极……莫不都是天道?那,何为天道!且看懵懵懂懂的顺帆如何一步步见证诡谲云起的东荒大陆,又如何步入到为数不多的高手之中,最后一步步揭开弥漫在三界之上的帷幕。但这就是结束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