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1500000008

第8章 论语卷之三 (3)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费,音皉。为,去声。汶,音问。闵子骞,孔子弟子,名损。费,季氏邑。汶,水名,在齐南鲁北境上。闵子不欲臣季氏,令使者善为己辞,言若再来召我,则当去之齐。程子曰:“仲尼之门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闵子、曾子数人而已。”谢氏曰:“学者能少知内外之分,皆可以乐道而忘人之势,况闵子得圣人为之依归,彼其视季氏不义之富贵不啻犬彘,又从而臣之,岂其心哉?在圣人则有不然者,盖居乱邦,见恶人,在圣人则可,自圣人以下,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闵子岂不能蚤见而豫待之乎?如由也不得其死,求也为季氏附益,夫岂其本心哉?盖既无先见之知,又无克乱之才故也。然则闵子其贤乎?”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夫,音扶。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耕。有疾,先儒以为癞也。牖,南牖也。礼,病者居北牖下,君视之,则迁于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视己。时伯牛家以此礼尊孔子,孔子不敢当,故不入其室,而自牖执其手,盖与之永诀也。命,谓天命。言此人不应有此疾,而今乃有之,是乃天之所命也。然则非其不能谨疾而有以致之,亦可见矣。侯氏曰:“伯牛以德行称,亚于颜、闵,故其将死也,孔子尤痛惜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食,音嗣。乐,音洛。箪,竹器。食,饭也。瓢,瓠也。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故夫子再言“贤哉,回也”,以深叹美之。程子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愚按:程子之言,引而不发,盖欲学者深思而自得之。今亦不敢妄为之说,学者但当从事于博文约礼之诲,以至于欲罢不能而竭其才,则庶乎有以得之矣。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说,音悦。女,音汝。力不足者,欲进而不能。画者,能进而不欲。谓之画者,如画地以自限也。胡氏曰:“夫子称颜回不改其乐,冉求闻之,故有是言,然使求说夫子之道,诚如口之说刍豢,则必将尽力以求之,何患力之不足哉?画而不进,则日退而已矣。此冉求之所以局于艺也。”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学者之称。程子曰:“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谢氏曰:“君子小人之分,义与利之间而已,然所谓利者,岂必殖货财之谓?以私灭公,适己自便,凡可以害天理者皆利也。子夏文学虽有余,然意其远者大者或昧焉,故夫子语之以此。”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女,音汝,澹,徒甘反。武城,鲁下邑。澹台姓,灭明名,字子羽,径,路之小而捷者。公事,如饮射读法之类。不由径,则动必以正,而无见小欲速之意可知。非公事不见邑宰,则其有以自守,而无枉己徇人之私可见矣。杨氏曰:“为政,以人才为先,故孔子以得人为问。如灭明者,观其二事之小,而其正大之情可见矣。后世有不由径者,人必以为迂,不至其室,人必以为简。非孔氏之徒,其孰能知而取之?”愚谓持身以灭明为法,则无苟贱之羞,取人以子游为法,则无邪媚之惑。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殿,去声。孟之反,鲁大夫,名侧。胡氏曰:“反,即庄周所称孟子反者是也。伐,夸功也。奔,败走也。军后曰殿。策,鞭也。战败而还,以后为功。反奔而殿,故以此言自掩其功也。事在哀公十一年。”谢氏曰:“人能操无欲上人之心,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而凡可以矜己夸人者,皆无足道矣。然不知学者,欲上人之心,无时而忘也。若孟之反,可以为法矣。”

子曰:“不有祝鈟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鈟,徒何反。祝,宗庙之官。鈟,卫大夫,字子鱼,有口才。朝,宋公子,有美色。言衰世好谀悦色,非此难免,盖伤之也。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言人不能出不由户,何故乃不由此道邪?怪而叹之之辞。洪氏曰:“人知出必由户,而不知行必由道。非道远人,人自远尔。”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野,野人,言鄙略也。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彬彬,犹班班,物相杂而适均之貌。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杨氏曰:“文质不可以相胜,然质之胜文,犹之甘可以受和,白可以受采也。文胜而至于灭质,则其本亡矣。虽有文,将安施乎?然则与其史也宁野。”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程子曰:“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尔。”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去声。乐,音洛。尹氏曰:“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张敬夫曰:“譬之五谷,知者,知其可食者也,好者,食而嗜之者也,乐者,嗜之而饱者也。知而不能好,则是知之未至也,好之而未及于乐,则是好之未至也。此古之学者所以自强而不息者与。”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以上之“上”,上声。语,去声。语,告也。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张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盖中人以下之质,骤而语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将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终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语之,是乃所以使之切问近思,而渐进于高远也。”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知、远,皆去声。民,亦人也。获,谓得也。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先其事之所难,而后其效之所得,仁者之心也。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程子曰:“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又曰:“先难,克己也。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仁也。”吕氏曰:“当务为急,不求所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下一字音洛。乐,喜好也。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动静以体言,乐、寿以效言也。动而不括故乐,静而有常故寿。程子曰:“非体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孔子之时,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但人亡政息,不能无废坠尔。道,则先王之道也。言二国之政俗有美恶,故其变而之道有难易。程子曰:“夫子之时,齐强鲁弱,孰不以为齐胜鲁也?然鲁犹存周公之法制,齐由桓公之霸为从简尚功之治,太公之遗法变易尽矣,故一变乃能至鲁。鲁则修举废坠而已,一变则至于先王之道也。”愚谓二国之俗,惟夫子为能变之,而不得试。然因其言以考之,则其施为缓急之序,亦略可见矣。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觚,音孤。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范氏曰:“人而不仁则非人,国而不治则不国矣。”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刘聘君曰:“有仁之仁,当作人。”今从之。从,谓随之于井而救之也。宰我信道不笃,而忧为仁之陷害,故有此问。逝,谓使之往救。陷,谓陷之于井。欺,谓诳之以理之所有。罔,谓昧之以理之所无。盖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从之于井,则不复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仁者虽切于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应如此之愚也。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夫,音扶。约,要也。畔,背也。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程子曰:“博学于文而不约之以礼,必至于汗漫,博学矣,又能守礼而由于规矩,则亦可以不畔道矣。”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说,音悦。否,方九反。南子,卫灵公之夫人,有淫行。孔子至卫,南子请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盖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而子路以夫子见此淫乱之人为辱,故不说。矢,誓也。所,誓辞也,如云“所不与崔、庆者”之类。否,谓不合于礼,不由其道也。厌,弃绝也。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鲜,上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至,极也。鲜,少也。言民少此德,今已久矣。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自世教衰,民不兴与行,少有此德久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施,去声。博,广也。仁以理言,通乎上下,圣以地言,则造其极之名也。乎者,疑而未定之辞。病,心有所不足也。言此何止于仁,必也圣人能之乎。则虽尧舜之圣,其心犹有所不足于此也。以是求仁,愈难而愈远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夫,音扶。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间矣。状仁之体,莫切于此。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譬,喻也。方,术也。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于此勉焉,则有以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程子曰:“医书以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属己,自与己不相干。如手足之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仁至难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欲令如是观仁,可以得仁之体。”又曰:“《论语》言‘尧、舜其犹病诸’者二。夫博施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必五十乃衣帛,七十乃食肉。圣人之心,非不欲少者亦衣帛食肉也,顾其养有所不赡尔,此病其施之不博也。济众者,岂非圣人之所欲?然治不过九州。圣人非不欲四海之外亦兼济也,顾其治有所不及尔,此病其济之不众也。推此以求,修己以安百姓,则为病可知。苟以吾治已足,则便不是圣人。”吕氏曰:“子贡有志于仁,徒事高远,未知其方。孔子教以于己取之,庶近而可入。是乃为仁之方,虽博施济众,亦由此进。”

同类推荐
  • 山海经(精装)

    山海经(精装)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是中国文化的珍品,被认为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地理书;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物种演化、地理变迁的传奇之作。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在物欲横流、市声喧嚣的现代社会,对于习惯“快餐式阅读”的现代人来说,它是一片静土,是远古时期极富想象力的惊世之作。通过它诡异的文字与形象的绘画,让我们依稀解读那些或已进化、或已绝迹的远古生命;了解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的生活和思想;感悟那天、地、人、兽的无穷奥秘。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大学 中庸 鬼谷子

    大学 中庸 鬼谷子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鬼谷子》一书,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究,现又成为当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忍经·劝忍百箴)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忍经·劝忍百箴)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江医生的千层套路

    江医生的千层套路

    【蠢萌漫画师×撩死人不偿命的暖男医生】一场相亲,高冷了二十几年的江医生对这个爱吃抹茶奥利奥味圣代的女孩子一见钟情了,从此,他便开始一心一意地撩小姑娘。贪吃蠢萌的苏小姑娘没想到,一场相亲,对面竟然是一个帅哥,最重要的是,帅哥的颜她很吃,帅哥的身材她也很爱,本想着要怎么才能撩到小哥哥,没想到,一眨眼,就被大灰狼拐回了家。
  • 我的不记名日子

    我的不记名日子

    这是以一个患有“姓名记忆综合征”的男生为主线,讲述他身边重要的人和日子。他并没有因为记不住别人名字而郁郁寡欢,似乎那反而让他的生活变得更有趣和多彩起来。
  • 我的学园默示录

    我的学园默示录

    我从哪里来?脑中二十年的记忆是名为前世的梦还是如同梦一般的前世。我是谁?是前世平凡的少年还是今生世家的千金?我又要到哪里去?跟随在主角们的身边看着他们的足迹还是走出自己的道路?一直以为是一个描写校园日常生活的世界,原来却是生化末世的舞台吗?站在学校天文台上的我为我突然的发现哑然失笑,这算是什么神展开,自己重生于这个世界原来就是为了亲眼看一部动漫吗?神的捉弄真是出人意料的冷。学园默示录的同人,5晚上的简单规划,重点想练习下小说的写作。不过请不用担心,虽然更新会因为文笔问题而有些慢,但全书的规划已经有文字笔记,不会出现写不下去而弃坑。不才,请大家多多关照。因为是第一本小说,为了一点小小的纪念,题材确定为变身百合,应该有不少人不喜欢,但是对我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请多多包涵。
  • 许你一世花满颜之浮生若梦

    许你一世花满颜之浮生若梦

    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年的,青涩,可以说是,缘分拉拢了我们;四位少女的邂逅,沉寂了几年的娱乐平台,将为之骚动。一场属于她们的时代,即将来临——TwinkleQueen
  • TFBOYS之雪香凝

    TFBOYS之雪香凝

    这是写TFBOYS的爱情,这只是我个人的想像,不要当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桃花酿之约

    桃花酿之约

    物是人非空断肠唐故是唐家二小姐,习武之人。随父亲在边疆打了胜仗,见多了生离死别、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等残忍之事,回京后便与世无争,不问世事。锁住心房。林书墨是一名书生,普通的书生,一次偶然,他与唐故结识,日久生情,最后打开唐故的心房。终是唐故动了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转身挥挥手

    转身挥挥手

    生活中,酸甜苦辣咸,但对于我来说,酸苦辣咸简直是主食,我在这昏暗的世界等待着一束光芒。。。。
  • 鲲鹏英雄(上)

    鲲鹏英雄(上)

    这部小说讲述了以会燕公主为代表的南海鲲派积极反清复明,成为要图霸武林的“地藏鬼王”和满清的眼中钉,而鲲派中的两个重要女性金燕公主和魏十姑(南海神尼之徒)又都是他们特别要抓获的首要人物清官内,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争权夺势,而金燕手中有一只“庄妃玉匣”,内藏顺治幼帝的身世秘密,这对双方都极重要,所以各派大内高手行走江湖要夺到那只“清官庄妃玉匣”,使金燕连处险境;鬼王急欲抓到魏十姑,因为十姑是为他所害的梅花剑掌门人魏中元的独女,十姑知道并正在寻找其父遗下的两幅“神宗绢画”,涉及举世罕有的神宗皇帝的大笔珍宝,她还要找到杀父夺母的仇人;这时,另外有几伙人也欲擒到十姑,其中最厉害的是十三年前曾雄扫武林,使天下群雄闻名丧胆的绝情剑魔“伤心断脉剑客”,此魔武功奇高,剑术冠绝古今,但他神秘至极,无人知其真面目和再扫武林的动机,只是由他而掀起一场骇人听闻的血雨腥风,致使江湖形势骤变!于是,一幕幕更加残酷的决斗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