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7600000040

第40章 时代的另一面:汉景帝家事(2)

王娡先前就已经生下了胶东王刘彘,时间是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的早晨,地点在猗兰殿。怀这个孩子时,王娡“梦日入怀”,这自然又是古代人“神化”某个人时编造的老掉牙的故事,但生下来的皇子刘彘确实打小就很聪慧,所以在他七岁的时候,刘启给他改名为刘彻。《汉武故事》记载说:“上曰:‘彘者,彻也。’”刘启为了改名这事情还专门给“彘”字作了解释。总之,七岁时刘彘就“圣彻过人”,因而很讨父亲喜欢。

也恰恰就是刘彻七岁那年,刘嫖找上门来了。大家可别忘记,王娡本来就是奔着权力和财富进宫的,所以王娡一听到刘嫖要把她的女儿嫁给刘彻,心里立马乐开了花,当场答应下来。后来刘嫖还亲自带着阿娇见了刘彻,刘彻色眯眯地对眼前的小美人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汉武故事》)刘嫖一听也很高兴,两家立马联姻,这场政治联姻将王娡和刘嫖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刘嫖必须帮助王娡和刘彻,这样自己的女儿才有机会母仪天下。

然而,陈阿娇步了薄皇后的后尘,在武帝朝一直没有生育,最终以行“巫蛊之术”诅咒刘彻为名被废于长门宫,郁郁寡欢。事后她还特地请来大才子司马相如作了《长门赋》,意图挽回刘彻的心,但刘彻那时已经急着宠幸别的姬妾,把她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随着王娡和刘嫖的联手,栗姬和刘荣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母子二人终将承受他们在政治上的幼稚给他们带来的苦难。

郅都之死

在刘嫖和王娡的联手下,栗姬最终失宠,太子刘荣被贬为临江王。三年后,栗姬早已郁郁而终,而刘荣也被酷吏郅都逼死。然而恶有恶报,郅都也没有好下场,不论他多么忠诚,窦猗房最终还是杀了他。后人由此可以得出一条属于专制者的哲学——外姓奴才永远比不上自家的。

栗姬的悲剧除了王娡和刘嫖的外力造就外,她本身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有一次刘启不舒服,心情也很差,栗姬在旁边侍奉,刘启就对栗姬说了许多让栗姬在他死后照顾好诸皇子的话,说:“百岁后,善待之。”(《史记·孝景本纪》)但栗姬就想了啊,那是你和其他女人的孩子,凭什么让我照顾?因而面露不悦。刘启一看栗姬的面色,心中也有些厌烦,觉得栗姬小女人的样子很讨厌。

刘嫖对付栗姬的办法就是天天在刘启耳边说她的坏话,说她常常在刘启宠幸别的姬妾时在背后咒骂、吐口水,“挟邪媚道”(《史记·外戚世家》)。钱钟书说,“媚道”就是“厌魅”,也就是巫蛊之术。这么重的罪名放在栗姬身上,想让刘启不讨厌栗姬都难。

刘嫖从来不在刘启面前直接夸奖王娡,而是一直讲刘彻的好。刘嫖心机深,她知道,如果成天在弟弟面前讲弟媳的好,那摆明了就是和弟媳有勾结,而说刘彻的好就不同了,这叫关心晚辈、关心帝国权力中枢的下一代。刘启每天听着刘嫖在耳边叨叨,时间长了也觉得刘彻这孩子不错,加之又想到王娡怀刘彻时“梦日入怀”,心中的天平也就倾向了王娡和刘彻,但还是举棋不定。

最终给了栗姬“临门一脚”的是王娡,当她知道刘启已经开始对栗姬不满的时候,就故意派人撺掇大臣们向刘启上书,要求立栗姬为后。一次下朝后,当时的大行(主管官方接待工作)向刘启说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史记·孝景本纪》)这话在栗姬得宠那会儿说一点问题都没有,说不定刘启还龙颜大悦,赏他点什么;然而此时再说,无疑是把栗姬母子推进了火坑,所以刘启当场大怒,大约想着这是栗姬找人来逼他,因而对着大行骂道:“难道这他妈的也是你配管的事情?”一怒之下杀了大行,将太子刘荣贬为临江王,而栗姬则最终忧愤而死。

这大行真够蠢的,专制帝王无不是残忍霸道之辈,他们最憎恶的就是别人来干预他们家族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眼中,除了自己家族的人,剩下的都是比自己卑贱的人。他们不是不听劝谏,而是打心底里觉得大臣们不配对着自己的私生活指指点点。若干年后,唐高宗李治要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时,装模作样地询问老臣李勣(徐世勣),李勣直接说了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这话说的,相较于汉朝这位大行的言语,实在是滑头了许多,精明!

仔细分析栗姬的悲剧,她在政治上的单纯和幼稚一手葬送了她。她应该早早地在得宠时就抢来皇后的宝座;她应该在刘嫖上门提亲时许下亲事;她应该在刘启面前显得更为大度包容一些……然而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到,或许她还以为这种小女人的脾性可以讨得刘启的欢心,然而后宫始终都带着政治色彩,而皇帝,在其中扮演的并不是丈夫的角色,说得直白点,他只不过是要给自己的家族配种罢了。他才不在乎什么你爱我我爱你,他只在乎自己的家族对最高权力的掌控能否得到延续。后宫的女人上至皇后下到姬妾在自己名义上的“丈夫”面前从来都是卑微的,因而,只有卑鄙才能成功,只有勾结才能取胜,王娡懂,而栗姬却不懂。

刘荣是在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被立为太子的,被废则到了景帝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由于先前刘阏当了三年临江王,在景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52年)就去世了,所以刘荣就被封为了临江王。在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的时候,已经当了将近三年临江王的刘荣犯了事,他因为在扩建宫室的时候侵占了宗庙的部分用地,因而获罪,被召进长安。出发之前在江陵北门祭祀路神,结果车轴断了,江陵的父老都认为这是凶兆,落泪道“我们大王此去恐怕是再也回不来了”,于是“从此不开此门”(盛弘之《荆州记》)。

刘荣到了长安,自然就要去中尉那里受审。当时的中尉是有名的酷吏郅都,此人曾在一次陪同刘启游玩的过程中,强行阻拦刘启去救他的宠姬贾姬。贾姬去如厕,结果一头野猪冲进了厕所里,刘启拿起兵器打算亲自去救,郅都说:“不就是个女人嘛,失去了可以再找一个,天底下女的多得是。陛下您要是去救贾姬,结果遭遇不测,您怎么和天下人、和太后交代呢?”

刘启于是作罢。当然贾姬后来没事,那野猪是进去打酱油的,转了一圈就跑出来了。窦太后听说了郅都的行为,很是高兴,觉得这真是个好奴才,对他大加赞赏,还赏了他一百金。

郅都收拾人手段很狠,就连权臣周亚夫他都不放在眼里。所以当时朝廷里的诸侯亲贵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苍鹰”。

刘荣落到了“苍鹰”手里,下场可想而知。刘荣想找纸笔给刘启写封信辩白,郅都不让手下的小吏给他纸笔。窘迫关头,魏其侯窦婴向刘荣伸出了援手。窦婴原来在刘荣当太子的时候是刘荣的老师,看见学生有难,他当然义不容辞地要帮上一把,毕竟他是外戚,郅都对他的忌惮远甚于对周亚夫的忌惮。然而刘荣早已心灰意冷,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送交了辩白书,立马就自杀了,死后葬于蓝田,下葬时,几万只燕子飞来为他的坟茔衔土,百姓们都很同情刘荣。

刘荣死了,很明显,是被郅都逼死的。窦猗房听说这件事后,就要给郅都罗织罪名弄死他,毕竟刘荣是他的长孙,老太太心里也是疼爱的。然而刘启却和他母亲反着干。郅都是一枚值得利用的好棋子,这狗奴才手段那么狠,又那么忠心,因而刘启觉得,让这样一个人为一个自己不喜欢且已经死了的儿子丧命,实在有些不值,于是就偷偷派人把郅都送到了雁门郡,让他在当地做了太守。

郅都在雁门郡依然是雷厉风行的作风,加之刘启给予他便宜行事的特权,这家伙就更嚣张了。血腥残暴的郅都令平日里熟练弓马的匈奴人也为之胆寒。匈奴人比较可爱,为了研究士兵们对郅都的恐惧心理到底有多严重,曾经专门做过一个郅都像,让士兵拿它当靶子,结果平日里各个都是神射手的匈奴健儿没有一个人能射中,匈奴将郅都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视为大患。

然而,郅都再厉害,得罪了太后,那都是没好果子的。窦猗房不愧是政坛老手,最终还是罗织罪名处死了郅都。

刘启为此和他的母亲争辩道:“郅都是忠臣,你不该杀了他。”

窦猗房回道:“他郅都是忠臣,临江王就不是吗?”

您看,外姓奴才永远比不上自己家的,窦猗房就是这么想的。

梁孝王结局

伴随着袁盎被梁孝王刘武派人刺杀一事的发生,刘启和刘武的矛盾终于被公开。权力的争夺可以削减一切,亲情已经微不足道。皇储之位的争夺就像一块试金石,将帝王家族生活中伪善的一面全部揭露出来,刘启的自私阴暗暴露无遗,刘武郁郁而死的结局其实是皇权政治下诞生的悲剧。

事实证明,皇储之位的争夺就像一个大漩涡,尽可能地裹挟着每一个人,把文景时代政治舞台上活跃的人物一一都带走了。

比如袁盎,这家伙牛了一辈子,死得却很不体面。

故事还要从刘武身上讲起。前文提到过,刘荣被废,意味着刘武又有机会做储君了,窦猗房也摩拳擦掌,铁了心要帮小儿子一把,于是有了一场不怀好意的宴席。

宴席上,窦猗房首先发话,她对刘启说:“儿呀,我给你讲,殷道亲亲,周道尊尊,都是那么个意思,等哪天咱们母子都死了,我希望大家伙儿都能指望着梁王主持大局啊。”

刘启听得晕晕乎乎不明所以,散会后就问群臣窦猗房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袁盎解释道:“商人兄终弟及,周人父终子继。殷道淳朴,顺应上天之道;周道文明,顺应大地之理。所以按照周道,太子死了就该立嫡长孙;按照商道,太子死了就该拥立弟弟。”

“那我们汉朝应该怎么办?”刘启问道。

“当然是取法周朝了。《春秋》上说,宋宣公就是因为把自己的弟弟立为储君,结果弟弟传位给了宋宣公的儿子,弟弟的儿子不服,杀了宋宣公的儿子,最终把宋国搞得大乱。《春秋》对此将宋宣公大批了一番。这是前车之鉴啊陛下,可不能由着太后的性子来,您要是不好意思说,我替您去找太后说服她。”

袁盎这个话主观色彩很强烈,为此他还歪曲史实,因为历史上宋宣公的儿子是大臣华督杀的,跟宋宣公弟弟的儿子一点关系都没有。刘启大约平常不好好读书,这话都把他骗了。

刘启归根结底还是怕他老娘的,他想了想,觉得袁盎既然不怕死,那就让他去试试吧。

袁盎一见窦猗房,首先甩出的问题是:如果刘启死后刘武继位,那刘武死后谁来继位?

“那当然是陛下的儿子啊!”老太太回答问题时根本没犹豫。

一听这话,袁盎立马把他给刘启讲的那个故事讲了一遍,老太太听完寻摸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于是放弃了立刘武为皇储的想法。为了绝除后患,老太太还专门下令让刘武回自己的封国去。

刘武想不明白自己老娘为什么变脸变得这么快,又向刘启申请要建一条“快速干道”,从梁国的都城睢阳直达长安。刘武要建的“快速干道”原本是古代打仗时为了运粮而修建的专用干道。然而问题在于,从睢阳一直到长安,中间一千多公里路呢,建一条甬道浪费好多银子不说,万一日后梁国有人造反,走这条“快速干道”杀往长安,那也是威胁。袁盎当然不能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及时向刘启进言,驳回了刘武的建议。

然而袁盎自己没意识到,他这么做,那是成心让刘武收拾他呢。

刘武对刘启和窦猗房的做法十分生气。当他得知这一切都是袁盎这家伙撺掇的之后,立马动了杀心,招来手下心腹公孙诡和羊胜,三人密谋一番,就派出刺客前往长安刺杀袁盎。袁盎此时并未在朝廷任职,只是刘启外聘的顾问而已,但是他在百姓间名声很好,最先到达的刺客听到许多人都夸赞袁盎的才识胆略,心中便也明白刘武做法不妥。估摸着是刘武在这些刺客出发前给他们都灌输了“袁盎是个王八蛋”之类的内容,现在这位刺客“反洗脑”后良心发现,见到袁盎后就对他说:“我拿了梁王的钱来刺杀您,只不过听说您是个好人,所以不忍下手。后面还有十几批刺客要来杀您,您要当心了。”

然而袁盎实在太大意了,觉得路上突然跑来一神经病说刘武要杀自己,这太搞笑了,哈哈哈,他根本没当回事。

血案发生在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四月的一天。这几天来袁盎家里怪事连连,弄得袁盎很闹心,于是他就去找一个叫棓生的术士占卜,回家路上经过安陵外城城门口,被梁国派来的刺客刺杀了。

袁盎逞强逞能一辈子,死的时候窝囊无比。别人都提醒过他了他还这么大意,人家把他脖子一抹,他临死连人家长什么样都没看见。史迁评论袁盎时说他“仁心为质,引义忼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不失为古时士人君子的典范。袁盎之死,归根结底在于他参与到了皇储之位的争夺当中。皇帝家事,外人参与免不了站错队被害的风险,袁盎不懂,所以死了。日后周亚夫也会死在这上面。

景帝七年的四月,刘启立王娡为皇后,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意思很明确,让刘武死心。同时,这也标志着王娡成为了皇储之争过程中最终的获胜者。

袁盎死后,刘启派人着手彻查此事,并很快就发现了幕后真凶——梁王刘武,因而中央政府的几拨调查团就接连到达了梁国。一开始刘启还不敢直接对刘武动手,一来害怕证据不确凿,二来毕竟还是忌惮窦太后的威严,因而他选择先对公孙诡和羊胜下手,想从这两个人身上搜集刘武谋反的口供。但是刘武把公孙诡和羊胜一直藏在自己的宫中,朝廷派来的人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找不到他们,郁闷无比。

破解僵局的关键人物是韩安国。

韩安国因为一直得到窦太后的信任,此时已经做了梁国的内史(主管诸侯国日常政事),这原本是刘武要朝廷给公孙诡任命的官职。韩安国知道公孙诡和羊胜就在刘武的王宫中,因而就联合梁国的国相轩丘豹以死来威胁刘武说:“君主被侮辱,臣子就理应先他一步而死。大王您没有好臣子,所以事情才闹到这进退两难的田地,您现在要是不把公孙诡和羊胜交给朝廷的来使,那就先把我们杀了吧。”

刘武惊呆了,说道:“事情怎么会闹到这步田地?”

韩安国眼泪都流下来了,哭着说道:“您倒是想想,您和当今陛下的关系有当年太上皇和高皇帝的关系、今天的皇帝陛下和临江王的关系亲吗?”

“没有。”刘武愣愣地回答道。

同类推荐
  • 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正说历史,正史可以很通俗,文献可以讲得很幽默,皇帝可以很搞笑!走近历史,近距离触摸历史,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共同感受历史给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本书中的主人公都是九五至尊,他们高高在上,她们大权在握,羡煞旁人。
  • 汉末首席潇洒军师

    汉末首席潇洒军师

    穿越到汉末,被黄承彦收养成了黄月英哥哥的黄靖,后来作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谋士享誉天下。只是,他有个小毛病,就是爱四处拈花惹草,让男人咬牙切齿,让女人脸红心跳。曹丕(浑身发抖脸色铁青):你还我的甄姬!你这个无耻的小人!周瑜(笑容苦涩悲愤莫名):小乔,你不要离开我!这个小子不靠谱啊,你别被他的花言巧语给欺骗了!刘备(得意洋洋极其欠扁):哈哈哈!幸好黄靖是我的军师,不然……等下,喂,尚香!你怎么跟他在一起啊尚香?!黄靖,你给我站住!——————————————————————————求票求赏求推荐,这样我才能安静地做一个专心写作的美男子~
  • 桑梓之朝

    桑梓之朝

    商秋建国之初为保人族与国运,设立了降灵阁。最初的本意也许是单纯的,但人心这东西从来就不会从一而终。梓乔的归来如同死而复生一般对许多人而言是场不甚愉快的意外,可她有即使堕入地狱也要完成的心愿。但是,孤军作战太过艰难,直到有人向她伸出手,抓住他的手到底是会迎来什么?
  • 开心小三国

    开心小三国

    一个从三国穿越而来的小说。小小三国,开心学院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
  • 霸王一统诸天万界从楚汉争霸开始

    霸王一统诸天万界从楚汉争霸开始

    一切从楚汉争霸垓下之战开始!大仁大义、铁骨柔情、虎胆龙威、智勇双全、宁死不屈、英雄盖世……这才是真实的霸王项羽!历史由胜者书写,胜者不会故意抹黑自己,也不可能故意美化败者,而通过抹黑败者来衬托胜者更是常态。《史记》中记载项羽是一个仁而爱人身先士卒的贵族,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的负面记载,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几乎每个项羽‘黑料’都存在逻辑不通、前后矛盾等问题。历史上也明确记载了汉朝数次删改史书的行为,如今看到的《史记》根本不是司马迁的原版,很难让人相信汉朝其他史官会公正的记载项羽。项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边有诸如项伯、丁固、英布、周殷等等一群见利忘义吃里扒外的卑鄙小人和叛徒,而不是败给了所谓的残暴和不得人心。汉朝编史抹黑项羽是为了维护统治,证明刘季反叛项羽骗取天下的所谓正义和师出有名,这是弘扬汉德的基础。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有必要继续用那些不合理的记载去批判一个宁死不屈的历史人物吗?不以成败论英雄,历史终将会还项羽一个公道!PS:有关项羽黑记载疑点的逻辑辩证分析和证据,都写在两本书的作品相关中了,有疑问的书友可以自行查看。作者已有百万完本作品,人品保证,请放心阅读。
热门推荐
  • 末世之亲啊我是旁观者

    末世之亲啊我是旁观者

    她穿越的这个身体恰好是末世原著中女主的第一块踏脚石,原主是世界上第一恶毒的炮灰女配,用卑鄙手段想得到男主而谋杀女主,最后被男主女主灭亡了。她努力远离了男主女主,她为了求生之路,身为旁观者,平安地过舒适的日子。她忍不住赞叹这剧本君竟然强大啊!算是无论努力远离男主女主,还是遇见了,差点炮死……我摔!身为伟大的旁观者,好好做旁观者,还是无幸被卷入争强斗胜,啊啊啊!这对她说是幸运还是倒霉,撞见男主女主的对敌强大恐怖反派的BOSS男主的阴谋,被他抓住威胁……“我们一起颠覆天下,祸害众人!”男主阴测测地微笑地说。“亲啊,我是旁观者,好不好吗?”一脸无幸地望着他……
  • 将门王妃不好惹

    将门王妃不好惹

    江知逸十八岁那年,救了一河姓女子。多年后,江河子伏在江知逸的肩头笑道“:这恩情,让我用一辈子来报答吧。”江河子:江知逸,怎的从不见你对我说过我心悦你。江知逸:遇见你以后,江河止,山海痴。 【于大千世界中,让我们共同守护热血江河。】
  • 异界之追梦

    异界之追梦

    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死亡。死后竟然重生在异世界,而且他发现这里的事物,和他前世经常梦到的梦中,所见到的一样。于是,他为了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重生在这个世界?为什么自己会做那样的怪梦?为什么这里的事物,和自己在梦中见到的一样……所以他开始在异世界,展开追梦之旅……
  • 魂导师

    魂导师

    主角偶然穿越异世界,在一届结识了许多的战友乃至亲人,看他如何搅动风云、踏破诸天寻觅万古阴谋,最终成就不死不灭。
  • 不如不想

    不如不想

    不同人物的叙述,不同情感的流露。以“我”为中心的故事,到底能有几种说法?
  • 特工米虫穿越奋斗史

    特工米虫穿越奋斗史

    她本想敛起锋芒做个米虫自在过一生,却一次次被逼到绝境,被人陷害,身边的人也惨遭不幸,为了她爱着的人以及爱她的人,她展露锋芒强势归来。
  • 绝代天宠

    绝代天宠

    一段情缘,一个至亲。一撮白发,一份传奇。情已断,命未绝,故事仍续。哈利路亚,汝竟是灾害?亦为天之宠儿?灾,暗潮汹涌。宠,天赋异禀。审判是命运的归宿还是黑暗的惩罚。众生续写不一样的结局,共谱同样的时代。嘘!请安静,聆听她们的故事![请注意这不是言情,咱们走的霸气悬疑科幻的路线!]
  • 天界超级包工头

    天界超级包工头

    一个来自天庭的微信,彻底改变了一个屌丝的命运,玉帝居然聘请他去天庭做包工头!他猛地抽了自己一嘴巴子:“别做梦了!”“老公,咋了?是不是又做噩梦了?”身旁的七公主锤了锤他的胸口娇嗔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