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23400000045

第45章 区调人生(5)

区调门球队成立于1998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成长到成熟,一晃又经历了十来个春秋。回想起1999年首次参加省地矿局在将军碑地质医院举办的门球比赛,区调队获得倒数第二名,而且这个第二名还是和物探队“罚点球”(同分决赛)争来的。

门球队员都未曾想到,老了退休了还能奔向运动场。有道是:“想当年跋山涉水搞区调,看如今挥杆击球战沙场”。

时过境迁,经过十年的摸索,经过无数的失利,我们终于走出一片新天地。如今的区调门球队已经成为华阳乃至双流的一支劲旅,敢同强手一争高下,也曾战胜过一些省市知名强队。我们的足迹遍至温江、龙泉、都江堰、青白江、新津、邛崃、蒲江等地,为双流县当然也为区调队争得了荣誉,添了光彩。队伍中也涌现出一批勇敢顽强、球技精湛的优秀球员。在地矿局系统内先后和402、106、109、108队多次交锋,取得不俗战绩。其实,胜负只是一时的,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友谊、健康和快乐才是永恒的主题。我们记不住历次比赛的名次,但永远不会忘的是我们曾经参与。

由于区调门球队的不懈努力和良好表现,赢得了同行和上级的广泛好评,2007-2008年连续两年被双流县评为“文明和谐门球队”。

区调队的门球场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经过门球队员们的反复修整、精心呵护,堪称华阳、双流乃至全局一流的比赛场地。梧桐松柏成荫,山茶兰草相伴,平整的场地、舒适的座位令来者称赞不已。整齐的箱柜以及音响设施一应俱全。它们多是来自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有的是门球队员从家里拿来的。门球场的墙柱上“八荣八耻”赫然在目,“创建文明和谐门球队”的标牌高悬给人以鼓舞。“健康乐园可容男女老幼,鏖战沙场不分春夏秋冬”等对联是区调门球队队员日常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些都营造出门球场浓浓的文化氛围。

门球的引进和发展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硕果之一。门球活动表面上看斯斯文文,胜似闲庭信步,参与其中才晓得比赛双方斗勇斗智、你争我夺、紧张激烈。门球虽不如三大球、乒乓球那样轰轰烈烈引人注目,但全国参与者有数百万之众,其组织遍布全国,它动静相宜、妙趣横生、安全经济,深受中老年群众的喜爱。与其他中老年活动相比,它身、心、脑、手、足、眼并用,它讲究战术、整体配合、协同作战。它有全国统一的比赛规则,胜负判定准确无误。门球自身的魅力决定了门球运动必将生生不息,长盛不衰。

区调门球的今天离不开区调队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有成绩得到充分表彰,遇到困难得到帮助。生态所、勘院、实验室、容大矿业公司等实体多次提供赞助,为我们免除后顾之忧。每当我们穿戴整齐鲜艳的运动服装,征战沙场时,倍加感觉精神焕发,老当益壮。

老一代的区调人,如今虽然不能在地质战线劳碌奔波,但他们在新的里程中以不同的方式谱写又一新篇章。在康乐、休闲、健康、快乐的各种活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竭尽自己的努力。

门球十年,区调人的不老人生!

“老区调”对大巴山、龙门山的回忆

李远图何宗慧

我在1959年下半年由万县地质队调到达县地质队刚组建的区测分队,分队部设在南江县沙滩。负责开展1:20万南江幅区测工作。1961年更名为四川省第三区测队,大队负责是胡正纲工程师。分队技术负责是蔡远松(正)、侯立玮(副),队部迁至南江文庙。因1960年所用南江幅地形底图达不到要求作废。1961年又用1:5万航测地形图作底图进行第二次地质填图。1961年,何宗慧从广西玉林地质队调来南江工作。1962年与甘孜地质队区测分队及部分绵阳地质队普查分队合并组成第二区测队,队部设在广元。大队技术负责是郝子文工程师。我于1962年调平武分队,进行地质填图工作,技术负责是毕长贵、简仁初(副)。因缺乏1:5万地形图而停止该项任务。1963年,我曾在二分队在广元测制地层面。1965年一分队从南江搬至德阳罗江,我在一分队任分队技术负责人。负责完成了灌县幅、茂汶幅的1:20万区调任务。1975年至1979年完成1:20万马尔康幅区调任务。1979年底,又与名山三区测队合并,更名为四川省区调队。我调五分队任主工程师,完成了1:20万小金幅区调任务。1985年调重庆川东南地质大队一分队任主任工程师,负责珙长背斜兴文等六个半图幅1:5万区调任务,并被授予高级工程师职称。以上成果通过国家评委验收合格,均已正式出版。提供给有关单位使用。

区调工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是一项基础工作,它的开展结束了我国1958年以前用稀疏路线填图找矿及部分地空白区的历史。按严格的1:20万规范要求进行新一轮填图找矿工作。该项工作也是地质部门工作中流动性最大,最艰苦的工作。全省的区调同人们硬是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巴山蜀水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开展1:20万区调填图,分布于龙门山与九顶山之间的彭灌杂岩体区工作,全属无人区,多数地方是无路可走,当时填图组的编制是组长、助手、伽码测量各一人,后勤两人,向导一人,民工两至三人,技术人员都各自背被子及生活用品,每日均负重十余公斤进行工作,民工主要背送大米与帐篷。无人区一条路线工作时间一般安排7至15天,然后再到有人区补给粮食及生活用品,每日填图路线长10到15千米,天天走路,天天搬家,时间非常紧张,行程相当艰辛。如有一次,走到一个V字形水沟内,连搭帐篷的平地都没有,晚上就只有在一个狭窄的小岩洞内与死人白骨骷髅相伴而眠。又一次在九顶山南坡咚咚响一带工作,背上山的干菜已吃完,炊事员在途中拾到一朵野菇,早餐全组人员共吃这微不足道的一点野菜。工作到10点左右,大家突然接二连三地一个个上吐下泻不止,有的连黄胆水都吐出来了,疼得在地上打滚,全身无力,只好在咚咚响的岩窝躺了两天,吃了小组带上的止泻药后撤离下山。另一次从映秀向西沿鱼子溪逆流而上三千米许,到达卧龙森工局场部(现熊猫保护区基地),听当地羌民传说,南侧高山顶上盘龙寺附近新中国成立前有一架运钞票的飞机撞毁在那里,当地居民连续十多天在那里捡圆券,然后用背篓背下山,后来因为下雨要将钱烤干而发生了火灾,将盘龙寺烧了。当时,我们认为这是个美丽的传说,第二天我们进行填图,经过海拔高3000多米的盘龙寺时,发现了飞机仪表板的碎片,其上还有英文标志,盘龙寺的确已毁,其寺庙地基尚存,传说成为事实。由于映秀断层正是成都平原与中高山分界处,气流变化十分明显。2008年5月发生汶川地震后,在救灾过程中,解放军的一架直升机就坠毁在其北侧,说明该地区的地势和气候条件是多么的复杂和恶劣。20世纪70年代,我们在彭县滴水岩窝海拔1000多米的斜坡上发现一钍矿点,我在追索一高异常带时不慎跌下一高6至10米的陡坎,腰部受伤,在岩窝里住了几天。该处正位于盆地后缘,向南眺望成都平原就在眼下,早晨高山上的云雾如瀑布般倾泻到平原上空,构成一望无边的波浪般的云海,当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的时候,其景色比在峨眉山看日出还壮观。到了中午,白云消散后,晴空万里,成都平原一片青苗,像绿色的海洋。到了晚上,远望成都市万家灯火闪烁,其景色十分美丽。若在该地修建一些休闲场所,将带来一定的商机,成为成都市的一大景点。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小金幅区调时,1935年红军长征时路过的艰苦地段,大小雪山都在这个图幅内,当时红军由宝兴硗碛步行跨越大小雪山(现夹金山、梦笔山),与茂县方面来的第四方面军会合,在两河口召开了著名的两河口会议。因工作需要,笔者曾经两度翻越大小雪山,冒着风雪严寒,踏着齐膝的冰雪前进,去完成区调任务。1965年何宗慧调到三分队在1:20万绵阳幅中负责野外河流重砂取样工作。1968年到1972年调到一分队,在灌县牛头山等地进行野外矿点检查工作。1973年后调大队实验室搞区调重砂鉴定工作。

为了完成1:20万区调工作,我们有几个亲密的同志在工作岗位上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如1962年在广元白水河测地层剖面时,钟加昌同志被水淹死。薛伯恒同志在平武幅片口地区淘砂过程中在一小河涉水时被洪水冲走。景跃安同志在丹巴大渡河边为抢救一驮马被水淹死。填图组长刘长海同志于动乱年代在罗江死亡。刁开祥与小吴在甘孜州地区淘砂工作完成后回归途中被冻死在路上。

在区调工作50周年庆祝前夕,回头看到过去的1:20万区调成果被各经济建设单位广泛使用,并获得了广泛的效益,得到了好评。重庆市地质队根据1:20万区调成果编制了重庆市地质图广发到了各区县国土局使用。区调中找出了的大批矿产地,如砂岩型铀矿、咚咚响磷矿、金川县大理岩等。在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及各种隧道开挖过程中,在大江大河修建水库和选坝过程中,在各大城市高楼大厦的选址过程和地基处理过程中,区域地质调查资料都起到了广泛的作用。我们老一代的区调工作者,为此献出了一生的心血,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如今,当目睹各建设领域广泛使用我们的劳动成果而使我国经济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心中感到无限欣慰,作为老区调工作者我们感到自豪。为此作出牺牲的同志,若在地下有知的话,他应当感到欣慰。

2009年3月20日于重庆

难以忘怀的那些事之点滴

梁信之

在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工作20余年,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总有一些经历过的事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同事诚挚的关心和帮助令我永世难忘

经过几年艰难的努力,1975年4月我终于从湖南省地矿局区调队调到四川省地矿局第三区测队工作,算是基本实现了我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到大队报到后,我就被分配去甘孜州川西高原进行野外作业的二分队,给罗克珏小组当助手,参加1:20万波密幅苏洼龙一带的地质填图和地层剖面测制。

虽然,从1962年8月成都地质学院毕业就在湖南区调队搞区调工作已经十多年,但是湖南的地质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与川西高原完全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东西。对川西地区地质构造不熟悉我并不害怕,只要自己肯下功夫,会很快跟上的。最要命的是,这几年为工作调动迟迟不能解决,心情总是处于比较紧张和压抑的状态,在调动体检时,血压突然变高了。如今,血压问题倒成了我上高原的一块心病。

5月初,在大队组织欢送野外队出发上高原的锣鼓声中,我既兴奋又极度忐忑不安地离开名山水碾坝大队部。分队全体同志乘坐的都是队上的南京牌敞篷货车,被盖卷和装着野外帐篷、米、面、咸肉、干菜、高压锅等等生活和工作用品的竹背筐就是我们的坐凳。

当时,通往西藏的318川藏公路路况极差,窄窄的路面只容得下两辆汽车错车。

经过一秋一冬没有维护铺垫泥土的碎石路面像搓衣板一样,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卷起尘土满天飞扬,四周除了灰蒙蒙的一片,什么东西也看不清楚。我们在车上颠簸摇晃一天下来,除了两个眼珠还是黑亮黑亮的外,浑身上下、鼻孔、连内衣里都满是黄黄的灰尘。川藏公路在河谷和高山中盘旋,一边是高高的仿佛随时都可能垮塌的危崖,另一边是深不见底的高坎下湍急的河流或沟壑。翻越高呀高万丈的二郎山时,总能见到出了事故的车辆。同车的同事们已经多次往返这条路,也许是司空见惯,他们若无其事默默无声地相互依靠着打盹。我却是第一次走这样的路、第一次上高原,加上逐步发作的高原反应,心里非常紧张和难受。提心吊胆地摇晃颠簸了两天多,终于到达了分队部设置地——甘孜州巴塘县城。

那时的巴塘县城,就是沿川藏路两侧由当地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办公房屋,解放军兵站、商业局、供销社的三四家商店、一家旅馆饭店和与川藏路斜交的两三条小街两侧矮矮的居民住房组成,规模很小很小,除开驻军,常住人口恐怕不会超出三四千人。分队各小组都分别借住在驻军、军队医院、县气象站等单位里。各小组一边休整一边做上山跑野外的准备工作。

出野外前,分队和小组的同事知道我是第一次上高原,都一再叮嘱我千万不能感冒,否则高原反应会很严重,人会很难受,至于还可能会有什么很可怕的后果大家就到此不再往下说了。因为有同事们的叮咛,所以我自己十分注意穿衣保暖生怕感冒。可是事情常常是事与愿违,我到小组准备上山的前一两天还是感冒了。本来初上高原的高原反应就重,加上感冒了,我头痛欲裂难受极了,无法睡觉。躺在被窝里辗转反侧想起在调动报到时,区调队管人事的头儿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说了一句,“若是不能适应高原野外工作就得把你退回湖南去”,心里更十分紧张压抑。小组已经决定上山开始野外工作,我没有退路,无论如何只能硬着头皮跟大家一起上山了。

到达工作区范围,看到金沙江东岸高差极大、坡面又十分陡峭的地形,我心中真是惴惴不安。高原反应和感冒产生的剧烈头痛,就像有千斤石头压顶,弄得我整天头都无法抬起,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根本无法承担跑路线填图的工作。组长罗克珏看到我难受的样子,就主动安排我跟着管后勤的张祖述一起为小组搬家,他和刘家友一起去跑填图路线。

因为是地质填图,所以基本上每天或两三天就要搬一次家。在高差很大的金沙江东岸,虽然雇有马帮驮运行李,在山路较好的地段上坡时还能骑一段距离的马,但因头痛不已,全身都非常难受,我每天也只能跟在驮队后面,没精打采无可奈何地耷拉着脑袋慢慢走。有时实在是感到痛苦不堪,我真想一屁股坐下去不走了。

老张为了照顾我,他一声不吭地把本来是由两个人做的一切后勤工作承担了起来。每当搬到新的驻地,我丝毫没有能力帮着下驮子、搭帐篷、捡柴火、提水等等,可老张一点也不计较和怪罪,他总是让我找个地方坐着休息。他一个人和赶马的藏族民工把这一切做完,然后赶快烧开水让我吃药,再给我泡上一壶浓浓的热茶喝,以便让我的头痛能减轻一些,压抑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变。

同类推荐
  • 唐代骈体公牍文论稿:以陆贽为中心

    唐代骈体公牍文论稿:以陆贽为中心

    本书在“儒道与文学”的大框架下,以陆贽的文化品格为依托,对陆贽骈体公牍文的创作进行总体考察,进而分析了唐宋时期骈体公牍文发生的变化和陆贽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在唐宋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陆贽改革骈体公牍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共九章,分别对唐前骈体公牍文文体与文风的嬗变、唐代骈体公牍文的社会文化背景、陆贽之前唐代骈体公牍文的新气象、陆贽的政治理想与文化心理等进行了研究。既有宏观的论述,又有微观的考察,视野开阔,颇有新意。
  • 别说你懂写网文

    别说你懂写网文

    本书由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说起,从写作技巧到作品分析,从读者心理到营销策略,最终谈到作者的个人成长,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给网文作者架设了一座成长的阶梯,也为网文读者描绘了一幅网络文学的全景图。
  • 与爱一起成长: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档案

    与爱一起成长: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档案

    由朦胧情意到初恋,到热恋,到两心相许,到托付终身。普天之饮食男女的爱情,不论成功与失败,不论是悲还是喜,只要真正付出了,总让当事人终身难忘,魂牵梦萦。此书是对70余名当代大学生情感经历的口述实录,融可读性、真实性、文学性于一体。此书是对莘莘学子情感个案的实录与刻画,重在故事性。
  •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本书是悬疑故事集。本书精选《故事大刊》的故事。这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侦探工作的原貌。书中讲述的关于指纹、警局档案和特工队等的诸多故事使人身临其境般地面对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险境,能唤起人的阅读欲望。
  • 省识人生

    省识人生

    本书汇集了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最新创作的散文几十篇,充分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力和艺术造诣。
热门推荐
  • 点歪你的技能树

    点歪你的技能树

    复习了一整天数学却发现自己学会了英语?练习了大半年炒菜却发现自己掌握了搬砖的技巧?玩了一整学期游戏却在期末考得了满分?小心,你可能被于东西盯住,把你的技能树点歪了!
  • 凌天战血

    凌天战血

    一个轩辕血脉和修罗血脉的的结合,这一个融合血脉所引发的六界之战,然而他将何去何从,何处才是他的容身之地?他该如何平息这一场战乱呢?
  • 绝世龙妃:龙王滚过来

    绝世龙妃:龙王滚过来

    我擦,穿越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她天羽潇竟然魂穿成了南海龙族的飞羽公主!!!可恶的是,她的那个便宜老爹南海龙王居然要把她嫁给东海的龙王!!!哼!她怎么可能会嫁给那什么什么龙王,于是,一场逃婚大戏开始上演......可是,现在身边的这个千缡国六王爷是怎么回事?她身边什么时候有这个妖孽的???而且,妖孽的身份似乎很可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前世情今世偿

    前世情今世偿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要这地,埋不了我的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神,都烟消云散!
  • 皮肤病实效经典

    皮肤病实效经典

    皮肤病实效经典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湿疹、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痤疮、皮肤瘙痒、疣、黄褐斑、斑秃、白癜风、癣、银屑病、荨麻疹、带状疱疹的中医学有效治疗方法,内容包括辨证治疗、临床效方、常用简方、食物疗法等。皮肤病实效经典内容翔实、易学易懂。
  • 缘去来生

    缘去来生

    在一个几乎无人的小巷,只有一个房子亮灯只接待有缘人。所谓有缘去来生还。不纠结尘世,闲人局只管有缘人。
  • 生死求生

    生死求生

    在没有热闹的街道,没有讨价还价似在为生活增加乐趣的人们!在没有公园一对对情侣谈情说爱描述着未来的画卷!血腥味在空气中流淌,整个都是张开了血盆大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境神尊

    极境神尊

    浩瀚仙道,谁主浮沉佛家说是缘分,道家说看天意。或许一切都早就已经安排好了,每个人的一生,需要经历的艰难险阻、喜怒哀乐,都早已注定,这应该就是众生所说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