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31200000060

第60章 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兼论晚清汉宋学关系(1)

史革新

汉学与宋学之争是清代特有的学术现象。如果以嘉道时期为界把清代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那么在前期是汉盛宋衰;而在后期,即晚清时期,随着宋学的“复兴”改变了以前汉、宋对峙的格局,出现了有利于宋学的变化。然而,晚清的汉、宋之争没有演化成旷日持久的对垒,最终被调合汉、宋的潮流所取代。从“鼎峙”到“合流”,是汉宋学之离合交融在晚清经历的轨迹。

一、“汉宋鼎峙”的新局面:晚清宋学家对汉学的批判

清代汉学一直把宋学当成主要的批评对象。从清初的顾炎武、毛奇龄、胡渭、阎若璩,到后来的戴震、阮元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宋学展开了批评。他们的批评有不少切中宋学的流弊要害,突破了理学的一些思想教条,反映出广大士人对理学的不满和理学衰落的趋势。然而,有些批评则是属于门户之见,意气用事,其中不乏偏激语言和不实之词。

嘉道时期,汉学流弊充分暴露出来,引起一些文人学士的不满。汉学的衰败给程朱理学的“复兴”提供了有利的时机。理学派学者在振兴宋学的过程中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从正面宣扬、阐发程、朱的思想观点,一是发起学术争端,批判非程、朱的学术派别。汉学就是理学家们攻击的一个主要目标。说到这个时期的汉、宋之争,就不能不提到桐城派学者方东树和他的《汉学商兑》。

《汉学商克》是一部学术论辩著作,其宗旨可以概括为“辟汉扬宋”四个字。作者在该书原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说:近世有为汉学考证者,著书以辟宋儒,攻朱子为本,首以言心、言性、言理为厉禁。海内名卿巨公、高才硕学数十家递相祖述,膏唇拭舌,造作飞条,兢欲咀嚼。

他所说的“近世有为汉学考证者”指的是《国朝汉学师承记》的作者江藩。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把儒家经学分为汉学和宋学两大派,崇汉抑宋,标立门户。这自然成为激发方东树撰写《汉学商兑》的一个直接动因。《汉学商兑》仿朱熹《杂学辨》体例,全面检讨了汉宋学论辩的问题,如学术来源、治学内容、治学方法等,大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汉学商兑》对汉学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批驳。

方东树的《汉学商兑》对汉学的批判,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远迈前人,可谓是宋学对汉学的一次总结性清算。该书点名批评的学者有30余名,从清初的名士到嘉道时期的儒宗,主要的汉学名流大都包括在内,如顾炎武、阎若璩、胡渭、毛奇龄、万斯同、万斯大、惠士奇、惠栋、戴震、钱大昕、朱彝尊、张惠言、凌廷堪、江藩、钱大昭、臧琳、汪中、孙星衍、阮元、焦循,以及黄宗羲、颜元、李塨等以及宋儒黄震、明儒杨慎等。涉及人数之众非一般批评汉学的理学著述可比肩。

就内容而言,针对胡渭《易图明辨》提出宋儒尊崇的《河图》、《洛书》出于五代道士的观点和毛奇龄《辨道论》斥责宋儒为“居道观之羽流黄冠”的“道士”的说法,方东树在书中做了辩驳,认为,理学所讲之“道”与道教之“道”的涵义根本不同。程、朱所说之“道”是“圣人之道”,“凡尧舜之道、文武之道、大学之道,何莫非圣学也”,程、朱诸儒则是发扬“圣人之道”的功臣。他说:“盖自汉儒分道为一家,而道之正名实体大用皆不见。惟独董子、韩子及宋程、朱,始本《六经》、孔、孟之言而发明之,而圣学乃著。”说程、朱是“道士者流”,“非但诬而失是非之心,又将使来学视周、程、张、朱为异端,而断其非圣学。此其为害,岂在洪水猛兽之下也!”

方东树还就汉学家对宋儒关于“十六字心传”、“人心”、“道心”、“存理灭欲”、“格物穷理”、“养性存德”等观点的非议进行了反驳,认为这些非议“鲁莽灭裂”,“徒乱圣人经义,贻误来学”。他不满戴震对程、朱“理欲”说的批判,反驳说:

如戴氏所申,当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亦必民之情欲不出于私,合乎天理者而后可。若不问理,而于民之情欲一切体之,遂之,是为得理,此大乱之道也。

在治学方法的问题上,方东树坚持程、朱的治学之道,认为训诂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迷信。因为古人训诂并不可靠,夹杂着穿凿附会、师心自用的解释。他说:由于迷信训诂,清代的汉学诸人“释经解字谓本之古义者,大率祖述汉儒之误,傅会左验,坚执穿凿,以为确不可易”,结果是步入歧途,损害了《六经》的“微言大义”。他主张训诂不离义理,“训诂多有不得真者,非义理何以审之。”

其次,《汉学商兑》带有极其明显的“尊朱卫道”色彩。

方东树高度评价程、朱在发扬孔孟儒学中的重大作用,认为,孔孟之道自孟子后因受到异说的扰乱而长期被埋没,只是由于出了程、朱才重见光明。他在该书《重序》中强调:圣人之道“及至宋代程、朱诸子出,始因其文字以求圣人之心,而有以得于其精微之际,语之无疵,行之无弊,然后周公、孔之真体大用,如拨云雾而睹日月”。他把程、朱比诸于孔子,指出:“尝观庄周之陈道术,若世无孔子,天下将安所止;观汉唐儒者之治经,若无程、朱,天下亦安所止。”又说,“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今之大,全赖程、朱出而明之。”针对汉学家指责朱熹说理“杜其聪明,断以一师”,他起而为之辩护,认为朱熹“谆谆教人读汉魏诸儒注疏,文集中凡数十见,即《四子书集注》所采五十四家之言,何尝杜其聪明,断以一师”。汉学家的攻击“是不知程朱之道与孔子无二。欲学孔子而舍程、朱,犹欲升堂入室而不屑履阶由户也。”

再次,《汉学商兑》集中地揭露了汉学末流的弊病。

方东树把汉学的弊病概括为“六蔽”,具体是:

其一,力破理字,首以穷理为厉禁,此最悖道害教;其二,考之不实,谓程朱空言穷理,启后学空疏之陋……;其三,则由于忌程朱理学之名,及《宋史》道学之传;其四,则畏程朱检身,动绳以理法,不若汉儒不修小节,不矜细行,得以宽便其私,故曰宋儒以理杀人,如商韩之用法。……其五,则奈何不下腹中数卷书,及其新慧小辨,不知是为驳杂细碎,迂晦不安,乃大儒所弃余而不屑有之者也;其六则见世科举俗士空疏者众,贪于难能可贵之名,欲以加少为多,临深为高也。

他对汉学流弊的指摘,主要是从维护宋学的立场上来说的,其中不乏门户之见,然而也有不少中肯的批评。如他批评汉学搞繁琐考证,致使士人埋头故纸堆,不关心社会现实和国事民情,他说:“汉学诸人言言有据,字字有考,只向纸上与古人争训诂、形声,传注驳杂,援据群籍,证佐数百千条,反之身己心行,推之民人家国,了无益处,徒使人狂惑失守,不得所用。”这些批评都切中汉学流弊的要害,颇有见地。总之,在方东树笔下的汉学不仅学理荒诞无稽,无复可取之处,而且简直是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杨墨佛老”。他在书中写道:“今汉学家首以言理为厉禁,是率天下而从于昏也,拔本塞源,邪说横议,较之杨墨佛老而更陋,拟之洪水猛兽而更凶。”

作为晚清宋学营垒的主将,方东树在《汉学商兑》中用程朱理学的观点尖锐而全面地批评了汉学,大胆地揭露了汉学末流的种种弊端,这在当时学界不能不引起很大震撼。因为汉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清代学术的主流;考据之风深深地影响了学林士子,不少人已经深溺此道而不能自拔。在汉学余威尚炽的情况下,方东树的《汉学商兑》树起程、朱的旗帜,批判汉学,这对那些醉心于考据学的人来说无异于当头泼了一瓢冷水。就打破汉学对学界的禁锢,破除对汉学的迷信这点而言,《汉学商兑》的确给学界带来清新之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宋学诸儒不乏微词,惟独对方东树的《汉学商兑》赞不绝口,评价道:“方东树之《汉学商兑》,却为清代一极有价值之书。其书成于嘉庆间,正值正统派炙手可热之时,奋然与抗,亦一种革命事业也。”

方东树的《汉学商兑》对于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部著作刊行后,不仅使究心于宋学的学者受到鼓舞,而且感染了不少原来对程朱理学抱有成见的士人,使他们“幡然悔悟”,归于“正学”。他们称赞方氏及其著作是“真吾道干城”,“实为南宋以来未有之书,真朱子功臣也”,“此亦功不在禹下者也”。方东树虽是古文家,但在中年以后专治理学,标榜程、朱,俨然一派理学家气象。这对后来桐城派学人产生了影响,使不少古文辞学高手转攻理学,学术风气为之一变。有人说:“然桐城自东树后,学者多务理学云。”

然而,《汉学商兑》也是一部带有严重缺陷的著作,作者采取了把对方完全否定的极端化的批评方法,有“矫枉过正”之弊。它批评汉学末流的弊端是对的,有的批评的确击中要害,但是把汉学称为“圣人之道”的“异端”,否定汉学是儒学的一个流派,完全抹杀汉学的研究成果就属于荒唐可笑了,实际上是一种思想倒退。由此可见,方东树是从保守的立场上反对汉学。

方东树之后,对汉学持批评态度的理学家大有人在,如邵懿辰、方宗诚等人。邵懿辰发表过许多抨击汉学的言论,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写的《仪宋堂记》。“仪宋”即“翼宋”之意,顾名思义,从文章篇名就可以看出他的“卫道”立场。他批评汉学之尖刻程度亦不亚于方东树。他在文中说:

今自乾隆嘉庆以来六七十年之间,学者以博为能,以复古为高,矜名而失实,务劳精疲神,钩考众家笺疏之说,下至官车制度、六书假借,碑碣盉鼎之铭识,而广为之证。凡传注之出于宋儒者,概弃不录,曰吾以崇汉而已。其徒相与号曰汉学。噫!此岂异夫立熟食大化之世,而追茹毛饮血之俗,挽碣石入海之河流,而反诸大龙门以上哉!不唯骂讥吐弃,于宋儒无毫发之损,亦且推崇奖许,于汉儒无涓埃之益。

方宗诚不仅对汉学末流进行了抨击,而且还批评了清代汉学的开创者顾炎武,认为,顾炎武对理学的批评“立说偏宕”,不明理学产生流弊的真正原因。在他看来,明季学风的败坏是由于学人不懂得“穷理”,而非不知道“穷经”,这与顾炎武的观点正相反。他说:“惟程、朱数子之经学足以当之,若汉唐诸儒之注疏正义,其补于诠训者,因多其穿凿细碎而背理本者亦殊不少,不得谓‘经学即理学’。程、朱由《六经》而洞达本源,后世儒者得其微言而因不知止穷夫六经,诚不免堕于空疏之弊。然谓邪说禅学由是而起,则有不尽然者。禅学之病正由不肯穷理之故,非徒在于不穷经也。”他们的论说与方东树《汉学商兑》遥相呼应,共同上演了“汉宋鼎峙”的激烈一幕。

二、“汉宋合流”的学术趋势

在对待汉学的问题上,清代宋学派中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为排汉主张,一为融汉主张。在晚清,这两种观点同时存在,只是各自的表现及影响有所不同。嘉道时期,由于方东树《汉学商兑》的鼓荡,理学中人以辟汉学为时尚,排汉观点占了上风;至同光年间,随着整个儒学内部的变化、调节,调和汉宋的观点逐渐取得优势而成为一种学术发展趋势。道光时,理学名儒唐鉴写的《国朝学案小识》容纳了汉学家,体现出汉宋兼采的意向。唐氏以后,宋学派中持汉宋调和论者日益增多,终在同光年间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倾向。这个时期不少学宗理学的要人,如曾国藩、朱次琦、夏炘、徐桐、成孺、刘熙载等都持这种主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汉宋合流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用“孔门四科”的旗号化解汉、宋学的对立。

持这种观点的人把汉学、宋学都看成孔门儒学的一部分,大同而小异,殊途而同归,都是达到圣贤境界的门径。曾国藩对“孔门四科”“缺一不可”的观点所作的阐述尤其明确,指出:

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义理之学即《宋史》所谓道学,在孔门为德行之科;词章之学在孔门为言语之科;经济之学在孔门为政事之科;考据之学即今世所谓汉学也,在孔门为文学之科。此四者缺一不可。

在他看来,无论是汉学,还是宋学,都是孔门中的一门具体学科,关注的侧重方面虽有不同,但是所本的宗旨,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同的,有着共同性。“此四者缺一不可”便是对这种共同性的肯定。这种共同性就是汉、宋学相互融合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复仇者联盟》与哲学

    《复仇者联盟》与哲学

    鹰眼的问题:犯罪分子能否被改造为超级英雄?幻视与猩红女巫的问题:机器人是否能够爱上人类?钢铁侠、美国队长和索尔的问题:如何理解复联三巨头不同的道德观?惊奇队长的问题:克里-斯克鲁战争,谁才是正义的一方?本书涵盖了有关地表最强英雄的基本哲学问题,你最爱的超级英雄团队在打击犯罪的冒险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许多困境,经历各种冲突,本书会一一解开你的疑惑。借助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约翰·洛克、伊曼努尔·康德等的力量,我们将直面哲学伟人也无法独自解决的难题,重新理解美国队长、钢铁侠、索尔,以及漫威全明星超英团队的其他成员,与他们一同踏上寻求正义的旅途,无论下一站去往何方。
  • 点评红色阅读(红色文丛)

    点评红色阅读(红色文丛)

    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

    《山东竹枝词》借用竹枝词这一古老民歌的形式,创作一部真实记录山东当代风俗史的作品,展现了山东的地域特色、人物风采、风景名胜等,作者在深入各地采风和考察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了地域文化这条主线,突出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引领作用。如济南的泉水文化,济宁的孔孟文化,淄博的齐文化,临沂的红色文化,聊城的水城文化,泰安的泰山文化,莱芜的钢城文化,潍坊的风筝文化,东营的黄河口文化,青岛、日照的港口文化,烟台的海洋文化,威海的渔乡文化,荷泽的牡丹文化其中如泉水诗、渔家诗等还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即使地域文化特点并不突出的德州、滨州等地,由于选取从枣乡文化和退海之地的沧桑巨变等角度入手,同样写出了特点和情趣。
热门推荐
  • 重生邪君在异世

    重生邪君在异世

    为了长生,邪君偷师百家,最后不惜化身剑灵,无奈于世界元力枯竭。邪君孤注一掷,一剑破苍穹,而后重生在一个新生世界中,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且看他如何乘风破浪,独领风骚。
  • 完美小农民

    完美小农民

    消失十年的秦洛回到村子,从一个落魄的毛头小子,逐渐成为闻名世界的超级小农民。外国王室崇拜他,官场权贵招揽他,商界大亨想结交他,更有无数的美女踏进村子追求他。刁蛮小姐,霸道总裁,美女明星......秦洛摇头叹息:哥已经有不少媳妇了!
  • 魔鬼营销

    魔鬼营销

    如何增长营销智慧,如何提升营销观念,如何掌握营销魔法,使自己拥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呢?《魔鬼营销》为你打开这扇门。
  • 万物皆可辅

    万物皆可辅

    天才中单,内因外素,饮恨退役,一场人为制造的车祸,反而让其回到三年前,势必卷土重来,回忆赛场风云,发现中单无力回天,一代法王,从回神位,万物皆可辅,我就是王,王就是我。
  • 金牌废柴绝世召唤师

    金牌废柴绝世召唤师

    她,21世纪国际特工因最爱的人背叛魂穿异世,附身到丞相府四小姐身上,亲人打骂,世人耻笑,看她成功逆袭,一步一步登上巅峰。
  • 激励学生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激励学生自信坚韧的励志故事

    本书精选经典励志故事,在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中,你将会充分领略到梦想的价值、目标的作用、心态的充实、勤奋的感召、意志的坚忍、习惯的力量、时间的宝贵……心灵深处会油然而生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引领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敢向前。
  • 灵天至尊

    灵天至尊

    秦羽,乃天界战胜,却因功高震主惨遭暗算,重生在灵炁大陆怀城秦家天才少年秦羽身上,开启逆袭之路。“此生,我秦羽不再听命于谁,我只忠于自己!”“此生,我要攻天界,杀诸神!”人不容我,我便当了这至尊人皇;天不容我,我便改了这不公天道。
  • 修真之成仙欲

    修真之成仙欲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欲有成仙梦,必要苦修来。本是小村庄的小猎户,却因误食野果,改变一生,美女,修炼,地位,财富与一具来……
  • 高级战神

    高级战神

    姜宁意外重生,于是开始战神归来,再现往日辉煌。
  • 爱已尘封

    爱已尘封

    五年前他就认识了她,在她还不知道他是谁的时候,爱情如潮水一样汹涌而至却又最终归于平静。许久之后陆其峰一直忘了问沈忱如何才能像她一样开心和坚强,可答案和沈忱一样消失在寂静地时间长河中,爱情永远是急功近利的东西,没有人在原地等待,夹杂着欲望和太多杂质的爱情是爱情还仅仅是类似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