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89300000022

第22章 漫谈历史剧的化装造型

李金祥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银屏幕的视觉效果主要是由可见的人物造型、环境气氛和摄影造型来完成的。而化装师则是人物造型的创造者,为塑造人物形象美担负着主要工作。

真实可信、富于感染力的人物造型在银屏幕上起到了一种文字语言所不可比拟的作用。影视化装造型元素也是影视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剧化装造型设计,首先是服从剧本的主题思想、风格样式与时代背景,严格按照剧本提示的人物性格、性别、年龄、身份、经历(年龄、身份的跨度变化更要注意),将其最本质、最性格化的特征显示在演员的造型上。这是我从事化装造型专业近三十年的切身体会。

一、认真研究,从“头”做起

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化装师要广泛地参阅与剧本有关历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貌等资料,特别是有关社会时尚、饮食起居、发式装束及民俗风情等的资料,从中找到利于塑造剧中人物的素材,以丰富整体的化装造型设计。而这个整体造型的第一步是从头式来确定和还原当时历史时代的。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发展,造就了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形成了不同的礼仪、风俗人情。而各种头式发型又充分表现出每个时代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从汉代始,人们已普遍盘发束发髻,样式已有多种。进入盛唐,发式更为讲究,特别是女人则盛行高髻,并配有一些首饰,形成了当时“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的规范头式。

在拍摄《大唐情史》中,唐国强扮演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兵变前后我为其设计了反差较大的头式,以突出他前者英俊、挺拔、胸怀大志、腹藏良谋的皇子形象,后者持重、稳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帝王雄风,并用两条金黄色的龙,中间镶嵌“红宝石”做成头冠戴在他的发式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银屏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在制作女演员头式零件上,我根据历史年代和演员头形,采用较细而富有韧性的铅丝做成骨架,用稍短的毛发垫底,选颜色和质地好的长发装饰其外。这样既保证发式不变形,又可在上边加一些点缀物,用以强调美感,以使造型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同时也避免了每次梳头难以保持一致的弊病。

沿至五代、宋、元、明时,又继承了唐代的风尚,在盘髻的式样、髻的位置上产生了新的变化与发展,使之更完美。到了清朝又盛行男子前额向上剃光,后部梳大辫子。未婚女子梳两个髻,成婚女子在后枕骨处梳圆发髻。

为塑造好历史人物形象,应首先从“头”做起。在发式上充分体现历史人物的身份、性格。用什么饰物装点发冠,都要认真推敲,精心制作,反复比较。

总之在化装造型的设计与试装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讲究,绝不能将就。同时根据剧本的要求充分考虑每个人物年龄有别、身份性格有别、男女老少有别、南北地域有别、生存环境有别。这些都可能在头式上体现出来。

拍摄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人物造型从“头”做起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化装师本身从我做起的艺术功力及经验与职业道德相结合的必要修养。

二、吸收借鉴,因人着色

水墨丹青的国画,运用黑、白、灰颜色对比与线条的起伏变化,为我们充分展现了大好河山的壮观、秀丽。而油画则以红、绿、蓝为主色,在表现景物与人物上更多地赋予了它细腻、鲜活的写实成分。前者是我们拍摄黑白片需要学习的,后者则是拍摄彩色片需要借鉴的。画家是在纸上作画,富于激情地去表现景物与人物的静态与动感。而化装师则是在演员的脸上作画,这与前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要经得起镜头、光线、角度的检验,从而达到真实可信、线条与肤色完美结合的银屏幕效果。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为化装造型提供了运用色彩“浓装淡抹总相宜”的空间的同时,更要求化装师塑造出“因人着色不一般”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

评书艺人用“开脸”的形式为每一个出场的人物描画形象。根据人物性格、身份等,男人多为:头戴紫金冠,面呈一团正气,鼻直口阔,双目有神,大耳有轮;而描写女人时多为:面若桃花,眉扫初春柳叶,丹凤眼,樱桃小口。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很恰当地表现了人物的五官部位,这就为我们拍摄历史剧提供了人物造型的参考依据。

而京剧的“勾脸”又将文字形象化,大胆运用色彩将人物划分出忠、奸、善、恶。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包公等。这些脸谱虽有明显的概念化倾向,但也值得我们在运用色彩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塑造人物形象时借鉴。

诗人陆游讲“功夫在诗外”,我的理解就是要多学、多看、多体验专业以外或是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创作。积累本身也是学习,有所取舍的借鉴则是为人物造型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段。

在拍摄历史剧中,化装师一定要参照演员本人的脸型和肤色。离开了这一点,角色的造型就很难形似。演员造型后一定要与造型前有较大的区别:头式的形状、发际的高低、眉毛的粗细、眼睛的大小、鼻梁的高低、嘴唇的薄厚、胡子的疏密、耳轮的大小等特征是观众第一眼看到的,而化装造型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演员的脸形的多部位做改变与弥补,以求更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体现在银屏幕上。

在拍摄《三国演义》、《孙武》、《朱元璋》、《大唐情史》、《武当Ⅱ》等历史剧的人物造型方面,我强调了人物个性特征,本着既不违背历史,又不拘泥历史的造型方法,通过多形状的发式、质地花色不同的装饰物、形态各异的眉毛、胡须及面部色彩浓淡、冷暖的结合运用,达到了突出人物个性外貌的创作目的。男主角——坚毅、英俊、潇洒、魁伟、阳刚。女主角——典雅、清秀、温存、善良、阴柔。男性面部着色要薄而透,充分体现肤色的质感,眉峰至眉梢画得要高挑一些,以增强人物英俊刚毅之感。而女性面部的着色则适当要加以调整,本着面施粉黛、花汁作脂为基调,底色稍加重些,强调腮红和唇红的运用,增强面部的柔和与过渡,不留痕迹,突出美感。

在给男女主角造型设计的同时,化装师更要设计好其他角色的造型,相互之间一定要有明显的外形特点,做到“避免雷同,各有其形”。

三、戏为古装,避免“穿帮”

历史剧演员众多,造型设计一定要周密、细致,提倡一丝不苟的精神。化装师在筹备工作期间,不仅要注意头套、眉毛、胡须的样式,更要注意毛发质地与色彩的选择。要注重眉毛、胡须的颜色搭配,既要突出人物性格,又要有质感与立体感。在制作过程中要有选择地将毛发的粗细、色彩的搭配、勾得疏密和人物年龄结合起来。“讲究”与“将就”一字之差,在将来的银屏幕效果上就有优劣之分。所以在造型制作中,化装师一定要不厌其烦,多思进取,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跟自己“较劲”,才能做好工作,避免遗憾。

历史剧造型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头套、胡须、眉毛等,有的发髻勾的过密,人为的痕迹太重,纱边明显暴露等,造成“穿帮”,影响人物形象与影片质量。粘贴要严格认真,现场拍摄要盯紧,发现纱边露出痕迹,及时进行修补,从而避免“穿帮”现象出现。

四、造型一致,务求接戏

历史剧与现代戏虽然要求人物形象在全剧贯穿始终保持一致性,但相对来讲,历史剧则更为严格。原因很简单,为了观众的视觉接受力,根据演员定妆时的要求,应使演员扮演的人物形象始终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改变。这包括头式造型、面部肤色、眉毛、胡须的形状疏密等。在保持基本形象不变的前提下,一些技术性的改变是允许的。如人物在特定环境气氛中需要现场加工,如刀伤、枪伤、汗水、尘土等效果是常见的。既使如此也要注意,如果这场戏拍不完,还要接戏的话,这些伤痕的面积大小、颜色的浓淡和形状都要保持一致,何况人物形象呢?

前后人物的衔接与场景前后颠倒拍摄都需要形象的一致性。我对需要衔接的镜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和细节都用文字记录或用DV拍摄下来(包括伤痕)以备参考或遇补拍时用。

欲求人物形象的一致性,我认为关键在拍摄现场。通常,演员化好装后,要更换服装、取道具,然后进入现场排戏、走位置,配合照明师布光。一切就绪后,已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导演与摄影师都要先拍全景大场面,而且拍的次数较多。等到拍中近特写镜头时,演员脸上化好的装肯定会发生变化,比如面部渗油出汗、油彩溶化、附贴物翘边、发型蓬乱等情况出现。这就需要化装师对上述情况进行及时细致的修补,以保持演员妆的完整和形象的一致性,同时更要经得起中、近、特写镜头的拍摄。

历史剧中采用塑型化装方法塑造人物,由于拍摄时间过长,头套和塑型零件以及其他附贴物一般都用胶水贴在皮肤上,容易开胶脱落。这就更要求化装师精心耐心细致地去修补,必要时还需更换某些附贴物。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现场修补装面是关键,使人物形象保持一致,同时还可以避免“穿帮”。此事看起来很小,却关系到影视剧的化装质量,也是化装造型专业职业道德对我们的要求。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确定了它与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结合到影视的造型艺术,就是要根据影片的主题去塑造人物外部形象,通过各种化装手段赋予剧中人物性格、年龄、身份、职业及人物命运等特征,使其真实可信,鲜活灵性。

同类推荐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名石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名石鉴赏及收藏

    岩石是由含有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集合体,它是地球的外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是直接构成地球外壳最主要的成分。人类所需的各种矿物资源,几乎都产在地壳的岩石中,而且许多岩石本身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和观赏石资源。
  • 鲁虹自选集

    鲁虹自选集

    《鲁虹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鲁虹自选集》收集了作者历年精选作品,从历史的角度让人们重新解读或认识中国当代艺术。书中梳理介绍了大量的中国当代艺术现象,这些艺术创作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为世界当代艺术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本书中,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篆刻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篆刻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随你看潮落

    随你看潮落

    韩杨一直以为,她爱的不是那个可恶的男同学一定是邵一昆这三个字太美好所以她才会有着念念不忘的执着可是,当她把这三个字放到其他男孩子身上张一昆,王一昆,陈一昆。。。好像都不是那么贴切她才发现哦,原来在自己心里真正美好的就是那个可恶的男同学他叫邵一昆,没了他这三个字什么都不是
  • 虫族意志诞生录

    虫族意志诞生录

    万族林立,强者遍布,修仙者,斗气武者,这个世界全部都有。林子枫:“为人二十余载,人之贪婪,人之恶毒,吾不屑与之共伍,吾要将虫族的意志充斥整个世界!”“天地不容?所有生物对我敌意增加?一群蝼蚁而已,看我虫海淹之。”“魂魄鬼物?数量数倍与我又如何!看我主宰意志,将其强压至灰飞烟灭!”坐看一个普通星际争霸爱好者林子枫,如何在异世大陆,将虫族意志充斥时间的每一个角落!求收藏,求打赏,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投资
  • 在仙女身内修炼

    在仙女身内修炼

    神秘出现的咒语,改变了陈恒的修炼体质,令他只能在仙女身内修炼,并且具备了召唤仙女的能力。于是乎,各式各样的仙女粉墨登场。蓝凝的萌,冷冥的冷,玉衡的柔……仙女与陈恒的暖味故事也将一一开始了……PS:收藏推荐是作者码字的动力,希望读者大大不要吝啬,感谢不已
  • 重生之修真狂婿

    重生之修真狂婿

    前世的他是渡劫仙尊,被心爱的女人下毒,被他视为手足的兄弟联合他心爱的女人围攻而死。这一世的他是豪门弃子,是一个二流家族的废物女婿,被他狗男女推下悬崖,在即将死亡的一刹那,一滴血落在了他的嘴里,让他死而复生。重生归来,他誓要让敌人在他脚下颤抖,让背叛他的人付出代价!当他的身份曝光之后,丈母娘哭着求他和她女儿复婚,可是如今的我,你已经高攀不起!
  • 霸道校草是恶魔少爷

    霸道校草是恶魔少爷

    惹了一个陌生少年,一夜之间,却成了全校女生的公敌
  • 绝代风华之江山美人

    绝代风华之江山美人

    年少时种下的情怀,却因一场变故使她忘了他。十多年后,他是名噪天下的西楚殿下,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战神,外表冷酷下的他,却在心底深藏了一人。她是江南第一美人也是西楚外姓王的嫡亲女儿,被册封为一品郡主,不知何时起,她的心总是有一个缺口。命运使然,使他们再度纠缠在一起。王位之争,问鼎天下,至尊红颜。赢了这天下却永远失去了你,你叫我如何承受的起。,求不得,放不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限之最佳配角

    无限之最佳配角

    一直给各种高富帅甘当绿叶的普通宅男李叶被召唤到了主神空间中随即李叶便发现——就算自己到了电影中也只是个配角!“老子不想当配角啊!”在李叶对天狂吼之后就开始了自己配角逆袭之路从一手安排安迪从肖申克出狱,到上演现场版肖申克暴力逃狱。带上杰克船长的帽子在宁静的加勒比海岸吹着海风,打着降龙十八掌。一把抓过柯布的陀螺,然后猛摇他肩膀:“醒一醒,你老婆叫你回家吃饭!”站在绿巨人的肩膀上,指挥绿巨人朝钢铁侠出拳。看李叶如何从一个小小的配角一路走向主角,带上主角光环,拿起主角之剑,一切的一切只为真正的活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让我心动的人

    让我心动的人

    主人公李恒孟第一次见到美丽的孔小红不禁感叹“噢,让我心的人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