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68200000045

第45章 广播剧(3)

3.初期广播剧的事业发展概况

初期广播剧事业发展方面值得突出回述的是两点:

其一,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我们有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剧。

这是我国广播剧发展史上的新起点,是我们回顾历史必须要给予注意的。

其二,有许多著名专业作家参与创作剧本。如夏衍的作品《“七·二八”的那一天》,洪深的作品《开船锣》,于伶的作品《以身许国》,都是专门为电台写的广播剧。

虽然这些作品由于广播剧刚刚诞生,广播剧的特点还并不十分鲜明,但由于剧作家的戏剧构思技巧纯熟,因此,作品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平。上面提到的这几部广播剧,以强烈的戏剧性、广泛的社会性、深刻的思想性取胜,即使在今天重播,也具有相当的艺术魅力。

4.初期广播剧的理论探索

从20世纪40年代起,学术界开始有了对广播剧的初步研究。值得重视的是,这时的理论认识虽然刚刚开始,但却较有深度,理论探索触及了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对于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可以做如下的概述:

第一,从观念上已经提示广播剧与舞台剧不同。1947年,天津台提出了广播剧是“纯声剧”的概念,指出广播剧导演必须研究听众的联想作用。

第二,对广播剧的时空观念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广播剧的一个特点就是“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室”,这就是说,广播剧可以海阔天空地、自由变幻地展现时空。

第三,对广播剧的表现内容有了新的认识。“理想的广播剧应着重心理表现,避免不必要的实际动作,要从头至尾是一贯的感情流露。”“广播剧本不一定如舞台剧本有什么高潮部分必须夸张,全力以赴,有许多广播剧本像散文一样的冲淡,诗歌一般的含韵,梦一般的幽玄,导演者应把内在高潮培养烘托出来。广播剧导演比诗人、画家、雕刻家、工程师、舞台导演还要值得赞扬,因为声音的感人力量太大了。广播剧的演出,有如一阕世界名曲,使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个天才的指挥者。”这些论述在今天看来也颇有见地。

第四,对广播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展开了研究。如剧本的写作特点,解说的写作方法,广播剧导演的特殊要求,广播剧演播的艺术要求,语言、音乐、音响的组织等方面的技巧问题都有所涉及。如演员方面,指出“广播剧以第二自我尤为重要”;关于剧本结构,提出广播剧的分幕“应该是电影的分镜头和跟镜头”,指出广播剧宁可多从电影中借鉴表现方法,也要摆脱和舞台剧纠缠不清的关系;关于语言,如背景环境的说明,提出“措辞不要太主观,应该使听众有自己想象的余地”。

从这些思索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广播剧特性研究的积极性以及所具有的理论深度。

(二)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1952~1966年)

广播剧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艺术形式,广播剧艺术的发展历史,自然要受到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像电影分为默片期和有声片期,电视剧分为直播期和现代技术录制期一样,广播剧的发展也分为两个阶段:直播期和现代技术录制期。

如果把广播剧的发展看做一条长河,直播期只是它的上游源头的一个小段落。转入现代技术录制期,广播剧的表现手段与直播期的重要区别是对声音因素使用调动得更为灵活和自由。声音因素是广播剧的艺术语言基础,现代录制技术使广播剧的艺术语言摆脱了原来比较拘谨的状态,更为自由灵活,表现力更强了。从技术上说,是录音复制、合成等手段使广播剧有了声音素材自由综合的可能。这种综合不仅仅是一个制作方便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使艺术产生了新的表现力。当场合成、综合,当场传播,总不能完全脱离舞台艺术规律。1947年,有人提出“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室”的广播剧时空观,但是,真正自由地体现这一特点只能是在现代技术录制时期。另外,音乐、音响同语言的有机综合,更大地发挥这种综合的作用,也只能是在现代技术录制时期。

总之,现代录制技术给广播剧开辟了新天地,使它能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特定艺术样式。

1.作品成绩及艺术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已经有49座广播电台。生产广播剧的电台当然并不只限于中央台一家,但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当时中央台创作播出的广播剧具有代表性。以下,我们主要对中央台的广播剧情况做些分析。

第一,在广播剧的题材内容上,继承了延安的传统,以歌颂新时代的新人、新风貌,歌颂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人物为主,如儿童广播剧《卓娅》中的卓娅、《检验工叶英》中的叶英、《刘文学》中的刘文学、《安业民》中的安业民、《三月雪》中的刘云、《三伏马天武》中的杨龙团长、《红岩》中的许云峰等。

第二,在声音因素的有机综合和广播剧艺术语言的运用上,这一时期的广播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显示了广播剧艺术的独特性。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如《皇帝的新装》把室内录音和室外录音相结合,在音乐、音响上显示出特色。例如,剧中模拟织布机声响节奏的那些配乐,是那样富有喜剧效果。另外,皇帝出巡时群众围观的音效立体感很强,从听觉上说,确实是一种艺术享受。

上海台录制的《两幅油画》也是名噪一时的广播剧作品,其中的音乐、音响不仅仅起到了一般的烘托气氛和指示环境的作用,而且非常细腻地配合了人物的情绪。

再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三集广播剧《红岩》。将一个情节复杂的长篇小说压缩改编为广播剧,这在我国是首次尝试。这部剧在1962年10月广播。当时首都还有两部《红岩》在剧场上演。这三部《红岩》相比较,听众对广播剧《红岩》评价是较好的,它显示出广播剧的传统形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从剧本的结构到演播和声音各因素的组合,都充分发挥了广播的特点,显示出广播剧再现和表现的能力。

第三,在广播剧的表现内容上有了新的认识。一批着重表现情感的、突破一般戏剧结构规律的广播剧出现,并且取得了较大成功。比如,《没有织完的简裙》几乎没有一般戏剧所依赖的外部冲突,全剧像“散文一样的冲谈,诗歌一般的含韵,梦一般的幽玄”。此外还有广播剧《三月雪》、《长长流水》、《杜十娘》、《第二次考试》,诗剧《广寒宫》等,这些广播剧都充分显示出广播剧在情感表现方面的优势。中国是一个抒情文学发达的国家,中国的戏曲、民间音乐、中国画都具有抒情的传统特征。

广播剧凭借声音表现,从它的本质特征来说就是同抒情艺术紧密相连的。回顾历史更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注重广播剧的抒情性,注重抒情的民族特点(讲究意境、情景交融、情感的内在等),是发挥广播剧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前提。因此可以说,注重发挥广播剧的抒情特征,注重优美的诗情画意,将是我国广播剧在世界广播剧的行列中彰显异彩的关键所在。

2.广播剧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播剧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兴旺。全国各省级电台和一些主要的城市台先后都生产制作广播剧。在这个阶段,广播剧通过各台节目交流形式走向全国。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大众传播舞台正是广播唱主角儿,电视媒体基本上还没有完全发展壮大。电视剧从1958年开始刚刚进入直播阶段,产量很少,艺术上局限很大,至60年代末全国电视接收机才有4000台,所以广播剧在当时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这一时期在广播剧事业上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台、上海台、天津台及某些大省市台的广播剧团或广播文工团都先后成立。比较突出的是中央广播剧团(1954年2月成立)。这些剧团有的并不是专职的广播剧剧团,但实际上承担着广播剧的演播录制任务。上面所提到的剧目有许多都是由他们生产制作的。这些剧团在1960年以后由于面临经济困难,很多都解散了,也就很少制作广播剧了。电台在文学编辑队伍中培养了一批广播剧导演。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成立。广播剧理论从此走上了大学讲坛。

3.广播剧理论研究的进展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广播剧的理论研究开始活跃。以北京广播学院编辑出版的《广播业务》杂志为理论研究阵地,直到“文革”掀起,《广播业务》停刊,几年中该杂志共发表了十多篇有关广播剧的研究文字,基本上都收录于《广播剧论集》一书中。这个时期的理论认识有三个特点:

第一,对广播剧音响的美学作用认识加深。张庆仁的《杂谈声音因素》一文,提出了三点值得重视的意见:(1)广播剧要善于以声咏情,典型的音响运用得好,可以起到“一声千金”的作用;(2)提出了无声的“静”,也是音响的一种变化;(3)提出了人的大脑对声音世界的主观选择这个生理特点,应当成为广播剧音响选择的重要考虑方面。

第二,对广播剧的结构特点研究有所深入。如卫彬的《愿我们多有这样的节目——广播剧〈两幅油画〉听后记》,刘保毅的《广播剧〈红岩〉改编琐记》。

第三,这一时期日本的堀江史朗、内村直也有关于广播剧的理论阐述,由蔡子民编译介绍到我国,对我们的理论认识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是,他们提出的“广播剧的最终目的不是在听众的心里构成视觉形象后再引起戏剧感觉,而是以声音本身直接打动听众的思想感情”,这一理论见解在当时没有引起我国广播界的更多重视,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前苏联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银河》,其中登载的兹韦列夫的《当代苏联广播剧》一文,也强调了上述观点。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还应当展开研究。

(三)广播剧的兴旺发展期(1976年至今)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我国广播剧的黄金时期,是艺术上卓有成绩的时期,是事业上蓬勃发展的时期,是理论上更为深入研究的时期。当然,这又是一个艰难竞争的时期。因为从1979年以后,另一种大众传播的艺术形式——电视剧,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广播不再是空中的唯一主角,广播剧的听众大量被电视剧所争夺。在这个时期,时代审美心理也在发展变化,对广播剧提出了新的要求。回顾这一阶段的广播剧发展状况,我们就应当思考广播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问题,找出得失,以求未来更好地发展。

1.剧作成绩及艺术的发展提高

这是我国历史的一个新时期,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都蓬勃发展,广播剧也是如此。首先,广播剧数量的增加是“文革”前不可想象的。据上海台早期生产广播剧的一位同志提供的资料显示:1949年冬天,上海台就播出了两部广播剧;“文革”前的十多年生产了不到40部广播剧;而进入新时期后,1978~1985年间共生产单本剧150部,连续剧10部(109集),超过了以前十七年总和的若干倍。据中央台统计,1981年全国生产广播剧370多部,1982年达到600多部,1983年500多部。

“文革”前,全国能生产广播剧的电台限于部分省台和少数市台,而进入新时期,已有70多家电台开始制作播出广播剧,每年生产约六七百部。广播剧的繁荣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质量上的普遍提高。

新时期的广播剧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新时期的广播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侧面

首先,广播剧及时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歌颂新人、新思想。比如广播剧《金鹿儿》,该剧曾拿到联邦德国“未来奖”评奖会征求外国朋友的意见,外国朋友对于这样一个爱打扮的女性遭到非议感到非常不理解。而在我们国内,当时(1981年)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广播剧中所反映的问题确实是社会上的实际情况,因此很容易得到听众的理解。《南宫玲霞》塑造了一位出身不好,却对社会主义、对人民、对党非常忠诚的青年演员的形象。该剧受到了老戏剧家夏衍的重视和好评。从城市生活到农村生活,从知识阶层、干部阶层到工农兵群众,在广播剧中都有所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在歌颂新人、新思想上,新时期的广播剧特别注重真实性和深刻性。

“文革”中某些作品存在的为宣传而宣传,人为地塑造“高大全”的形象,公式化的思想转变等陈旧的模式,已经基本上被广播剧的编导所弃置不取了。像《南宫玲霞》这部广播剧,就把南宫玲霞丰富的内心世界、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了出来。还值得一提的是中央台1982年根据曲艺节目改编录制的广播剧《真与假》,它笔触细腻地刻画了佩佩和琴琴两个女青年的心理世界,对于今天生活当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做了生动的描摹。陈云同志曾赞扬这部广播剧有时代气息,有现实意义。

另外,革命历史题材的广播剧,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对革命历史经验的深刻思索和对革命历程的回顾,所以,时代气息非常强。其中,突出的代表作品,如广东台的《一座雕像的诞生》,表现今天的我们对过去战争的思索,把革命英雄主义与相互的感情结合起来。《彭元帅故乡行》和《千古流芳彭元帅》更是一种感人至深的、深沉的思索。全剧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传奇故事,还有革命领袖人物的崇高品格,更有历史经验的总结。这是刘保毅同志在新时期广播剧艺术上的积极开拓。他的另一部广播剧《求索》,表现了朱老总求索真理的感人经历。

同类推荐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本书是由甘肃省抗震救灾宣传部报道先进新闻工作者、中央驻甘新闻单位记者、甘肃新闻媒体记者、灾区宣传部门同志撰写的,是他们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线采访的亲身经历,深入甘肃灾区第一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感。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本书撷取的主要是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呼吸》栏目的部分精彩篇章,《新闻深呼吸》由浙江经视评论员舒中胜就社会热点话题发表独特看法。
  •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本书以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旨趣,介绍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探讨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分析教师专业和专业发展、学生群体的学习过程,进而阐述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和管理,力图有机整合高等教育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热门推荐
  • 藕花玲珑

    藕花玲珑

    [花雨授权]先用笑容迷昏她,再奉上体贴蛊惑她,让她受宠若惊,春心大萌,一头扎进爱河里。谁知他从一开始给她下了圈套。从来活得自我的宁三小姐,可没有兴趣当人的替代品,既然招惹了一向云淡风轻的她,他就别想全身而退!
  • 穿越之江山如画

    穿越之江山如画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海翔,你有没有觉得飞机真的很颠,不同寻常啊!”我转过头去看着坐在我旁边玩游戏的男友问道。“没关系,飞机又不是没颠过,可能是气流大吧,一会儿就没事了。”他头也不抬地对我说道。是吗?总觉得心里乱乱的,好像要发生什么一样。(虽然一不小心穿到了古代,可是还有男友相陪,原以为不过也是碌碌无为却甜甜蜜蜜一生,却不想他最终选择了别人而我也远走他乡。命运就此改变......我:赵若莹,到底该何去何从?)
  • 英雄联盟之穿越之旅

    英雄联盟之穿越之旅

    原本只是个普通人的陈亮,打着lol,电脑爆炸了,奇妙的是,他居然穿越了,在这个王者为尊的世界,他带着系统,开启了泡妞刷级打怪兽的旅程。
  • 一梦神使压星河

    一梦神使压星河

    前一秒我还在厕所苦逼背政治题,一觉醒来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我去,居然是神的使臣!从此学习一路开挂,英俊挺拔的海神唯我马首是瞻,降魔法师等我斩桃花,与战神男友互虐三千年也是够了……
  • 异世云端

    异世云端

    高离,三十出头的未婚青年,在遭受感情与事业双重打击之后在公司天台独自一人醉酒,被一个神秘白光传送到异世云端世界的端下大陆,莫名其妙地拥有一身惊世骇俗的轻功与不能掌控的气劲。同时开挂的人生也接种而来,成为端下大陆云月国的驸马,经历了战争,阴谋,生死,同时也邂逅了多位绝色红颜,结下了同生共死的兄弟,下定决心统一端下大陆,正以为是像所有穿越主角一样坐拥美人江山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云端世界的秘密,一场浩劫悄然而来,主角的命运是这个世界的意外还是上天注定,一切都是未定之数!
  • 从美漫开始穿越诸天

    从美漫开始穿越诸天

    洛川发现,自己在系统那里只能买到辣鸡。怎么办?“抽补给啊,”系统挥舞着手中的小叉子,宛如一只恶魔,“我这里有标配补给,精准补给,还有扩充补给,舰长……呸,宿主你要哪一个?”“十连穷三代,单抽毁一生哦~”Ps:《钢铁侠1》已完结,下一个世界:当天龙八部遇见生化危机。
  • 获得主角能力的我只想过平凡生活

    获得主角能力的我只想过平凡生活

    王博忽然获得了主角们的能力,但他并不想要搞事,只想要过普通的生活。然而风欲静而树不止。一个叫做劳拉·克劳馥的女孩子在神鬼传奇世界迷了路。公主为了逃避后母的追杀,上了传奇战舰黑珍珠号。初出茅庐的神奇女侠决定对抗从太平洋深处爬出来的怪兽。不义超人加入了银河帝国,将义军同盟打的节节败退,几乎接近覆灭。钢铁侠刚从十戒帮脱困,就遇到了从天而降的威震天。这他么的都是些什么事,我就想要安安静静的生活,为什么要我去解决这些扯淡的事情啊,为什么啊!
  • 废柴倾天下:小姐本倾城

    废柴倾天下:小姐本倾城

    金牌杀手神偷,异魂附世,懦弱不再,尽显芳华。堂姐庶妹害我欺我!十倍奉还,渣男未婚夫要退婚!不稀罕!狗皇帝要杀鸡儆猴拿我开刀?我显宰了你的狗头喂猪!从此我云瑾萱的天下由我横着走,不服?打到你服!我的人有我来护,我的钱由我来花!我的宠由我来欺!“娘子,那我呢?”某男半裸在榻,邪肆风骚。“吓?我和你不熟!”
  • 南山书意盟

    南山书意盟

    武安王府作为南下一带强硬的一股势力,其历代君主居住的王府盘踞于高高的秦川城的潘山之顶犹如一条大金龙盘在云空。楚雄向往常一样站在秦川的城墙上望着远方,若有所思,夜幕以至,随心自然。
  • 综漫之混沌魔虚

    综漫之混沌魔虚

    当海贼王里的恶魔果实成为练体强者运气与实力的证明。当死神里的斩魄刀与鬼道成为天赋出众的魂修者标志。当火影忍者里的查克拉与各种忍术成为各属性修元者与武技的诠释时。一个穿越来到异界的青年孤儿,因肉身灵魂的不契合无法修元、魂、魔而备受欺凌,当他在无尽的绝望中一步步排除身上桔梗,踏上这条荆棘满布的修士路时,强者的金字塔谁又能让他停下。“自然究竟是何元素,虚实又为何物,时空又代表着什么,我都不懂,我只知道我要逆了这天。”“我不恨天夺我五百载,我只想留住每一个我想留住的人...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