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2200000014

第14章 楹联故事荟萃(5)

一天,诗人杨大年来翰林院找一个朋友。他进了院子,一眼就看见了墙上的题句。杨大年挺感兴趣,就站在那儿琢磨下联。一会儿工夫就借了一枝毛笔,在墙上添了下联:

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

杨大年的下联说的也是一个古人。马文渊就是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名将,人称伏波将军。马援一生立下了许多战功。他曾立下过誓言:“男子汉应当勇敢地死在战场上,用马皮裹着尸体返回家乡!”后来,马援病死军中,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死而后已”也是个成语,意思是干事情要一直到死才算停止。

杨大年的对联实在高明,一生一死,不单是对得整齐,还全符合上联的几条妙处。

四十三、王安石三联难苏轼

有一天,苏东坡去谒见宰相王安石,看见书桌上有半首诗: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一看,不由得笑王安石的诗胡说八道:菊花谢了只会枯萎,哪里会落呢?于是就在后面续写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见了只笑了一下,不久就将苏东坡调任黄州,并亲自送苏东坡上路,出了三道题即三个句子让苏东坡对。第一句: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腊月都有立春,所以是“两度春秋”。

第二句是: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个叫半塘的地方。东坡不久前曾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

第三句是: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古名铁瓮城,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时苏东坡也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

东坡虽是妙才,但一时也对不出来。王安石笑着说:“现在不必急着对答,等你从黄州回来后再对。”

苏东坡在黄州,重阳节时,一连刮了几天的风。天晴后,苏东坡到后园赏菊,不由得大吃一惊,原来这里的菊花跟别处的不一样,花瓣落了一地,枝上一朵也没有。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见识浅薄,还乱改了王安石的诗,也明白了王安石让他来黄州的用意。

不久,王安石又把他调回京师。途中,他游览了一个叫九溪蛮洞的地方,于是对出了其中的一联: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还有两联,苏东坡一直没有能对出来。从此,苏东坡不敢再小看他人了。

四十四、苏东坡妙联对辽使

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国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

三光日月星。

苏东坡一听,吓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

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

四十五、佛印智对苏小妹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弈棋联对。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礼地问:“轼兄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的神态,不由得有意讥讽,便脱口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传说一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佛印来家饮酒赏月,苏小妹也在座相陪。三人一起在后花园池畔边饮边谈。苏小妹见池水清清,倒影幢幢,多有感触,就对佛印言道:“我有一联,不知师傅能对否?”佛印说:“试试看吧,请赐上联!”东坡也在一边连声催促。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

五百罗汉渡江,岸边波心千佛子。

东坡一听也觉难对,内中既有数字,且波心的千佛乃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的倒影。佛印也在一旁沉思,无意间低头瞧见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茅塞顿开,随口对道:

一位美女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苏东坡闻言,拍手称好:“妙,妙极了!”

四十六、莫欺少年穷

从前,有位穷书生叫刘沂,从小死去父亲,靠母亲含辛茹苦纺纱织布才拉扯大。

刘沂20岁那年,乡试通过了。本当继续读书,以待日后走上仕途。但为穷困所逼,不得不留在家中。不久,经人介绍,到邻村办起蒙馆,收几个学费,聊以糊口。

蒙馆附近有一个姓崔的财主,他有个女儿叫阿香,年方十八,长得楚楚动人,常来蒙馆外听刘沂讲课。时间一长,两人便萌生了爱恋之情。

在古代社会,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崔财主见刘沂一贫如洗,大骂刘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并说:

蜘蛛有网难落雀。

刘沂反唇相讥道:

蚯蚓无角欲成龙。

刘沂受此打击,从此读书更加发愤。三年以后进京考试,被皇上点了状元。这一日,刘沂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大红袍,头戴乌纱帽,来至崔家门前,巧遇阿香。阿香正盼着心上人,两人各诉衷肠,原来,崔财主三年来已几次要把她嫁出去,但阿香死不从命,一直等着刘沂。两个有情人终成眷属。

四十七、李自成联惊知府

传说李自成小时侯,一个老秀才出了一个上联:

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

李自成对了一句:

天昏地暗,须臾不见旧江山。

老秀才听了,异常兴奋,逢人就夸李自成日后必然有所作为,前途无量。

当地知府冯驯,是个颇有才华的人,听老秀才夸奖李自成,便唤来李自成,以自己为题,出了一句上联: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李自成一听,不假思索地对道: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冯驯闻句,不由大吃一惊,但他不甘心,继续出题道:

龙门三级浪。

李自成对道:

平地一声雷。

冯知府对老秀才感慨地说:“此子才华过人,出语不凡。将来出山,我辈望尘莫及。”

四十八、抬不动了

传说有一次祝枝山碰见了一个叫徐子健的师爷,这位师爷自命不凡,傲气十足,夸口说没有能难住他的对子。这回相遇,他提出要和祝枝山比对子。祝枝山问:“谁出?谁对?”“当然是你出我对喽!”师爷满不在乎地说。祝枝山微微一笑,说出上联:

三塔寺前三座塔。

徐子健一听:就这个呀,有什么难的?张口对出:

五台山上五层台。

师爷正催促出个新对子时,祝枝山说:“还没完,我能加字。”“这有什么?我也能添字。”祝枝山继续说:

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

徐子健想都没想,就说:

五台山上五层台,台……

他说不下去了,总不能说五个“台”字吧?祝枝山说了句:“抬不动了吧?”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四十九、乾隆为商号写春联

相传,一年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换上便装,到大街去巡视。见一家鞋店门上没贴对联,便推门进去。只见店主人情绪不高。他问生意怎么样?店主人唉声叹气地说:“今年生意不好,没心思贴春联。”乾隆皇帝说:“我给你写一副。”店主人很高兴,赶快拿来纸笔,乾隆皇帝立即写了一副有趣的对联:

大楦头,小楦头,打出穷鬼去;

粗麻绳,细麻绳,引进财神来。

横批是:“鞋店兴隆。”

隆皇帝给鞋店写对联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城里城外的,人们纷纷来到鞋店观看皇帝写下的对联。店主人兴高采烈,殷勤接待,鞋店买卖果然很快就兴隆起来了。

五十、徐文长无言对知府

明朝时候,杭州有个知府,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当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受到人们的赞赏时,他大为不满,认为小小百姓,竟敢在我管辖的地区卖弄笔墨,便派人把徐文长召来,提出要出对联句,答对不上,就要把徐文长赶出杭州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领徐文长到西湖岸边,指着六和塔,朗诵他出的上联:

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听了,并不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认为徐文长对不上,暗自欢喜。他得意忘形的指着保俶塔,又出了一句上联: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只是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向上一举。

知府见徐文长还不回答,神气十足地谁:“连一句也对不上,还算什么才子!”立即下令:“赶快把他赶出杭州。”徐文长听了,哈哈大笑,理直气壮地说:“休得无礼!下联早就对好了。”知府怒气冲冲地说:“你敢无理狡辩,愚弄本府?”徐文长回答说,你是口出,我是手对。我对第一联,是扬了扬手,就是说:

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我对第二联,指指锦带桥,拱拱手,两手平摊,向上一举,就是说: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锦照万国九州。

知府听了,哑口无言,悻悻而去。

五十一、树下乘凉遇神童

明朝,湖广巡抚顾应璘听说荆州府出了个“江陵神童”,他很爱才,特地前来荆州古城查访。正是六月天气,顾应璘等人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江陵县岑河口附近的东司庙。庙前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如同华盖,正好乘凉。庙里的和尚听说巡抚大人驾临庙门,连忙从庙后的西瓜地里,摘了几个大西瓜,送给巡抚和官差们解渴祛暑。巡抚顾应璘见景生情,随口念出上联:

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

恰巧,在庙里教书的老先生前来参见巡抚大人,打断了巡抚大人的兴致,下面一联对不上来了。他怕漏了底子,佯装考查说:“请先生为我对出下联。”可是,这位老先生是个村学究,他想破了脑壳也对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顾应璘十分扫兴,只好到庙前大树下乘凉吃西瓜。这时,有个十来岁的学童上前询问老先生道:“先生,你为什么事着急啊?”老先生说:“刚才巡抚大人出了上联,要我对出下联,我实在对不出来哟!”学童又问:“上联怎么讲?”老先生说:“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学童笑道:“此联好对!”老先生着急问:“怎么对呀?”学童对答:

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

老先生如获至宝,连忙跑到庙前大树下,禀道:“巡抚大人,我对上了……”“怎么对法?”

“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顾应璘放下手中西瓜,拍手叫绝:“妙哇!真妙……”顾应璘略一沉吟,转而问道:“此联是何人所对?”老先生只好如实回答:“是门下的一个小学童。”

顾应璘立即派人把他叫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学童回答:“张白圭!”张白圭是张居正童年的名字。传说,张居正诞生前夕,他的曾祖父张诚梦见一轮明月落到自己的瓮内,接着从里面冒出了一只白色的乌龟。第二天,家中添丁进口,他就给这个婴儿取名叫“白圭”,“圭”是“龟”的谐音。巡抚顾应璘喜出望外,原来面前站着的小学童,就是他要找的“江陵神童”。

五十二、纪晓岚楹联小故事

纪昀博学多才,能诗善对,被称为一代文豪。乾隆皇帝非常赏识他,经常要纪昀陪伴左右,出诗应对。一次,乾隆皇帝在纪昀的陪伴下游览洛阳龙门,到了龙门,只见山崖陡峭,怪石嶙峋,古树参天,群鸟飞鸣;山下滔滔流水,回旋奔涌,岸边草青,鱼跃龙门。看着这山水相映的动人画面,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当看到绝壁上枯树倒挂的奇特景象时,乾隆皇帝忽然对纪昀说:“我想出一句上联,只是对不出下联。”纪昀知道这是皇帝要他对对,以助游兴,便说:“请陛下说出来,我们领教领教。”乾隆皇帝便脱口说出:“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纪昀一听,暗自佩服,此句出得实在精妙。“山石”合起来为“岩”,“古木”合起来为“枯”,“此木”则是“柴”字,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又符合眼前的景象。纪昀为皱眉头,苦苦思索,当他看到水边一群衣着鲜艳正在洗衣服的少女时,心头豁然一亮,随口对出下联:“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最妙。”乾隆皇帝听了,微笑点头,连连称赞。因为“白水”合成一个“泉”字,“女子”合成一个“好”字,“少女”合起来是一个“妙”字。

五十三、张山对“无水烟”

有个叫张山的读书人,交游墨客,擅与人对,常以联句别致博得众人称赞。有人出了这样一个句:

寒凝冰结檐滴无云之水。

张山常以才思敏捷著称,以往属对,对答如流。面对这个出句,他可怎么也不能顺利对出。他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乃至闭门谢客,弄得神魂颠倒。

由于心情沉闷,他决定出去散散心,便神情恍惚地在田野是漫步。哪知天公不作美,霎时尘土飞扬,飞沙走石,抽打得张山脸上火辣辣的。倒是这这风沙打得他清醒了许多,张山突然跳起来,欣喜若狂,连忙回去奔走相告,说他有了下联:

风卷尘飞地起有水之烟。

出句短短十言,却说出“冰结”、“无云之水”的前因后果,且把两个短语联在一起,又生出另一番意境。仅以屋檐滴水这一现象,包罗了大自然的许多现象,入情入理。张山开始闭门造车,终不能对,偶尔受大自然的启发,才睹物成思,联成佳对。

同类推荐
  • 王子复仇记

    王子复仇记

    本书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原忽然得知父王暴死,为奔父丧,他回到了丹麦宫廷。这时王位已被叔父克劳狄斯占据,而自己的母亲也已匆忙地嫁给了这个新王。他知道了父死母嫁和窃国夺位的反常现象皆由克劳狄斯的阴谋造成后,为报父仇,也为了重整乾坤、改造社会,哈姆雷特同自己的叔父以及宫廷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而为了彻底看清克劳狄斯的嘴脸,也为了保全自己,王子不得已假装“疯癫”。然而斗争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
  •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二版)

    本书是高等院校“十三五”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之一,主要介绍了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儿童教育)思想理论、制度,论述了各个时期学前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发展,本书作为面向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教学用书,亦可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参考。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风景名胜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风景名胜

    孩子们都想要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也喜欢寻找答案,念书或是探索的行动,也是出自于一种好奇心。所有的儿童书籍里都具有探索的架构,其中探索架构最浓厚的,莫过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传说故事,内容包括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等。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人和政通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人和政通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克雷洛夫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克雷洛夫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作家,一生共创作了200多篇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同古希腊的“伊索寓言”,17世纪法国的“拉封丹寓言”,18世纪德国的“莱辛寓言”构成了世界寓言的四大经典。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克雷洛夫寓言”以生动的形象、简练的文字、广泛的题材,刻画人生百态,评点世间丑恶,入木三分,淋漓尽致,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这本《克雷洛夫寓言》是从200多篇“克雷洛夫寓言”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既有动物寓言,也有人物寓言,力求做到经典。
热门推荐
  • 做一个被重视受欢迎的人(全集)

    做一个被重视受欢迎的人(全集)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受到领导的重视、同事的欢迎,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本书正是着眼于此,以有效的方法、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讲述了成为被领导重视、受同事欢迎的金牌员工的前提和条件。这既是一本能给企业员工指明成长方向的最佳读物,又是一本为企业老板寻找真正人才的标准读本,更是一本使平凡员工转变成金牌员工,从而成为企业中最受欢迎的人的最佳培训读物。
  • 吃货主母

    吃货主母

    陈秋莹作为陈家四千金,美貌、才华、宠爱样样都有,就是太好吃了一点。为了美食,可以弃节操于不顾,只为美食而折腰。因此,在那一年春天,萧亦白仅用了五个厨子将人拐到手,好吃好喝的供着给自己当媳妇儿~
  • 我的武馆

    我的武馆

    呵呵什么跆拳道空手道都靠边去看我一身武艺武馆开遍天下额中国不好混去外国骗骗老外的钱我必要中华武术开遍天下这是我的武馆
  • 嫡女重生:毒妃倾天下

    嫡女重生:毒妃倾天下

    人人都道孟鸢清心狠手辣,对自己的未婚夫都赶尽杀绝!对此,重生回来的孟鸢清表示,血债当然要血偿!前世她眼瞎心盲,今生哪怕背负骂名,她也必定要护得亲人安好。“夫人,开开门,那些嚼舌根的我已经把他们发配充军了!”某个男人跪着算盘道。孟鸢清笑,“还休妻吗?”某男:“你不休夫就好!”孟鸢清笑的更肆意。妖妃如何?毒妃又如何?她孟鸢清这一世必要逆天改命,盛倾天下!
  • 折子戏

    折子戏

    《折子戏》是一部以民国时代的北平为背景的小说。故事主人公淮泗儿是一名清高的女伶,在戏台上演出别人的故事,油彩斑驳的脸谱后面,藏着无尽的悲喜。她自己也被卷入了复杂的爱恨情仇,与沈家三公子沈如安在爱恨中纠葛,同时还面临着战争、革命带来的风云变幻、生离死别与难以决定的取舍。
  • 快穿之宿主整天压榨系统

    快穿之宿主整天压榨系统

    (结尾真cp)穿越前面任务,结尾人生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空,领略古今美好爱情体验友情,感受自然,一起开启美好旅程(快穿之旅中系统小零零和棂儿之间的打闹,以及攻略各路美男,你想要的都有,敬请期待(??ω??)?)---------小剧场----------蓝棂:系统,把你那个啥啥啥给我用用呗,反正你也不差这些积分╰(*°▽°*)╯系统:呜呜X﹏X上级能让我这样吗蓝棂:系统,我要你的xx技能,给我用用,不然我就……(?°???°)?系统:……你怎么是这样的宿主X﹏X蓝棂:系统,系统,小零零,你最好啦系统:( ̄ ̄)σ…(__)ノ|--------剧场2---------“哦?你喜欢我?要追我?呵呵,追得上吗,哈哈哈哈哈。”“我会追上你的!!!”“好,我等着!!!”后来“你看看我吧,嗯?棂儿棂儿?”“嗯……我突然发现我不是很喜欢你了……要不……”“棂儿,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这个喜新厌旧的女人。”“哦?刚开始是谁说……”……漫漫追妻路(真爱情,真cp)
  • 申龙幻想

    申龙幻想

    一场惊心动魄,一次曲折离奇。为你揭开存在世界的消失意义。
  • 复仇公主杠上霸道校草

    复仇公主杠上霸道校草

    这是一个关于偶像tfboys和三位被人背叛的女孩的故事,内容很精彩
  • 黎可熙下一世换我来爱你

    黎可熙下一世换我来爱你

    黎可熙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深爱的五年的男人有一天会亲手杀了自己。黎可熙瘫倒在地上目中无神的对面前这位自己深爱了五年的男人乞求道:“薄轩辰我求求你放过我吧,我得了脑癌,爱你太累了我不想爱了,我累了你放过我吧!”但她面前的男人却丝毫没有反应,而一脚踹开她说道:“黎可熙,收起你的可怜吧!让我放过你这些话你就留着到地狱和我死去的父母说吧!”听罢黎可熙怔住了:“薄轩辰!要我说多少遍,我没有害死你父母!”“呵呵,你以为我会信吗,你自己自生自灭吧。”但她真的死了,薄轩辰却后悔了。“可熙,我错了你原谅我好不好,你回来好不好!”黎可熙,下一世换我来爱你。
  • 遇见许多当年的自己

    遇见许多当年的自己

    遇见过许多人,经历过许多事,不管是否想起,那都是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