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02200000013

第13章 楹联故事荟萃(4)

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可此时此刻,要替父亲和自己解嘲,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好的对法了。而且此对中以“父”对“子”,以“龙”对“马”,对仗工整,内容入情入理。“以父作马”乃戏言,“望子成龙”是成语。真是“望子成龙父作马,可怜天下父母心!”

三十三、双喜临门

传说王安石年轻时进京赶考,路过马家镇,见马员外家小姐以对联招亲。那小姐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大门口悬着一只走马灯,挂有一条上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联语以“走马灯”倒顺回读成联,巧妙而又工整。王安石一看,赞叹道:“真是好句。”因急着赴考,就把此联默记在心中。

他赶赴京城参加考试,第一个交卷。主考官欧阳修见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欢喜,指着厅前随风飘动的飞虎旗,说: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略一思索将马家镇的“走马灯”上联随口应对。欧阳修听了,拍手叫好。

王安石考罢,急忙赶赴马家镇,见“走马灯”联仍悬在马员外大门口,喜出望外,便以欧阳修的“飞虎旗”联应对。

马员外见他才华不凡,当即以女相许,并择吉日在马府完婚。当新人拜天地时,又报来喜讯:王安石大人金榜题名了。

王安石心中喜上加喜,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趁酒兴余意,他信手在一大红纸上写下连体“喜”字,贴在大门上(据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办婚事时,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并吟诗曰:

巧对联成双喜歌,

马灯飞虎结丝罗。

一副对联,成全了王安石人生两大喜事。从此,王安石外有欧阳修教诲提携,内有马小姐贤助辅佐,终于成为宋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十四、神童妙解绝对

西安城内有两条广济街,一条叫做南广济街,一条叫做北广济街。有一年夏天,一个秀才进城访友,走得一身大汗,就到茶摊上去买茶水喝。那卖茶的是个老汉,看买茶的是个秀才,便对他说:“我这里有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你若能对上,我这里的茶任你喝,不收你一分钱;你若是对不上来,茶钱加倍,怎么样?”秀才毫不迟疑地答应了。老汉捧上一大碗茶,给秀才喝下,说出上联:

南广济,北广济,南北广济济南北。

秀才一听,愣在那里,很长时间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下联。只得拱手说道:“小生无能,甘愿加倍付资。”说完掏出一串钱来。老汉忙说:“开个玩笑,岂能当真多收茶钱!”秀才回道:“不能这样说,只怪我学问不深,以后想出了下联,再来喝老伯的茶。”

秀才一路走,一路想,走过两三条街,见几家当铺许多人进进出出,拿东西前来典当,忽然想出了下联,急忙回转身向茶摊走来。老汉一见秀才转回,笑问:“想是有了下联了?”秀才点点头说: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老汉连连称赞:“果然对得好!”便将茶资归还秀才。

秀才十分得意,以为这样的绝对,除了自己再也无人能对。一天,他到了朋友家中,两人非常高兴。正在寒暄时,忽见一个小孩拿着一本书一路蹦了进来。秀才心知是朋友之子,说道:“多时不见,原来你已经读书了。我说个对子,让你对,好吗?”那孩子见人并不畏怯,说道:“叔叔请出上联!”秀才便将卖茶老汉的上联说出来。说完,秀才又有些后悔,认为太难为孩子了。谁知那孩子并不为难,随手将书扬了扬,应声答道: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秀才惊叹不已,没想到自己费了好大劲才对出的联,这孩子随口就对出来了。

三十五、王羲之写春联

有一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

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三十六、夫妻联对寿星宴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词人,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位金石学家。夫妻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两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赵明诚挥笔而就:

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

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辰,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李清照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

“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而且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止。乌老欣喜异常,亲自铺开宣纸请他们再赐书一副。赵明诚挥笔写下5个大字:

三多福寿子。

李清照目光落在乌老的书架上,灵机一动,低头写道:

四诗风雅颂。

赵明诚一心想难倒李清照,就又写了几个大字:

乌龟方姓乌。

众人一愣,乌老脸上顿时也乌云密布。李清照不慌不忙,在明诚的墨迹后续写道:

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乌老看罢,手捻长髯连声叫好!赵明诚方又续写下联:

老鼠亦称老。

李清照提笔而书:

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

“鼠姑”乃牡丹花的别称。合起来,这副对联是:

乌龟方姓乌,龟寿比日月,年高德亮;

老鼠亦称老,鼠姑兆宝贵,国色天香。

众人为李清照夫妇的巧对喝彩,乌老见此联中巧嵌“乌老”二字,欣喜若狂,赵明诚也不得不佩服李清照锦心绣口,机敏过人。

三十七、少年才子王禹偁

王禹偁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家里挺穷,父亲靠给人家磨面挣点钱,日子过得很艰难。可王禹偁人穷志不穷,自己努力读书,刻苦学习。

当地有个叫华安的官,听说王禹偁是个有志气的孩子,就把他找来,对他说:“你们家靠磨面过日子,你能不能拿石磨作首诗?”小禹偁想了想,就作了一首:

但存心里正,何愁眼下迟。

得人轻借力,便是转身时。

诗中的“心”,是指磨盘的中心;“眼”,指磨盘上用来灌麦粒的窟窿眼儿。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只要磨盘安得正,不怕磨得慢.只要人稍微使点劲,磨盘就能转起来。这首诗表面说的是石磨,其实王禹偁是在说自己:只要我心正,肯努力,还怕眼下进步慢?要是有人能帮帮忙,我就会有大显身手的时候!

华安听了,十分惊奇,很佩服小家伙有志气、有才气。他知道王禹偁家里穷,就让王禹偁跟自己的孩子一块儿到私塾念书去了。

有一天,知府请客吃饭,知府说了个上联,让客人们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意思是,虽说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它嘴再巧,外表长得再美,也比不上凤凰。

在座的客人没人能对,华安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下联。他回家以后,就把对联写在屋里的屏风上。碰巧,这个上联让王禹偁看见了,他就对了一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意思是,蜘蛛虽说也能拉丝,可比蚕差远了,蚕吐出的蚕丝能织出漂亮的绸缎。

三十八、奇才凌濛初

凌濛初小时候天资颖慧,可是家境贫寒,进不了学堂,只好在学堂外偷听。

一天,大雪刚过,凌濛初又去学堂偷听。先生正在教学生对对联,先生念道:

雪压竹竿头着地。

学生们一个个都对不上来。

凌濛初在外面不由得脱口而出:

风吹荷叶背朝天。

先生一听,十分高兴,便又出了一个上联来考他:

弟子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时,恰巧一个瞎子算命先生走过去,凌蒙初眼睛一亮,对道:

先生算命,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先生暗暗吃惊,连声喊道:“妙!妙!妙!”

凌濛初大着胆子说:“先生,我出个对联给您对对,可以吗?”

先生点点头。凌濛初念道:

六和塔七层,四圆八方。

先生一听,一时间也对不出来,只好举起手摇了摇。不料凌濛初惊喜地叫了起来:“先生对出来了!您对的是‘一只手五指,三长两短’。”先生叹了口气,说:

眉先生,须后生,先生不及后生长。

凌濛初飞快地答道:

眼珠子,鼻孔子,诸子反在孔子上。

先生“腾”地站起来,拍案叫道:“奇才,奇才,真是个奇才。小时候出口不凡,长大必成大器。”于是,他收凌濛初为义子,让凌濛初免费上学。

三十九、母女巧对诉衷肠

传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的女儿是个很有志气的女孩子,在婚姻问题上很有主见,自己做主嫁给了一个家境不好却十分有才气的穷秀才。

女儿嫁出去之后,苏小妹很不放心,总担心闺女在夫家受不了那份罪。有一天,风雨交加,苏小妹担心女儿住的那两间房漏雨,便顶着风雨到女儿家去了。一进女儿家小院,便听到女儿与丈夫的读书声。苏小妹没有急于进屋,先打量了一下两间顶上半瓦半草的房子,窗子已经因年久失修而坏了,大概是为了遮风雨吧,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摆满了海棠花,海棠花的枝叶把大半个窗户都遮住了。苏小妹走上前去,刚到窗下,便听到室内的读书声骤然停止了,女儿欢笑着冲出屋来,把母亲让进屋中。苏小妹坐定之后,环顾室内,见摆设虽然简陋却井井有条,便指着摆满窗台的海棠问女儿:

半窗红花为防风雨?

女儿刚要点头说“是”,又一想,“不对,母亲这不是说了半副对联叫我对吗?”便马上改口说:

一阵乳香便知母来。

苏小妹知道女儿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因为自己在上联中用了“红花”、“防风”两味中药名,女儿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两味中药相对,而且说明了刚才读书骤停的原因,看来女儿出嫁后才学确实长进了。

这时,女儿端上茶来,一边请母亲饮用,一边问母亲冒雨而来有何急事,苏小妹说:“哪有什么急事,就是为了来跟你对对子的。”说罢,她又道出了一个上联:

高阳台上酷相思,为娘心念天仙子。

女儿听母亲是因为放心不下才来的,并在上联中用了“高阳台”、“酷相思”、“天仙子”三个词牌,对起来不易,便故意在母亲怀中撒了一会儿娇,拖延了一段时间后,下联也构思出来了:

满庭芳中诉衷情,小女难得相见欢。

下联中也用了三个词牌名:“满庭芳”、“诉衷情”、“相见欢”。苏小妹见女儿生活虽然清苦,但夫妻相亲相爱,志同道合,便给女儿留下一些钱,放心地回去了。

四十、祝枝山妙联生辉

楹联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加标点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断句方式对楹联联意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有一种楹联,是出于某种需要而精心构思的,不同的断句方式,联意会发生很大变化,甚至相反。

相传为明代学者祝枝山为一家店主人所作一副对联。店主人将其读成: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店主人大为不满。祝枝山微微一笑说:不必生气,是你把楹联念错了,应该这样念: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店主人这才转怒为喜,且置酒招待。

祝枝山利用这副楹联的两种不同读法的相反效果,与店主人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

四十一、少年王勃

唐代初年,有位朝廷观察使从山西河津乘船渡黄河。忽然风雨大作,观察使在舱里凝视窗外,诗兴大发,吟出一联:

风吹河水千层浪,

雨打沙滩万点坑。

此刻,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笑出声来,天真地说:“老爷,此言差矣!这‘千层’、‘万点’,您数过吗?”观察使转过身来,谦和地说:“小先生言之有理,请问我怎样说才好呢?”小孩子见老爷发问,深深作了一揖说:“恕我无礼,依孩童之见,不如各易一字,不知老爷意下如何?”不等老爷同意,小童脱口而出:

风吹河水层层浪,

雨打沙滩点点坑。

观察使惊喜地说:“妙,妙,妙!对得果然好,你将来定成栋梁之材!”原来这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家王勃。

四十二、杨大年解联

宋朝时,有人在翰林学士院的墙上写了一句上联:

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句中的“李伯阳”指的是老子。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李耳又叫老聃、老子。传说,李伯阳刚生下来,就用手指着门外的李树。后来,他就用李树的“李”做了自己的姓。后来道教的人说老子“生而知之”——刚一生下,就知道天下大事了。墙上的这句上联,说的就是这件事。

上联出得挺妙,妙在几个地方:第一,前半句人名的姓——“李”得跟一样东西“李树”有关系;第二,“生”是“姓”的偏旁;第三,下半句是个成语,还得用前半句的“生”字开头;最后,整句说的又是古人的一件事儿,而且还采用了对联中的“复字”、“析字”等技巧。这个上联够难对的。

翰林院里头净是些有学问的人,可看了这个上联,都皱着眉头不言语。过了好长时间,也没人能对出下联。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诺贝尔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诺贝尔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旅行社计调实务

    旅行社计调实务

    本教材以旅行社计调岗位职业能力为出发点,设计了“计调部业务流程、计调部产品设计与研发、旅游产品的定价与报价、计调发团管理、旅行社接团管理、旅行社客户档案管理、综合案例”七个模块;对旅行社计调岗位的内容、方法、流程、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作了详细介绍。在体例结构设计方面,力求新颖直观,适应项目教学、任务导r日J的教学需要。本书的特点在于每一个模块都设计了“引导案例、知识论述、任务实践、模块小结、案例分析、实践与思考”,并结合教学内容提供了相应的补充资料。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民间传说,是一种口头叙事文学,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也是神话与历史等主流文化在民间的主要传播方式。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战争与和平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战争与和平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我和影帝的二三事

    我和影帝的二三事

    为了得到自己爱豆的第一手消息进入娱乐圈的故事
  • 妖妃太倾城鬼王求放过

    妖妃太倾城鬼王求放过

    她本是冥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医药老祖却因好奇心爆体而亡魂传成了西楚痴傻九公主她助“他”登上帝位他却在大婚之夜“赐”她噬灵散她捂着绞痛的心口爬向他质问道:为何他冷漠踢开脚边的人,嗤笑一声“因为你不配”她猛吐一口黑血,艰难问道:为何娶我他眼神如冰一字一句回答:因为你是白无煞她仰天长笑瞬间白发三年后她霸气归来他轻轻抚过她那雪白长发温柔问道这三年你过得“可好”她衣襟半退反手挑起他那刀削般的下巴妩媚道:陛下问的……是哪位?
  • 我真没想修行

    我真没想修行

    李清风穿越了,新的世界实力为尊,既然无法自得青天,那就打他个天翻地覆。世上千般方法,谁人不是为长生?
  • 二嫁豪门:总裁的专宠甜妻

    二嫁豪门:总裁的专宠甜妻

    帅帅总裁大人说:“嫁给我,翻身做长辈,报复渣男,我会宠你一辈子。”好,冲着这点,她答应了,可为什么,她感觉掉入了狼窝。这个表面纯情的总裁大人,背后闷骚,腹黑到极点,最擅长,打翻醋桶,清扫门前雪:“想泡她,也不打听下是谁家的老婆!”前任VS现任,天才护母宝,妈咪的暖心宝“老三,你家小安,居然在我儿子的酒里下辣椒水,我儿子现在吊着半条命躺在医院,你好好管管你家儿子。”“理由?”“禀报老爸!于渣渣,以下犯上,调戏自己舅妈!”“干得好!”
  • 门当户不对:腹黑男宠跟我走

    门当户不对:腹黑男宠跟我走

    三年的奔波并没有让两人关系变得不好,相反,他俩的感情更加的坚固,也许是长久的分离也许是因为两人的爱情保质期很长。“夜,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一直生活下去。”殷雨馨说。“会的,我们一定会的!”
  • 读懂蔡元培

    读懂蔡元培

    《读懂蔡元培》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蔡元培先生的全貌,是一本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蔡元培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蔡元培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蔡元培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蔡元培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蔡元培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蔡元培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蔡元培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妖孽王爷淘气妃

    妖孽王爷淘气妃

    一场相遇,注定了两人一生的纠缠。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上天的捉弄?
  • 夜凝夕(上)

    夜凝夕(上)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不是就少了这许多刻骨的仇、椎心的恨?旋司夜,轩辕凝夕,一个是司掌无边黑夜的神祗,一个是凝望凄凉暮色的丽影。上天安排他们在夕夜交错的刹那相遇,却悲哀地注定夕夜不能共存的命运。他曾是她最信任的教官,教会了她一切杀人的伎俩。她曾是他最出色的学生,服从他是她唯一的出路……
  • 绝色狂妃:腹黑魔尊苦追妻

    绝色狂妃:腹黑魔尊苦追妻

    她是23世纪人人闻之色变的杀手之王,亦是人人称赞的妙手毒医。一朝来到异世,竟然成为仗势欺人的长公主,仗着有皇上的宠爱为非作歹。什么?名声这么臭!没关系,我来拯救!什么?资质这么差!没关系,我有办法!什么?桃花这么旺!哦吼吼,看来我在异世也是人见人爱啊!不过,这个自称要报恩的男人是谁?怎么粘着我不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