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5700000004

第4章 血拼到中宫(1)

武则天如愿以偿,回到了皇宫。唐高宗李治对她疼爱有加。武则天不满足于只做普通的妃子,她要做后宫的主宰。于是她一步步施展周密而毒辣的手腕,终于将王皇后、萧淑妃打败,并突破层层阻力,成功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入主中宫之后,武则天开始积极干预政事,逐渐树立自己的权威。而此时恰逢高宗李治有病在身,武则天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与高宗并称“二圣”。此后武则天接连废黜两名太子,扫清了阻碍自己掌权的各种势力。

触底反弹

见到李治后,老天又一次帮助了武则天。

当时李治的皇后王氏,是李世民为自己儿子挑的媳妇。既然是父母包办婚姻,一定是有目的,而且可以肯定是出于政治目的。皇帝自己的大事也不一定能自己做主,特别是皇后的人选。王氏的家族兼顾关陇贵族集团和山东豪杰集团,这两个集团对于唐王朝来说属于上层建筑的核心成员,所以政治联姻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从这个层面来看,李治与王氏结合并不是以两人的意愿为基础的。再加上王氏无论从相貌还是魅力来讲,都不能算是一个非常中意的对象。更为致命的是王氏没有儿子,这可是能否能够保住皇后之位的关键因素。

这时的李治更加宠信萧淑妃,一个美丽、善解人意的小老婆,而且萧淑妃还生了一个儿子,四皇子素节。李治的长子、次子、三子的生母出身都不高贵,也不十分受宠。素节聪敏过人,深得李治钟爱,甚至有立为太子的倾向。李治往萧淑妃宫中跑得多了,王皇后自然受到了冷落。这种冷落时间长了,对于王皇后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危机。皇帝身边的枕边风可不是简单的事情,长此下去,说不定哪一天王皇后就成了王淑妃,萧淑妃则成了萧皇后。所以王皇后非常着急,她知道不能坐待这一厄运的降临,必须反击。

当她听说李治和武则天见面的消息以后,知道李治仍然对武则天旧情难忘。从常理来说,这应该是个坏消息,自己又多了一个情敌。可是王皇后并不这么想,她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她想利用武则天来离间李治和萧淑妃的关系。如果武则天得到了李治的宠信,而冷落了萧淑妃,她的目的就达到了。在王皇后的眼里,武则天对自己的威胁要比萧淑妃小得多,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宫中人,李治再宠信也不可能立她为后的,可能这时候的王皇后真的有点儿失去了理智。

于是王皇后悄悄派人去感业寺找到了武则天,让她偷偷蓄起头发。武则天看到了希望,只要是能离开感业寺,她就有了新的希望。接下来王皇后向李治进言是否可以让武则天回到宫里。李治一听,正中下怀,心中还暗自感激王皇后。约在永徽三年(652),武则天被接回了宫中。虽然青春年华一逝不复返,但是回到皇宫就是新的开始,这次武则天真算是触底反弹了。

此时的武则天已近而立之年,心思更为缜密,城府也更深。对于王皇后的用意,她心知肚明,因此入宫后便千方百计取得王皇后的欢心。王皇后经常向高宗称赞武则天的贤德。而李治也对武则天宠爱有加。并且武则天还为李治生下了儿子李弘和李贤,上天又一次眷顾了武则天。有了儿子这个政治资本,李治可以补偿武则天了,封她为地位仅次于皇后、淑妃的昭仪。虽然当时也有不少人反对,但是鉴于武则天确实对李氏王朝有贡献,封授昭仪的事情也就这样实现了。

联盟瓦解,反目成仇

眼看着武则天地位一天天地提升,王皇后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又有了新麻烦。至于萧淑妃,自从武则天来了,突然就失宠了,怒火中烧。于是两个原来水火不容的情敌摒弃前嫌,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武则天。武则天也深知在宫墙内的争斗是残酷的,束手待毙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想着法儿对付王皇后和萧淑妃。双方都在李治面前说对方的是,而李治这时已经被武则天摄取了魂儿,对于王皇后的话一点儿也听不进去,反而更加厌恶王皇后。

看着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王皇后求计于自己的母亲柳氏,母亲却给她出了一个巫蛊的馊主意。巫蛊这种见不得人的行为历来为皇家大忌。后来有人告发了王皇后的行为,李治得知后非常气愤,想废掉王皇后。幸好这时候王皇后身后有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废了王皇后等于给这些高级官员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长孙无忌等人力劝李治改变主意。看着老爸留下的这些顾命大臣声嘶力竭地保护王皇后,李治也就暂时搁置了废后的想法。

而事情是不会这样结束的,斗争只有一个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武则天很清楚这个道理,只要自己不做后宫之主,就随时有被清洗的可能。

滴血皇后路

为了离间李治和王皇后之间的关系,武则天可谓想方设法。当时,生下长子李弘不久,武则天又生下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被李治视为掌上明珠。一天,王皇后去探视这位襁褓里的孩子,玩耍一番后,离开了。等到李治来了,发现小公主已经死了,大惊失色,连忙问谁来过,宫人告诉他王皇后来过。而武则天也闻讯赶来,看到女儿已亡,顿时痛哭流涕。李治马上认定是王皇后出于妒忌,把小公主弄死了。李治实在无法忍受这个“恶毒”的女人,废王皇后立武则天重新提上了议事议程。

后世多认为是武则天自己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而嫁祸于王皇后,这种看法不是没有道理的。废后这样的大事,只有用极端的方法才能实现,在那种险恶的环境里,稍有仁慈,自己就有可能出局。武则天这样做也是促成废后的重要因素,实现她个人目的的手段。

李治向大臣们提出了废后的四条理由:一不能生育;二心胸狭小;三无法与人相处;四刻毒。条条理由充分,就等大臣们发表意见了。对于此事,当时大臣们分为三派:支持派、反对派、弃权派。

武则天知道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反对派势力最大,要想和他们抗衡,除了搞定李治,还要在大臣中安插自己的人。此时李义府跳了出来,成为支持派的急先锋。这个李义府人称“李猫”,是个面善心狠的人,“笑里藏刀”这个成语就来源于他。当时李义府和长孙无忌长期不和,长孙无忌准备将他排挤出京师。但是李义府揣摩出李治和武则天的想法,废后也要有人提出来啊,于是上表李治请求立武则天为后。李治大喜,急忙提升李义府的官职。武则天也感觉到李义府这股势力可以拿来与长孙无忌等人较量,也就对他极尽拉拢。一些不得志的官员很快投靠到李义府门下,成为了坚定的支持派。

为了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李治将大臣召集起来商议废后之事。反对派的褚遂良先表了态:“陛下想换皇后,可以选择名门望族的女子,没有必要选择武昭仪。她侍奉过先帝,这个大家都知道,不可能回避这个事情。如果非要立武昭仪,后世会怎么评价您呢?希望陛下三思。”话不多,一针见血,立武昭仪没门儿。

此话一出,结结实实地戳在武则天的痛处。

当时躲在帘后偷听的武则天气得直喊:“为什么不杀了这个老家伙!”朝堂气氛顿时一变。李治让人将褚遂良拉出去,长孙无忌等人力阻,李义府等人也没闲着,与反对派激烈地争吵着。一时间双方闹得不可开交,估计当时李治头都大了。有一个人一句话没说,冷眼看着双方打得热火朝天,这人就是重臣李世。李治非常纳闷李世为什么不表态。随后李治留下李世单独问话,想看看他的真实态度。对于这位老臣来说,他的态度对事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实李世早就看出废王立武是早晚的事情,之所以不表态只是想坐等事态的发展。既然李治亲自问自己的态度,李世很油滑地说:“陛下家的私事,何必去问外人!”多清楚明了又多么含混不清,要是废后真是私家事儿那早就解决了,但是又真是私家事儿,李治你自己看着办,我不管,这就是李世的态度。

听完李世的话,李治茅塞顿开,是啊,是自己家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和大臣们商量,是我换老婆又不是他们。于是李治让许敬宗放出话去:“就是农民多收了几斗粮食都想换老婆,我是天子,改立皇后的事情别人就不要议论了。”废后的事情朝着武则天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一个月后,也就是永徽六年(655)十月十三日,李治以王皇后、萧淑妃诽谤武昭仪为由,将两人废为庶人,禁闭在冷宫,两人的亲属全部流放岭南。六天后,十月十九日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并由李世等人主持皇后册封大典。这年武则天32岁。武则天经过十多年,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了手段毒辣、雷厉风行的皇后,这里面的滋味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但是她入主中宫的梦想总算是实现了,接下来她可以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

复仇的火焰

等到武则天顶着压力当上了皇后,就开始铲除异己、培养自己的势力。而她这样做除了政治需要,还有发泄自己私怨的目的。

首先,在册立武则天的同一天,李治下诏将褚遂良贬为潭州(治所为今湖南长沙)刺史。当时南方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这就是褚遂良反对武则天的下场。但是武则天认为对褚遂良的处罚还不够,还不能让她吐气。到了显庆二年(李治于656年改年号为显庆),又将褚遂良贬为桂州都督,到广西桂林做地方官,这是当时一种流放形式。而褚遂良对待这种惩罚的反应就是不说话,也就是不承认自己做错了。而武则天却是非要这位老臣自己承认错误。看着褚遂良连贬两次官还是态度强硬,武则天又让李治将褚遂良贬到爱州,这地方已在今越南境内。褚遂良实在是受不了那里艰苦的环境,终于肯求李治看在自己有拥立之功的份儿上让自己回老家终老。武则天看到这样的求饶奏章,才心满意足,不再迫害褚遂良,但褚遂良最终还是死在了爱州任上。

接下来就是长孙无忌这个难啃的老骨头。不但是托孤之臣,而且长孙无忌的势力也盘踞大唐朝廷,想搞倒他只有依托他事将其置于死地。先是由许敬宗等人将阴谋夺权的大帽子扣在了长孙无忌的头上,并强抓胡拽地把矛头直指长孙无忌,再加上武则天的枕边风,李治终于对自己的亲舅舅下手了。高宗李治下诏罢免长孙无忌的太尉官爵,流放黔州,对长孙集团的其他成员予以重罚,并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组审讯长孙无忌谋反之案。许敬宗害怕长孙无忌翻盘,指使人逼长孙无忌上吊自杀,案件最终得以盖棺定案,长孙一族的势力就此消亡。

而心狠手辣的武则天也没有放过原来的情敌王皇后、萧淑妃。一次,李治想起了王皇后、萧淑妃,就去冷宫看望两人。当时两人的处境极为艰难,宫门让武则天派人全部堵死,只留下一个小洞送食物,李治只好呼喊两人。王皇后、萧淑妃在里面听到了李治的声音,知道皇上来看望她们,顿时悲喜交加。对于她们来说,这是一个逃出地狱的最好也许也是唯一一次机会,连忙哭着哀求李治将门打开,让她们重见天日。李治看到两个花朵般的女人沦落到这步田地,也心痛不已,于是答应王皇后和萧淑妃,一定马上想办法将两人救出。武则天得知此事后,痛下杀手,生怕两人能够咸鱼翻身。她立刻命人将王皇后、萧淑妃两人各杖一百,并将两人砍去手足,投入酒瓮。因为酒精消毒的原因,王皇后、萧淑妃没有立即死去,而是饱尝了酷刑之苦后才死。萧淑妃临死前发誓将化身为猫,报复武则天。武则天也心有顾忌,自此宫中不准再养猫,并改王皇后为蟒氏,萧淑妃为枭氏,以表达自己对两人的憎恨。

这时的李治只有眼看着武则天复仇的火焰熊熊燃烧,却一点不敢与她对抗,其中原因非常复杂,也许是个人性格,也许是武则天的强势。无论是什么原因,反正李治对于武则天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窝窝囊囊地做着皇帝。而武则天又顺便把原来的太子李忠贬为梁王,把自己的儿子李弘推到了太子的位置上。

“二圣”巡幸洛阳

在打击了反对自己的旧势力后,武则天继续培养自己的势力。李义府、许敬宗成了武则天的心腹,谁叫人家在立后方面有功劳呢。其他大臣看着武则天主事基本上成定局,连忙也向武则天靠拢,谁也不想吃眼前亏。而到了显庆四年(659)十一月,为了向天下示意政局稳定,李治和武则天宣布要离开长安,巡幸东都洛阳。因为洛阳位于中部,而为了防止突厥等少数民族的入侵,多数的中央军队都集中在长安,到洛阳就离自己的部队远了。李治和武则天这样做想表示两层意思:一是边境已经太平了;二是即使离开军队也不要紧,因为政权牢牢地掌握在手里,根本不用怕。

说到边境,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李治和武则天处理与邻国的关系这件大事。李世民时代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而东突厥被李世民纳入大唐领土,只有西突厥威胁着唐朝西部边境安全。李世民扶持的原西突厥将军阿史那贺鲁已经成为实力最强的一派。长孙无忌执政期间采取保守态度,疏于对西域大片领土的管理,造成阿史那贺鲁处于半独立状态。而后阿史那贺鲁出兵击败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自称为沙钵罗可汗,不听唐朝号令,企图称霸西域。李治和武则天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在掌握国家大权后,显庆元年(656)李治以程知节(也就是程咬金)为行军大总管,率苏定方等西征阿史那贺鲁。为了表示平定西部叛乱的决心,李治亲自为他们送行。而这次出兵虽大败阿史那贺鲁,但是并未巩固战果,使阿史那贺鲁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程知节也因为作战不利,被免职不再参与战事。第二年,李治又派苏定方再伐西域,这次战果空前辉煌,不但擒获了阿史那贺鲁,还将整个西域收入大唐版图。为此,李治在恢复原来“安西四镇”的基础上,将安西都护府迁回龟兹城,还设置了池、昆陵两个都护府,突厥的势力再也无法染指中原腹地,这就消除了对唐朝的威胁。

而李治和武则天的巡幸洛阳就是在此背景下举行的。这次去洛阳武则天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回到老家并州显摆显摆,当了皇后自然要回去,“衣锦还乡”啊。在洛阳住了两个月,李治和武则天就迫不及待地去了并州,并在那里接见了武则天的亲族。为了满足武则天的虚荣心,李治特别下诏并州妇人八十岁以上的授予郡君,相当于四品官的待遇。虽然那时候能活到八十岁的人不会很多,但是这是一种显示,有皇后罩着,老家的人民等着享福吧。

同类推荐
  •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本书以《两地书》为蓝本,参考大量资料,以慧黠笔法讲述了鲁迅的恋爱故事。从“小鬼”苦闷中一封问询的信开始,与许广平情愫暗生。两人一起探讨出路,分享隐秘和艰难,互致慰藉与关爱,开始了相濡以沫的十年光阴。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 蒋介石评传(上)

    蒋介石评传(上)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涵盖:发迹以前、粤海波波澜多、枪杆子出政权、内斗内行、金陵梦魇等。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热门推荐
  • 你腹黑来我洗白

    你腹黑来我洗白

    大灰狼的目标是啃掉小红帽。小红帽冷笑,老娘已经栽在你手里一次了,又怎么可能有第二次?腹黑了不起啊?信不信我把你漂白了!
  • 习惯成就一生——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

    习惯成就一生——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66个方法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才、成功,获得幸福和快乐。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孩子一生成就和幸福的基础?是习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还是习惯!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 绝色生香

    绝色生香

    “下流?你错了,我的透视眼看得穿你的衣物,却看不穿你的心,为了懂你才想靠近你!”赵子强满脸唏嘘的摇摇头,转身跳下了女澡堂的墙头……
  • 你在云上的日子

    你在云上的日子

    这是一段遭遇马航的爱情,一对80后的恋人在领证的当天离别于生命的界限;此后身处阴霾的男孩用了一年的时间去等待、去想念、去守候、去记忆、去冲破……
  • 快穿位面:反派逆袭系统

    快穿位面:反派逆袭系统

    季尧尘前世是个典型的炮灰,但是,她要逆袭了。这是一个“游戏”,一个残忍的生存“游戏”。「叮——反派逆袭系统启动。」「叮——宿主任务失败将被抹杀。」「叮——“游戏”开始。」这仅仅只是“游戏”,而她,只是一个扮演者。ps:本文男主始终是同一个人。坚持1vs1
  • 三生锁镜:海棠花妖

    三生锁镜:海棠花妖

    她是凡间的河神,为了救一个自己心爱的男子而消失,没有轮回,不能转世。她是花神与水神的女儿,天帝封的公主。天帝生辰宴会上,她见到了他。那一眼,却仿佛是过了万年。如果你看到了他,千万不要恋他的眼,他的脸,他的微笑,他的心。千万不要,再爱上他。可若是我已经陷入了他的温柔,该怎么办?从再见到他的那一刻起,沉睡了一万年的灵魂在她心底苏醒。她是谁?是小小的河神?是天界的公主?或者......谁都不是。藏在传说中的轮回之境,封印的是自远古便存在的神物,三生盘。三生盘中的三生镜,渐渐浮现出了她的三生。
  • 这个影帝有系统

    这个影帝有系统

    余文清,漂在横店的龙套演员。为了恰饭,拥有一张清秀脸庞的他,频繁演着小太监。直到第九十九次演太监的时候,他的系统终于出现。系统开启程度99%,请完成以下开启任务。
  • 花千骨之愿得久情

    花千骨之愿得久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许你我的缘,在两千年前就已注定,可我是神界公主,你是仙界王子。而第二世,你为无情的长留上仙,我为单纯痴情的少女,终是把前世的账还清。现在,你我都可以重新作出选择。”两世情缘,三世花开,爱情之花永存!
  • 竹马少爷太别扭

    竹马少爷太别扭

    顾亦临作为一个合格的竹马,在她尚懵懂时就已用他独有的方式守候着她。有人问:有人追求她你会怎么做,不留余力的在她面前抹黑情敌?顾亦临淡淡一睨:直接将她的烂桃花掐死在摇篮就好了,反正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原以为会这样守候下去,燕京的一通电话却打破了这样的生活。
  • 全民八十一难

    全民八十一难

    见惯了西游恶搞文,也看腻了西游取经文。那么就来看看这里吧。现代科技与仙法鬼术的对决。激光大炮和神器仙兵的较量。黑白方药与仙丹神豆的比拼。现代智慧与上古思想的对弈。